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丽心灵》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美丽心灵》影评10篇

2017-10-06 21: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丽心灵》影评10篇

  《美丽心灵》是一部由朗·霍华德执导,罗素·克劳 / 詹妮弗·康纳利 / 艾德·哈里斯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心灵》影评(一):看完电影,一是百度搜索了纳什教授,二是有机会很想去普林斯顿校园感受下、看一看

后半段剧情某些时刻一度让我也陷入剧情中,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剧情的反转会让你觉得编剧很厉害写出这样的剧本,然而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与精神分裂症进行艰难博弈过程中天才纳什也采纳了他很伟大的那位妻子的建议,回到熟悉的环境和人群中也许有助于他的恢复,他回到了曾经一度不敢迈进的校园——普林斯顿大学,找到了那个在大学时彼此就要分个高下,电影中下过一场棋的同学,彼时已经在普林斯顿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当然尽管允许他来学校,开始时依然还是上映了“幻想症“的问题,在图书馆外的广场上,癫狂地与他想象中的三个人物大喊说”你们不是真实的“,引来不少人围观、唏嘘。但在妻子的鼓励下,第二天又重新回到了普林斯顿,再试一次,这一次开始与幻想中的人物一一对话和解,虽然也许他们永远不会消失,但他会视而不见,不再与她(他)们对话。

当他在图书馆能为一小桌的学生讲解时,他又恢复到了”正常“又天才的那个纳什。很感动震撼的一幕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来的人请他在图书馆喝茶时,周围的教授,开始是一个人,把他的钢笔放在纳什桌前,接着很快纳什的桌前摆满了一排钢笔,这些教授们都说着“很高兴与您共事,纳什教授。” 这一幕似曾相识,当时还在大学时的纳什一心想要做出一个原创理论出人头地,而当其他同学已经发表了很多论文时,他的原创理论却毫无头绪,前途未卜。当时也是和教授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样一幕:众多教授依次上前把自己的钢笔放在中间坐着的一位教授桌前,一位又一位顶级教授,最后纳什的教授也上前献上自己的钢笔,对那位坐着的教授说”很高兴与您共事”,对,这是对一位学者教授最大的尊重和认可。而电影中的今天纳什也做到了。这一幕没有忍住泪水

纳什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发言时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的确这位妻子很伟大,如果没有她的照顾、鼓励,估计不会有最后这样的纳什。这个场景也是让人泪目。当然也有查到网上提到电影对真实事件有所改编和隐瞒,真实的约翰 纳什其实并没有去到诺贝尔的颁奖现场,他和妻子中间也离婚了,虽然最后复婚,但这不妨碍大家的共识“他妻子是一位伟大的妻子”。对了,电影中他妻子的扮演者詹妮弗·康纳利超级美,让人惊艳!而一查发现现实中她嫁给了电影中纳什幻想出来的自己的室友查尔斯的扮演者保罗·贝坦尼,他们就是在拍美丽心灵时认识的,是不是很惊讶

嗯,看完电影我想也许这辈子不可能去到普林斯顿去学习,但有机会一定要去这所学校的校园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因为这所学校真的培养出了很多改变世界的人,同时也是如此包容。

  《美丽心灵》影评(二):在现实和幻象之间游离

文/曼佳

《美丽心灵》一部讲述精神世界的电影,是诺贝尔经济奖得住约翰.诺什的传记电影。他是一个天才的数学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才20岁的时候就创造出今后几十年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的博弈理论,但是在发现这个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他进入了走火入魔的状态,在幻象和现实中分不清,常常陷入了自己意想的世界,和那些意想的人打交代,并做那些人交代的事情。在成功入主普林斯顿大学最有名的惠勒研究室 ,并帮五角大楼解决了一个军事上的数学难题以后,他的幻象变得愈发明显,他幻象了一个大人物让他找出冷战时期苏俄对美进攻的间谍密码,并且越陷越深,最后完全走火入魔,不得不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治疗,期间精神反反复复,足足经过了三十年,一直到1995年,在自己的意志和妻子的努力下,才逐渐走出了那个幻影的控制。

他常常能看见的是三个人,一个是攻读博士时候的一个葡萄牙室友,这大概代表他精神世界所需要的朋友,因为他是一个孤儿,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只能和这个朋友交流。第二个是这个室友的外甥女儿,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他常常抱她,并满足她的一些可爱要求,她给他带来一些家庭所需要的温馨感觉。第三个人是一个间谍头子,给他布置中情局的秘密任务,要他找到破译苏俄进攻美国的密码,这个人给他实现了英雄主义的感觉,他在这个工作中完全奋斗得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逐渐疯癫。

而其实,这三个人事实上都不存在,除他以外的人从来没有见过,但是他一直不承认,甚至在幻象的指示下差点伤害了深爱自己并一直支持自己的妻子。最后,他在强大的自我恢复意识的意志力下,逐渐开始学会忽略那三个幻影对自己的影响,变成了一个貌似正常的人,在三十年后,因为20岁创造的那个著名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电影用幻影的形式表现了人精神世界的一些渴望,并把这种渴望对人的影响表达得很具体。让我们知道被禁锢在精神虚拟世界的人到底正在承受怎么样的折磨和苦痛。其实那几个幻影人物刚出现在剧中的时候我个人还是觉得有点突兀,比如博士生怎么还会有这样奇怪的同房,比如中情局让他破译一个密码非常用这样非常的交代方式等等,后来当然是揭开谜底了,所以虽然说虚拟的人物毕竟是虚拟的,有点像《盗梦空间》里的一个理论:你不知道从哪里进来的,但是你知道梦里发展了什么。这个精神的幻象对于数学家来说,并没有追根究底的一个来源的指示,只是当他内心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来了,后来他们发展得极其强悍,用非常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也或许,他在那样的一个虚幻的世界和虚幻的人物之间,才能更找到自己的共鸣和自己的价值所在。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想就是:得什么病,也不要得精神病。这种病对于病人自己和病人的周围的人,是一种非人的折磨和摧残,病人这时候全无保护能力,完全像一个稚嫩的婴儿一样懵懵懂懂地存在于这个复杂的人间,动不动就带来大麻烦。也许他自己未必痛苦,但是他的亲人,却是痛苦到了地狱。

那些一直在做白日梦的人,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的人,说到底也是一种精神分裂吧,就像电影中的这个人,他在虚拟的社会中和现实的社会中游离,完全看自己的意志选择呆在哪个世界里。而我们一般的人,当然也会意想一些精神性的东西,并有效满足自己,比如像阿Q等等人,或者现实流行的快乐制胜法或者秘密吸引力法则,无不是在利用精神的力量让我们达到一个正面积极的对自己很有益的方面。当然,做什么都是适合而止,比如,电影中的主角,他精神的冥想太够份量了,一直把自己想得彻底严重地精神分裂了。

另外就算是人,每个人内心都有两种不同的自己,一个是对现实公众展现的自己,另外一个是自己偷偷分享的自己,而男主角在偷偷分享自己的过程中无意识剧烈放大了这种分享,从而放到现实的世界中显得那么不可思议而且混乱。由此看来,不是内心的秘密都适合和人分享的,也不是内心的隐秘适合无限制的放大的,有些人会因为这类分享而觉得很害怕,因为那些内心的东西很多极其隐秘,甚至完全与公众的那一面形象和表现力背道而驰。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并没有精神分裂,因为一般人都用正常的意志力告诉自己哪些是可以放大的,而哪些是需要缩小的。比如我不就前告诉某朋友内心一个很真实的想法,此人一下觉得难以接受,而我自己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面听起来不符合主流意识的想法,至于是否实施和疯狂的放大,那真是另外一回事情。因为,隐秘的另一面,谁没有?

因此,说到人的精神世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而重要的话题,内心世界强大的人,会在两面世界的切换中准确找到现实和虚幻世界中份量的分配,也能很容易辨识出两个世纪不同的标识,而内心世界虚弱的人,会因为某一蛊惑的思想便会很容易走入入魔而难以自拔。所以说人是社会的人,还是需要在现实的社会的世界中多进行沟通从而得到真实世界的一些信息和能量,而封闭自己和世界片面的人,不能获得外界的力量来抗拒这种蛊惑的吸引,而会陷入精神的泥潭。

记得在某年的名片莱昂纳多主演的《革命之路》中的那个数学很好的疯子,他发疯的语言直指向最核心最赤裸裸的本质,从而让那些所谓的正常人完全无言面对这么残酷的真相。因此,疯子和正常人,是因为按照主流世界,大多数人的世界的标准来判断的,而我们认为的好或者不好,也是按照这种标准来区别的。就像《心灵之路》里面的那个数学家一样,周围的清醒人认为他在那个虚幻的世界中是痛苦的,而他自己,却未必这么觉得,他觉得自己离真实是最近的。因此,另外一个恐怖的结论也许是:只有疯子才最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

(首发于2010.9)

  《美丽心灵》影评(三):美丽心灵:剧情片也可以那么好看

电影类型属于人物传记,又不同于《万物理论》《模仿游戏》等单纯的讲述型传记,而是把商业元素和传记电影完美结合,涵盖了励志,谍战,悬疑,温情生活等诸多元素,每种元素都能独立成段,非常难得 罗素克劳的演技令人赞叹,《洛城危机》嫉恶如仇女权主义的绅士硬汉,《美丽心灵》忧郁自闭偏执无奈的孤独学者,让人很难联想到这两个角色是一个演员,非常厉害,化妆同样到位,主角年老的时候和年轻时候毫无违和感。 豆瓣上的剧情片千篇一律,评分普遍很高,踏过不少坑。本来已经不打算看看剧情片了,但是看过这个电影之后,发现不行的不是剧情片,而是拍摄剧情片的导演。 优秀的剧情片总是张力十足,超乎预料,这部电影是跳着看的(晚上看一点,中午看一点)所以会影响感官,但是仍然能够得高分,毫无尿点,这就是好片的魅力推荐一下 (爱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美丽心灵》影评(四):美丽心灵

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终于有了成果,他推翻亚当·斯密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卓越的理论。
 
他在麻省理工进行教学和数学研究,和一位物理系学生艾莉丝相爱并结婚
 
当时是二战时期,他被将军请去做军事解密,最后还被国防部威廉帕彻委以更为重要更秘密的破解敌人密码任务,连他的妻子都不告诉,但最后人们发现从浪子室友到国防部这都是他的幻觉,其实不存在,他患有妄想性精神分裂症。这对他怀孕的妻子是沉重打击,但不曾离开他,陪在他身边接受治疗,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也努力的克服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幻影作斗争,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位天才数学家的传奇一生和非凡的人生经历引起了好莱坞的兴趣,把它搬上大银幕也是板上定钉的事了。几十年过去了,他也从新成为了普林斯顿的教授,一天,一个自称是诺贝尔协会的人来找他,喊了他几声他都没理,他却对学生说你看的见我旁的的那个人么?这句话成了他几十年与自己精神病对抗的写照。

  《美丽心灵》影评(五):在我眼里,这部电影证明的是爱情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再没有什么比真实的故事更让人动容的了。

听起来也许幼稚也肤浅,可在我看来,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比John Nash 的所作所为更能证明什么是pure love了。

醉酒的挚友、纯真可爱的侄女、严肃危险的上司,一一填补了纳什前20年所有渴望的社会角色——他是真挚的朋友,是慈爱温和的长辈,是才能杰出的关键下属。友情亲情、认可、自我实现,他在幻想里把平常人将一辈子珍视的情感寄托在一个和生命紧密相连的空间里,他正常地谈天说地享受愉悦、得到尊重、发挥才干,那几个人始终相伴左右,认可他作为“纳什”是一个杰出、正直的人,他因此感受到生命的喜悦——除了爱情。

遇见艾丽莎开始,世界改变了——她神奇地懂得他不合时宜的直白,一次又一次原谅他沉浸工作而错过的约会时刻,相信、接纳他所说的一切,真心惊叹、欣赏着他的才能。纳什在星空里为她找到了所有她能想象的东西,and she said “yes”.

  《美丽心灵》影评(六):心灵的强大

这是一部关于诺贝尔获得者nash的传记故事,他在追求研究学术时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后来遇到了理解和支持他的人他的妻子,妻子发现他患有精神疾病帮他治疗,情况有所好转,可当再次发病时,纳什为了妻子和生活不得不无助无奈失落想选择再次抑制思考的治疗,妻子不离不弃,理解他的学术思考欲望,支持鼓励相信丈夫去克服幻想的障碍,在普林斯顿大学受到不屑异样的眼光,也一直不曾放弃,终获得荣誉。 They're my past. Everybody's haunted by their past. 他们是我的过去,其实每个人都被过去所缠绕。 这部电源中最令我记忆犹深的台词是,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去,过去回不去,但是经历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美丽心灵》影评(七):抑郁

他明明是天才,为什么连他的妻子也不能相信他?我想是因为她爱他,是理性的爱,所以需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学。天才的恋爱都不同寻常,看到他握着妻子的手满足她为她在天空连接出雨伞轨迹的星星,我笑了——天才的恋爱方式。当心理医生开始说他生病,当大家都相信他病了需要进精神病医院了,对患者来说这是失去自由的痛苦与折磨。看到在精神病医院里他用牙齿咬出血洞的那一幕时觉得编剧好厉害,演员好入戏。他出院了,但是还需要依靠药物来控制幻觉的出现,但是这些药物也在伤害他的生理,看到妻子面对这样的丈夫,她半夜起来发泄的一幕真为妻子觉得痛苦不堪甚至觉得百般折磨,因为面对的是要嘛吃药要嘛神经幻觉的丈夫。美丽的心灵开始了,医生问他:“为什么停止吃药?”,他回答说:“因为我不能工作,不能帮忙照顾孩子,不能回应我妻子的需求。”,天啊,这个天才承受的压力该有多大啊。他想坚持用自己的精神治愈自己的精神病,那种心理学里所谓精神分裂症超越现实的定论。你是伟大的,是勇敢的,是有担当的男人,看着他在用自己的精神治愈精神病的过程很感动,也很欣慰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家庭始终给了他时间和机会用自己的精神来治愈自己,没有再继续关押起来和药物控制,还是给了他表现自己是天才的一次机会。他成功了,他能和一群人说话了,他能组织讨论小组了,他能像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一样收获人们的认可,很受感动。他是幸运的,因为最后妻子选择相信他,因为他有机会回归,因为他有奖项证明了疯子的价值,那种叫幻觉多得数不清的时候就被定义成疯子了。

  《美丽心灵》影评(八):这是爱丽莎的电影

人的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被得到认可的需要,特别是想纳什这样的天才,还记得他下围棋那个镜头吗,纳什输了,但是他的潜意识不同意自己是输的,只是围棋的规则设置不合理罢了。而且他的社交是如此的狭小,加上偏激的思想,精神分裂已经是必然的事情,然而纳什心灵美丽的主导地方在于另外两个因素,我们先说其一,那就是他热爱数学热爱逻辑的推理,使他的思想单纯的就像数学一样,没有柏拉图的美丽的幻想(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直男)他甚至能和女孩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最后和你上床,这和他追求的数学公式完全一样,所有逻辑的推断最后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真理。很正常在酒吧直接被那个金发女郎一巴掌。数学喜欢他的偏执,然后生活却不喜欢,纳什处处受挫,教授跟他说不能进研究院,金发女郎给了他一巴掌,和同学下围棋当众直接被打脸。纳什如此追求真理的一个人在生活中他的真理却处处失败,他需要被认可,但是生活中没有人认可他,知道后面的四个人的出现(军方boss,室友,小女孩),还有一个人我想你们应该猜到了是谁,没错,就是他的妻子爱丽莎(幸运的是他的妻子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如果爱丽莎也是她想象中的一个,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纳什),军方是纳什荣耀成就的认可,室友是纳什的鼓励,欣赏他的人(也就是他的挚友),而小女孩是他善良心灵的慰藉。至于他的妻子,爱丽莎真的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一个人,一般人是不能理解天才的孤独的,电影里面也有写到,有深度的人才能读懂纳什,很明显爱丽莎就是这样的人。很多人可能会纳闷为什么爱丽莎会一直陪在纳什身边,就算纳什做出无数疯狂的举动,爱丽莎是活的如此鲜明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和一个心灵偏激到如此程度的人在一起呢,纳什身上什么气质吸引了爱丽莎呢?这可能便影片标题的来意(美丽心灵),肤浅的看上去爱丽莎和纳什一点都不般配(学识除外),回想影片大家应该记得一段镜头,爱丽莎把手放到纳什脸上,然后的纳什的手放到自己的脸上和心脏前,纳什追求的是逻辑推理后的真理,而爱丽莎则是一个追求内心渴望的一个人,两个人虽然看上去认知追求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但是当纳什的眼泪流下来的时候,你应该知道,他们两个人在精神内核方面的追求都是如此单纯,如此的善良。也正是这个时候纳什开始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包括他在最后诺贝尔获奖后说的——我一直相信数字,不管是方程式或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经过终生的追求,我问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行而下到行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遍。在事业上我有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里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

  《美丽心灵》影评(九):不完全真实

电影看完了才知道,阿,原来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是真事。

电影是真但又不完全真,约翰•纳什的儿子不是哈佛毕业生,精神病是遗传病,

艾里西亚无法忍受在纳什的阴影下生活,他们离婚了,但也没有再婚,仍然继续照顾前夫跟他们的儿子。

纳什曾在一次采访中评价《美丽心灵》:“这是一部制作得非常好的电影,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看过好几遍。不过,每次看的时候,我心里并不好受。但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尊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另外,一点点的遗憾是,这部电影没有反映我30岁以前的生活,也没有反映我后半生的生活。”

这并不完全真实的是不是给了一个好的结局,个人觉得是的,后面的纳什理智胜了心魔,虽然还能看到但至少生活正常了,儿子哈佛毕业生,妻子也一直陪着他。

  《美丽心灵》影评(十):人性的美

并不是所有事情我们都有选择,比如Nash对数学的痴迷以至癫狂。当没有选择,要像Nash一样勇敢地面对。如果甩不掉,那就Live with it.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都能经得起数年的考验,这是我被震撼的点。由这一点,我想到了霍金,也是一位具有震撼力的人物。我有幸认识一些有相似特质的人,他们虽然没有Nash的痴迷,也没有Nash的成就,但是他们的坚毅和坚持已然超群。也正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坚毅和坚持更令我尊敬。借此向他们致敬!

女主的爱、陪伴以及呵护滋养了Nash,她自己默默消受了那份别人只能猜想的苦。她无疑是勇敢的,坚强的。我们身边,也同样有这样的母亲、妻子、父亲、丈夫。他们的爱和抱持正是人性中最美丽的温柔。

是的,现实的故事没有电影中这样完美。现实中的人,有一堆毛病、弱点,遇到的困惑、迷茫更多,趔趄中会有闪失。但是这些才构成了真实的人。现实中没有圣人,我们也没有权力要求谁像圣人一样。

A Beautiful Mind,我觉得翻译为完美大脑不是特别妥帖,不完美未必就不beautiful。主人公不是完美的,但是完全称得上是beautiful的。翻译做美丽心灵,感觉焦点发生了一些转移。呼唤大神给个传神的翻译~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