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玛·鲁特》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玛·鲁特》影评10篇

2017-11-06 21: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玛·鲁特》影评10篇

  《玛·鲁特》是一部由布鲁诺·杜蒙执导,法布莱斯·鲁奇尼 / 朱丽叶·比诺什 /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鲁特》影评(一):不是影评!

关于法国电影《玛鲁特》

荒诞离奇的片子就启动梦游式写作…

杜蒙!一个有趣任性的法国导演!他拍的片子经常性的两极化口碑,喜欢的人爱得发疯,讨厌的人会觉得屁都不是。就像片子里的笑点一样,我在哈哈乱颤的时候,身旁的人一脸懵逼,这就是杜蒙驾驭影片的一种天赋,自成一派的艺术感染力但总有怪人买单,若你贪恋冷趣味,喜欢荒诞的阴郁表现力,你会爱杜蒙的这部片子!

剧情,简单概括为;一个离奇的人口失踪案件以及一对跨阶级男女的相爱将富人和穷人串联起来,两个呆萌的警察和这两个古怪的群体一起探寻事件的真相…法国的海边真是美极了,摄影和构图的质感都让人忍不住拼命截图!

肥胖的警官永远觉得自己聪明绝顶,细细的嗓门像个可爱的大婶,每次跪倒在案发现场让人觉得心疼不已,一言不合就滚来滚去的办案,充满自信眼神,gay里gay气的马尔福还戴了假睫毛,他和胖警官简直像两个相互赌气还有彼此嫌弃的恋人哈哈!

玛鲁特和弟弟们围成一圈吃着没有烹饪的人杂碎,近景特写很实在,小弟弟拿起一个人指头像啃凤爪般的吃个干净,老妈站在门口举起一只血淋淋的人脚问孩子们是否需要加餐,玛鲁特满足的饱嗝带着血腥味儿!

有钱的的老爷太太们都是神经质和脱力狂!老爷和小舅子一个前凸一个后翘,加紧的走姿好像下身藏着几公斤的秘密,自然垂下的双臂像脱臼一般乱甩,马靴摩擦的声音是老爷们最爱的奏鸣曲!富人们都是扭曲的,带着奇异的声调和滑稽的姿态,朱丽叶那出场的一嗓子,差点笑喷!

喜欢玛鲁特和比莉的爱情!喜欢抱着过河的设定!喜欢高冷的女仆!喜欢玛鲁特老爹蹦哒起来斩断尸体!喜欢偶然路过的两个裸女!喜欢狂叫的小狗!喜欢土橘色的小阳伞!喜欢面瘫的两个小女儿!喜欢老爷的豹纹外套和夫人胸口的蕾丝镂空!喜欢玛鲁特的小帽子!喜欢海边狂飞乱撞的怪机器!

记录一系列迷之摔倒:

胖子警官的案发现场摔倒,女孩们河边泥巴地里的摔倒,渡河妹子的岸边摔倒,晒衣服大妈的顶楼摔倒,老爷刚想坐下装个逼看个小说椅子一垮的摔倒,胖子警官在玛鲁特家门口的狗啃泥式摔倒……

我喜欢

  《玛·鲁特》影评(二):玛鲁特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陈凭轩(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7897015/ 昨天《玛·鲁特》公映后有个法国朋友去看了,我问他如何,他说外国人可能看不懂。后来查评论的时候,发现法国媒体基本跪舔,外国媒体比较模棱两可。看完以后我也觉得这片太土生土长了,很难在国际上找到共鸣。 其中一个难点就是片中乱七八糟的名字。杜蒙毫不掩饰人名地名的指向性,几乎像是个中世纪寓言故事。知道这些背景这些梗,加深对影片的理解肯定是有帮助的。这里面有些比较简单,有些略复杂,且听我慢慢道来。  Ma Loute、Billie和两个警探 1. 北佬梗:Ma Loute是什么意思? 片名来自于贫穷的Brufort家长子玛·鲁特这个人物。该词是法国北部皮卡迪语,意思有点儿复杂。当代年轻人说法语的时候,有个词叫biloute,随便什么字典都查不到。这个词也是皮卡迪语,原指「鸡巴」,引申义为「哥们儿」。随着各种搞笑北方人文艺作品的盛行,该词逐渐进入全法流通,成为时髦口语。参见无营养喜剧片《欢迎来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2008)。 而loute作为阴性词使用时,自然就是amie的意思,所以ma loute字面意思相当于当代法语中的ma meuf,中文里大概也就是「我的妞」。但由于这个用法太陈旧,很多法国人现在认为两个词是同意,就是指「伙计」。 当代法国,北方和西南(可以一直到马赛)的口音在法国是最受歧视的,特别是北方。当然从「鸡巴」可以引申到「哥们儿」,当地文化本来可能也比较粗野一些。皮卡迪语俗称施蒂语(对,就是《欢迎来北方》片名中的那个ch'tis),北方人也称施蒂人,一般其他地方人说到这个词都是忍俊不禁感觉。能上Youtube的童鞋可以在上面搜到很多搞笑施蒂人和语言的视频。 他们的食物也比较重口。法国是奶酪之国,但是各地奶酪千差万别。北方人的玛华勒(maroilles)号称是全法重口冠军、噩梦般的可怕奶酪。当然这些都是刻板印象,俺前任就是里尔人,「粗」是有「野」是有,但是「粗野」是没有的。而且我也真心没觉得玛华勒有多重口,反正比山羊奶酪好多了。  Van Peteghem一家 2. 地理与影业梗:Roubaix, Tourcoing, Le Fresnoy 哎呀跑题了,拉回来!上面说的这些,生活在里尔附近的贵族Van Peteghem一家很可能是不知道的,而且1910年皮卡迪语在北方以外根本没什么知名度。所以这完全是一个给当代人看的梗。 说到Van Peteghem家族,片中说他们来自里尔附近的胡拜和图尔昆两个卫星城,是个很容易忽略的梗。里尔当然就是上法大区的首府、法国北部最大城市,胡拜和图尔昆当时因工业发达而比较繁荣。但今天这两个城市是里尔地区最穷的地方,衰败得一塌糊涂。政治上曾是左翼票仓,近几年却成了极右大本营。有点儿像咱们的东北(不但是「老」工业基地而且还需要「振兴」一下)和美国的底特律(曾因汽车业衰败成为死城)。说到这儿,不由想起豆瓣上有人把《欢迎来北方》译成《东北欢迎你》的梗,笑了我好久。 熟悉法国影业的人一听到图尔昆,就全明白了。这个城市虽然穷得一塌糊涂,但却是赫赫有名的电影学院和制片厂Le Fresnoy的所在地。它家和同在图尔昆的Pictanovo都是《玛·鲁特》的联合制片方,据说大量后期还是用了Le Fresnoy的场地和器材。这摆明了是植入的招生、招聘广告嘛!  Machin(中)和Malfoy(右) 3. 名字里的小秘密:Brufort, Machin, Malfoy 好了,剩下这些呢就都比较简单了,会法语的人都懂的,不需要任何特殊技能。但还是要知道一下。 捡牡蛎的穷人家姓Brufort,这就是brut(野蛮、粗砺)和fort(强壮)的复合。劳动人民嘛,下层阶级嘛,干体力活的嘛,神经比较粗壮嘛。当然还有茹毛饮血这个暗喻要做进去。至于贵族家Van Peteghem,我是真不懂,查也查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只有一点就是这个姓肯定是荷兰语源,而北方省与比利时接壤。然后嘛,就是欧洲各国互相损的时候,比利时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比较蠢。跟片中近亲结婚的梗有关,特别是Christian这个明显智障的角色。 两个探长角色延续了《丁丁》中的杜邦、杜庞形象和导演自己的电视作品《小孩子》中的警察形象,现在只说名字。探长叫Henri Machin,而machin这个词就像是英语里的stuff,所以是用很轻蔑的语气说「某探长」。片中结尾处主角不断叫他的时候就是「machin! machin!」,爆笑效果。问题是,杜蒙已经亲口承认这是在向Alfred Machin致敬,所以这层意思也不能忘记。杜蒙很喜欢的Alfred Machin是二十世纪初法国一位重要影人,并且他——也是北方人! 探长的小跟班儿Malfoy相对而言就没那么复杂了,就是法语里mauvaise foi,大致就是不诚实的意思。不要跟我争mal和mauvais的问题,词源上都是同一的。好了不说了,大家看片愉快!  个人微信公号PostCoitum

  《玛·鲁特》影评(三):阁下只管乘风起

在拍了七部严肃沉重、写实主义的剧情片之后,一向压抑、阴郁的杜蒙似乎终于发现了最适合他的电影语境——将人性的怪诞一面与社会的复杂用荒诞的手法交互呈现。看过他的上一部迷你剧集《小孩子》的观众应该深有体会,情节怪诞离奇,人物的表现和整个剧集的氛围趋向呆滞和迟钝。[玛·鲁特]全面继承了《小孩子》的这些特点。如果说,[小孩子]只是杜蒙标志着个人风格确立的试水之作,还有收着的地方,弥漫在荒诞喜剧背后的“悲哀”感还能被常人体悟,[玛·鲁特]则大胆到飞了起来。
在这部新片里,杜蒙无所不讽刺,无所不夸张,镜头里呈现的全是对比极端的画面: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身型差距明显的警探二人;荒凉空旷的加来海岸风光与视角偏狭的远景镜头,构成了幽闭旷野的窒息感;安静、粗野、穷凶极恶的乡下食人族与喋喋不休手舞足蹈、畸形智障的蠢蛋贵族;贵族服装的纷繁复杂,与乡下人的衣衫褴褛。就连画面的颜色也被杜蒙精心调过:一片黯淡的天光、颜色惨白的海岸线就像吓人的背景板,玛·鲁特抱人过河的水域、布鲁福一家住的地方,放眼望去却是藏青色与代表着贫瘠土壤的泥土色——都不是明朗的暖色调,正适合发生点凶杀、吃人的恐怖事件。由于影片中闭塞感强烈的大远景实在太多,星星点点的人物又喋喋不休,既像白描,又像漫画。总之看着很不协调。
在这样风格压抑,画面又极不协调的镜头里,所有的讽刺对象都被杜蒙夸张到了极致。范·佩格洛姆一家脑筋不正常,长相畸形,反应迟钝,彼此的对谈次次都很脑残,行为举止也很愚蠢荒谬。这群被丑化的资本家却毫不避讳近亲结婚的丑事,脱口便是“这就是资本家”、“贵族的样子”。表亲联姻、姐弟乱伦,佩格洛姆一家像受到了诅咒,生下的孩子畸形、智障,甚至还有性别不明之人。凌空起舞的比诺什,用尽情疯癫演绎贵族的做作爱演。法国北部地区食物的重口味,与渔民赤贫状态下的罪恶蔓延,共同构成了影片中的吃人妙想。不过,布鲁福只吃来度假的贵族——贫民对抗贵族,只能吃了他们,这简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终端!玛·鲁特在渡口抱人过河也是这重隐喻的体现之一。据称在19世纪末,贫民就有载贵族过河的惯例,影片中抱人过河大概暗指这些乡下人的行为粗野,也表达了贫民只不过是贵族眼中的工具和风景
性别模糊的大小姐比莉与食人的渔民玛·鲁特之间的恋情,注定在阶级对立的终端沦为一场悲剧。可就连这出悲剧也带有古怪的喜剧效果。这对门不当户不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交流感情的方式很静默。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玛·鲁特一度放弃了爱情,拿起了面包——他敲晕比莉,带回家生吃。比莉的小舅和生母(她是安德烈与姐姐醉酒乱性后生下的孩子)也未能幸免。就在人人以为爱情悲剧即将以蚕食恋人为结局,玛·鲁特却偷偷放走了他们。但杜蒙这样处理并不是为了说明爱情胜过面包,当片尾玛·鲁特搂着范·佩格洛姆家的女佣,与刚好经过的比莉相逢,一切尽在彼此不言的眼神中——打败爱情的并不是面包,而是阶级。杜蒙再一次深化阶级的对立性。
至于调查失踪案的那对笨警察,查案好像沦为了他们的副业,他们始终跟在各种人的后面跑,问东问西,或开车,或走路(马善还会滚动),或摔倒(片中所有的人都时常迷之摔倒)——就像根本没有看懂电影的观众一样,也像是在影射对法国各类社会事件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案子还没查完,马善便飞了起来。杜蒙就这样跟我们开了个玩笑:这电影就是一出闹剧,大家不必太认真,不如和导演一起嗨到飞起。结尾的群戏与那场求神拜佛的群戏,都出自同一个目的:上流社会真是又蠢又爱演,还爱莫名抱团。
有人说[玛·鲁特]像[黄金时代],有布努埃尔的影子。其实,[玛·鲁特]不只有超现实,还有戈达尔的疏离叛逆与让·皮埃尔-热内的镜头感,它有许多大师的影子。不过,能将大师风格融汇,并用法式幽默、谜语人名、荒唐怪诞、恐怖悬疑拍成讽刺剧,除了杜蒙,还有谁能做到呢?
(原载于《看电影》杂志722期)

  《玛·鲁特》影评(四):片子还可以这样拍

今天在法国影展上看了三个片子,一个《西葫芦的生活》,一个《将来的事》,还有一个就是《玛•鲁特》。《西葫芦的生活》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动画片,片子最后小孩子们天真地对着孤儿院护工的发问,让片子变得稍微有了点儿让人思考价值。而《将来的事》,在我看来是一部比较空洞的片子,片中那些不可辩的哲学问题也像是装饰,但于佩尔阿姨的表演真是没得说,可以说,是她支撑起了整部片子。《玛•鲁特》看之前瞄了一下豆瓣的评分,6.5让人完全不敢产生期待,但这却是今天最让我惊喜的片子。如果要说前两个片子可以给7分的话,这个片子可以给9分了。

片子一开始,作为中产阶级代表的一家人出现的时候,两位家长装腔作势地谈论着海湾的美,把当地人当作另外一种物种——类似于野外飞行的鸟——谈论着。玛•鲁特盯着他们,眼中充满了不满与愤恨。而这种愤恨,在他在沼泽中救起三个小女孩儿的时候消失了,他对她们产生了一点儿好奇。尤其对比利产生了一点儿好感。在孩子们玩乐的过程中,比利与玛•鲁特甚至相爱了。在玛•鲁特眼中,比利是个喜欢穿男装的美丽的姑娘,而比利也确实美得让人难辨雌雄,他在水中赤裸露出腰窝的那一幕,屏幕前的我,甚至也被惊艳到。当最后玛•鲁特知道比利有着男孩子的身体的时候,他被激怒了,觉得自己被玩弄了,打了比利一顿,并将其带回家,准备吃掉。但最终他还是不忍,又把比利及其家人放了。不管比利是男是女,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他们确实还是有相爱过吧,从最后玛鲁特抱着他的发小,却看着比利的眼神里可以看出。

如果片子只是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我会觉得有点儿好玩,但让我觉得片子好的,是讲述故事的方式,片中充满了无数无品笑话,让人既想笑,又觉得有些残忍,但最终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不管是无用的警官,还是吃人的玛•鲁特一家,还是关系混乱的比利一家子。他们的所有行为、动作、对话,都让人忍俊不禁,觉得惊喜不断。办案的警官,分不清找不到和失踪。玛•鲁特一家,以最自然的方式,做着最不自然的事儿。比利的家长们,号称欣赏生活的美,却又像是漂浮在空中一样对生毫无实感,他们以一种怪异的方式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

我曾一度以为英国才是喜剧之邦,原来法国也完全不输给他们啊。

  《玛·鲁特》影评(五):附议:法国人自己的喜剧!

当胖探员和他粘着睫毛的好基友烂漫的在白色沙滩上滚来滚去的时候,我却为那压抑又窒息的美丽海景所魔怔。一帧一帧的看了好一会儿。

无论是戴着法式水手丹顶小帽的摇橹小哥那一口一口啐出去的,带着嘲讽憎恶血丝的唾沫。还是贵族老爷太太们那矫揉做作,尴尬疯癫的举止言行。都没有那两个曾经似乎相爱过的年轻人,到最后一个把另一个像捕杀海豹一样,一拳一拳砸倒在水洼里的场景来的具有冲击感。这里不存在罪恶,没有人在处理自己要吃的食物时候,心怀罪恶感。荒诞不经的表现手法不过是一次面无表情的对人世的本质陈述。好像在你耳边笑呵呵的说道“看清人类社会的真面目,首先要不带一点人性”。

说实话,整部片子上大部分出现过的人,令我看的顺眼的却寥寥无几。无论是拽酷帅冷屌炸天的摇橹小哥,或是美目深邃,敏感多情的比利小姐,还是纺锤身形飘上天还散发着臭氮气味的企鹅探长。更别提那群散发着没落腐臭味的做作虚伪的贵族们以及肮脏粗鄙恶鬼般食人的渔人们。以至于这种厌恶情绪都攀扯上到法国人本身。看完一部电影能看到讨厌一个国家的人,我也是被自己搞醉了。不过也有令我愉悦的东西,比如那让我想到萌萌的“Strandbeests”的风力帆布车、被死胖子恐吓质问的小狗、倒三角型耻毛、还有感觉嚼起来很有嚼头的手指。

结局到是挺令我满意。飞的那段说不出来什么意义,在我看来就是炫耀他丫的会构图,的确构的真TMD的美!还有的大概就是老家伙的“童真未泯”吧。唉!做作的法国佬!

  《玛·鲁特》影评(六):我谦虚死了

【标题套用大忘杠的一首情歌《我谦虚死了》】

在你忍俊不禁的时候内心流淌的是悲伤压抑。 初次看杜蒙,像这种哲学式的表达很奇妙,演员用十分夸张怪异的方式去表演,一层一层拨开,本以为是一个低等家族与高贵人群之间的隔膜,看上去是一对跨越这种隔膜的男女爱情,从两人亲吻牵手见家长一切都那么自然又难堪,本以为成了,这就是一桩爱情故事嘛,可是最后稚嫩的男主将女主扔进河里,沙包大的拳头一拳一拳的砸向女主的脸你又要懵逼了,原来男主这一家是食人肉的。 这种表演方式加上这样突兀的故事结构,只会让人给出一个疑问:这群人怎么那么傻逼啊?当你觉得受不了这种傻逼的时候,对没错,杜导让他们飞起来了。

  《玛·鲁特》影评(七):风格突变之巨大让我瞠目结舌

杜蒙这部新片我不太喜欢,跟他之前作品很大不同,风格突变之巨大让我瞠目结舌,杂糅了多种类型片元素的疯狂喜剧。然而,过于地道的法式喜剧风格(古怪的口音和扭曲的动作)让人难以捉摸其精髓。尽管演员们七情上面的夸张表演相当罕见,尤其是目睹茱丽叶·比诺什不顾形象地装疯扮丑,我仍然觉得重点并非简单地嘲讽上流阶级的愚蠢和虚伪。非职业演员们看来则顺眼多了,沉默不语的面部表情以及风景优美的空镜头让我联想起导演早期的经典作品,那种久违的绝望感和荒芜感翩然而至。然而,当这两种风格杂交在一起时,我又觉这部作品变得陌生而费解起来。食人家族的隐喻和易服癖女孩的爱情线都不像是顺手拈来的情节,在迷惑的外壳下究竟隐藏着什么内涵呢?今年这部戛纳竞赛片值得再次品味。

  《玛·鲁特》影评(八):关于文艺片与(烂片与消费主义圈钱烂片)的区别

说到杜蒙,人们总是会想起他03年的作品。那电影的结尾可是让不少开开心心、带着小激动看电影的天真无邪小伙伴们受伤很重,受伤的原因大致都是急速懵逼或过于懵逼。他们的伤痕至今留在那个条目的差评里。
在以前看过的法国电影里,也许出现过法国北部的海岸景致,但是这部电影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似乎在拼命地把这些景色推向看电影的人。其实,对于个人而言,虽然知道导演是杜蒙,但看到这些景致时,总是觉得某处应该有一座中世纪古堡,或者是洛可可风格的田园,或在空中飞过一架蒸汽朋克风格的双翼飞机……所联想到的全是欧洲古典时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艺时期的元素,而实际上这部电影是一部让角色飞起来的、有一些(并不是典型的)法国超现实主义荒诞派色彩的半商业作品(毕竟荒诞派戏剧已经衰落很多年了)……虽然不太清楚这种有点儿尴尬的情结在现代东方人的心里是否普遍。但是,在日本的狭义御宅动画文化里,就经常看到这种东方人视角的欧洲印象。在原来的御宅动画作品里比较明显,因为早期的御宅动画作品里,以各时代的欧洲作为背景这一点,是比较常见的。进入萌(燃)时代之后,这些欧洲印象就逐渐悄然藏进了角色设定里,但都不难看到东方人的欧洲印象:比如有卷筒的金色长发的女角色,无论是高傲御姐角色,还是蹭得累萝莉角色,从这些角色身上都不难看出这个文化印象,孤傲高雅的法国贵族角色形象。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有机会读了一篇由懂北法梗的法语大触写的语言梗解说文。(时间真是一切梗的来源)
另外,真的很感叹法国电影的宽容度,经常出现这种还在延续上个世纪传统时代所定义的艺术史的 电影作品。个人觉得这是好莱坞永远也无法企及的。看这部电影,就不难联想到美国人与法国人在电影里长期撕逼史。美国人习惯讽刺法国文艺freak的作品,实在太多了,情景喜剧、电影……但美国人展开讽刺所用的捏它lv都不太高,几乎全是认为法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不现实,不如拿几块美元买个巨无霸汉堡大嚼大咽更实惠。其实这样美国人就把美国人自身的定位得很低了。
而法国人则对美国人的杨基式家庭观倍加讽刺。这种梗大多属于是现代思想史的梗:法国人对美国杨基的讽刺,大多都可以理解成法国文艺大触对 “被现代消费主义、资本主义统治得毫无叛逆精神的老实人偶尔清醒,搞搞伪升华也就算了,却最终重回浪漫主义的前现代传统家庭价值观里去寻找人生意义,就像抽大麻一样” 这一美国Yankee套路的尖酸讽刺。而且这种梗算不上是法国平民的民族主义乐趣,应该还是文艺大触们的纯艺术乐趣,例如梅子鸡之味(2011),故事讲着讲着,一言不合就开始飙英语了,然后法国文艺大触黑Yankee的日常就开始了……
这类法国电影都是在一定艺术原则下展开的,就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大众文化工业兴盛之前的艺术时代,回到了现实主义不提供醉梦的艺术传统里。大众文化工业时代,不管人们再怎么叛逆,再怎么裁剪出破破烂烂的个性牛仔裤,实际上还是处于资本与权力的高效控制下,例如某部电影里的角色Alex。从传统美国人讨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人们实际上还是习惯消费好莱坞传播的商业性结构主义叙事。消费主义与资本统治下的人们习惯商业电影能有一个线性的故事,如果故事的叙述是非线性的,那么消费者的潜意识会渴望故事本身最好也具备一个隐性的线性叙事结构或可理解度。
这样,在资本主义文化消费工业时代的很多非线性叙事的商业电影,实际上就像是餐馆里偶尔提供的超辣、特辣、特大号挑战或其他极端口味的商品,与店里的普通餐点相比也没什么差别,都是可以用钱衡量的商品,仅此而已。而有些在市场上作创新尝试失败了的电影,自然就成了烂片了,就像在餐馆里开发的新口味商品失败一样。实际上,好莱坞的非线性叙事商业片,就是文化工业资本家在普通线性叙事商业片达到资本主义市场供过于求之后的一种新商业策略,本质上还是商品而非文化工业兴盛之前的艺术。而烂片,就是在文化工业市场上竞争失败的商品,这么看烂片的话,它们真地又能有多烂?有多waste of time?在艺术家们看来,商业成功片与烂片其实一样烂,一样是waste of time一类的商品。
【杜蒙】相比以上的好莱坞普通商业片与创新商业片,可能会被美国Yankee称为Freaks的法国文艺片,不仅贯彻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与原则,同时其本身的理念也是一种反二元形而上传统的对抗,其实学界、艺术界所厌烦的不是对二元形而上的对抗,而是烦厌二元论传统,他们的烦厌,其实就是一种对抗。电影里构造的两个极端世界,还有演员们荒诞夸张的表演,就跟身在梦中一样的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规则序列一样,都是对传统现实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叛逆与反抗,也蕴含了对资本与权力结构的叛逆与反抗。但是,总体上来说,玛.鲁特 (2016)这部电影并不是特别典型的文艺片,电影里还是有很多典型的商业性结构主义叙事方式,电影还是讲完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北法梗也让这部电影具有一些商业喜剧片的标签。而且电影中这个疑似为靶子的二元世界,也并不是很明显、很典型的艺术夸张,但绝对不像浪漫主义一类致幻剂一样企图绕开话题缓和冲突。两个世界都有一定的封闭度,看似两个世界接触了,看似两个世界的冲突很剧烈,其实到了电影最后,两个世界,就像毫不相关一样。尤其是最后贵族夫人与官僚探长飞起来的桥段,给人的感觉就是讲故事讲到最后……算了……不管了……那就飞吧~~~的节奏……电影故事的这个效果如果不是被商业喜剧片属性所拉低,就是一种富含表达手法与内容隐喻的艺术构思。但是这部电影又不像一部特别典型的创新商业片,就像杜蒙拍的Twentynine Palms (2003)的结尾一样,让不少开开心心冲着三级片去看的天真小伙伴们受伤了,伤痕至今留在那个条目的差评里。如果这么去揣测的话,杜蒙这部2016年电影的结尾,其实也是艺术家日常颠覆结构主义、颠覆二元论的表达方式的一种变形。电影费力构建了两个极端的世界,看似是靶子,而且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故事也把两个世界逐步联系到一起,于是,结构主义就进入了观众的潜意识预设里,而正当大家预期会有什么结果的时候,故事就稀奇古怪的结束了。最后两个世界就像从未接触过一样。其实,只要绕开商业电影的观看习惯,这个结尾的处理也不是很稀奇,也就是现代主义艺术家反结构主义的日常型叛逆。在梦境中飞起来,有一种来自潜意识的释放感,原因也许就在于弗洛伊德认为在梦里飞来飞去是对性欲的一种隐喻。弗洛伊德理论是万能的,这可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怪异的双重状况的出现,是因为荒诞派戏剧早就衰落很多年了。这也是资本主义文化消费工业与市场的力量与阴谋所致。什么阴谋?就是让消费者们觉得,向资本主义市场做出局部妥协的现代主义艺术电影,变得跟文化消费工业产出的烂片差不多了。
从电影的主要技术特征来讲,实际上与动画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与人类视觉残影现象有关的技术发展起来的,都是一种化一切不可能为可能的创作形式。所以,这部胡乱飞起来的法国电影,其实比较符合电影与动画的技术初衷。在电影与动画的早期阶段,作品都没有什么套路,完全是在肆意炫耀这种神奇的魔法,而在当时,人们也乐于欣赏这种神奇的魔法。但是,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生产资本循环(Capital circulation)中的普通消费者那里,神奇的魔法再神奇最终也会被审美疲劳等文化工业市场规则所淘汰。而在艺术家眼里,可以表达梦境的电影与动画技术,自然就成了超现实主义荒诞派的理想表现载体。
文艺片(具有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兴盛之前的艺术特征)可能罕见,但让文艺片存在下去的环境更罕见。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美国人长期生活在Elizabethtown(2005)渴望的那种传统怀旧的小镇里,女主角为主角设计的旅行路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美国人的价值观。但在美国人里也偶尔有人怀疑他自己是否身在The Truman Show(1998)之中,一切都是虚假的:熟悉的生活简单重复、熟悉的小镇很暧昧地没有外人、熟悉的love套路严格按剧本走、熟悉的邻居与挚友随时感动流泪……仿佛这部电影在讽刺所有传统Yankee引以为傲的美式生活价值观。其实,Elizabethtown(2005)里的这种美国怀旧梦想,只能反映出,美国人追求的都是很现实的东西,这在很久以前,还是富有反传统意义的。当19世纪末,世界上整体不如美国自由开放的时候,美国人追求通俗易懂、大胆实干的Yankee精神,就是对传统封建贵族、等级制度的叛逆与反击,就像Far and Away(1992)一样。主角在英帝国领地,就是一个饱受欺压身无分文的爱尔兰农民(注释:当时爱尔兰的爱尔兰人没有土地,土地基本上都是征服者英格兰人所有),从电影一开始,他就仿佛进入了某种传统侠客传说再次崛起一般的状态,拿着破烂不堪到最后炸膛的火枪,像传说中的英雄一样去报仇,去对抗暴政……而当他到了美国,就简单粗暴地赢得了他所梦想的一切。
但是,时过境迁了,传统的美国Yankee应对的环境不同了。现在是法国超现实主义比Yankee更能玩叛逆。
以上写的有:线性叙事结构的普通商业片(市场上中规中矩的质量合格商品)、非线性叙事结构的创新商业片(应对市场普通商业片供过于求的创新商品)、烂片(市场竞争失败的电影)还有就是这部怪异的法国艺术电影所属的文艺片范畴(反消费主义、反市场……)。
接下来就是消费主义圈钱烂片与普通烂片的区别了。普通烂片之所以是烂片,因为其在商业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中很失败。但是烂片真的烂么?它至少是那些爱电影的制作者的一种尝试与努力,就像烂片之王Ed Wood一样,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一次为一点儿有点儿像成就的消息而欢欣雀跃,然后死于失意与酗酒,更重要的是,他也死于他不断等待下一次会成功的等待之中。这样的人拍出来的烂片,真地烂么?其实烂片与烂片制作者他们不过是资本主义文化消费市场的受害者罢了。要知道,拍烂片的人也是很有艺术执着的。看着像Ed Wood这样的人为了梦想而拼搏,自己被自己的剧本台词感动,频频遭遇失败与挫折,没有人脉跟运气,却一次又一次地期待着下一次会成功……这实际上是很感人的。
相比之下,消费主义圈钱烂片就简单易懂了(注释:下文中的消费主义圈钱烂片全部都是在讨论好莱坞电影,全部都是在讨论资本主义文化工业)。
消费主义圈钱烂片的商品质量,其实低于有线性叙事结构的普通商业片商品。制作者也许有能力拍出普通商业片的商品质量,但是赚钱少。
可能是为了赚钱,制作者故意拍一堆低质量文化商品,再利用水军与撕逼(资本主义市场在网络时代的幸福)做广告创造市场,最后文化消费工业的资本家们,就向 处于消费主义与资本市场统治下、且不明真相或XX略低的消费者们 卖出资本主义文化消费工业的量产劣质品。
而且这类劣质片的市场价格定得相对较高,但是消费者们看不见这些隐性的价值价格问题,就像资本论之前的被统治者一样,这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些消费主义圈钱烂片的商品质量实际上远远低于 有线性叙事结构的普通商业片。然后消费主义圈钱烂片就不断循环这个资本主义工业制造流程,并以劣质为赚钱的卖点。
在这个循环中,资本与权力统治下的消费者(电影观众),连 “有线性叙事结构的普通商业片的合格商品质量” 都没有享受到,而消费者的支出却高于 “有合格质量的普通商业片” 的价格。实际上,这种故意以劣质为卖点的消费主义圈钱烂片是没有资格跟Ed Wood的那些电影相提并论的。在Ed Wood的电影里,知道电影史与德普那部电影的人,看得到艾德伍德对电影的挚爱与执着。而在消费主义圈钱烂片里,只能看到资本主义与权力对统治力的炫耀与飞扬跋扈。
——————————
注释1:此文成文于2016年末与2017年初。于私事,偶有感慨,无以寄托,故作拙文一篇,得以释放压抑。
注释2:2017.6.9
本人愚钝无才,无雄心,无壮志,唯独喜欢写点儿率性文章,留作人生痕迹,能得诸位巧遇者浏览一番,实为缘分。身为神州之人多年,已知人间冷暖不易,故而不愿无谓得罪他人。所以,是在下失礼,删去了楼下两位朋友的评论,阁下好意,在下心领。此言此行,实为在下,以一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玛·鲁特》影评(九):不懂,求指点

说实话没看懂,看到了平民的冷血,荒蛮,平静生吃人肉,简直骇人到极点 之后随着失踪的人的增多,就只剩精神紧绷 ,想着谁又成为被害者……而随着玛鲁特和比莉的好感,开始想比莉能拯救或唤起玛鲁特的人性吗。剧情总是出人意料,玛鲁特开始打比莉,终归是没死,就想或许还有救,终于玛鲁特放了他们。危险的爱情,也似乎在阶级门第,谋杀释放后,磨人结束。唏嘘之余思考比莉终归是唤起了玛鲁特的不忍之心吗?还是玛鲁特本是如此,他不能控制自己想吃人肉,又厌恶自己的矛盾的总想自己挣脱的兽性…

而平民与贵族,即使是没落贵族或富人之间巨大的阶级差距与矛盾也深刻得表现出来,每次玛鲁特抱着小姐夫人或绅士贵族等渡河后,都要吐一口吐沫,呸一下。也能显示出他的不满,愤恨,鄙夷,野蛮,以及危险。而比莉一家和渔民一家在正式介绍时,比莉,她母亲和舅舅对渔民夫妇的态度也能昭示出她母亲等人的接下来的命运……好像处处都埋着伏笔,隐藏着深意,但是由于文化原因和智商问题还是有很多不明之处,尤其是探长和之前别墅主人的飞起来,是讽刺还是什么?一群人追逐飞起来的探长想要救他下来,而探长终于下来后,人们的问候是恭维谄媚还是什么,很多问题还请大神指点。

还有比莉是男是女,或雌雄同体问题,我想还是见仁见智吧。我一直把比莉看做是女的。很可能是没看懂的过。

  《玛·鲁特》影评(十):《玛·鲁特》:用超现实具化现实的荒诞

【本文首发于《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22期。除作者个人博客、网络平台及其参与的公号外,所有媒体、自媒体如欲转载,必须得到周刊授权并付转载费。】 电影去戛纳,大多是为了造势、镀金。得了奖一方面是艺术家的自我实现,但更切实的利益则是票房丰收。可今年有三部片子,公映与戛纳首映同日,好像自己来参赛、参展是给电影节面子。它们分别是伍迪·艾伦的《咖啡馆社交圈》(开幕片)和主竞赛中阿莫多瓦的《胡丽叶塔》、布鲁诺·杜蒙的《玛·鲁特》。前两个人人皆知,不必多说。杜蒙的新片是一部非常「法国」的电影,首映后法媒一片叫好,国际媒体不知所云。全法公映后电影院里观众反响也非常正面,但是国际上运营就比较麻烦。 《玛·鲁特》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北部,斯拉克河到大西洋的入海口有附近渔民捡拾牡蛎卫生,到了夏天也是富人的避暑胜地。1910年夏天,疯癫鄙俗的贵族Van Peteghem一家来此度假,家中性别模糊的大小姐Billie与渔民Brufort一家的长子Ma Loute产生感情。两家也因此产生交集。当地同时还发生了多起游客失踪的案件,两个负责调查的警探形象显然沿袭了《丁丁》系列中警察憨傻搞笑的传统,在恐怖中制造笑料。 【不能刹车的比诺什】 杜蒙在法国本就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两夺戛纳评委会大奖(仅次于金棕榈的榜眼奖)。新片不但与之前阴郁、沉重的风格发生了断裂,更因巨星朱丽叶·比诺什而吸足了眼球。两人之前在2013年的传记片《卡米耶·克劳代尔,1915》中有过一次合作,但《玛·鲁特》喜剧甚至闹剧的风格,非但杜蒙并不熟悉,比诺什更是从未涉足。这位法国女演员最为中国观众熟识的角色应该是安东尼·明格拉名作《英国病人》(1996)中的魁北克军队护士,该片为她拿下一座奥斯卡。而作为第一个欧洲三冠影后(1993威尼斯《蓝白红之蓝》、1997柏林《英国病人》、2010戛纳《原样复制》),比诺什在欧洲影坛具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