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10篇

2017-11-13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10篇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 / 倪妮 / 张歆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一):秦淮绝艳

还是今天才看到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觉得很好非常好。从李教官救一群女学生为了守卫最后的南京时,从他本可以逃走却守护教堂时。当神父从一个避难人一个旁观者看到女学生们收到欺辱挺身而出成为守护者,我都由衷的感动着。我不知道什么是政治正确,我只知道这是战争中仍有的人性闪光,我觉得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是我曾经见过的同一种精神,是战士战斗到最后的坚持守护,是普通人在面对弱小被欺辱时的挺身而出,神父,玉墨姐姐,乔治,他们,都愿意把生的机会让给女学生,不是因为谁比谁高贵而只是因为她们更弱小更需要被保护,这只是一群孩子啊。

又想起开头的惨烈场面,不懈战斗的那些人,狰狞丑恶的日本兵,从尸体上踏过碾过的侵略者,被屠杀奸淫的百姓,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历史,记得有一个微博让大家写下真正的现代史,不少人写日本人对他们的爷爷奶奶父老乡亲多么多么好而共产党才是各种抢,真是让人寒心啊,拜托这些人去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那些亡魂,那些无辜者,最可悲的就是忘记。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二):在人性中自我救赎

<图片6>
观《金陵十三钗》
失眠了很多很多个夜晚 带着许多无形的压力 再次重温这个触动我的经典影片 突然的念头 想要重新打开它 生疏了很久的影评我早就忘记了如何去写 只是想抒发再看时内心深处摩擦出的许多火花 静默的于雨后清凉的风中 静静地聆听着秦淮河畔的风情万种与人性的回归
<图片8> 张艺谋的电影总是用极其大胆的色调来反衬时代 将作品中的浓烈历史感和生命意识赋予观众认知 而他特有的红 总是极尽夸张的展现出渴望 展现出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和说不尽道不完的衷肠 而《金陵十三钗》则是他再次对人性救赎的诠释 无论从电影的筹备时间 还是投资力度 都极尽奢靡 在这部宏伟的战争史诗电影中 张艺谋又准确的将民族危难国破家亡下普通人民的生存状况表现得一览无遗
  南京沦陷之际 一群看似一生都不会有交点的人被一座破废的教堂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在这座看似安全的“孤岛”中 他们犹如一条船上的蚂蚱 进亦忧 退亦难 在日本人多种形式的暴虐中 他们共同经历着生死相离的痛苦惨绝人寰的折磨 那群秦淮河畔搔首弄姿 行为放荡 衣冠不整的妓女 却在如此浩大的背景下完成了人性的回归和自我救赎 一改往日“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历史罪名
  这部影片最精妙之处在于对最底层人物状态的刻画 用一幅幅看似毫不起眼的画面彰显人性的光辉 在看到李教官和战友还差一步就可以出城 却拖着疲惫不堪身体仍旧迎战 用身体做火药 那双在战火中被遗失的鞋 也许镜头在给到特写时所有人心里都会有所感触 那原本是多么美好的一双鞋 女学生们是多么美好如花的年龄 在战争中却饱受璀璨 任那只鞋在炮火中被蒙上灰尘 像是中国人耻辱却无法回头去捡拾的一段历史
  电影并没有仅停留在战争本身 这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是转瞬即逝 导演特地在巨大历史背景下抓住小人物的细节来描绘 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苦难更加深刻的表现出来
  影片开始时 秦淮河女人浓妆艳抹 在漫天遍野的炮灰中显得格外刺眼夺目 她们轻佻张狂 言语轻浮 在她们的世界里好像没有战争的存在 她们是社会中最底层人物的代表 是被社会所排斥的群体 以书娟为首的女学生对她们从不正眼相看 甚至连厕所都不愿共用 整个场景中 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将秦淮河女人们的尖酸刻薄表现的淋漓尽致 也大肆渲染了妓女们毫无尊严的气氛 为后面人物的转型做足了铺垫
  在影片最后 这群平时蛮不讲理 张狂轻率的秦淮河女人们却决定挺身而出 用自己的行动来对这群“未曾绽放过的花朵”进行身体救赎 她们用自己的人性回归改变了传统对妓女的偏见 她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改变 更是灵魂升华
  影片中十二钗穿着女学生的衣服唱着《秦淮景》 看似是影片的一个小插曲 但实际上却把影片推向了高潮 她们的人性终于在血与火的的洗礼中完成了复活 在舒缓的曲调中似乎置身于缓缓流淌的秦淮河畔 感受这群做着“学生梦”的女人内心的心酸 感受生命即将谢幕的悲壮与感伤
  影片对于人物的描述不仅仅在于这群秦淮河女人 还有入殓师约翰 书娟的“汉奸”父亲 他们在这场充满硝烟的极端战争环境下 各自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心灵释放 约翰开始挣破心灵枷锁 在听到女学生们撕心裂肺的呐喊时 他也许是想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女儿 年轻的生命总是如鲜花一样美好 他开始挺身而出 严词喝止日军的残暴行为 将这些美好的生命拯救下来 约翰的灵魂从渺小到伟大的蜕变 是人性最初的真善美的体现 像教堂上那块色彩斑斓的窗子一样 总是可以从中窥探到不同的人格精神 高教官透过窗子射出的子弹挽救了书娟 而书娟透过窗子上的枪眼而重新对秦淮河女人下了定义 将和平环境中沉睡着的高尚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被重新唤醒
  这部电影深刻的将人性回归和自我救赎通过字字句句传达给观众 让观众勇敢地正视民族最沉痛的伤疤 不带着对未来的报复 只是牢记历史 平静地去享受和平的宁静鹜远 用心去感受人性的美好
  每次看这部影片 总会在《秦淮景》那段慢慢闭上眼 仿佛任由船载着我缓缓前行 而我却在认真聆听 秦淮河畔的金陵十二钗 她们风情万种 她们优雅多情
 
<图片5><图片2><图片7>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三):随便写写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黑国师,仿佛放了几个说卖肉卖情怀的*就能显得自己多高贵一样。这都不是好电影那大概中国没几部片子是能看的吧。

在我看来,一部真实还原历史场景的,演员演技过关的,取景和拍摄手法俱佳的电影,绝对可以称之为好电影了。张导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背景,都能挖掘出触动人心的地方。这部也是一样。让人能感觉到,是有诚意有全心投入的在做出来的一部片子。为什么国外的大片很多都特别吸引人,因为别人花了好几倍的制作时间和制作经费,每一个部分都力求还原力求完美。不说别的中国有几个这样的导演还真的得打个问号吧。

再说回片子本身,我是没看过原著的。单看电影来说我认为已经传达出了足够多的东西了。不管是风情万种的十三钗还是拿命去拼的中国军人,都是那个时代真实存在着的啊,总说他主旋律主旋律难道一个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电影,牺牲和热血不能表现,大义和情怀不能表现,非要体现人性的恶和所谓的公平吗?

总之我看完了觉得好像真的到那个场景里跟着走了一遍一样。战争是无情的,任何时候都是。看了这部之后能更加的珍惜和平的岁月,就已经足够了把。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四):与身体永不和解

一日,夏洛特厌倦了同居四年的男友克里斯蒂安,不辞而别搬走,当天便认识了住楼下的“女孩”维罗尼卡。这其实是个英俊小伙,却头戴假发、身着短裙。诧异之余,夏洛特没能掩饰好笑,全不理会对方的尴尬,更不会知晓,小伙因为一心想变成女人,付出了怎样的惨痛代价。
    父亲厌恶儿子,断绝与其联系,维罗尼卡的母亲只好抽空偷偷来看他,但这位爱恨交织的母亲却从未试过理解儿子,对他有朝一日“病好”,始终抱有幻想。这阻碍了儿子和她的交流。另一面,和男友的分手,并未消除夏洛特内心的寂寞空虚,她常带男人回家过夜,但又总是忍不住要嘲弄他们的欲望。与此同时,在苦苦等待变性手术的维罗尼卡,终于承受不了长期的压抑,服药自杀,幸好夏洛特及时赶来把他送进医院。出院后,维罗尼卡来找夏洛特,夏洛特在兴奋之余提出想和他做爱,维罗尼卡感到尴尬,只好说出自己正打算变性这个秘密。夏洛特大受刺激,把他轰了出去。
    第二天,难舍旧情的克里斯蒂安酒醉后来找夏洛特,动手打了她,幸而维罗尼卡赶来制止。当晚,受伤的夏洛特得到维罗尼卡精心照顾,从这时起,她开始真正理解维罗尼卡。很快,他们之间再次爆发激情,但关键时刻,维罗尼卡决定中止这种“游戏”,两人都有些失落。不久,克里斯蒂安带着鲜花来向夏洛特道歉,两人上床,次日一早,夏洛特提出要搬回去住,克里斯蒂安欣然同意,恰巧此时维罗尼卡来访,夏洛特便利用克里斯蒂安回报了他前天对自己的拒绝。维罗尼卡失望而去,令夏洛特也倍感失落,她向克里斯蒂安表示,打算搬回去的说法只是一时兴起,克里斯蒂安心中不快,悻悻离去。
    沮丧的维罗尼卡收到了医院寄来的手术许可通知,他再次向母亲重申了自己要变成女人的坚定信念,一直心存侥幸的母亲方感绝望,但随后到来的夏洛特,却对维罗尼卡的这一选择表示了理解,两人相视而笑,形如姐妹
    夏洛特一直没意识到,自己那“直率的性欲”(应该也夹杂少许朦胧之爱),对维罗尼卡其实是种误解和侵犯——而这恰恰是别的男人在她身上实践的,令她感到不快的一种欲望——这种误解和侵犯又对维罗尼卡产生了心理混乱。即使维罗尼卡还没有术后彻底变成女人,但他一直将自己认同为女人,因此无法接受夏洛特的异性之爱,而这一点,夏洛特要经历一次次的挫败才能真正理解。观众也一样。
    在生活中,理解一个企图变性的男人非常困难,但通过一部电影,观众不仅找到了谅解的切入点,甚至找到了感动的切入点。我们清楚地看到维罗尼卡这个企图变性的男人内心的煎熬和挣扎,他那具有象征意义的自我否定和自我仇恨,令我们刺痛,而他那绝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的信念坚持,甚至令我感到一丝羞愧——我的信念从未遭受如此挫败和折磨,但却每日都在缓慢消磨。
    尊重别人的愿望,比尊重自己的欲望更难以做到,在茫茫欲海回廊之中,我们谁不是夏洛特,谁又不是维罗妮卡?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五):秦淮河的女人——《金陵十三钗》

        其实挺不应该在晚上看这类型的电影的,激动心情难以平复......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念,关于人性的故事
    主人公约翰为了转晴到南京的一个教堂安葬一个神父,途中遇见走失了的女学生,他们为了躲避日本的追兵躲在了一个罐子里。约翰不小心撞见日本兵,对峙之时发现了女学生,成功脱逃后,和女学生一起逃到教堂。女学生的大部队在逃亡教堂的途中不巧碰到了日本兵,她们在跑在挣扎。这时被正要出城的教导队撞见,为了救女学生,李教官带的教导队员全部牺牲。女学生们艰难的逃到教堂里。教堂前方的空地上醒目的大红十字艰难的维持着片刻的安宁。不久之后敲门声吵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她们就是传说中的十三钗,她们是妓院的女人,为了活着跑到教堂这里来,起初负责照看女学生的乔治不让她们进去,这时核心人物玉墨决定翻墙进去,大家一哄而上强行进到教堂。玉墨有着同样凄惨的身世却拥有睿智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起初她想用美色换取约翰的帮助,但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她决定替女学生赴那场看似未知的宴会。女学生被日本人发现,很不容易活下来后,却被告知要去一个可怕的宴会,为了保护她们,十三钗决定替她们去,让学生们逃跑。故事以约翰开着藏有女学生的卡车出城的画面结束,十三钗的命运留给我们想象......
        这个影片充满着信念和人性。起初他们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约翰为了挣钱来到这里,为了安全想一走了之;十三钗为了活命也没想过别人的死活......但最后大家还是为了救女学生而留了下来,有的甚至牺牲性命。大家从互相排斥到相互理解,可最终不是所有人都能逃出日本兵的魔掌......
        从战争的效果上能看出确实是大成本制作,战争场景还原的很真实。影片的开头画面很残忍,看着很心疼难受,日本兵虐待中国人的场景看这让人喘不过气,让我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厌恶。克里斯蒂安很帅气,演技也不是盖的。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玉墨的扮演者倪妮的出色表演了,在她演绎下的玉墨睿智善良冷静且富有女人味,堪称完美。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让人佩服,最后一刻战死沙场。每个人凭着一份信念去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值得去做的一件事,这也许是他们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令人尊敬和赞叹。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为了信念坚持去做我们想做的事。电影很好,值得一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六):浅谈金陵


       最进开始看张艺谋的电影。
 
       对于张艺谋导演我的了解并不深,我对他的了解只停留在他曾经是个摄影师,最后自己当了导演。其他的印象就是从他的电影,最近一部好像是《归来》 。巩俐与陈道明演技对飙。然后是《三枪》与《活着》。 这三部是我唯三完整的看完的他的作品。
       在我的记忆里张艺谋这个名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电视里经常提到张艺谋陈凯歌什么的。那个时候还不懂导演是什么电影是什么,当然啦现在也不知道。虽然很早就听说过这位前辈,但他的电影我真的很少看到。印象中cctv6永远播的是抗战片。
      《金陵》,上映的时候宣传好像说花了一亿美金还是多少钱但电影里并没有什么强大的特效。当然啦这是一部战争年代的电影,场景什么的制作的很用心看的出来,爆炸什么的也并没有什么令我感到不舒服的地方。跳开这些首先我最想说的就是这部片的演员。重要的几个演员在他们的位置上都不是那么的适合特别是倪妮。气质上差一点。能作为十三钗之首的她可以看的出谋导想要给她赋予的性格特点是冷静睿智有自己世界,身后有故事的女人。到了片子的中段果然揭露的她的身世,虽然是为了与最后的女学生進日营有联系但是这样一个冰雪聪明的女生为什么会沦落青楼,这点铺陈的不够。给的绝望的线索不够多情绪不够。在女学生身上看不到与倪妮的联系。可能与演技有关吧。
整部片的结构上也存在着败笔,开篇到佟大为死这一阶段想必谋导是为了铺陈故事背景与赞颂军人的伟大。过于长腻的开头虽然景好看但不够紧张使得开头的战斗场面过于平淡。(难道是因为我真的排斥战争片?)打斗结束后十三钗们出现,这里其实有很多冲突点。妓女与处女、妓女与基督教、妓女与神父、教堂与入殓师、十三与基督教、(男人与妓女?)谋导强行用妓女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群放在能引起饱受争议的年代题材是挺好,但矛盾不够突出矛盾点太多显得哪一个都不够深刻。
       另外整部片的主角到底是谁侧重在哪看完后我想了很久,既然片名叫十三钗看完后我只记得两个人一个是玉墨另一个是小蚊子。其他十几钗完全没什么印象,噢对还有那个被日本兵侮辱的女子。十三钗的故事有点散,不够多使得她们最后的自我牺牲情绪没有起来。妓女们想维护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的完整。既想升华处女与妓女的矛盾点,但前面两方人马并无什么有效的交集导致最后的英雄时刻并不那么正能量反而有些将错就错的感觉。我已经不完整了所以牺牲我没差。这并不是英雄主义,十三个人里只有一个人有强烈反抗的表现,其他人什么反应也没有,这是正常的反应吗?
十三钗们最后返朴归真妆回年轻然后送入敌营,这里是否有点悲观主义的色彩加上她们所在的教堂,最后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但是是由入殓师画的妆,所以这里是否是救赎还是走向绝望(入殓师、尸体、死亡、天堂还是地狱?)
       关于小蚊子这个角色我觉得没那么简单,首先她在处女们唱歌时不小心跑了出来成了第十三个人。是否就象征着最后的晚餐的十三个人。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那个小男孩乔治他是教堂原来神父的养子身份不明。他被赋予了使命这与少年时期的耶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知道自己的使命。(耶稣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曾于12岁时随约瑟和马利亚去耶路撒冷圣殿。《路加福音》2章49节: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所以可以这么说乔治是被小蚊子“害死”的,小蚊子就是犹大。然后乔治救了剩下的十二处女然后带着另外十二妓女救赎。
       总的来说对这部片蛮失望的。仅仅只是讲了一个故事。
最后说下这部片真的解释了什么叫情绪不够配乐来凑。(难道是我看的时候状态不好?)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七):正视历史 铭记历史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枪手”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八):关于电影涉及妓女女学生贞洁问题的评价

因为老师让我们写论文所以二刷金陵十三钗,然后折回豆瓣看影评。发现很多打低分的都被骂了。。。

折中来讲,我不否认这部电影在视觉和心灵上给我带来的震撼。但好的电影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那些赞赏这部电影的人说我们把女性的贞洁拿出来做文章是在片面曲解与过度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在影片中反复强调了“妓女”,“处女”这样词汇,甚至还有女学生直接对十三钗进行攻击“你们太脏了。”我不知道张艺谋是有意为之引人深思,还是这些对女性贞洁与否的成见就代表了他原本的价值观。对于这点我不做评价,但也想借此说明,我们坚持这部电影涉及对女性的不尊重是有所依据的。针对这一条,下面我简单说两点:

1.玉墨说:“十三岁我被继父强奸,在这之前我还是个好女孩。”是什么让她觉得自己失身后就变得不好了?是社会对女性贞洁固有的成见影响了她。这种逻辑应该是正确的吗?印度被强奸的妇女在采访中说“他硬要插进来,我却要为此道歉。”阿米尔汗说:“为什么要把女人的贞操放在阴道里?”无可厚非的是,这部电影在处理上把这些细节放大了。而且站在这个自诩为开放的社会来看,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教化作用,反而将此演绎为一种理所应当。也就是说,电影最可怕的不在于妓女们替女学生去死,而是教堂里所有人潜意识里都认为这种代替是应该的。

2.最可悲的莫过于是妓女本身觉得自己的不干净而理应去替女学生受屈辱。没人不想好好活下去,无论是为了反抗“商女不知亡国恨”,还是为了帮助‘’贞洁‘’的女学生不让她们重蹈自己的覆辙,迫使她们走上这条路的还是源自那个时代对所谓的“不清白”女子的成见。封建社会思想关于女性贞洁的成见已经扎根她们心里。当一个女性被所谓社会道德捆绑而连自己都看不起的时候,那才是在我们讨论女权的今天最悲哀的一件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九):秦淮河的水,南京的模样

      忘了电影一开始上映时我为什么没有去电影院看,也许是看过了太多《南京!南京!》《南京》一类的片子,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已经不再敢回顾那一段历史。也忘了为什么突然之间又想到要翻出来看一看它,一次错别一次重逢,与电影的偶遇也都是缘分。
      前一阵看了张艺谋的《归来》以及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原著。我一直珍爱好故事好情怀,或许这部电影在某些人看来是张艺谋在消费民族创伤,拿妓女换女学生,政治不正确。这些对我都不重要,我只在乎这是一个好的故事。
      片中的南京那么陌生,12年来到南京的春天时,鸡鸣寺外整条路的樱花,夫子庙的昔日繁华,秦淮河的柔情盛景,南京自是有自己的一番气度的。而电影里满城疮痍,尸横遍野,一秒钟就又把我带回当时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终生难忘的一个上午。战争场面的描写很容易落入窠臼,若是满眼的血肉横飞,满耳的大炮子弹,再震撼也是会看麻木的。张艺谋选择了跟拍,晃动的镜头,颠簸的画面,女学生恐惧的鼻息,散不开的硝烟,这镜头让我眩晕,这种不适感是真实的,身临其境地真实。直到看完影片,翻看演职员表时,才发现原来只出现一个镜头的士兵都是那么熟悉的脸,而我只记得佟大为瘫坐在废墟上和日本人你死我活时眼神里的坚定和笑。
      豆蔻和香兰回已成废墟的妓院取琵琶琴弦和耳坠的时候,她们惨死的命运就已注定,张艺谋用豆蔻找到琵琶弦笑着攥紧的一个镜头和香兰戴上耳坠看镜中的自己的一个镜头,让她们的惨死不致毫无意义。至少,豆蔻是怀着和蒲生离开乱世回家耕田的梦死去的,而香兰,死去前,是她最美的时刻。
      沦为商女,玉墨既是不甘,又是骄傲的。所有妓女看到约翰就满脸媚笑,而玉墨只看他一眼,所有妓女在地窖里打麻将抽烟喝酒时,玉墨披着大意安坐着不知在看着什么书籍。她说,在她被继父强奸之前,她也是个受过教育学过英语的女学生,就如这教堂里一个个十二三岁的女学生一般。玉墨是不凡的,即使落入青楼,也是秦淮河头牌,谁说妓女就没有风骨。
      倪妮的表演让人惊艳,无法想象当时22岁从无表演经验一脸稚嫩地她是如何把妖娆的玉墨刻画得入木三分,只能说,也许,她是天生的演员,而张艺谋,总有尝试新人的勇气与调教新人的魄力。
      不谈商业,不谈奥斯卡,只说这是个让人动容的故事,你可以说它三观不正,但这次交换,始终是这场战争里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决定。
      我还记得从教堂的那个巨大的花窗的缺口看下去,那十四钗谈笑风生地提着皮箱走进教堂的模样,那十二钗弹着琵琶唱着《秦淮景》并排走来的模样,那是秦淮河的水,是南京的模样。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十):爱国主义教育片

一起去看电影,同事非要看张艺谋的这部新作,之前看过豆瓣上评论,十分地不想去,从小学起就被组织去看爱国主义电影,早看腻歪了!想着老谋子也貌似拍了不少好片,万一这一部和《黄金甲》什么的有所不同呢。结果看过之后是压抑和失望。
导演,你想加进来的东西太多了。虽然奥斯卡的评委们可以各取所需,但是硬拼在一起的拼盘,哪一个元素也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啊!伊朗的电影《小鞋子》,就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围绕一双鞋子展开故事,也能打动人心,那是生活,那是人性。
一开场是平民逃命,战斗队伍撤退的战争场面。历史什么的就不说了,反正南京是一座弃城。日本军的装备虽然不怎么样,我们的更差劲,打仗就是在打钱,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只能以空间换时间。为了阻止敌军的坦克,军人排着队,用身体去挡子弹,完全是自杀式袭击。而指挥官派自己的兄弟去赴死,丝毫看不到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仿佛这就是理所应当的,而那些士兵也毫无挣扎,从容赴死去当英雄了。和那些感动人心的战争电影,完全不一样,这还是一彰显英雄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而后指挥官就更牛了,一个人单枪摆平一个小分队的敌人,利用地势、狙击才能和自我牺牲精神,最后炸得彩纸漫天飞舞。除了塑造一个英雄的形象之外,我们看不到别的什么,他的家人,他的经历。他从容不迫,我们看不到他的难过,紧张,沮丧,无奈,所有这些负面的情绪。 关于狙击手的小说和电影太多了,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人的复杂人性。而在教育片里,为了突出英勇的一面,形象总是显得太过单薄。
好人就只有好的一面,并且永远是好人。坏人就只有坏的一面,并且永远是坏人。这样的简单二分法只能存在于小孩子的世界观中,或者宣教片中,这一部电影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知道弄一个先抑后扬。一个酒鬼能变成神父,一个汉奸其实是一个有点自私、爱女心切的父亲,一群花枝招展的秦淮上的风尘女子最后牺牲自己了拯救教会女学生。学生们也从不问世事,明白了人的复杂,有了成长。但是呢,先抑后扬是小校学生都能掌握的作文法则。而坏人呢,日本军官弹奏一曲勾起乡愁,看似文明人之间能够进行平等的对话,也暂时保护了女学生,最后也成大坏蛋,把学生们进贡给高级军官。坏人还是别想有翻身之日。
魔鬼面前,上帝的感召也是没用。最为精彩的一段对白就是约翰穿着神父的道袍,意识到自己可以承担起保护学生们的责任,在教堂里高声疾呼,力图用文明的法则来阻止战争的野蛮。但是,战本身就已经将文明打碎砸烂了,在战争期间,没什么伦理法则,只有野蛮地弱肉强食。教堂大门被砸开,红十字旗被坎落,教堂广场上的红十字也被军车碾压而过。最后不是学生去死,就是妓女们去死,神父的选择决定了这些人生死,这不是一夜的祈祷就能释怀的心理创伤,尤其是这里面还有一个他爱的女人。众多人的牺牲和努力最后达成愿望,女学生们逃向西方。看到的只有压抑,没有劫后余生的那种希望。
将女人物化,彰显大男子主义。战争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女人同物体一样也是资源,身为男人和军人就必须要承担起保护自己资源的责任。而女人这种资源还分成三六九等,将女学生和秦淮名妓对应起来,哪里有什么人生而平等,这是要闹哪样啊?!!说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本来就不是国家里的即得利益者,谁做统治者,她们还不是都被踩在社会底层,凭什么要她们也知道亡国恨!
所谓悲剧一定要把什么砸烂,就如同最后粉身碎骨的镜子,在这个程度上我们很善于拍摄悲剧。只是看过之后没有找到什么与之前的中国战争片的本质不同,你找不到对于战争的反思,只有自我牺牲精神可供感动,情绪只剩下愤怒和仇恨,倒也很适合韩红来观看。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没戏,虽然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旗袍那样穿,很妖艳,可惜没有中国古典的美。主旋律影片不和外国影评的胃口,那南京说事可以,那么多那二战、犹太屠杀说事的电影,但是怎么样也要拍出点深度来吧,硬是煽情不管用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