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婴》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阿婴》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3 12:44: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婴》经典观后感10篇

  《阿婴》是一部由邱刚健执导,王祖贤 / 高捷 / 黄耀明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婴》观后感(一):《阿婴》——一个对生命价值的残酷体验

《阿婴》讲述了一个残酷的故事。这个故事取材于日本影片《罗生门》,但将故事背景挪移到了中国明朝那个封建礼教残酷摧残妇女、扼杀人性的时代,模仿合情合理但又充满新意。故事是在一个阴森森、恐怖血腥、人情淡漠的社会环境中塑造一系列人性被严重扭曲的人物。父亲,一个冷酷残忍但又假正经的封建卫道士;丈夫,没本事、对妻子漠不关心但又充满兽欲;情人,只想着能和她发生一次肉体关系;还有无耻的强盗和货郎,强暴她,迷恋的只是阿婴美丽的面孔和充满诱惑力的身体;还有被亲生父亲残忍处死的母亲的魂灵,充满了怨恨。刚开始,每个人都在说谎,将故事情节编造得最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直到最后才通过阴灵揭示出真相:阿婴两次被人奸污而且已经被丈夫杀死,回来的是她的要复仇的魂灵;丈夫即使做鬼以后也自称是自杀的而不肯承认是因为要污辱妻子而被妻子杀死;父亲残忍到最后打算将失去贞操的女儿处死,像当年处死她的母亲一样。这个残酷的故事,宛如一个寓言,强烈批判了人性的凶残阴毒、自私自利、没有诚信和冷酷无情,描述了阿婴生存的恶劣处境和对生命价值的绝望情绪。或许死亡,才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但死后的世界依旧是冰冷可怕的,因为肮脏的人心还在……

  《阿婴》观后感(三):我在看朱子,麻烦你把屁股坐在我脸上

一 楔子
据说电影的情节和原著有出入,原著比电影好看,但我只看过电影,目前。不过可以理解,电影和小说本不是一种类型的艺术形式,用文字可以表达的,并不一定适合镜头和镜头叙述的结构,所以有所更改,也无可厚非。前几年看过一次电影的开头,貌似是由于过于压抑还是画面过于不清晰,看到货郎在大堂上搔首弄姿就没有在看下去。昨夜看完一遍,很是享受。
不太了解港台艺人的经历、想法,对他们的经历也知之甚少,所以,一直以为蔡康永是那个无聊的主持人,这部电影让我对他肃然起敬。都说他是gay,这部作品也是写gay。我不太认同。gay之情,只是笼罩在那个核心外面的一层壳,和其他我们称之为“现象”的东西一样。被它们所小心翼翼、半推半就、稀里糊涂、费尽心机、矢志不渝所包裹的、保护的、防卫的,是人性,也叫人心,或者说是尼采意义下的生命,最纯粹的生命,让我们觉得最真实的生命,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理由。
二 道德
道德不属于这生命,不属于这人性,它不是天生的,是人为的,人创造出来的。
所以,在电影里,道德是阿婴和母亲脸上那层厚厚的白粉底,是遮住阿婴半边脸的幔布,是封武举肩头硬硬的盔甲,是阿婴父亲头上长长的帽翅,是霍都头夸张的大帽,是阿婴后母头上沉甸甸的簪环,是那本《朱子》。
他们累的要死也得维护这一切。
他们说谎了。因为没办法,谎言是道德的必然结果,因为要维持这个不完美的人类作品不至于崩塌,谎言是最简易的方式。阿婴说谎了,她说自己没有被坏人玷污。货郎说谎了,他一直在说谎。武艳说谎了。道士说谎了,原来他不会招魂,原来他就是阿婴母亲的奸夫。封武举说谎了,即使做鬼,也说谎了。
还有人用沉默来说谎。霍都头,那个被大大的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那个喜欢阿婴的男人,用无言对抗着自己的人性,用无言遮盖自己的欲望。最终还是说出了心声:阿婴,让我也玷污你一次,玷污你一亿次。甚至阿婴的父亲,那个严肃的县令也在用沉默说谎。那个看着朱子的道学家,那个得知女婿被杀女儿失踪却首先关心女儿名节的父亲,在一番冷峻的对话后,躺在床上,让阿婴的后母用屁股坐在他的脸上。——他还是需要那屁股。小时候读过亨利·米勒,记得他有段像诗又不像诗的话歌颂女人的屁股:我将头埋入你那丰满的屁股,整个世界都消失不见,只剩下了我和它。
三 禁忌
道德的作用也许在于维持社会运转,但道德的效果往往压抑,压抑人性与人心。无论在东方和西方都一样。即使是阿婴的父亲也需要那尊沉甸甸的屁股,一个无时无刻都在压抑别人的人,也需要那份本性的重量在压住自己。对于他来说,也许那尊屁股坐于面上的时刻,才是他最真实的时刻。我们看到了他的快感。
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其他人的快感。这些快感都有同样的名字——禁忌。
禁忌也是人为的,它的存在只是为了突破道德的重量。
阿婴需要禁忌,她让武艳再玷污她一次;阿婴的母亲需要禁忌,他需要一个会按摩的、会逗她笑的、会给她唱歌的男人;货郎一直在勾引其他的女人;武艳要强奸仇人或者仇人的妻子;霍都头想要玷污阿婴;阿婴的父亲需要那尊屁股……即使是传说中小说里的gay情,不过也是一种禁忌。尽管它只是爱的一种。
貌似只有大采不需要禁忌,死了的他反而成了佛,道出另一种逃避的说辞:我无声、无味、无想、无法。
道德的来源并不邪恶,只是在应用的时候越来越剑走偏锋,它所编制的那个网、那块石,在与复杂的人性共舞时,变成了可以杀人的东西。禁忌是对它的突破,实际与道德性质一样,只是对同一事情所人为设计的不同的、甚至南辕北辙的规范。禁忌突破道德,是有快感的,其实在道德压制禁忌时,也是有快感的。阿婴、货郎、武艳面对道德审判时的闪躲、作态和恐惧,难道不会让县令产生快感么?
一而二,二而一而已。
四 人性
可怜的是,人们被这两者挤压的看不到自己,看不清自己。我们缺乏足够的睿智、勇气、意志,反而是陷入一种“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的否定性思维中。在仁义道德漫天飞的世界里,我们幻想禁忌;可是到了索多玛的120天里,我们就必然开始想念道德。——我们真的是自由的么?我们真的是聪明的么?我们真的看得清自己么?我们真的明白我们想要什么么?我们称之为生命、人性、本真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人,自豪地称自己有思想,可这思想,真的是值得夸耀的东西么?

  《阿婴》观后感(四):贪一点欢,求一点爱

通常王祖贤在古装鬼片里都是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然而,在这部片子里小贤画风诡异变态,让人莫名有种渗得后背一凉,这大概是她各种鬼片作品里,最让人心中发慌的一部。
    片子的主创阵容异常强大,邱刚健的导演蔡康永的编剧,叶锦添的美术设计。演员阵容更是从“女鬼专业户”王祖贤,“西门庆专业户”单立文,“黑道大哥”高捷,还有粉丝缘绝佳的黄耀明。

  《阿婴》观后感(五):《阿婴》的“影评”——祭奠年少的我

    每当我翻看我那破烂不堪的日记,便往往付之一笑。那时候的我对人生有着颇多幻想,也颇有些“伟大”的“志向”,蓦然回首,只觉那时的幼稚兼具鲁莽却又有着些许“正气凛然”。说句题外的话吧,我只盼将来我的子女能够像年少的我这般的有正义感,永远不要改变。愿正气长存世间。
    言归正传,我在无意当中翻到一篇最不像影评的“影评”,尽管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影评,文字书写于本上,篇篇字迹皆潦草。说是影评,其实只是流水账,一个小初中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全似儿戏一般。全文誊写至此,发将出来,搏众人一笑罢了。
-------------------------------------------------
我看了《阿婴》的感想
二零零一年三月十二日下午六点十六分整 有风
阿婴的妈妈骑的那个东西可真吓人,能把人疼得死去活来的,幸好现在都没有了。
这里边的男人都很不要脸,都把阿婴当成一个玩具一样,都争来抢去的,而且只要一出“乱子”了就都把过错全都推得一干二净了,有的说她不守妇道(什么是妇道?),有的说她不嫌害臊,还有的把阿婴的腿抬起来在欺负阿婴(阿婴都哭了快住手在不住手我就打你了),阿婴可真可怜女生不也是人么。难道一个女生说自己想喜欢更多的男生都不行嘛?凭什么一个男生可以喜欢许多许多的女生,但是一个女生只能喜欢一个男生?这不公平。放眼当今世界,早就不在是那个讲“男权至上”的年代了吧。当然也不会是讲“女权至上”的年代了吧,讲“男女平等”行中庸之道多好哇,但是我还是看的到像“阿婴”这样的人现在居然还有,为什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我是一个男生,但是我觉的作为男生应该去保护女生而不是去欺负她们。
封建礼教好像有很多很多的毛病,“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更应该讲究的是平等自由,这是世界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忙。”这是孙中山说的,我觉得他说的挺好的。我觉的,无论是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各个国与各个国之间的关系都应该踩在这个地基上去搭起来。要不然那就是放臭屁。
阿婴是小卓演的,我喜欢你小卓,永远都喜欢。

  《阿婴》观后感(六):非典型性女权主义者的一次深度呐喊

第一看王祖贤的作品就是倩女幽魂,这个女鬼美的出奇,妖艳中带有娴熟,80年代的浓厚妆容背后又看到白皙无暇的肌肤还有比志林姐姐更美的大长腿。很自然的喜欢上了这个艳丽而不脱俗的女神。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王祖贤出演的古装电影多到数不胜数,就现在的审美观来看,其实因为她的身高问题,如果演古装戏的话很少有可以般配搭戏的男主角。但是在HK电影最辉煌鼎盛时期却是例外,她和哥哥张国荣还有刘天王甚至还有歌神张学友的搭戏也蛮好的,虽然这些男巨星们个头都比较矮个。估计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吧。

阿婴这部90年代王祖贤主演的电影不知道是因为小时候电影太多了看不过来,还是因为有点禁片的意味我直到去年才观看了一次电影的完整版。

本片模仿日本演艺界的西区库克黑泽民的罗生门的桥段。剑客武士被人杀害在荒郊野外,美丽的妻子被侮辱惨遭杀害,悲剧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作证的女巫都各有各的说法。只是把江户德川幕府搬到了宋末元初,县令女儿和丈夫伪道士在回乡探亲途中前后遭遇货郎窥探、采花贼肆虐而丈夫被害妻子失踪的一件悬案。县令和巡捕为了找到失踪的女儿和曾经的青梅竹马而把每个嫌疑人都带入衙门审讯试图获取事情的真相。

俗话说,做了婊子就不要再立贞节牌坊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容易各类装的女性,同样也适用于给各类欲望填满了整个心灵的异性们。每个年代都是如此,只是装的度和量不同而已。

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作为另类女权主义者的一次彻底的呐喊阿。。。

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大豆友的见地。不喜勿喷,多谢合作。如需转载,请选联系。感激不尽。

  《阿婴》观后感(八):另一个极端

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
尽管是当时电影里的正统思想指引
但人的欲望是愈来愈难控的
我在想说猪群在电影里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翻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似乎出现一种解读
「猪群
有不少人,要赶走他们心中的魔鬼,而他们自己却走进猪群里去
注:由禁欲得苦行,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马太福音》8,31:“鬼就央求耶稣说,若把我们赶出去,就打发我们进入猪群吧……鬼就出来,进入猪群,猪群突然闯入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要證明一样事物不存在是很难的。
阿婴,只是很平凡的寻找着爱,渴望着爱,但一当遇到那群虚伪的男人们,怀疑质疑着阿婴
,阿婴是否也因此怀疑着自己?
本来易得的偏偏绕大圈走一个极端,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怪异,难理解也是可以接受的。
面对男人们,阿婴是纯洁的。

  《阿婴》观后感(九):只求一点爱

最后 阿婴对着霍捕头说 我只想要这么一点点爱。
真是令人哀伤的女子。
小时候,亲眼看见母亲做木马而亡。父亲拉着她的手,说他们不去要她。我只看到小小的阿婴张着嘴巴,却无力发出的声音是:妈妈!
长大后,白粉脸,红唇,那双如黑水晶般的眼眸。真是美得令人发出叹息,可惜她嫁了个冷冰冰的丈夫,面对她的挑逗和诱惑,无丝毫动作。依然记得采花贼说:新夫人这么美得一双嫩脚不爱,却在边上啃着猪脚。丈夫被困,阿婴想去救,可惜,倒地的阿婴圈起脚做贝壳状。采花贼说,把脚打开,这样我才能爱你!阿婴被辱。之后再次被卖货郎辱。那个丈夫,阿婴配她真是可惜。
我喜欢那个在穿着靓丽华服在两棵树间跳来跳去的女子。那样俏皮,那样可爱,没了那层厚厚的脂粉,看着真是顺眼多了。可惜此刻的她已是魂魄。
那点爱,一点爱。她那么小心翼翼的说。我只求那么点爱。
有她来演绎真是美得不得了。如华丽的八重樱,哗啦一声,纷纷缓缓落地。。。

  《阿婴》观后感(十):看过阿婴,才知道吃吃的爱不是蔡康永本来的模样

在钟爱的A站B站被大肆改革后,我现在有时候也会乖乖的在主流视频网站看看电影。比方说这几天上线的《吃吃的爱》,顶着蔡康永的大名,既然免费,也不用跑去影院,躺在床上可以看看。嗯……怎么说呢,感觉是一个超长MV,只是结尾玩了下反转,就是这样。
故事
所以今天肯定不是想说这部电影了,而是27年前蔡康永编剧的电影《阿婴》。《阿婴》原本是蔡康永的一本小说,被知名编剧邱刚健看上,两人就一起策划编剧了这部电影,最后由邱刚健导演,王祖贤主演。不得不说,王祖贤的美真的是千变万化,我们见过她的忧郁女鬼,摩登女郎,清纯美人,而阿婴绝对是她演的一个另类,据说这也是王祖贤本人最爱的角色。
女主角阿婴是县令的独生女,从小被老爸教育不能像惨死的老妈那样不守妇道。偏偏长大后她嫁了个不守夫道的虚伪的道学家,假装对女色不屑一顾,包括自己的媳妇,却又忍不住的各种偷窥。可想而知,在两个扭曲的男人的身边生活,明明美若天仙的阿婴却从没有笑,有的只是一种病态的苍白。
故事围绕阿婴丈夫的意外死亡展开。在陪伴阿婴回娘家的路上,老公横死,阿婴不见了。县令大人派出从小看着从小就倾慕阿婴的捕快去寻找她。可疑对象一个是赚女人钱的脂粉货郎,一个是远近闻名的采花大盗。而在阿婴老公横死之地究竟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随着捕快的不断调查,事件陷入罗生门。
影像
整部电影的影像风格很诡异,就像一场魅惑的行为艺术。
比如阿婴回家路过的地方干裂得不像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很明显,这是为人物的内心而做,也就是阿婴。社会和身边的每个人都在控制着阿婴的一言一行,也许只剩下呼吸的自由了,就连内心都被压榨干涸。
比如阿婴老公横死的小山坡,几块大石头,一棵濒死的老树,就像故意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有几方人马登场,就有几个真相。背景越简单,人物越复杂,这种对生活最大的讽刺。
又比如阿婴醒来的猪圈,明明是地狱般的地方,阿婴却穿着一身白衣平静得像个天使躺在那里。
就是这种时时都刺激的邪魅影像风格,让这个片子有一种莫名的诱惑力。 在强烈的影像面前,语言是最苍白的表达。
人物
阿婴,我想除了王祖贤,没有第二个人能演出那种禁欲、苍美又邪魅的魔鬼中的天使。至于其他人,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黄耀明演的脂粉货郎,这应该也是黄耀明的另类之作,对女人表面的谄媚,内心的厌恶,还有当狗仔的潜质,被抓到案后的小丑做派,也挺舞台剧风的。
娱乐圈中的读书人的定位,让大家对蔡康永总有很多期待。而且他也曾在国外学习电影,编剧出品自己的小说作品,我相信这个最终呈现里有他很大的表达。一种对社会禁锢的不满通过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风格,我觉得很蔡康永。所以当看完《吃吃的爱》之后,那种越老越想回归天真的努力真的很不适合他。嗯,还是喜欢他曾经的模样。
还要说一下背后的人物邱刚健导演。虽然作为导演,他的作品不是那么响当当,但是作为编剧,嘿,可了不得,《投奔怒海》《烈火青春》《胭脂扣》《阮玲玉》,都是经典大作,当然也有后期我不喜欢的《夜宴》。可能就是因为当编剧时什么类型、什么风格的作品都尝试过。等自己做导演时,才想玩点不一样的。
就像我推荐这部作品,也不是说它有多好,而是它有多特别。也许有人会很不喜欢,看着还有点慎得慌。又或许有人会特别喜欢,毕竟现在怪口味的人也不少嘛,嗯,我也是怪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低分贝”哦,定期都会推荐一些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