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须多言》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须多言》经典影评10篇

2017-11-21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须多言》经典影评10篇

  《无须多言》是一部由妮可·哈罗芬瑟执导,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 / 詹姆斯·甘多菲尼 / 托妮·科莱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须多言》影评(一):She was poisoning your perception of me.

女儿即将上大学的单亲妈妈Eva在派对上分别认识了一男一女——Albert和Marianne。他们互相都很有好感,于是同样是女儿将离巢的Albert成了她的恋人,而Marianne则成为她的闺蜜。看起来Eva逐渐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生活步入正轨,直到有一天她猛然意识到Albert和Marianne原来是离了婚的夫妻。Albert和Marianne彼此并不知道对方和Eva的关系,而问题是Eva在发现此事后也没有向两人摊牌。为什么?她嘴上说是因为不想失去Marianne这个朋友(Marianne的才气和成就是她所羡慕的)甚至Marianne需要她,但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出于私心——她想多从Marianne那里打听到关于Albert的更多消息和习性,尤其是刺探两人为什么会离婚。这可不是出于什么近乎疯狂的想知道对方一切的爱慕,而是在二次选择人生伴侣时一种自我保护的慎重。结果,在Marianne不断的吐槽和抱怨中,Albert以前的种种癖好甚至优点现在不知不觉的都变了味,而缺点更是被无限放大。她开始迟疑,开始挑刺,直到有一天,不出意外的,事情败露了。Albert深感被骗和失望,选择离她而去。此时她才发现,原来她是那么喜欢这个男人;她没有探问自己内心,却任由别人的观点遮住了眼睛。“Enough said”,无须多言,片名的意思应该正是指不要听太多评论,而要用心感受吧。
短短90分钟的爱情轻喜剧,导演关注了子女长大成人离家后父母情感冲击(孤单空虚感),探讨了人到中年在二次择偶时(没有山盟海誓没有一见钟情的)爱情的分量和意义,展示了我们如何轻易受到别人观点的影响而对同样的人和事产生不同的看法,刻画了一位母亲无意中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来养的现象。主题是到位了,风格也够“轻”快,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喜”点不足。像主角被揭穿一幕作为全片的高潮,完全可以戏剧性再强一些。这一点,另一位女性导演兼编剧Nancy Meyers几年前的作品《It's Complicated》(《爱很复杂》)就做得更好。不过这两部片在最后都给女主角的爱情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起码让观众们能会心一笑的走出电影院。
小时候浸淫在Woody Allen片场的Nicole Holofcener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尤其是她那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感悟,在影评界颇受赞誉,烂番茄的新鲜度常在80%以上。本片是她的第5部电影,全部自编自导,也全部跟Catherine Keener合作。不过Keener这次的戏份并不多(虽然一如既往的给力),主角则是两大电视界明星——《宋飞传》(《Seinfeld》)中的Julia Louis-Dreyfus和《黑道家族》(《The Sopranos》)中的James Gandolfini。于是我们看到50岁的肤浅易怒略带神经质的Elaine Benes和躁狂抑郁集慈父和黑帮老大为一身的Tony Soprano像高中生般小心翼翼的谈了场恋爱。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靠谱,但多亏两位主演真实细腻的演绎,使得观影时的感觉和谐的多。最终,Louis-Dreyfus喜获自己的第一个电影类重要奖项提名——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音乐喜剧类),而Gandolfini则拿到了演员工会奖和评论家选择奖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Gandolfini的突然去世而蒙上了阴影。Gandolfini是在2013年6月在罗马度假时因心脏病发而猝死在浴室的;本片中女主角还曾拿他的体型开玩笑,事后看来很不合时宜。3个月后本片上映,那一天原本是他的生日。片末的字幕将这部他生前倒数第二部作品献给他。他的家乡新泽西则为这位三次艾美奖获得者降半旗致哀,并把一条主干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无须多言》影评(二):好故事,无需多言

  昨晚恰巧看了陈丹青和焦雄屏的对话,那个节目叫【聚焦】。陈丹青那个老愤青说我们现在的导演不会讲故事。当时还不太能理解什么叫不会讲故事。看了【无须多言】,才真正体会到不会“讲故事”的可悲。他们要用光影,动作,暴力甚至色情来做噱头。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也是电影的一部分,有些会用过头,而忽略了故事本身。有的还根本就没有故事。
 
  片中有女主的闺蜜家的保姆,辞了一次又一次,还是被请回来。因为那个保姆还是什么的被误会成把棒球各种奇怪的东西放到各种奇怪的地方,矛盾爆发,保姆吐槽了女主人一脸,宣泄各种不满。 正如,女主的女儿看到好朋友跟女主睡在一起的亲密样子,也误会了,也嫉妒了。片中安排了很多恰到好处的误会,可以理解,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哦我也遇到类似的)的误会来推动情节。
  我觉得最能体会的地方就是片中高潮,女主跟客户还有客户的ex老公碰到,后来,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说:“我知道这样说很土,可是你伤我心了。”要产生这个微妙的感情的诸多因素,导演已经铺垫得很到位游刃有余,到了那幕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汉子的感情,这才是讲故事。
   “Yes,I did not protect us”
  如果你觉得莫名其妙不能理解这个大汉的心情的话,我推荐你去看爆米花电影,这样也不会浪费时间
  人与人之间。真的需要理解,需要妥协,无须多言。正如那个最后还是被请回来的保姆,厨房里的柜子还是有奇怪的梳子,但这些都无伤大雅。那个大汉尔伯特也还是说着他自己风格的笑话,
  “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买了几个床头柜”
  “不会吧?你真的买了?”
  “不,我没买啦”
  
  不适合的人,不肯妥协或者不是真正喜欢,分开当朋友。一如片中各种前妻前夫,反而是比较和谐。中国人或许做不到,我也觉得我做不到,但是我觉得那样挺好。
  ~~~~~~~~~~~~~~~很温馨挺不错的电影。
  

  《无须多言》影评(三):为什么你的前任是魔鬼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到一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我从自己很喜欢的一位情感作家那里听到的一句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隐喻,它揭示了情感关系的相对性,互补性,感情的发展阶段,或者某些微妙的不确定性的东西。
在我们潜在的意识或思维倾向中,会觉得事情的发生是有逻辑和因果可循的,甚至我们会认为事情的发生有确切的甚至唯一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爱上一个人,一定会为自己找很多理由,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明智的。而且一般来说,我们会找一些对方身上具有的优点,比如体贴,懂得关心人,或者有上进心,有爱心,长得好看等等。也有时候会找一些很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他某个细节感动了我,或者因为她十分爱我。这里面有一种潜在的认识,就是觉得之所以爱一个人一定是因为对方有一些人所共知的品质,而且这种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任何人都应该接受的。换言之就是,一个人值得爱就是值得爱,不值得就是不值得,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当然,也有很多人看透了这一点,放弃了寻找理由,而是回到最基本的感受层面,“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爱她,反正我就是喜欢和他在一起”。总之这就回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爱情为什么会发生呢,爱情的发生真的有那么确切的原因吗,它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我们倾向于简单的去做判断,比如看到谁和谁在一起了,就说,一定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不然怎么可能。但很多时候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你会发现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也许在你看来十分愚蠢的举动,在别人看来确是精明的,你看到的人渣,在别人那里是公主和王子。比如这部电影里面,Eva遇到的Albert之后,被他所吸引,然后逐渐发生了爱恋,但是就在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之时,她忽然发现她眼中的这个mr.right确是闺蜜眼中的魔鬼前任。这时候Eva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和失调,她也不知道究竟自己的感觉是对的,还是她的朋友是对的。眼前这个人仿佛同时具有了两种身份,两副面孔。
这让我又想到了一句流行语,同时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的前任是极品(魔鬼)”。男主Albert在Eva这里是新欢,在Eva的诗人朋友那里是旧爱,在Eva这里是新男友,在Eva朋友那里是前夫。也就是,他其实在两个女人眼里是两种不同的身份。这就引起一个问题 ,那就是两个人之间关系的性质是否也会导致认知上的巨大不同。或者是不是说,因为两个人之间身份和关系的属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两个人在对方眼中的不同形象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心理学经典的监狱实验所证实的,不同的身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自我表现,一个人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位置和身份。说到这里也不排除有一些不同的特例,比如仍然和前任有感情的,但这里主要讨论关系破裂之后的情形,而且是比较一般化和普遍性的倾向。
而且其实前任是魔鬼这个现象同时也隐含了一种矛盾性,也就是,魔鬼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刚刚谈恋爱的时候,对方一定是天使,不然你不会选择继续下去。那么,为什么当初的天使后来又变成魔鬼了呢,难道真的因为对方发生了那么大的质变吗,好像也不尽然。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了解的问题,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很多的缺点都没有看到,或者被对方刻意的掩饰起来了。但真的是这样吗,还有周围亲朋好友的提醒呢,难道都没听到吗。
其实这部电影里面Eva的角色同时也代表了当初Eva诗人朋友最初的角色,也就是,你可以把这两段恋情看成是一段恋情的变迁史。正如在电影里面,Eva本身也有这种疑问,她问朋友为什么当初会喜欢上这样一个人,而朋友的解释也很简单,因为当初瞎了眼。这也是很多人给自己的解释,但这其实是一种不能解释的解释,也就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会看上这么个人,自己也不能了解自己,所以就认为自己当初一定昏了头瞎了眼。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已经有了答案,从不同的专业学科甚至文学作品也许都能提供某种解释。我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这是我比较了解的领域,而且我认为,心理学给予的解释是最可信的。
社会心理学对爱情有很系统的研究,从吸引的因素到发展维持,到结束。其中关于爱情的发生,很多都是我们很容易理解的,包括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价值匹配,还有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关系中的回报。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要离得近,有交往的机会,要长得好看,要有钱,要情投意合,要有共同兴趣爱好或理想,要投桃报李。简单说就是,我们日常都经常用的那些标准其实都在起作用,但是这些其实只是一种相关因素,而且是某种前提。真正的爱情要比这些微妙的多,尤其是在像电影中所表现的,其实双方都是在很多方面都比较平衡的状况下发生的爱情,这时候相关的因素作用就会是比较微小的。值得注意的是更为根本的一些技术性因素,比如生理层面,还有一些操作层面,这些的作用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
关于爱情的发生,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比如经典的吊桥实验:当一个实验对象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时(此时难免都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理学家称之为生理唤起),如果旁边有一位迷人异性相伴,他就会倾向于把这种生理唤起与异性的存在联系起来,以为自己陷入了情网”。(具体的是实验细节是通过吊桥后接受调查问卷,然后根据给异性调查员打电话的几率来测试的,这里不详细描述。)。还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是给测试者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生理唤醒),然后接受异性调查者的访问,通过注射非唤醒药物作为对比,那些引起生理唤醒的人过后认为自己陷入的爱情的几率要大的多。这让我想到一部电影 《恋恋笔记本》,影片的一个场景就是,男主在游乐场的转轮上玩危险动作像女主表白,引起了女主的生理唤醒,让他们陷入了爱情。其实在现在来说,这个知识点已经几乎成为了常识,很多人都知道或者被教导要在约会的时候去看恐怖电影,或者搞危险活动。不过信息是对称的,女孩子们也深谙此道,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脱敏。带女孩子去看恐怖电影,弄不好会把事情搞砸,给自己减分。说到这里我又想到关于生理唤醒引发爱情的更深层原因,也就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过去漫长进化历史过程中生理唤醒意味着危险,只有处境危险才会引起生理唤醒,而当处于危险的时候,生物体就倾向于繁衍后代,也就是交配。因为从基因的角度上来说,一个生物体的作用就是延续基因本身,也就是通过繁殖后代实现,而一旦遇到危险处境,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启动繁衍程序,不然就可能失去繁殖机会。而爱情无论多么美化,都不过是服务于繁殖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曝光效应,就是经常露面,因为我们喜欢那些我们熟悉的事物,一般来说越是熟悉越是喜欢,比如我们自己的朋友就算是很丑也不觉得丑了(我们对自己的喜欢可能也有一部分这种因素,因为我们很熟悉自己的形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因为,熟悉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如果一件事情反复出现,而且对你没有威胁,那它就会被标记为安全,值得信任。如果一件东西值得信任,那它就会显示出美好事物的属性,也就是会有吸引力。其实一种事物给我们的感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一个系统,很多东西都和价值相关,也就是价值判断会决定感受,比如东西是否好吃,也取决于吃的环境,还有它的价格,以及它的来历。又比如做爱的感受也取决于对方的权势财富学识智慧张相等,并不只是生殖器决定的,不就是肉吗。
回到原来的问题,为什么前任会变成魔鬼。首先回到爱情的发生,也就是在爱情产生的时候,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关于这个现象,很多人都体验过,也在别人身上看到过。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大脑里面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性激素会决定欲望的产生,然后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血清素激素的作用下会让人进入一种痴迷状态。多巴胺是大脑的奖赏中心,负责情欲,感觉,兴奋以及开心等信息的传递。陷入爱情的人多巴胺水平会升高,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同时你也会成为它的奴隶。根据研究,刚恋爱时多巴胺的释放强度接近吸食可卡因那样的快感强度。在这样的状况下,你的价值判断会发生改变,因为对方变成了最能给你快感的事物,所以你当然会倾向于和对方结合,也就是说,对方的价值在热恋期对你来说是最高的,你和对方在一起是符合自己最高利益原则的。从大脑层面,核磁共振扫描显示,爱情会影响大脑做判断的区域,抑制大脑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能力,让我们能够容忍恋人和我们的异同,甚至包括某些生理或人品上的缺陷。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恋人的理想化,并且当我们把对方理想化的时候,会陷入观察的盲区,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叫做证实性偏见,也就是我们倾向于寻找对自己信念有利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不利的信息。换一种说法,就是你对对方形象的预设,还有你对你们关系的叙事,都会决定你看到了什么。注意力之外的事物对我们是隐形的,这也是很多魔术借鉴的原理。
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痴迷状态,爱情不会出现问题,它始终可以对抗全世界。但问题是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久,一般只能维持几个月至一两年。在这个阶段之后,对方已经不能刺激多巴胺产生,不能引发快感,从这个角度上,对方也变得毫无价值。但是在激情阶段之后,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依恋,也就是会产生加压素和催产素,产生一种亲密感。在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认为,这些激素和抚养孩子相关。而且这些激素能够决定爱情的发展,但有些研究结果却是很残酷的,他们让结婚几年的夫妻抚摸双手,然后做核磁共振扫描,发现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和陌生人接触时,又会有新的活跃反应。这个现象也和生物学上柯立芝效应相吻合,也就是新的异性个体会引发新的性反应和唤起,而且这种反应会因为接触时间而逐渐消失。
前面分析了爱情的生物化学层面,它们充分表明了,在爱情里面,我们对自己感觉的意识控制其实很有限,起主要作用的其实是我们的身体。这和我们一直以来寻找外部归因的习惯并不一致,也就是我们其实高估了个人意志在其中的作用。爱并不一定要因为确定无疑的原因才会发生,也不会因为努力维持就能永远保持,更不会因为一点点过失就轻易失去。那个曾经可以为你死的人,和那个无情抛弃你的,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从大脑的改变来看,就是如此。如果用神经科学的理论模型,其实可以很好的解释爱情的发生过程,正如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发疯或者醉酒来解释这种不正常,其实是非常贴切的。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其实从智慧层面,人类早已经看透了爱情的荒谬,只是现在的神经和大脑科学给予了一种确切的证实。
回到文章开头,之所以会出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现象,前文已经可以从爱情发展阶段这个角度给予了解释,也就是,Eva和男主的关系是爱情的初始阶段,Eva是被激活的,所以在她眼中,男主的形象是扭曲的,也就是相较于一般的判断,应该是偏向于积极。而Eva朋友和男主是Ex关系,她的大脑状态已经恢复,所以男主在Eva朋友眼中并没有神奇的光环。
关于这个现象还没有讨论的是互补性,互补性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基本上可以看做虐待狂和受虐狂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存在似乎从日常经验中可以得到部分验证,但是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还有根据依恋理论,一个人的爱情模式,是由小时候和母亲的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爱情对象往往是和父母很相似的人,这个假设从我个人经验是可以得到验证的,但是同样,这个模式也不具有完全的决定性。如果依恋理论可以给互补性一些证明,那么,也可以给予电影中一种解释。还有斯坦伯格的故事理论也能给互补性一些支持,也就是,我们对爱情的叙事性要求,也会左右我们对伴侣的选择,比如有些人会喜欢从事某些职业的异性,或者具有某些生理属性,比如长得像谁,还有就是某些人具有某些“情结”。关于互补性我看不到详细的研究,所以这里不细谈。最后就是普遍性的人品问题,也就是,也许Eva朋友和男主之所以分开,是因为Eva的朋友有性格缺陷,难以相处,而Eva之所以能和他们相处的很好,是因为Eva是一个很好的人,这样来说,她是极有包容性的。如果真的有天使的话,也许任何人和天使的恋情都不会轻易结束,因为天使足够完美。
最后再回到文章标题的问题,为什么前任是魔鬼。首先很明显的问题是,前任是魔鬼并不是一个事实,而是关系结束后,当事人给予的一种评价。也就是说,前任只是相对于感情的当事人才是魔鬼。对于其他人,ta仍然还是原来那个ta。如果感情结束后,双方只是恢复到陌生人或者普通朋友的关系,那么也没有理由会变成魔鬼,仅仅是普通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附加一个魔鬼的属性呢。这里我想到的是社会心理学里面的认知失调理论,它可以给予一种理想的解释。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也可以解释为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简单说就是,人倾向于追求言行一致,如果言行不一致了,就会出现失调。也可以解释为,人的处境或选择和他秉持的态度有某种一致性的要求。套用在感情上,也就是,当你喜欢并且选择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认知和思维都是会为自己的选择来辩护的,也就是说,你的大脑或理智都是为你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服务的。也就是,因为你爱上了一个人,所以你必须让自己相信对方是值得爱的,不然你无法解释你自己的行为。当你十分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你大脑就会去美化它,让你忽略掉不好的那一面,也会让你相信那些支持性的信息,而不相信那些负面的信息。当你有了某种强烈的需求或不安全感的时候,你就会为自己寻找理由,而你找到的理由,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因为它们能给你现在的状态处境或者行为一种支持性的解释。它让你的行为和你的认知之间产生了一致性。
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因为你心中没有爱的感觉,你没有也不需要做出任何行为,所以不会存在认知失调。但是前任的情况却不一样,因为前任就意味着,是一段结束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主动放弃或者被抛弃,这就变车了一种选择或者一种被动的处境。正如前面所说的,人其实是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或者行为寻找理由的,这是我们的本性,一段失败的关系也需要找到失败的原因。于是问题就出现了,究竟是因为谁的责任才导致了关系的结束呢,答案显然不是因为自己,这里牵扯到基本归隐错误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倾向于为自己的过失辩护,寻找外部的原因,而对于别人的行为做内在归因,也就是归咎于个人品质。所以,一旦爱的光环失去了,你注意的都是对方的不好,而对于自己的问题,则很少注意,或者把责任推卸出去。而且这里的归因也会牵扯到个人的自尊。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是,一旦你选择了结束,意味着你必须把结束当作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意味着,你放弃的人必须是不好的,因为如果你还像刚开始那样把对方想象成十分完美,你的放弃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你要放弃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呢。这样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也就是你的放弃行为和你放弃的完美对象之间不合逻辑。这时候你因为必须放弃或者已经放弃,你的行为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你只能改变你的认知,也就是把对方重新想象成一个魔鬼,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你的放弃。根据证实性偏见,还有对记忆的研究等发现,其实我们的认知和记忆都是很不可靠的,非常容易受到预设,立场,还有感觉的影响,而且记忆也是可以后期重塑,根据当下的需要,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对于被抛弃的一方,其实也会出现认知失调,具体说就是,如果对方是完美的,那么失恋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个理想的猎物,也就意味着自己彻底的失败,而且如果对方是完美的,那么关系的破裂责任也就全落到自己身上了。承认失败是极难的,甚至是不和人性。所以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最好的办法就是恶魔化对方,因为既然对方是恶魔,那么失去对方就不是一个失败,而是一种幸运了。如果你真的能彻底的说服自己,简直要为此鼓盆而歌了。
前面我一直用的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其实用一些日常语言,甚至精神分析或哲学都能给予一种解释,比如心理防御或者存在主义,但我比较熟悉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而且也觉得这是比较严谨的模型。其实我对此也不只是批判的态度,而且有时候会有种同情,也是对自己的。真实生活里面有万千的复杂性,以为靠简单的理论就能全部看清楚有时候也是一种偏见。说到底,我们都只是想得到一种自己满意的解释,因为我们恐惧未知的东西。
最后想起电影的名字,翻译过来大概是话说的太多的意思,我也在猜想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个名字,它表达的思想和我的分析是否有重叠的地方。我曾经在微博上说,爱要么是感觉,要么是信仰。其实我前面说的一切也是在证明,爱就是一种感觉,并不需要那么充分的理由和合理的逻辑,有时候诉诸理性反而让人更加迷惑,就像电影里面Eva的遭遇。还有我想起一个细节,就是Eva女儿的朋友,因为和Eva的亲近被母亲怀疑Eva是同性恋,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有意思的点。其实类似的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就是因为很多事情自己没法理解,就会用一种不怀好意的猜测。这可以用社会心理学里面的偏见来分析,但我发现我已经写的够多了。的确我觉得这部电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一部很好的教材。
其实我当时看这部电影没有多少感觉,反而是通过自己写评论的同时反思,又看到了很多没意识到的东西。文学艺术能够提供一个现实的映像,它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照顾到各个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看到自己偏见之外的世界。这也是它的价值。

  《无须多言》影评(四):For Jim

女儿即将离家上大学的单身妈妈,按摩师Julia Louis-Dreyfus 在一个派对上认识了两个人。一个Catherine Keener变成了她的客户,和潜力朋友。James Gandolfini变成了她的潜力男友,两人约会后产生好感,但Julia发现Gandolfini是Keener的前夫。一方面,感到空虚的她崇拜Keener的生活,想保留她这个朋友,另一方面,她想要听Keener继续对Gandolfini发牢骚,以了解他到底是怎样的人,从而保护自己。
对两边隐瞒实情这一个设定以及其背景安排的可信度不低,并没有肥皂剧感。
全戏有很多细致入微的瞬间辗转,很好笑、很聪明。
Dreyfus 跟 Gandolfini两个人从陌生到了解彼此的过程演绎的很精彩,很舒服,两个人非常默契,非常自然,非常无暇。
演员Gandolfini 本人的死在片子里面非常有存在感。至少对我来讲。并且电影里还展现了他温柔的家庭妇男的一面。他的第一次出现,她们第一次接吻,他开车的样子,做饭的样子,受委屈的样子…都让我蛮感慨的。
Julia Louis-Dreyfus 表演的虽然没有离开自己以往的角色很多,单身妈妈,check,笨拙的对话技巧,check,尴尬的场面,check,但是正因如此,她很自然的全部做到了满分,而且这个人物并没有笨拙到底,她说错了话,或者感觉到了尴尬后,可以很自然的挽救一下,显得很真实,没有Seinfeld感。
电影结束后,演员表和功劳表中间有一页黑屏,上面只有两个白色的词:For Jim,然后坐在我前面几排的女孩呛声而泣,由于背景音乐的干扰,我不确定周围有多少人在抽鼻子。
Bye Tony!

  《无须多言》影评(五):用心感受,无须多言

女主在一个party上面认识了一男一女,刚好他们是一对ex。男的是个胖子,不是典型帅哥,年纪也不小了;女的是个诗人,外表看来很完美。女主同时和诗人做生意进而做朋友,和胖男的第一次约会也很开心顺利。随着两边接触机会的增多,矛盾就来了:女主认识到的胖男是一个幽默风趣的男士,而从女诗人口中听到的却全部都是各种缺点。如何是好?女主选择了沉默,任由事情继续发展,最后4人终于碰面的一刻,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而女主所做的一切,真的伤了胖男的心。虽然俗套,但是真实。幸好,胖男和女主都是互相喜欢对方的,女主最后勇敢地再去找胖男,又坐在屋檐下谈天说地,胖男继续说他自己风格的笑话,过去的不快都过去了,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感情是要自己用心去感受去维系的,无须多言,一起尽在不言中!

  《无须多言》影评(六):逐步发展的爱情

女主角是71届金球奖tina调侃的对象,因此还挺有好感的,但是看评论才知道男主角最近过世了,有点伤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部电影,我竟然不觉得闷。不可否认,有的文艺片我觉得很闷,我甚至觉得文艺青年也有点装腔作势,我不会说自己是文青,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好词。这部电影是讲两个中年人离婚之后的又渐渐坠入爱河。里面的人物,对白等都很平实 ,也很细腻,这些普通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我竟觉得有种和谐的美感。我最喜欢的,是对男女主角爱情过程的逐步描写。看他们怎样从第一次见面的玩笑,第一次约会的紧张,到后面的慢慢了解,慢慢彼此吸引……最戏剧的是女主角的客户竟然是男友的前妻,而她还是继续见这个客户,继续听她抱怨她前夫的种种不是, 在她的口中,她的前夫是如此地不同于她爱上的人,他是一个如此无趣,讨厌的人。如果不把这两个人对上号,这两个人就是完全不同的人。女主角确实也是客户的抱怨所影响了,她和男主角的关系有点变化了,可见影响对一个人的看法是如此的容易。其实,如果我是她,知道客户就是现在交往对象的前妻,可能还是想从她口中得知更多他的情况,因为她都是离过婚的人了,对于婚礼会更加谨慎,更加怕遇人不淑。而且我们更容易相信一个熟悉他的人,和他一起生活过如此亲密的人会更加地了解他。我们怕,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其实,和人一个一起生活过的,可以说是最亲密的人,也不一定真正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他和你是否合适,因为她和他样一起的时候,她只是从自己的角度看他。虽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听取自己的内心。他可能不适合她,但是他却可以和女主角是完美的一对。就像一张纸,撕下一块,这块可能和其他任何纸都不能相容,但是这块纸和剩余的纸却是完整的配对。
里面还有其他我喜欢的地方, 比如女主角和前夫去送女儿读大学,看到她一个人走上电梯,这里的心情,可能只有亲自经历过的父母会懂。还有我也很喜欢chole,很多的场景都很真实,也逐步地描写了故事的发展,我觉得就像是跟着他们的感情生活在逐步发展的一样,而不是一下子就成了一对。其实有些时候,你真的要努力一点,不只是在爱情上,比如女主角终于鼓起勇气寻求一个客户地帮助把按摩板从漫长的楼梯搬上去。其他他还是很了乐意帮忙的,只是在他的角度他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需要而已。

  《无须多言》影评(七):人的不完美

        人到中年,感情的事情已无需多言。即使在心仪人的面前,也无需力求完美。发福的身躯、笨拙的步伐、无法压低的嗓音,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少女心中那个熠熠闪光的王子。
        正因为他们不再年轻,看过太多欲擒故纵或求之不得,经过了挑挑拣拣的年纪,反倒将好感与喜悦表达得分明。
        人到中年对生活的唏嘘与期许,看似波澜不惊之下隐藏的欲望与希望的小火花。
        中年之所以容易陷入困境,只因为尴尬的年纪。它不像年少时,一切都正在向着自己开启,一切都充满希望与新的可能性,荷尔蒙和自信心每天都在合谋;而它也不像年老时的笃定与通透,面对一个必然来临的衰败和终结,无非等待。中年卡在中间,每天志得意满似乎显得过于轻佻、幼稚与浮夸,而如果认命地服从就又会变成一种自己都不甘的老气横秋。
        与人相处,最初总会先看到那些优秀的方面,因为那些部分闪闪发光,注定引人眼球,但交往深入之后,那些暗物质开始显现,那些以往不在乎的、原本可以宽容的小小的恶习都被放大。随后厌倦出现,两人之间变得越发不顾及。亲昵关系的一种副作用是对自己行为和语言的彻底放松,恶言、嘲讽和冷漠愈发频繁,一段关系开始走向恶劣。这部影片用男女主人公的新关系完整呈现了一对情侣相处的抛物线和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普世样本。同时,这段关系也几乎是对他们各自前一段婚姻关系走向的翻版。于是,荒诞感被营造了出来。所有关系几乎都会走向类似的结局,平淡、冷漠、厌倦甚至崩溃,那么新关系是否还具有意义?这部电影的导演显然无意给出那种纯粹艺术片会提供的残酷真相,而是给出了一个温情和俗常的答案。因为过程的激动人心与美好,人们都愿意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即使明知尽头晦暗无边。这虽然是一碗廉价的心灵鸡汤,但却是现实中的真实状况。
        不要企图从别人口中打听他的过去,更不用说是前妻的口中。把他当做一个全新的人,要自己去发现他的一切,好的坏的,都需要自己看见的。
        遇其人不问过去,爱其人不问未来。
        表面热情内心孤独。

  《无须多言》影评(八):幸福就是,让我安静的坐在你身旁

早在很久之前,我就拥有了——“靠在一起,一部电影,一个下午,这就叫幸福”的心态。
周遭的同龄人,几乎都会将自己的周末排的满满,或是去K歌,或是相约打牌娱乐,或是三五姐妹一同shopping。以上的这些,只给带给我片刻的欢愉,可真正的幸福感却在疲惫之后,丝毫不见踪影。
我记得在豆瓣读过一篇关于射手座的文章,“表面热情内心孤独”,我对这样的表述感到了深深的共鸣。我不是想说射手座有多么高深莫测,可那种无人能懂的感觉,一直陪伴着我到如今。
有人会说,地球上那么多人,怎么会担心你遇不到懂你的那个?但事实就是如此。
美国家庭的离婚率高的吓人,多半缘于他们对感情的冲动性。我爱你,我很爱你,所以I wanna marry you. 我受够了你,我们没法生活在一起,所以We should get a divorce.我很欣赏这样随性的生活方式,如果真的是双不合脚的鞋,丢掉又何妨?
按摩师Eva和前夫离婚的原因电影中并无交代,只是在女儿上大学之前的聚餐上,两人仍旧因为过往的鸡毛蒜皮喋喋不休。
”你买太多cookie回来,会让我发胖!“
”我买回来又没有逼你吃!“
”买回来不吃为什么要买?“
诸如此类。前夫的现任轻描淡写说了一句:”管住自己的嘴巴就好了啊。“让Eva生生被羞辱,我从没想过在这些小事上去包容你,所以我们真的不适合在一起。
在面对James这个体态肥胖,满脸胡渣的老男人时,Eva却不再挑剔太多。Funny就很好,capable to cook也不错,sexy in bed真是再好不过了。最棒的是,we really have much to talk about.
这也算是人生中,一件很幸运的事吧?当彼此都从一段令人疲惫不堪的感情里走出来,不能要求再多,只求有一个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起吃饭,上床,做爱。我不在乎你有大肚腩,也不在乎你的怪癖是爱买漱口水,更不在乎你究竟有没有床头柜,上面有没有堆满东西。I only care for the comfortable feeling when we gather together.
不要企图从别人口中打听他的过去,更不用说是前妻的口中。把他当做一个全新的人,要自己去发现他的一切,好的坏的,都需要自己看见的。Eva差点因为James前妻的对他的埋怨而失去这个胖男人,幸好在电影的结尾,他们彼此都没有放弃。
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彼此相视无言,那一刻,他们才真的懂了对方。
幸福是什么?
如果是你问我,我会告诉你,幸福就是,让我安静地坐在你身旁。不必开口问我喜欢你哪一点,我想说的是,全部。

  《无须多言》影评(九):勿须多言

    中年大叔大妈们总是文艺导演们的最爱。人到中年,男人大肚,女人上皱。曾经的天长地久,在日日相处后,优点变为缺年,缺点却被无限放大。美国是个自由国家,即使生了小孩子,大不了就共享嘛,离了后对孩子的抚养义务还是在的。
     两个人相爱,结婚,一路走个几十年,没个共同的兴趣点,爱好,真正的包容与习性,真的好难一路走下去。虽然老美们的结婚年龄都在三十打上,但离婚率一直是挺高的。两个人的事,的确不应掺太多的其他不相关的东西进去,喜欢就是喜欢,开心就是开心,两人如果连吃饭的一个动作都容忍不了,为什么还要勉强在一起?
     
     老吉姆的前妻是个诗人,没错,还能靠写诗维生的人艺术家,自然和我们的天天呆音像资料室的保管员不大搭得上。他前妻对老吉姆的体型,手艺,打死也不买床头柜的生活各各习惯都看不惯。女主人公也是个挑剔的人,不是我的观点,估计导演也是这样认为,片中的女人都是不是挑这个就挑那个,闺密挑佣人,女主角挑顾客,前妻挑厨艺。当然,男人们都不是吃空气大的,不合就分呗,女主角的前夫还找了个小十来岁懂得欣赏他的二任,老吉姆换了个喜欢他的幽默没那么强势的女人,唯一没分的还是那个最后懂得了退让的闺密。
     其实嘛,日子要过下去,还是看两个人的包容心。谁没个小毛病,只是为了对方,你能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眼睛尽量放在他好的方面。当然,如果象老吉姆般,和他前妻是话不投机关句多,每一件事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反正是不同世界的人,那么分了可能对大家都好。

  《无须多言》影评(十):有点小感动

知音体话唠片
“遇其人不问过去,爱其人不问未来 ”
年龄至此,女主仍不明白人和人气场不同的道理吗?
男主的前期一出场,让女主换鞋一节,我就感觉到这个女人是个事妈,之后她不停的唠叨前夫的不好,也很极品,已经离婚了,却念念不忘前夫的事,本身就是一种病态。这样的人要尽早远离,女主却一方面因为工作的原因在,一方面因为喜欢女主表面上高大上的作家身份小小姿情调而不能远离。女主本身是个非常平凡可爱的普通生活气质的女性,不文艺 ,不矫情结果却受文艺大妈的影响,真是!
   另外女主与女儿朋友的关系也是一个看点,很温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