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是爱的礼物
George Bellows · The Big Dory
甚至当他们遇见更好的机会,更优秀的女生时,为了逃避随之而来的压力,往往会拒绝。昨天的文章,我们一起分析了一个这样的案例。
当然,严格来说,这种思维是不分男生女生的,只是发生在男生身上,令人更无法接受;因为男性的社会角色,被赋予更多为荣耀、地位和财富而战的色彩。
不想承受压力却想过得好,这是偷懒的人性,时刻存在,但这像揪着自己的头发上天一样,不可能的。
不想承受压力,与之伴随的,必然是停止和倒退。因为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欲望一并消失。
很多人在被迫承受压力时,生活发生了好的变化。
前几天,我和一个装修业的老板交流了一会,他笑着说,得感谢20多年前的下岗,刚开始没那点工资,以为天塌了。从割玻璃的小工开始学起,天天解决出现的问题,化解一波接一波的压力,有了自己的店,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上游工厂。
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数亿的资产,而是思维模式的改变。
前半生在国企,虽然是年轻人,但是胆小、保守、一点也不想承受压力,觉得那工资可以拿一辈子,还有退休金,温饱有保障,人生策略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退让,当老好人、混、隐藏自己想法,以避免一切冲突和压力,这是当时的生命状态。
一夜之间被扔进市场,上半生的思维方式,在市场里全成了垃圾,一日不作,一日无食,不主动出击,不寻找客户,躲避退让,一点生意都没有,是压力让他去面对挑战,甚至听到顾客的抱怨而心生多重欢喜:1、我有顾客才收得到抱怨;2、抱怨我?那给我提供了改良的建议;3、抱怨普遍性的难题?那说明这是痛点,给我指出了未来的利润点。
从害怕压力到喜欢压力,这就是他思维方式的改变。
他当然有企业家的天赋,不过,没有压力,这天赋一辈子也无法显现。
你有什么天赋,你也不知道,除非你给自己施加压力,它才可能像地底的石油一样喷发出来,变成财富。
让压力带给你一次成功,你就不会怕压力。
用这个策略引导企业,孙正义有过出色的案例。
2006年,软银收购了沃达丰,这个日本市场永远的老三,孙正义觉得管理人员双眼无神,毫无自信,充满失败气质。
他于是说:我只提一个小要求,你们当一回月增长率的第一名吧!哪怕一个月也好。
沃达丰的员工拼命拿了一次月增长第一,完成老大的要求。结果,他们长期保持了同样的业绩。你一旦习惯了更高位置,你就不会甘心掉回去,没有第一,你就不舒服。这个成长过程,孙正义是知道的,只不过,只会逃离压力的失败者不知道,必须让他们尝到甜头,才能脱掉失败者的气质。
大多数人成长的环境,很少有这类引导者,相反,更多的是知足长乐、追求安稳,这也难怪,因为多数家长并没有在压力中成长的经历,即使有,也未必能够传递这理念。
爱一个人,是难得的成长机会,愿意为Ta承受压力。
要好好珍惜这股为爱一战的激情,不把握,很快也会消失,你得到了一个人爱,或者孩子给你的新鲜感消失,你又觉得目的已经达到,何必承受压力呢?创业?打第二份工?陪孩子学习?不停成长?投身市场?都太辛苦了,我不想要有那么大的压力,让我过轻松一点的日子吧。
这样,爱给你的改变机会,也就消失了。说你辜负爱你的人,对不起投胎到你家的孩子,也不算太严厉吧。
推荐:没有未来的人,是因为看不到未来
上文:男人,请在爱里成长,不要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