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今以后》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从今以后》观后感10篇

2017-11-25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今以后》观后感10篇

  《从今以后》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马特·达蒙 /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 塞西尔·德·弗朗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今以后》观后感(一):临界点与往生

(2011.06.22) 原本打算去本届电影节看的电影,可惜没赶上。电影的名字或许叫《往生之后》更加贴切。整体叙事分成三线,同时平铺直叙三个小故事,最后的高潮将三者的命运因生死结联系在一起。
海啸和地铁爆炸的画面很有冲击力,其他叙事画面的镜头也很有选择性。水中漂浮的画面很美。
电影最后,旧金山的男猪在书会一眼看中了巴黎的女猪,而后还通过伦敦小朋友的提示主动去旅馆找女猪,他对着天空深呼了一口气:我一定是疯了。。好温馨~ 命运真的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
或许在男猪8岁患上大病差点死去的时候就已注定他们会在伦敦的街口第一次约会。
双胞胎小男孩,很可爱手足之情,地铁爆炸前的鸭舌帽翻滚太触动人心了,那是爱的呼唤和保护。
灵界点。我也相信灵界点的存在。在人失去知觉的时候,脑海中真的会出现一些画面,犹如梦中一样。对醒着的人来说,或许至多几分钟,可是对失去知觉的人来说,那似乎有几天甚至有半辈子。

  《从今以后》观后感(二):从此以后,死亡之前

被电影简介和分类所误导,原以为是后天那样的灾难片,影片开始时突如其来的海啸,还以为是什么超能力所为。

结束了最初的大场景之后,变成了十分舒缓的结构。因为女主播濒死时见到小女孩手里的小熊,她那么恍惚我一直猜想是不是灵魂互换,或者小女孩以某种方式附体在她身上之类的。同类型的电影看多了,总忍不住胡思乱想。

通灵者想要回归正常生活很能够理解,如果无法屏蔽掉另一个世界的信息,就好像不断有人在拼命叫你帮他们传递口信,还怪烦的。而且会来寻求通灵的人,往往都带着一个悲伤故事吧,承担如此厚重感情也不是一件好事。

他不断触碰狄更斯的遗物,让我担心狄更斯会不会突然传递点什么信息过来,但总觉得影片的逻辑是死者把消息传达给生者之后就离开了,不会一直在这个空间停留。所以那个做菜妹子的爸妈(看起来并不是新晋去世)还有那么多留言怪奇妙的。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灵魂不会一直停留在可以交流的状态吧,除非有什么心愿未了,太多执念啥的,没准还会转化成别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信佛的就该去轮回,新基督的就上天堂或者地狱,大家去该去的地方,要不然灵魂会越来越多的。

结尾我是觉得有点唐突了,即使经历过死亡的人,牵手总应该有些铺陈吧,突然就在一起了我略微接受不能。

不过从此以后,死亡之前,我们尝试在一起,倒也不坏。

  《从今以后》观后感(三):死后的世界

    主编对Marie说,你的书好,但受众群是固定的,我们是政治出版社,没法出这本书。东木老爷子的这部电影让我也有此感。好不好我没资格评价,但我看的的确有些无聊
    开始的海啸很震撼,而后就是沉静而冗长的剧情,地铁站爆炸让我吓了一跳,才发现原来我已经昏昏欲睡了。
    Marie死而复生之后开始执着于生死幻觉之事,电影带给我们的主观视觉是从她出发的,所以我们会为她的境遇而惋惜。但如果作为看客来讲,王牌主持人,突然精神恍惚,犀利风格全然不见,休假的建议便没什么不对,从而才让更年轻漂亮的新人借机上位。
    George是普通人,相当的普通,普通的几乎没有存在感,他对于他见到的所有适龄女性都极有好感——虽然好感的很内敛,再加上最后yy和Marie接吻,都说明他的屌丝本性。对于他的能力,他哥哥说这是gift,他说这是curse,不同在于哥哥认为人生是科幻片,他认为人生是剧情片。所以这里让他显得更合理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确是剧情片而不是科幻片。再说一句,在美国一个下岗职工能有钱坐飞机跨大洲旅游,这在中国不可想象。
    Jason更聪明、更合群,他能机警的应对儿童福利机构,也能马上想到调查妈妈的药以便知道她的目的,而且他让Marcus自己做作业。除开年龄,这个家其实是Jason在照料。所以每次看到Marcus把帽子放到另一个床上说晚安的时候,总是会想他到底在想什么。然后代入精神在我心底响起,如果死的是我会不会更好些,Jason就会想出救出妈妈的办法,就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了。
    几点剧情:
    1.Marie起床,让男友给他孩子买礼物,男友不去,她说你知道你不买我也回去买的。这样的女人是极好的。因为大多数女人的反应会是,你耐买不买,反正是你孩子。
    2.双胞胎机智应对儿童福利机构,说明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苦再累也要自己的亲妈。
    3.Marcus找遍了所有通灵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酒店门口等了一天,你能看到他对于他想做到的事情有强烈的意志。而George一直在逃避,逃避他的能力,逃避他的生活。Marcus找到了Marie的住处电话告知,George回答这与我有什么关系。Marcus果断帅气的挂断电话,George又自言自语的说,似乎也有点关系。从这一点至少我们可以看出,Marcus长大以后应该不会这么容易下岗。

  《从今以后》观后感(四):往生之后 归于何处

一个节目说,人类的眼睛可以辨认出160万种颜色,而有一种海洋动物则可以辨认出320万种颜色。问题出来了:这世界其实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另一个问题:我们不能肯定就没有另外的东西以160万种之外的颜色存在着。
前前后后也看过不少关于超出人类正常存在模式或者说灵异的影片或文字。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好奇。人的生命常态无外乎活着和死去,活着的状态虽然人人各异但定义都是相同,即能够呼吸,能够感知。但是死亡呢?
老伍德在80高龄之下拍就的这部影片,究竟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出来,包括他本人未必也说得清楚。这只是一个遍阅生活的老者用心,用直觉试图来对生命进行解读,并借此向活着的人传达一种讯息,即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至于去向哪里,那则是彼岸的人才清楚的事情。
影片开篇已是非常强大。美丽,知性,事业如日中天的法国女人Cécile与情人正在印度洋海边度假,蓝天碧海,尘世在双眼之外。但是转瞬间,扑天盖地的海啸汹涌而至,摧枯拉朽般销毁一切。房屋,建筑,车辆,生命。。。如此急骤的转折令人猝不及防。女人在汪洋中几历浮沉,终被一枝树干击中头部昏死过去。此时,一切声音都已消失,只有女人安静漂浮在海中的影像,面容安祥,长发漂摇。面朝着不可知的光芒,与一行众人无声前行。画面如此静谧唯美。无疑,这就是人们想象中死亡的情形。或者说,这就是老伍德想象中死亡的情形。
在英国,一对贫困家庭中的挛生小兄弟相互依靠。在生日之时一起去拍了一张合影送给整日酗酒的母亲。哥哥代替弟弟去为母亲买药,转回时被一帮小痞子追赶不幸撞车身亡。飞奔赶来的弟弟面对哥哥静默的身体悲痛得甚至没有了眼泪。他只是默默地拣拾起哥哥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每晚临睡前依然对着空出来的那张床说晚安。
Matt Damon在美国,在幼年一场灾难般的疾病之后意外拥有了通灵的禀赋。在兄长的经纪之下曾一度火爆全美。但他终于厌倦。他说,这不是赞赏,这是诅咒。于是决然隐身退出,选择做一名普通工人。一个人孤独地睡觉,吃饭,睡前听狄更斯的小说,上烹饪学校。终于结识了一名女友,却耐不住她的一再请求,为之通灵而引发出她深藏在内心秘密尴尬伤痛。女孩悲伤离去。
Cécile劫后余生。但是当她向情人讲述起发生在自己身上即将死亡或者说已经死亡时那一刻的情形时,对方却很不以为然。说那只是幻觉。“死后就象灯关掉,啪,一切寂灭。”固执,坚持,从不妥协,从不受伤害的Cécile却紧紧抓往那一刻的影像辗转追寻,终于以己身之体验写出一本书。
英国小弟弟在哥哥走后,反复寻求各种灵媒希望能够再次与哥哥相逢;孤独的小马哥去了偶像的家乡伦敦去旅游;Cécile的新书得以出版,在伦敦举行发布会。老伍德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作铺垫,只为了最后三人这片刻的相逢。小马哥终于为小弟弟与哥哥作了媒介,弟弟听从了哥哥的话,从此摘下了帽子,做回了自己;小马哥听到Cécile用自己的文字说出他心里的话,举目四对,如遇故人。双手相碰,他看到她已是前世的影像。但是再相逢,却是今世今辰,彼此眼神间缠绕的气息,如一股温暖洪流,再次扑天盖地。
“作为科学家和无神论者,我不相信死后的世界,但是作为一个行医 25年的医生,看过这么多生死,有那么多濒死回生的的人说出几乎相同的体验,的确非常值得研究。”影片中的老医生如是说。在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注意对死亡的尊重。孔子说“生为徭役,死为休息”,庄子亦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妻子并不只是顺应了天地轮回,回归于了自然而已。
在这个世上,的确有真正参透了生的高人,他们入世出尘,自如从容。但他们未必能够参透死,至少在现世。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试图展示死后世界的作品,真实与否,只等我们死后才能去验证。但是藉着他们,起码能够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其实并不是那么荒凉,就象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160万种颜色之外,还有着另外更为丰富的160万种颜色。

  《从今以后》观后感(五):从今以后

       一开始决定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那两个小男孩的拍照时的画面,顿时感觉被萌到了~~~~~~
       说实话刚开始我是没怎么看懂剧情的,在想明明一开始是玛丽亚和他的男友在印度遭遇海啸,怎么一转眼又到了乔治身上,后来又变成了那两个小男孩。但是看到后来就渐渐明白了。玛丽亚因为在生死之门逛过一圈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近死亡的经历,似乎让她拥有了一种神秘莫名的通灵能力。乔治在一场重病之后,竟然有了可以读人、通灵的能力。他并不是像其他的通灵者是骗子。然而马库斯因为他哥哥杰森的死变得郁郁寡欢,很想他哥哥陪在他的身边,想再见他一遍。
    于是乎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三个人默默的走到了一起。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相信玛丽亚真的看到了人死亡后的另外一个世界,很多人认为她患了创伤后遗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等。乔治无意间也参加了书会,正好听到玛丽亚在介绍她书的内容,他认为玛丽亚能了解他的生活和世界,对玛丽亚萌生好感。这时马库斯找到了乔治,乔治帮他与杰森进行了对话。
    在片子里,乔治的哥哥还是蛮让我讨厌的。他一直想逼着乔治去做他不喜欢的工作,仅仅是因为乔治的这种特殊的能力能赚到很大一笔钱,这也难怪,乔治在最后的时候离开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怎么相信有这种地方存在的,有时候人死了就死了,不可能还会来和你对话的。

  《从今以后》观后感(六):关于 underworld(“地下”世界)

昨天刚读完埃本·亚历山大的《天堂的证据》,是关于一位神经科医生在因为细菌性脑膜炎经历了七天昏迷时他的意识所体会和经历的另一个世界。
从一位追究和崇尚用科学证据解决问题而避免谈到神幻现象的医生口中说来这些往往会变的更加可信一点,但依然有很多人完全拒绝去触及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所相信的和所听到的以及拒绝相信的东西在意识的面前应该都是一个很微妙的存在。
你真的能认真的解释自己的意识来自哪里吗?
我不认为看完《天堂的证据》就真的能认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天堂,一个灵魂和意识会飘忽于现实而存在的地方。但是我们所读到的和认知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意识里愿意去理解的,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我们未知的那一部分有的
所以完全的否认也绝不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你无法解释这样所谓的灵异与奇幻现象的开头它来自哪一个意识体,有可能它的源头是真实存在的才会出现诸如此类的更多的猜测和探索以及想象,所以往往意识与哲学是解释一些问题最本质也最深刻难懂的理论。
科学和现实之间仍然存在未知的点,只是并没有被合理的解释而已
就像这部电影一样,George在给人进行通灵的那一瞬间,特别是给小男孩Marcus与他的哥哥谈话的一瞬间,我有一种想在现实世界去找一个这样的人的冲动,也许他会告诉我外婆现在还有没有任何想说的话给我,毕竟我是如此的想念她。
电影和书本都因为有情节的设置会变的更缺乏可能性,但事实却会比我们能想到和触及到的更奇妙很多很多,乃至更多
所以那个underworld是不是有阳光没人知道,但之所以说没有人知道是因为我们认真地相信科学能解释的一切才是有意义的,而去排斥一些我们所不相信的存在
这部片子只因为在看Matt的所有电影浏览而不小心碰到的,但依然觉得在清零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时候值得一看,可以稍微的享受一下那份奇妙的体验

  《从今以后》观后感(七):写一点自己对剧情的理解

首先,影片的基础——通灵这件事情,并不是玄乎得无法理解的。在法国姑娘的故事里出现了一位科学家,她自称是无神论者,她常年接触并研究濒死体验,如果作为一位无神论科学家都能够很好接受的事情,无神论观众也可以很好接受。
寻求通灵的人,心中一直保留着关于某些死者的执念,这些执念表现为死去的人的灵魂,环绕在他们的身边,并且有一些话想要对他们说,但是他们听不到。也就是说,所谓阴魂不散的灵魂,就是他们心中的执念,他们放不下,无法与这些执念沟通、和解。通灵师就是一个能够与这些人的执念进行沟通的人。影片用了握手和闪现画面这样的比较形象的表现方式,还原到现实中,我们可以设想为交谈、催眠或者其他手法,总之就是要让这些灵魂开口,要让这些执念倾诉出来。马特·达蒙扮演的通灵师,是很偶然地具备了捕捉他人执念的天赋的人——有的人就是具有一些超越常人的体会他人悲痛的敏感直觉,这一点作为无神论(或者直接说无鬼论)者也不难理解——他用这样的天赋从事通灵活动多年,帮助了很多人解开心结,也赚了很多钱。但是,长期体验他人这种悲痛执着的情绪让他不堪重负,让他觉得这种天赋是一个诅咒。他无法跟人进行正常的接触,因为一旦接触,他感受到的都是对方身上的悲伤执着的情感。而一个正常的人,是不可能终日让这些情感浮现在生活中的,正常的生活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压抑或者遣散这些情感——忘记、或者放下。这一段剧情里,通灵师在厨艺班上遇到了一个彼此有好感的女人,他们像所有正常生活中的人一样接触、试探、调情,并打算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个女人——像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一个在生活中受过打击尚未恢复的人,她的身上也有着情感的执念。正是这些背景使得她从匹兹堡飞跃大半个美国搬到位于西海岸的旧金山,想要远离之前的生活重新开始。女人身上的故事交代得很少,这个片子的被通灵者,除了另外两位主角之外都写得浮光掠影,让观众自己脑补,所以非常耐人寻味。她在谈话中提到了订婚,在通灵中表达了死去的父母和与父亲之间的纠葛。你可以把这些都关联起来脑补出一个连贯的故事,当然也可以分开理解。因为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她是一个像所有寻求通灵者一样,被鬼魂缠身——也就是有情感的执念无法放下的人。所以,这段关系刚开始有点火花,却因为通灵——对于情感创伤的暴露——而匆匆夭折。对于女人来说,她确实还没有适合开展这一段感情,或者是没有遇到适合的人,因为她想要把创伤放下,而对方恰恰是一个对创伤特别敏感的人。对于通灵师来说,这段情感也注定失败,因为他也依然沉浸在被别人的执念所包围而构成的属于他自己的情感创伤之中——通灵的能力是一个诅咒。他决定不再接收请求通灵的服务,想要做一个普通的工人。但是在这个他熟悉太多“鬼魂”的城市里,他很难做到。他的哥哥从来没有放弃让他重操旧业的希望,他的客户将他的能力口口相传。所以他只能离开。他去伦敦寻访他最喜爱的作家狄更斯的痕迹,这就让他与其他两条线相逢。
另一条线是一个法国女主播,在海啸中几乎是死而复生。这样一次大的灾难在一个敏感的人心中难免留下创伤。她“看到”了很多在灾难中死去的人们,众多的灵魂缠绕着她,使其无法继续往日的日常生活:访问大资本家,挖掘政客的八卦。生死无常的天灾在她的心中阴魂不散,她寻访了科学家,通过写书的方式把这些自然、命运、生死之间的悲悯情怀表达出来。
第三条线是双胞胎小男孩的故事,这是一个寻求通灵者的典型。相依为命的双胞胎兄弟中,比较主事的哥哥忽然夭折,弟弟的生活彻底破碎,失去了所有依靠。他各处奔走寻求通灵,所要表达的就是在最后与通灵师交流时不断重复的那句话”杰西你不要走,我需要你“。过早承担起破碎的家庭和破碎的人生的孩子,不得不面对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唯一依靠这个残酷的现实。
这三条线中,通灵师是小男孩的解铃者,以他一贯的通灵的方式。女主播/作家是通灵师的解铃者,她以她的书写,将日常的生死创伤,升华到悲天悯人的高度。在通灵师与女作家相遇的场合中,他们指尖相接,闪现在他眼前的是海水中漂浮的躯体,那个亲历过死亡——众多的死亡、无由的死亡——的灵魂通过书写传递给众人的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平和、安详的景象,传达的是一种参透生死的超脱的态度。只有这种态度能够解救被各种死亡哀伤执着情绪缠绕着的通灵师。所以他对她“一见钟情”了。小男孩的敏感捕捉到了这种寻求解脱的微妙情感,因为他自己就一直在寻求着解脱。于是他帮助通灵师找到了女作家的地址,怂恿他去寻找自己的解铃人。通灵师写了一封好几页纸的信给女作家。观众可以尽情猜想他对她倾诉了什么,就像同样可以尽情猜想她的那本书里对读者们倾诉了什么。电影的这些留白之处韵味悠长。最后,当通灵师望着女作家的身影展开YY的时候,我们知道他已经不再执着于“他人的悲哀”,而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开始体味“自己的幸福”了。有人说这一段YY让人笑场出戏,我认为这恰恰是一个很棒的结尾。我也笑场了,这笑场是一个很好的结束情绪,从戏中走出来的方式。
从三条线相互解铃的关联来看,女主播/作家这条线的情节稍微弱一些。最饱满的是小男孩的线,几乎就是一枚大大的催泪弹,不知道多少观众在看这条线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哭了。这条线毕竟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情感最接近,最好理解。而女作家那条线是最抽象的,很不好表现。本片开头精彩的海啸场景,用视听上的冲击力想要给出震撼的效果。虽然效果很好啦,但是后来跟另外两条线的穿插,就把这种震撼效果给淡化了。当然我是分两次看的,也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情绪不够连贯。
总之,对于生活、情感和生死的思考,用了这么一个精巧的故事展现出来,是一部值得好好品味的电影。

  《从今以后》观后感(八):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塑造成功了,整首诗就成功了,李金发的诗歌《有感》便是如此,用一个意象一击即中。我们被“死神唇边的笑”这寥寥数字牢牢抓住,久久咀嚼其中的寓意。然而诗歌是如此奇妙的载体,它明明由文字构成,却无法被文字完全解释。
对于这个意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有不同的诠释,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一家能够完全说服我的。不过,张新颖老师说的“恐怖的美感”这个概念,我是支持的(张新颖《新诗一百句》),李金发短短一句诗,就让人有看经典恐怖片的酸爽,而且这阴森的恐怖感又偏偏带着一种诡异的美感。另外,偶觉得,死生很近,也是这句诗给人的感觉之一,死和生似乎不是泾渭分明的,也许可以互相转换,也许,死中有生,生中有死。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电影《从今以后》探讨的就是生死问题。在这个片子里,死与生也产生了神秘的交集。
英国伦敦的小男孩马库斯,是电影三名主人公当中最“正常”的一个人类,他作为“生者”,强烈地、执拗地想与“逝者”、他刚去世的双胞胎兄弟杰森,保持某种联系,于是拿出撞了南山也不回头的劲儿,不断进行各种尝试。
法国巴黎的记者兼主播玛丽,是一个初窥生死之门的体验者,从海啸劫难归来的她,开始无法自拔地研究生死的奥秘。
美国的年轻人乔治(马特·达蒙饰)则是三人中最“神”的一个,他可以通过握住陌生人的双手,就与对方最牵挂的(或最牵挂对方的)逝者对话,他是生者逝者之间的灵媒。
在这三个主要人物身上,导演、编剧又探讨了许多与生死有关的社会、人性、哲学问题,密密地织成了一张生死之问的网。
马库斯是最让人怜爱的,他和双胞胎哥哥杰森(McLaren兄弟饰)都是那种人小鬼大、天资聪颖的小孩子,只不过杰森更喜欢扮演大哥哥的角色,外向、话唠、爱照顾人,而马库斯喜欢用一双沉静的眼睛,默默注视周遭的一切。他们互补,默契,友爱,扶持,就像一副筷子。
突然之间,一次意外的车祸让筷子只剩下了一根,于是这根孤零零的筷子迷茫、失措、无助,不知道自己接下去的生活该如何续上。他不愿意接受杰森的离去,时时刻刻戴着杰森最标志性的鸭舌帽,每天和另一张空床道晚安。而杰森好像真的存在,并在冥冥中将马库斯从一次地铁事故中拉了出来。马库斯于是开始疯狂找寻灵媒,在遭遇了无数神棍之后,他终于在伦敦书展上邂逅了真正的通灵师乔治,成功和杰森对上话,解开心结。
在这个故事里,主创虽然也讽刺了各路神棍,也抛出了死者是否可以影响生者所在的世界等问题,但主要还是在“情”字上做文章,让人不禁为双胞胎的兄弟情,以及他们和酗酒母亲之间的母子情唏嘘感慨。这也是三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一个。
在玛丽和乔治的故事里,主创的批判性和作品的思想性更浓重,情字则转淡。
玛丽本来过的是世俗眼中的优渥生活,“采而优则播”的知名电视人,大街小巷挂着她的海报,出版社热络地邀她写书“随便写点啥”,还和电视台负责人谈着恋爱。然而当她历劫归来,执着地想要触碰“生死”问题这个敏感地带时,她就成了世俗眼中的异类,一一失去了在世俗社会获得的果实,事业、名利、爱情、社会认同等等。
在探索生死问题的过程中,玛丽还遇到了一位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案例的女科学家,然而,对于是否该认同存在死后的世界,女科学家的态度仍是矛盾和保守的;她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却小心翼翼地未敢大肆传播。
乔治的故事亦如此,想象中,对于乔治这样一位通灵师,旁人应该会钦羡他的本事吧,他自己应该也能过着想要的生活吧,不管是“闻达于诸侯”,还是隐逸于山林。
实际上呢,乔治过着惨兮兮的“天煞孤星”的生活,他烦透了和死者对话,烦透了被知情者求着追着要进行通灵,临睡前必须听着有声读物版的狄更斯,他才能平静入睡;他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在意大利菜的烹饪课堂上邂逅了心仪的美眉,却因为洞悉了她的童年阴影而不欢而散。只要想想《灵异第六感》里的小男孩,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老把“这是个诅咒”挂在嘴边。他的人生,一如镜头的色调,压抑阴冷。(其实,偶一直不太喜欢马特·达蒙,不知道是外形弱了点,还是挑的角色不讨人喜欢,比如《天才瑞普利》;不过乔治这个角色他拿捏得确实很好,自然到位,而且用力不过猛)
这几个带着现实沉重感的故事,触发了观众关于生死的诸多思考和想象——死后,人究竟会何去何从,会有一个“逝者的世界”吗?死,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生者该如何对待至亲密友的猝然离世?生者到底有没有必要和逝者交流?如果逝者是生者的精神支柱,生者该如何重建自己的人生?社会对生死问题,真的做到了包容和科学吗?
电影《从今以后》给了乔治和玛丽一个光明的尾巴。不过却将和“死神唇边的笑”有关的无数困惑和迷局扔给了观众。

  《从今以后》观后感(九):逝者的回声

人死之后,会去哪里呢?
本片的三位主角,都经历了亲人的离去,好像有了对另外一个世界交流的能力。马特戴蒙演的角色,可以帮助死去的人和活人沟通,能因此致富,他却发现这样对他自己一点都不好,毕竟人总是有那么多不想别人知道的秘密。
女记者玛丽,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海啸,差点丧命,却因此有了不同的灵异感。
小男孩和哥哥相依为命,却意外失去。
影片开始的比较突兀,海啸的画面很真实,也比较吸引人。可是三个主角的故事几乎没有联系,在开头的很长时间,都让人疑惑这些故事怎么连接起来呢?一直到最后30分钟左右,这几个主角才见面,而且是一见面就心有灵犀,这也太神奇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年代的特色,画面总是有些阴暗,部分光源,在今天看起来有点累啊。巴黎的外景倒是很好看。

  《从今以后》观后感(十):拥抱平常的死亡---记"Hereafter"

很宁静的一部探讨死亡之后的片子.电影分成三个故事娓娓道来,有着濒死体验的法国女记者,刚刚失去了双胞胎哥哥的伦敦男孩,和拥有通灵能力的美国男人.三个人处在三个地点,各自的故事平行推进,看似毫不相关,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影的最后,三个人交汇在了一起,看似编导的巧妙安排,但事实上命运不也正是如此的神奇吗?在遇到与我们密不可分的人之前,他们对自己而言也只是不相干的陌生人.
死亡也是如此,看似遥不可及,却时时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由于是探讨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的电影,所以影片始终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因为科学,我们否定了死后的世界,但又不得不对这一最终归宿抱有疑问.死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我们将何去何从,即使现在想来,都不禁会感到有些哀伤.因为只有死亡最为公平,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过.相信这一主题,也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吧.电影除了开头的海啸部分以外,基本都是以平静的感觉铺展开来.倒也符合了死亡给人的印象,因为这实在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故事里三个人,一个人经历了死亡,一个人被死亡带去了亲人,最后一个人与死者相连接.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无法拂去死亡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原本前途辉煌的女记者,突然发现自己曾经牢牢掌握在手中的事业,地位与爱情都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消失不见.命运的起伏本就毫无规律可言,生活都能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不用提死亡了.曾经掌控的一切随着死亡都会消失殆尽.女记者虽然并没有死去,但是她所经历的一切依然向我们揭示了现实的脆弱.
 
但濒死体验给她带来的影响还远远不止这些,在经历一系列失去之后,她又重新找到了自己走下去的道路.寻求死亡后的世界,这条道路虽然很崎岖不平,但明显她会一直走下去的.
 
而第二个故事中的小男孩.他或许是三个人中最为悲伤的一个.和被死亡改变了志愿的女记者不同,他却是被亲人的死给牵绊住了.
 
有一个酗酒的母亲,他和双胞胎哥哥相依为命.然而这唯一一个不能失去的亲人却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失去了生命.紧接着母亲也不得不离开自己.男孩被安置在陌生的家庭中.他无法离开已经不在身边的兄弟,戴着他的帽子,将自己孤立起来,到处寻找通灵师只为了再次与哥哥建立联系…
 
这个孩子也许代表了一切无法承受失去亲人之痛的人.我们依然会与已然不在人世的亲人说话,告诉他们我们的近况,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祝福.因为在我们的心里,他们依然活着.就如通灵师所说的,我中有你,我们合二为一,永远不分离.只要自己活着,只要我们依然记着他,死去的那个人就永远活着,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小男孩得到一个很好的结局,他接受了既定事实,做回了自己,再次与深爱的母亲生活在了一起.这一蜕变的心路历程,也不正是人们渐渐从丧失亲友之痛中摆脱出来的最好写照吗?
 
如果说女记者象征了被死亡改变的自己,小男孩象征了被死亡夺取亲友的自己的话,那么第三个故事中的通灵师又代表了什么呢?三个故事中的三个人物,他是唯一一个与两者都有联系的人物.
 
他能够与亡灵建立联系,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但他将这份天赋形容为诅咒.
 
也许也可以进一步说,死亡是对所有活物的诅咒吧.
 
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向这个终点走去.任何人都无法逃过的,最后的诅咒.
 
通灵师身上弥漫的是无限的孤独.因为这一受诅咒的天赋,他甚至都不能好好地去与人相处.即使作出努力踏出第一步,得到的也是拒绝的回应.这个离死亡最近的男人,是否也可以说他象征的正是死亡的孤独呢?
 
结局的设计很是玩味,通灵师离开美国来到他最爱的作家狄更斯的家乡伦敦,法国女记者为了自己关于死亡的新书发布也来到伦敦的书展.冥冥之中天注定,两人隔着人群,四目相对的瞬间,演绎了亘古不变的一见钟情罗曼史,虽然之后彼此错过.但最终又靠小男孩而再次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被死亡改变的女人.
一个被死亡诅咒的男人.
 
最后两个人在异乡相遇,一见钟情,或许今后还会有更多美好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男人克服了心底的阴影,自然地伸出自己的手,与对方握手.
 
电影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人们虽然没有摆脱死亡的诅咒,却克服了对它的恐惧,坦然以待.或许整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正在于此.我们无法改变这一既定的命运归宿,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态度.我们正视死亡,面对死亡,缅怀失去的亲人,依然坚定地走下去.
 
生活依然美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