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2017-12-02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托邦 第一季》是一部由马克·穆登执导,詹姆斯·福克斯 / 杰拉丁妮·詹姆斯 / 亚历山德拉·罗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一):流氓的遮羞布
如果说类似的片子可以为那些无政府的边缘性人格寻找精神寄托,比如被阉割的SOB,比如为婊子提供性服务的鸭子,这在物质发达的地区,属于见怪不怪的奇谈怪论,离开了乡村,迷惑于文化与工业的环境,粗俗与怪诞的不适,比如伪造的身份证明,假警察闯入校园的实际目的不是维持学习环境,而是为了“披露身份”的手抄本,哪里藏着一批从第三地押解的不明身份的盲流,用现代语言“难民”,处境岌岌可危,有关内线人的安危成为突出问题,然,拿着武器的流氓,台手射击的鸡女,毫无社会意识,更不懂法理的权威,闯入了有秩序的现代社会里, 如同系统受到了黑客,横冲直撞的行为意味着疯狂,肆无忌惮得撒野如同无头的苍蝇。乌托邦的定义,不是社会边缘人类按图索骥,寻找失去家园的过去,而是离不开的堕落与混乱的灵魂,无法与现代的教育相容,更不能友好得与社会人的良知,实现正常的交际。这才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乡下盲流们的现实问题。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二):英剧《乌托邦》 - 画面丰富的阴谋小品
浅谈 :
花了一个晚上通宵看完了这六集的英剧,算是看了一部超长的电影吧,觉得英剧还是保持着和以前的水准一样,本剧如果看做电影的话可以算是公路电影,既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类电影。
整体的制作非常精良甚至达到了电影的水平,每一段画面都是经过细心设计的,角度,色调,色温,动作,配乐和剪辑都进行了严格的把控,看得出这部戏的野心。
剧情简要介绍 :
乌托邦这三个字出现在无数的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中,其本意是理想的完美的世界或国家。
在这部短短六集的迷你剧中,《乌托邦》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是一本神秘的绘图小说,神秘的作者出版了第一部分然后藏起了第二部分的手稿然后自杀了。
而这本绘图小说里那些故事里的一些情节蕴含的一些信息像是隐晦的机密的历史真相,例如印度洋海啸是美军在测试在海床上布置的一种叫海啸炸弹的武器,还有一些比如甘地之死还有疯牛症甚至SARS,其实都是政府搞的鬼之类的阴谋论。
一群在这之前从无任何联系的人却发现自己拥有了这本小说的原稿。
从相约后见面的那天开始,他们一直受到神秘杀手的追杀,和自己以前的生活告别之后逃亡,而后知道惊天大阴谋之后,则去阻止它发生。
总体简述以及本人的看法 :
在第一部分的已经出版的《乌托邦》之后的第二部分原稿其实记录着一个大阴谋,神秘杀手受雇于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俄罗斯流感疫苗被大量购入用于一个岛屿突然爆发的奇怪的流感,以便在传染病流行之前给人们注射这疫苗。
然后认为《乌托邦》原稿里写着这个实验的研发过程和结果,还有蕴含在里面的十分隐秘的化学分子结构图,这个化学式决定乌托邦实验的成败,所以他们必须得到它。
“我干过那么多糟糕事情,但我们做的是正确的事”,这是剧中反派A所说过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所以导致了许多冲突特别其中一方觉得对而另一群人觉的那一方是错的的时候,在看最后一集,我时常徘徊在两个观点之间,我是支持这边还是那边?
主要阴谋详细介绍以及本人看法:
粮食公司和那家想要原稿的公司合谋将神秘“GCH1蛋白质”,既是一种可育入粮食的蛋白质。连同另外的其他原料育入玉米当中(转基因),使玉米皮变软,然后分解出来做动物饲料。
这种蛋白质本身并无作用,只会让玉米的皮变软,而俄罗斯流感疫苗里面有一种氨基酸。
如果这两样东西同时放进一个实验体当中,它们会像触发型基因一样阻止染色体分裂,导致控制生育的目标细胞永久性无法繁殖,就是绝育了,这个计划,叫两面神。
他们为何这样做,反派A是那样说的:“现在地球上有七十多亿人,我出生的时候,才二十亿多一点,食品价格在上涨,石油快消耗完了,二十年后当我们的资源都耗尽了,凭我们队自己物种的了解,你们真认为我们会去分享吗?我们预计不到一百年,人口就会降到五亿,到那时,正常的生育率将会逐渐恢复,但那个时候的地球将会十分空旷了。不做什么才是疯了,你们说我们在毁灭种族,不作为才会领种族毁灭。你以为你们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伊恩?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耕地,都因土壤退化无法使用了。然而我们却在不断繁衍更多需要喂养的人口。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节能灯泡吗?你知道谁曾对地球环境产生过最有利的影响么?成吉思汗,因为他屠杀了四千万人口,没人耕地了,森林长回来了,二氧化碳被挤出了大气层。如果没有这个‘怪物’的话,今天这个将死的地球上,还将会另外的十亿人在抢占生存空间,然而两面神并没有屠杀任何人啊,没有任何暴力。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威尔逊?一个变成沙漠的地球,十亿个生命正在挨饿,在垂死挣扎。然而我们可以用两面神阻止这一切。二十个人之中还有一个人可以生育。”
听到这段话,和本剧的三位主角一样,我也会有愣住的时候,上次是禁闭岛的最后。
进退两难,是让他们得逞,实施计划?还是阻止他们的计划,拯救人类免受绝育之苦,但是这样的话自己又成了什么?本片的主角们就是在这一个点上意见不同。
到了这里,我有点小想法,反派的为了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抢绘图原稿而杀人算好事?正派的为了不让人类绝育而让两面神计划搁浅算好事?真的有点傻傻分不清了,我真的或许会站在反派那个观点上,就像其中一个主角那样。
影片画面简析:
在画面色彩这方面,《乌托邦》这部迷你剧运用的十分大胆,罕见的将饱和度和对比度调得很高,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出奇的鲜艳,该剧甚至出现了大量的LOMO风格的画面。
在镜头方面,该剧在一些特定镜头很奇怪用了鱼眼镜头,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看上去镜头四周有点变形而且四个角没有被填满。这使得视野更宽阔了,周围四角没别填满镜头呈现圆形让我感觉有点像是一个偷窥者看着这部剧秘密的发酵和剧情的发展。
在画面构图方面,由于之前看过一篇解读《神探夏洛克》构图中的黄金比例,所以这次从第一集看的时候就特意留意了这些普通观众注意不到的细节,菜鸟的我看出该剧在构图方面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基本都使用了黄金分割线中的黄金螺旋线,少数画面使用了黄金三角。另外该剧毫不夸张的可以说,在五成以上的画面都使用了黄金比例中的对称构图,我一边看剧一边找,不同的画面中间时常会有一个道具抽象地把整个画面一切为二。
总结 :
集暴力,艳丽,悬疑,讽刺于一身的,有着一流画面的,让人反思的优秀阴谋论迷你剧。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三):看后发现不对劲了(有剧透)
一开始,杀手俩一直干的事情就是问人家:女主在哪里?到后来,演变了,变成一堆人在热衷地寻找乌托邦手稿。。
到最后,按语文里是前后呼应的手法,人家抓的就是女主,不干手稿半毛钱事情。。
所以,这是谁在歪的楼?
喜欢俩小孩,小男孩长得好像欧洲某个大明星的缩小版~小姑娘也很坚强。。
估计演化下去,女主有望变成第二个生化危机战斗者。。
对了,那个失乐园,因后代繁衍而出,乌托邦,因后代灭绝为尾。。也是呼应么?
我没看过其他乌托邦的东东。。
兔子先生当年能杀那么多人,也算是地狱里闯出来的一号,所以,女主还是因为善心而被逮了么。。
这算是出来混的,总要还的么。虽然觉得上一辈的恩怨下一辈来还,不好。。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四):画面感极好的一个电视。这个只是疑问
以我比较伤的智商,我看完第一集反正有点不明所以。我知道最后一集前半部分的时候也不能理解组织为什么要找jessica。
不明白为什么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的杀人!问题是很多东西我觉得莫名其妙的杀人,很多人死的都好冤枉。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就死掉了。(原来什么都不知道也是错。)
当然!这是一个电视剧。
画面巨好!色调也巨好!
然后各种电影质感!很多场景都真的非常紧张!
PS:我想知道小姑娘拼出了图片。那么到底是怎么利用呢!
最主要的一个疑问,既然他们知道在jessica体内,为什么不刚开始就直接找到她呢(貌似的确一直在找)
但是,但是我疑问的事情是,那个穿皮衣服的男人(所谓组织内的)和jessica 是有关系的,并且是big fan? (他说的,无从考证)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处理那么多事情?!
反正各种疑问就是了、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五):神作了阿!
某人可以瞑目了。虽说他早就暝了一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冰川融化全球变暖问题,都特么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阿!剧中的解决方案是否唤醒了一些人呢?这要是现实,你会是Wilson吗?
---
去卫报稍微转了下,一片好评呐。
拍摄美!剧本美!演技美!暴力美!另外没想到大伙儿都挺看好饰演Wilson的Adeel Akhbar的嘛。还有饰演Grant的Oliver Woollford,前途无量噢!
顺便更正一下,若是会出第二季,那么就不能说Wilson领便当了= =
说实话我也挺期待Wilson归来接手The Network的network的~
当然也有点私心希望Utopia全剧就此剧终吧,完结在这个地方实在是完美阿!!
不过呢,要是编剧再给力一次,下个剧本再来次升华,那么第二季不用说,你排山倒海地来,我海纳百川地受阿!!要能保持这节奏,把“乌”了之后的世界也写出来,那更是,就算是第N季也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地放马过来吧!群众挺你阿!!
最末吼声:这剧实在大愛阿!!!
---
去wiki逛了下,发现第二季拍摄确定= =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六):寻找乐土
如果说类似的片子可以为那些无政府的边缘性人格寻找精神寄托,比如被阉割的SOB,比如为婊子提供性服务的鸭子,这在物质发达的地区,属于见怪不怪的奇谈怪论,离开了乡村,迷惑于文化与工业的环境,粗俗与怪诞的不适,比如伪造的身份证明,假警察闯入校园的实际目的不是维持学习环境,而是为了“披露身份”的手抄本,哪里藏着一批从第三地押解的不明身份的盲流,用现代语言“难民”,处境岌岌可危,有关内线人的安危成为突出问题,然,拿着武器的流氓,台手射击的鸡女,毫无社会意识,更不懂法理的权威,闯入了有秩序的现代社会里, 如同系统受到了黑客,横冲直撞的行为意味着疯狂,肆无忌惮得撒野如同无头的苍蝇。乌托邦的定义,不是社会边缘人类按图索骥,寻找失去家园的过去,而是离不开的堕落与混乱的灵魂,无法与现代的教育相容,更不能友好得与社会人的良知,实现正常的交际。这才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乡下盲流们的现实问题。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七):英伦剧严肃起来真厉害啊,千万不能成为坑啊(剧透慎入)
发现看过的人太少,连个深刻的影评都没有,甚至第二季拍摄时间都未定,忍不住想唠叨几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剧透慎入~
~
~
~
~
你妹原来乌托邦这本漫画是个幌子啊
你妹原来Milner才是幕后的大Boss啊
你妹兔子先生原来到头来是个打酱油的啊
你妹Jen Dugdale怎么那么笨啊,Anya那么明显他怎么从来没有怀疑过她也是组织中的一员啊
Grant最后到底成长成什么样啊
Wilson到底有么有和他们对立啊
Jessica身体里到底是个啥啊值得把所有的疫苗都烧了啊
Becky到底去哪了啊
Ian你在这群人里故事最少了啊
终于把每个人都吐槽一遍了啊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八):一部恶作剧风格的编导玩多重阐释的的黑色幽默佳作
当大家还停留在《黑镜》这样英式黑色讽刺剧集认知的时候,走的更远的《乌托邦》诞生了;当《黑镜》用特定内容的单元剧形式讲述一个个讽刺性寓言故事的时候(《圣经》模式?),Utopia开始大玩多重阐释的把戏了,当然关键还有那恶意满满的英式黑色讽刺。下面我就简单写写,我所看到的《Utopia》,一家之言,纯属娱乐:
1.关键词:“生育控制”和“network”
2.基本情节线索:
【1】主线:(1)明线:因network而互相联结的几个漫画迷们(一个南亚裔黑客、一个疑似社会边缘少年、一个靠吃药续命的前医学Phd和一个疑似为医保机构工作的IT部门职员)为了解谜漫画故事而最终走到一起,又因(被陷害的)“反社会”形象一步步地被迫走上了对抗政府、对抗network组织的道路;(2) 暗线:以“兔子”为代表的network组织为了实现人类乌托邦的未来设想而推动力生育控制技术的开发并加紧执行。
【2】辅线: (1) 明线:一名多年不育的卫生部官僚被迫参与了一场以灭绝95%人类的秘密阴谋活动;(2) 暗线:作为生育控制实验受害者的女主对真相的追查。
3.剧情结构:如何看待《乌托邦》,类似看任何后现代性小说一样,最值得玩味的其实是小说的结构设置和写法的创新,而具体的情节其实只是小说作者(编导)跟读者(观众)玩的文字游戏(剧情迷宫)罢了。
而本剧最大特色就是玩了一个包裹着悬疑、惊悚元素的有恶作剧吐槽性质的解谜游戏:第一层,剧情围绕着<Utopia>这部漫画的逐步解谜过程而展开;第二层,《乌托邦》这部剧的观众们围绕着这部剧的情节发展而再次展开解谜阐释讨论。
而所谓多重阐释的乐趣就此产生了(基于支离破碎的线索而产生的没有明确答案的个体自我阐释,就如同巴别塔一样展现着人们因自身所处环境而在各自思维中所带有的倾向或偏执):比如,基于从肚子上刻汉字的“兔子”和我国是世界上首先成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这样的基本事实,将《乌托邦》看成对我们伟大国家的吐槽也是顺理成章的(希望《乌》第二季不会因此被禁)。而不育卫生官员参与人类灭绝计划、南亚疑似巴基斯坦黑客轻易黑掉政府情报机构、无法治愈自己的医学Phd、出工不出力的医保机构职员、即是人类“未来”又是人类“末日”的“两面神”女主,成为孤儿的小女孩是同性恋的母亲意外怀孕生下的等等,林林总总的充满矛盾讽刺的人物设定,把能黑的黑了个遍吧~~
最后当编导看着一帮子人煞有介事地在讨论他的《乌托邦》时~~不禁露出两排白牙,发自内心的笑声不绝于耳~~嘿嘿嘿~~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九):随便聊两句
冲着Paul Higgins(卫生部的Michael)来看这剧的。没想到那么好看。
有人说《黑镜2》比这好,还有人说那些人都不可理喻。
我的想法是,这剧综合来说确实比《黑镜2》好。
一如既往,《黑镜2》最大的优势就是故事的立意。三个故事都比较具有警世意义。(个人最喜欢第一集)但是《乌托邦》里面的阴谋论相比黑镜也是拿得出手的。
个人认为《黑镜2》最大的缺点就是故事的阐述没以前那么精彩了,要说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内容的表现和情节转折点的把握有点失准。
反观《乌托邦》,无论是拍摄,故事,剧本,节奏,戏剧场面都控制得非常好。演员表演也比较到位,如果海报和音乐可以再雕琢一下就真神作了。
但是这些都属于比较次要的元素了。
我看《黑镜2》时,我想过要快进甚至关掉,但是因为我知道这应该是一部好剧所以我耐着性子看完了。
我看《乌托邦》,本来我今天要做阅读的但是我太想看下去了于是一口气把六集看完了。
也许你会说我看这两部剧的期待不在一个水平上所以不客观。我不是那种看片很苛刻的人,因为那样没意思。
说真的,你看《乌托邦》的前三分钟你就大概知道这部片子起码都8分了。没什么不公平的。
先说着这些废话吧。
------------------
好吧我错了。音乐也很犀利。
《乌托邦 第一季》观后感(十):或許猜錯了
【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劇透】創世記
Janus is the god of beginnings and transitions. The purpose of Janus is to sterilise the human race.
95% 人類受Janus影響無法生育,組織計劃以此解決人口膨脹所帶來的危機。
Arby對Jessica Hyde說:Don’t do what I did. Don’t find out the truth about our "father".
不可違背神的旨意:藏起、毀滅、阻擾Janus計劃。
不可質疑、試探神。
Arby是孤兒,經歷Janus實驗,結果失敗。
天使無男女老少之分,天使與女人結合所生下的後代稱“尼弗凌”,強壯巨大,讓暴力充斥世界(創世記)。
片中Arby說自己是“father”的兒子,可理解為神的兒女。
“father”在最愛的孩子—Jessica身上成功種下Janus。
to do nothing is insane. not acting is genocidal
上帝可以毀滅天使與人類。
耶和華降下洪水以洗雪自己的聖名,拯救世界。(挪亞方舟)
神要救贖之對象是人類,不是天使(希伯來書2:16)【雖然引了新約】
Janus是“洪水”,“father”拯救世界的方法是將人類後代轉化為沒有肉體的天使。
“father”從沒出現過,沒有以演員、圖像甚至聲音的出現。
手稿中的“自畫像”並不屬於圖像,因為繪畫的目的是為了記錄分子模型。
=====================================================
第二季可能是Jessica翻身成基督?
基督的血使新約聖經的救赎得以完成,使上帝與人的新約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