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子的房间》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10篇

2017-12-07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10篇

  《儿子的房间》是一部由南尼·莫莱蒂执导,南尼·莫莱蒂 / 劳拉·莫兰特 / 杰丝敏·特丽卡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一):空白的房间

  有两部关于家庭聚散离合的电影曾把我牢牢按在椅子上,影片结束之前一步也不曾走开。一个是李安的《饮食男女》,一部就是拿了金棕榈的《儿子的房间》。欧洲电影特有的色彩丰富,低饱和度的冷静雅致的影调、舒缓的叙事风格,讲述了这样一个世事无常的故事。原本幸福美好的一家四口,因为儿子潜水事故意外身亡而失去了欢笑。生活是什么,生命因何存在,因何消亡?心理医生的父亲自己也无法走出丧子的最大悲痛和深深自责。儿子的房间,那个原本充满欢笑的空间,如今空白寂静,正如充满爱的,饱满的心瞬间被掏空了四方的一块,无法直视,也无法绕过,只能任凭痛楚折磨,无法自拔。

  家庭行将分崩离析的当口,儿子曾经的一段隐秘恋爱浮现让一家人的悲痛、想念都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送女孩男朋友到法国边境的路上,家人又同乘一部车,虽然没有了从前的欢声笑语,但总归解开了心中的郁结,新生,也如儿子的死亡一样平静,无声。

  导演细腻的手法延续始终,结尾处,一家三口走在海滩上,心头的阴霾散去,这就是生活,没有永恒的欢笑,也没有无法愈合的伤口,黑夜会过去,晨曦来临,浓雾会散去,雨会停下,这就是生活,最要紧的是爱,永远不会从心中消失。

  经典场面:19分钟全家人乘车回家,父亲五音不全地跟着收音机上唱着歌,不一会四口人都边笑着边合唱,从跟不上节奏,变得动听。家的和谐美好,不消一句台词。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二):越真实,越痛彻心扉

  不算是影评。 这部片子开头看的很温馨,很舒服,温馨的家庭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主题,但随之而来的变故,让这个温馨的家庭失去了最爱的儿子的时候,说实话,很心痛,尤其是父亲母亲在恍惚中不断思念着自己的儿子而陷入痛苦不能自拔的时候,很揪心。心里隐隐作痛。 这部电影在风格上,很朴素,是一种真实生活的朴素,并不是拍摄成一种类似纪录片形式的电影,非常贴近日式家庭电影的风格,尤其在配乐上,极尽温柔,但也正是这种温柔不断的拂过巨大的伤口。如果就像父亲在失去儿子之后去了游乐园肆意放纵,也许痛感还会淡些。这也是在风格上选取的一种策略,《海边的曼彻斯特》、《海街日记》、《罗塞塔》(虽然有点纪录片的感觉)等电影在风格上非常相似,在传递主题方面,异曲同工。《海边的曼彻斯特》如果是大打大闹或许就没有了叔叔的痛彻心扉。这一切都是对比效果,平静之下的波澜要比狂风骇浪更加凶猛可怕。 电影在结束后,我一般都会考虑电影体现的效果是从哪些方面释放的,这也是导演在拍摄的时候要采取的叙事策略。《儿子的房间》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镜头的运用上,长镜头+缓缓推拉的镜头,让情绪加入佳境,长镜头并不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称之为长镜头,而是在长镜头下所表现的人物的内心感受,即调度的作用。这部电影有很多的长镜头,父亲和母亲在长镜头中的表演,有的克制,有的爆发,都是在观众的一直注视下完成的动作, 有种揪心的感觉。缓慢推拉镜头+柔美的音乐,电影的抒情表达公式。 电影中的一个点我认为设置的很好,就是儿子女朋友的出现。为人父母,当孩子离世的时候,父母脑海总会导演儿子曾经经历过的一切,当他们知道儿子有女朋友的时候,瞬间抑制不住感情,哭了出来。这里,也许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一种深刻的思念吧,当他们知道儿子也曾恋爱过,也有自己不知道的关于儿子的事情,又增添了一份对儿子的了解,泪水是抑制不住的。脑海中儿子的形象在不断的丰满……但也是痛苦的来源呀。父亲阻止母亲问他们是不是情侣,也许不重要了,知道儿子恋爱过已经足够了,他曾有过温柔。 最后一家人面对大海,一切都随风而逝都时候,自己也算舒一口气吧。明知道 这种痛苦是永恒的,永远伴随着你,但现在的笑容,他们应该拥有

  生活还要继续,斯人已逝,自难忘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三):驮着最痛的伤生活下去

  什么事比失去生命更可怕?我一直觉得是:永失挚爱。记得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也许是刚对死亡有些许概念时,甚至曾经因为想到有一天父母会离开人世而忧郁失眠

  随着岁月的积甸,我的挚爱与牵挂也增加了几个。最常令我感恩的事就是我的挚爱都还陪着我生活在这美好的人间。人生没有比这更值得感恩的事了。

  这部电影非常非常平实,就象生活本身。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家庭就象亿万普通家庭一样,平淡生活中遇有一些小波折,在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朴实的细节中,你感觉到这个寻常的家庭却是非常的和睦与幸福。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的家庭会有突降的极致的不幸。但其实生活恰恰就是如此:意外也是没有偏颇的。影片的后半部分是关于永失挚爱之后,残缺的家庭如何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感知生活中的阳光。整个故事的讲述都很平静,却会激起你内心的大小波澜。

  (于2012. 现在我已经得了“失语症”。)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四):生命的流动

  翻出一篇许多年以前写的~

  题记:“我们或者是冷酷无情,我们或者是感伤多情。我们要么很年轻,要么正在变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只不过是一串影子;既然是影子,上帝知道,我们为什么又会如此热切地紧抱着它们,带着如此的剧痛看着它们离去。——伍尔夫《雅各的房间》

  理性与感性这两个认知范畴的性质、掌握认识的方式及其各自的有效运用范围,一直是传统思辨的形而上学和现代技术性的认知科学所关注的永恒对象。在一定历史条件和一个具体化的语境之中,感性的能力如何生成和表达情感,而这种传递出来的情绪又如何为其它感性主体的理性所掌握,更进而又如何发生共鸣的特定审美心理,这一系列复杂的认知和审美过程始终对人类保持着一种终极的蛊惑力和向心力。出于对自身生命存在有限性的恐惧,人类必然要寻求某种有效的超越形式,来摆脱时间和空间对于现实理性秩序的绝对统治。为了达成对这一终极追求的具象化,我们必须如实地摹仿再现出人类情感的脆弱坚韧,自守与感染、有限与无限这一系列二元的中心主题。对于具体情绪的判断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先验范畴,那么这种被某种形式表达出来的情绪必然是被经验过的,否则不可能获得一种普遍的可接受性。就像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曾这样写道:“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金庸在真正失去儿子之后才体悟出缺乏一种痛彻的经验,要想虚构出某种包含着对于有限性的思考的情绪其能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极为有限的。而在意大利导演莫莱蒂的电影《儿子的房间》中,我们终于感到了一种建立在人性内在维度剖析上的诚恳与真实。

  一、题解与线索——片名中的互文性阐释

  如果把《儿子的房间》这部电影看作一份单纯精神产品而放置在整个西方的文化语境之中,我们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2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雅各的房间》。这部电影的片名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比如说是对贯穿于整部影片中的各种外在空间意象的点题,抑或对于心灵主体内部空间的探究的概括。但我更倾向于把它放在一个人类意识发展史的纵向关联中给予阐释,即这是一部莫莱蒂对伍尔夫的致敬之作。尽管我无法作出现实中的证明,莫莱蒂或许根本就没有读过伍尔夫,但作为整体的人类意识的发展总是紧扣在一起的。二者对于艺术形式中情绪和意识的如何表达都有着近似的处理和内在精神上的一致追求。

  伍尔夫的《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创时代之作,它初步体现了伍尔夫所尝试的“意识流”的创作新思维。以雅各的内在感觉和印象及他人对雅各的内心看法和判断替代传统的叙事模式,从而描述雅各的一生。在这篇小说的最后,雅各悄无声息地阵亡于战场上,而她的母亲却仍无法从他遗留在房间里的东西拼凑出他儿子的一生。在《儿子的房间》中很容易可以看到与《雅各的房间》的一种互文性的关系。伍尔夫在她的小说中以试验性的笔触强调了内在情绪的流动作为叙事推动力的可能性及阅读效果,同时在主题上,伍尔夫也探讨了她终其一生所致力表现的“死亡”和“时间”两个基本元素,及其与生命本质的关系。但不同的是伍尔夫的小说包含着深沉的悲剧感,如“她的内心浮出一种奇怪的哀伤,好像时光与永恒穿过她的裙子和背心,浮现出来,她看到人们悲惨地一步步走向毁灭”。而莫莱蒂则眼含泪水,心怀超越。《儿子的房间》不仅直接面对死亡,而且把这个严肃的题目建在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之上。

  一个文本的叙事动力不外乎内部动源和外部动量。外部动量就是纯粹以情节的冲突和环境的改变等为契机,推动叙事的一步步发展。比如写实主义电影和绝大多数商业片所做的。而如《雅各的房间》这样以内在情绪为推动力的电影文本最典型的就如左岸派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解读这类直接诉诸情感的文本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影片内部的情绪流动来确定态度,驱使理解。《儿子的房间》则对这一手法进行了更为客观和冷静的处理,将人物内在意识外在化,并辅以和心理病人的对话为另一条线索,但其核心的理解方式还是在于抓住父亲的情绪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悟莫莱蒂所要表述的精髓。

  二、——内在意识的外在流动

  《儿子的房间》中并没有出现“意识流”标志性的大段大段的心理独白或“新小说”派惯用的支离破碎的对话体叙述,但这两种叙事风格已经内在化于这部影片的潜叙述之中。作为表现父亲对子之爱和如何处理对死亡的超越这样主题的电影,心理医生这一职业的设定就毫无疑问地突出了心理分析对于把握人物情绪的重要作用和解读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跑”这一贯穿影片始末的象征元素。“跑”本身就象征着生命的进行与状态,而在本片中它更是切割不同情绪段落的标志场镜。全片中父亲在现实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独跑:

  1、影片开始时,父亲晨练,沿海边跑入街区。这一组镜头色调干净清爽,大片的阳光和明快的蔚蓝色充盈于整个画面。这一段所要交待的不仅是父亲跑步的习惯,还如实地奠定了影片初期家庭生活的基调和描绘了这时父亲的情绪。

  2、影片第22分时,父亲在傍晚跑步。场景是一样的,但色调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灰涩、黯郁成了背景的主要色调。同时和影片开始时轻快温馨的主题音乐相比,此时没有任何配乐,相反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机器嘈鸣声。此时父亲正为着儿子的偷窃事件和没有进取意识而操心,同时这样的色调也昭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

  3、影片第48分末时,父亲一个人在夜里暗重压抑的色调中奔跑,以此来纾解心中的悲痛。这时父亲的脸是为内心的苦楚所扭曲的。紧接着的下一组镜头就是回到家后父亲不断地倒放着一首音乐,然后影片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父亲幻想现实中也能这样控制时间回到过去,从而在脑海中构建出当时和儿子一起去跑步的幻象。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情绪表征达成了统一。

  而之后,激烈而热情的生命转向了沉静淡定。各种外化的情绪细节清晰地展现了父亲的性格上的变化。影片是通过病人来对父亲的性格进行侧面的描述。第20分钟时,一个挑衅的男病人说:“你令我刮目相看,你镇定、稳重”;第28分时,一个女病人说:“你从未了解过我,从未真正接触过我……是你冷淡……你连一点脾气都没有”。心理医生的专业造就了父亲的这种外在性格,但依据心理学的基本看法,一个人的潜在性格往往是与他的外在性格极端相反的。这可以体现在父亲对于跑步的热衷和运动场中的活跃上,生命的剩余能量需要某种形式而得以宣泄。儿子死后,父亲在海边的一次夜间长跑和喧嚣的游戏场中一次刺激体验中达到了这种生命宣泄的高潮。在情绪激荡的顶峰(其后还包括数次心路波折,如对奥斯卡表现出的敌意等)过后,父亲已经不再选择“跑”这种消耗巨大的生命运动了。父亲给儿子买完CD走过街角的那组镜头与开场时父亲跑过的是同一个街角,但这个时候在Brian Eno的《By this river》的背景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父亲已经是一个平静而释然的人了,不再处于河中心而无法自拔,而是静静地走在河边:

  Here we are Stuck by this river, You and I Underneath a sky that's ever falling down, down, down Ever falling down.Through the day As if on an ocean Waiting here, Always failing to remember why we came, came, came: I wonder why we came. You talk to me as if from a distance And I reply With impressions chosen from another time, time, time, From another time.

  ——Brian Eno专辑《Before and After Science.》

  在影片的最后,父亲不仅完成了自我的情绪转换,而且借着儿子女友突然出现的契机载着全家人进行了一趟自我救赎之旅。父亲带领着全家在边境的海滩上漫步与影片开头父亲独自在海边跑步构成了一个语意指向上的衔接,通过从“跑”到“走”这两个象征的更替,标志着父亲内在心理情绪转换的完成。这种内在情绪的推动,也同时完成了两种生活态度的交接。

  三、细节中的隐喻——莫莱蒂的匠心

  “我的双眼充满泪水,像清澈的泉水……我自己寻找森林。太阳照射着山谷,比你温暖……我不再与你呆在一起。我看着那儿的白云……当我要走,你是否对我微笑……再见,我的爱人,再见,白云总是很远……”影片第20分钟的时候,父亲开着车带着全家,广播里传出了这首伤别的情歌。起先只有父亲一个人灿烂地唱着,但当唱到“我不再与你呆在一起”时儿子的声音突然加入了进来,随后全家人一起欢唱。“当我要走,你是否对我微笑”时儿子青春期时粗厚的声线被温柔地突出。初看时,会为一家人的和融而温馨,但这里却以这样的方式潜藏着宿命式的残酷。

  莫莱蒂为了刻划出情感的真实,着意构造出一个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但为了突出和强化主题,莫莱蒂在细微处看似不经意地设了下众多隐喻和提示,这些细小的旋涡和涓流最终都指向了最终的瀑布。

  莫莱蒂没有直接描述儿子的海难过程,但却在那一段中以母亲、妹妹和父亲三个人充满隐喻的镜头交待了一切。随着这一段音乐风格的突变,紧张的节奏调起了不祥的序幕。儿子出海时,母亲在市场被撞了一下,随后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疑惑和不安的脸。这一撞预示着儿子潜水设备的突发故障;妹妹在摩托上被旁边的同学拉扯,然后她把同学的嬉闹蹬开,而拉扯和蹬腿正是溺水者在水中自救的本能动作;父亲在去奥斯卡家的路上迎面开来一重型卡车,呼啸而过,象征毒害命运碾来而给整个画面以巨大的压力。奥斯卡说患了绝症,但不想告诉妈妈,怕她承受不了丧子之痛;父亲出来时,第一个镜头是父亲坐在海堤上,背景是无尽的海,父亲面色凝重。往家里打电话空无一人,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死亡和虚无的信号。再往前看,4分末时,当第一组病人的镜头出现时,就曾出现了启示录般的信息:“用轻松的态度面对人世生活”。当父亲第一次进入儿子的房间之后的一组镜头,奥斯卡如同谶语地对父亲说梦到了一艘满是尸体的船,“活得好好的,却依然想自杀”;以及第24分钟出现的第三组病人中,父亲面对一个抱怨生活无聊的女病人时竟出离了正常的倾听,而在幻想邀请这个病人一起去运动。父亲这时的潜意识里说“我明白我和你一样苦闷”。因此,在《儿子的房间》里这种意识的流动并不是完全由父亲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像这样直接描述父亲的幻想的场境并不多。而病人的话语就作为另一条线索而对于整个影片的意识流动作了重要而必要的补充。对话使得病人和父亲双方都对各自精神上施加着影响,双方也都有着介入彼此生活的手段和可能性。这组互相促进并影响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影片叙事的发展,并指向对主题内在向度的讨论。

  另外有一组以对比形式出现的长镜头也是刻划父亲内心情绪的用心之笔。影片第6分末的时候,和第一组病人谈完,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父亲从工作间走出,一路推开三个门,摄像机一直跟拍一段较长的路程。这一长镜头处理得既写实又诗意。完成了父亲从关注内在病态的工作世界跨入到面对外在现实问题的家庭世界的过程。而在儿子死后,父亲从游乐场宣泄回来后,影片出现了一个与这一个完全相逆的长镜头,依旧是这条路,但父亲却是从现实世界走入了这个封闭的工作间,同时父亲还无神地拉上了窗帘。这一出一入无疑深深地透露着父亲对世界拥抱和逃避的前后反差,。

  四、结语:什么能超越死亡?

  影片开头父亲晨跑回来在咖啡厅喝饮料的时候,外面大街上出现了十数个南亚人在以狂欢化的精神进行着某种仪式。他们的前进呈蛇形,而蛇在全世界大多数信仰之中都代表着对生与死的崇拜。而这种宗教性的仪式又象征着超越。这两者合在一起便清晰地昭示着这部影片的关注于精神超越的主题指向。对于彼岸性的思考是宗教的本质精神。但宗教是否还能够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发挥它曾经居于过主导性地位的力量,或者至少说是我们现在可以凭借的心灵力量中的一种?这并不是本片所探讨的问题。但影片却仍然给出了一个否定性的答案。

  “我们不是注定命运的人,但剩余的这些人,特别是家里人会问‘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命运由上帝来决定,即便我们不明白原因,我们只有用信念对待,超越我们所能理解的事物。圣经有言:若主人能预知小偷来袭,他便不会被偷窃。同样,我们不知上帝何时召唤我们……”牧师的布道并没有安慰父亲已经破碎的心灵,反而使他觉得一切事物都是残破的,甚至放在火上煮菜的盘子也会突然裂开。关于父亲对宗教说教的拒斥和最后的出路,莫莱蒂给予了超越一种宗教之外的意义。宗教性在本质在于对未知和无限的体认和敬畏,但宗教性终极还是在于个人的绝对的认信,对于生死在本源上是一种神秘主义的把握方式。并不一定具备普遍可接受性。而莫莱蒂便要设置了另外一条符合人性必然律的出口,将对生和死的超越的基点挪开对于死亡的关注,而建立在对生的大爱和延续之上。影片最后的一段情节是父亲执意将儿子的女朋友安妮和她的新男友一直送到意法边境上。在这一片段中,父亲通过安妮发觉到生活仍在延展,生命的存在将永远真实。母亲起先坚持着从安妮身上寻找儿子存在过的痕迹,来获得一种安定感,随后又将对于生命的触觉也扩大到她的男友(“这个男孩也很可爱不是吗?”)。当父亲和母亲都同时意识到要对仍存在着的生命怀抱一切善的想象和负责时,两人必然面对女儿不解的发问报以会心的笑……

  生命曾经流动,在我们的意识里,也在我们的视界里,而且它仍将永远地如此流动下去,这个永恒也便超越了未知和无限。我想这也就是莫莱蒂最想告诉我们的情感。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五):儿子的房间

  还记得高二那个柳絮飞扬的午后,你捧着小说问我,生命不能承受的为什么是“轻”而不是“重”呢?我含含糊糊的试图解释:“因为把生命看得重的是我们自己,其实她是很轻飘的东西,比如那些交通意外,人说没就没了,不管别人对他的爱有多深多重,就那么没了,轻的像一阵风。” 你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其实我也一样。 那时生活单纯的几乎等于还没有开始,我们习惯从电影,小说里寻找答案。就是从电影里看到,死亡可以战胜时间,拯救英雄暮年,美人垂老的失落。可以把生命定格在最美的瞬间。 “我要像樱花一样,死在生命最绚烂的一刻。” “告别青春,否则死于含苞待放的时候。” “她死了,她永远17岁。当我们老去,苟延残喘的活着,她永远年轻,美丽。” 这样的独白让我一度心跳过速。对死的意象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迷恋。 时间到了大一,一次夜谈会上,不知怎么说到了死,大家调侃着计划各自理想的死法,有人说大笑而亡,有人说吃完全世界的美食倒地撑死。就在几个人胡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直沉默的阿乐忽然一字一句的说:你们现在能这样谈论死是因为你们认为死离你们很遥远。(我清楚的记的每一个字)。说完阿乐放声大哭。接下来的寂静我永远难忘。 后来我们得知阿乐的父亲是修理电器时不慎触电亡故的,就在阿乐高考前不久。 大二,我经历了长大后第一次亲人的离去。 然后是第二次。 死亡在我的生活中显现了它的力量。 许多想法变了。生活不同与电影,电影中的死亡经常是为了烘托别的事物:残酷的青春,永恒的爱情,男人的友谊,野蛮的政治,命运的无常,如此种种。借助死亡的升华,这些主题得以圆满的诠释,让你激动感伤热血沸腾唏嘘不止念念不忘。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的死亡。 就像电影儿子的房间里描述的。普通的死亡,不是要证明青春的残酷,或是为爱情牺牲。就是死了,潜水事故。除了终止一个生命,让家人陷入无尽悲哀,没有别的意义。 这个片子甚至谈不上一个故事。只是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家庭经历小儿子的意外死亡的前后生活,他们所陷入和走出的悲哀。 看影片的前半部时有些疑惑,导演为何不厌其烦的表现父亲为病人做咨询的情节,后来明白,一是突出心理医生的身份,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心理医生应该比普通人容易面对死亡,调节自己、引导妻子女儿走出悲伤。事实上,他反而是最固执的一个,事后到潜水用品柜台询问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停假设自己如果没有出诊而是陪着儿子会怎样;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期待时光倒流...... 二是与儿子死后的对比。以前飞快记录的钢笔现在静静的握在手里成了道具,以前仔细倾听又置身事外的职业表情现在变得游离茫然而感伤,有一次因为病人提到孩子,父亲更是禁不住失声痛哭。 正如挪威森林里所写:“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死亡绝对不像我从前所想的那样简单——类似终曲的仪式,辉煌,凄美。字幕升起的时候,生活还要继续。对于生者,这仅仅是痛苦的开始。也别指望拥有回忆能缓解悲伤,彼时的追忆只会突显此时的空白。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里写,男人女人互相深爱,女人死了,有人给监狱里的男人送来毒药,男人思索了很久,没有吃,他想,她已经死了,一半的记忆也没有了,如果我也死,所有记忆都将不复存在,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小说在这里结束。我们为此感动,因为男人选择了在回忆里悲伤的活着,那绵长隐忍的悲伤之重会像雨水渗入土地一样渗入他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浸透他的身体,血液和骨髓。隐隐作痛,直到永远。 人啊,你当自救。罗曼罗兰这样说。 如果不愿悲伤的活着,自救的方法不是忘却。是敞开的心灵与给予爱的能力。 儿子死前不久邂逅的女孩子,一个失去可能的未知女友,寄来一封情书,给哀痛的父母心里掀起波澜。父亲想给女孩回信又不知如何下笔,母亲忍不住打电话说明一切。 当女孩子突然造访,她带来了儿子寄给她的照片,还有新的男友。父亲和母亲心中酸涩但仍然充满爱意的接待了她。女孩子计划搭顺风车去法国旅行,一家人于是开车送他们到边境,是深夜,半天没有车经过,父亲决定再送他们一程。就这样,睡梦中的孩子们一直被送到法国。清晨的时候,他们微笑道别。 边境,自己的女儿醒来后大叫,我被你们带到了什么鬼地方?我今天还有篮球训练!父亲用法语说了句早安,一家人都笑了。在异国的海滨,儿子死后,他们第一次露出笑容。生活在明朗的清晨中继续,海鸥在不远处飞翔。 “面对死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我试图总结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东西: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此之大,生命之轻、悲伤之重,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敞开心灵无私的施与爱,也许是挣脱悲哀的唯一方法。然而,那句话还没完:“......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且成功的把简单转化成力量。 印象极深的是片中叙述亲人与遗体告别时整个钉棺木的过程,详尽的展示了第一层棺盖电焊,第二层敲入钉子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最可以煽情的地方却没有鲜花,没有音乐。只有冰冷的敲击和哀痛的哭泣。从此生死隔绝两茫茫。生活就是这样。 接近尾声时,父亲到唱片店寻找儿子喜欢的CD,一只忧伤纯美的英文歌响起,结尾处海鸥飞翔时歌声重现。虽然算是明亮的结尾,那音乐却让你感觉,关于死者的悲伤在空气里潜伏着,永不会逝去。 过了一个黑夜,电影里的画面和音乐仍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忽然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午后,你的问题。于是想要写点什么。 还好此时窗外的阳光如此耀眼,一些沉重的字眼被晃到了视线之外,就好像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六):《儿子的房间(La stanza del figlio)》:好痛苦,好难过【第5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7/la-stanza-del-figlio54.html

  La stanza del figlio (2001)

  本片获得2001年第5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个家庭中儿子去世前后的故事。在意大利有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心理医生,母亲是上班族,两个孩子分别在学校上学,全家过得其乐融融。一天,校长找到父亲告诉他,学校怀疑儿子偷了学校的贝壳。家中所有人都认为不是儿子做的,但父亲还是去了解了一下情况。这件事结束后,全家人来看儿子的网球比赛之后,儿子与父亲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事后,儿子告诉母亲,贝壳是他偷的。儿子只是想开一个玩笑,但贝壳损坏了,所以不敢承认,而且因为与父亲相处很愉快,也就没有告诉父亲此事。几天后的一个周末,父亲打算与儿子一起去跑步,但因为一个病人的请求,他只好去病人那里。父亲回来后,知道儿子潜水时淹死了。儿子的死,使全家人以及朋友们都很悲痛,女儿的生活改变了,父母的生活也改变了。一段时间内,父亲不能正常工作,而且非常怨恨他那个周末去见的病人。母亲收信时,偶然发现儿子有一个女朋友。于是,母亲就想联系她,但父亲却想给女孩写信。但是给女孩的信父亲总是写不完,母亲就突然给女孩打了电话,告诉了她儿子去世的噩耗。父亲考虑一番后,决定停止工作,将病人转给了其他医生。几天后,女孩来到家中,她给父母看了儿子送给她的照片,照片中是儿子的房间。最后,父母与女儿驾车将女孩与她的朋友送走了,全家人则在海边漫步。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影片内容与主题就是一个感慨:好痛苦,好难过!影片通过儿子的逝世,将一个幸福、普通的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对亲人离去的悲伤表现出来,仅此而已。电影并不没有表达什么复杂的主题,只是展现一幅幅痛苦的景象!这样一部直白没有内涵的电影竟能获得金棕榈,哎,我想不通!

  不知道是不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脑残,还是我的理解力不够,这部电影真的称不上优秀。首先,从电影内容上就不出色。影片用了很多时间描述儿子偷贝壳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与潜水而死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暗示观众们,儿子是被谋杀的,谋杀者是看见儿子偷贝壳的同学?电影还用一部分时间来描写心理医生的工作与病人的症状,这同样与儿子的死无关。病人梦里梦到什么重要吗?非要一一叙述出来?其二,电影中除了展示人们的伤心之外,再也没有表现其他。这一点让我很不解,儿子死了父母与家人当然会伤心,这还用得着一部电影反反复复描述吗?伤心之外,是不是应该叙述一下家里人的心理状态?可是本片没有,除了父亲不想工作与女儿打篮球时打架外,影片再也没有其他内容了。其三,故事中,儿子女朋友的故事同样与主题不符,儿子死了可以伤心,可是有没有女朋友都要同样伤心的,为什么要加入这么一个角色?总之,影片时间不短,但有价值的内容屈指可数,除了父母与女儿的哭泣以及全家人生活的稍许改变外,电影就根本没有讲到有意义的内容!]

  电影拍摄上更为平庸。无论是结构上、节奏上,还是画面、音乐,或是灯光、色彩,这些方面没有任何突出之处。此外,影片剪辑还存在些问题,比如某一个段落故事还没讲完,画面突然就转到下一个场景了,一点过渡都没有,这使得剧情联接非常生硬。总之,这部电影看过之后,很难相信是一部获奖影片,它倒是像一个电影门外汉拍摄的处女作,非常粗糙。

  演员方面中规中矩。全片的所有演员都是非常生活化的演出,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表达,所以给人看起来这部影片死气沉沉的。这大概就是编导想要达到的效果吧!本片女演员有两人,一个是母亲扮演者Laura Morante,一个是女儿扮演者Jasmine Trinca。在片中,两人都不是很漂亮,哎,这只能怪电影简单的风格。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剧情与主题简单、拍摄粗糙的平庸电影,获得金棕榈奖大概是评委们抽风了!

  截图:

  儿子的房间.The.Son's[00_17_45][20120715-210542-0]

  Jasmine Trinca

  Jasmine Trinca

  Laura Morante

  Laura Morante

  序列:0875

  儿子的房间.The.Son's.Room.2002.DVDRip.X264.HALFCD-TLF

  2012-07-15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七):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

  坦白的讲对于南尼·莫莱蒂这部戛纳金棕榈大奖《儿子的房间》的观感是很意外的,如此朴素彻底的一部影片竟然得了奖,也不是说当年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入围影片,(比如林奇的《穆赫兰道》,哈内克的《钢琴教师》),但渐渐的,最近又想起了它,并把它重新看了一遍,才品出其中“静默”的力量。其实,有些事,有些人,不经过时间的淬炼,怎能明白其中的味道。电影如此,生活也如此。

  大音希声,故静默中有一种力量,有时比暴戾具有更强大的杀伤力。这种杀伤力在影片《儿子的房间》里被埋藏了到最后,引燃的那一瞬间,影片压抑在观众内心的情感终于被释放出来。然而这种释放在影片你戛然而止的结尾,又短促地画了个省略符,氤氲着人心。影片的格调正如戛纳的口味“冷冰冰,静悄悄”,以极简艺术作为整部影片的基调不少,从最早德莱叶,到布列松再到哈内克他们都使用过,不过为了凸显戏剧性,他们会以一种极为智慧的方式打破静默,好让导演个人化的思考得以传达,《儿子的房间》则是将寂静的情绪延续下去,节奏也就更迟缓。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伊凡尼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儿子安德烈和女儿艾琳更是让这个家庭乐也融融。而伊凡尼身为心理医生,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病患者,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然而生活的残酷随之而来,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却传来了一个令这个家庭为之崩溃的消息——儿子在潜水运动中遇上不测,不幸身亡。之后的结果我想都会知道,伊凡尼一家最后走出困境,迎接新的生活。其实关于“痛失爱子”的故事很多,韩国有李沧东的《密阳》,美国有米切尔的《兔子洞》,但与二者的不同在于《儿子的房间》“静默”的力量,以一个中年父亲的视角去感受一个家庭的“成长”,他更能贴近人心,符合现实生活节奏。当时间过去,我们忘记了曾义无反顾的爱过一个人,忘记了他的温柔,忘记了他做的一切,记忆渐渐模糊,逐渐衍变成一种“记得”,这是一种多么沧桑的心境。儿子的离去,父亲作为家庭核心的力量,他所表达的悲痛是一种“静默”,他跑去儿子之前喜欢的游乐园,回复儿子女朋友的书信,感受着儿子的生活,感受着儿子的气息,他曾试图抱怨过,假如我不去出诊,假如我和他多在一起,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但我们不是预言者,我们不是上帝,正如片所讲“是上帝定下的生命约定”

  其实《儿子的房间》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朴素的甚至是琐碎的。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经常会聆听病人的苦痛与折磨,每次都以一个客观人的姿态去解读去分析病人的心理问题,但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身为心理医生的父亲没有跨过心理与现实的鸿沟,父亲去儿子生前最喜欢的游乐园,手持画面固定镜头呈现人物的特写,那眼神里传达的哀愁与悲痛,让观众有了一种共鸣。戈达尔曾说,“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不在于银幕,而在于银幕与观众的距离”,我觉得影片所传达的感受不是让观众去直接聆听的,而是让观众做一种自我剖析去挖掘内心的悲痛,我想这就是影片的厚度。片中,有一个镜头,父亲在房间里关灯,镜头一直跟随着男主人公的背面,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去关照这个中年男人的内心世界,人物的背影与观众有一种间离的效果,让观众站在角色之外客观地领略角色的痛苦,画面在传达生命体面对绝望与痛苦时的无可奈何,这种静默是一种内在的,就像尘封地底的酒,不挖出来闻不到丝毫的香气。

  我们不是上帝,无法左右人间悲苦。父亲得知儿子生前有女友时,所表现的状态无非就是想捕捉儿子的影子,甚至不惜通宵行车送这个女孩及其男友,这次的行车不如说是一种解除痛苦的洗礼,他们似乎意识到生活还要继续,父亲俩看看熟睡女儿与儿子生前的女友,好像明白了一种生命的继续。影片最后三人徜徉在大海边,导演依旧用一个平实、淡然的松散构图作为结束,父亲、妻子和女儿在海边各自零落地走着,妻子和女儿向着大海,父亲低头在沙滩上踱步,潮水轻荡,阳光温柔地泻在他们身上,倾听他们的心事,晾晒他们的忧伤。也许他们只是暂时忘记,时间会衍变成一种“记得”,些许会有一天,这种悲痛还会再来,浅淡的微笑不会抹去生命的伤痛,暂时是一种“缓慢的麻痹”。

  房间是什么,也许就像那片蓝色的大海,当海啸来临时,房间也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避风港,终会被吞噬。悲痛不会被忘记,他会潜伏在最底层,等待第二场海啸的来临。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八):空房间不空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家庭恢复平静的道路却是一样的深长缓慢。对于父母来说,儿子的房间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空间。它见证了一个家庭,被不幸袭击,每个人陷入困境,处理不幸的全过程。

  父亲是一位心理医生,影片用不少笔墨记述了父亲的工作状态。工作与家庭两条叙事线齐头并进。对父亲而言,工作更多是倾听,很被动,像垃圾桶,只负责装垃圾般的废话。家庭则因儿子偷贝壳这一激励事件而陷入小困境,但似乎反而多了交流,总体仍是和谐家庭。在影片三十分钟时,原本平行的两条线出现交集,父亲的工作“入侵”了家庭生活——周末出诊,“间接”造成了第一个大情节点——儿子潜水意外溺亡。父亲,母亲,女儿的生活遭到重创,破裂。父亲陷入到内疚的困扰,直至放弃工作。母亲沉迷痛苦,脆弱敏感。女儿球场易怒,恋爱分手。无论是宗教,工作,逃避都无法为一家人的痛苦减重。一封来自儿子的小女友(父母并不知道儿子结交)的信和拜访,仿佛是雪花膏,缓解着痛苦。在送她的旅途中,一家人经过长夜,面朝大海。如何处理家庭的不幸,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影片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平淡朴实的质地,不去刻意拔高,不去故意压抑,让情绪自然流淌,“不幸”的肌理清晰可见。真水无香。打动男人的,不是女人的香水,而是女人的体香;打动观众的,不是影片的技巧,而是影片的真情。用一种冷静的,节制的电影语言,求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效果。这也许是影片获得第54届金棕榈奖的原因。金棕榈的金,不求外在的金,而是内里的金。

  平淡朴实并不意味缺少设计,所有电影都是“设计”出来的。本片在影像调度上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以构图为例,它准确表现了一个家庭从和谐到破裂的过程。在儿子出事前,一家四口常出现在同一个景框内,无论是车厢内,餐桌前,球场看台,基本是全景,把一家人“团结”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气氛。就连女儿和男友在一起讨论功课,也让父母处于前景,体现出整个家庭的轻松愉快坦陈。但儿子出事后,父亲,母亲,女儿却几乎很少在景框内“团圆”,尽管在同一个家,却处于独立的空间,相互隔绝,家庭“破裂”了。然而,这种破裂不是“全封闭”的破裂,而通过声音进行了“缝合”。第一次,伴随着嘈杂声,第一个镜头母亲在儿子房间内,下一个镜头女儿在做作业,最后展现父亲在客厅看电视,电视发出的嘈杂声原来是声源。第二次三人明显的不共处中,女儿在自己房间内摆弄收音机,收音机的调频声是声源,声音持续,母亲在卧室床上,父亲在客厅沙发上。虽然三人因“意外”而导致“破裂”,但家庭总会有某种“情绪”在牵连着彼此,提示着不可分割。之后,由于儿子的小女友(某种意义上儿子的延伸),三人在景框内的“相聚”明显多了起来,不论是妈妈给小女友打电话,还是最后送小姑娘与之前一家人在车内唱歌相呼应的全景,都喻示这个家庭会渐渐走出不幸,恢复平静。

  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与病人在一起的构图也饶有趣味。病人躺在前景,父亲坐在病人头后,这样的构图使父亲可以看到病人的表情(颠倒),但病人基本上看不到父亲。与一般表现医治心理疾病两人面对面的构图不同,这样的设计使父亲在后景表情可以有更多的发挥,不用顾及病人,可以不耐烦,可以走神,表现失子后的痛苦无心工作。也说明“医治”本身的徒劳,很多病人需要的,只是倾听(从诸多案例可以看出,病人对父亲更多的是倾听的依赖)。而父亲的痛苦,家庭内部的痛苦,却无人倾诉。

  影调上的变化可以通过父亲跑步作为线索展现。开场父亲跑步,光线充足,天气晴朗,愉悦的心情外化为一群莫名的庆祝人群。第二次父亲跑步由于化石事件与网球事件让父亲感到与儿子沟通出现不顺,光线较暗,阴天,仿佛“暴雨”即将来袭。第三次跑步在儿子出事后,父亲在夜晚(或凌晨)跑步,天色黑暗,低调,是父亲绝望和痛苦的外化。而当之后父亲几次想象“如果”儿子和自己跑步的场景,影调偏高,阳光充足到饱满,一是突出“想象”的不现实,而是表现一种安慰和幸福。

  在景别的选择上,影片整体较少使用极端景别,全景和中近景居多。因此当特写出现使,往往扎眼,扎心。儿子的棺材,从选择到密封用了不少篇幅进行描述,一是因为这是儿子的另一个“房间”,另一个居住时间更长久的房间,二是像钉子钉入棺材的特写这样的镜头出现,会深深刺痛观众的心,钉入人心。同样还有一些充满表现力的设计。父亲到游乐场“发泄”情绪,前景是碰碰车,后景父亲孤独坐在长椅上。前景仿佛是后景的脚注,父亲内心无疑也在进行一场“碰撞”,只是撞出的不是欢笑,而是痛苦。父亲发现家中一切器具都有破损而动怒。破损早已存在,有破损而不扔是一种珍视的表现,而此刻却显得碍眼,问题不在于器具破裂,而在于是儿子的失去而导致“家”的破裂。

  对于青春期的男生来说,自己的房间对于父母来说,基本上是禁区。因为房间里埋有秘密,隐瞒才是常态。片中虽没表现具体的冲突,但儿子隐瞒偷化石,结识小女友却从未和父母谈起,无形中已形成一种和父母对抗的张力,无论表面多么的和谐。他们不愿和父母等大人分享自己的秘密。于是,“儿子的房间”,成为一个缓冲地带,父母试图进入孩子内心的门槛。父亲趁儿子进房间,就是试图理解儿子的奇怪行为后的秘密。而儿子出事后,房间则具有多种含义,既是儿子的延伸,又不断提示着痛苦的存在,母亲只能在房间里抱着衣服流泪。不愿和父母分享房间的儿子,却愿意和只结识一天的小女友通过相片分享了自己的房间,提示着房间的私密性,那些从未在父母面前流露过的可爱动作,仍然勾起父母的深澈的怀念。

  父亲作为心理医生总是为他的病人寻找借口,缓解焦虑。而亲情之爱,包容性最大,也是唯一不计任何代价,不找借口的感情。欧洲电影,不像好莱坞大片,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没有炸天轰地的奇观,常常去表现最简单最永恒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家庭主题,新世纪以来,一些顶级电影奖项常将最高的荣誉献给“家庭”,远至获得金棕榈大奖的本片,近至擒得金马的新加坡影片《爸妈不在家》,这既是对“家庭”的回归,也是一种呼唤。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九):给未来预留一份明媚

  父亲来到游乐场,飞升旋转中体验着身体的轻和生命逝去的沉痛;母亲一个人躺在床上放声痛哭;女儿躲在商场的试衣间内偷偷的流泪。儿子的房间摆设依旧,那件红色的外套还残留着温暖的气息,但那个父子一起跑步的约定却再也无法实现。

  南尼莫莱蒂用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简单却深沉的故事。儿子意外死亡,家人应该如何走出阴影,继续生活?这个问题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生命的意外太多,如何继续更好的生活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功课。

  教堂里,神父说:“我们不是制定命运的人,但仍然活着的人,特别是家人会问: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只能用信念去对待那些超越我们所能理解的事物,即使我们无法参透。”相信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些年轻的人,那些善良的人,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为什么偏偏会走向死亡?很多时候,信仰很难抚慰伤痛,我们会钻入意义的牛角尖,让生活走入死胡同。

  电影中,父亲一直纠结于意外当天没能推掉病人的请求,坚持和儿子一起外出慢跑。他不停的追问儿子死亡的细节,沉溺在过去无法自拔,他一次又一次的幻想和儿子一起慢跑的画面,甚至迁怒于那个病人。母亲责怪他只考虑自己,只顾着给自己疗伤却忽略了身边同样痛苦的人,曾经幸福的家庭开始出现了裂痕。有一个镜头,父亲在给那个陌生女孩写信,试图告诉她安德烈已经过世的消息,写着写着就在信纸上胡乱的画起来,这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中的一个镜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失去家人,比诺什远离原来的生活空间,在陌生的咖啡馆看着一块方糖在咖啡的浸泡下慢慢变色,他们都把生命交给了无为的时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走下去,简单的镜头蕴藏了饱满的情感。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最后,那个写情书给安德烈的女孩来到家中,简单的寒暄之后,她就要上路了,她要和朋友第一次搭顺风车旅行。父母和女儿三人一起为他们送行,深夜中把他们送至方便搭车的站点。我努力的揣测这一夜父母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他们一定从这个熟睡的女孩和男孩身上看到了青春的无限可能,他们在进行一场未知的旅程,也是成长的预演,太多欢乐痛苦等着他们去品尝。离别前,父亲问母亲:“他们是恋人吗?但是别问他们。”或许已经发生,或许将要发生,把这留给生活本身吧。这不就是生命的意义吗?它太丰富,五味杂陈,我们永远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要活着,就永远有下一段路等着我们去走,我们还能去爱,还能感受爱。

  《儿子的房间》获得了2001的金棕榈大奖,为当时的意大利电影赢得了久违的荣誉,也让世界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了意大利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儿子的房间》有着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风骨,朴实的镜头下是那份对普通人的关怀,可是不同于现实主义电影透露出的对黯淡未来的无望,《儿子的房间》结束于清晨温暖的海边,它给未来预留了一份明媚。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十):关于结尾...

  “我们该如何根据剧中角色为其设置剧情”,这种量身定制式剧情设置的做法是导演或编剧的一厢情愿,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因而不能够真实还原生活。想想那些无聊的名人传记片吧,导演们习惯于根据角色的性格和特质,强迫其处于某种故事当中,来还原所谓的真实,而这种做法迟早会被观众看穿,最终难免落于俗套。

  我们该如何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来还原生活呢?也许本片的结尾给出了答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