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公园》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上海公园》观后感10篇

2017-12-10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海公园》观后感10篇

  《上海公园》是一部由黄凯执导,魏云 / 褚颖颖 / 董文军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公园》观后感(一):总有一天要离开的后青春

  比起探讨《上海公园》这部电影本身,我似乎更有立场来谈论一下它的创作背景。导演黄凯可以算得上是师哥,这部耗尽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最强大人力资源的电影曾经在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溅起过小小的水花,也一度在电影推荐类节目中被宣传、赏析过;当然它也像大部分小成本文艺片一样随着时光流逝很快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再被记住。拥有这样平淡命运的电影每年都层出不穷。而当我时隔多年后第一次在家观赏《上海公园》,在片头字幕中看到如今活跃在沪上各大电影评论节目、小资咖啡馆的石川、葛颖老师的名字,还有已去世的金冠军院长的名字时,那种感慨和惆怅是很难形容的。

  不过本着客观的角度来说,这部耗费上大影视人心血的作品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只能说,这是一部在形式上非常像电影的电影,或者说是一部无限接近于电影的电影,但离真正完成度高的电影还是差了一丝火候。电影官方介绍的故事大意是一对昔日恋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上重逢,经历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二人多年来唯一不变的是对彼此的深爱,男方在第二日即将前往深圳工作,女方则刚刚怀孕3个月,一夜重逢之后,他们的生活轨迹是否会发生改变?这实在是一个太过现成,太容易激起现代年轻人共鸣的故事题材。对于第一次创作长篇电影的新生团队而言,大学毕业,浸淫社会5,6年却又不至于麻木不仁的后青春期年轻人所面对的迷茫苦闷是太讨巧,太容易拍,有内容可以发挥,也不至于会一败涂地的题材。

  然而,片子最终呈现的不够成熟大气的一点也正因为它题材的局限性。年轻社会人在离开校园后对往日青葱岁月的回首,会夹杂着在工作上的怀才不遇;对单纯爱情关系的缺失所产生的遗憾;对庸庸碌碌生活的质疑。在一部时长有限的电影里,年轻的导演试图把多种迷茫心情都按剂量平均分配给不同的毕业生角色:男主角吴正冬和杜蕊蕊代表的是大家最容易缅怀的校园爱情;胖子班长则在班级聚会结束后回到居所抱怨道:回来后,我又成为一个普通的财务了,然后幽幽地弹起吉他。这样比较机械的人物形象设计有着明显的习作味道,但在意境上也不失风味。这是一部由琐碎的情感拼凑成的电影,情绪到了,但故事情节不够饱满,让观众难以对银幕上纷纷杂杂的角色真正产生同理心,找不到唏嘘他们人生的实质点。

  电影的英文名字叫park shanghai。park除了公园还有停泊的意思,所以电影里也有一些国际友人角色,不过可惜的是这些角色在电影里显得不伦不类,当他们说着英语或者半生不熟的港式普通话时,我觉得这些角色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突显“上海公园”是个海纳百川的国际社会,是穷人富人洋人的国际公园。导演为电影掺杂的国际元素把原本浓厚的上海本土怀旧气息又拉远了不少。这些角色中有影片开头出现的戴着“老外”帽子的帅气观光者,影片伴随着音乐的结尾中他与片头相识的陌生上海女孩拥吻,似乎在暗示着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邂逅与艳遇;还有男主角在聚会大楼里遇见的ABC朋友小黑(因为演员穿着黑色T-SHIRT我们就叫他小黑好了);还有在同一幢大楼餐厅里打工的宁夏男孩,他被导演安排象征性地参与了吴正冬与小黑的天台对话,借此感叹了一下自己的青春,在结尾中亮出长久不吹的老口琴。和同学会上的诸多同学角色一样,社会上的这些角色所肩负的任务是增加男主角视野的多元性,他们也有梦想要追寻,他们也有失恋痛苦。同样也可惜在导演要塑造的形象太多太杂,几乎每一个都站不住脚跟,存在感太单薄。

  在那么多角色都登场之后,本来是主线的吴正冬和杜蕊蕊反而被淹没,显得鸡肋。吴正冬最后跪在杜蕊蕊行将离去的出租车前说【那么多年我一直放不下这段感情】的台词也让人觉得由于两人情愫铺垫不到位而显得做作。导演并没有在电影里留出多余时间让他们去抉择煎熬,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一个刚睡眼惺忪起床,另一个已经在去往异地的路上。而电影就这么仓促收尾了。虽然生活化的表演给电影增加了真实感,不过大部分皆为素人的演员都是在各演各的,缺乏相性和默契,更不谈上产生火花了。女主角颇为话剧腔的台词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发音毁了男主角营造的随意市井感,非常不搭调。事实上电影中我最认可的表演就是男主角吴正冬和胖子班长。

  来说说我个人比较欣赏的部分。导演把白天的色调处理得非常暖色系,于是石库门的砖头变得格外的橘,电影中空气的流通也显得很浪漫。正片开始后那个宁夏男孩骑着自行车在里弄里穿行而过的长镜头让人很感动,他最终穿出里弄回到大马路时,镜头又来到了停在路边的汽车里,杜蕊蕊的脸上,身边正坐着一个表情淡漠的男人。这一段的配乐也十分的煽动人心,可以说是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我最喜欢的部分。在音乐部分,胖子班长抱着吉他借歌浇愁的歌声也十分悠扬美妙。

  上星期我问起影视学院毕业的TOKA,黄凯导演现在怎么样?TOKA说他最后还是北漂了,听说接一些电视台的零活儿。我当时想不出要接什么话,于是说了一句:哦,看来学影视专业要实现梦想还是很难的。在电影最后的字幕中,打了一行“此片献给金冠军”,作为《上海公园》的总制片人和影视学院的院长,我迷迷糊糊记得我就读期间他就去世了。作为培养影视幕后工作的学校,上大影视学院和大家传统中认识的光鲜亮丽的幕前影视教学机构不同,影工和编导专业的课业是相当艰苦的,攻读的过程也并不浪漫;学生们与其说是文艺青年,倒更像理工科的学生。能诞生这样一部最终能公映的电影,烂木头也相当为之骄傲。虽然成片效果告诉我们:从象牙塔走出的学生导演要导一部好片子仍然需要成熟的剧本和更广阔的题材,永远徜徉在后青春期里闭门造车是走不长远的。要前进就必须要选择离开。就如片尾字幕出现时背景歌曲里的男声唱的“我和表妹在草席上陪着外婆打牌,外婆说,总有一天,我要离开。”

  今天偶然在豆瓣上发现《上海公园》进入了今年上海新成立的艺术电影联盟展映计划,10月份有希望在大银幕上再一次看到该片。同时也希望能再一次听到黄凯导演的消息和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新作。它是拍给80后的回忆电影,其实更像拍给上大人自己的私房电影。

  《上海公园》观后感(二):决裂的勇气

  《上海公园》这个片子拍的其实拍的刚好是我这个年龄的人。 在技术上来说,无论是摄影、声音,都显得难得的精致,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导演来说。这个片子可贵的地方在于他实实在在的贴近生活。可能缺点也正在于此,虽然结尾是一个开放的结尾,却始终没能哪怕有一点点和生活超脱开。这大概也是这些剧中人的悲剧所在,人物沉溺于自己的过去或者小我之中,难以自拔,更是无力抗争。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城市的小资、高楼林立和赤裸裸的现实对于年轻人的逼压。

  尽管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生活上的无力和挫败感,我同时也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并且愿意为这样的憧憬付诸实践努力,因此我认为对于我们这批工作三年后的人精神状态上的呈现是有一定缺失的。个人觉得,彼时的导演充满着知识分子式的感伤和彷徨,格局有点偏小。但从辞去电视台的工作来专心摄制这部片子的行为来看,导演还是充满着理想激情的,似乎不应只是如此。但毕竟是长篇处女作,实在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起了。

  忽然想起自己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前给自己写的一部小说:一个人一定要有跟自己的过去决裂的勇气,他的新生活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意义,否则你还只是两年前的你。

  对于这样的导演,5年过去了,他的第二部片子依然还是难产,导演或许也有一定责任,但是管理上海电影的大爷们也该反省反省了,你们到底干了哪些有助于上海青年电影人成长的事情?

  金冠军很难得,否则这部片子可能也就没有了。献给金冠军。

  《上海公园》观后感(三):我唯一喜欢的就是那些唱K的人安静下来听他朗诵诗

  我特意搜了这首顾城的诗。

  lt;我是一个任性孩子>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绒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悸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擦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来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男主角把内容改了,

  改为他自己的感受,

  看到前女友婚纱照时的情绪。

  他提到火锅,

  最后听了诗的那姑娘和恋人真去吃火锅了。。。。

  关于制作 30万 也不是个小数目了吧?

  《上海公园》观后感(四):伪装成影评的反思(或告诫)

  我写影评,一般评的都是名家名作。其实仔细想想,我这样一个一事无成的业余人士,有什么资格去评那些已经得到公认的作品呢?无非装逼而已。

  但是这个片子我大概是有资格评论一下的。首先我承认这个导演是个很牛的人。他和我是同一个学校(不同学院)毕业的,年龄也和我差不多。但是人家年纪轻轻拍出了一个有国家放映许可证的正规电影,还去参加了电影节。相比之下,我当年不务正业(因为我不是学电影的)拍的毕业作品,和其相比就是小舢板与大轮船的区别。

  但是昨天我第一次看了这个当年在学校里就久负盛名的片子,感觉却像是看到了我自己拍的那个不成熟的毕业作品。我估计这个片子是和我那个差不多同一年拍的。我是07年毕业时搞的,2个演员,3个人的团队,前后大概拍了一个月完成。而也就在那时,我听说了我们学校有个牛人拍了一个电影去参加了电影节。但却一直无缘得见。直到昨天。

  他其实在许多地方都力图做到专业。因为专业优势,他们的摄像机比我好,肯定也有专业的非编系统支持,然后我也看到了影片中不少灯光都是精心布置过的,后期调色也很讲究,摄影的人肯定也是很努力地扛着带稳定器的摄像机拍手持的镜头——(单就这一点倒是和我一样)

  就这样,一部博得了不少人赞誉的著名学生电影,和一部我个人拍着玩的小打小闹的dv短片,除了是同一年拍的,同一个学校的人拍的,此外再无任何关联,也没什可比性。但是我却看到导演犯了无数和我当时犯下的一样的错误。

  演员的青涩和不专业是无法避免的。夜景的难处理对于非专业的制作也是困难的。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最大问题其实在于故事的薄弱以及对镜头的掌握。

  首先这样一个暧昧的,无亮点的,也很简单的故事,竟然撑足了90分钟。大概半小时能解决的故事,被拉到了3倍以上的长度,必然需要有很多旁支细节来填充。但是片中的旁支也和主线故事一样缺乏高潮,难免让人觉得小题大做。这个错误和我犯的是一模一样。当时我也是把一个很小的故事拍得太冗长了——5分钟的故事我给拍了23分。(无论是我的那个故事,还是这个上海公园)无非就是在说毕业后的迷茫,有必要那么深沉么,回头来看都不过是自作多情的小事而已。其实在一个封闭空间和时间中说一个小故事是最考验的导演技巧的。牛逼的导演可以把这一类故事拍成牛片,技巧不足的导演就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于是接下来第二个就是技巧问题——关于镜头。我看片的时候就差点没笑出来,有好些镜头的拍法简直和我当时的一模一样。这就说明了他也犯了和我当时一样的错误。败笔在哪里?长镜头太多。通篇所有的镜头几乎都是手持长镜,然后几乎所有的对话也都是在长镜中完成的。我当时自己拍片也是这样。一个无聊到一塌糊涂的小动作也都是用长镜。其实像长镜这样的利器,在高潮的时候用是事半功倍,滥用则是小题大做。就连标榜实景手持长镜的新浪潮鼻祖们,也没到事事长镜的地步。而曾经那部以超级长镜头闻名的大片《人类之子》,只是在最高潮的两段用足了长镜头,其余时间固定机位,反切等等样样不少。结合我自身当时犯错的原因来分析,滥用长镜头只能解释为:基本功不扎实,无法设计出自然,丰富,多变的镜头组合,唯独只能单一地依靠最容易出效果的“长镜头”。

  两点说完,既是批评导演,也是批评自己。其余还有不少小毛病先不提。还是得说,作为一个学生能凭一己之力,找到那么多资源,来帮助自己拍成这样一个影片首先就是一个成功。我个人绝没有这样的本事和机遇。电影是一种工业,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光有梦想拍不成电影,我没有达成这个梦想,但是他却是属于那种实现了梦想的成功者。

  但是用这样的一个不成熟影片,就妄图征服世界,去各地参加电影节,是不是自视过高了呢?当年我还看过一个苏州电视台台长儿子拍的小成本影片《笛声何处》,同样也是野心勃勃,但同样也是败笔不少。大概也是这个情况吧。

  最后小八卦一下,后来据说这位导演,也就是我的学长去了电视台工作,回归了普通的岗位。但是据说他业务上的评价并不太高。其实我想说的是,有梦想绝对是个幸福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是真正的上帝宠儿。不如认清自己的位置。

  《上海公园》观后感(五):一别便是永别

  这部电影是他推荐的,第一次看时我仅仅出于好奇,想知道为什么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想借此窥探他有些深邃的内心,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感想,看过就过。和他分开后,我纠结许久要不要再点开这部电影,害怕看完之后好不容易整理好的心绪会再次溃堤。还好,结果尚且可控。

  吴正东说话的语气很熟悉,对“女朋友”的定义大抵也相似,我想他是在电影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屋顶的那场戏,昔日的恋人略带尴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有些刻意的回忆和逃避,欲言又止,是久别重逢后的常规状态。说分开很容易,再见却很难。人常常这样,自以为理智和果断,却始终在遗憾中前行。我们都看不到未来,所以往往在做出决定之后,并不会立刻意识到从此将不会再有交集,只能在时光中慢慢深深体会错过的痛楚。电影的最后,两个人经历短暂重逢后再次分离,连仅存的那一点点幻想也被吹散。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抱憾终身的故事,我们通常无奈的称其为宿命。可这并不是命,而是当初的自主决定结出的果,世界那么大,两个旧人能以合适的状态再次相遇的机率能有多大呢?往往一别便是永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