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把你交给时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把你交给时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08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把你交给时间经典读后感10篇

  《把你交给时间》是一本由陶立夏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一):时间、路过、领悟

  最近一段时间,突然感觉自己的脑子里没东西了,空空的,想写点文字,总是勾勾抹抹,不知所云,于是,干脆放弃。昨天看了一段视频,讲的是上海一对小夫妻,男的27岁,女的26岁,才结婚一年,怀孩子才5个月,可是女孩被检查出来得了胰腺癌晚期,女孩在确定孩子没有被感染癌细胞之后,做了一个决定,要孩子。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决定啊,因为要孩子,就注定放弃自己最佳的治疗时间。孩子7个多月就被迫剖腹产来到了人间,而他的母亲却注定不能陪伴他成长,在最后的时刻,这位坚强的母亲录制了18个生日祝福,她希望孩子成年之前,每一年都能收到母亲的祝福。或许母子在一起的时间不会很多,但这位母亲说:“这个世界美好,我已经看过了,我希望孩子也能看到。”这种痛的领悟,只有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才会看得更清,想得更明白。

  读陶立夏著的《把你交给时间》,一下子让我静了下来,我突然觉得,最近我有些急躁了,甚至失去了方向,我不清楚自己的时间都是怎么流逝的,只是知道自己每天都是浑浑噩噩的,好像盼望时间快点流逝,像急切等待什么结果一样,所以忽略了过程,忽略了欣赏。陶立夏写的文字就如炎日下的一丝凉风,我很羡慕一直能很冷静,很惬意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人。这部书很精美,美图美文,养眼。我们都读过一些经典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小桔灯》。散文一般文字都很优美,而且作者能够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这就是散文的魅力所在。这本书作者分了几个篇章,《当思念震耳欲聋》《我路过的风景里,你最美》《爱有太多种面目》《各自坚守,各自自由》,看似分了章节,每一个章节都在写相关的故事,其实整本书都是在写作者所思所想,时间过去了,我们谁也没有留在原地等候。

  最初看到这本书时,我以为一定是作者写的一些旅行感悟,属于鸡汤文章,但是读完了一些篇章,我才觉得人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活出自己。现实中我们都是在打拼,总是在忙碌,很少能像作者一样,坐下来,喝一杯茶,想想过往,让自己慢下来。我们常常说自己很辛苦,很累,有时都不清楚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为何总有人对你指手画脚,为何总有人逼着你去实现一些所谓虚幻的东西,而你自己却失去了自我。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被一些琐碎无意义的事情所牵绊,反而迷失了自己,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任它悄悄流逝,每天回想起来,原来虚度时光是那么的简单,只要你稍有放纵,它就绝尘而去

  龙应台对安德烈说:“孩子,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为了与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会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你就会觉得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够带给你快乐。”我们是不是都找到了这样的工作,还是被迫谋生。我觉得这些话不仅仅应该与孩子们分享,也应该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们分享,如果我们每一天都在浪费着自己的时间,那么你路过的风景一定是灰色的,而不是彩色的,因为你会时常为了自己碌碌无为而羞耻。

  曾听辛晓琪唱过一首歌《领悟》,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只是我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独。”陶立夏绝对不会有这样的“领悟”,因为她走的每一步都是精彩的,最起码,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享受,哪怕孤独时。作者说,她喜欢有些折损的东西,可能无用,但是也很美丽。任何事并不是完美才是最好的,就如2016年的中国女排,她们曾经败过,而且很惨,但是她们坚持做回自己后,一群小姑娘就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一切都是未可知的,只要你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困顿迷茫也仅仅是一种经历,时间会证明一切都好。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二):冰泉暖温

  林亦霖

  初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的文字很凛冽,一如书中的很多插图,冰冷的泉水透露着丝丝的凉意。

  就像作者本身就是译者出身,外文就是如此,很多文字看上去有点冰冷,不像中文那般时刻有暖意;单当你再读时,却会渐渐为其中的一两句所打动。她的书就是此般,许多话,许多字看上去冷冰冰的。可当你再重新回头读时,能感受到她当时的用心。

  很喜欢她写王尔德的那段文字,虽然没读过王尔德的那本书,在她的笔下,我仿佛陪他度过了人生中的一段历程。王尔德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他华美的服饰和富丽堂皇的笔锋,他多愁善感的性格源源不断的才情。这些,赋予他的不一定是幸福,而是透支的生活

  文学只有在苦难中才能变得异常夺目,那些幸福中的文字大多读起来平淡无奇人生若没有种种经历,抑或磨难,便也也少了很多幸福感吧。经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解决时的困难,解决后的欣慰,这样人生才渐渐有了点乐趣。就像王尔德本人那样。他的性格注定和那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虽然他很正统地结了婚,但那并不是他想要的爱恋。于是,跌跌撞撞,寻寻觅觅,他遇到了波西——那个身上带有他影子的年轻人。不过,波西更美貌、更天真、更骄纵,他出现在王尔德的世界里。就像一团烈火,照亮了王的世界。他爱王尔德,王尔德也爱他,这样的爱不被祝福,可还是爱了。

  爱情,就是你身上带有我的模样,我身上印着你的样子。俩人的纠缠,让王尔德写下了一段段的绝唱,《自深深处》大抵就是这样被写出。因为爱,他源源不断创作;因为事,他才华横溢色。他是文字的君王,因为波西的存在,他可以挥霍着自己的才气,为的只是他的一抹笑容。他对波西无限宠溺,只因波西给了他无人可给予的欢乐

  这样的生活却是短暂的,就如烟花一般。他告状反入狱,即使是在狱中他依然在为波西写东西。即使他的家散了,钱没了,他也在写。虽然波西不那么爱他了,他还是在写。那是他的生命啊。

  当作者看似云淡风轻地写出这些文字时,内心的翻涌不知何许。曾以为的波澜不惊,面对情感心平气和,却在情感来临的时候溃不成军。书中章节中最爱的,就是关于这些爱情的记载。她说自己不懂爱,在我看来,她只是没经历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她望着书中的爱情,看着书中的倒影,做翻译他们的人,做感受他们的人。

  她的笔仿佛来自高山的冰泉,那么随意勾勒出一幅幅画卷。让人不敢那么轻易靠近,可是当你用心去温暖了冰泉,得到的是就是一份甘甜

  她的书,她的字。就似冰泉,冰泉亦会温暖!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三):把你交给时间

  1.人心里的事多么像地下的河流,见不得天日却仍要向更深更暗处去。

  2.时间是最深的沼泽,等得越久,陷得越深。

  3.我们并不编排一切,我们不过是实践自己的预言。

  4.生活山高水阔,我喜欢我们各自坚守,并各自自由。

  5.佛教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温柔对待身边的人,因为它们是我们无法抵达也终不能理解的另一个自身,是这世界上无数被困在不同面貌与思维中的、不同心智与皮囊下的“我”。

  6.岛不是孤独也不是圆满,它是圆满的孤独。人生,同样如此。

  7.生命是一个,你不断追逐寻找,然后一一放弃的过程。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四):静静的听啊,你的心

  第一次听说陶立夏,是去年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说她有着放荡不羁灵魂和一颗不被拘束的心。她从不安于现状,辞掉了让人羡慕的外企工作,舍掉了安稳富裕的生活,带着行李箱,独自一人便走遍了这世间的千山万水。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她眼中的世界。很多人都羡慕她这样的洒脱,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的洒脱。

  于是在心里默默记住了这个名字。

  当我拿到这本《把你交给时间》,心里有一种实实落落的踏实感,对了,与我心目当中的陶立夏完全吻合。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淡雅、质朴、宁静。应该是一匹白马的脸部特写,一只眼睛被浓密的睫毛遮挡着,散发着柔和的神采。翻开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回归心灵之作。书中那篇幅不一的优美散文,文笔诗意,清新而隽永。这本书记录了作者从冰岛到东京,不同的地点的不同感悟。“在爱中的人,会耽于想象,想象着他的生活正如写作者构思一部小说,为他挑选场景、描画心境,怎样的表情搭配怎样适宜的天气。他抬起头来,那个美丽的侧面,连光线都要刚刚好。他与人说话,是什么语气,谈论什么主题。他走过长巷,看见一枝花,停了停。你让他在这样的景象里,想起你。动用的,是写作者的权利。书中人回眸,你心跳快了一拍,暗自欢喜。”

  那么美丽。

  《把你交给时间》字数不多,图文并茂,很快就能读完。作者用细腻的笔调,讲述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思考。“我在伦敦重读这个故事。你曾说:感觉你就要从此消失了,我们之间,再无往来。”“路过爱丁堡,去看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内收藏着的一副Johannes Vermeer,偶遇了Jan Van Huysum的铜版油画。”“傍晚自雷克雅未克前往米兰的航班,舷窗外夜色正在涌起,墨色的潮水一点一点漫过金色的阿尔卑斯山脉。”每个城市都像不同个性的人,给她带来不同的体验和领悟。从自然风景的描绘到人文历史的探究,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陶立夏成熟地运用细腻的语言、表达出了其他人也许同样能够感受到、却不太容易表达出来的细腻情感。

  “照片与文字里看来精彩纷呈的旅途其实也可以是孤独的,甚至因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而比日常更孤独。这一路上孤独是常态,也是一种清醒剂和催化剂,如果要写作或者专注地做一件事,你必须独处,或者将周围的杂音屏蔽。”也许独自旅行的意义,真的是在于重新认识自己吧。

  对陶立夏来说,独处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孤独原本就是爱与人生的常态。“时间过去了,我们谁也没有在原地等候。这就是关于时间和耐心的全部真相。”

  把你交给时间,然后静静地听啊,你的心。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五):【拾光书屋(书评)】时间趟过岁月的河

  《把你交给时间》书评:时间趟过岁月的河

  人总是不能说走就走,总是在原地打转,在打转的日子里时间就这样溜走了,连脚印的痕迹都抹平了。陶立夏带着护照、信用卡、保温杯走爬高山,趟过大河,去过小镇,看过美丽的风景,接触过各色的人,喜欢困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之中,没有电话、没有邮件、没有网路,人生就像手里那张小小的出入境登记卡,来去确切,去处明朗,无需选择。

  这本书是一本旅游散文随笔,配有作者拍摄的美景图片,适合午后或者晚上安安静静的阅读。这是一本与旅游有关的书籍,但又区别一般的旅游书籍,没有对风景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更多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的收获、感悟以及沉淀的思考。去过的地方一山一草一瀑布都可以随感而写,写给自己,写给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成为文字里的记忆。书中间隔插入的风景照片既有大气磅礴的风景,也有日常静谧小情调的瞬间。雪山、草原、落日、冰川,街头、书桌、一朵花、一本书,一座雕塑相互对应着,都给文字增加了色彩,搭配得完美。

  陶立夏,作家、翻译、摄影师。一直在路上,一直喜欢奔波在异国他乡,她已只身把万水千山走过,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迹,如何拥有这般勇气坚定,真让人好奇。大约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再次开始远行,她在微信上开始了350 odd days计划。这一年里,大家读着她的文字陪她去了三次苏格兰、两次伦敦,还有丹麦、法罗群岛、冰岛、意大利、迪拜、库克群岛、关岛和日本。350 odd days计划结束后,她还继续在旅游——威尼斯的夜晚,潮水涨到广场上,烛光倒映在水里;深夜的梵蒂冈广场热吻的恋人;佛罗伦萨黄昏的古建筑……时间是最深的沼泽,等得越久,陷得越深。

  简短的篇幅不用很多时间就看完,可以随便翻看,反复阅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境。时间、孤独、自由、温暖都在文字行间流淌,划过你的指尖手背。一个人去过荒野、沙漠、丛林、冰川在地图上寻找没人听说过的城市。在陌生机场深夜读难懂的历史书。在清晨读书写文章,键盘、纸笔、火柴、蜡烛、茶杯、手霜、指甲刀……从陌生到熟悉,到自由。走过的地方,不停留的时间,不变的真情,不灭的激情。读过的书,看过的景,遇到过的人,都在书中只言片语,出现,走过,淡忘,留恋。

  文字的魅力莫过于说不出的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如品醇酒,回味悠长,心里荡漾,难以割舍。时间趟过岁月的河,时间留下不灭的永恒。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走过了岁月与时间,走出了自己的生活与自由。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六):一个人

  读立夏的文字,仿佛总是能够想象到她四处奔波的样子,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岛屿前往另一个岛屿;从一个国度去往另一个国度。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立夏的书,第一次读她的文字是因为偶尔在网络上看到她的书籍,随即便买回一本来读,第一本是《练习一个人》,第二本是《夜航西非》,而第三本正是刚刚读完的《把你交给时间》,序的开头一句便是:“编辑发来散文集的封面样稿时,我正在收拾行李去机场。”非常立夏式的开头,不停的奔波与行走。

  我喜欢立夏笔下的景物与人,也喜欢她写下的故事。

  她说,在她三十岁的时候,喜欢上了山,在那之前则喜欢海,所以不停的奔波去看海连同岛屿。三十岁的时候,喜欢山,喜欢它的静。

  每次读到她独自的旅程,我总是会想,一个人不会觉得孤独嘛?好像立夏出游正是为了克服这样的孤独,不停的变换地点与航班,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努力的填满自己。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七):最热的冰山

  冰冷的美感,大概是次数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自不必说,尽管读之前我纯粹是本着凑单的目的把它一起放进购物车,本以为它与那些摆在书店最显眼位置的畅销书一样,不过如心灵鸡汤一般华而不实,没想到却是惊喜连连。作者还翻译过《夜航西飞》,想来也不是讲几个催泪故事赚稿费的“网红作家”。

  此书副标题是“从冰岛到东京”,不知是否是作者刻意为之,全书大部分笔墨仍着重于她在北欧的经历,东京只是寥寥几笔带过。看得出,作者对冰岛情有独钟,不仅数次独自前往冰岛旅行,更在书中毫不吝啬对它的赞美。做核对并到的喜爱也许正因为冰岛与她的性格完美契合,傲世独立,热情时极昼、冰冷时极夜,从不喧嚣,亦不招摇。作者在回答“旅行时必不可少的三样东西是什么?”时,说出了如下物件:护照、信用卡、保温杯。前两样是任何旅途成行的关键,而第三件,保温杯,也许她常流连极寒之地,需要热水温手,抑或,看似冷若冰霜的文字下,作者也只是一个需要温暖的女孩而已。

  在作者的笔下,不论是她在旅途还是生活中遇见的人,放佛都很难扎下根来。她与他们匆匆相遇,而后默默告别,很难有人穿过重重迷障到达她的内心深处。“我是因为你,得以穿越这黑暗的。”作者这样写道,也许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黑暗中等待另一个人穿越迷障找到你。

  多么幸运,我找到了你。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八):把爱情交给时间

  去年九月书,但拖拖拉拉到现在读完,或许我也是把自己交给了时间吧。

  上次读陶立夏,还是2014年,书名是《练习一个人》,那时候,我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爱情都都还处在迷茫状态,异地恋的纠结,工作的羁绊,身在他乡的孤独,但是她的文字却是给了我力量,让我学会了开阔、明了,学会了一个人。

  这本《把你交给时间》和《练习一个人》一样,也是她的游记、散文,也是她一个人,但不同的是这次无论走在哪里,她的心里应该是有让他牵挂的爱人吧,因为她说,我这么爱流浪是因为回不去一个人的身边吧。所以,从这本书里,我读到的是有关爱情。

  那么,爱情是什么呢?爱情是种啮齿动物,不仅吃光的你的血肉,啃完了你的骨头,让你露出一颗心,还会会一直吞噬你的灵魂。但即便是这样,我们有谁又缺的了它呢?

  我和他最初的开始,是因为对那份温柔的眷恋,我喜欢他对我旖旎的细语温言,喜欢看他的微笑,甚至他一笑,我的天都亮了。但是三年异地,却是慢慢吞噬着彼此的耐心,再炽热的感情也经不起时间的冷却和生活琐碎的消磨。就在我学会一个人了的那段时间里,我想我也渐渐地把内心的那份温柔在封闭吧,我们联络越来越少,连互相问候也是越来越官方。

  我们都把彼此交给了时间,但是我却是常常在想这个我爱上的温柔的人,他如果离开了我的世界,那我还能不能好好的生活,我能不能放下,答案是不能的,所以我要和他在一起,再痛也不能放手。

  现在,我们结婚了,那个他温柔的把戒指戴在了我左手的无名指,我们轻轻地亲吻,我们牵手前行。

  虽然,现在的我在音乐中写这段文字,他在遥远的北京为论文焦灼,依然异地,但却有着希望和力量。我们把爱交给时间,因为在这时间里,我们都感受着爱与被爱,依靠和信赖,惊喜及感动。我们彼此爱着,并且会一直爱下去。

  写在情人节前,愿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九):隔着满身甲胄,感觉这个世界的心跳

  花了太过悠长的时间,走走停停,断断续续,像是挤出了一些人生的缝隙,在各种突然放空、心沉意懒的瞬间,才想到倒一杯热水,捧起它。最后最后,终于在这个第一天供暖的沉沉雾霾天的下午,读完了这本《把你交给时间》。

  该说这是一本主题明确的书吗?一如封面上写着的:“从冰岛,到东京,呈现理想生活方式的美好可能”,我其实不以为然,一开始也并没这样想过。

  坦白说,我并不是被这句主广告语所打动的。起了读这本书的念头,全因一个瞬间,浏览网页时,封面左下角以清爽字体标示的一句话骤然撞进眼底,心弦为之微微一震:

  “我是因为你,得以穿越这黑暗的。”

  陶立夏说:“文明的、整齐的、匆忙的城市像一只光洁的盒子,让寻求遮蔽与慰藉的人四处碰壁。而无人的、广袤的、壮阔的荒野,却如一个敞开的怀抱。”敏感如她,大概是为了寻求那些既温暖又疏离的下一个怀抱,才不断不断地往前走,不断不断地与诸般人事告别,又不断不断地跌入一个又一个清晰的心灵梦境吧。

  就像她说:“你来度我,我们遇到一个人,像前行的路上遇到一艘船,一座桥,经过去往结局。你挥手作别,敦促我原本留恋的脚步向前,因为再无原地踯躅的借口。”

  也因此,我觉得这本书里的文字,细细咂摸,无一不有梦的质地。尽管坐标在不断迁移,从伦敦、佛罗伦萨、雷克雅未克,到冰岛、东京、上海……严冬暮春,情随境变,文字彼端的我,却始终像一个停电的深夜,和她隔桌面对面坐着的人,心有千言,但不片语,只专注地捧着一盏明明灭灭的烛火,等她先开口。

  是啊,那些真正在明亮的白昼发生过的事情,纵然刻骨铭心,也不在这世上,而在我们的内心。人心里的事,多么像地下的河流,见不得天日却仍要向更深更暗处去。一个写作者的使命,当然不是凭客观的脚步去丈量大地的宽厚,而是顺着这黑暗的深处,哪怕孤注一掷,也执意探身前往,去寻找生命唯一的出口。

  仔细想来,这本书中有许多直指人心的句子。比如“敬畏爱的伟大并知晓它的局限才是自由”,比如“太多事都要在静默里发生,胚胎成长,果实熟透,花渐渐开了。甚至是海浪涌上岸来之前,那片刻的天地俱寂“,比如“但我愿你到最后的最后,学会表面不动声色,内在依旧心似淬火”。然而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那篇是《往事的冰山》——

  儿时的冬天,深深喜欢过的男孩逃了课带着她出去玩。路边的护城河结了冰,小小的她说:“我要砸一下冰。”扔出的石块砸在冰上,发出钝钝的叩击声,顺冰面传远了,留下一道白色痕迹。

  多年以后,她跨越了半个地球,在冰岛的冰川湖边捡冰块,北极燕鸥在筑巢,碎裂的冰川如幽灵船碰撞着漂向大海,发出轰隆隆的巨响。然后她听见了,那年冬天,她扔出石块之后冰面传来的那声中空的钝响。

  就是这声钝响,牵引起我的诸多记忆,也在我人生的湖面,传来阵阵悠远的回音。

  也许我们走过的路,经过的人生,要在很多年以后,寻到一个恰好到处的时机,再向我们正式袒露它本来的面目。但愿我们到了那时,爱过很多人,伤过很多心,淋过很多雨,穿越过很多黑暗,依然能隔着满身甲胄,感觉这个世界的心跳,同时也是自己的心跳。

  然后,心似淬火,无论身边还有没有那个一起穿越黑暗的人,都能原地微笑,安静地迎接这个世界的光亮。

  《把你交给时间》读后感(十):我路过的风景,你最美°

  ——评《把你交给时间》

  文/蓦烟如雪

  这是一本散文集,我更喜欢把它归于一种心情,一种对文学的感慨,一种对旅行的共勉,甚至是对感情的一种倾诉。

  陶立夏的作品我初窥两本,一是《如果没有你》二是《岛屿来信》,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没有你》里面的女主同行工作的细节,而《把你交给时间》反而让我对她的文笔大为改观。

  旅行异乡人的状态,我很有感触,“旅行就像是从一间因为暖气太足而缺氧的房间走到寒冷但空气新鲜的室外。”渴望出走,渴望游离陌生,但又渴望家的一点温馨。

  书中,我最爱那十个字“天地有大美,人心存幽微。”

  有些人总觉得,写一个散文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话总得有前因后果,可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不必要的画蛇添足,我为何要在做什么上,告诉一切,让自己文字显得那么的赤裸裸,如果文字一下子就把来由告知清楚,那散文集顶多也是一种无病呻吟的点缀。

  我喜欢《把你交给时间》的那种渐进的味道,不铺垫,不埋伏,就是简简单单的感触。

  最大的好,就是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去搪塞文字。这样的文字干净不造作。

  一开篇《故事的结局》的分离。

  爱,是对离别的预感,我在想,世界乏善,当你这么没,你大概不知道,我也不会告诉你。

  情最难久,性自有常。这样略带禅意的话,像是一场告别,她开启了旅程。

  从《唐风•无衣》的与众不同,到飞机上的念想。

  “我想我最初只是着迷于你看待与描述这个世界的方式,抹去成见、洞察本质、构建语句、拂尽旁枝。”在内心中,她仿佛在做一个前进的思考,渴望度缘一般。

  《无明最苦》里。那种相见恨晚,越陷越深的感情渐渐浓烈。而《盲》中,那些距离,都变成了海水漫溢在飞机舱里,不知道为何,看到那个比喻的时候,我真心觉得飞鸟和鱼不是距离,能超越距离的比喻,想象力都很惊人。

  我记得男友说,他渴望出现在我的故事里,可惜我害怕这样。

  而出现在书中,莫名的相似点,会让我觉得,怀着希望,也是好的。

  我不知道,我在看到陶立夏写的散文,会有画面感,就像你曾问我:“在你眼里,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什么?”我答:“开花的树,你的笑。“于是你笑了,我伸出手去,用指尖轻轻描你的眉梢。

  她在书中也分享了读者的留言,那句话我也触动了。

  “我不信上帝,但我希望有人保佑你“。

  爱与信仰或许都是这样简单的事,以一个愿望的方式存在。很多复杂的事,有简单的内核。

  就像舒淇今天结婚了,毫无预兆,却又让人感受到爱的春暖花开。

  也许这个世上,就是这样,为了找到对的人,他们选择剩下自己,好在,都遇到了需要的彼此。

  这里不按套路出牌,她为何不翻译《自深深处》,她说几个个理由,也写了王尔德和阿尔弗雷德包括波西的事。

  这本书看似有些杂,但我却意外的很喜欢,这样的步调,不刻意,很有自我的节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