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蛮入侵》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野蛮入侵》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12 21: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蛮入侵》经典观后感10篇

  《野蛮入侵》是一部由丹尼斯·阿康特执导,雷米·吉拉德 / 斯蒂芬·卢梭 / 多萝蒂·贝里曼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 / 悬疑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蛮入侵》观后感(一):五星的浪漫

  上次给我感触有这么深的片子还是差不多快十年前看 时时刻刻 的时候。

  90分钟的片子人物很多,表达的东西也很多,一时间要我写出感受也着实太难,豆瓣看了一下最高分的影评,我完全没看懂,高度达不到,文化赤农捂脸飘过。

  喜欢父亲的老相好和妻子在病房里和睦嬉笑

  喜欢老友在父亲最后的晚餐时候说出的那句 想不到你居然会拒绝松露

  喜欢父亲端起酒杯强忍着病痛折磨说为了我的健康

  喜欢吸毒妹和父亲在病房里的每一句对话,“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可以马上去死,老了就舍不得了,开始倒数。”

  喜欢父亲和儿子未婚妻说出自己的混乱情史,而完美的未婚妻却冷不丁来了一句,我会和你儿子结婚,但是爱情?不存在的。

  喜欢一群老头老太太在湖边抽叶子吹牛逼

  喜欢女儿一直在外面航海冒险说着父亲一直是我的男人泣不成声,却不守在马上离世父亲的身边

  喜欢吸毒女孩讽刺老头说你和我妈有段时间很熟,是指和她睡觉吧

  喜欢吸毒女孩最后主动亲吻男主,也主动将他推开,甚至逃避他最后的回眸

  喜欢男主最后在飞机上亲吻着完美的未婚妻后眼神迷离悲哀看向窗外

  太多台词太多细节,让我无法描述自己的感受,因为情绪太多,已经缕不明白道不清楚,浪漫不只幸存于爱情,浪漫贯穿每一个悲凉绝望眼神,遗留在生活里的苟延残喘,绽放于死亡和哀伤的溃烂处。

  野蛮入侵。

  我喜欢的电影。

  《野蛮入侵》观后感(二):我们一样的,一贯的不在乎

  最近连看了几部法国片,最后都是死亡,有的预先知道而有的突然出现,然而神奇的是,这些死亡永远不会抹去电影中的调侃和笑容幽默潜移默化的高于死神。

  这个一辈子以书籍烈酒与女人为乐的大学教授,在最后的一瞬,想起了年轻时入梦的美腿,死亡便被这样调侃。

  一堆老头老太围成圈坐在篝火边,分明就是《小小白色谎言》那一堆二货的老年版本。

  这部电影说的最伤心一句话应该是:“我觉得我和出生时一样无助”

  可是无助,无意义,被忘却,老去,麻木,痛苦眼泪,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友情亲情爱情每一样都美好每一样都不值得相信,但这又如何?还有文明的衰落,人性可爱与可怜,还有那么多东西我们不能付与意义也不能付诸实践,死亡只是进一步激起我们对生命的向往。

  我很喜欢听到南京人说“没的屌四”,沈从文说起昆明被轰炸时曾有学生乘着大家跑警报去的良机在水房自己烧银耳莲子羹,他把这归结为中国人的“不在乎”精神。我一直隐约感觉在文化上法国和中国最接近,看了这几部电影下来,才发现也许是因为我们一样的不在乎,这种不在乎萎靡了科学却成全了艺术。上古之时,击壤老人歌曰:“帝力于我何有焉?”都是一样一样的。

  如果说人们终于发现了“可证伪性”要比“验证”重要,那么,我们一路探究生命而不忘调侃的教授,也应当发现,死亡给生命以界限,而界限给生命以意义。House说“we are all dying"只是速度不同,所以我们有天赋的意义,所以我们即在乎这个世界,也没那么在乎,所以最后的一瞬,我们有权回想到曾见过的一双美腿。

  《野蛮入侵》观后感(三):Les invasions barbares

  与父亲形同陌路的塞巴斯蒂安(斯蒂芬·卢梭 Stéphane Rousseau 饰)忽然接到母亲路易丝的电话,那个风流成性的历史教授父亲莱米如今躺在医院里,命不久矣。塞巴斯蒂安在一番犹豫之后赶回蒙特利尔,陪父亲走过最后一段时光。多年的隔膜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让这对父子从一开始就吵了个天翻地覆,但塞巴斯蒂安还是想尽办法让父亲平静的走完最后的日子。他把父亲换到舒适的病房,并且打电话召集了父亲昔日的朋友聚集到一起,甚至为父亲买来海洛因止痛。在相处过程中,父子俩的感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该片被誉为“生命的告别仪式”,以其平实朴质的影像和细腻入微的感情横扫各大影坛颁奖礼。200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剧本、最佳女演员大奖,并获金棕榈大奖提名;2004年,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奖;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及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野蛮入侵》观后感(四):野蛮入侵的是什么

  当看到最后一幕,娜塔莎哭泣着,用颤抖的手为莱米注入致命的针剂时,我说,这老头儿哪儿好,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爱他?(我很快意识到这句话令我显得蠢到了家,所以我也原谅你的鄙夷了。)违天择不耐烦地说,你不能用你对生活的标准来评判他,他们过的是另外一种生活态度追求的是别的东西。

  大概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人生的目的产生怀疑。为什么要活着,找不到一个答案。工作是为了赚钱买吃的,同时也为了给无意义的生活找一点事做,闲着无聊所以找点事来杀时间;而买吃的只不过因为不吃会饿会难受,并不是吃饱了之后有什么重要的事等着去做。于是莱米他们就显得很聪明,既然生命本身没什么意义,只不过是人为了自己心里好受勉强找出来的一个说法,为什么不找一个轻松享受的?而莱米的生活追求享乐,不光为自己的身体安排了美酒女人的感官享乐,也给自己的头脑安排了人文艺术的精神享乐。这样才完整!身体和心灵哪个都不能忽视。

  全剧终了后,违天择问我,所以说野蛮入侵的是什么?我想了一阵子,想到之前塞巴斯蒂安的女友去看那些宗教文物的场景,对方一再的问她,你看这有没有一些商业价值?她看了又看,答案是没有。当时违天择说,这也是一种入侵啊。我想他的意思是文化的入侵,令悠久的历史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再考虑到911这样显而易见的入侵,所以只要你受到了影响,发生了你不愿意的改变,造成了令你痛心的损失,你就可以说,被入侵了。照着这个思路走,所有的一切都是入侵。我想回答他,“全部。”终究没说出口。于是他说,“是生活。”生活侵蚀了莱米,他那睿智的头颅,健硕的身躯。他拼命抗争,最后的一击是选择有尊严的死去,而他的自杀式反击没有动摇这世界的节奏一分一毫。生活侵蚀了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眼睛不再清澈,心胸不再坦荡,让梦想淹没。

  除了以上这些,片子讲的事还有很多。这又是一部“多层次华丽口感”的作品。不同的人在里面看见不同的事,找到不同的共鸣。

  《野蛮入侵》观后感(五):一个老知识分子的生命告别式

  一个风流一世,晚年却身患恶疾的老知识分子。一个早已四分五裂家庭。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老人与子女,前妻,情人们朋友们一起走过。失落的亲情被一点点唤醒,最后大家一起送别老人,使其安静长眠。

  故事本该是平实朴质的,但因为编剧编了一个太有钱的儿子,使得广大愤青们又按捺不住纷纷吐槽无钱不成戏啊!好吧,或许别把儿子写那么有钱,写他为解父亲之疼四处借钱,焦头烂额,恨不得再来个走私毒品锒铛入狱什么的,各位才能解气似得。。。

  其实吧,这个故事本身要的,就是一种安静平缓,没有大起大落的气氛。生活嘛,本该如此。又何必一定要纠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摊子浑水呢。根本不是重点嘛。

  重点在于导演在拍摄和剪辑的手法上,细腻的剪辑,这知识分子要死可和一般人不一样。要和子女重拾亲情,又要和几个朋友们絮叨人生遗憾,节奏上一直很轻松。加上几个闪回的剪辑一点不突兀反而满腹感染力。最后死前的告别式,和亲友一个个告别,加之最后老人弥留之际那一个重复的闪回,一下就到了感情起伏的至高点。顷刻间,你不再觉得老人的风流有什么错了,在他的心灵深处埋藏着他最珍爱的记忆

  想想安乐死的题材如今看得真的不少,但能拍得如此亲切平和,娓娓道来的真的不多。此片可称其中佳作也毋庸置疑

  《野蛮入侵》观后感(六):怀抱与力量

  在死亡面前,似乎抛弃了一切的愁怨与症结。在最后的路上,给予关怀和力量,给予温暖和怀抱,远比消毒液和针管,呼吸机来的有力量。如何最大限度的给予尊严,是对病人的最大鼓舞。当然,一切前提来源于自己的意愿。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尽管我们一直逃避,尤其对于国人来说,似乎这真的是禁忌。然而,面对既定的未来,为何不提早做好准备,并在来临的那一天不那么慌张。这个准备有心理层面,也有实际情况上的。所有今天作出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来那一天显得不那么笨拙,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唯一能做的是认真过好现在,并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拥有足够承受一切结果的承受力,这才是真的坚强,才是真的力量。

  《野蛮入侵》观后感(七):苍凉之后,归于寂静

  不管是怎么一回事,告别总是艰难的。尤其,当生命走到最后一程,它更像一件哀悼的工作。告别一切,然后,径直朝暮色苍茫的山谷走去。

  最后一刻,曾经的朋友,相伴左右,仿佛从云端而来;

  曾经的误解、沟壑,在晚祷的钟声中,一一消弭。

  《老爸的单程车票》里最后一幕,久病缠身的雷米终于注射了海洛因,弥留之际,儿子塞巴斯蒂安把他的手慢慢的放下至胸口,他原谅了他。

  这一刻,他走得很安详。

  父与子的疏离(一个偏安一隅,守着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列宁主义……过活,一个置身伦敦,在世界金融中心,游刃有余)也不重要了,亲情有无比宽容的一面,原谅,才是主调。

  电影中的蒙特利尔海滩,静谧,平缓。如同父与子漫步的身影。

  如何不同的生活方式,终究要在血脉之中和解。

  如何不同的生活方式,终究要在吸引之中,挣扎很久,最后依然信奉它。毕竟,习惯的力量,有着不动声色的顽固。

  在蒙特利尔的小镇还有一道忧伤风景, 娜塔莉,她吸毒、滥交,仿佛看透了世界的荒谬与无趣,在放浪形骸中,延续垮掉一代的影子,她也憧憬爱情。

  在车上,她近乎绝望的对塞巴斯蒂安说,你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有一个完美的未婚妻。而我什么都没有……

  未婚妻却说,她和他之间没有爱情,她觉得人生不该建立在“我爱你,你爱我,你怎么不爱我了……”的旋律之上。受过伤的人,对"爱”的字眼,有一种反感,不如过日子来得实在。她与风流成性的雷米其实是一类人,不相信爱情,自有一套生活哲学

  而在现实之中浸泡得久了,塞巴斯蒂安也有恍惚的时候。 娜塔莉无疑是他的例外。 所以,临别的时候,两个人疯狂的接吻。

  电影的结局,依然是苍凉的,他飞去伦敦,她在角落里凝望,为这段短暂“聚散匆匆”的时光划上一个休止符。没有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法裔的加拿人不会将浪漫进行到底,他拿着一把手术刀,把人世间的一切阴暗,无奈,层层剥开,最后呈现一种真实,很多时候,真实,会使人心情低落,不是那么的正能量。

  告别的过程,苍凉之中伴随着温情,最后烟消云散,徒留枫叶般的寂静。

  《野蛮入侵》观后感(八):小评

  主线是父亲和儿子的感情,同时反映出每个人的生存目的和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一个形而上的探讨,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在基本叙事上有点像散文诗,淡泊平时,所以叙事情节很慢,给出一个点,然后剖析评论。整部色彩在失落中有这冥冥向上的冲力。

  但是所触及的东西始终是中规中矩的,所以导致最后利益性,情节性不是很强,还有作为一部亲情主打的电影赚不了多少观众的眼泪,也实在一般。

  病重的父亲,海洛因,孝顺的儿子为父亲提供最后的舒适,失落的宗教,拿钱的学生来看老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