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失踪宝贝》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失踪宝贝》经典观后感集

2017-12-11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失踪宝贝》经典观后感集

  《失踪宝贝》是一部由本·阿弗莱克执导,卡西·阿弗莱克 / 米歇尔·莫纳汉 / 摩根·弗里曼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踪宝贝》观后感(一):道德还是良心,这是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明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却要受到良心的谴责。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的同情心如此强烈,而有的时候却如此脆弱。当小女孩阿曼达回到她曾经生活的那片街区,回到她不负责任妈妈身边,当她做在Patrick的旁边的时候,那些真正爱她的人在哪里.......道德还是良心,无论我们如何做出选择,可能都是错的。而在这样的一个充满冷漠的社会,正确的选择往往可能是埋葬真爱的元凶。最后的那段对话和影片一样深刻且发人深思,小本自导的第一部电影让我震惊,看完电影后一种强烈的压抑感由然心头。确实,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赞一个!

  《失踪宝贝》观后感(二):宝贝,你到底要什么

  这是让我非常意外的一部电影,因为在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是阿弗莱克兄弟的作品,对故事内容也完全不了解,看完之后非常感叹,真的是一部好电影!

  一开始宝贝的失踪就牵动了人心,影片里的人物性格也比较鲜明,然而演到中间孩子落水似乎已经结束了,正奇怪接下去还会发展出什么情节,在另一桩宝贝失踪案之后又回到了开始的线索上,原来以为的结束并不是结束。之后赫然发现原来如此,如此原来,好人居然是坏人,虽然处于好心,可是这是不正确的。正在郁闷怎么会是这样,又峰回路转,让人大吃一惊,原来好人还是好人,有些欣慰高兴。然而,所谓的道德考量出现,最后的结局竟然又不是之前看到的,赞叹,向创作者致敬。

  影片最后,孩子的一句话让人再次陷入沉思,到底这是对的吗?这是宝贝需要的吗?亲爱的宝贝,你到底需要什么呢?什么才是真正对你好又不会让你埋怨后悔的呢?其实,我看不如一开始就直说,跟宝贝的妈把宝贝要来,宝贝那个提不起的妈要是知道宝贝是有了更好的归宿没准一万个乐意呢!呵呵,当然,那就看不到这么精彩的电影了!

  电影故事好,两个阿弗莱克都很帅,更不用提两个骨灰级钻石男配,收藏!

  《失踪宝贝》观后感(三):凭什么替孩子选择前途?什么都不凭,但我愿意并能够承担这么做的责任和代价。

  一个人到底要多么勇敢,才敢做出正确却违法犯罪的事情?

  一个人又要多么勇敢,才敢把一个孩子从天堂送回地狱,只因这孩子生于地狱?

  诚如男主角的思想内核:没有人有权拆散一个家庭、没有人有权替一个孩子决定其未来。试问,当这些罪犯拐走女孩时,谁问过她的想法?

  而我要问,她出生时,谁问过她想不想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和母亲的环境下?

  凭什么有人生在富足善良的家庭,有人生在贫穷冷漠的家庭?

  上帝并没有把世界造的那么完美,也许这就是他造人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该做的,遵循良心、以正确的手段、做正确的事情,并且承担其带来的后果——无论好坏。

  看得见的正义是正义,看不见的正义也是正义。

  为什么我们极力追求看得见的正义?因为无数人以正义之名行邪恶之实。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正义本身。如果有一天邪恶已经不需要披着正义的外衣出现,那才是悲哀呢。

  我们需要看得见的正义,是因为“看得见”才能让我们确信是“真正义”。

  很多错误案件,在法律证据上并无瑕疵,但可能由于一些极特殊的、巧合的或人为的原因而构成法律上的看得见的正义——却与事实不符。在旁观者看来,只能通过法庭记录的证据来推测事实,这就是多数人判断是非的依据。

  但如果经过男主角在影片中的亲身经历,他还不能判断是非利害,那,就是脑袋让法律烧短路了。

  试问如果绑架者们无权为女孩选择一个更好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的未来;男主角又如何有权把一个女孩从天堂送回地狱?仅仅因为她生于地狱?

  《失踪宝贝》观后感(四):这他妈让我怎么选

  嫩卡 总感觉还是丧丧的角色 娃娃脸 说话懒洋洋 明明沙哑但声音靠前很甜很娃娃音

  卧槽卡西攻一脸 大本私心太明显了吧 哥俩声音都是提不高放不大啊就算吵起来听着也真舒服

  私心打五星

  探讨的问题很深 正义和人心?本性难移吗?这是对的吗?你能承受吗?观感挺强 大本厉害了 想不到的真相 一波三折都快比得上gone girl了

  这个情况吧 我觉得你们还是做了不好的事 那个毕竟是她妈 她妈也说了会改 你说本性难移就本性难移了?有问过孩子吗?我觉得这只能问孩子 谁都没有权利左右她的人生 照这个逻辑 人贩子拐卖穷人家的孩子去富人家也是对的了?自己感动自己 一辈子多少机会可以去做好事啊偏偏做这个?你都自己说也是为了你自己了

  男主为什么坚持司法正义 因为他估计想起假如那个时候他对瑞米用私刑 就是杀了一个好人 所以他深知不能全盘托付给自己的感情 男主做这个决策挺难的 不过这个女主估计跟他也不是一类人 还是不要在一起啦

  不太喜欢这个结局 这个结局倾向性太明显了 就是说妈妈一直不会改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有个概率的 等于是男主一个人扛下了他的选择 扛下了所有责任 其实孩子这么小的话 谁是生母确实没关系 很难能记得 但之后因缺爱导致的不幸福却是确定而难以承受的 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男主不可能一直陪着她 她的教育怎么办 她的爱怎么获得?她的一生被毁了吗?那家人明显有更好的教育 不光是能提供衣食 最重要的是能提供快乐、关心、爱和家庭的温暖 这个片子里的妈妈其实是能看出来不会改的 她一开始就会想要抛下孩子 所以也许我好好想想之后 还是会选择让孩子留在那一家吧

  男主前两次选择 人性和司法各得一分 这让他第三次怎么选 何况他一直很理智 在第一次被情绪控制了之后还一直自责

  所以这种东西 全靠命 全是概率事件 无论作出什么决策 别人无法指责 自己也无需后悔 去坦然的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就够了

  《失踪宝贝》观后感(五):就是随便说几句感想

  首先不评价把小女孩留给她母亲和留给老警察哪种选择更"正确"一些.. 因为这不该是由我做的决定. 当然依照法律只能有一种决定,但是如果不考虑法律的话,这个小女孩的去向到底应该由谁做决定呢..

  一般来说首先应该考虑小女孩自身的意愿.. 但是这里的小女孩实在太小几乎没有自身意愿..(实际上电影里面的小女孩应该有5,6岁,一般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是多少有些主观意愿的。只不过在电影里基本没表现出来她本人更倾向于哪个选择。)

  如果是"我是山姆"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6861/ 那部电影中,那个小女孩本身也强烈希望和她父亲在一起,那么在道德上也就没这么困难了.多数人的看法也都是一致的。但是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小女孩似乎对她母亲的感情还不如对老警察一家和舅舅的感情深厚,在老警察他们家时小女孩一脸开心,回到母亲怀中之后毫无喜悦之情,最后更是一脸惆怅(也许更接近于茫然)的独自看电视。

  为了讨论我们干脆假设更极端的情况,如果小女孩是1岁,完全没有主管意愿,甚至自我意识还没发育完全,这个时候是应该由父母来做决定,但是又应该从谁的角度来评判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呢..

  我们把自己代入这种情况,我们大多数人都成长在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中,如果有一个超级富豪家庭说你不要跟你的父母了,跟着我们,我们给你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最好的教育,将来最好的发展,并且我们保证对你好。我们怎么选择呢? 绝大多数人当然不会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不要父母。但是前提是我们和父母应经有了几十年的深厚感情,父母也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父母。如果你突然知道自己其实是收养来的,亲生父母在你刚生下来时就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养你于是送给或卖给你现在的父母,那么你会怎么想?当然你那时不懂事没选择,但是假如你有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阻止这件事,你愿意吗?

  除去儿童本人意愿,其次应该考虑的应该是父母的意愿,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 但是究竟应该考虑到什么程度呢? 小孩子有时不高兴和家长闹别扭说不要家长了,这种情况一般认为应该忽略孩子的这个意愿,因为认知水平没发育完全不是很了解这句话的意义和后果。但是同时如果父母虐待孩子甚至性侵犯孩子,这时一般认为就应该忽略父母的意愿不让孩子继续在这样的父母身边才是更"正确"的作法。

  但是究竟界限在哪里呢.. 我们成长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谁没被父母骂过几句打过几下呢.. 即使我们认为父母打骂孩子不对但是因为这个把孩子带走似乎仍然不会有很多人同意的.那么究竟应该"mistreat"到什么程度把孩子带离父母身边才变得"正确"了呢..

  而在这个片子中孩子的母亲也并没有打骂虐待过孩子,孩子丢失之后也着急,但就是严重的不尽职,孩子丢了之后还更关心她的毒品钱(好吧,也许有人说她不是更关心那些钱,而是怕警察知道她贩毒什么的被送进监狱等等)。但把孩子一个人扔进车里自己跑到一边去high,在孩子找回来之后刚说完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转眼又把孩子扔在家里自己又跑去和没见过面的人瞎混,这远不及老警察夫妇对孩子的爱更深。

  而且电影中也说,在她亲身母亲身边长大很有可能最终变成小太妹,站街女,甚至长不大.. 当然留在老警察身边也不一定未来就会更好,留在亲生母亲身边也不一定就会更坏,何况好坏本身也是很主观的概念。 但是按照电影里的设定,至少很大的概率是这样的结果

  在这样的前提下,究竟怎样的选择才更"正确"呢.. 等小女孩长大之后,到底会希望自己当初能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我猜想如果这个小女孩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恐怕想法可能也是不同的吧...

  《失踪宝贝》观后感(六):2015/10/12/20: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间屋子,每个人都喜欢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透过自己的窗户看外面的世界。

  一对情侣在你窗外嬉闹着走过,街角他们便撕吵起来,你看不到。

  父亲慈祥的领着孩子从你窗外走过,街角他把一小包毒品卖掉,你看不到。

  你看不到你的前生,你看不到你的来世,你只有靠眼前这扇窗户,看着窗外纷纷扰扰,你以为这就是世界,你用信仰支撑的美丽画卷,脆弱渺小。

  两个小时,窝在沙发里,片尾帕特里克和阿曼达坐在沙发上,与我对视而坐。《Through The Dark》悠扬的吉他声响起,我们一路穿越黑暗,从子宫到满天繁星,经历了种种坎坷,一点一滴塑造着自己的世界观,刻画着自己的人生,塑造着自己的信仰,一路披荆斩棘修正着我们那些自认为的污点,然后只要一个支点,一个事件,这一切就都土崩瓦解了。

  剧本太牛逼,表演太精彩,抽丝拨茧的极致。有意思是去年大热《Gone Girl》的海报,哥哥站在阴霾笼罩下的湖边,而《Gone Baby》则是弟弟站在破晓的城市边缘,同样的姿势,面对同样的消逝,拷问着每个人不同的灵魂

  《失踪宝贝》观后感(七):亲爱的阿曼达,请学会接受自己的命运

  是带着很多期待去看这部电影的,因为在几年前就在韩松落的《我们的她们》这本书里读到出自这部电影的台词——我总是相信,是那些你无法选择的事物造就了你,你的家乡,你的邻里,你的亲人。带来很多触动和感慨的台词,我想这一定是一部深刻的电影。

  几乎是在无声的情况下看完,当时没有特别的感受。读了豆瓣首页的两三篇影评,方才恍然大悟影片的深意。

  我对这部电影的困惑之一是崔克为什么一定要去调查阿曼达失踪的案件,驱使他不得不去做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或许是我理解力迟钝,我觉得影片没有给出很清晰的解释。

  困惑之二,那个曾对崔克撒谎名叫雷米的警探为何要抢劫酒吧?难道这是他谋生的方式之一?他很缺钱吗?

  现在来说说我对阿曼达和崔克最后这场戏的感受。

  最后三句台词妙不可言又让人心情分外沉重。短短的几分钟镜头交待了未知的阿曼达的命运,她不思悔改的母亲,她离奇的经历,她不太妙的现在。而曾为她几度出生入死、目睹四人死亡、失去爱人的崔克复杂难言的心情与阿曼达的现状形成了奇特的对比。

  崔克和警察局长的对话,从那些反问设问中可以看出崔克的价值观是孩子应该、必须和亲生父母在一起,原因一是当有朝一日阿曼大长大后必定会对自己身世有所疑问,突然面对模糊得无法辨识的自我以及漫长的克服、走出困惑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原因二,纵然海伦娜现在是一个太糟糕的母亲,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她是阿曼达母亲的事实,她是阿曼达母亲的身份、权利和义务不该就此被剥夺掩盖。

  崔克的固执是基于什么,影片没有交待。我的理解是,崔克认为如果一个才四岁的女孩被迫不能和亲生母亲一起生活长大,她将终身被这件事困扰并为此感到深深的痛苦和迷茫。犹如不幸无法比较。我们也根本无从比较哪个现实对阿曼达来说好一点、轻松一点、容易一点。是有一天必须接受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并不是自己的亲人,亲生母亲当时明明还在世,自己却被他人强行设计带到现在这个所谓的家庭中这个事实,还是接受自己有一个终日酗酒吸毒、连自己也无法养活的母亲更容易?对阿曼达来说,哪条路痛苦少一点?可这条路未必是正确的,但难走的路除了很难保证生活就此安稳以外更未必是适合阿曼达成长的。这样的海伦娜很难说有一天不会毁灭自己,一个无法让女儿尊敬和喜欢的母亲,有时甚至是让人感到唾弃和厌恶的女人,面对这样的母亲,阿曼达又该何去何从呢?她长大后会埋怨崔克吗?会希望自己能早点离开妈妈吗?成为海伦娜的女儿,阿曼达一出生就注定命运坎坷艰难。而学会接受自己的命运,是阿曼达一生的作业。无论崔克是否选择送她回自己家。至于阿曼达能不能最终走出自己命运的黑洞,看到光明和希望,没有人知道。

  崔克的女友因此和崔克分手,她无法继续留在一个和自己价值观相差如此之大的人身边,在历经了阿曼达因救援不力不幸去世的恐惧不安、后悔自责的过程后再亲眼目睹她“复活”后甜美安然的模样,那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这个可怜的孩子获得幸福与安宁。阿曼达是直接造成他们分手的原因吗?看似是,但其实阿曼达是面镜子,照出了崔克和女友隐藏着的、沉睡着的内心深处的不同。这个不同或许能解释你之所以说是你而我之所以是我。

  渴望通过阿曼达填补自己中年丧子的痛苦和遗憾的警察局长以及那些说自己爱孩子并为她着想的人并非都是在说谎,他们的确爱阿曼达,但其实他们自己又都是理解错爱的真意也缺乏爱的能力的人,违背天伦,制造不幸,最终也只能收获不幸和惩罚。

  崔克将会终生背负对自己良心拷问的枷锁,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什么才是正确的,说不定不那样选择才是真正帮助了阿曼达…….所有这些困惑让他痛苦也让他对自己更了解,为了彻底认识自己、看清这个世界,他付出了超越常人的惨重代价。

  这世界有千万条路,没有一条清晰得指向纯粹的幸福和美好,有生之年几乎都是在自我和现实的困境中努力、挣扎、等待……..祝福崔克!祝福阿曼达!祝福那些心怀善意真正爱孩子的人们!

  《失踪宝贝》观后感(八):好坏对错都是Sh1t

  好久没有写日志了 今天晚上闲来无事 宿舍就剩我一人 躺在床上 码点儿字也算给自己找个事情做

  想说的是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失踪宝贝》 看过的都知道 该片是本·阿弗莱克(《珍珠港》男猪脚)首部指导的电影 都说演而优则导 小本却不一样 与凯奇大叔一样 在导演电影前 几乎每部片子他都是票房毒药 估计是演员圈混不下去了 改做导演 谁知道 小宇宙爆发 《失踪宝贝》反响奇好 第二部《城中大盗》也受到舆论的一致好评

  《失踪宝贝》故事简单 情节却很曲折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电影要表达的主题

  故事从一个女童失踪案开始 两位私家侦探介入调查 孩子的母亲是典型的瘾君子 与黑帮兄弟有染 关心毒品胜于关心自己的女儿 经过调查 女童可能落入黑帮手中 最后在交易的过程中女童不幸去世 然而故事并未结束 私家侦探对案件进一步调查逐步发现了 一个事情的真相并非简单的黑帮为钱绑架孩子那么简单 而是 女童的舅舅以及负责调查绑架的三名警察合伙将女童“绑架” 然后栽赃给黑帮老大 然而并不是为了钱 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有前途 光明的未来

  私家侦探得知真相后 选择了将真相揭开 把孩子还给了满嘴 F开头的母亲 电影戛然而止 孩子的未来并未交待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私家侦探的选择 肯定会受到很多人的否定

  那问题就出来了 究竟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法律是什么 道德又是什么

  谁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

  上帝是存在的 但不存在于任何人

  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跟着母亲生活的女童很可能会穷困潦倒 甚至死亡 及时长大成人无非是下一个她母亲那样的如烂泥一般的生活在等待着她

  不过让她获得新生又必须越过法律的底线 那些为了这个女孩甚至连死亡都不怕的人 是罪犯 但是真的是坏人吗

  面临选择 私家侦探捍卫了法律 将孩子带回了起点 也许 孩子将来会恨他 会质问他为什么不给她一个更好的生活

  法律有时候高高在上 衡量每一颗灵魂的重量 法律有时候十分渺小 人生的酸甜苦辣它无法了解

  我觉得电影不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捍卫法律 应该向私家侦探同志学习 更多的是将问题抛给每一个观众 如果面临如此选择 你会怎么做 以及又为什么会如此

  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 不如先想想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 为什么一个三岁的孩子如物件或筹码一般 她的命运为什么只有可怜的两种选择 不要总去怪社会 社会的畸形也是人为的因素 我觉得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在面临决定的时候 选择就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 选择没有对错 只有改变 从孩子出生 到抚养 都是她妈妈的选择 从得知孩子的母亲要抛弃孩子决定偷偷带走 到告诉私家侦探孩子如何“去世” 都是舅舅的选择 每个人都选择交织成一个网 让没法选择的孩子 成为A or B的牺牲品

  所以对于第一个问题 我的答案就是不选择 或者想去知道选择是为什么 为什么呢 经济学讲人都是理性的 趋利的 但是理性和趋利都是模糊的概念 理性是相对感性而言的 利益也是仁者见仁的 所以著名的思想实验 “电车难题”就是一个选择的困境 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 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 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 幸运的是 你可以拉一个拉杆 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 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选择的结果都是无道德的 从理性和趋利的角度讲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所以 我认为第一个问题不能成为问题 价值观的不一 会有不同的选择 重要的是有选择 其实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扯了半天 想说的无非是对与错有时候没有那么重要 没必要纠结于对错 而忽视了事物本身产生对错的原因 更不要简单的认为 世界永远只有好人与坏人 或者说 好人会变坏 坏人会学好 那么简单 粗暴 的天朝想法

  人 作为一种高级的有情感的动物 不是好坏能分辨的 好坏与对错 只是对他做的事情的一种评价罢了

  不写了 感觉扯得有点远 哈哈哈

  《失踪宝贝》观后感(九):抑郁

  天!不知道说啥好,这部电影看的太抑郁了,本来以为是个犯罪惊悚片,第一次反转时以为就是反腐片了,结果最后竟然是个伦理片。我赞成男主的做法,毕竟这本质上还是一个绑架案,正确的做法就是该将孩子送回给母亲,只是这样一个母亲真的没办法选择,男主心里或许是有一丝后悔的,但就像他说他说要是有机会的话他不会开抢杀死那个恋童癖一样,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选择将孩子送回给母亲的,这或许就是这个故事的悲哀之处。老警察到底人生阅历丰富许多,但犯罪总是不对的,要是人人都这样做,这世上孩子还有几个会跟自己的父母待在一起呢?真的如弹幕所说看完整部电影才能理解男主在开篇所讲的那段对白,是那些你没法选择的事物造就了你。对了,这部片子还让我想起了高个夜魔tall man

  《失踪宝贝》观后感(十):给本导的情书

  直观的感受:非常温柔的镜头语言。温柔的人温柔的伤害,连刀尖也是抱着牛皮刺进肚里。

  在最中间的地方车里放着歌:I'm leaving, I'm fxxking leaving……想要从生活中逃离从工作中逃离从道德中逃离从人生的一切中逃离,去往某地。

  用大本看世界的镜头试图了解大本比观察他的演绎更私人化一点,但……更有趣。第一部电影有显然的生涩和更显然的特色。故事看似以失踪案为焦点,镜头却不,从不。它被放在显眼而不主要的位置,角色来来往往,自成一派,大人们,成熟的脸不断游走。Patrick的脸,眼神闪烁游离,街坊冷漠与热心并存。

  他追踪失踪的孩子,追踪失落的孩子。

  经历一次枪击,从一场好人的梦里醒过来。

  整个影片的最后三句台词简直是是一个满级外挂,攻击力强悍且持久,我被震得回不过神……最后也只能想想这句话。

  Kids don't judge, kids forgive.

  题外话:

  1.Nick的葬礼让我一瞬间穿越到了BVS,Patrick和Angela的车越开越远又让我想到GWH,一想到万物冥冥终能找到联系就觉得感慨。线头,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抓着线头。

  2.这不是第一次从大本的故事里分离出许多不好描述的灰色部分了,他真的是一个有点dark的人类,还伴随着迷人的中产阶级社会责任感,我喜欢他所营造的道德困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