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远》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永远》的观后感10篇

2017-12-14 20: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远》的观后感10篇

  《永远》是一部由Heddy Honigmann执导,Yoshino Kimura / Bertrand Beyern / 卡蜜尔·索拉瑞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观后感(一):只要你真正生活过,就永远都在生活。

  以前认为扫墓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小时候看家人每逢清明、新年、忌日去上坟,心里没有丝毫感触,躺在远郊里的人并没有在自己的记忆力留下多少波澜,身边爱的人都还活生生的在眼前,一起分享生活,死亡是件遥远得好像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对于长大这个词语,如果要找一个对应的事件,大概就是外公外婆的过世。第一次面对死亡,感受它,恨它,到最终接受它,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检验,跨过之后看待世间万物的角度都改变了。死亡掠过,生活从浪漫主义变成了现实主义。

  因为上班的缘故,没能跟家人一起去扫墓,却在晚上看这部关于墓地关于生死的纪录片。拉雪兹神父公墓,曾想象过,如果有一天能去到巴黎,这是我要探访的地方。而我希望那时的自己,已经读过先人的作品,拥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眼界,理解它因而感激他,希望能怀着这般的心情去探访。而此时看到这部片子,算是为梦想做的热身。跟着镜头漫步在公墓里,阳光撒过,那些石头在说故事

  那里躺着肖邦,弹钢琴的女生为他献上鲜花。带着对肖邦的敬意而来,也带着对已故父亲想念而来。她说每次弹起父亲也热爱的音乐家的曲子,思念的心也跟着得到了抚慰。

  公园的大门处,躺着激情四射的王尔德。人们来拜祭他,我想更多的是女性。特地带上一根颜色鲜艳的口红,走到他的面前,慎重的抹上它,然后充满爱意的吻他。因此,他的墓碑上印满了全世界喜欢他的女人的香吻。真奇怪,他并不爱女人,却拥有了世界上最香艳的墓碑。

  那里躺着一位年轻的少女,母亲把她的诗作刻在墓碑上,可是时间经过,那些字符逐渐隐去,也终归与她一同消失在尘土里。

  那里还有全世界都知晓的普鲁斯特,各地的游人纷纷探访。读过他的大部头的,没有读过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但大家心里都认可,这里躺着的是位杰出的作家。来自朝鲜的探访者,用他的母语诉说着喜爱他的原因,虽听不懂他言语下的意思,但从他飞扬的表情和闪亮的目光之下,我只知道这个已经逝去的人是如何的影响了这位年轻人的生活。跨过时间用文字引导他,成为他的精神食粮,所以他献上了一盒饼干作为回馈,真是可爱

  在这里,有无数个过去与现在交融。你能看见,伊人已逝但记忆犹存。有那么多的人,带着鲜花和清水而来。石碑下的,或许是他们的亲人,或许是用作品影响过他们的先人。他们擦拭石碑好像是在抚摸逝者的身躯。为周围的鲜花浇灌清水好似为他们整理衣装。

  已经老去的女人,为她的爱人而来。她说,我拥有过真正的爱情,虽然短暂,但毕竟曾经拥有。死亡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但当它一天发生在你身上时,还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承受。说着,她的眼泪闪在金色的阳光下,悲伤仍不可抑制的从柔软的内心渗出来滴在坚硬的石头上。

  还有位女儿,每星期来探访父亲,清理墓碑。一边干活一边与父亲聊天,谈得最多的竟然是政治。她用这样的方式年复一年,终于使自己接受了他已不在的事实。

  做入殓师的年轻人说他的工作不是为了把死者画得更漂亮,而是使其亲属认识到他已不在的事实。看到这里,突然认识到一直以来都认为外公依然还在身边的原因大概是我从未亲见过他的遗体,没有见过他冰冷的失去生机的身体,所以记忆里都还是依偎着他的温存与他柔软的肌肤留下的触感。因为这些,让我固执的相信他总是在的,虽然不见,但一直能感受到。

  现在我更加懂得,清明时节,大家去祭拜逝去的亲人并不仅仅是遵从传统,而是以这种方式让他“永远”存在。只要你真正的生活过,就永远都在生活。因此,画家的墓上总有画笔而作家的墓上总有钢笔。

  《永远》观后感(二):电影之外的故事——生与死不经意的别离

  有多少次别离

  在这瑟瑟的秋夜里

  让以为

  成为过去

  是夜,没有月的夜一样美,月是月,夜是夜,都各自散发着梦一般的凄美,又有着森然的清冷,我在这之中寻找着温暖。微风渐渐吹起来,窗外的世界万家灯火,这里却有些静的可怕,生命之火有在空气里燃烧着,昏暗的白枳灯映在地的脸上,苍白如雪。

  我颤栗着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庞,小巧的鼻子,失去血色的嘴唇,紧闭的眼睛,曾经那双清丽的眼睛紧闭着,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聚在一起化为沸腾的水。

  昨天,她中途醒来了,睁着眼睛,一直盯着天花板,白色的天花板,有几只飞蛾一直在不停的飞,她的眼睛眨也不眨的,嘴角勾了勾嘴角,含着微笑

  “它们真幸福啊!”她突然道。

  我望着天花板上飞动着的飞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眼中有些雾气,隔着朦胧望着她,那迷茫眼神中深藏着闪烁着火焰的光茫。

  “过钇”她轻轻一唤,像是从尘埃中发出的声音,把我从回忆中唤醒,沙哑的声音像是从喉中挤压出来的。

  我放下手中的动作,情不自禁的走向她。

  忽然,她使劲拉住我的手,似乎要把我往她那里拽,嘴里模糊不清,我急了,赶忙跑去找医生,不敢当过一分钟,空荡荡的走廊中,空气中有些冰凉,消毒水的味道,充斥着我的鼻腔,冷汗直冒,跑步的回声飘荡着,凝成一团簿雾。

  心中有什么东西像要破裂似的,脑袋乱成一团

  医生非常快就赶来了,竟还带着一点微笑,不知是职业性的还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我也微微一笑,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而笑。在看到医生进手术室后,我连忙让开,看了看时间,仅仅一分钟,让我的心受到了波涛汹痛。场面有些混乱,医生和护士都穿着纯洁的白色,冰冷的白色,我却看到了光茫。心中仿佛得到了保障,好像给自己果了一座房子,自己在那座房子里,异常的有些轻松,原本紧绷的弦越来轻松。就觉得有医生在,她应该会没事。以前她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最后也是好好的。

  三十分钟后,穿着白大卦的医生走了出来,年青的面孔让我不禁有些怀凝起来。

  他朝我走了过来,我微笑着,像往常一样,觉得这件事是多么习惯的,内心大也准备点着炮火等你着宣告着胜利

  这一次医生并没有微笑地对我说病人没事了,注意多休息,而是向我慢慢进走近,脸上有些坚硬,还有些细微的表情穿过我的意识,我也有些惊讶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他顿了一下,抬眼望着我,又说道:“谢谢,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轻微的叹息,也消逝在空间中,无力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时间仿佛停止了运动,我静止的定着。许久,我托着沉重的身体,又觉得无比轻柔,像踩在云上。

  隔着雪白的屏障,她的身体像蒙上了一层层薄雾,我想着,好像她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会对我哭,对我笑,不过印象中她从来没有我面前哭过。

  渐渐地,内心冰冷被火焰燃烧着,又冒出火花,一空清冷,没有月光,也没有灯光,黎明赶走了黑暗。

  我把脸贴进她的心脏,倾听夜的宁静,轻轻呼吸,感受她寂静的世界。

  没有人知道死亡何时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也没有知道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只是在这之中寻觅着与死相关事物,面对死亡,我喜欢伊壁鸠鲁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了。”

  慢慢孤寂长路,没有谁的拥抱可以避免死亡的到来,佛说:诸行尽无常 缘生法皆灭 刹那不暂住 如露被风惊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我们喜欢讨论死亡,是因为我们更想好好的活着。

  《永远》观后感(三):《永远》:渴望站在死里去看生

  史铁生说的这句话一直难以忘怀,我想为什么人们会去看地坛,也许是因为想了解史先生的魂魄,人一旦离开和死亡,就有种有形之物让人们有欲望去接近,所谓睹物思人,这是中国的说法。荷兰导演赫蒂·霍尼格曼 Heddy Honigmann 的《永远》拍摄于法国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却更在某种层面接近史老的渴望,说怀念略显单薄,这分明是某种生和死之间的各自宽恕,万事万物坦荡美好的发亮,如同电影中为公墓工作的导游所说,“我是先认识墓地,再认识的死亡,死亡在其他地方随处可见,可死亡并不在墓地。”

  影片的开篇,导演使用日常场景代替公墓以往给人的凝重感,用路人对着镜头问路、工人冲洗墓碑上的铭文等动作来解除观者面对此类题材思维定式的不适感,另外给与公墓一个开放通透的环境,体现出《永远》的选材不止于公墓,此后影片也可非常自然的将场景放在街边、卢浮宫以及钢琴教室。开端最后停在肖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的碑文上的音乐符号与探望者留下的花朵上,音符与花,艺术与生命,导演想表达的正是如此。没有旁白和字幕,由影像自身去铺陈推进,同时穿插受访者提到的艺术家诗词和音乐作为转换场景的方式。记录手法浑然天成,下笔不着痕迹,仿佛已与镜头里的每件事物形成默契信任,懂得酝酿留白又妥贴丰满。

  一位日本女孩弹奏肖邦的《幻想即兴曲》为始,在整篇中,这位受访者成为一条主轴穿插在影片中。导演与每位受访者的对话为叙事段落,一位白发妇人为她钟爱的作家普鲁斯特清洗墓碑在四周的鲜花里灌满新鲜的水,她了解艺术家就像了解身边的某个人;伊朗中年男子对沙迪克‧海达亚 Sadegh Hedayat 深情,导演问到为何离开自己的国家时,他沉默然后用海达亚的话来回答,而后我们知道这位男子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平庸生活的他却念念不忘波斯古典音乐,他说这是他活下去的原因,唱起哈菲兹的诗,羞涩如少年;两鬓有白发的瘦小夫人探望生前为设计师的父亲,她说她来自于亚美尼亚,“现在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相会”,她给父亲讲一切琐事讲生活与社会;热爱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edeo Modigliani 的入殓师,他说莫迪利亚尼的画不是人物的写实,而是在画这些人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导演拍摄了一段这位入殓师为死者化妆的工作场景,他说他的灵感来自于莫迪利亚尼;一位老妇人在丈夫墓碑前,她说:“所有少女都想要的爱情,我到54岁才找到。但是我们结婚不久他就去世了,我们每天都听到死亡,但它真正牵涉到你。”墓碑上她丈夫的照片还是青年模样,他比她小二十岁,但深爱彼此。

  片末,日本女孩为她已故的父亲弹奏肖邦,镜头长久的推近定格在她弹琴时的脸部特写上,与影片中在卢浮宫提到的安格尔名画《拉罗林娜·里维埃小姐》(也是《永远》的海报图像)用了相同的镜头语言,我们似乎已经找到她们眼睛里共同的美与忧愁,找到这些沉默的艺术作品在人们内心里发出声音,观众因美妙与共鸣而落泪,纪录片的穿透力在《永远》里不言而喻。死亡与生命存在的时间差被凝结成墓碑与铭文,“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拉雪兹公墓也是不说话的沉睡者,在来往人前因思念被唤醒。

  原供稿于好戏网

  《永远》观后感(四):一首关于“永恒”的抒情诗

  一首关于“永恒”的抒情诗,本身似乎也达到了永恒。当字幕出现“剧终”时,我还意犹未尽,仿佛这是一部可以永远看下去的电影。想来,本来也是,因为生活会永远继续。

  镜头从墓地开始,是我没有想到的。在迎新的这段日子里,死亡是不适宜的。然而,我看到的墓地,那样美、那样温暖,没有一丝阴影。然后,影片告诉我们,死亡只是开始。永恒的,除了死亡还有爱,还有美和艺术。

  最喜欢看到镜头中的人失语的时刻。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时刻,是如此动人。还喜欢他们的生活,那是一种随时“与永恒照面”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被延伸了——如同那些逝去却被人们纪念的灵魂——超越了死亡。

  我想,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永远》观后感(五):回到拉雪兹

  在巴黎的时候,我喜欢那儿缤纷光彩的游娱、宏伟大气的建筑、浪漫富丽的文艺,然而最难忘的却是一个极静的去处——拉雪兹神甫公墓。那个夏日的早晨,像要见一位久未蒙面的故人,我急匆匆地走进墓园。林立的灰暗墓碑从睡梦中醒来,洒满了和煦的阳光,呼吸着丰盈的绿意,仿佛一位位沉吟的智者等着人们到访。我朝圣般找到肖邦,凝望低头啜泣的七弦琴仙女;漫步到王尔德的身边,为献上红唇的中国姑娘定格芳踪。还有巴尔扎克、普鲁斯特,还有比才、德拉克洛瓦,还有流连在墓园里为钦慕的先贤驻足献花的人们。拉雪兹是一段段不朽的传记,一字一句流动在游人的回忆里,然而将它们凝炼成一首深沉静美的散文诗,却是荷兰女导演海蒂.霍尼曼(Heddy Honigmann)的纪录片——《永远》(Forever)。

  这部荣获诸多大奖与叹服,造成国际纪录片界轰动的影片,不是墓中名人的宏伟赞歌,不是园中亲人的催泪悲剧,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了人们在墓前留下的脚步,聆听他们平和地讲述逝者与生者的故事。他们有的是墓主的亲人,坐在逝者身边,喃喃絮语生活情感;有的是墓主的仰慕者,闭目追思,神交先贤;有的只是普通的游客,献一朵小花,以示心香;有的则是附近的居民,日复一日地在此浇花除草,擦拭墓碑,守候纯净。影片写意地将一颗颗珍珠般的片段串联成优雅宁静的诗篇,使每一幕诗节独立成章、意味隽永,整体则一气呵成、遐思无尽,超脱“死亡”这个阴森的话题,呈现出“死亡和爱的交融及艺术的不朽”。

  爱与人性,是霍尼曼影片不变的主题,融化在《永远》里,分形于生与死、短暂与永恒这两对矛盾之中。生死契阔,只有爱可以牵着心,穿越一道石门的阻隔,让墓门内外的人不曾分离。逝者已矣,但他们的爱人、子女、父母仍然时常回到他们身边,诉说绵绵不绝的思念。一位老妇人,在婚后2个月便失去了比她小整整20岁的丈夫,天天来清洗丈夫的墓碑,陪他说话;制鞋大师的女儿经常来看望父亲,向父亲描述遇到的所有美丽之物,因为她知道,父亲喜欢听。有了墓前的来客,逝者便不会在另一个世界孤单,反而藉着生者的诉说,将生命重新带回阳光下,使过往的人们温习存在。伊朗的士司机的口中,祖国的诗人复活了;从400公里外的洛林特地驱车来访的女子,让我们听到长眠歌手的香颂;络绎不绝的游客追忆着普鲁斯特的逝水年华,言语中马德莲泡茶的清香扑面而来。死亡只是人生的下一站,并没有与生命截然对立。生与死的界限一旦模糊甚至打破,短暂与永恒也失去绝对的坐标,相对彼此融汇。延续再久的富贵、强权、暴力都是短暂的,西班牙老妇对屠夫神甫的控诉表明甚至宗教、上帝也是短暂的,可每一个平凡人的短暂生命却能在死亡中永恒,在爱中永恒,在后世对真善美的追求梦想中永恒。一位邻家少女夭折在花季,悲痛的母亲在墓碑只刻下了她的一首首小诗,却使之长久活在游人的品读与想象中。更无需说生活在拉雪兹的众位不朽名流,每天都与仰慕的来客畅叙时局,探索美学,在后世延续着生前的梦。

  除了霍尼曼一贯的理念“用镜头传达爱”,《永远》也用镜头传达了艺术。动静对比、画面移步自然流畅。当我们聆听完一段寄寓深刻的对话,看被访者转身离去的背影,或与他们一起陷入对生命的回味沉思,镜头就缓缓移至墓园中静默的雕塑,任哀伤或庄严的黑色凝固我们的时间、心情和记忆。影片还穿插了许多墓园之外的场景,让墓园生与死的对话在画家的工作室、音乐会的舞台、卢浮宫的画室,在巴黎的每个角落蔓延生长,叙事饱满,富于张力。这是电影艺术,但霍尼曼将人类艺术的各种形式都穿插其间,音乐、绘画、雕塑与画面水乳交融,韵味悠长。影片背景音乐就是拉雪兹最著名的主人——肖邦——的降D大调夜曲。这是肖邦最优美的夜曲,在日本女子的指尖下潺潺泻出,贯穿始终,使影片浸润在凉如月华的哀婉中,令人陶醉不已。安格尔的《少女肖像》成为了电影的主题海报。镜头由远至近特写了少女平静的回眸,与观众的眼神相触,心灵的柔和便如水流淌。影片更是拉雪兹无数雕塑的群像,造型各异但大都悲泣,站在风中,躺在月下,静谧、肃穆。

  感谢霍尼曼,为喧嚣的尘世孕育出这部格调高雅、怡情宁性的美丽影片。感谢《永远》,带我回到拉雪兹,将它留在眼前,此间的爱与艺术将永远滋润我的心田。

  《永远》观后感(六):【访谈】真水无香:海蒂·霍尼曼

  ■真水无香:海蒂·霍尼曼

  海蒂霍尼曼,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1951年出生于秘鲁利马。1973年,她离开了秘鲁,穿行于墨西哥、以色列、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然后在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学习电影。1978年,她加入了荷兰籍,目前住在阿姆斯特丹,但她的电影制作职业将她带到世界各地。

  她有超过30年的纪录片及电影创作经验,执导过11部纪录片、4部电影、1部电视电影及1部短片;获得54项包括德国莱比锡国际电影评委会大奖、日本山形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北美最大纪录片节(HOTDOCS)导演杰出成就奖在内的国际大奖等。世界各地6个国家11次为她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而2010年11月,海蒂也首次在中国举办其影片回顾展。

  她的代表作有:《永远》、《疯狂》、《爱如此自然》、《金属及忧郁气质》、《地下乐团》、《被遗忘的》、《心灵创伤》、《再见》等。

  ■真水无香:真实电影的承继

  作为被放逐者的后代,海蒂在纪录片中不厌其烦地以回忆、音乐和爱的形式讲述被流放者和局外人的困境,如《金属及忧郁气质》里秘鲁的出租车司机、《爱,如此自然》里巴西的老年人和《被遗忘的》里的卖艺孩子。

  她是对生活和时光进行沉着观察、提炼和记录的人。她的电影大部分都围绕相似的主题:记忆的力量,坚不可摧的意志,生活,艺术,文学,诗歌和音乐并包含有小小的幸福味道。因此,美国人文主义者联盟曾颁发“J. Van Praag”奖给她,称“霍尼曼的作品是在用电影的形式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终极探索。

  被誉为疗伤系影像工作者,她采取的都是真实电影的拍摄方法。在影片中,她作为一个倾听者与提问者,通过直接向采访者提问的方式,与片中的人物建立感情联系,倾听并探得他们的内心反应。她说,“我不做访谈,我只是闲聊”。

  如《被遗忘的》,影片的主角是那些在一家高档酒店工作的普通公民,还有靠表演杂技赚取几美分的街头儿童。“它是关于一个强权统治下的国家的贫困和诗歌。但同时,也是一部关于无力抵抗的人被遗忘的电影。”她希望自己做的不是一次肤浅的记录,而是深刻的追寻,她让这些人对着镜头,对着她,进行言说,“他们坐在历史剧院前排,对于历史,他们有很多事情需要诉说,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机会讲述。”

  又如《金属及忧郁气质》,在离奇的“公路电影”下,挖掘出利马小城一位出租车司机的故事;或是《疯狂》,展示关于荷兰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们的回忆,回忆他们在战争中坚韧,挣扎以及动人心魄的经历。它们都呈现出一种异常冷静与克制的真实感,在访谈中,故事娓娓道来。

  ■静水流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有人说,真正好的作品都是有“水”的特质。她的影片也如水,安静、温情、灵动。这种质朴与淡定,却正是影片力量所在。她不贪恋深刻的表达,因为人性比故事更值得深入;她不关心政治与宏大的时代命题,而是关注阴影下的人物及其情感,以及苦难背后蕴藏的力量。

  她以一个女性导演独特的女性视角,内敛细致的进行人道主义抚慰。她亦是在寻找一条路,通往某未知之处,或是通往内心的隐秘花园。她倾其一生,眷恋沉迷,即是时光与爱,与对人内心和本质的探讨求索。

  在《永远》里,“像水消失在水中”——如同博尔赫斯对死亡的描述,影片中的死亡也显得如此静美又永恒。巴黎的拉雪兹公墓,既葬着名家名师,又葬着不知名的小人物。墓地前,安详的老人走过,各种访客前来,他们散步,在板凳上休息,擦洗大理石,或唱歌。

  为死去父亲弹奏肖邦音乐的日本女子,以开出租车“生存”而靠唱古波斯曲“生活”的伊朗男子,从韩国赶来看普鲁斯特的年轻男子,远离自己家乡的西班牙老太太,缅怀逝去的丈夫的女子···所有的人物与园中雕塑一般,有一种静观与淡然的美,也有一种宁静下的暗涌——而导演始终用一种平和心绪来表达,哀而不伤,淡而不疏,它告诉人们:生与死也许是禁忌,但是艺术、生命、爱,却是永恒的。在共通的灵魂里面,它们永远的生生不息。

  她的作品就是这样,是在淡然与平静之际,突然迎面遇到的脉脉深情。

  ■如诗如歌:律动及旋律

  海蒂的电影总是与音乐、诗歌分不开,看她的电影,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声响,带着诗歌般的韵律。

  《地下乐团》里,在影片开头,主人公们的出现,如同庞德的《地铁车站》:“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这是一群流落他乡的音乐人,流亡巴黎是因失去祖国,或因政治避难,或因在家没有工作。他们之中,有委内瑞拉的竖琴手;曾在前南斯拉夫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小提琴家;有一年只工作几个月的浪漫家庭,还有为小房间支付2600法郎的非洲歌唱家等。

  透过音乐,他们的悲伤、恐惧和孤独一览无遗。然而恐惧并不是唯一的色彩,那些汹涌的灵魂,也有激情、梦想、悲壮。如泰戈尔的诗歌:“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不同的乐器表达着不同的情绪,如提琴代表悲悯,吉他代表闲适、摇滚代表狂欢,而纤细柔弱而略带着沙哑的非洲女声,唱出的是坚强的意志。通过音乐,流亡者们分享着相同美丽的音乐和失落感,观众则被深深触动。

  《永远》,由女子演奏肖邦音乐串联起来;《被遗忘的》,街头的杂耍如同舞蹈般动人而哀伤;《疯狂》,战争中坚韧不屈和求生的记忆在强有力音乐的进行中上演。而《爱,如此自然》,更是由一部诗集串联起了整部影片——导演在同许多老者的交谈中走进巴西诗人卡洛斯·德鲁蒙德的诗歌,以及他流淌在诗歌间的浪漫往事。在导演对欲望、记忆和年龄的思考中,老人表达着自己的性态度,带着不同的性体验和性感受,读解这些极美的诗歌。

  影片结尾,却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深情的朗读:

  “一具身体与另一具身体交织在一起,

  混合着、销融着,回到

  万物的本源,柏拉图的最终所见:

  一完美地分为二,二愉快地合为一。

  ······

  穿透云层、刺破浓雾,

  一连串人类的视线无法承受的

  灼热的太阳,将涌入身体,

  而交合,正紧随开路的光芒而至。”

  ——《爱即自然》》(O Amor Natural)

  访谈:与海蒂面对面

  访谈地点: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 访谈时间:2010年11月3日

  Q:作为一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具备,您觉得导演对社会的敏锐视角,以及个人的情感因素也在里面吗?

  A:我觉得自己影片其实是一贯而成的,是一致的。大部分都是关于音乐在生活当中的作用,还有爱在生活当中的力量,以及记忆。我认为这些都是一贯而成、集大成的。其实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辈子拍的都是同一类型的电影。

  Q:影响你拍片的,是一些怎样的感情呢?

  A:我不觉得我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影片中。我觉得一切影片中发生的,是由电影自己带出来的一种感受,然后传达给大家那去。当然,我会有一些从自己角度出发做出的选择,比如选择一些悲伤一点的故事等。但是其实人物是自己融入了这个影片,所有情感、所有要表达的都是跟人物相处之后,才自然迸发的。因为电影都会有一个主题,主题都会围绕着你的人物,把这些团结在一起。然后从交谈中得到电影本身自然有的一种东西,从而传达给大家。

  我自己的生活当中,从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很多安抚。像巴赫的音乐,还有很多其他电影。我自然会去感受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带来的安慰。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促成我电影里能够表达出的东西,因为我在生活当中是这样的。

  Q:为什么选择安格尔的这幅画作为《永远》的海报,我们觉得这是一张很美的画,画里女人还有她的笔触、眼神都让我们觉得安慰,我们觉得挺美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

  A:这幅画很美,这个女人的眼睛是直接看着大家的。你还能看到这幅画的裂纹,种种都有一种岁月感,这些都是非常美的。

  ■图片配文:

  图一:导演海蒂·霍尼曼:“我不做采访。我做些闲谈。”

  图二:《被遗忘的》:“我需要比一生更长的时间”

  图三:《永远》:“爱是永远的,死亡是永远的。梦想是永远的”。

  图四:《地下乐团》:“我并不在乎电影的主题,我在乎的是人。”

  图五:《爱即自然》:“Drummond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关于爱的记忆。这些诗歌有的时候像钥匙,有的时候像一瓶白兰地。 ”

  【已载刊】

  《永远》观后感(七):永 远

  没有预料的看了《Forever》(永远)。

  影片完结,导演交流。

  她很想问导演,对于生死的看法。

  又忽然发现无须多问。便闭了嘴。

  记录与影像的功能不正在那儿吗。

  墓地有昆虫爬过,有鸟儿跳跃,有花朵,有蛛网,尘埃,拂过的风,来临的人,黑暗,风化的石,铭文。

  死是为了坚定生。她曾那样写。

  她从未怀疑过生存的复杂,也没有放弃过对纯正的渴望。

  也曾以从未有过信仰之人的忠诚深沉凝视过别人。

  而人们互相,屡屡失望。再失去。再背对。

  阳光照射于墓地。

  显得那么温柔、充盈。足以抚慰普天之下的生,甚或是死。

  她想起家乡黑色的公墓,爷爷葬在其间。

  她没有见过爷爷,但每年会随父亲前去扫墓。

  作为一种仪式,为他敬酒、献花、焚烧纸钱,诉说当年的愿望。

  墓地开阔,山坡之外,并无阻隔。

  有一张黑白相片,墓碑上除了死者的姓名,也有孝子贤孙的联名。

  仿佛信封,收件人,寄件者。

  与欧洲的墓地又不同,更加形式,更加拘谨。

  她想起人总会故去,悉心爱护、离她而去或求之不得的人。

  而如果想着他们必将离去的宿命,她会不会去谅解,会不会求人理解。

  死亡多么安宁。

  居然有别人,前来缅怀。

  他们怀念的并非尸骨,曾存在的你,而是一段变幻的记忆。

  人,竟将生命意义寄托在对别人的误解之中。

  因此产生,爱,偶像,大师。

  盲人看不见,在家中听一场古旧电影的配乐和对白。

  香颂女歌手为笨拙的左手哀唱。

  有人留下不朽的画作与诗篇。

  此时她一无所有,也将遇见一次长眠。

  在死亡面前,并不平等。有人被记住。有人依然不被提及。

  你将生命献予了什么,他将铭记你吗。

  这么不均等。

  生赐她一项语言,她抓住,妄想去描绘。

  有时候,仿佛抓牢,有时候,她知道,犹似捕风。

  《永远》观后感(八):像拉雪兹公墓一样特别的女孩,安葬我的灵魂

  印象深的几个片断,记录几笔。

  导游小时候就对公墓有了客观的了解,直到他遇到“像拉雪兹公墓一样特别的女孩”,才真正对公墓产生了感觉。在公墓,似乎意识不到死亡,死亡在彼处而非这里。像公墓一样沉静又超脱的女孩说,只要有肖邦的音乐,巴尔扎克的小说,缪塞的诗歌,生活没什么不可以忍受的。他们都在拉雪兹。

  54岁的妇人每周来扫墓,提起小她20岁,已经去世的丈夫,依然眼泪涟涟。与他一起的3年零两个月,让她觉得自己没有白成为一个女人,而之前她结过婚,不过是为了要个孩子。

  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普鲁斯特坟墓,我没想到是那么的小。

  追忆似水年华漫画的作者,20岁时看不进原作,35岁又看有了触动,他说普鲁斯特是个印象派的作家,用语言在脑海中进行着绘图。在他心目中,普鲁斯特给了我们永恒。一个个永恒的瞬间,不停地把我们带到10岁时的感受和样子。

  一个韩国人专门过来看他的墓,还拿着礼物,一包曲奇饼干。导演问你为什么要送饼干,韩国人结结巴巴地说,普鲁斯特给了我精神食粮,我就回报他食物。他们拥有共同的小玛德琳点心。

  一个大学学艺术史的男人,现在是给死者做最后的化妆工作。他说,我不会把死者变得更完美或者更漂亮,只是保持在死前的一刻,尽量驱走他们脸上的病痛和不安。他还说,我没有流泪的通道,我不能对每个死者投入感情,我要保护自己。那个死去的女孩,脸上细细的绒毛还是那样鲜活。

  我一直猜想这个片子会怎样结局,结果,是一个叫木村佳奈的女孩子弹钢琴,典型的日本人的专注、矜持的神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