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10篇

2017-12-14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10篇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是一部由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 莫妮卡·贝鲁奇 / 斯洛沃达·米卡拉维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一):库斯图里卡和他的马戏团美学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又名《送奶路上》(On the Milky Road)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的爱情故事

  改编自三个真实故事,背景设置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这一部分是真实。库斯图里卡还加入了许多梦幻的内容,比如那条顺河水飘走的白裙,突然被披着彩色羽毛的鸟叼着,送到女主角Nevesta面前。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二):#电光幻影#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经历于爱,执念死亡

  #电光幻影#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经历于爱,执念死亡。

  一片军绿色的镜头调子演绎完几乎整部影片。充斥着色调不明的情景感,仿佛所有的发生都是一场闹剧,偏偏是闹剧中的人一本正经着一张严肃的脸,看见彼岸的梦想,想要伸一下手去获得,最终却是一片荒芜。

  影片中的牛奶配送员,在战争中却有着不错的生活,有工作谋生,有姑娘青睐,有喜欢的女子成为梦想,有能够生存的理由继续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似真似梦一般进行着。好像应该与不应该之间根本没有一个准则,每一件事情看起来都是那么不协调的存在,可是偏偏发生发展了。

  那神奇的大钟,挂立着欲望和刺探,把性的权益在瞬息万变中化解出来。损坏的大钟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着他人,而生活的脚步也用自己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打破着这个世界的平和。影片中有两个与牛奶配送员关联的女子,一个是未来嫁给了他的女子,而另一个是嫁给了他妻子哥哥的女子,却是与他心心相印情人。这两名女子都先后被大钟所伤害,因何而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状态,所有的种种,很难明说,可是就是这样发生了。当两个女子都躺在病床上,置身于漏雨的房间时,能够看出来,牛奶配送员尽力了,给她们平衡的对待,但是当天平的选择只能倾斜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自己真正爱的人。

  当牛奶配送员还是牛奶配送员的时候,他以所带的牛奶,解救了路边的一只小蛇。这让人忍不住想到了《农夫与蛇》,然而蛇的解救是成功的,当武力进攻他所在的地方时,蛇顺势而出,狠狠的缠住他,似乎要致他死地,然而这个纠缠的过程却让他成功的保住了生命。蛇全身而退,再未出现,之前种种,仿佛只为了这一个时刻的救赎。而救赎之后,人生第二个阶段开启,牛奶配送员在战争里,开始带着爱人逃亡。他们是幸福过的,甚至在整个逃亡的过程里都很幸福。因为有爱的人在一起,就是天堂。

  当热恋的爱人相拥着,躲避追击,掉入瀑布的时候,水代表里重生。对不堪往事的重置,对新生活努力争取的探索,不知道有没有未来,可是他们在一起。爱人抚摸脸庞的泪光,是洗涤的圣洁,那一刻这么近,近到仿佛幸福就已经唾手可得。谁也没想到,死亡才是最靠近的。

  女人被炸死,牛奶配送员独活。以后的种种日子都不会再有幸福的理由。在荒凉的石头群里搭建故事的未来。一身素白的衣服是出家的表示,牛奶配送员日复一日的背着石头,铺满曾经埋葬爱人与羊群的草原。他多想死去,但是老牧羊人说过,如果你死了,谁来证明你们是曾经爱过的。他把他的爱,漫山遍野的铺下,是埋葬的过往,也是搭建的未来。苍茫划过,此生不过如此了。

  无法很好的欣赏这样一部仿佛无厘头的影片,太奇幻之后,看得好辛苦,可是竟然也在最后的部分被感动了许久。原来多么无聊的表达爱,也依旧是爱的美好

  作者:小佛搞特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三):手握两座金棕榈的电影大师携手迷倒全球男人的性感女神,邀你来北影节一会

  2017-03-22 一二三 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

  原文链接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四):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南斯拉夫战争伤痛的母题,难以抗拒的宿命,闹腾狂乱的场面,喧闹有力的配乐,战火中苟活的人和动物,荒诞超现实的场景,这些都构成了库斯图里卡鲜明的个人标识。马戏团一般,热闹而残酷,游戏而血腥。没有了《地下》中的解构戏谑历史,但更加突出人物情感。貌似是格局小了,实则是更加深入。战火中的爱情,如同鲜血中开出的玫瑰。

  影片前半段,战火中纠缠的三角恋,幽默而又充满未知。后半段扎维兄妹俩被烧死,扎维作为趾高气昂的英雄也难逃宿命。配送员和爱人踏上逃亡之路,与三个打不死又甩不掉的小强敌军在树上、水里、羊群里周旋。

  大师手笔就是行云流水,匠气全无,文章本天成。影片里好几处设计都令人拍案叫绝,但又自热而然、毫无雕感琢。而一些文艺片沉闷无聊,亦步亦趋,修饰感极重,还是停留在学徒阶段。

  库导亲自披挂上阵,与莫丽卡贝鲁奇配戏,牛奶配送员的懦弱、胆怯、善良和神经质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他杀卧底时的利索,杀追兵时的狠辣,对比他与蛇、鹰隼、毛驴、熊的友好相处,丝毫不觉得违和。这既是导演处理的功劳,也是演员演得好——而导演演员都是库斯图里卡。

  库导的片子绝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艺片。看完本片,越来越深信:没有商业片文艺片之分,只有好电影烂电影之别。有意思有意义,在大银幕上看到的电影中能达到其一已属不易,本片都达到了。

  在杜比环声厅里看非好莱坞大片,也可以如此过瘾。当然,库导的作品配乐、音效都棒极了,本就最该在杜比厅里放映。今年的北影节,靠谱。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五):库斯图里卡带着动物马戏团回来了

  (原载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腾讯娱乐报道)

  《地下》那场癫狂到国家分崩离析的婚礼又回来了。也是在电影中段,也是在战火停歇之时,也一样有着手枪和乐器一道喧嚣的吉普赛乐队,也一样有背着主人暗通款曲的男女。如若将来有心人把这两部隔了21年的库斯图里卡电影进行混剪,那么《牛奶之路》里莫妮卡.贝鲁奇饰演的意大利新娘,将与《地下》的娜塔莉较量风骚和红颜祸水的程度;库斯图里卡自己扮演的送奶工Kosta,当然比阴险狡诈的铁托战友马高老式不少;而那个朝天轰着手枪一口闷下两杯高烈Raki的疯姑娘Milena,自然是黑仔的加强版。

  另外,《地下》里面马高的扮演者马诺伊洛维奇也回来了,在《牛奶之路》里作为战争英雄Zaga,在波黑内战结束那天,举办这场与意大利祸水女人的盛大婚礼。他戴着一只战争留下的假眼,用已经不存在的南斯拉夫国旗包裹起一个全裸的妓女,下半身快活忙碌着,上半身勒令Kosta去跟他真正该娶的女人、Zaga的每每Milena跳舞。

  库斯图里卡亲自敲打着马林巴,这本来就他这些年在与无烟乐队(No Smoking Orchestra)巡演路上的本职工作,最忠诚的听众——一只猎鹰——跟着节拍摇头晃脑

  动物狂欢节也回来了,这些最难以控制的演员们,比库斯图里卡的任何一部前作表现得都更加生动。《黑猫白猫》中列队踏步前行的鹅群,这次如跳水比赛运动员,一只只接力蹦腾进被装满新鲜猪血的浴缸;《生命是个奇迹》里因失恋企图卧轨自杀的毛驴,这次背着送奶工老库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地下》开始部分从被轰炸动物园逃逸的灰熊,这次与老库共同咀嚼着一只橘子。爱上喝牛奶的毒蛇懂得知恩图报,翱翔天际的猎鹰享受抚琴之挑,狗儿努力上蹿下跳的追咬一片树叶,公鸡如上了发条般蹦着照镜子。蹑手蹑脚的吉普赛乐队摸进午睡的村落,不小心打碎一面镜子,呱噪着鸡飞狗跳起来,这是库斯图里卡电影给出的过瘾巴尔干画面,也确是真实的巴尔干生活。再没了老伙伴Goran Bogavac谱写当代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乐曲后,老库让自己儿子、也是乐队成员的Stibor接手,虽然没能创作出《吉普赛时代》原声那样的金曲,但对于电影情绪和节奏的辅助,也已经是非常抢眼(耳)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从金松岭(Zladibor)农庄及贝尔格莱德动物园驯化而来的演员们,有的竟是库斯图里卡的老朋友了。“我很多年前就认识那只熊了,也经常去看它,观众看到我和它一起吃橘子或许会觉得这很危险,但我们就是这么相处的”,媒体场之后的发布会上,导演说到。

  35年前,27岁的库斯图里卡携《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第一次来到水城,就荣获最佳处女作奖。但在后来让影迷们称赞并期待的电影生涯中,他感觉从没真正为拍片而快乐过,毕竟那是一件很花心血和时间的工作。或许是音乐、文学、建筑、足球样样精通的工作实在太分散精力,或许也如他所言导演的灵感和创作高峰期总是有限的,总之,从2008年纪录片《马拉多纳》后,他就再没拍摄过长片。近些年忙着和无烟地带乐队巡演,真正能思考下一部电影故事的时间,竟然只剩飞机上独处的几小时。

  这些年,他仅自导自演过一部短片,在201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出现于纪念萨拉热窝事件(暨一战爆发)一百周年的合集影片里。其实,早自2012年,此片就在他为《生命是个奇迹》取景而发展成的文化村落Drvengrad(木头村)循环放映着。他扮演的东正教苦修士,背着两袋石头,途中遇到毒蛇、骷髅和乌鸦,最终来到山顶。当时,向导曾为待在村子里的我解读:“在塞尔维亚迷信里,蛇是敌人、乌鸦是死亡,库斯图里卡登山过程象征这个民族深重的灾难,到了山顶见证死亡后,总算释怀,却又将石头抛下山,一切的苦难还得重来。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塞尔维亚主义者。”

  《牛奶之路》中,这个短片被衍生成了影片的第三部分,石头被苦修士背到山那边的爱人遇难雷区,用了15年时间,堆出曾经爱的记忆。据导演自述,这是来自威廉.福克纳的一部小说,书中已婚律师和一个别的女人也有着一段深情,律师曾试图自杀,又因为天主教信仰而制止了自己,“如果我死了,谁来记忆这个女人呢?我们之间的爱也会被忘记。”

  影片其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库斯图里卡费心费力才写就的故事,“像是一次清零重来,也像书写阿拉伯文或传统中文那样,倒着开始我的职业生涯”。电影中。引发追杀祸水的神秘新娘,来自意大利,战争初期曾在从克罗地亚闹独立的克拉伊纳共和国生活,被北约维和部队指挥官从难民营带走并占有。在村民的流言蜚语中,这个克夫的美女,曾导致司令官杀了自己在伦敦的老婆,她肯定还会惹来麻烦。至于为什么要把女主角设为来自意大利,并非因为前南各国与意大利就隔着窄窄的亚得里亚海,而是因为“莫妮卡.贝鲁奇是意大利人啊!”,库斯图里卡相信只有她这样妖娆妩媚女性,才会让男人争风吃醋,才会形成推动追杀和逃往故事的合理驱动力。

  当然,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从不觉得莫妮卡.贝鲁奇漂亮的观众,《牛奶之路》就始终缺乏了合理的情感逻辑,以至于在中后段血色婚礼过后,变成一部有些廉价和荒诞的冒险片。不过,也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非常享受超现实狂欢场景的观众,库斯图里卡故事上再大的瑕也掩不住场面过瘾的瑜。或许将自己定性为费里尼式的马戏团场面大师后,他确实在故事讲述能力方面有些顾此失彼,但能把癫狂做到极致,就会让吃这一套的观众想要一遍遍重览那些鸡飞狗跳的巴尔干朋克场面。

  在因《生命是个奇迹》而建起的木头小村Drvengrad不远处,就是波黑与塞尔维亚分界的德里纳河。也是在2012年,他开始在河对岸的维什格来德新建另一座意为“石头小镇”的地球村Kamengrad。他最喜欢的小说家安德里奇杰作《德里纳河上的桥》就是关于那儿,一个在历史中满布魔幻故事的伤痕之地。《牛奶之路》的角色虽与这部诺贝尔小说人物无关,但为某一正确之事而执着甚至疯狂信念却是想通的。Drvengrad与Kamengrad,木头的乡村与石头的城市,以及那条注定将重新被铁路桥跨越的汹涌之河,都在库斯图里卡镜头激情的描摹,以及随后跟进的乌托邦式建设下,成为动物和人类共同的乐园。至于过去的那场邻里相残的愚蠢战争和屠杀罪行,按《地下》结尾那句话,“不能遗忘,但可以原谅。”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六):热爱

  “我想过很多我们会分开的方式,战争、逃难、死亡。”

  可是每一次,都更加重了我想和你在一起的念头。

  你不知道一直在逃的滋味,女主的这句话几乎概括了整部电影的大多情节。

  先说几个很棒的点

  整部电影,Kosta一直在热爱他爱的一切。

  Kosta从前是个艺术家,会弹钢琴,于是在战争年代也总能找到灵感——音乐

  他用钢琴,用各种乐器,甚至用瓶子

  引喻点也很棒

  比如那件新娘的晚礼服,被抛进河里,预示着Nevesta的命运

  还有那只鸭子在空中扑闪着被火烘烤的翅膀

  三次被救很巧妙:

  一次是蛇 一次是蝴蝶 一次是马蜂窝

  像鬼才导演一样,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能玩很多新颖独特的点,配上那些听上去很有趣的音乐,还有鹰蛇羊鸡。就好像整部电影变得很生动

  结尾的魔幻现实主义画面很美。

  好了,结尾实际还是悲伤的,Kosta式的生活,或许又回到了很多年以前。

  幽默中带着忧伤,绝境也总能逢生 音乐中带着赴死的坚贞也带着享受生命的情操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七):送奶路上:战争伤痛下的传奇世界

  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火药桶”,长期以来战乱不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环形叙事电影的鼻祖《暴雨将至》就是聚焦战乱下的巴尔干。前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波黑战争,历时三年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电影《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的时代背景就是在波黑战争结束之际。

  在铁托时代,南斯拉夫是一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强国,经常连苏联老大哥的面子都不给,但后来受苏东剧变影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并爆发了波黑战争,无数人流离失所,这种伤感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失落是非常相似的,《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就是表现这样一种战争的阵痛,即使过去十五年依然像熊掌中的刺钉一样让人感到痛苦。

  作为一部充满隐喻符号的电影,《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中当然也不乏政治影射,后半部分出现的黑衣特种兵的行为其实是在暗指波黑战争中北约等势力插手南斯拉夫地区局势,这些强权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当地平民的性命。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八):Boring 是我唯一想到的词

  1.

  在我刚看电影那会儿,库斯图里卡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据说,只要是他拍的电影,铁定能拿到三大电影节的大奖。就像是电影艺术百年难得一遇的宠儿,库斯图里卡征服了所有观众。这种可以称呼为“超现实主义”(或“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兼具了戏谑、癫狂与黑色幽默。如同坠入一个不断加速的梦幻世界,观众在流动的盛宴中沉潜,迷醉,失去控制。一方面是全身心的欢畅,另一方面又时常感触到伤感。

  2.

  观众的这种反应,源自于库斯图里卡电影中多种手法的交互作用:快速推进(剪辑)、丰富的意象(层出不穷的动物)、宛若疯癫附身的演员(表演)、极度欢快的吉普赛音乐(配乐)……在这种不断作用于观众感官,并令其迅疾回应的作用下,观众的感知体系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变身为纯粹的视听接受者。当感官的等级体系被打破,一具无器官的身体就可能形成,这就是在那部最为疯狂的作品《黑猫白猫》中发生的事情。

  3.

  如果一种独特风格不是源自艺术家的感知,而是一些技巧,那它很有可能泛滥成灾。原因在于技巧容易被模仿,而模仿的强力将使原本湮灭不见。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当它被引入中国在许多先锋派作家笔下重生,原本独一无二的写法因为到处被模仿而变得极为普通,没能抵挡住泛滥的原因正在于这种写法如此容易被模仿。相反,布尔加科夫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实践着另一种更加真实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却因为它的神秘难解至今独一无二。

  4.

  所谓“布列松”风格,并不是一种技术上的成就;它来自于一种理念:模特。将现实物像剔除干净,精简至最少,以获得一种精神性的真实——“灵魂的实体”(苏珊·桑塔格语)。承袭这种风格的导演已经太多了:美国的贾木许,芬兰的阿基·考里斯马基、法国的布鲁诺·杜蒙和尤金·格林、中国的李红旗……他们都实践着一种冷峻疏离的风格。这些导演的作品与布列松有着精神性的联系,却从不曾掩盖掉布列松电影的独特性。因为这不是一种方法的习得,而是理念的认同。

  5.

  天才,有能力将电影转变为一场巨型展览,以最大的容量与密度包裹真实。将电影看成是马戏游乐场,这是费里尼的理念(雅克塔蒂难道不是同样如此?《玩乐时间》中对现代社会的犀利观察)。无疑,库斯图里卡从费里尼身上获益诸多,并将其极端化。《流浪者之歌》是其风格的肇始:漂浮的场景、狂欢庆典,超自然现象,不断出现的动物……在他后来电影中得到了延续。 但这不是费里尼电影中源于导演本人独一无二的梦境(潜意识),而是经由一颗强力大脑创造完成。

  6.

  就像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库斯图里卡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也很容易被模仿。因为它只是一些特定的手法。我们不是已经看到了许多这样的作品:《谁来为我摘月亮》(1999)、《太阳照常升起》(2007)、《钢的琴》(2010)……《百年孤独》之后,马尔克斯顺利抛弃了“魔幻现实主义”写法,《霍乱时期的爱情》完全就是另一种风格。马尔克斯没有坠入一劳永逸的陷阱之中,转身开始了新探索。但对库斯图里卡来说,“超现实主义”是需要反复重写、描画的标签。

  7.

  一位导演坚持自己的风格没有任何问题。侯麦的电影在风格上几十年未见多少变化,但对于影迷来说,任何一部侯麦电影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者如洪尚秀,他的电影也没有因为“自我复制”而失去观赏性。因为这些电影恒定在同一的水准之上。但在库斯图里卡身上,我们见到了一位导演如何因为创作力衰退而使得影片质量逐部下落的情形:自《地下》(1995)的巅峰之后,《黑猫白猫》(1998)、《生命是个奇迹》(2004)、《给我承诺》(2007)、《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2016)组成了一条抛物线般递减的“四部曲”。

  8.

  曾经狂热的着迷消退,我就明白不该再对库斯图里卡有任何期待。但听闻北京电影节要放《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心里还是痒痒的。最终还是决定去看一下,毕竟是曾经的心头好之一。虽说没有期待,理应就没有失望才是。但结果还是非常的失望,在我潜意识里,也许还是希望库斯图里卡能够重震一下雄风的。但反过来说,就像每次我们都感慨“周杰伦江郎才尽了”,却未曾发现其实是我们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自己。库斯图里卡也许仍然在拍自己的电影,可是观众已经往前走了一小步。

  9.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创造疯癫的方式已经不再能触动我的感官。它们形成为一种套路,成为被用滥的因袭手法,感知不再有效。骑着毛驴、打着伞的库斯图里卡卖弄着自己穷驴技穷的伎俩,向观众兜售自己手头已然过时的玩样,已经不再有趣了。他还沉浸在打造一件新品的热情中,却不知道这些三毛钱特效只会是他个人的自娱自乐。除了那几处幻觉(从井中飞升起来的蝴蝶、煽起风的鹰……)还能让我们见到库斯图里卡式的想象,但其他呢?那些跑来跑去的动物是要让我们将其看作一座动物园?还是说结尾用十五年搬运石头凋亡爱情的举动不是在向观众刻意煽情?

  10.

  造成《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的失败,看来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超现实主义”作为电影技法的滥觞,使原本的独创性遭到了质疑。其次是导演的自我沉醉与止步不前,加之创作力已然衰退。最后,也或许是最重要的,是观众的感知模式进化了,简单幼稚的伎俩已经不再能够起作用,结果就变成是“贩卖情怀”的问题。库斯图里卡说“评价我电影唯独不会/不能有Boring这个词”,而“Boring”正是我在观看《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时唯一想到的词。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九):动物、自然、战争、爱情与童话

  库斯图里卡这部电影达不到此前《地下》《爸爸去出差》的水准,甚至也没有到《流浪者之歌》。看完后没有那么激动,但毕竟主演是库斯图里卡和莫妮卡·贝鲁奇,导演所拍的自然风光和动物又实在是好,不得不写影评一篇,记录一些七零八碎的想法。

  政治命题是库氏电影的永恒伤疤

  政治命题是库氏电影永恒的伤痕,那段有关国家被各种强权势力蹂躏、最终四分五裂的往事,仍是这部电影的主要背景和主题。电影前半部分,在尚未宣布停战之前,四处的枪声和轰炸营造了一种吵杂混乱疯狂的氛围,女配歇斯底里的疯癫可以是说对这种环境的回应,对生命已进入肆意挥霍和燃烧的境地。在斯拉夫民族的狂欢舞蹈之中,对“战争是老大哥的毒品,只有战争能让他解瘾,有老大哥在永远没有和平”可以说是肆意而露骨地表达东欧在苏联统治时期的不满。但是,老大哥虽然遭受到如此控诉,但还是留下了这群控诉他的人们去迎接“和平”。可最终在“和平”的表象之下,这片没有自主权的土地遭受到了来自远方强权势力的大屠杀和清除,在各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精良且破坏力极强的杀伤性武器之下,一片本在战争期间还努力维持着田园美景的土地被烧为焦土,刺眼且可惧。指挥官与总部联系时说“虫子已经消灭光了”,国土和国民任由强权蹂躏的酸楚可见一斑。

  充满魔幻现实的土地

  库氏电影中的动物都会演戏。库斯图里卡对动物的热爱似乎不亚于我,各种动物总是将电影打扮成一个马戏团,而且是因爱而展示,不一定发挥某种叙事的功能。或者说动物们发挥的叙事功能就是“那就是爱”。除了那条缠身的巨蛇之外,其他动物似乎都是真正的动物。于是产生了一个疑问:库斯图里卡是如何调教这些动物来参与演出的?游隼、驴子、喝奶的小蛇、照镜的鸡、樱桃树下的狗、井中飞翔的蝴蝶,无一让人觉得惊奇可爱。

  土地也参与了电影的演出。下得歇斯底里让女配高烧的暴雨、男女主角在树上时带来协助的疾风暴雨和雷击、水中逃生时跃入的瀑布、情侣被追击时山石地上的不可抵抗的飓风,不管是带来厄运,还是出手相助,自然环境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种魔幻现实的表达方式,既糅合了当地对自然的认知,又阐释着库斯图里卡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当然,在最大意义上,它成就了导演一以贯之的狂欢气质。

  爱情:夏加尔的空中飞人和伤逝的奥菲利亚

  从电影的海报来看,爱情——树上的爱情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两人在树上被疾风骤雨所吹打的场景,似乎变得最为浪漫,而最终竟一跃升天,躲到了美丽的芦苇荡中成就了片刻的松弛和欢愉。继而,在芦苇荡逃避追杀而跃入瀑布,两人再一次获得了腾空接吻的机会。处处都如同夏加尔笔下那种漂浮在城市上空的爱情。更让人窒息的是,每一次以为他们可以过上幸福生活之后,又开始了被新一轮追杀的命运。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刽子手,像幽灵相随,一次次的希望升起和落空,更让人感受到美好事物被扼杀的痛苦。

  库斯图里卡对“爱情”的热爱,竟似乎是空前的。

  对于莫妮卡而言,差点把她送进军阀新房的婚纱自然是束缚性的存在,以至于一得空,她竟丝毫无视婚纱的美丽而将它扔进了河里,弃之如蔽履。婚纱在河中的标示预示了莫妮卡终将死亡的悲剧,一瞬间竟让人想起莎士比亚笔下那个溺水而亡的奥菲利亚。这种美丽逝去的伤感,在澄澈河水和茵碧水草之中,竟是惊心动魄的。

  童话:一片美得耀眼土地上一刻不曾向往美好的心灵

  这部电影不一定是叙事的盛宴,却绝对是眼睛的饕餮盛宴。这片土地美得像童话,不,是童话美得如同这片土地,一如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

  这部电影中看到的不同导演

  一开始游隼的眼睛和飞翔之姿让人想起了胡里奥·密谭的《乱世安娜》,上树、漂浮的婚纱和飞翔的彩凤让人想到了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僧侣绑着石头在身辛苦前行的苦修让人想到了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爱像绵延不断的白色石头,只要活着的一刻就不会放弃堆砌。

  或许库氏电影中从未有过的对爱情的肆意和热烈,才是这部电影最为可贵之处吧。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观后感(十):《送奶路上》邂逅大美女,居然惹来杀身之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