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考》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高考》观后感10篇

2017-12-14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考》观后感10篇

  《高考》是一部由史岩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考》观后感(一):追忆似水年华

  今天是第三次重温这部纪录片,每次看完都回味无穷感觉自己对高考有着很特殊的感情,尽管我自己的高考之过去了一年,但是每当我看到别人的高三如何奋斗努力的时候,我总会十分惭愧,悔恨自己当初为何不再勤奋努力一些,也许就不会是现在的结果。而再次重温毛坦厂中学的部分时。我又会不由自主的假设起来,假如我去年选择了复读结果会是怎样。然而世上没有如果,我进了一所二流大学,继续着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复读同学又迎来了一次解放,“假如我当时选择了复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精神释放点,每当我在大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便会去想复读的事情,这甚至成为了我与大学同学间的一种乐趣所在。当然,乐趣也仅仅是乐趣罢了,看了这部纪录片便会知道,复读从来不是什么值得愉快的事情。我庆幸我的高三并不如片中毛坦厂中学的孩子们一般过得生不如死,我的高三似乎是建立在一种愉快的基调上的,每天开开心心的听课,晚上回去刷刷微博玩玩手机,作业试卷做不完留到第二天上课再做(还得分出个轻重缓急),数学的错题本永远都只有前面几页,甚至在6月7号晚上我仍旧在点赞某个知名高考微博底下的有关“XX省今年数学好难啊”的评论,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遗憾,我似乎从来没有体会过那种为了目标不顾一切奋斗的滋味,我从来都是吊儿郎当的听课,吊儿郎当的随便做做作业,靠着一点点小聪明偶尔数学能上个130,其他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拼搏、努力这些词语从来没有在我身上出现过。当我重温完第二集时,我内心是很郁闷的。何飞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我十分难受。说不出的难受。这样的人也许有很多很多,家境贫困,学习成绩不好,最后也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按片中班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毕业即失业”。我不知道何飞最后选择上三本还是专科,但是对于看惯了HE小说的我来说,当你看着主人公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在最终的大决战前经历了一次挫折,最后却依然失败的桥段绝对是难以接受的,尤其在我很喜欢这个主人公的前提下。能看出来程班主任是个很认真负责的老师,对学生尽心尽力,大事小事都样样操心,但是一直对学生使用激将法是否有些不妥?特别是对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当然我只能了解到摄像机所拍到的部分亦或是最终播出来的部分,其他的真实情况我并不了解)不知道过度的激将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呢?这是我的疑问。还有关于海外留学的第五集,对我的启发也挺深的。学文科的学生,出国深造,能学到东西是必然,但是一个亚洲人真的能够得到美国本土社会的认可吗,亦或是说我们是否是无论如何都是比不过native的呢?片中的女孩最终选择了回国,但是我家里真的耗得起这个金钱来供我在国外进行所谓的深造吗?

  总而言之,感谢制作组能够拍摄这么一部精彩的纪录片

  《高考》观后感(二):高考加油!

  既然长评未发出去,草稿也没了,心塞,重发。

  第一二集,讲毛坦厂的日常,看完觉得他们太认真了,太用功了,相比自己自愧不如啊,不过,还是觉得老师去学生家里查找有无无关学习用品的这种行为挺变态的。但是班主任还是认真负责的。还有一些与最后一集的衡水一起讲。

  第三集久牵,一定程度上和里面的人有些相似,不过我是读完初一就回老家读书了,他们呢,还是幸运的吧,这集有些偏题,不过总体也还可以,感触不深。

  第四集走出大山。甘肃。主人公奶奶口音好好玩哈哈哈,里面人的口音没字幕真的难懂。这无所谓了,看完挺感动的。这集看完之后,我想,对于那些条件不好的家庭而言,或许出路真的只有高考这一条,里面的班主任挺负责,挺喜欢,是真正关心学生的,与镜头对着他无关。人情冷暖。主人公父亲筹集学费看的心酸,向她姑姑借也是无果,现在她姑姑有没有后悔呢?这集泪点是有的。

  第五集留学,和第四集反差真的特别特别大,选择留学的家庭的底子还是比较好的,毕竟里面一百多万。开始想考耶鲁的女生,挺佩服她。而后面一所为出国做准备的学校却很心塞了。里面选择出国的那些人连最基本的国学常识都不清楚,有些人甚至特别鄙夷,为了出国,外语日常化,那国语呢?里面语文老师备课读诗与一个女生读英语做对比,很心酸。最后老师在无人厅里面读着那首郭沫若的诗,激昂奋进,冲击力很大。但是,最讽刺的是,里面校长见比此局面,这些都有英译本,让他学英语,中华文化用外语来教学,何其可悲。

  最后一集,三种教育方法。衡水,北大附中,泉源高中实验班。

  先说衡水,和毛坦厂异曲同工,毛坦厂里有一老师还是家长说,这种学校,好似一个机器,不管什么放进去,出来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有一家长后悔到毛中,因为她孩子原先是很活泼的性格。其实看到衡水和毛坦厂,总觉得是应试教育下的悲哀,录取率虽然高,而个人是不赞成这种方法的,还有校长说的一番话……

  《高考》观后感(三):我所想到的

  在B站上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全程关掉了弹幕。作为一个已经并将一辈子见证教育行业的人,我想说高考这两个字绝对不能用很多网民惯用的指责态度去面对。它所要牵扯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纪录片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切片,这个切片可能让你不适可能让你触目惊心,可是它就是现实,而这个现实到了今天,绝不是某种单一元素构成的。任何一种轻易的指责,都是无良愤青们才会做的,而B站的弹幕上,充斥着大量这样的言论。

  这个纪录片看的我感触颇多,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我没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让我熟悉的东西。一二四六集是让我特别有感触的,其实算不上影评,最后就是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二两集关注了中国最大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其实说实话,一打开这个纪录片,那种寒毛倒立的紧张感就扑面而来,从片头那个倒计时开始,然后传出“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高三战士们紧急行动起来,决战高考”,然后是万人的誓师,其可怕程度,不亚于真正要上战场的前线士兵们。我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下一秒钟,就将见证血淋淋的现场。就在这种气氛下,一二集关注的内容与这个片头实在是太贴合不过。看到一个班里面坐着的密密码码的人,我很好奇,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怎么看得到黑板上的字,除此之外,我特地查了一下,我曾经以为自己学校30个班算多了, 结果人家一个年级是六七十,七八十个班,着实让我咋舌。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出现在程老师面前的那一张叫作“触目惊心,警钟长鸣”的单子,那是所谓的退步榜。说实话,我们在班上只有所谓的进步榜,然后一一给予奖励,可真没见过这像哀悼单子一样的退步榜。整个两集看下来,镇里面到处是庙宇和求神的家长,家长们过来陪读可是孩子吃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学生基本上在里面已经泯灭了所谓的青春个性,与其说是生活,不如说就是一个个的符号与分数,甚至要为此付出健康身体的代价。但是这能怪谁呢,片头已经说明白了,这是复读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一年又一年,青春不能再失败一次,学区房是差不多一两万一年,还得包括家长辞工过来陪读的费用,就更别提青春的流逝,他们就已经幻化成了为了考高分的机器,要不然他们来这里干嘛。只是有的家长也会感慨,“后悔把他搞到这里来了,把他搞到这里,把孩子压成这个样子,它管得孩子逼得不像人样子了,我孩子是多么活泼的孩子。“看到这里,我突然有些动容。

  那位程老师,说实话我并不觉得他有多差,相反,他真的太负责了,他的生活基本上已经与学生融入一体,我是连宿舍都懒得进的人,他却还要跑到学生租的小房间去检查,他还得去和各个家长谈话,去监控室看监控,我只能说他负责,也许在那样的环境下,也只能像他那样去做事才行。

  看至最后放孔明灯的画面,我突然想起自己那会儿,因为提前到,我们都只能蹲坐在附近的草坪上,然后隔壁一大堆人,会在每次考试前,突然拼命的大喊,然后握手拥抱。我们老师说,他们都是复读的小孩,压力更大一点。

  我们班的学生,每次段考结束后,非常喜欢写我要为了我的家庭读书,我要为了我的爸妈读书。我非常不喜欢看到这样的话,每次我都会回复说,请你不要这么想,说实话,读书就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不希望你小小年纪身上就背着这么重的重担。但是事实真的能如此吗,看了毛坦厂的日与夜后,我迷惑了,我觉得孩子身上的家庭大山太重了,重到绝不是说轻易能移开就移开的。同样,在看这两集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种陌生,虽然我处在的这所学校,高中依旧大家觉得很死板很应试,每次考完总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每次都在把学生朝着压力更大的方向推,但是比起毛坦厂,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学校很紧张,但是至少,在我的孩子们身上,我觉得他们身上充满着青春的灵动感。一方面,我总是提醒他们要认真努力抓紧时间,一方面,我还是会庆幸,庆幸他们能够在青春里,保留一份青春的模样。五一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发的各个小团体出去玩的照片,他们的那份情谊与笑容,通过照片都能感染到我。我觉得,孩子们还是要这样才好,我们班成绩相当好的小孩写说,我只希望我的高中生活我喜欢的事,有我喜欢的人,有让我无悔的每一天,最后凭我正常的努力正常学习,正常的我去完成一个适合我的大学,我认为,青春是该付出在那一纸试卷上,但青春不全是那一张试卷。我觉得,这是符合大多数00后心中对于高考的看法的,看的我都相当感动。虽然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他们的人生比赛从现在就开始了,但是孩子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留学大潮一篇中,让我感慨的是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因为我曾经任教在某国际学校,担任中文老师,当看到那位颇具理想主义的中文老师时,我真的觉得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那个尴尬处境下,学生们的冷漠是可想而之的。不过和那位充满热情的语文老师不同,当时选择教国学是被动的选择。我倒是想给学生讲一些小说什么的,但是校长这么要求,而且还一直参与进我的教学内容中。当然,也会面临着像那位老师一样的尴尬,讲国学,认真备课,却又被上面提出说太难了,你太沉醉在自己的高度上,我们领导说,要是讲得像于丹一样就行了。上课的时候,有学生很积极,也会有学生问,老师我也不知道你教这个做什么。如果和他说,那恐怕是让你们强化民族认同大吃一惊,所谓根的意识,似乎也有些太远了。不过最后,还是敌不过这这一群人冷漠的脸,我宁愿回归到高考的大潮中,也不想变成一个边角人员。最后看到老师对着空无一人的舞台,朗诵《天狗》,我感受得到他的那份热忱,但是似乎,也只能到此了。

  最后一篇校长的选择中,当然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王铮校长的所有举动。看过的两个纪录片,《盗火者》与《高考》,都出现了深中的名字,真的觉得那是一所让我无比向往的学校啊。最后通过看重本率,当然我们知道这所学校里面的小孩绝非等闲之辈,他能花掉两年的时间在活动上,最后还有99%以上的重本率,第一,可见孩子们本身是十分拔尖,第二,是孩子们自身的活动能力非常强,从组织开始一直到与校方的谈判,可窥探帝都小孩的实力。比起激情教育,王铮校长温文尔雅的谈吐与举止真的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们看到,目前中国高考大环境下,我们在尝试与努力的新方向。最后校长的那一番,”一种多样的,多元的,是这个社会发展的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地方“,让人感慨王铮校长的胸襟。

  以上。

  《高考》观后感(四):最诚意的教育类纪录片

  清晨早起,便开始刷这部纪录片。印象最深的无非是毛坦厂的日与夜和留学大潮下的追求和奋斗。

  人们常说中国教育的弊端多,其实大多都与贫富差距有关,父母抱怨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其实和亲情的缺失以及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吴俊(校门卫)为了儿子牺牲了自己开厂的事业,以严父的身份守护在在儿子的身旁,成绩的升降就宛如高压线一般,万万碰不得。所幸,最终他的儿子高考金榜题名,末了,父亲激动的泪花涌动,儿子却只是木讷的一笑。父亲操着一口乡音,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分享”着儿子桂冠的喜悦。成王败寇,大概也只有赢家够格享受这种荣耀,能把当初的痛楚,不安与焦虑当玩笑提及,权当烟云。镜头滑过,父亲给了儿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儿子却也只是附和着苦笑几番。也许,这位名列省24名的小伙子将是一个属于毛坦厂,可以被班主任用作激励一届届复读生的传奇,又抑或是一具独属于毛坦厂和他父亲几乎变态式的教育的灌溉品与牺牲者。

  留学大潮下又何尝不是风起云涌呢,作为出国党的我是再清楚不过了。平日里的语文课是学校最为边缘化的课程,倒不是说语文课老师的专业水准不足,在缺乏一个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其实大部分学生觉得在英文环境的大背景下国文可有可无,最后,语文老师舞台上孤独而单薄的背影只让我想到一个词,满目苍凉,黑暗的舞台中,中华文化熠熠发光,可是台下却早已散场。故事的最后,哥大新闻系的吴亦欢毅然回国,放弃了不属于她的The Big Apple。周老师为一个个出国学习的学子策划着回国的未来,谱写着新东方的蓝图。一切的一切,都将叶落归根,而那份独属于出国人的人在他乡的苍凉也只有有过亲身体验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最有诚意也最写实的教育类记录片。所以,无论你是高考千军万马的一员,或是即将出国的学子,都请静下心来好好观看,这是值得驻足与深度思考的央视出品佳作。

  《高考》观后感(五):现实比镜头下残酷一百倍

  看这个纪录片时,代入感很强,也从侧面烘托出这部纪录片拍得很好。每当毛坦厂中学那个戴眼镜的老师训学生时,我的愤怒便从心底而生,每一句反抗的话也条件反射般从喉咙里涌上来,堵在嘴边,哑口无言。不努力便是失败者,努力考上便是人上人。看了十几分钟,心里也只茫茫然只留下两个字:魔幻。

  《高考》观后感(六):一个人的奋斗

  看完之后心怀感恩。我努力回忆自己的高三,到储思盆里看看那个闷热的夏天。做题考试,痛苦挣扎都已模糊。我的大脑选择留下了快乐。记忆最深刻的是爸爸打完查分电话,一家人抱作一团,眼里闪烁着泪光。在高考这件事上,我是幸运儿。我想说“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但我知道我并没有付出半条命,我活的还算轻松,只付出了一份普通中国少年付出的普通努力。

  看纪录片里的各色人物,真的,人生而不等。毛坦厂给了孩子们一个最后的公平机会,只要努力就能提高成绩。也许方法不妥,压抑了他们本该多彩的青春,但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吗?影片中这位复读班高三老师是负责敬业,值得尊敬。而上海久牵的老师则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教育,给孩子们视野和梦想,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改变社会的不公,令人钦佩。大山里的人们朴实善良。那位慈祥的奶奶让我想起自己的爷爷,他总说我的高考让他延长了寿命,希望他能长命百岁。

  选择留学的人是选择了更好的出路还是选择了逃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些人留学的理由肤浅得让人发笑。俞敏洪的一句话很好的回绝了周成刚关于留学生就业的问题:“我们把学生委托给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机构培训,然后他们回来建设中国,这怎么会有问题呢?”是啊,如果学的是理工科说的是科学的语言,的确没什么问题。那文科如新闻,如管理,留学目的国没有需求,回国怎么适应中国特色的土壤?这些学生考上排名比清北高的外国大学,利用资源,另辟蹊径,这本无可厚非。 关键问题是他们对自己没有客观认识,他们并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最后一集里的三位校长我不再赘述,教育资源的严重倾斜让北大附可以散养着达到一本率99%。

  跨过那座独木桥,回头看,是好多人在旁边搀扶着走过的。以后没有人把难点划分成课课练,没有人为你模拟大考,没有人原谅你没交作业,没有人为你打点生活……高考是我们一段特殊的回忆,是人生的一小步

  《高考》观后感(七):高考,中国社会的不能承受之重

  这是一部很好很写实的纪录片,至少导演没有在拍摄过程中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和意见,而是让镜头客观地从不同的层面做了诠释。

  其实,无论是社会中下层的孩子们那种千军万马跃龙门的舍命一搏,还是中产阶级甚至富裕阶层日趋流行的洋插队,归根结底都是他们为了改变目前的现状做出的努力。人的欲望决定了他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都会不满足,都会有跃迁到更上阶层的欲望以及付诸的行动。在当今的中国,如果你是个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你就必须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以牺牲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为代价,通过高考这条路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生活在小康之家甚至父母略有所成,你也必须通过洋高考这样一套日益成熟的体系去欧美的大学深造,如果你成功了则可以彻底地让你的家庭有机会从中产跃升到所谓的富裕或是上流社会。

  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难道只有这么一条狭窄的小路来容纳这么多试图与命运抗争的人们吗?一个理想的国家或是社会,在教育之外,应该有其他的社会体系和通道来平衡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或者起码是平缓由此带来的阶级矛盾。而这一切带来的好处就是:教育不会因为担负过多不必要的社会责任而造成过度的扭曲,以及这种因为教育制度的扭曲和压力对下一代的心灵所带来的扭曲,其实在花季的年龄,他们本该做些更美好的事情,也应该通过更加合理的方式去积累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把整个家庭的幸福都生生地扛在自己的肩上。在当今高度扭曲和功利化阴影下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即便不被高考压垮,也很容易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走偏,这才是今后中国最大的危机所在。

  社会贫富分化导致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古往今来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而要化解这样的问题,需要的是一个公正平衡的制度和体系来促进各个阶层的流动性,以保证那些生活在中下层的人们有多种的方式向上跃迁。然而,很不幸的是,在当今的中国,这个责任全部落在了教育体系上,其他社会功能的不作为造成了教育的不堪重负,真正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高考》观后感(八):你不是富二代,高考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约而至。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高考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高考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意义;

  早已经超越了它本身作为人才选拔方式的含义。

  《高考》观后感(九):坐在研究生宿舍里看《高考》,我有笑有泪

  我2011年参加高考,2014年年底参加研究生考试,2011年9月我以差两分不到一本的成绩走了一个省内的好二本,2015年9月我因为复试失败调剂到了一所还不如本科的位于三线城市的一所学校。现在距离开学过去了三个月,面临期末五篇论文的压力我仍无力作业,而是选择了打开电脑、插上耳机在舍友静静地午休时分独自欣赏央视系列纪录片《高三》。一口气看了三集,站起来都头脑发晕,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写点东西记录这个让我有泪有笑的纪录片。

  说起毛坦厂高中也是凑巧,前两天刚跟安徽的朋友讨论了他们那里有名的“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今天就在中青报的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了有关这个纪录片的相关评论,激起了我对这一纪录片的兴趣。关于高考,我们谈论得太多,对于告别高考有五年之久的我而言,也有一段时间了。再看高考,究竟是怎样的心情?

  毛坦厂只是一个小镇,靠着毛坦厂中学的复读经济吸引了多于当地人口两三倍的考生以及陪读家长,其中一个当地人说得很实在,毛坦厂就是靠教育经济带动起来的,没有毛坦厂中学,它就什么都没有了。给人的感觉是毛坦厂中学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学校,而是全城都处于一种备战高考的氛围中。当护送考生参加高考时的车队有警车开道时,当车队两边挤满了三四层目送车队离开的人群时,我被震撼到了。对于高考的投入,绝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而是一个地区共同关心的话题。

  其中的一位班主任,有着类似侦探的眼光,每天都在跟这群高考失利过的复读生着急,他会因为学生上课吃东西、忍不住发笑而找学生谈话,他会跟每一位家长语重心长地谈论孩子的未来,俨然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的模样。学生们算计着老师什么时间不会来探班,老师在监控室里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并且在每次月考的成绩单里寻找需要警示的学生及其家长。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学生们高考完走了,而他还有如此循环往复,年复一年。每当高考放榜的时候,就是新一年复读班开始的时候。

  有时候老师们也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发展,但是当其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想通过考试来改变命运的学生时,他的心理压力不亚于任何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所以每一次接手新一届的复读生,他们仍旧以高昂的志气感染学生们再次冲向高考的战场。

  当我们看到有些学生在备战高考时用拼了命去争取的时候,嘴角不免浮现出一丝笑意,其实对于参加过高考的人而言,还不都是平安过来了。考上的、没考上的、考好的、失利的等等绝大部分人还都好好地活着。也许生命就因此出现了岔路口,但那又能如何。辛苦得哪里仅仅是高考,如果说对高考的孩子们说,只要考上好大学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我想这一直是我们的误区。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一直靠外在的刺激而努力,那么即使我们读了大学也是浑浑噩噩,迷茫度日。要么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会太轻松,要么就发掘自己的兴趣使自己融入到兴趣之中而不觉得疲惫,否则,没有什么轻松的成功之道。

  并不是读了大学就轻松了,实际上,我们很多大学生因为高考的过度透支到了大学里面来贪图安逸,这是高考的副作用,也是大学教育的悲哀。大学不应该是整天欢欢乐乐,看不完的影视剧、打不完的网络游戏、参加不完的各种社团聚会,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到了毕业就业的时候开始发愁,自己凭什么去跟别人竞争?更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然而,我们又为大学生寻找了一条新的出路,那就是读研。再缓冲一段时间再接触社会,再工作,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似乎也对这一对策沾沾自喜,但没有目的、没有兴趣的学习到底能够学到什么东西?难道我们真的只就是为了这一纸文凭——我们都对其嗤之以鼻却又屁颠屁颠儿为之奋斗的东西?

  对于其中一位老师说的话,我实在是不敢苟同。本一本二与本三之间的差距真的那么大吗?除了那些重点大学,其他的本二本三也许差得并不十分明显。现在的本二学校的毕业生也是逛不完的人才市场,没有多少企业主动向你伸出橄榄枝。(对于理科的专业我不晓得是什么情况,对于我自己的专业大致了解一些)2014年,当我以为我们对于素质教育、职业教育逐渐重视起来的时候,对于高考的投入总该降降温,但实际上,毛坦厂中学的严厉依旧,毛坦厂的升学压力依旧,改变命运的方式依旧。

  现在我只了前面的三集,还有很多看到之后感慨的镜头,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未完待续······

  《高考》观后感(十):高考这件大(小)事儿

  又到一年高考时,从昨天到今天,高考这件事儿几乎扫荡着所有中国人的眼球,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老师还是记者,可以说你要么在高考,要么就在看高考,似乎所有人都被这场考试裹挟着,不得不将目光投射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上去。

  高考为何让所有中国人关注?我想在这个问题背后可能得出无数个答案:首先它是检验高三学子最终成绩的一场终极考试,是国家对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学府的一场选拔性考试;其次它又是诸多莘莘学子实现华丽转身、命运转折的一个重要跳板,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特色主义大天朝,或许高考仍旧是目前最为公平的阶层上升渠道;而最后对于高考这件事本身,我们也可以从国家、社会、制度、家庭、个人等多个维度稀释出满足不同大众心理需求的信息来。

  从社会意义上来看,高考确实伟大,但从仅仅两三天的考试时间上来看,高考又显得无比渺小,尤其是将它与一个人的漫漫生涯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可就是这样一件让人倍感矛盾的事儿,却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未来。

  对于正在参加高考的人来说,也许他们是这场命运角逐之战的真正主角。但对于经历过那场考试的我们来说,想要了解这场考试,了解我们国家与之相关的各个群体或个体,涛哥我首推的就是央视CCTV9纪录片频道拍摄的六集纪录片《高考》。

  这部纪录片共分为六集,几乎每一集都选取了当下社会中深具代表性的社会横断面作为着力点,纪录了多个动人的故事以及人们争相关注的社会热点。说实话,看完这部片子,涛哥的小心肝迟迟不能平静,不仅因为片子里各色人物的真情实感扎扎实实的打动了我,还因为它确实让我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社会另一面。

  《高考》第一集和第二集以《毛坦厂的日与夜》做题,顾名思义,这两集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大名鼎鼎的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的故事。

  毛坦厂中学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每年这里都会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而且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复读生,同时,这些考生的家长也常年在这个小镇进行陪读,就这样,学校和小镇之间形成了一座“高考镇”。

  第一集聚焦的主要人物按照人物关系来说分为两组:一组是复读班的班主任程晓东与他的学生何飞,另一组则是毛坦厂中学保安队长吴俊与他的儿子吴世康。

  片子一开始就是多封“保证书”“检讨书”的镜头,大量标语、誓词的画面以及教室里学生们疯狂背诵单词的声音,可以说一下子就将毛坦厂中学的形象勾画了出来:冰冷、规则、机械的感觉。

  而程老师的几句话则直接摆明了毛坦厂中学的定位:

  程老师的工作是繁杂而多面的,他不仅要与调皮的学生斗智斗勇,时不时的趴在教师后窗上“监视”一下情况,还要在每次考试之后和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交流交流心得,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还有可能直接杀到学生的出租屋进行“突击检查”,趴在学校监控室调看摄像头查看学生小动作。

  而对于程老师的学生何飞而言,她的成绩处于班上中下水平,况且她是复读生,也许这将是她最后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但拥挤不堪的宿舍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这时刻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何飞想要搬出去。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保安队长吴俊也为孩子的高考操碎了心。在他眼里,孩子是自己梦想的继承者,也是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所以他对儿子吴世康要求极为严格,时不时还要在考试后亲自对儿子“指导”一番。

  在这一集里,编导虽然只是对毛坦厂中学的情况简单做了一个介绍,对两组人物的平时生活状态以及面临的矛盾做了一个引子,可观众还是能迅速被片子本身客观中立的态度所吸引。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毛坦厂中学有这么多学生,而且以复读生居多,因此它所在的毛坦厂镇就寄居着大量的陪读家庭,陪读家长担负起子女的全部生活,为的就是让他们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甚至是直接做好饭菜拿到学校门口让孩子吃午饭。

  树大招风,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高考工厂”,这样的称谓多多少少就带着一些贬义,而社会上自然也有很多批评毛坦厂中学教育模式的人,就连理发店的老板也认识到毛坦厂中学与毛坦厂镇之间的利害关系。

  第二集,随着县政府对镇子上黑网吧展开清查,高考的脚步越来越临近了。但就在这时,女学生何飞与程老师却发生了矛盾----全部同学就她一人不愿写程老师布置的考试反思总结。感觉权威地位被挑战的程老师,一气之下将她送回了家。

  而本来是尖子生的吴世康也在这时突遭成绩大滑坡,父母对他的状态焦急万分,他自己也力图从困境中摆脱。

  可以说,第二集编导没有过多的将镜头停留在此前的主线人物上,而是留出更多时间用细碎的画面去关注那些很容易被普通人忽视的瞬间:

  学校里依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校外却有一对姐妹抱头痛哭----姐姐给正在上学的妹妹送饭,没想到晕倒在校门口,姐妹俩面对揪心的生活只能选择相拥而泣;

  当地寺庙里,陪读的家长络绎不绝的拜佛求神,期望着“上天”或“佛祖”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一点眷顾;

  教室里,学生们面对高考压力,采取宣誓、口号的方式为自己加油打气;

  街道上,一群年轻学子放飞孔明灯,祈求考出高分,如愿以偿进入大学;

  最后高考来临,一列列班车开出学校,家长们夹道欢送,保安队长也为高考队伍保驾护航……

  第三集叫《久牵的孩子们》,其实这一集编导关注的应该是一个名为“久牵”的公益机构,他们专门帮助的是一些打工子弟,即农民工子弟上学难、异地高考难的问题。

  说实话,这一集我感觉拍的有点平铺直叙,也没有发现多少让我感同身受的情感落点。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自身没有体验过片子里那些孩子们的生活,对他们的遭遇有点陌生化,所以在这也就不再赘言。

  到了第四集,我想说这片子应该就是这一集最为打动我。

  这集片名叫《走出大山》,片子编导将视角直接转向了国家级贫困县甘肃会宁县,同时这里也是也是中国的教育名县,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平均差不多每一户就会出一个大学生。

  这一集的主人公是沉默寡言的小女生刘洋洋,她学习成绩优异,是全校前五十名的应届生,考上重点高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对于刘洋洋而言,高考似乎没有那么难,而上大学所要负担的学费和生活费才是她最大的担心之处。

  更为让人动容的是,刘洋洋自小便父母离世,完全由叔叔刘克明养育长大。叔叔对她视如己出,甚至对她比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还要好。

  刘洋洋成绩优秀,是家里的骄傲,然而除了她自己,叔叔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家庭负担非常沉重,但是叔叔依旧坚持要供读刘洋洋,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贱卖自己辛辛苦苦种的马铃薯,贱卖自己养的羊羔,上县城银行拉着老脸去贷款,去各个亲戚朋友家借钱…

  也许有人觉得这一集完全是编导在卖惨,卖苦,以贫穷和苦难来赚得观众的泪水。但你如果接着看第五集《留学大潮下》,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也许真的特别不公平,尤其是人与人之间出身的不公平,是多么令人扼腕。而基于教育这一中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折射出来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则更加引人深思----也许某些时候,高考对于某些人不是考得上考不上的问题,可能更多的是上得起上不起的问题。有些人可以在哈佛与耶鲁之间进行选择,可以去香港考美国的高考SAT,但有些人却为了几千块钱的学费奔波,求人……

  当然,第五集编导也选择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一名国际学校的语文老师王先意。在国际学校教书的他,身份显得异常尴尬。这里的学生日常用语都是以英文为主,大家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出国留学,母语中文反倒成了学生们不愿意多关注的一门学科。而王老师面对传统文化的没落,却毅然选择开设国学课、书法课,像堂吉诃德一样大战风车。片子最后,他站在学校空无一人的礼堂朗诵郭沫若的《天狗》,孤独万分,令人动容。

  这套纪录片的最后一集也挺有意思,片名为《校长的选择》,聚焦的是教育改革和几名身处不同位置下的校长的故事。无论是曾经执掌衡水中学12年的校长李金池,在北大附中锐意改革的校长王铮,还是带领学生游学从不考试的试验者张良,高考都是他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事实上,此前的很多纪录片导演都曾将镜头对准高考,周浩的《高三》、王杨的《中国门》便是其中知名度较高的作品。

  在当下的中国,叙事宏大、画面精美、解说大气的纪录片已经不乏精品,但是贴近基层生活、普通民众的现实类纪录片却相对弱势,而这种类型对于纪录片发展其实非常重要,对于现实类纪录片而言,好的选题就像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需要有庞大的冰体作支撑。高考本身兼具新闻性与话题性,它是大部分人共同的经历和体验,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广泛共鸣,这应该是它可以承载那么多关注点以及社会意义的根本原因。

  纪录片《高考》用六集的长度跨越不同的社会阶层,辗转不同的地理坐标,充分展示了高考故事样本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而它采取的不依赖解说词、依靠影像驱动讲故事的方式也足够专业、纯粹。

  对于屏幕前的我们来说,高考似乎已经成了过去式,那些经历高考的记忆似乎也已经化为一阵清风,飘到脑后。但每年的这几天,我们听听新闻,看看手机,或者经过学校、街道,那些或苦涩或激情的记忆却总能重新击中你我的内心,进而勾连着当下的社会躁动,变成了大家消费热点,消费集体记忆的一种大众心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高考》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