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10篇

2022-05-19 02:07: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10篇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是一部由李伦执导,易中天 / 马未都 / 曾宝仪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一):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已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小时就读过,渐已淡忘,近来再回味,是从央视推出的寻根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片名便节选于此诗。

  第一集里,看到易中天老师念读大哥哥家信时,我哭了。人在弥留之际,总会对某段记忆惦念与不舍最多。大哥哥说,年幼时一家人清贫苦难的岁月在现在的记忆里更多的却是美好。听易老师念大哥哥描述的五车堂,我竟在自己脑海里也勾勒出了它的画面。那是易中天老师家族的历史和故事。那么我的大家族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我想,这或许是看过《客从何处来》的人都会萌发的一种念想吧。

  记忆里,听外公说过,荆氏家族里在清朝出过一个进士。这是我已知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母亲大家族历史里的人。小时候在湖南老家旧屋正堂里看过一张穿着官服的人的画像,当时就想,这应该就是父辈所说的先祖。

  家。年幼时,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对这个字产生触动,是因为父母的一次吵架。他们闹得很凶,甚至连离婚协议书都已写好,当父亲坐在我床头摇醒熟睡中的我,问了一句:“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跟谁?”那一刻,小心脏里冒出的酸楚感,才让我意识到一个完整的“家”有多重要。

  而关于“家乡”,因为我从小就出生成长于广西南宁,对于户口簿上写的籍贯“湖南”是很陌生的。我一直不知道“离开家乡”的滋味。大一那年,我收到闺蜜从桂林大学写来的一封信,她说:当听着隆隆的汽笛声,火车渐行渐远,才知道心里那个念念不舍的地方,原来就是家乡。

  我的父亲与我一样,也是出生并成长于此,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离开了家乡湖南湘潭来到了广西。近年来,每每提到百年归寿的话题,父亲总会说要我把他送回老家。起初,我觉得他很矫情,且不为我着想,我若是想看他,怎能总是两地奔波呢?连着看了几集《客从何处》,我似乎能理解他的那份情愫了,那是对故土的牵挂、追思念旧,甚至是他的家国情怀。

  小草妈妈的父亲,小的时候被一个在印尼的中国妇人收养,子孙繁衍,形成一个家族。这名妇人就成了小草的奶奶,一个缠脚的中国女人。受奶奶的教诲,家中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小草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必须保持。”

  悠悠思乡情,拳拳赤子心。一位离开故土多年,热爱自己民族的奶奶,把她的思乡情通过生活的点滴传给了自己的儿孙。而小草妈妈如今也延续着奶奶的脚步。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非常爱中国的奶奶,奶奶说的话她都铭记于心。奶奶说:“中国要强大,我们在海外的人才能扬眉吐气,你不要忘记中国。如果你不爱你的国家,不记得你的根,你还算什么?”而小草妈妈也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源头,只有追随源头,才能知道他的文化底蕴在哪里。

  今天的这集《客从何处来》,阿丘在马来西亚的表哥也给他写了封信,这一段最为打动我:“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一个中国家庭,一个印尼家庭,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因缘际会我们能相识,我们都很珍惜这份能成为“一家人”的情分。

  而我自己的家人呢?我的父辈、我的祖先,他们经历过什么,他们隐忍了什么而不说?“我们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这样的课题看似庞大沉重,但若抽丝剥茧深入每一个人自己的家族,那又会挖出多少血泪故事。不见得非得是名门望族才值得传说,历史人性交错,平凡人的故事,那才真实,才有感动。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二):评《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一部寻根的纪录片,在他们知根明谱的过程中,慢慢被挖掘出来的,是中国从二战到改革开放那段敏感时期、那些被历史涓涓细流冲刷至成为沧海一粟的哀与愁。想起夏达在《子不语》的后记中说:“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的的确确,当我在教科书上学到这些,它们全只是字;当爷爷笑着指我弟说“我见到日本人的时候就像他那么小”、当奶奶叹道:“那时候要养活几个孩子,真的很辛苦”的时候,当妈妈说曾祖父曾经因为国民党的身份而连续几夜被人袭击的时候,整个历史就突然变得立体了,鲜活的图像滚滚涌来冲击着我那颗幼稚傲慢的头脑,让我对历史总不时产生新的认识。

  片中最为凸显的是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之情,任谁走在人生边上都常有缺憾。

  我最为喜欢的,是陈冲和曾宝仪这两期。易中天和阿丘都表现得略急功近利,寻根旅途中都被祖辈是白是黑的身份左右着情绪,有点让片子的原意脱轨,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而陈冲后期表现出来的是包容、接受和理解,调侃间为已过世的老人增色;曾宝仪善于言谈,性情温和,让人看着舒服。

  缺陷是主角旁白不够接近现实,过于扭捏生硬,观众代入感情时听到会有违和感。而且每个帮助探寻历史的人开场白都太雷同:“你看,XX,这里面呢,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吗?”佩服张昌绍的资料在节目播出后百科将其补充完整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三):家族

  看完了易中天老师和主持人阿丘的剧集,真正的让我明白了中国人为什么对家族,对家庭有那么深沉的爱与信仰。

  易中天老师的家族,家大业大,一代一代人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每一个人都在冥冥之中完成祖宗对自己的期待;

  阿丘的家庭充满了血泪,阿丘的姑妈作为长女,放弃了回国的机会,将自己卖给了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作为女佣,而到最后自己被这一家人折磨出了抑郁症,但是她直到现在依然无怨无悔,她依然认为这是她这辈子做的很正确的事。

  这就是家庭,这就是家族,为了自己的家族,哪怕放弃自己也要将它传承下去,将一代一代的希望传承下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将一切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家族,为了这个家族无私奉献。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四):属于这个时代的纪录片

  《客从何处来》是一套只能诞生在这个年代的片子。“寻根”的意义是在于探寻大历史下每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命运。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写满这些故事的历史。

  今天,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达让我们这个时代有意识和精力,有那个时代的丰富视听史料可查,最重要的是尚有在世的那些历史的经历者。

  口述历史,给了这部片子最大的震撼。大时代下,人,是极卑微、极无奈的。时代的洪流裹挟下,平凡人的命运已完全由不得自己。马未都的先祖、阿丘的姨妈、曾宝仪的外公、谢娜的曾祖父,坠上他们后代人的名字甚至有些让人错愕,这些人原本都是世间最普通的人,但只因身处于动荡,一个偶然,命运就被完全地改变。这个时候,骨肉分离、天人永隔、家道没落,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奈、苍凉、沉重的底色。传奇,就上演在大历史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身上。这远胜过任何电影或小说,因为当那些实实在在的主角真的出现在眼前,无论是不在人世者零零碎碎的资料,还是在世者欲言又止的沉默,这些跨越历史的深沉里,这些说不出的人生滋味里,才是最震撼人心的情感。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五):也谈谈我的寻根

  我是一个普通人,三十多岁我结婚生子后,才从妈妈处得知我爸爸的小时候的事情,知道他是奶奶和前夫生的孩子,并且自己的生父在1958年即失去联系,我爸爸一辈子困于自己的身世之谜,一辈子惆怅。

  我听说后一开始并不以为然,时至今年终于觉悟并帮我爸爸开始他的寻根之路,一开始并没有报多大希望只是打听下,幸运的是一路上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替爸爸找到他的生父的消息。虽然亲爷爷已经不在世上,但找到亲爷爷在辽宁的后来的家眷,可以前去灵前拜一拜,不久我即将带领父母前去认亲。我爸爸一辈子沉默寡言,我没见他这么高兴轻松过,他看着我:替我办成这么大事儿,我咋谢你呢?

  那一刻我泪奔了。这就是所有的一切的意义。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六):我是学前教育生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七):小人物与大历史

  2014年央视播出的两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与《客从何处来第一季》都在同一个时段,但前者家喻户晓,后者点击量却十分惨淡。不懂什么原因,可能相比中国美食文化,传统寻根文化没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吧,但看完的震撼力是长久的。本以为一个纪录片被附着上“央视”,“寻根”这样的字眼,会成为很尬的主旋律宣传片,但庆幸并没有。《客从何处来》就是简单的叙述手法,记录五位嘉宾的寻根之旅,就是那种沉寂的静默的力量随着旅程的不断推进,真相的不断揭开而震撼着你,从每一位小人物的身上体现的背后的大历史和特有的情怀感动着你。不论是嘉宾选择,故事叙述,还是人力物力的运用,海内外历史学者的参与,都证明了只有央视纪录片才会做到这样。但正因为是央视纪录片,就也会有特有的不足,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片子的名字取得极妙,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不过不是“老大回“,而是时隔几代之后再回了,更多了一种无奈和感慨。再和片子内容联系起来,简直神来之笔。

  片首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八):龟缩的个人史

  龟缩的个人史——看《客从何处来》

  文/周夏奏

  曾在《看见》待过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推荐《客从何处来》,说是《看见》节目组新推出的节目。鉴于他过去积攒下的良好口碑,我们好几个同学都开始追看这档新节目。

  笔者在看完易中天的两集后,感觉良好;看到阿乙那集结尾时,还小哭了一把。由此可见,好口碑确非一日之功。

  节目组由贺知章这首家喻户晓的七绝中,选出“客从何处来”这句追问,实在可说是慧眼独具。

  首先,它可以省略掉很多前理解或背景知识,某种程度上,这五个字已经为节目聚集了一定观众。

  其次,乡愁是中国人抹不去的情怀,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不仅余光中们常常感怀“小时候”与“后来”,即便是在“那头”,许多人也不再停留于被制造的乡愁。因为个人经历,有些人已经难以确定,何处是吾乡。例如笔者的老师,父母都是浙江慈溪人,自己却既未在那里出生,亦未在那里成长。何处是吾乡,对于老师来说,它似乎确实是一个问题。然而,即便如此,无根感却又非常人可消受,因此,乡愁,也还是会有。

  而考虑到目前国内之现状,笔者相信,乡愁已不仅停留在学生的口中,中老年人的心里,它或许已大范围席卷许多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上班族。这两年,一直有人在统计,如果按目前情形,一个背井离乡、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能够陪伴父母家人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不足多少,多少。假设父母20岁生你,你20岁工作,父母长寿到90岁,每年假期7天,共50年,这个时间总共也不到1年。——而事实上,这个数字绝对远远高于可能天数。

  如何不会有乡愁?!

  而人心,笔者猜测,其中一种可能是这样:谁都有情感,都需要情感,“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不远游”,多多少少,早早迟迟,长长短短,每个人总会有,总曾有过,总将产生,然而,现状如此,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可改变,那么,如果将自己陷在这种情绪里,迟早抑郁而死。但又不能没有,因此,像这类节目,这种情感,很大程度上,成为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疏泄的一个渠道:嗯,我也想家,可是,没办法。

  于是,生活继续,继续生活。

  最后,这个“客”,是一个个人,而“从何处来”,若要细细道来,则势必将牵连出众多“原来”与“后来”。也就是说,最终,“儿童”之“问”,将变成“客”对于个人家族历史之追问。而这,想必也是节目组之初衷:由易中天们之追问,引导出每个观众之追问。

  这是一个崇尚个人的时代。崇尚个人,很多时候会显得局促,在空间上意味着压缩到此地,在时间上则是断裂到此时。陈子昂因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又“念天地之悠悠”,因此,“独怆然而涕下”。但这种广阔绵延的时空观,在这个时代,殊为鲜见。因此,试图让每个观众去追问个人史,意义是否很大,不好判断,但立意确实很好,因为至少,它试图在此时此地与广阔绵延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

  然而,也正是在这里,《客从何处来》显示出其弊端。

  1985年,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台北版自序中,首次提出“大历史”(macro-history)观念。按作者之论,这个名词可能由其所创,但“纵是新颖,已乏创意”,因为在经济学中,早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与“微视经济学”(micro-economics,内地通常译作“微观经济学”),因此,“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黄仁宇说,“大历史”与“小历史”(micro-history)不同,“不斤斤计较人物短时片面的贤愚得失,也不是只抓住一言一事,借题发挥,而是要勾画当日社会的整体面貌”,以宏观眼光看历史,注重“非人力因素”(impersonal factors)。

  这样看来,《客从何处来》所追问之历史,显然非“大历史”,或借用《私人生活史》里另一概念,非“公共舞台史”;但同时,它也非“私人生活史”,因为,煌煌五卷本《私人生活史》,着力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关注生育、婚姻、家庭、死亡、住宅、卧室、床榻等等,总之,按本书主编之一乔治·杜比所言,聚焦于“私人生活领地”或“私人空间”(相对于“公共空间”)。而《客从何处来》,是希望通过个人追问,清理出家族史的某些片段,但这个过程,又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作为观众,我们并不要求,通过这种碎片化个人史,能够呈现出“大历史”,但我们同样不希望,个人史龟缩到私人领域,徒留一个广阔社会环境的幌子。事实上,“大历史”再“大”,也不能没有个人;“私人生活史”再“私人”,也不能忽略大环境(杜比在序言中说:“……要准确无误地抓住主题……更不能迷失方向,成为一部纯粹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客从何处来》所欲追问之历史,必然需要触及到某些敏感话题,而这些话题,我们都知道,现在还不能尽情谈论,尤其是在“公共空间”中。但既然不能谈,则不谈,不如索性将讨论放在“私人空间”里,一来畅快,二来深入。像现在这样,谈,却又不透彻,躲躲闪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在畅所欲言,实际上,各种谨言慎行。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态度隐含着某种认可,至少,会造成假象。当这种龟缩的个人史大行其道,剩下的那句话很可能就是:管好你自己。

  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菲利浦·阿利埃斯、乔治·杜比主编:《私人生活史1:星期天历史学家说历史——从私人账簿、日记、回忆录到个人肖像全纪录》,李群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九):其实你从来没有把他们当“人”看

  这篇文章,是即将播放的陈冲篇的编导西厢所写的,文章写于四月份,正是她在后期剪辑时的有感而发。她不玩豆瓣,我在征得她的同意后,将文章发在这里。

  由于豆瓣必须评价才能发长评,且容我小小点一个四星推荐。

  虽有王婆卖瓜嫌疑,却也是真心希望大家看一看,若你看过片子后回家会多问一句自己的家族历史,我们的片子就有了意义。

  一、其实你并不“认识”他

  一开始听说要做一个“明星寻根”的节目,我的心往下一沉:唉,肯定不好玩。又冷门又严肃,谁愿意去看那些故纸堆的事,明星自己也不愿意把祖宗的事拿出来说吧!

  国外的几期样片,哪怕女主角是《欲望都市》的女主,看着看着,睡着了。好羞愧。因为她的祖宗,真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但是有一次回老家看爸爸,听家里的老太太聊天,八卦我爸爸当年的“风流往事”,我立马就来了精神:在我爸和我妈已经结婚一年后,有一天,一个“外地口音的女人”,挑着一个箩,“箩里好像还有一个小孩”,站到马路边,来找我爸。“幸好被莲嫂子眼尖看着了”,赶紧去通知了我爸。我爸于是背着我妈,“托莲嫂子转交了三块五毛钱和五个鸡蛋”给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接了钱和蛋,就走了”。

  也许是从未涉及父亲的情感世界,那五个鸡蛋的温柔和印象中的父亲相差太远,我仿佛有种第一次开始认识父亲的新鲜感和好奇。这种好奇就如同陈冲后来在节目中说的:虽然我是在他家里出生的,但是我其实我并不“认识”他。

  就是这一个回合,我突然嗅到了一丝这期节目的气味:这期节目,就是明星你去了解你的家人,把他们作为“人”去了解他。

  打几个粗俗的比方,比如,你现在是剩女发愁嫁不出去,那你有想过,你的母亲当时在择偶的时候,遇到了哪些问题吗?她是如何下的决心?她为什么要嫁给那个秃头的老爸?再如,你现在很烦恼上司对你过分压榨,那你有想过,当年你爷爷和村里的生产队长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吗?最后如,你担心老公出轨,可是其实你的奶奶在八十年前可能就顺利的过了这一关了,你只是从来没去问过她而已,她也从来不会和你说而已。因为跨越了时空,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其实一直都在重演,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你从来都没有比你的祖辈们高明多少,甚至还不如他。而你发现这种谦逊,是需要生活的积累的。

  带着这样的好奇和谦逊,我就具备了去认识我的祖辈的动力:除去情感的因素,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朋友的过程。比如,假使你是去寻访你的曾祖父,那么,他小时候喜欢吃什么冰棍呀?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是谁?他为什么和狗剩子关系好而不理黑娃等等。通过这些生活的还原,渐渐我们能够找到共鸣,共鸣是理解的前提,而通过理解,你就跨时空的认识了哪怕你从未见过的先人,和他眉目传情。他将用他的一生和过往,教给你一些经验和教训,并且让你更加谦逊,他会告诉你:如果不是我,你根本就不会站在这里。

  剧透一段陈冲的话:“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想着自己的前程,总是看着前面,总是想明天的事情,过去的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也是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我就突然想知道他们的事了,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二、他的祖宗跟我有什么关系?

  上面一部分,好像解决了,“我为什么要去寻根”这个问题。对于节目而言,这也许是明星们来参加节目的动力之一,因为我们将举央视这个平台之力,来为他找寻他凭借自己可能找不到也没有精力去找的东西。但是对于观众而言,我为什么要看这个节目呢?本人非常认真的替观众想了想,找到了如下理由:

  1、这种节目形态没见过,在国内当属首创,而且创作团队很认真,可以随便看看。

  2、我喜欢这个明星,或者关注这个明星,所以我也好奇她在寻找私人家族历史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感悟。比如就像刚刚我写的第一部分那样的感悟。这种感悟本身也许是有智力含量的,可以启发我,对我有用。

  3、我原本就对自己的家族历史很感兴趣,所以看到明星去找了,就会想知道他能找到什么,有什么收获。

  4、明星的家族历史很传奇,情节引人入胜,跟看故事片一样。(看一个故事片不需要理由吧?)

  5、即便把明星换成普通人,我也愿意看一个普通人去寻找祖先历史的故事。因为我是个文艺青年。

  6、我是老头,我是一套的忠实观众,我爱看热闹。

  但是其实,我们的这期节目,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收看理由,那就是,这是一个阅读“私家历史”的机会。私家历史并没有那么恢弘大气,但其实,这才是“历史”。在这里要隆重推出一本书,叫《巨流河》。两年前看的此书,从书的第一页开始,我就被深深吸引:

  “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江水每夜呜咽的流过,都好像流在我的心上”。

  被一种无限美丽的雅致的悲伤吸引,这本个人回忆录,成为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历史书,这本纯粹个人的回忆录,复活了历史教科书上那些如同嚼蜡的名词,脑中的历史,仿佛压缩饼干遇到水,终于膨胀成了可以被咀嚼和吸收的食物。看到殉国者张大飞开着战斗机“几乎要撞到月亮上去”,少女齐邦媛在抗战时期读到的闻一多的诗歌“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又被男生邀“我带你到林中听鸟叫”,里面写到抗战时期举家迁徙,在乡间自得其乐挖萝卜,自己如同跟随着她窥见了那个年代的一角,触摸到那个年代跳动的血脉。于是我觉得,只有个人的、真实的历史,对个人才有价值。无法理解的,无法共鸣和吸收的历史,只是占据脑容量的垃圾。

  打个比方,我的老爸只读过高小(小学的“高年级”),他也写自己的回忆录,大概是幼时家贫,母亲将其送往一个拖板车为生的亲戚家借住,无奈亲戚家也很窘困了,只能打发他五毛钱回家,走在路上,他写道:“回家的路好黑啊!我心里好怕啊!”简单的几个字,我领会到什么叫“解放初期”。

  再打个比方,易中天的家族,在抗战时期,躲在一个叫五车堂的地方,“门前一只翠鸟飞过水面”,你也许会明白,即便在烽火连天的时代,普通人依然有自己的生活乐趣所在,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儿女情长,战争年代不是电视上常见的几声炮火,一群伤员,几句哭号,那同样是一个七情六欲的年代。

  所以,在节目里,你会看到最真实的中国人,他们已经不在人世,他们从未被关注,但他们也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在等待他的后人来真正认识他,他们仿佛是你的前世。

  你将看到: 起伏曲折的命运,颠沛流离的人生,你所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顺境,逆境,他们的故事,也许就是你今天的生活,观看他们,也许就是观看你自己。你将看到历史不经意露出的真容,你将被感动,被启发,或被鼓舞。你将看到导演生硬的痕迹,看到编辑精彩的剪辑,看到略显牵强的逻辑,抑或是带着微笑的啜泣。你将看到诚意,也可能看到贪婪,看到中国式的亲情和分离,这就像是一个电视版的口述历史,只是当事人,已经不在人世。

  历史拐了一个弯,湮没掉了许多人的一生。我们像一台老式的放映机,将他们的一生重新组合放映,看他们在那个弯里,如何挣扎,有些登陆,有些沉没,但没人敢说他们失败,他们在子孙的注视下,获得新的荣耀。就像陈冲所说的: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我们的豆瓣官方小站和小组是:

  目前小组和小站管理员都是栏目组的官方人员,成立不久,我们期待听到大家的声音,如有疑问,我们也会尽量回答。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客从何处来》。

  :)

  《客从何处来 第一季》影评(十):客从何处来

  《客从何处来》——了解家族的变迁,了解我为何成为我。与家人和解,与自己的生命和解。 这种探求来自于自我的追寻,幸有祖先的嘱托,血脉相传。 对于每一个平凡人来说,人生的“每一笔都那么精彩,也都没那么精彩”。个人的历史、家族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全人类的历史。纪录片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逃不过历史,都活在其中。 但这部纪录片也是有问题的: 1.没能展现出人探求的主动性,嘉宾更多是接受节目组的安排 2.节奏偏慢,时间可以稍压缩 3.在本片传达的纪录片中,对于祖先有求全责备之嫌,仿佛牵涉达官显贵、文人学士、正义之士才算好祖先。虽然他是你的祖先,但他首先是他自己。

  本片质量及总体感觉,给两星;另外一星给“客从何处来”这种追问,这追问给先辈一个释怀与解释的机会,给后辈一种交代、答案、原因和踏实感。

我也在追问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