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月》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黑月》经典影评10篇

2017-12-18 21: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月》经典影评10篇

  《黑月》是一部由曹霁执导,王兮 / 宋紫菲 / 李鹤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月》影评(一):《黑月》:国产惊悚片探索新领域

  惊悚片《黑月》讲述的是一个因爱疯魔故事,王兮 、宋紫菲两位女主角在片中为了各自爱情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甚至动用了邪术来达到目的。爱情能使人疯狂,但毫无理智的爱情往往会葬送掉那些盲目的人。

  惊悚片近几年在国产电影市场异常火爆,但惊悚片非常难拍也是公认的。因为尺度的问题,国产惊悚片有时候很难真正吓到观众,这样就容易引起质疑。《黑月》的惊悚程度不低,特别是还加入了“养小鬼”的元素,这个元素在过去内地的国产片中几乎没有见过,《黑月》的导演曹霁能够大胆引用,而且还顺利过审,确实不容易。

  《黑月》故事主线仍然是都市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不同的是表现手法。片中的两位女主人公艾美(王兮饰)和喵喵(宋紫菲饰)两人都是为爱执着的人,坚定的去爱本没有错,但不择手段就睡误入歧途了。影片的整体氛围走的是阴冷路线,而且每到剧情转折之处都会有惊吓的情节出现,作为一部惊悚片而言,《黑月》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惊悚片不能单纯以音效和可怖的场景来吓唬观众,这样也不会有能记住的情节。《黑月》在故事情节的着力点上,仍然是以爱情入手,痴心女子负心汉的设置是最有效直接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女主人公不惜使用养小鬼这样邪门方式。影片中的“小鬼”,在灯光和布景的衬托下,显得极为阴森恐怖,这个“小鬼”或许也能成为观众看完影片后记住的一个重要“角色”。

  国产惊悚片因为内地尺度的问题,往往不能像国外惊悚片那样做到极致,但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同样能做出足够的惊悚效果。《黑月》不仅讲述了一个为爱疯魔的故事,也在国产惊悚片的类型中探索出新领域,不仅加入了新的元素,而且也做到了很好的惊悚氛围,这样的电影,适合在影院中感受。目前国内影院排片竞争异常激烈,很多缺少大明星的国产片在排片上缺少优势。其实电影消费不需要这么快速,电影一个月的上映期还是略显短暂,希望影院能给更多的国产电影一些长线放映的机会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目前的国产类型片都处于发展时期,因为市场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同时还要面对海外电影的直接冲击。国产电影不能仅仅靠保护和数量取得优势,在质量上也需要逐步追赶欧美电影。《黑月》作为惊悚片虽然还不能和日韩、欧美同类型惊悚片直接对阵,但已经做出了不少可贵的探索与尝试,导演曹霁的创作方向是正确的,但需要坚持和不断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中逐步站稳脚跟和形成品牌效应。

  《黑月》影评(二):《黑月》:多层叙事、暗流涌动、悬念不断

  看完《黑月》之后居然有惊喜,结构、叙事与影像均有新意,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以及略带文艺的质感起码让你觉得有些想法。

  从《午夜出租车》到《孤岛惊魂》再到《京城81号》,每年大批大批的恐怖片总有几部取得不错票房,但人们只看到了这些个别票房数字上的成功者,其实大部分还是粗制滥造,具备四大特征:一无真鬼(中国电影审查标准的《电影管理条例》一文中有明确规定:中国式恐怖片“禁止宣扬迷信和邪教”,不得有“怪力乱神”);二无故事(看到开头就猜得到结局,无悬念衬托如嚼鸡肋);三无制作(声化道乃至预告海报等粗制滥造);四无演技(演员表情夸张与木讷并存)。可以这么说,中国式恐怖片没有拍成“喜剧片”就已经是很有良心了,“拍了骂,骂了亏,亏了拍”恶性循环的“困局”里,国产惊悚片口碑也早已跌至谷底。

  许多小成本惊悚片限制很大,在影片大部分时间里,观众会感觉沉闷与无聊比如说格局狭窄,场景有限,来来回回就是三、四位主演折腾,剧情张力拓展的空间不大,这些方面几乎是所有低成本惊悚片的通病。《黑月》里鬼怪、血腥、恐怖事件不少,导演聪明之处是没有按照国产片常见的正常叙事讲故事,结构线索总是处于断裂、交错状态,尤其值得赞的是让悬念一直保留到了最后,并且在想象之外,这点来说,在中国式一眼就看穿真相的惊悚恐怖片种里,《黑月》已经难能可贵了。

  常见国产恐怖片都死开头制造点气氛,中间黔驴技穷,依靠声画感官刺激吸引观众,这种熟口熟面的套路不但没有将观众吓哭,反而观众因为剧情的弱智,看得笑到飙泪。《黑月》里明线虽然是芭蕾舞演员艾美追求艺术梦想父亲暗中阻挠,事业情感不断受挫之下“弑父”。但片中每个角色深藏故事,多重视角叙事层面来看,暗流涌动,几位主角分别讲述的故事相互矛盾,真假难辨,“罗生门”之感十足。喵喵是真闺蜜还是呷醋女王?痴情辛磊为何死亡?神秘艾美母亲的癫狂、艾父的冷酷与固执……还有古曼童(被改成“转运童”)邪异变态的情节,毛骨悚然的谎言,悬念不断。

  “黑月”片名虽然来自片中戏中戏——同名惊悚舞台剧,但这样的片名会让观众一头雾水,不如《京城81号》、《半夜不要照镜子》这种名字直给,加上可能经费有限导致海报、预告等宣传物料做的不足,又无显眼明星阵容,难怪全国场次还不足2%。真可惜,小成本惊悚烂片大行其道的时代,有质量的电影却票房前途堪忧。不过对于中国恐怖片来说,画面吓人乃是初级,真正的心理恐怖才是高手,即便票房失利,但《黑月》不乏亮点,这也许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式恐怖片在质量上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只能期望,恐怖片在经过票房黑马的时代后,也能进入赢得口碑的时代,那才是双赢。

  《黑月》影评(三):差到我觉得我花时间写影评也是醉了

  只有抄成了经典或者优秀级别,才能够说自己是在致敬。

  至于花时间看了这么一部烂片并且闲得无聊来写影评,我只能说自己真的是闲得无聊了。

  从一开始的浴帘,就开始不停的向早期恐怖片“致敬”,到后面学黑天鹅,学蔷花红莲,学小岛惊魂,各种学,各种慢吞吞,各种叙述线条错乱,槽点实在太多,不过比起B区13号,起码还不能算烂片。

  你抄电影镜头也就罢了,居然连舞段你也抄Polina的那个《最后一天》,也真是够了。女主角你觉得自己有点舞蹈功底所以不要替身也真是一个大胆牛逼的决定,所有的舞蹈镜头简直无法看啊!

  好的这些硬伤咱都不说了,起码,一部电影能不能好好说个故事?故意采用倒叙和蒙太奇我也就忍了,但是这样的节奏是肿么回事啊!一开场我就很想把播放速度调成两倍啊!

  我也算是闲得无聊了。就此打住。

  《黑月》影评(四):中国恐怖片是一种特殊亚文化艺术

  恐怖电影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广受欢迎,长盛不衰。作为一种类型电影,虽说主题上有重复之嫌,但却将善与恶、正常与变态、现实与幻觉表现得让人难分难辨。近年来,国产恐怖电影有所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票房佳绩。从《绣花鞋》到《孤岛惊魂1、2》,再到《京城81号》,虽说质量上显得平平如水,但依然以不错的票房成绩在恐怖类型电影狭小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此次由曹霁执导,贾之海、王兮、宋紫菲、李鹤等领衔主演的电影《黑月》,则将恐怖看作一门艺术,用导演的文艺气质包装恐怖元素,并摒弃一以贯之地叙事逻辑,凸显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二次元属相的亚文化恐怖片艺术。

  作为福州首部本土惊悚片的《黑月》,已然承袭了福州奇异的故事的历史内核,又显示出特殊的历史底蕴。影片以4个都市青年的爱情与成长为线索,表现出现代人内心嫉妒与怨恨的纠葛与迷失。片中,不管是艾美(王兮饰)与喵喵(宋紫菲饰)的亲密无间,还是刘小海(贾之海饰)与辛磊(李鹤饰)的基友情,以及交叉在四人之间隐秘的情感,都让故事在戏中戏的结构之中彰显,从而表现出一出“罗生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恐怖情感纠葛。再者,影片大多题材于黑夜,以此制造一种以假乱真的恐怖氛围,片中血腥夸张的画面,惊悚古怪的音乐,扑朔迷离的情节,让《黑月》处于一种高强度紧张的恐怖之中,人物也随着恐怖事件的升级,而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恐怖形象。

  担任并执导该影片的著名电影人曹霁,已然熟悉了中国内地电影发展现状,更熟知电影发展的问题。从6年前的艺术电影《立夏》获得良好口碑,曹霁一直坚持着自己独有的艺术气质。而从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的曹霁,更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自我的蜕变。《黑月》不同于之前惊悚系列恐怖电影,而是注重把握故事的核心,利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来架构影片,以此来颠覆和创新传统恐怖电影。再者,影片恰到好处地融入了导演本人的文艺片气质,使得《黑月》透出琳琅满目的血腥之外,一种的文艺的风格凸显无疑,好似一种将恐怖艺术化一般。

  影片《黑月》不仅借助南洋宗教文化,而且大胆地挑战禁忌题材,试图逃脱国内恐怖烂片的厄运。片中,“古曼童”、“养小鬼”、“下蛊”、“女同畸恋”等惊悚元素,将鲜血淋漓断足与猩红芭蕾舞鞋无助纠缠,阴森诡异气氛弥漫,血腥与情色等编织在一起,制造出邪异变态的情节,毛骨悚然的谎言,悬念不断,精彩纷呈。合理的故事,清晰的逻辑,早已让其脱离了见头知尾的俗套,使其独树一帜

  种种真实、虚构的、记忆中的恐怖元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黑月》。其剧本显然经过精心的构建与安排。影片中,音乐不仅给演员的动作带来一种微妙的节奏感,而且将恐怖气氛提升了一个层次,在许多场景中,音乐与电影画面融为一体,例如奔跑在走廊上回头惊吓的画面、穿着黑色衣服拖着箱子的场景、坐在水中面对着瞬间变化的手的场景等,而演员的动作仿佛音乐的跳动一般,具有一种节奏感,有利的推动了影片的恐怖气氛。

  曹霁如同一位带有艺术气质的魔术师,一边用自己的文艺气息对自己理解的爱情尽情展示,一边却用恐怖的元素来夸大这种情怀。尽管《黑月》离经典恐怖电影还有很远,但他依然知道了自己做电影的目标,并不断地尝试与突破,这是值得肯定的。

  《黑月》影评(五):《黑月》 惊悚壳 文艺芯 实验范儿

  《黑月》

  惊悚壳 文艺芯 实验范儿

  胡不鬼/文

  惊悚片《黑月》是青年导演曹霁的第三部电影长片,前两部《小镇猪事》、《立夏》分别是喜剧和青春类型,这次他再次挑战自我,交出了一部中低成本却品质不俗的惊悚影片。

  《黑月》有致敬《黑天鹅》的痕迹,这一点从片中角色居所墙上所贴海报就能看出来,这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黑月》在类型创作上的着力之处——并不准备装神弄鬼吓唬观众,而是从一开始就摆明车马,通过主人公一段噩梦般的经历,讲述两对男女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对人性黑暗一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解剖和分析。这自然得力于编剧/导演曹霁曾经的作家身份,以及用文字编织复杂情节、触碰人性多面的特殊能力

  区别与电影市场上众多一惊一乍,故意用声效、剪辑吓人的惊悚片,《黑月》重在挖掘人性的立体性,及其多面意外折叠时带来的惊悚效果。片中两位女主角之间最终袒露的复杂关系,其实并不难猜,但编剧显然志不止此,而是巧妙利用悬疑的手法,一步步揭开事情的真相,所带来的惊骇感让人窒息。更让人意外的是,真相揭露之时却并不是仇恨消散、世界清平之时,“反面角色”袒露出那无法愈合的伤疤,让人绝望地意识到,这世界上有些仇恨与伤害,是永远无法涤荡消除的,它指向人生早就注定又无法摆脱的苦难,当你试图反抗时,你伤害到的只是自己(女二讲述“影子原理”的那段独白,让她像个饱浸苦痛的哲学家)。从这个意义而言,《黑月》所触及到的人生真相,带有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意味,更没有给出廉价的所谓拯救和宣泄。

  显然,影片作者试图在惊悚类型的创作规律与洞察人性的文艺描摹之间,做出某种调和的处理。个中效果,有得有失,却注定为影片打下鲜明的个人烙印。也许《黑月》并不如有些影片那么惊悚,但它确实在人性的开掘上有颇为让人意外之处,而在看完影片之后,这种人性的悲歌,依然回荡在观者的心中,久久不愿散去。

  另外,影片的悬念营造和故事推进颇为成功,不到影片最后一刻,很难猜中最终的真相。在大量的闪回与时空交错中,叙事徐徐推进,作者有条不紊地铺排情节、释放信息,同时维持必要的惊悚氛围。对第一次拍摄相关类型的导演来说,能做到这样,值得肯定,更别说他还在类型编织的同时,极力揉进自己的人文情怀。

  因为众所周知原因,国产惊悚片在灵异这条路上肯定是无路可走了,在可见的岁月里,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很难诞生《招魂》、《驱魔》、《恐怖游轮》这类超自然惊悚电影佳作(至少我看不到希望),因此与其大家再在装神弄鬼的独木桥上你争我抢,倒不如各自发挥所长,独辟蹊径,挖掘各类题材上的惊悚元素,而不是一味地再靠精神病和主观视角廉价吓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月》加入“养小鬼”、“下茶蛊”等亚文化元素营造恐怖效果,算是值得鼓励的类型探索。须知任何事情都可以变得恐怖,任何故事也都可以和惊悚类型相结合,就看编剧有没有想象力,会不会偷懒。《黑月》虽有诸多不足,如成本低廉带来的粗糙质感与兼顾人性表现导致的节奏不够犀利等,但说到人文关怀色彩与类型上的独辟蹊径,则堪称毫无愧色。(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