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疯狂的兔子》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疯狂的兔子》的观后感10篇

2022-05-17 02:06: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疯狂的兔子》的观后感10篇

  《疯狂兔子》是一部由崔小芹 / 孟卫兵执导,柳田 / 赵梦洋 / 陈述主演的一部科幻 / 惊悚 / 儿童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一):哈哈,我的童年阴影应该是香港的一些cult片

  经常逛吧和微博,看到网友们一聊到童年有阴影的电影都提到了这个。

  反之,我却连听都没听说过,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家道贫寒吧。

  家里只有一台14寸左右的黄山黑白电视,信号又很差,只能收到一个省电视台一个地方电视台,而且在我的印象里,电视机经常坏几个月好几个礼拜,好的时候,家长是极其反对小孩子看电视的,因为要交电费[dog],所以我的童年的记忆是到处逮鱼摸虾啥的。

  而搜索这部影评的时候,网友们都说是学校组织去看的,想想我们学校还真组织不了呀,因为我们那时哪来的电影院呀。(PS:我第一次去电影院21岁)都是请人过来把教室窗户一拉,墙上挂一块布,然后那种胶片电影就放出来了。都是什么《南京大屠杀》《刘胡兰》云云。

  想想自己的童年阴影应该是还没上学时候看的《力王》,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好多人躺在我舅舅家的凉席上看的,当最后大BOSS变身撑破衣服的时候我吓哭了,老妈立马把手中的扇子挡在我面前[dog]

  还有一些略长大看的一些香港cult片吧。《魔胎》《千年魔界》《人蛇大战》云云,看完后都是会恐惧很长一阵子。

  但凡看过此类电影的,要么以后从此不敢再看一些B级凶残血腥的恐怖片,要么从此踏上不归路,对此类电影更是津津乐道,乐此不彼。显然,楼主属于后者[dog]

  跑题了,然后楼主便上网找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版本,看完后也不禁虎躯一震,对于成年的我来说,显然没有什么太多令我恐怖的元素。我比较惊叹的是:

  97年楼主7岁呀,马蛋,我7岁还在抓虾,拍摄地点是上海么,卧槽,地铁就有了。卧槽,小朋友上学人手一台电脑(2003年楼主才第一次接触电脑[dog])。还学芭蕾。卧槽。还有投影仪。卧槽。

  楼主只想说:你们城里人真会玩。[dog]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二):《疯狂的兔子》&《冬冬的故事》

  严格意义上这个不能算是影评,只能说是一篇不伦不类的回忆录吧。

  关于《疯狂的兔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豆瓣举办的《小时候学校组织看过的正常的和奇怪的电影》活动中,妥妥的排在了首位。

  而《冬冬的故事》,显得就陌生和冷门许多,这从网上对它的评价人数上就可以略知一二,我也是从时光网上众多的电影中好不容易才扒拉把它出来。

  对观众而言,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点,也许就是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导演执导的——崔小芹与孟卫兵。

  孟卫兵导演的话,我那之后还曾看过他的《澳门儿女》与《谁来倾听》,很不错的电影;但是崔小芹导演,任我在网上如何搜寻,也找不到更多的的只言片语,如同绚烂的流星般转瞬即逝。

  不过,对我而言,这两部电影除了导演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与我的第一个小学——皇冠小学有关。

  《疯狂的兔子》自然也是学校组织集体观看,长大后我也和豆瓣上的同胞们一样迷茫为什么学校们要行动一致的组织看这部对小孩子而言可以称得上恐怖的影片。还记得当时看电影前在走廊排队时,赵和戚大做《疯狂的兔子》海报上的经典动作,不知看到这篇文章的老同学们还记得否。之所以能那么清晰的记得他俩,一是那两个人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很丰富,动静很大;二是一个排在我前面一个是军体,想不关注都难。至于其他人在做什么就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幽暗的走廊里拥挤且嘈杂,大家都在唧唧喳喳的说话,好像由于纪律问题临行前还被班主任宋老师一顿连哄带吓。如今那个放电影时是露天电影院、平时则是旱冰场的四四方方的小区广场已被重新修建了,搬家之后我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也不知道后来大家是在哪里看的露天电影。至于电影的内容,现在想来已经很模糊了,不过几个很经典或是惊悚的镜头还记忆犹新。比如站在站台上看地铁飞速行驶时的车里的那个兔子脸,这个镜头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我的梦中。

  单纯的说《冬冬的故事》,也许很少人能想起什么来。但是如果说那是一部我们二年级时在皇冠小学拍摄的校园镜头、在皇冠小区拍摄的小区街道镜头、在东海边拍摄的海岸镜头、当时有我们学校的学生参演、甚至还有全校师生做背景做龙套做群众演员的电影的话,也许,绝大多数皇冠的老同学们就想起来了。是吧?毕竟当时沸沸扬扬的拍摄了好久。它大概主要讲述了一个原本很不自信的小男孩,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有一天他在海边捡到一只小狗,他觉得这是一支有外星人神奇力量的狗狗,于是在外星人的力量帮助下完成了许多之前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后来狗狗的真实主人来认领狗狗,小男孩则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意识到,真正使自己变强大的是自信。差不多应该是这样的。影片里的学校还是苹果绿的马赛克外墙,深绿色的墙裙,绛紫色的瓷砖,仿花岗石的地面,明亮空旷的连接走廊,木质的室内窗框,斑驳的铁楼梯栏杆。没有后来的装修与扩建,也不是如今石青色的外观。也就是说,这部影片竟无意中完整的保留了当时才建校五年的皇冠小学的原貌。还有,没有建海上公园之前的东海边——纵横交错的大块礁石,不细腻但蜿蜒的沙滩,清澈蔚蓝的海浪,还有那直接扎根于沙滩上的松林。那时家离海边不足五分钟的脚程,于是每每被大人告诫不要单独去海边玩;如今离海边也不算太远,却很少去海边晃荡了。老电影,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记录着老社区老学校,还有曾经稚嫩青涩的我们。至于电影本身故事本身,竟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老妈偶然听说后,兴致勃勃地在网上观看。不可思议的是她老人家居然在开头处发现她闺女我竟然还有2秒多的特写镜头……而且同镜头里还有扬扬……好吧,这算是意外之喜了~我都完全不记得了诶~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三):不是因为学校组织看到的电影

  这部电影我最初是从电影频道看到的,但我找到这个条目后却发现很多人在当年是因为学校组织观看的。怎么说好呢,我不知是该遗憾没能早点看到,还是该庆幸当年我的学校没组织大家去看这样的电影。

  听说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灌输电子游戏的危害,估计当年很多学校组织观看也是出于这个缘故。但依我看来,这实在是个愚蠢且害人的主意!这种电影至少在我看来并不能真正起到抵御电子游戏的效果,甚至有些地方很容易给人造成阴影,但却不是电子游戏反而更有可能是“疯狂的兔子”……

  谈一些电影的其他地方吧:看得出这部电影拍摄于国内的电脑还流行用Windows 3.x的时代,甚至从中能找到一些那个年代流行的软件,比如说Word 6.0、还有Windows的“画笔”程序等。还有那个女孩然然,话说我最早看的时候并没有认出她是“奇奇”(其实当时我已经不记得“奇奇”长什么样了),或许也是因为之后我又重温过一些“小龙人”的内容,最近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反倒一眼就认出她是“奇奇”。

  国外如果出一部这样的电影,估计也会跟着出一款这样的“疯狂的兔子”的游戏出来。但估计当年国内拍这部电影是出于这样目的的缘故,居然没人敢真的把这个游戏做出来……

  再就是那两句“反话”的顺口溜,现在听起来觉得其实并不怎么好玩,完全没有我更早听到的那个“反话”的段子有意思。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四):一点感想,不同于大多数人

  小的时候,全班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电影院看的。

  这部电影一直给我留有很深的印象,当时我记得在影院之中被情节深深地吸引了,看得很投入。一群人在喊“疯狂的兔子”走在马路上的时候,包括之前有一段镜头是跟踪神秘的不太正常的人,我好像都微微出汗,随着情节而紧张。

  不过,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是,我看完了并不觉得恐怖。影片结尾处——亲情最终战胜了邪恶让我特别开心。随着荧屏上故事的落幕,我也放松了下来。

  我一直记得这部片子,也一直记得一些重要情节。初中时的一个兔年,在电台的迎新节目中,有一个知识竞赛。主持人要求说出带“兔”的歇后语、成语、电影,我就提及了《疯狂的兔子》。当时电台主持人还问我:“有这部电影吗?”我很肯定的回答她:“有!是我小学时全班一起去电影院看的。”

  今天晚上睡前,看影院排片信息的时候,发现了微信公众号上有一个话题——“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吗?”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很确定这部是第一部。紧接着又回忆起了电台主持人的疑问——有这部电影吗?然后就在网上查了查。没想到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给童年留下了阴影。我真的觉得没有。它给我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现在距影片发行已经过去20个年头了,由于我所在的城镇规模比较小,我们大概是在2001年或者2002年看的。那么现在也有十五六年了。我依然觉得这部影片很棒,当时我完全被它带入了。那种紧张、兴奋、开心、神秘的感觉,真的令我难忘。现在揣度,它应该给我的写作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六年,乃至初中高中,我的作文都是遥遥领先,属于那种非常有灵气和创意的。

  也是到今天才知道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精彩,拍摄技能非常精湛,融合借鉴了很多类型的影片。故事也非常地富有深意,映射了历史中的某一部分史实。导演不仅仅停留于此,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真的很希望还能看到中国电影界再涌现类似这样的好片子——有创意、有深度、有技艺。

  我也没有想到这个账号首篇长影评会记录这么有意义的一部影片——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也是留给我印象很深的一部,陪伴我成长时间最长的一部。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又在冥冥之中注定。

  晚安,好梦。

  明天星期一,该睡觉了。

  2017.5.22 夜里2:09

  写于美丽的新疆奎屯市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五):这一部国产不多见的如郑渊洁童话一般的预言电影

  犹如经典的腹黑英剧《黑镜子》里讲的一样,人们被电脑里面的内容洗脑,就像僵尸一般,,,例如:有人跳楼周围的人都在拍照或者喝彩看热闹而不是劝说救人。。。这不就是现在的真实写照???

  然而早在电脑手机还没有普及的1998年就有这样的国产电影,真棒!向导演编剧神人致敬!

  电影中并没有被洗脑的豆豆,其实就像现实中为数不多对黄赌毒对所谓的成功和性开放不感兴趣的清醒人士,所谓还有点慧根吧。在这个疯狂的年代愿这样的稀有如珍宝的大家共勉~~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六):所以我们逆流而上——90年代的又一个只有一点记忆的画面

  小时候看的东西,那时候觉得很恐怖。一直记得的是,小男孩消失在地铁里的场景。还有就是那只兔八哥。。。一直留下的恐怖回忆= =

  今天搜了出来,看了一个黑白+红蓝染色效果的...从头看到尾,发现没有恐怖的地方。。

  然后看到小女孩的书包,那种双肩包,还带俩大大的硬扣子的。

  突然发现这种书包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了。那时候我还很羡慕别人有这种书包的。

  张之路有点印象。小时候(也不算小时候..五六年级)看过不少他的故事?霹雳贝贝什么的= =

  好吧 90年代的...

  结尾外星人的话把我雷了一把 你们(地球)的科学技术是无法与我们抗衡的。我们之所以离开,是因为遇到了你们人类称之为友情的思维。一旦破译,我们将重返地球。

  很强大的那个时代儿童的印记啊= =...

  时代的烙印好像很奇怪。老王以前上课的时候,就跟我们说,他以前写作文都是 共产主义万岁 长了共产主义的威风,灭了资本主义的xx(忘了是什么..)

  然后发现,现在是10年代了,有朋友说,是基情的时代了...

  所以我们逆流而上。以为在明天,其实越来越远了。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七):绝逼是童年阴影啊!!!!!!!!!!!!!!!!!!!!!!!!!

  绝逼是童年阴影啊!!!!!!!!!!!!!!!

  尼玛!!!!!!!!!!!!!!!!!!!!!!

  LZ才刚刚看完啊!!!!!!!!!!!!!!!!!!

  忍不住想要咆哮啊!!!!!!!!!!!!!!!!!!

  乃们说小时候我们的学校是有多么的坏啊!!!!!!!!!!!

  为了利益让我们切看电影看这个!!!!!!!!!!!!!!!

  尼玛真的是童年CULT片神作啊!!!!!!!!!!!!!!!!!

  一直在纠结到底要打几星最后终于下定决心打了3星!!!!!!!!

  开始那个科学家老爷爷出现的时候有对夫妻好心给他说邮票不是贴在邮箱上的然后老爷爷就笑了尼玛还给个特写!!!!!!!!!!!!

  笑的好恐怖啊!!!!!!!!!!!!!!!!!!!

  还有一开始那个什么 麻雀踩死老母鸡 老鹰坐在摇篮里!!!!!!!!!!!

  这个听着就诡异啊!!!!!!!!!!!!!!!!!!!

  那个小胖子去洗兔子的纹身时也很诡异啊!!!!!!!!!!!!

  然后小胖子洗完了推开教室的门时同学们吼疯狂的兔子时!!!!!!!

  那个镜头晃得啊!!!!!!!!!!!!!!!!!

  都要把老纸晃晕了好么!!!!!!!!!!!!!!!!!

  最后小女孩小提琴被砸烂了那里也很诡异好么!!!!!!!!!!!

  那么多的面具啊好恐怖啊有木有!!!!!!!!!!!!!!!!!!

  对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脚的小女孩长得像一个人!!!!!

  但是就是想不起来!!!!!!!!!!

  最后想起来了!!!!!!!!!!!

  原来是苍井优的缩小版啊!!!!!!!!!!!!!!!!!!!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八):BUG关乎时代,无关技术

  大概那个时候拍电影也不怎么在乎背景什么的东西吧,但是明明是在上海拍的,结果全员北京腔。。。地铁上还有 锦江乐园 徐家汇 的字样。。非要告诉我是北京么。。囧

  然然打开了一个word文档,然后跟妈妈说自己在 电子公告牌 上发了豆豆失踪的消息,结果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任何人说找到了。我去。。。不带这样的吧。。。那可是word文档啊。。。

  老爷爷打开了 画图 工具,然后观看一个幻灯片。。。。。。。。这。。。。。。可怎么破。。。。。

  可是这样的BUG只和时代有关,那个时候计算机的不普及,导致了这样的BUG的产生肯定是必然的。但是影片本身的创意和节奏是没问题的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九):很遗憾没赶上这波童年阴影

  片子播出时我才两岁…很遗憾没赶上这波童年阴影。

  晚上看完给上了。理解片子被禁,一是确实扭曲画面诡异的配音确实可能给很多孩子们带来童年阴影。

  二就是解读一些隐喻的话,一方面形似兔八哥形象的游戏与海报所带来的民智失控以及疯疯癫癫住在黑暗房间的发明家(虽然他是个好人…但是感觉还是可怕),表现了那个年代对外来文化和科技的恐惧,那个年代中国基本步入正轨,但是科技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就像一个孩子(中国)刚刚经历了噩梦(文革),被迫进入一个未知且处于下风的世界的孤独感与惶恐一样。

  二是借孩童来讽刺那个看起来所有人陷入狂热与无知的年代,回味并反思一个人处于被洗脑者的围攻中,“你只有和我们一样被洗脑,你只有成为我们的同类,你的信仰(小提琴)才不会被我们所摧毁。”

  有一点值得赞扬的是确实非常贴近小孩的生活心理,比如那个超市偷羽毛做帽子给惊喜,幼稚的世界前六名可以进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当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我心里也是超厉害的那种),甚至连恐怖片段都是用扭曲画面和特效做的,和我小时候做过的最高段位的噩梦简直一毛一样。让人不得不佩服切猜想小朋友也参与了编剧,导演什么的,且很有发言权…这么了解小朋友心里才会给最深刻的印象啊

  《疯狂的兔子》观后感(十):回忆中的不变数!!!

  以前从没看过啊,听说这个还是因为豆瓣的线上活动。就是那个小时候对自己心理造成伤害的电影,我无聊看着看着就发现,疯狂的兔子上传率好高啊~~而且据说还是学校组织去看的,我就想着,我们学校当年怎么没这个事情呢?难道南北方连电影的播放都有差异?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看一遍!我翻山越岭的找各大门户网站,无一不告诉我说“此片已过观赏时间”,但是我锲而不舍!终于在56上找到了,当然是非高清的。现在特此告诉各位,找不到的时候去56啊,那里有疯狂的兔子啊,哈哈。

  一开始就听说是个恐怖片,比较有印象的就是所有影评都会提起的“疯狂的兔子”。我对那个感觉倒是不明显,我对此片的第一印象啊,地铁啊~~那可是97年啊,给力啊,彰显国力啊,而且地铁上还有运动的动画啊~~高级啊~~嗯嗯,难怪当时学校要安排组织小学生观看,为了告诉他们,你们的国家是有地铁的!

  后来就是他们那个教室,我了个去,一人一台586,虽然和现在的电脑比差太多了,在那个年代,这电影看来投资不少啊。而且前面还有投影仪,要知道我都是上高中才普及投影仪的,以前也就是一多媒体教室整个学校一起用,人家小学生天天用,多美好啊!这个是一定要让小学生看的第二个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是连小学生都用得起电脑的。写到这突然就想起朝鲜了,好吧,我跳跃了。

  还有就是科学家老爷爷的出现,他从一开始就是以疯子形象出现的。但是导演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表现疯子,所以他的不正常举动仅限于把邮票贴在邮筒上,大白天打把雨伞,没事说说胡话什么的,好吧,编剧您也太没有想象力了吧,就算是儿童电影你也不用这么糊弄啊。

  最后的最后,为了凸显小女生的大无畏奉献精神,疯子老爷爷特地问了一句“如果他不是你弟弟怎么办啊?”,那句“那我也愿意把他变成好人。”真的把我雷倒了。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境界啊!!小女孩然然对她弟弟的爱就如同母爱一样的伟大了。然后外星人还来了个画外音,说什么是地球上这种叫友谊的东西把他们打败的。哎~~那明明是“母爱”嘛,怎么又变成友谊了,难以理解。

  综上我还是推荐没有看过此片的各位观看,真心的,不看后悔,看了,其实没那么后悔。看看这么些年我们的变化,还是挺happy的~~哈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