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空间》经典观后感集
《第五空间》是一部由张蠡 / 姜峰执导,蒲巴甲 / 郑罗茜 / 王强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 / 科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五空间》观后感(一):主题弱智、剧情烂、画面假,演技业余,这样的“军旅青春励志片”误国误民!
无意中看了在央视一套播放的这部所谓“青春军旅青春励志片”。因为工作的原因多看了几集,本来开始觉得就是一部浪费钱的业余之作,懒得评价,可看了几集以后,觉得不吐不快。今后如果中国电视荧屏再播放这样的片子,将严重误导国民特别是年轻人对军事和军队的认知,对中国军队的形象塑造将起到非常负面的作用。不想看到有年轻人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而参军,最后发现上了导演和编剧的当。
在评价之前,首先声明,绝无冒犯总参陆航和济南军区的意思,纯粹就事论事。陆航部队确实需要宣传一下,你们长期默默无闻,完成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艰难任务。济南军区长期以来同样也是军中模范,也值得深入挖掘典型好好宣传一下。
实际上,《第五空间》的问题也是大部分国产军旅电视剧经常容易犯的问题——想表达一个非常正面的主题,塑造解放军个人和集体的形象,但就是不会讲故事,特别是不会用电视画面讲故事,剧情苍白而毫无戏剧性,表达过于直白。
首先说主题和剧情。应该说,电视剧相对于电影来说,给编剧和导演很大的时间和空间来展开故事。国内外成功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往往是设定在一个大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一连串富有细节的故事来打动观众。比如国产的《亮剑》、《潜伏》、《士兵突击》,国外斯皮尔伯格监制的《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等。主题是首位的,有好的主题,哪怕剧情糙一点都没关系。比如《亮剑》,弘扬中国军人的战斗精神,无论是抗战、内战还是和平时期。尽管那部片子剧情一般,细节很糙,但这个主题设计的好,很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所以成功了。再说《潜伏》,这也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片子,大时代背景也横跨抗战和内战,主题是信仰。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信仰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吸引观众的话题,而编剧和导演恰恰是用曾经的国共内战时期的故事来探讨信仰,个中味道相当值得玩味。(跑题了)《潜伏》成功的另一大原因是剧情,展现了大量丰富的细节。这些细节如此引人入胜,以至于关于那个时期的谍战史一度非常热。国外的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看《兄弟连》和《太平洋》的幕后制作花絮,他们的敬业精神令我们汗颜。反过来看看《第五空间》。主题是什么呢?无非是想正面宣传陆航部队和新一代军人的形象。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主题,建议编剧和导演看看老片《壮志凌云》!那部片子就是彻头彻尾的海军航空兵(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宣传片,也是青春偶像剧,阿汤哥那时还很嫩。至于剧情,看得出导演和编剧想设定一个当下社会的背景,想赶时髦,可是片子未能利用当代社会的一些社会问题来好好设计故事。举一个例子,一个年轻飞行员失恋,他老爸帮他网上征婚,带来一个女孩开口就说是“未婚妻”。我实在是为这种故事感到无语。这样雷人的桥段在整个片子里随处可见,可现实中部队真的是这样吗?
最后说说画面和演技。国产电视剧和电影对于战争场面的刻画一直比较业余。以前像《大决战》还能靠人海战术唬唬人,可当你看了好莱坞战争巨片以后,很难再忍受非常业余和作假严重的画面了。国产军事题材的电影里,画面唯一还说得过去的只有《集结号》了,可惜据说还是聘请了韩国《太极旗飘扬》的制作团队才实现的。《金陵十三钗》都还有很大改进与地。应该说,战争场面的制作是很花钱的,但更为困难的是,制作团队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真实的战争是什么样的。还记得《拯救大兵瑞恩》的前二十分钟吗?能打动人的战争片只有一个秘诀——真实。每一个弹孔,每一支步枪,每一次飞机起降。还有画面的细节,更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起码我现在还深深地记得汤姆·汉克斯在片中那一紧张就颤抖的手。《第五空间》的画面呢?我只看到千篇一律的直九起飞画面,座舱里永远是年轻飞行员那不知死活的表情和一根像模型一样的操纵杆。几位年轻演员在片中的做派,与军人相差甚远。就演技来说,他们还不如去演一个都市爱情戏去,不是穿上军装戴上墨镜就行的。
军队需要宣传,军人需要颂扬。这是任何一支伟大的部队都需要的。如今,美军已经形成一个系统性的、非常成熟的宣传机制,与好莱坞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塑造和传播了美军的形象和价值观,也为好莱坞带来滚滚财源。
比较起来,我人民解放军在对外宣传方面还处于相对幼稚的阶段。以往通过文字的手段也成功地塑造过诸如雷锋等闻名世界的军人形象,但通过画面的手段宣传还没有掌握其规律和手段。希望这篇不成熟的评论能引起总政宣传部门的注意,加强军事宣传的研究,严格审查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播出,以更加真实、感人和高尚的作品来唤醒国人的国防意识。
《第五空间》观后感(二):我看到的不是军人,而是披着军装的戏子
个人认为这部电视剧的导演、编剧能不能先下部队三个月?能不能经历新兵连三个月?等你们把这三个月坚持或者苦撑下来的时候再拍军旅题材的影片,否则,请不要穿上神圣的军装,因为你们在侮辱军装。
现在军旅题材的影片的通病,实在时看不下去了,真的不吐不快:
1.不知道这些导演是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为什么要一味模仿美式风格?就没有自己的特色?《士兵突击》没有那么华丽装酷的造型,为什么能深入人心,就因为它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我军的官兵的精气神;
2.那些经常扮演军旅角色的演员,真的希望你们的队列口令能够好好练习一下,你们的口令如此业余,空有一副看似硬朗的皮囊,口令气息不足,中气绵软,没有一丝军人的气质
不多说了,其它的还能接受吧,毕竟不是为了部队来拍电视剧,至于什么目的,大家都懂,但请不要看低部队,不要看轻观众
《第五空间》观后感(三):热血报国 青春无悔
当我看到关怀在最后一集说到,自从当了兵,他就有了自己的信仰,忠诚,奉献,最后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献出了生命。我就被他们这些80后深深的打动了,是啊,自从他们当了一千零二十二天的兵,无时无刻不在成长着,最后都发生了锐变,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着。他们都个有特点,身上都拥有着80后的自信,有思想,敢于表现自己。
姜窦,从一个爱耍小聪明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心理素质极强的新时代好兵,本来可以去欧洲最有名的医学院读书,然而为了追求他的梦想,始终不渝的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即使受到了外界再打的打击,也依然能有稳定的心态。不会因为受到齐欣的冷落而灰心丧气,反而更加的努力。最后的模拟演习,充分发挥了他的天赋。 关怀,本来过着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的生活,然而自从加入了陆航学院,遇到了梅教官,让他变得更加的成熟稳重了,最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沃威,一个拥有坚强意志的战士。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从挑灯夜战,到受处分从天上摔倒了地上,再从地上飞向天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一次又一次的磨练,每一次都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这头倔驴,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最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奇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尽甘来,沃威成功了。 白羽,做为一名亿万富豪的子女,为了逃避现实,开始了自己的飞行生涯,真可谓是女中豪杰。令人佩服。 汤名扬,一个一直要求争第一的人,最后被周围的战友所打动,变得大方从容了。这些拥有梦想的八零后,为了自己的信仰,热血报国,青春无悔。勇敢的飞向蓝天。
最后,片尾曲也非常得给力,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每一刻都精彩万分。I do blieve.
《第五空间》观后感(四):青春偶像军事励志剧,兵役动员优秀宣传片
讲述陆航的电视剧《第五空间》播完,好看。如果要给它贴个标签,我认为可称作是一部青春偶像军事励志剧,做兵役动员宣传片再好不过——开直升机上天入地的感觉实在拉风,很是给力。各人物典型的塑造也很活泼生动,个性十足,总体上继承并发扬了《突出重围》以来,尤其是《士兵突击》之后,军旅片大打个性牌、走生活路线的新传统。与列兵许三多相比,第五空间里的众多80后显得更锋芒,无时无刻不在释放蓬勃朝气。而导演正是要通过本剧,去着力表现新世代年轻人入伍后,和部队纪律的不断碰撞与逐渐融合。
这看起来似乎反映了近年来大学生入伍潮的新趋势。然而,和剧中不得不让人叹息的特效一样,整部戏在总体上还是给人感觉有些虚,不太真实,有些轻飘。除了飞行画面效果技术上的明显缺陷,情节架构在主角们的互动上也有泼墨过多之嫌,导致摄影师忽视了对陆航看家武器——直升机的详细介绍,并没能从镜头语言上展现和论证陆航的存在价值与重要性。这恐怕也是我们军事剧的通病,光顾着写人,装备镜头很少,基本沦为背景。但这些讲人的故事真实性又几何呢?
其实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不在于有选秀好男儿加盟,也并非陆航学院现代而气派的校园大楼、飞来飞去的无固定翼飞机们,而是出现了一个以往军旅片中没出现过的新角色、新职业——心理医生。如今各层次学校都纷纷建立心理疏导体制,尤其是大学里甚至普及了每班配备一心理委员。而同样是人员众多的巨型封闭系统,部队却罕闻有此类设置。在以往的岁月里,以政委、指导员为代表的政工干部还足以应付普通士兵的思想困扰,然而现如今,面对信息大爆炸背景下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士兵尤其是新兵的诱惑,略显陈旧的谈心式矫正可能有点力不从心了。心理医生适时推出并常驻军中,其意义或可堪比西方的随军牧师制度,必将在未来逐步彰显其重要性。
《第五空间》观后感(五):耿耿于“怀”
我一直耿耿于怀——为什么最后牺牲的是关怀。
当关怀与父亲敬礼告别、约定晚上一起吃四川火锅的时候,我知道,这次“关OK”肯定凶多吉少、不再OK了。哪怕他也像沃老大一样失去一条腿或者怎样都好,只要不让他这样离去……
有人说“第五空间”演的很假、很山寨、是肥皂剧……,我把这一切都抛去了,只有感动。第一次在电脑上看电视剧从头到尾看完,没有快进、没有跳集看、没有先看结局,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我宁愿不看结局。
有人说,看了很多遍这部电视剧。我想,我没有勇气再看第二遍了,我不忍心看到那个:不敢跳伞的“关TT”,乐观向上的“关OK”,充满喜感的“卡50”。
也许,让关怀牺牲,就是为了让观众“耿耿于怀”。
《第五空间》观后感(六):为了追求梦想的人最幸福
为了追求梦想活着的人是最幸福的。
他们想开飞机,就不断的努力。
导演笔下沃威是内心最强大的人,坎坷后仍然坚持,好的生活条件诱惑仍然坚持,要被截肢了还在坚持。最后成了。虽然是写出来的,但是我还是相信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人的。不过坎坷后坚持的人多,截肢了还坚持的不一般的人也能做到,但是好的生活条件下依旧坚持的少之又少,能在妈妈病重妹妹打工自己还不顾一切坚持的人可能就只有导演笔下的人了。
最后一集我没看,因为知道关怀会死,还是不看了,干嘛给他写死啊?这个结局我接受不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表现青春奉献?奉献生命在所不惜?
不过我就是个没有梦想的人,所以喜欢看这种电视,可能有梦的人看了会觉得很幼稚吧
《第五空间》观后感(七):看《第五空间》之感 2 010寒假
在家闲来无事,看起了他给我的电视剧《第五空间》,很是有些感想。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电视挺真实的,让我对这帮80后的空军心生景仰。但是随着后来看的深入了,却越来越觉得这电视剧演的军旅生活有点假,更多的是一些表演和作秀的成分。有些过分的显摆。比如主人公姜窦,那一身所谓酷的装备。
还有,经过了一年的磨练,感觉那帮小子还是那副模样,说实话,没有军人的那种干练与气质。坐没坐相,站没站相。17集里关怀的肩章都耷拉到胸前了。在去翼虎团的飞机上,机上竟然有一人翘着二郎腿,我很是意外。
和教官开玩笑,是赢得了一些收视率和看头,令观众笑到了。但是我觉得不符合军营的实际情况。在我的印象当中,教官和学员是不会有那种感情的。
还有在陆航淘汰学员的时候,对于那些犯错误的学员,教官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觉得是实验班的学员就应该特殊,就应该看到他们的长处,发挥他们的优点,那别的学员又应该是因为什么而淘汰的呢?找这样下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大家都不应该被淘汰呀!
在军营这样一个纪律严明的地方,桀骜不驯的人可以留下来,一次次地与被淘汰擦肩而过。平时一向表现优秀的班长因为一次失误就被停飞,我不能不说这真的优点不公平。我们可以说班长不对其他学员负责任,没有尽到班长的义务,拿全班人的生命开玩笑,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措。有的人可以小错不断,不予追究;而有的人,因为一次严重的错误就可能招来灭顶之灾。这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呢还是想向我们说明:人生就是这样,无所谓公平不公平?!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很欣赏他们之间的战友情。我觉得,也许只有军人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战友情吧,我们外人很难体会。那不是亲情,不是朋友情,不是爱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权做出任何评价。
这部电视和我想象中的不同,和军队的那种严肃的氛围相比,它更多的是充满着一种轻松与诙谐的成分。学员可以和教官互相开玩笑,甚至可以恶作剧;学员之间可以比赛打游戏,一起捉弄教官;学员对年轻貌美的心理教官的大胆示爱;教官和学员姐姐的暧昧。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体会到了军营的温暖,但是也让我对这部电视剧的真实度越发的怀疑。与其说这事已不励志剧,我觉得更多的是一部偶像剧。帅哥美女一大堆,情感纠葛不断……
毕竟是80后的,不时地冒出一些网络词汇,虽然好多是过时的……
梅教官和郑北教官随着学员一起转到了翼虎团,巧合中带着的更多的是不真实,本人表示深度怀疑……
空勤灶美食,酒店级的住宿标准。年轻貌美的心理教官,临时乐队
《第五空间》观后感(八):《第五空间》我的初恋
在如今影视剧遍地开花、层出不穷的这个年代,能够有这样一部清新亮丽的一部反映80后奋斗与情感的片子,实在是很令人欣慰的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总能让我想到《士兵突击》,仿佛又是一部《士兵突击.》回来了,但相比于许三多,这里面的几位有着飞行梦想的少男少女也许更加可爱,更加让人震撼。《士兵突击》里有许多人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成为现代军旅题材电视剧的一个楷模,但我想《第五空间》又怎能不掀起现代军旅题材的又一革命呢,我想随着这部剧的热播,这一共识迟早会在大家心目中达成。
先前在网上许多攻击这部剧的网友,他们说这部剧用几个山寨版的诸如像王力宏、刘德华和张延的演员来赚取女生的眼泪,有人说剧情太假,和真正的陆航差距还很大,有人说这部剧这部剧太过矫情、文过饰非,比较做作之类的。但是我想就批评的声音再多,他们这些吹毛求疵的人们还不是一样屁颠屁颠的把它看到完,然后才不负责任地对一部炙口可热的作品进行无边的漫骂,但最终在批评的声音里还是让许多人前扑后继地去看这部电视剧,因为通过批评才知道这部剧有那么多值得你们去看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带有不满的影评们究竟是真的讨厌这部剧还是为了在网上获得更多的评论而故意在那无病呻吟,实则是在作秀。
所以,面对一片质疑声,我还是不喜欢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地跟着瞎混,因此我想在万绿丛中点缀一点红,绞尽我的脑汁用来赞美这部剧,也就是独树一帜一把。相比那些一看到剧名就知道要演什么的那些滥剧,还有那些用两三个演员演绎的那些个墨墨几几的感情纠葛剧,其实不用看就知道那些分分合合的肥皂剧,真正是无聊的狠,让我这样有文化有品味的影评者都不屑一顾。但《第五空间》里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却是深深地折服了我,既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第五空间,什么叫做陆航,长了知识,又让我在那一段段真挚热烈的战友情、师生情、还有爱情面前一次次感动的落泪。剧中郑北的护犊情深,姜窦的玩世不恭、关怀的可爱单纯、沃威的朴实老练、白羽的勇敢刚毅,甚至梅教官的漂亮、齐欣的男人婆样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一边看这部剧一边让我已经融入到了剧情之中,难以自拔。这种痴迷,除了我几年前热恋时有过,以后还真的不轻易找到我,但是《第五空间》做到了,它让我找到了初恋的感觉,每天晚上坐在电脑前,马不停蹄地看它,这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因此,我还得谢谢《第五空间》带给我这么多。
但再美好的事物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第五空间》也没能躲过这个坎,那就是这部剧最后把关怀牺牲了,我觉得不一定牺牲一个观众的喜欢的人物才完美,我不想要这样的点缀,因为我希望的是续集里面还有关怀,可是导演无情地让我和这么好的人物说再见了,实在有点惋惜呀!还有就是这部戏家属部分演得有点假,不太贴近实际,这也是我稍微感觉这部戏两个有点遗憾的地方了,请大家勿见笑。
《第五空间》观后感(九):还是说一说吧
工作的半年后,连上学时候的样子都快忘记干净了,什么热血什么梦想,感觉都是很遥远的事。这部剧居然就那样唤起了曾经的一些记忆。
作为一部电视剧,主要拿了五位主角作为主要人物来刻画,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篇幅在那里限制着。缺点也是有的,但是至少就我目前前几集的观看感,基本反映出了学员的一些情况。
作为刚加入部队的80后,确实性格都是各不相同,在家里也是小皇帝小公主,看着电视剧里面的他们,真真实实让我回忆起了当初军训的点点滴滴。
对着教官桀骜不驯,被恶整,然后私底下对抗。
越野五公里,俯卧撑,正步,军姿......每一样都是淌着汗走过的。
看着画面里面的他们,记忆就一点一点充实了起来。
看了很多人对学校真假提出的意见。
作为一个曾经参观过军校和部队单位的人必须标示,部队确实建设得很好,条件也很好,这点绝对毋庸置疑。而且飞行学员培养的飞行员,那可真是人民币堆成的,条件是各类人员培养中最一流的。
剧情到现在都是很流畅的,当然也有假的地方,不过随着那种很热血的呐喊,我相信会有人跟我一样有共鸣,他们都懂得那些话的意义。这些热血的背后绝对不是虚假。
:很多人质疑前面姜窦几人偷去机库,白羽穿的是高跟鞋。其实女装确实就是配高跟鞋
《第五空间》观后感(十):一部为年轻女性准备的军营爱情肥皂剧
本片如果从严谨的角度来看,绝对的烂,很多硬伤。
哪些硬伤,其他网友的评价中已经提到了。我就不重复了
本片的重点应该是感情戏,但这种感情又不是纯粹的战友情(例如:士兵突击中那种),而是添加了不少爱情的内容。。。使得本来应该很爷们的戏变的很娘们(这里我还是以 士兵突击 为参照系来比较)。但是这样女性观众对于本片的喜爱程度就远高于男性观众。
因为对于女性观众而言,帅哥加英雄的组合 就足够吸引他们的眼球和眼泪了。本片的题材足够科幻,里面很多故事可以看出是提炼于现实军营中的实例。
但又不可避免的去为了迎合一些观众而作出很拙劣简单的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