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更》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更》的影评10篇

2017-12-26 20:5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更》的影评10篇

  《三更》是一部由金知云 / 朗斯·尼美毕达 / 陈可辛执导,黎明 / 曾志伟 / 原丽淇主演的一部恐怖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更》影评(一):岁月长。

  说起长久这个词。

  老旧照片里你定格成什么摸样。

  灰白的。

  肮脏的。

  角褶皱的。

  三年又三年。

  你愿意花在我身上的时间是多少。

  按分按秒。

  按星期按月份。

  按一年两年按一个十年两个十年。

  还是大约这个词。

  在开学的第二天。张老师介绍我们一个新的同学。她叫你名字时候。你突然间站起来说到。大家都笑起来了。老师也笑着说。这里不是中学时候。你不用站起来坐着回答问题就可以了。说的时候。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你知道吗。当我知道。我们两个分在同一组的时候。我多么地兴奋。我在走廊上跑啊跑啊跳啊。

  当我们第一次学把脉。是我第一次牵你手的时候。当时你样子和现在一样

  我不生病。

  我不吃药。

  我天天微笑给你看。

  你只要说温情的话给我听好不好

  我们不知昼夜。

  《三更》影评(二):带来的更多是凄美爱情

  便衣警察阿伟与儿子祥仔刚刚搬进了一座旧宿舍楼,在这里整栋大楼里就只有开门的老大爷,阿伟一家和对面楼里德邻居阿辉。听老大爷说 阿辉有一个下肢瘫痪的妻子。有一天祥仔说总有个红衣小女孩盯着他,那个小女孩是于辉的孩子,阿伟鼓励孩子不要怕像个男人那样面对一切。祥仔提起勇气提出和和那个小女孩一起玩,他们走了,再也没有回来。阿伟看不见儿子所以到处寻找。恰巧发现了于辉的秘密他的妻子不是下肢瘫痪了,而是死了,是警察的他发现死因是被人掐死,因为脖子上有清晰的掐痕,阿辉回家后发现阿伟,阿伟执意要找自己儿子,两人发生争斗。故事才刚刚开始~~~

  很不明白的是小女孩的出现,于辉说过自己没有孩子,他们的孩子因为妻子流产而被打掉了,那红衣女孩是谁,墙上的画是谁画的?如果因流产而死的孩子的魂魄没有离开反而是仍陪伴着于辉一家还说的过去,可是灵魂自己成长怎么说,就没有理由了。莫非死的时候是婴儿,投胎的时候却是老人,这点没说服力, 所以女孩不是他们的孩子,可能是这栋楼里德亡魂,自己很孤单喜欢和活人呆在一起。

  一个三年,第二个三年。

  故事开始的太具有戏剧性,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阿辉爱人至深不愿离开,所以相信歪理邪说,把民间偏方信以为真。每天电视里播放的都是那些满含爱意的录像,那些温馨往事。在洗澡间,在床上,在饭桌上,在梳妆台前。两人充满爱意的对话,两人对未来美好憧憬生活是那么惬意。只不过开始时妻子的回答都是在镜中让人不免怀疑。正常的人怎么就不能面对镜头说话呢。我们都相信她死了,这时的我们是阿伟,是那个便衣警察。警察就是警察,绝不会相信再过三天她就能醒来,不过他对我挺好,说话和和气气,不虐待,吃饭有酒喝,尿急了可以方便。只是单纯不相信,单纯地为他们惋惜。

  就这样他做了三年,很多人可能在一开始就会选择离去,或者是中途而废,三年间他们每一次微妙的谈话,那样不可思议。明知道她死了,她不能说话的,怎么可能对警察说话,怎么可能对我说话,不要再骗自己了。三年里,每一天都和妻子说话,有一次两人闹矛盾,她一星期没有理我。仿佛她从未走远过,生活中点点滴滴还是那么继续着。

  明天,过了今天她就可醒了。爱让一个人坚持,爱让两个人充满默契,爱是心与心的交流,虽然有一个人去了,心脏不再跳动,剩下的那个人还在持续以前的生活。她没有说话,她不能说话,她不能张开口,但是她想说的我都懂,当我看着她,当我身边有她,当我爱她。

  明天,作为观众的我还是没有看到那一天,警察包围了于辉的屋子,破碎了他三年朝思夜想的梦。阿伟没有为他辩护,他没有相信那个三年的说法,"事实"摆在眼前,再多的挣扎都是苍白无力。坐在警车上的阿辉看到自己妻子被放在运尸盒里,放在车里,耳边想起了悲伤音乐,想是在为两个人送行。

  故事结束的时候阿伟一个人坐在屋中看最后的那段录像,回想医生说的话,阿辉得了不治之症,西医无法治愈他,在一次化疗后他消失了,后来奇迹般的康复了,他说西医治好了他。而后的录像是那些温馨的往事。在洗澡间,在床上,在饭桌上,在梳妆台前。两人充满爱意的对话,两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生活是那么惬意。只不过是影像中的是活着的妻子,阿辉的尸体.......

  活着不能相守,死了却能重逢。一个凄惨爱情故事中的无奈和感伤,阿辉的死是上天安排的,否则又是另个一三年,两个三年,三个三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年?故事的最后是两个的团聚。生不能,死却可以,两个人平淡的六年生活,或许是对爱的最美的诠释。

  《三更》影评(三):三更之轮回

  连着看了两遍才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剧透剧透以下就是剧透----------------------

  泰国的民间技艺有两种,木偶戏和面具戏。陶师傅是做木偶的大师。陶病重,为了不让别人得到他用尽毕生心血所做的木偶,陶指使妻女带着木偶坐船去湖心毁掉木偶。没想到妻女都丧命湖中。

  陶师傅临终之前对木偶下了诅咒,所有偷他木偶的人都将不得好死。陶家里适时起了一场大火,陶葬身火海之中。

  唐师傅是教面具戏的老师,他的妻子是陶的妻妹。在陶离世之后,唐霸占了木偶。陶的小徒弟阿甘善意提醒唐师傅,木偶上有诅咒,会带来厄运,唐不以为意。唐收了甘做徒弟,甘跟着唐开始学习面具戏。甘很有天分,唐十分器重他,提拔他当主角。唐的亲生儿子(没名字==,叫他A)表示想演主角,被唐训斥没有实力,比不上甘。甘和唐的女徒弟相爱,A刚好也喜欢女徒弟,因此更加嫉恨甘。

  唐为了破陶师傅的诅咒,举行了仪式,声称这样木偶们就有了新的灵魂,不再受陶控制

  A的女儿,也就是唐的孙女布尔拿了木偶玩,唐的妻子看见,惊恐地训斥布尔,唐妻并因此被木偶的魂灵吓疯,之后上吊自杀。布尔某日又拿着木偶玩,并扯断了木偶的一条腿,唐的腿同时也瘸了。

  甘和女徒弟相爱,夜里私会ML,A被嫉妒冲昏头脑,拿着刀想去杀两人。唐患病在床,临死之前看见陶的幻影,唐吓疯了,举刀乱砍木偶,代表甘和女徒弟的木偶被砍烂,两人也同时死亡(A还没来得及下手==)。唐在惊慌中把油灯打翻,引起火灾,葬身火海。

  A抱住布尔逃离火场,带着布尔上船划向湖心。小女孩布尔却从湖水中捞出一具木偶,A大惊,让布尔赶紧扔掉木偶,但为时已晚,布尔拿刀剖腹自尽。

  才30分钟信息量怎么这么大=____=

  《三更》影评(四):让我留在自己的身体

  观看这部电影之前,看到豆瓣上对三个部分中陈可辛导演的“回家”评价很高,于是就直接看了“回家”。果不其然,回家的确比之前的回忆还有轮回要有深度有创意。

  一直感觉,包括韩日越等在内的亚洲文化圈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可悲的是,中国电影的水平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日韩(虽然自己看过的电影不多,但这好像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这部电影中,中国导演的表现无可争议地扮演了整部电影的压舱石。

  抓住我眼球的是电影中“中药”这一元素。女主的病不是感冒发烧,而是濒临生死边缘的癌患,而出身中医学院的男主坚信“只要用中药水温洗浸染”,死去的女主就能死而复生。电影看到这,我只是感觉男主角患了严重精神病,还没有发觉陈可辛导演想要通过“中药”这一元素表达的深意。但影片快要结束时,录像带里的过往让后知后觉的我突然有了“也许自己才是精神病”的顿悟。原来,男主曾经患了和女主一样的重症并已经死去,女主通过“荒诞”的中药疗法救活了男主,但正如女主在录像带中所说“我宁愿活着的是我而死去的是你”,因为“活着的人要独自面对人世间的嘲讽和冷漠,然后慢慢的变得坚强独立,但去再也没有了福气,而死去的人不过是睡了一觉而已”,这是录像带倒叙的电影开始前的故事,因此,这个故事的开端便是一场“老天的考验”,就像女主所说“老天为了看看我们夫妻是否同心同德”,于是让女主患上了一样的重症,并告诉死而复生的男主只要通过“荒诞”的中医疗法就能唤醒在“科学上”死去的妻子。于是,男主面对的是一个轮回的考验,在一个信仰科学推崇西医的主流社会中,用中药泡死人的做法无疑将招致不解、猜疑、嘲笑、疏远,甚至是被视为精神病而接受“西医的治疗”。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苟言笑的、淡定到没有人情味的、衣着打扮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近乎与世隔绝的男主,而片中曾志伟所扮演的角色正是集人世间所有猜疑为一身的代表——“城市警察”,他以理性和勇敢维护着整个城市的秩序,在发觉男主秘密后多次告诫他——“她已经死了”。

  其实,影片到了这里,再纠结于女主的病,以及中药水能否唤醒死去的女主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文化问题,即“灵与肉”的问题,而导演的倾向在女主这具尸体最后的眼泪还有微微颤动的手指这些细节中已经明确地表达出来。

  恐怖片若只是惊悚,便是本末倒置的次品。个人认为,恐怖片对于展现深刻的社会历史问题是一个绝佳的体裁,因为任何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都会反映在人心上,人心的恐惧不安是“社会病”的镜子,因此,好的恐怖片可以打动一个时代的人(如文革结束后大陆拍了一个恐怖片,名字记不得了,就是反映文革时代人性的扭曲和救赎;再如《三更2》里陈果导演的“饺子”),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很少或深或浅的时代病的烙印。影片一开始,小区里的人面容呆滞地像牲口一般搬出了小区,如一群行尸走肉,而留下的唯有一个精神病,而多次出现的鸟瞰镜头更是将这个小区刻画成了一个“神经病房”,一个身居闹市却被隔离的孤岛。但电影结束时,突然想问,真正有病的是谁?到底谁是“神经病”(突然想起了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也许,曾志伟迷惑的、或是被真相击溃后忏悔的紧缩的眉头正代表着陈可辛导演对“香港病”的醒悟和反思——现代化的科学(西医)是否能够解决生与死这类“人生问题”?回归,对于香港仅仅是一种主权的交移么?香港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

  这些问题也许是我的臆想,可能演义了陈可辛导演的本意。但特别喜欢女主在录像带中叮嘱男主的那台词——“一定要让我留在自己的身体里”。的确,“魂不附体”便成了游荡的鬼,而没有了魂的身体也只能是一坨死肉。

  《三更》影评(五):回家

  基调就是一片灰,香港穿着破旧的衣衫,依旧有人无比留恋。不经意路过的幽暗巷口,瞬间瞥见的不是完整的人,而是无处落脚、迷茫失落的孤魂。 他失措望向你时,你只当是愚不可及的执念,却从未真正明白那番话,“再等一会儿,她就会醒来,她说过今天就会醒来!”然后就可以离开那家药气弥漫的屋子,离开这座不再寄予希望的城市,回到殷殷切切的家乡。可也就一刹那,再大的希望也随着重重砸向地面的身躯一起破碎消散。 警察阿伟从医生和录像中得知,阿辉坚信三年后的这一天,妻子会醒过来是因为他也曾死过,被妻子以药浴治疗整整三年后奇迹般复活苏醒,所以他如法炮制,痴痴苦等三年为得是二人团聚。所以他每天帮妻子洗澡、梳妆,对她耳语,脑海里不断闪过的往昔在唇齿碰撞间打破沉寂,似乎这不再是他一人的世界,那些甜美的属于彼此的故事就算不去炫耀,也是满满的幸福。可上天没那么大度,多出来的六年已是恩赐,人定胜天的奇谈最终被残忍地画上句号。可谁会在乎这痛苦难熬的六年“相伴”,连一次相视而笑的机会都不曾给过! 学会了他乡俚语,握住了深爱之人的手,本以为可以圆满的生活没等开始就被抛进地狱,失望的人提起行李就离开,把身后幢幢直挺的大楼锁在原地。只有还相信命运的人不愿离开即使耗磨掉再多年的时光,哪怕等来一丝的温热就不算失望。 “我想是上天要看看我们是否夫妻同心,所以要我们受一样的哭患一样的病,我要睡了,你要好好地让我留在自己的身体里,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像你一样,复活过来!”

  《三更》影评(六):温情的背后是不寒而栗

  看一同学在微博分享了观看评分,五星,于是马上找来看看。整个剧情在夫妻出现之前都很平淡,无非是一个闹鬼的小区,居民纷纷搬出。毫不知情的主角不幸闯入。

  但是,当夫妻的故事后相信所有人都会被深深感动。两人的爱情跨越了生死,跨越了一切。整个世界只剩下对方,自己生活也只有对方才有意义,才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感人的还在于这是一个悲剧,剧情结束时似乎让观者感叹道,他们的爱情逃过了“命”的不济,却逃不过“运”的不幸——如果不是因为新邻居警察(曾志伟饰)闯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就可以带着巧克力回家看父母了。似乎这是一个人定而不能胜天的悲剧。

  =============刚看时我也是怎么想的=====================

  当影片结束时我一边听着片尾曲《好象在我耳旁》,一边回味着悲剧的剧情...等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了,红衣小女孩!

  小女孩很寂寞,看着男人(黎明)给女人理发,她也给玩偶理发。

  小女孩对着小男孩说“你和我一起玩吗?”

  小女孩是鬼,她在照相馆(其实就是奈何桥)不照相,就是不去阴间。她为何不甘心去阴间呢。

  但她仅仅是因为寂寞才找小男孩玩的吗?不是的,她想一家人团聚,她在等爸爸妈妈——那个男人和女人。女人因患了癌症需要化疗,西医建议堕胎,堕掉的就是片中的红衣小女孩。

  如果真的让男人治好了女人,他们两个是可以团聚,从此两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小女孩不会幸福。她只有一个人。

  想到这我不寒而栗。小女孩一开始找小男孩玩就是预谋好的。自己不能(不忍)亲手把父母杀死,只能假借他人之手——把新搬来的小男孩和男孩父亲卷入事件之中,通过一切看似巧合的事将自己的父母逼死。于是我们看见那一幕,一家三口幸福的团聚了,在照相馆一家三口幸福的微笑着照下一张相,团圆而幸福的共赴黄泉路。

  所以我们还应该觉得这是悲剧吗?这不是悲剧,电影的结局是大团圆,我们所希望的结局只是小团圆而已。

  看照相馆中照相的人,要么是面无表情,要么是低声的啜泣。但是男人女人小女孩一家三口确实是满脸的幸福和发自内心的笑容。小女孩照完相后牵着男人(她爸爸)的手离开照相馆时,回头向着小男孩开心的笑着招手道别。这是久违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永远不再分离的大团圆结局,而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个悲剧。

  =========================================

  尾声:

  小男孩在目送那一家三口离开后也离开了照相馆,他没有照相,他又回到了阳间。

  看到这,我心中暗骂一句,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啊。

  当初警察(曾志伟)闯入男人家中,被男人囚禁在房内。男人对他说:“等我妻子苏醒,我再放你出去。”

  小女孩是不是也对小男孩说过:“等我和爸爸妈妈团聚,我再放你回去”呢。

  《三更》影评(七):什么是福气?

  大量剧透,50分钟的恐怖片,非常值得一看,建议看完再看以下。

  一开始看以为是恐怖片。之前听朋友说是很感人的纯爱片,我看了很久之后还是不信,或者说难以想象怎么可能嘛。我甚至还以为会不会是因为我悬疑小说看多了所以没什么感觉,因为一开始还以为这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太爱自己妻子的变态的故事,而这在悬疑小说也是再老套不过了的。

  但是,后来,真的就是最后那么一小段,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最后那段DV真的是把我戳死了。

  片子拍得真的不错,很多小细节都注意到了。但是嘛,其实还有很多费解的地方,比如那个红衣服小孩,还有为什么要勒死那个女的。

  然后,赞一下演员!黎明不愧凭这个得了个影帝。还有那个女人,她的眼睛绝对是亮点啊!!!后来DV里的独白,她演得超赞的!!!还是喜欢那双眼睛!!!这个演员找得真的好不容易!还肯裸!

  最后,谈谈最后那段DV。

  “福气”,从那个女人的口中说出,我真的是被戳得一塌糊涂,虽然当时还没有完全明白故事的含义,但是被这段话深深打动。在自拍DV结束后,后来又出现的画面,让人瞬间就清楚明白了一切。

  3年的时间,有谁能够用3年的时间独自日复一日地在一间小屋中陪着一具尸体,日复一日地做着一样的事、说着一样的话。或许上一个3年的时候,她也一样为他做着3年后他所为她做的一切。要有多坚强,才敢坚持这样的信念。

  什么是福气?

  她静静地说“我当然有福气了,因为我可以依赖你”。

  好羡慕好羡慕好羡慕。

  《三更》影评(八):爱是否可以让我们,回家

  当海儿模糊的映像在电视的屏幕上跳荡着,缓缓说出事实的真相,我带着错愕与惋惜慢慢回味这个故事.......

  黎明凭此片拿到金马奖影帝是不无道理的,他的木讷与冷僻几乎深深刻入了这个人物.三年的时间独自面对一具尸体,那个曾经与你朝夕温暖,亲密相处的爱人,如今毫无声息地在那里.每日是重复的与切配中药和自言自语.是怎样的爱支撑一个人在死亡般的孤寂里熬过1000多个日夜的.是什么让他有勇气面对世界的离弃而依然坚持.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爱给他的信念里.

  或许在世人的眼光里,为一个死人坚持三年甚至带一点愚蠢.而现实的我们是否相信这样的奇迹存在?导演很有心机地安排了这样的矛盾来反应这个这个社会所存在的浮躁和浅薄.仿佛那些搬走的居民,莽撞闯入的警察,即使肯定男主角的善良与深情却几乎是本能般地否定了他的行为.

  回家,小男孩渴望家的温暖却总是被父亲认为是无理取闹,于是一次又一次独自面对恐惧的夜晚.而红衣小女还真诚可人的召唤也正好成全了他们俩渴望家人陪伴的要求.

  一个是曾经拥有家人却不知道珍惜,闯入了另一个失去了至亲却以爱来对战死亡的世界.我们陡然发现,现实居然如此脆弱,三年的最后一天,功亏一篑,绝望不断重演在于辉被汽车撞翻的那一幕.海儿闭着的双眼有眼泪划落,是对现实最好的讽刺,如同一把利刃划破了我们的认知.

  故事看到结尾,其实没有一点恐怖的意味,而是浓浓的爱意被久煮之后瞬间被打翻的扼腕与怜惜.海儿说:"⋯⋯如果上天是故意要考验我们,看看我们夫妻是不是同心,这才让我得了和你一样的病,我答应你,三年后,我一定会醒过来,就像当初你作到的一样⋯⋯"

  或许死后的他们和他们依恋三年不愿离去的女儿终于可以永远陪伴彼此,终于可以一起回家.

  《三更》影评(九):第64名:中国香港影片《三更:回家》——影史100部反类型片全盘点

  爱的供养

  《三更:回家》 Three:Going Home 年代:2002年 / 类型:反惊悚 / 导演:陈可辛 / 主演:黎明、曾志伟、原丽淇

  一句话评价:在爱的名义下,玩恐怖。

  两年前,深圳一个叫文裕章的人,把病床上妻子的呼吸管拔掉,造成了妻子的死亡,这件事被称为“拔管杀妻”。当事人文裕章说他只想帮妻子减轻痛苦,让她死得轻松些。 而被押上了被告席的文裕章,最终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必坐牢了。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究竟这是安乐死还是故意杀人,始终是争议不断。

  对于死,中国人自古是敬畏之心的,所以如何死,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死和活的界限,其实不只是在生理层面上,而心理层面的判定,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格外重要了。

  爱·生·死

  《三更之回家》的宣传语是“听尸体讲故事”,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关于活人的故事。线索性人物是一个叫阿伟的警察,他生活失意,跟儿子阿祥相依为命。两个人刚刚搬到一个小区,但这里似乎邪气很重,周围都没有什么人居住,除了对面唯一的邻居:中药师于辉。平时阿伟与于辉都是素不来往的,但有一天,儿子阿祥的突然失踪让他跟这个邻居产生了联系。

  为了找儿子,阿伟趁于辉不在家,偷偷潜入他的家里。他除了发现屋子里刺鼻的中药味以外,在于辉家里的浴缸中,他竟然看到里面泡着一具女人的尸体!究竟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个中医师有恋尸癖?见事情败露的于辉只好将阿伟绑在家里,说直到妻子醒过来才放他走。醒来?死人怎么还会醒?听了于辉的讲述,阿伟才渐渐明白,原来,三年前于辉的妻子海儿患了肝癌,为了不让妻子受苦,于辉亲手结束了妻子的生命,就像文裕章那样,让妻子安乐死。但是他可不是仅仅把妻子送去阴间的人,由于他是中医师,他不相信西药,他要用中药再把妻子从阴间拉回来。于是,他每天都为死去的妻子泡中药,据说可以杀死她身上的癌细胞。他始终坚信,三年之后她就可以醒过来。

  阿伟并不相信死人还能死而复生,所以尽管他看到于辉无微不至的照顾妻子,给她洗澡、涂指甲油、买衣服,还跟她说话,觉得这个男人确实是个好人,但这样做只能是白费功夫。于辉每次跟海儿说话,海儿总会回答,只是导演通过镜子中的反射来区分现实和幻想,让于辉一直觉得海儿就是在对自己回答。当阿伟说,他也听见海儿说话时,于辉表情大变,说:“你神经病!死人怎么还会说话!”所以,他明白并接受海儿已经死去这个事实,但他把海儿活着的理想架设的很高。结束了海儿的生命,他就可以一直把妻子留在身边,像一尊偶像一样供养着她,并且执着地为他的爱付出着。这份感情令人感动,也倍感心酸。

  当于辉认为海儿要醒来的那天,他兴奋的期待着,给海儿买了新衣服,急切的盼她赶快醒。当他不断说着他们的过去,并高兴地说“有体温了”的时候,那种孩子气的天真还是着实感人的。最后,破门而入的警察将他捉住,认为他有杀妻的嫌疑。虽然他的行为举止的确有点像精神病,但就算是精神失常,他也是为爱痴狂,为爱走上绝路的。他是爱情里的好人,可好人终究不会长命,在押解他去警察局的途中,他出了车祸,当场死亡。

  影片真正的悬念是在一盒录像带解开的,那是海儿生前录制的,她说:“如果上天是故意要考验我们,看看我们夫妻是不是同心,这才让我得了和你一样的病,我答应你,三年后,我一定会醒过来,就像当初你作到的一样。”接着便出现了于辉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妻子海儿在照顾他的画面。原来十年前,于辉换上了肝癌去世,是妻子每天给他泡中药把他治好的。结果三年前,妻子又患了这个病。夫妻二人关系调换,轮到丈夫帮助妻子苏醒了。一日夫妻百日恩,这样的恩爱夫妻确实是罕见,他们的互助也令人动容。只可惜两个人都双双躺在太平间里的时候,他们再也不能活在在一起了。那么,“有些人死了,但还活着”,但愿他们就能像诗中说的,来世再相见吧!

  爱破败

  《三更》是由韩国、泰国和中国香港三地导演联合拍摄的恐怖片。每个导演所拍的短片,都要求是最能代表各地文化特色的鬼故事。《回家》就是香港导演陈可辛参与的短片,后来还推出了六十分钟的加长版。

  《回家》确切的说,不能算是个鬼故事,中药师为死去的妻子用药浸身,本身并没有跟灵异沾上边。倒是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煞是抢戏。但是阿伟向于辉询问起这个小女孩时,他却回答并没有什么女孩。原来,海儿死去的时候,还怀着孩子,所以不愿自己奔赴阴间的小女孩便化作魂魄出没在人间。她应该是片中唯一的鬼魂了。不过,中国传统文化中,鬼和死一直都是人们极力避讳的字眼。如前文所说,人们对死亡始终抱有敬畏的心理。一个死去的女人泡在自家的浴缸里,这等怪事要是在200年前发生,是足以被写进《聊斋》里的。所以,《回家》有噱头,但这个噱头并非鬼神,它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还是一个“情”字。当片尾于辉和海儿,以及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坐在相机前拍全家福,那温馨的场面还是会令人心悸。“回家”这样沾满弄弄亲情的词汇却终究不属于这对深爱对方的夫妻,这是多么扼腕的遗憾!

  为了凸显本土特色,陈可辛在视觉效果方面下足了功夫。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的影响下,香港电影开始流行“破败审美”,布景和道具力求做到怀旧味十足。从《伊莎贝拉》到《狗咬狗》,略显凌乱的视觉效果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陈可辛在破败美学方面也有所建树,代表作品就是这部《回家》。在影片中,整体画面呈现灰黄色,空无一人的楼道、放满了重要器皿的房间、生锈的水龙头和脏兮兮的镜子,仅有代表希望的小女孩是红色的。这样的场景设计让故事的荒诞不经更显突出,也将恐怖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主演黎明在片中饰演神经兮兮的于辉,他也凭借此角色获得金马奖影帝头衔。这个殊荣实在来得有点莫名其妙,因为黎明的表演太过于收敛,并没有很好的诠释出这个角色的内心活动。后来,他又以资质平平的演技来诠释雷同的《心中有鬼》,依然没有太大突破。

  反类型指数:

  ★★☆

  适宜人群:

  能接受恋尸癖的观众

  在线观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yMDQzMDg=.html

  《三更》影评(十):最大的悲伤来自于不可抵抗的注定失去

  2004年高考结束以后,第一次看这部片子,准确的说是《三更之回家》,看完就震撼了,内心被巨大的悲哀席卷,却又不可名其状。后来又经历了许多许多的事,一次一次回到豆瓣来看别人的影评却又觉得没有一个是描摹我看后的心情的。

  就在刚刚,我又一次来到这个页面,忽然想明白了,我感受到的那股巨大的悲伤,或许来自于人注定要面对不可抵抗的失去。本来生死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古人类就认识并接受了这一点。但如果给你一点希望,说生死可以逾越呢?再加上爱恋又是人最大的执着,这种希望是不是很诱人呢?当你用尽了力气去够那一点点希望,差一点就成功的时候又被硬生生地夺走了...

  如果这么说还不能够完全解释这个片子的魅力,那么电影讲故事的能力将这种悲伤推到了另一个高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应该是黎明先患病被妻救,妻患病,黎小心又谨慎地医治,中途开始被曾怀疑,被曾撞破,囚禁曾,警察到场,黎被带走,挣扎被撞,黎死,妻死。在电影里,我们却用了曾志伟的视角:对黎产生怀疑和恐惧,调查黎,被黎囚禁,到这里为止都是恐怖悬疑片,我们的感情被推到了恐怖悬疑的角落。然后,曾开始看录像带,解谜开始。曾了解了来龙去脉,开始唏嘘,但并不相信。黎撞死,曾略后悔自责。到这里为止,我们的感情都是同情和唏嘘,我们还并不相信复活这件事。到了结尾,黎妻的手指动了一下,警察告诉曾其妻皮肤和毛发一直并未停止生长。我们才开始恍然大悟,黎三年的感情被我们刹那体验,悲伤涌起,电影却已经结束了。回过头来回味前面的剧情,这种悲伤回味无穷。

  作为我们每个人而言,最大的悲伤体验都来自于分离和失去。我们体验过了,接受了,放下了,向前了,才会被治愈。电影的残酷在于,它让你回到面临分离和失去的场景中,重新激起你的希望,又夺去它,让你分毫不差地体验失去的痛苦和绝望。同理,《廊桥遗梦》的结尾我曾一度哭得不能自已,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三更》的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