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子的房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儿子的房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7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子的房间》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儿子房间》是一部由南尼·莫莱蒂执导,南尼·莫莱蒂 / 劳拉·莫兰特 / 杰丝敏·特丽卡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一):脆弱

  1 病人群

  【抑郁1】

  得肺癌那个 你想知道我现在什么感觉

  想 (出于医生的刻意) 你现在什么感觉

  害怕

  以前我那么想死 现在我知道我会死了 就不想死了

  啧 和我估计的一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人天生就有这类先见之明 不知道其他动物会不会

  我不能再继续治疗他了

  出事之后 这个抑郁症患者成了医生陷入抑郁的病因 继而双方互换角色 双向治疗里沉默不停出现打断刻意的不尴尬

  最终 身体的生死病痛取代了灵魂的索问 貌似谁也没有治好谁

  于是 一度尝试逃避的医生退无可退只得坦诚面对自己 辞去工作 也许再不回到这个咨询室的这个位置

  【强迫症】

  我等你回来 我可以从头再来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我总是可以从头再来 为了无瑕 瑕疵是多么膈应人 要么全有 要么全无 都没关系 我有耐心 我还可以从头再来

  但我还是会为此感到痛苦 所以当初走进这间咨询室

  【抑郁2】

  你太糟糕了我受不了你了我讨厌你我恨你我⋯⋯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心理医生并非坚不可摧 波澜不惊职业道德是装出来的 负面情绪像厚实的高墙倾倒下来 突然 病人好了 微笑对医生表达感激 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再来推倒这堵墙吧呵呵

  呵呵

  丧逼不得不通过把别人也搞得很丧来苟延残喘 并非故意 而是失控 这就很丧

  【性瘾】

  我可是一个温柔的人 可这偌大的一个我 生命力却抵不过胯下三寸的一滩浓精 这野马 恶魔 一旦他醒来 我便沦为奴隶 在这漫长一生的内部斗争史中 我的失败鲜有例外

  大家都被力比多驱动着 抬头望明月 低头六便士 为何我的力比多这么多 掀起狂怒与战争

  我并不相信自己 你说过让我相信你 等我真的这么做了 你却要跑路 你竟然要跑路 那我怎么办

  这些人都很难过 不难过就不会来这间咨询室 都一样 自我意识像脱缰野马 常常失控 常常完蛋

  2 家人完成我的生命

  一开始我是寻觅的姿态 直到将一个人纳入生命 也许一开始就奇迹般地自洽 也许出现排异反应的阵痛苦楚但终于坚持熬过 爱带我们回家 爱带我们去更远的地方 我变成了作为整体之部分存在的生命 却从未这般感到生命的完满

  突然 家人离去 中年丧子情节与一般的老人驾鹤在这里的差别仅仅在于“突然” 从此我的生命将永远残缺

  医生去了游乐园 搭乘跳楼机 急速抽离与充溢的空气 它压缩我的心肌 这让我产生错觉 误解这种痛感的真正所在

  姐姐伏在试衣间门上抽泣 生命残缺的痛苦像空气一样弥漫 毫无逻辑 随时随地

  妈妈搂住空荡荡的袖子 这哪里是一柜子衣服啊 是满世界奔跑的你 你的味道扑面而来 生命残缺的那一角刺眼闪光

  你确定要辞掉工作 好的 那我呢 竟是相对无言 分居是人为地打乱原本的家庭秩序 为了缺失的那一角不那么刺眼闪光 姐姐为什么要和那个抽大麻的长发男(坏品味如我)分手 因为知道了永失吾爱有多可怕干脆提前就拒绝亲密关系

  3.对岸的姑娘

  这个姑娘的非凡意义在于 她和儿子之间联系的纽带同样是爱 人间的爱 如此 便可置换 颤颤巍巍地惊喜于发现这条新线索 顺藤摸瓜 那一头是我们未曾可知的儿子 用这新的信息 增进内心重建工作即记忆塑像的完成度

  最后是逃跑 逃跑总是重建自我的无赖妙招 一条崭新的地平线 赐我一轮崭新的太阳

  这个电影讲了什么呢 在我看来 中心思想是人的脆弱(家庭什么的并不是很重要 只是“举个栗子”) 中心的旁边站着心理医生 他的左手牵引一个个病人 散漫的群像 回头 右手 特写 具体解构一次脆弱的发生 直到结局 脆弱也无处也去 被封死在国边境线旁 我到过那样一个地方 一个人是溃败的千军万马 面对前方的关卡 左边有蓝蓝的黄河 没有选择只能往回走 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具被车碾扁的猫的尸体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二):失去他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部很难入戏的电影。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在怀疑这部电影的评分是否准确,如此难耐的平凡的电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无语了。心里止不住的想掉眼泪。没有孩子的人可能很难想象,没有失去亲人的人也是一样,甚至没有丢过东西的人都会难以想象。。。他们的很多情感变化是如此的熟悉,找替代品从天内心的思念,一遍遍回忆希望一切都是如果,静静地彼此不说话默默地忍受着无尽的痛苦,睹物思人害怕听到任何有关他的消息,只怕那一瞬间思念的眼泪长流不知。儿子也罢、亲人也罢我挚爱的人们,失去你们那一个都会让我无法快乐,都会让我陷入长久的痛苦。回家的路上只想抱抱我的儿子,搂着他日渐宽阔的肩膀,告诉他“爸爸爱你”!淡淡的忧伤,隐忍的思念远远较那种哭号更叫人心碎。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三):《儿子的房间(La stanza del figlio)》:好痛苦,好难过【第5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7/la-stanza-del-figlio54.html

  La stanza del figlio (2001)

  本片获得2001年第5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个家庭中儿子去世前后的故事。在意大利有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心理医生,母亲是上班族,两个孩子分别在学校上学,全家过得其乐融融。一天,校长找到父亲告诉他,学校怀疑儿子偷了学校的贝壳。家中所有人都认为不是儿子做的,但父亲还是去了解了一下情况。这件事结束后,全家人来看儿子的网球比赛之后,儿子与父亲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事后,儿子告诉母亲,贝壳是他偷的。儿子只是想开一个玩笑,但贝壳损坏了,所以不敢承认,而且因为与父亲相处很愉快,也就没有告诉父亲此事。几天后的一个周末,父亲打算与儿子一起去跑步,但因为一个病人的请求,他只好去病人那里。父亲回来后,知道儿子潜水时淹死了。儿子的死,使全家人以及朋友们都很悲痛女儿生活改变了,父母的生活也改变了。一段时间内,父亲不能正常工作,而且非常怨恨他那个周末去见的病人。母亲收信时,偶然发现儿子有一个女朋友。于是,母亲就想联系她,但父亲却想给女孩写信。但是给女孩的信父亲总是写不完,母亲就突然给女孩打了电话,告诉了她儿子去世的噩耗。父亲考虑一番后,决定停止工作,将病人转给了其他医生。几天后,女孩来到家中,她给父母看了儿子送给她的照片,照片中是儿子的房间。最后,父母与女儿驾车将女孩与她的朋友送走了,全家人则在海边漫步。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影片内容与主题就是一个感慨:好痛苦,好难过!影片通过儿子的逝世,将一个幸福、普通的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对亲人离去的悲伤表现出来,仅此而已。电影并不没有表达什么复杂的主题,只是展现一幅幅痛苦的景象!这样一部直白没有内涵的电影竟能获得金棕榈,哎,我想不通!

  不知道是不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脑残,还是我的理解不够,这部电影真的称不上优秀。首先,从电影内容上就不出色。影片用了很多时间描述儿子偷贝壳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与潜水而死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暗示观众们,儿子是被谋杀的,谋杀者是看见儿子偷贝壳的同学?电影还用一部分时间来描写心理医生的工作与病人的症状,这同样与儿子的死无关。病人梦里梦到什么重要吗?非要一一叙述出来?其二,电影中除了展示人们的伤心之外,再也没有表现其他。这一点让我很不解,儿子死了父母与家人当然会伤心,这还用得着一部电影反反复复描述吗?伤心之外,是不是应该叙述一下家里人的心理状态?可是本片没有,除了父亲不想工作与女儿打篮球时打架外,影片再也没有其他内容了。其三,故事中,儿子女朋友的故事同样与主题不符,儿子死了可以伤心,可是有没有女朋友都要同样伤心的,为什么要加入这么一个角色?总之,影片时间不短,但有价值的内容屈指可数,除了父母与女儿的哭泣以及全家人生活的稍许改变外,电影就根本没有讲到有意义的内容!]

  电影拍摄上更为平庸。无论是结构上、节奏上,还是画面音乐,或是灯光、色彩,这些方面没有任何突出之处。此外,影片剪辑还存在些问题,比如某一个段落故事还没讲完,画面突然就转到下一个场景了,一点过渡都没有,这使得剧情联接非常生硬。总之,这部电影看过之后,很难相信是一部获奖影片,它倒是像一个电影门外汉拍摄的处女作,非常粗糙。

  演员方面中规中矩。全片的所有演员都是非常生活化的演出,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表达,所以给人看起来这部影片死气沉沉的。这大概就是编导想要达到的效果吧!本片女演员有两人,一个是母亲扮演者Laura Morante,一个是女儿扮演者Jasmine Trinca。在片中,两人都不是很漂亮,哎,这只能怪电影简单的风格。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剧情与主题简单、拍摄粗糙的平庸电影,获得金棕榈奖大概是评委们抽风了!

  截图:

  儿子的房间.The.Son's[00_17_45][20120715-210542-0]

  Jasmine Trinca

  Jasmine Trinca

  Laura Morante

  Laura Morante

  序列:0875

  儿子的房间.The.Son's.Room.2002.DVDRip.X264.HALFCD-TLF

  2012-07-15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四):时光在蔓延

  生命的历程仿佛一扇扇不断开启的门,喜怒哀乐过后,最终进入一个没有门可再次开启的房间,幽闭在一个不可知的境遇里。可在这个时候,会有一扇窗户开启,让爱过的人知道,只有还有一丝希望自信存在,救赎便有可能。

  依稀记得,曾经看过《儿子的房间》这部影片,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只看了点点,却没有看完。上周在MSN上,一个朋友给我留言:“请你无论如何,去看《儿子的房间》!”所以我找到了这部影片,在星期天一抹茶香的陪伴下,重温了一下。

  生活中的人,观影大抵上是为了寻找一种异乎寻常的情感体验——那些在现实中永远无法体味到的——生死相随的爱情传奇惊险的经历,如果是这样,《儿子的房间》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一个看似杂乱,零碎,甚至没有完整情节的故事,很容易让人失去观看的耐心,但正是这样一部有着明显写实风格的影片,却深深打动了我,让我热泪盈眶

  看过太多的电影,看过太多电影中的“死亡”,但它们更多是为了衬托其他的事物,比如描述青春的残酷,命运的无常,政治的阴险等,借以深化主题。但事实上,我们都是普通人,见到最多的却是最为平凡的死亡。

  《儿子的房间》描述的正是这样一桩普通的死亡,很简单的一个事故——潜水意外终止了一个生命成长,让家人陷入了无边无际悲哀之中。很多人甚至会说,这部片子充其量只能算是生活的片段——一个家庭经历小儿子意外死亡的前后生活,他们陷入和走出的悲恸而已,但这正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导演旨在通过一个曾经完美和睦的家庭因痛失儿子而陷入人生困惑,让我们重新思索人在接受无法挽回的事实面前所应秉持的人生态度。因此,整部影片有了真实的可信性,包含着人性温暖

  调皮的小儿子失去了,那个位于走廊尽头的儿子的房间的灯永远灭了,一家人生活的热情也随之失去了光芒:母亲对于一切有关儿子的东西都变得格外敏感,这些反而让看似柔弱的姐姐第一个勇敢地从悲伤中走出来,试图去抚平父母的创伤。可是受折磨最深的还是父亲乔瓦尼,他不止一次地假设自己那天早晨没有去出诊,而是和儿子去跑步,那么儿子就不会溺水而亡;面对着自己的病人时,他一遍遍失声痛哭。这个冷静智慧,留着大胡子的男人,被灾难压垮了。他不能再平静地倾听病人的痛苦,不再与妻子同床共枕,他关闭了诊所,深深的自责将这位心理医生变成了一个病人。

  一切都会过去,生活毕竟还要继续。这是一个朴实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只是要静静地看着,乔瓦尼一家要怎样从深渊中走出。

  一个月后,母亲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的写给儿子的情书,那是一个叫安妮的女孩——这个曾经爱过自己儿子的女孩给母亲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幸福,她极力想从这里发现一些儿子的影子。父亲也因此激动不已,他试图写信告诉安妮儿子的死讯,可是几次动笔皆因泪水而收场。

  姐姐明白母亲的想法,她找到了最初拒绝与母亲相见的安妮,用她的方式将母亲的心愿传达给那个女孩——于是在不经意的一天,安妮带着儿子的照片出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当安妮告诉夫妇俩自己准备搭车和一个男孩去法国旅游时,夫妇俩本想送他们去附近的加油站搭车,可是夜里的车是那样少,于是载着他们划过意大利这座沿海的小城的夜色。天明时,车窗外飘扬着法国的国旗。

  也正是这个亲切的女孩子,给了一家人重新走在一起的理由。夜色里,父母回头看到三个在车里睡着了的孩子,他们彼此会心地笑了,仿佛他们的儿子也坐在其中。

  看着电影的前半部分我颇有些疑惑,导演为何不厌其烦的表现父亲为病人做心理疏导的细节,后来才明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心理医生的身份,也许按照一般的逻辑,心理医生应该比普通人更容易面对死亡,更容易放弃悲伤,引导妻女走出心灵的阴霾,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正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所说:“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时,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所爱之人的死亡不是寻常的悲哀,死去的人没有痛苦,对生者而言,生活还要继续,一切仅仅是痛苦的开始。如果说,时间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忘记一切,那只是在自欺欺人,有时,对逝去的人或物的追忆会强化我们的记忆,因此悲伤的程度会更加宽广。因此说,如果不愿悲伤地活着,自救的办法不是忘却,而是敞开心灵,给予更多的人更多的爱。电影的结局就给出了我们类似的答案。

  影片结尾,全家人连夜送女孩和她的朋友到法国边境,女孩向他们挥手告别。这是电影并没有故作姿态或刻意拔高,依旧用一个淡然的松散构图作为结束。父亲,妻子,女儿在海边的沙滩上各自零落地走着,妻子和女儿向着大海,父亲低头在沙滩上踱步,地中海的潮水轻荡,阳光温柔地泄在他们身上,倾听他们的心事,晾晒他们的忧伤。空白永不会消失,裂痕永远存在,但爱总会执着而温存地从心底泛起;不会有持久的快乐,也不会有不变的痛苦。创痛被潮水轻轻抹去,沉淀下来的泪与笑容让人深深感动。就是这样的电影,质朴宁静;就是这样的生活,执拗的伤痛和淡淡的温馨,让人驻足并全情投入。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并且成功地将简单转化为力量。蔓延的时光的力量将这部电影变成一只柔婉的安魂曲。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五):儿子的房间

  昨天观看了《儿子的房间》,今天又不自觉拉着看了看,总觉得这部电影里面有好多的东西在牵引着我。 在此我试着逐一呈现出来。

  首先,就如电影开头呈现给我们的一样,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个精神分析师,快活且有点孩子气,生活井然有序,热爱跑步,关心家里的每一个人年;妻子从事的是貌似出版社的工作,优雅而知性,夫妻间有着如恋爱般的感情;儿子是中学生,安静乖巧含蓄;女儿是校篮球队队员,热情开朗。一家人在吃饭时的情景是那么地温馨和谐,处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我没有想过我会组成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但是我毫无疑问,我也希望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随着故事的继续,我渐渐地发现,完美幸福的家庭生活是从男主角的角度来看的,从儿子角度来看,就不是那么完美了。而我也同样认为开始是完美幸福的家庭,说明我已经不自觉的站在男主角的立场,甚至把那个跑步的人当作了自己。由此再反观开头的幸福场景,又冒出了新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即使再完美的东西,在另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则未必;除此之外,完美幸福,井然有序,是不是也是在说明生活的已经到了尽头,已经停滞,单调沉闷的味道也散发出来。做了精神分析师,或咨询师,见识过众多拥有不幸家庭的个案之后,无论是由于我固有的不安全感或者是我的自恋,然后我是不是也会冒出要给自己一个如何如何地幸福的家庭呢?

  其次,学校里怀疑儿子偷了东西,家庭如何面对?男主角跑步回来,接到学校里的电话,获知儿子可能偷了学校里的贝壳。男主角对待这件事很平和,整个家庭对待这件事也都很轻松,这从他们在饭桌上谈论这件事的情形可以获知。男主角陪着儿子去操场上散步,并孩子气地跳来跳去。营造这种宽松的氛围,我想男主角是想在不给孩子压力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选择是否说出实情。可是没想到的是,儿子为了怕打扰父亲的开心,本来想告诉父亲的结果没有告诉父亲。反倒在母亲做饭的时候告诉了母亲,母亲有些意外,但还是搂住儿子的头,原谅并包容了他。但是,这件事是否就此结束我持保留态度。

  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是丧亲之痛后的哀悼。这个主题网上有太多的关注,我这里就不想再说了。在这部影片中有几个有趣的病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患有强迫的女病人,她的强迫是在于寻找相互的反义词,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去做某事,她在男主角提出要中止咨询时,表现了对男主角极度的忠诚。还有一个女患者在开始的时候就指责或抱怨咨询师的水平不行,帮助不了她,而声明不再来做咨询了,却一直持续了五年,依然没有是如约前来。里面有个生活很不错的男患者,却总有自杀的念头并为此烦恼,只有在男主角的咨询室内才是其最幸福的时刻。可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他自由联想地说了150部电影还有N多小说,就是不提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咨询结束时,他好了,咨询对他很有效。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六):儿子的房间

  还记得高二那个柳絮飞扬的午后,你捧着小说问我,生命不能承受的为什么是“轻”而不是“重”呢?我含含糊糊的试图解释:“因为把生命看得重的是我们自己,其实她是很轻飘的东西,比如那些交通意外,人说没就没了,不管别人对他的爱有多深多重,就那么没了,轻的像一阵风。” 你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其实我也一样。 那时生活单纯的几乎等于还没有开始,我们习惯从电影,小说里寻找答案。就是从电影里看到,死亡可以战胜时间,拯救英雄暮年,美人垂老的失落。可以把生命定格在最美的瞬间。 “我要像樱花一样,死在生命最绚烂的一刻。” “告别青春,否则死于含苞待放的时候。” “她死了,她永远17岁。当我们老去,苟延残喘的活着,她永远年轻,美丽。” 这样的独白让我一度心跳过速。对死的意象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迷恋。 时间到了大一,一次夜谈会上,不知怎么说到了死,大家调侃着计划各自理想的死法,有人说大笑而亡,有人说吃完全世界的美食倒地撑死。就在几个人胡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直沉默的阿乐忽然一字一句的说:你们现在能这样谈论死是因为你们认为死离你们很遥远。(我清楚的记的每一个字)。说完阿乐放声大哭。接下来的寂静我永远难忘。 后来我们得知阿乐的父亲是修理电器时不慎触电亡故的,就在阿乐高考前不久。 大二,我经历了长大后第一次亲人的离去。 然后是第二次。 死亡在我的生活中显现了它的力量。 许多想法变了。生活不同与电影,电影中的死亡经常是为了烘托别的事物:残酷的青春,永恒的爱情,男人的友谊,野蛮的政治,命运的无常,如此种种。借助死亡的升华,这些主题得以圆满的诠释,让你激动感伤热血沸腾唏嘘不止念念不忘。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的死亡。 就像电影儿子的房间里描述的。普通的死亡,不是要证明青春的残酷,或是为爱情牺牲。就是死了,潜水事故。除了终止一个生命,让家人陷入无尽悲哀,没有别的意义。 这个片子甚至谈不上一个故事。只是平静的描述了一个家庭经历小儿子的意外死亡的前后生活,他们所陷入和走出的悲哀。 看影片的前半部时有些疑惑,导演为何不厌其烦的表现父亲为病人做咨询的情节,后来明白,一是突出心理医生的身份,因为按照一般的逻辑,心理医生应该比普通人容易面对死亡,调节自己、引导妻子女儿走出悲伤。事实上,他反而是最固执的一个,事后到潜水用品柜台询问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停假设自己如果没有出诊而是陪着儿子会怎样;小孩子一样天真的期待时光倒流...... 二是与儿子死后的对比。以前飞快记录的钢笔现在静静的握在手里成了道具,以前仔细倾听又置身事外的职业表情现在变得游离茫然而感伤,有一次因为病人提到孩子,父亲更是禁不住失声痛哭。 正如挪威森林里所写:“当你真的面对死亡,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死亡绝对不像我从前所想的那样简单——类似终曲的仪式,辉煌,凄美。字幕升起的时候,生活还要继续。对于生者,这仅仅是痛苦的开始。也别指望拥有回忆能缓解悲伤,彼时的追忆只会突显此时的空白。 福克纳在他的小说里写,男人女人互相深爱,女人死了,有人给监狱里的男人送来毒药,男人思索了很久,没有吃,他想,她已经死了,一半的记忆也没有了,如果我也死,所有记忆都将不复存在,在悲伤与虚无之间,我选择悲伤。 小说在这里结束。我们为此感动,因为男人选择了在回忆里悲伤的活着,那绵长隐忍的悲伤之重会像雨水渗入土地一样渗入他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浸透他的身体,血液和骨髓。隐隐作痛,直到永远。 人啊,你当自救。罗曼罗兰这样说。 如果不愿悲伤的活着,自救的方法不是忘却。是敞开的心灵与给予爱的能力。 儿子死前不久邂逅的女孩子,一个失去可能的未知女友,寄来一封情书,给哀痛的父母心里掀起波澜。父亲想给女孩回信又不知如何下笔,母亲忍不住打电话说明一切。 当女孩子突然造访,她带来了儿子寄给她的照片,还有新的男友。父亲和母亲心中酸涩但仍然充满爱意的接待了她。女孩子计划搭顺风车去法国旅行,一家人于是开车送他们到边境,是深夜,半天没有车经过,父亲决定再送他们一程。就这样,睡梦中的孩子们一直被送到法国。清晨的时候,他们微笑道别。 边境,自己的女儿醒来后大叫,我被你们带到了什么鬼地方?我今天还有篮球训练!父亲用法语说了句早安,一家人都笑了。在异国的海滨,儿子死后,他们第一次露出笑容。生活在明朗的清晨中继续,海鸥在不远处飞翔。 “面对死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我试图总结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东西: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此之大,生命之轻、悲伤之重,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敞开心灵无私的施与爱,也许是挣脱悲哀的唯一方法。然而,那句话还没完:“......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 这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而且成功的把简单转化成力量。 印象极深的是片中叙述亲人与遗体告别时整个钉棺木的过程,详尽的展示了第一层棺盖电焊,第二层敲入钉子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最可以煽情的地方却没有鲜花,没有音乐。只有冰冷的敲击和哀痛的哭泣。从此生死隔绝两茫茫。生活就是这样。 接近尾声时,父亲到唱片店寻找儿子喜欢的CD,一只忧伤纯美的英文歌响起,结尾处海鸥飞翔时歌声重现。虽然算是明亮的结尾,那音乐却让你感觉,关于死者的悲伤在空气里潜伏着,永不会逝去。 过了一个黑夜,电影里的画面和音乐仍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忽然想起了那个遥远的午后,你的问题。于是想要写点什么。 还好此时窗外的阳光如此耀眼,一些沉重的字眼被晃到了视线之外,就好像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七):丧失的痛

  电影很白描,细腻柔和。看的时候,都专注在那个痛和痛的转换里了。

  儿子从被怀疑到自己承认是自己偷了化石尽管开头只是恶作剧但摔坏了化石,家庭对他是无比信任和宽容的,这反而加重了内疚感,潜水到洞里氧气用尽手指扣坏了引发我的猜测是他想在海里找石头,他认为的可以抵得上那块化石的石头。这个男孩的心里装着很多难以言说的痛——害怕暴露让他人失望的痛,辜负信任自觉有罪的痛。

  因为职业的缘故,父亲去开车到来访者家里见自杀未遂的来访者而取消了和儿子散步的计划。就是那一天,他失去了儿子。

  同样因为咨询师的职业性,隐忍不告诉来访者那天发生的事,等来访者和自己告别时,一句谢谢便画上了句点,那天发生的事永远没有开口说出来。

  咨询师是倾听别人隐秘的痛,要做一个好的容器,可以容得下对方的贬低、质疑、辱骂,那背后隐藏着的恐惧、害怕和焦虑。而他自己的丧子之痛呢?除了和督导说几句以外,与妻子之间出现沟通障碍。摔几个瓶罐,到游光场麻痹自己,痛消解不了,只得停止了咨询工作。病人的反应很不一样,有感觉到被欺骗发怒的,还有个可爱的女病人拒绝了被转介,期待他回来工作时重新开始。真是个有爱的病人啊!

  撕心裂肺、难以消解的痛被那个陌生女孩的来信打破了,一个和儿子有过一天的共处而爱上他的姑娘,写来的情意绵绵的信。夫妻俩很惊异,这世上还有人和他们的儿子有亲密的关系,他们猜想他们的关系,觉得有必要告诉女孩儿子去世的消息,怎么能让一个女孩痴痴地爱而不知实情,可是又如何打破一个爱中的姑娘甜蜜幻想。他写不出回信,而妻子勇敢地电话过去告知实情请求见面,被拒绝了。但当那个女孩出现在家门口时,他们重又开启了谈论儿子的门,看他的房间,照片,还有笑容。

  送那个女孩和同伴走的过程很缠绵,长者对年轻人的照顾和怜爱丝丝密密,不忍他们搭不到车的煎熬不忍叫醒他们直接从夜晚开到白天把年轻人送到目的地,看到女孩和另一男孩亲密没有嫉妒反而夸男孩礼貌猜想他们关系。那也许是种寄托吧?看,年轻人多有活力,他们还好好活着,那个姑娘有另一个男孩陪着守护着。那姑娘从听到消息时胡乱拒绝到主动上门面对事实,到带着另一个男孩和家庭告别,她无形中帮助了这个家庭的哀悼走向转折。

  当女儿醒来急切地说要回来参加恢复联赛之后的第一场比赛时,全家都笑了,他们重又回归到他们热爱的生活里去,他们还有能力回去。

  丧失的痛终久会隐到生活的背景里去,生活依然会继续。

  就算那个碎了的壶是被粘好的,不完整了,但它是一个坚韧的仍然有用的壶。谁知道呢?壶从来就不是完整的,这的诞生本就来自于千万粒尘土的粘合。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八):空房间不空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家庭恢复平静的道路却是一样的深长缓慢。对于父母来说,儿子的房间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空间。它见证了一个家庭,被不幸袭击,每个人陷入困境,处理不幸的全过程。

  父亲是一位心理医生,影片用不少笔墨记述了父亲的工作状态。工作与家庭两条叙事线齐头并进。对父亲而言,工作更多是倾听,很被动,像垃圾桶,只负责装垃圾般的废话。家庭则因儿子偷贝壳这一激励事件而陷入小困境,但似乎反而多了交流,总体仍是和谐家庭。在影片三十分钟时,原本平行的两条线出现交集,父亲的工作“入侵”了家庭生活——周末出诊,“间接”造成了第一个大情节点——儿子潜水意外溺亡。父亲,母亲,女儿的生活遭到重创,破裂。父亲陷入到内疚的困扰,直至放弃工作。母亲沉迷痛苦,脆弱敏感。女儿球场易怒,恋爱分手。无论是宗教,工作,逃避都无法为一家人的痛苦减重。一封来自儿子的小女友(父母并不知道儿子结交)的信和拜访,仿佛是雪花膏,缓解着痛苦。在送她的旅途中,一家人经过长夜,面朝大海。如何处理家庭的不幸,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项重大的课题。

  影片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平淡朴实的质地,不去刻意拔高,不去故意压抑,让情绪自然流淌,“不幸”的肌理清晰可见。真水无香。打动男人的,不是女人的香水,而是女人的体香;打动观众的,不是影片的技巧,而是影片的真情。用一种冷静的,节制的电影语言,求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效果。这也许是影片获得第54届金棕榈奖的原因。金棕榈的金,不求外在的金,而是内里的金。

  平淡朴实并不意味缺少设计,所有电影都是“设计”出来的。本片在影像调度上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以构图为例,它准确表现了一个家庭从和谐到破裂的过程。在儿子出事前,一家四口常出现在同一个景框内,无论是车厢内,餐桌前,球场看台,基本是全景,把一家人“团结”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气氛。就连女儿和男友在一起讨论功课,也让父母处于前景,体现出整个家庭的轻松愉快坦陈。但儿子出事后,父亲,母亲,女儿却几乎很少在景框内“团圆”,尽管在同一个家,却处于独立的空间,相互隔绝,家庭“破裂”了。然而,这种破裂不是“全封闭”的破裂,而通过声音进行了“缝合”。第一次,伴随着嘈杂声,第一个镜头母亲在儿子房间内,下一个镜头女儿在做作业,最后展现父亲在客厅看电视,电视发出的嘈杂声原来是声源。第二次三人明显的不共处中,女儿在自己房间内摆弄收音机,收音机的调频声是声源,声音持续,母亲在卧室床上,父亲在客厅沙发上。虽然三人因“意外”而导致“破裂”,但家庭总会有某种“情绪”在牵连着彼此,提示着不可分割。之后,由于儿子的小女友(某种意义上儿子的延伸),三人在景框内的“相聚”明显多了起来,不论是妈妈给小女友打电话,还是最后送小姑娘与之前一家人在车内唱歌相呼应的全景,都喻示这个家庭会渐渐走出不幸,恢复平静。

  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与病人在一起的构图也饶有趣味。病人躺在前景,父亲坐在病人头后,这样的构图使父亲可以看到病人的表情(颠倒),但病人基本上看不到父亲。与一般表现医治心理疾病两人面对面的构图不同,这样的设计使父亲在后景表情可以有更多的发挥,不用顾及病人,可以不耐烦,可以走神,表现失子后的痛苦无心工作。也说明“医治”本身的徒劳,很多病人需要的,只是倾听(从诸多案例可以看出,病人对父亲更多的是倾听的依赖)。而父亲的痛苦,家庭内部的痛苦,却无人倾诉。

  影调上的变化可以通过父亲跑步作为线索展现。开场父亲跑步,光线充足,天气晴朗,愉悦的心情外化为一群莫名的庆祝人群。第二次父亲跑步由于化石事件与网球事件让父亲感到与儿子沟通出现不顺,光线较暗,阴天,仿佛“暴雨”即将来袭。第三次跑步在儿子出事后,父亲在夜晚(或凌晨)跑步,天色黑暗,低调,是父亲绝望和痛苦的外化。而当之后父亲几次想象“如果”儿子和自己跑步的场景,影调偏高,阳光充足到饱满,一是突出“想象”的不现实,而是表现一种安慰和幸福。

  在景别的选择上,影片整体较少使用极端景别,全景和中近景居多。因此当特写出现使,往往扎眼,扎心。儿子的棺材,从选择到密封用了不少篇幅进行描述,一是因为这是儿子的另一个“房间”,另一个居住时间更长久的房间,二是像钉子钉入棺材的特写这样的镜头出现,会深深刺痛观众的心,钉入人心。同样还有一些充满表现力的设计。父亲到游乐场“发泄”情绪,前景是碰碰车,后景父亲孤独坐在长椅上。前景仿佛是后景的脚注,父亲内心无疑也在进行一场“碰撞”,只是撞出的不是欢笑,而是痛苦。父亲发现家中一切器具都有破损而动怒。破损早已存在,有破损而不扔是一种珍视的表现,而此刻却显得碍眼,问题不在于器具破裂,而在于是儿子的失去而导致“家”的破裂。

  对于青春期的男生来说,自己的房间对于父母来说,基本上是禁区。因为房间里埋有秘密,隐瞒才是常态。片中虽没表现具体的冲突,但儿子隐瞒偷化石,结识小女友却从未和父母谈起,无形中已形成一种和父母对抗的张力,无论表面多么的和谐。他们不愿和父母等大人分享自己的秘密。于是,“儿子的房间”,成为一个缓冲地带,父母试图进入孩子内心的门槛。父亲趁儿子进房间,就是试图理解儿子的奇怪行为后的秘密。而儿子出事后,房间则具有多种含义,既是儿子的延伸,又不断提示着痛苦的存在,母亲只能在房间里抱着衣服流泪。不愿和父母分享房间的儿子,却愿意和只结识一天的小女友通过相片分享了自己的房间,提示着房间的私密性,那些从未在父母面前流露过的可爱动作,仍然勾起父母的深澈的怀念。

  父亲作为心理医生总是为他的病人寻找借口,缓解焦虑。而亲情之爱,包容性最大,也是唯一不计任何代价,不找借口的感情。欧洲电影,不像好莱坞大片,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没有炸天轰地的奇观,常常去表现最简单最永恒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家庭主题,新世纪以来,一些顶级电影奖项常将最高的荣誉献给“家庭”,远至获得金棕榈大奖的本片,近至擒得金马的新加坡影片《爸妈不在家》,这既是对“家庭”的回归,也是一种呼唤。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九):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

  坦白的讲对于南尼·莫莱蒂这部戛纳金棕榈大奖《儿子的房间》的观感是很意外的,如此朴素彻底的一部影片竟然得了奖,也不是说当年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入围影片,(比如林奇的《穆赫兰道》,哈内克的《钢琴教师》),但渐渐的,最近又想起了它,并把它重新看了一遍,才品出其中“静默”的力量。其实,有些事,有些人,不经过时间的淬炼,怎能明白其中的味道。电影如此,生活也如此。

  大音希声,故静默中有一种力量,有时比暴戾具有更强大的杀伤力。这种杀伤力在影片《儿子的房间》里被埋藏了到最后,引燃的那一瞬间,影片压抑在观众内心的情感终于被释放出来。然而这种释放在影片你戛然而止的结尾,又短促地画了个省略符,氤氲着人心。影片的格调正如戛纳的口味“冷冰冰,静悄悄”,以极简艺术作为整部影片的基调不少,从最早德莱叶,到布列松再到哈内克他们都使用过,不过为了凸显戏剧性,他们会以一种极为智慧的方式打破静默,好让导演个人化的思考得以传达,《儿子的房间》则是将寂静的情绪延续下去,节奏也就更迟缓。

  影片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伊凡尼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儿子安德烈和女儿艾琳更是让这个家庭乐也融融。而伊凡尼身为心理医生,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病患者,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然而生活的残酷随之而来,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却传来了一个令这个家庭为之崩溃的消息——儿子在潜水运动中遇上不测,不幸身亡。之后的结果我想都会知道,伊凡尼一家最后走出困境,迎接新的生活。其实关于“痛失爱子”的故事很多,韩国有李沧东的《密阳》,美国有米切尔的《兔子洞》,但与二者的不同在于《儿子的房间》“静默”的力量,以一个中年父亲的视角去感受一个家庭的“成长”,他更能贴近人心,符合现实生活节奏。当时间过去,我们忘记了曾义无反顾的爱过一个人,忘记了他的温柔,忘记了他做的一切,记忆渐渐模糊,逐渐衍变成一种“记得”,这是一种多么沧桑的心境。儿子的离去,父亲作为家庭核心的力量,他所表达的悲痛是一种“静默”,他跑去儿子之前喜欢的游乐园,回复儿子女朋友的书信,感受着儿子的生活,感受着儿子的气息,他曾试图抱怨过,假如我不去出诊,假如我和他多在一起,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但我们不是预言者,我们不是上帝,正如片所讲“是上帝定下的生命约定”

  其实《儿子的房间》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朴素的甚至是琐碎的。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经常会聆听病人的苦痛与折磨,每次都以一个客观人的姿态去解读去分析病人的心理问题,但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身为心理医生的父亲没有跨过心理与现实的鸿沟,父亲去儿子生前最喜欢的游乐园,手持画面固定镜头呈现人物的特写,那眼神里传达的哀愁与悲痛,让观众有了一种共鸣。戈达尔曾说,“电影与观众的关系,不在于银幕,而在于银幕与观众的距离”,我觉得影片所传达的感受不是让观众去直接聆听的,而是让观众做一种自我剖析去挖掘内心的悲痛,我想这就是影片的厚度。片中,有一个镜头,父亲在房间里关灯,镜头一直跟随着男主人公的背面,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去关照这个中年男人的内心世界,人物的背影与观众有一种间离的效果,让观众站在角色之外客观地领略角色的痛苦,画面在传达生命体面对绝望与痛苦时的无可奈何,这种静默是一种内在的,就像尘封地底的酒,不挖出来闻不到丝毫的香气。

  我们不是上帝,无法左右人间悲苦。父亲得知儿子生前有女友时,所表现的状态无非就是想捕捉儿子的影子,甚至不惜通宵行车送这个女孩及其男友,这次的行车不如说是一种解除痛苦的洗礼,他们似乎意识到生活还要继续,父亲俩看看熟睡女儿与儿子生前的女友,好像明白了一种生命的继续。影片最后三人徜徉在大海边,导演依旧用一个平实、淡然的松散构图作为结束,父亲、妻子和女儿在海边各自零落地走着,妻子和女儿向着大海,父亲低头在沙滩上踱步,潮水轻荡,阳光温柔地泻在他们身上,倾听他们的心事,晾晒他们的忧伤。也许他们只是暂时忘记,时间会衍变成一种“记得”,些许会有一天,这种悲痛还会再来,浅淡的微笑不会抹去生命的伤痛,暂时是一种“缓慢的麻痹”。

  房间是什么,也许就像那片蓝色的大海,当海啸来临时,房间也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避风港,终会被吞噬。悲痛不会被忘记,他会潜伏在最底层,等待第二场海啸的来临。

  《儿子的房间》观后感(十):《儿子的房间》——感知者的痛

  我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要去感知的,看电影也是如此,当你的感知与编写者的感知相撞到一起,刹那间,灵光乍现,灵魂便舞进了银幕,同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儿子的房间》很能沉得住气,在它的前半期,为我们不厌其烦的铺垫,像是在孜孜不倦的絮叨,味同嚼蜡。儿子的调皮和犯错,父亲的工作使其总是需倾听一些精神病患者怨艾的琐事,女儿在大学有了男友,并幸福美满,母亲也有自己舒心的工作。然而就在下半截,噩耗降临这个家庭,真正的情感纽带总会在危机时显现,这个家庭陷入丧子的巨大悲痛,每个人都在哀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挽住那一刻。

  突然降临的打击,母亲撕心裂肺的痛苦,父亲在家庭成员面前强撑,却在工作中会随时掩面痛哭,以至于无法关怀自己的病人,姐姐也与男友分手,并一直为弟弟的意外离世悲伤忧郁。生活在此时陷入停顿,阴霾笼罩着这个家庭,笼罩着每个人的心。

  后来,电影告诉我们,伴随着对儿子的怀念,无法释怀的母亲抱着那个女孩子大哭——儿子出事前爱过的姑娘——家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这么一个人来寄托并融解他们的哀思,我知道,可怜的母亲在床上埋头痛哭,却抓不住儿子逝去的身影,所以紧握床单——总需要有那么个东西来寄托——而不是令精神漂浮。一家人载着儿子喜欢过的姑娘和他的朋友,穿越意大利的美丽国土,只是在一旁看着姑娘与朋友吃饭聊天便觉得安心。

  结尾,一家三口将儿子曾经的女友送上离开的大巴,他们在夕阳下的浅滩上踱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镜头摇摇晃晃,慢慢远离他们,就像一步一步离他们远去的儿子,我们知道,今天的阴霾已经过去,伴随着留藏心底的爱人,明天的生活还要继续。

  诚然,有时候我们很需要这一类的影片,不是当作安慰剂,也不是心灵鸡汤,只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无法感知到它的美,而它们却能将记忆倒流,为我们重现一幕幕被潜藏入深的画面,它们是那么的迷人。

  《儿子的房间》就是这样一部影片,没有尖锐的冲突,没有曲折的剧情,它写实生活,为我们最大程度的还原生活,影片优雅婉转的音乐为之添色,喜、怒、哀、乐,每一寸情绪都在画面底下,没有伪作,并充满了力度。

  平和的傍晚,突然瓢泼大雨,然后一切又风归浪静,这时的大地更加清洁,空气更加新鲜,安稳不定的内心,终于还是沉静下来,有的人在责难,有的人在神游。

  结果,一切就像做了个梦,噩梦也好,好梦也罢,总之,好的会过去 ,不好的也会过去,唯一不变的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多难少难或是一帆风顺,这些又有何意义呢?不管今天如何,明天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