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道德的审判》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不道德的审判》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28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道德的审判》经典观后感10篇

  《不道德的审判》是一部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西格妮·韦弗 / 本·金斯利 / 斯图亚特·维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一):我眼中的《不道德的审判》

  为了看《不道德的审判》,我做了整整一天的心理准备,本以为会是相当沉闷甚至黑暗的电影,实际上不是。早就耳闻罗曼·波兰斯基的大名,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2009年他出席苏黎世电影节时被捕,原因是1977年他涉嫌与13岁女童进行诱奸。如果你从未听说过这个导演的名字时,那我可以大致说下他的主要代表作:《钢琴家》《水中刀》《苦月亮》,只要稍微对电影有所关注的人,应该都会对这三部电影早有耳闻。

  言归正传,《不道德的审判》是一部大师级的电影,我尝试用自己理解去解读它:

  1、权利与法律。片中的审判过程是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尽管有所谓的辩护人,但是并无物证,片中仅出现的两个人证,一个是作为被害者的精神病患者,一个是15年前犯罪嫌疑人的同事,而大部分证词来自于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的指控与证词是否具有说服力?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手枪在这个精神病患者手里,她代表的权利。权利是有可能摆脱法律的。

  2、施虐与受虐。片中讲到,妻子在受虐后对《死神与处女》的曲子是很反感且无法忍受的,但是当她捆绑住犯罪嫌疑人后,却在他面前不断播放曾经给她带来巨大心理阴影的《死神与处女》,像是趾高气昂地宣告自己的胜利。其实在这一刻,施虐者与受虐者的角色已经彻底互换,曾经的受虐者成为了如今的施虐者,当初的施虐者变成了此刻的受虐者。电影前段,丈夫医生的对话引用了尼采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导出了“受虐”和“负罪感”的概念与关系,而整部电影的情节推进更像是对这两者关系的逆向证明。这种受虐不仅仅体现在妻子与医生的性虐待行为之中,而且体现在妻子与丈夫之间,两个人的相互不满以及妻子对丈夫婚外情的猜忌但又秘而不宣,透过电影情节,我们实际上可以把这些概念给放大进行更多维度的思考。(关于这一点,豆瓣上有比较详细的影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3、由导演代表的部分群体对法西斯(或者其他犯罪行为)的态度。片中多次提到了妻子只希望医生认罪,而不希望将其杀死的观点,片中结尾也确实是这样的。导演或许认为:法律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必须尊重法律;另一方面,对于法西斯犯罪行为或者其他犯罪行为,罪恶本身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是不承认罪恶是无法得到谅解的,因为不认罪代表是对“对”与“错”本身的道德认知缺失,对“对错”无基本道德认知的人是没有人性的,因为这意味着在他们心里也就没有善恶的概念,所有的道德约束对他们是无效的,而法律的本质不是惩罚犯罪,而是预防犯罪,因此法律对他们也无法起到根本的遏制作用

  4、医生究竟是否就是当初的施虐者。这部电影的结局和很多悬疑电影结局一样(例如《盗梦空间》《禁闭岛》),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局。开篇妻子在剧场听《死神与处女》时激动不已(照应后面她所说的受虐后对这首曲子很敏感),但是结局里妻子在同样的剧场、坐在同样的位置、前后是同样的听众、听同样的表演者、演奏者同样的曲目时,却已经相当淡定,那我大概可以给出两个假设:假设一,中间所有情节都是真实的,医生和妻子就是当初的施虐者和受虐者,妻子最后已然原谅了医生;假设二,中间的所有一切,包括妻子所陈述的受虐经历都是自我想象出来的(这种受虐想象可能来源于与丈夫长期压抑感情生活,丈夫的婚外情,甚至是早期其他的受虐经历),医生可能是她素不相识陌生人,只是她在剧场听到刺激性曲目时拿来作为受虐与施虐幻想对象而已(在《穆赫兰道》和《生死停留》里面,这种将陌生人当做梦境中或者昏迷状态下的幻想情节里的角色已经有所体现)。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见解可能不一,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是因为我看类似的悬疑电影过多,导致疑心过重。(大概导演也就是想让我们在这一点上纠结,这样就达到他的目的了。)

  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尝试做这么大篇幅解读的电影,如果有喜欢观影的朋友,可以尝试看下这部电影,它并不沉闷(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它远远够不到“沉闷”二字的边),它也并不惊悚(我很讨厌看惊悚的画面)。它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片,但它不仅如此,它对更多的东西进行了解读,另外,片中的一个画面很有意思,我觉得是隐喻的,丈夫在接受妻子关于婚外情的盘问时,丈夫的头就像套在了墙上的绳圈里面,我特意把这个画面给拍下来了。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二):就是来捣乱你的想法

  1、当我以为我终于看懂了时候,查查资料看看评说后,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看懂。

  2、当我开始相信凶手就是他的时候,凶手好像又不是他。当我开始同情女主后,发现她实在是太可怕。当我觉得丈夫是个好人的时候,结果,唉…

  3、罗曼波兰斯基日常黑,只这次我不知道黑的是谁?是强权政治,是法律制度,还是人性的黑暗面?貌似都有一点吧~都说有政治含义,哪个大神能解释一下,是不是跟法西斯有关啊?

  4、女主西格尼韦弗是异形的女主啊

  5、关于剧情本身。一,凶手就是那个光头,最后被女主以暴制暴地审问出来并亲口承认了。二,光头在女主不道德的审判的高压折磨下,被迫承认是凶手。这种推测比较切题,而且女主曾强调过,只要他承认就放过他,她要的只是一个真相,一个解脱。三,整出戏分里外,里边是主体,也就是整个晚上发生的事情。戏外是结局。据网友推测,可能是丈夫和光头策划好的所有,陪女主演完这场戏,为的是让女主放下执念,摆脱精神上自我折磨的痛苦。这种推测就比较能解释结局歌剧院的情节。

  6、波兰斯基的场面调度和对剧本的把握能力真是赞到不行,他其实可以改行的吧,想起电影《唐人街》的结局就是他改的,结果黑的彻底,大受好评!

  7、好痛苦的一部片子啊,看完后整个五脏六腑都有点堵的慌。波兰斯基的片子果然是不能连着看的,得看一部隔段时间治愈了再接着看另一部。虽说一个好的导演或演员的作品最好放一起研究会比较好,但这样接连看几部波兰斯基的片子,实在是…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三):引人深思的片子

  女主受到巨大的心灵创伤后,死咬着记忆里的声音不放。认为遇到的这个陌生男子就是当年强暴她的医生,并且不断加强这种认知,无论丈夫如何反驳她,她依然固执己见。分分钟将丈夫说服站在她的立场。事实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最后陌生男子也迷离在这种思维怪圈中,一方面他坚持着自己的无辜请求确认案发时自己在另一个地方工作有证人,另一方面又被女主不断强化自己就是凶手。面对悬崖他是如此无力。

  当审判权落入原告手里,天平注定不会平衡,严重倾向原告,被告毫无还击之力显得如此羸弱可怜。更别说私刑的滥用。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四):民主

  aulina自己是独裁统治的受害者,她被极其残忍地迫害只因为统治者想从她嘴里获得信息。而在这个晚上,Paulina,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独裁者,追随着她所想要的真相,将Miranda绑在椅子上,逼迫他承认供词。结局是否Miranda真的强奸过Paulina已经不再重要,因为Paulina最终获得了她想要的承认供词。

  Gerardo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的是理性的存在,他在最后即使愤怒却没有把Miranda推下去,说明民主法律的重要性是它是法治而非原始社会的放肆野蛮,Gerardo作为在二人之间盘旋的一个人,从未偏袒任何一方,也不停止追逐真相的存在。当这场不道德审判在这个黎明结束,它的不道德却没有结束过。Paulina因为不道德的残害一辈子生活都有阴影,而doctor Miranda也因为这场不道德审判人生从此蒙上了一层灰。

  电影以Paulina这个受害者摇身一变变成独裁者,而施暴者却变成板上待宰的羔羊这种转换更清晰地传达了人性的复杂性与残任,当你拥有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施暴。也正是因为独裁的可怕,民主的存在才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Killing doesn’t end it for the either side. ”杀戮残暴无用,建立一个合理的法律制度才是理性公正,但是建立一个公正的系统是很难的,是Gerardo的困难,是社会的困难。

  电影里Gerardo说"In a democracy a midnight knock can be friendly."。我相信那一天会到来,而那一天,不道德审判不会再存在。

  aulina herself is a victim of the dictatorship; she’s been tortured simply because the authority wants information from her. Courageous as she’s been, she did not surrender to the torture. And this special night in the film, Paulina herself turned into the role of dictator while doctor. Miranda being the one tied tightly, insulted, and tortured. Paulina craved for the truth so desperately, and finally, she got them.

  There is no use in figuring out whether Miranda did rap Paulina or not, the dictator Paulina tonight just want to make sure she’s got the thing she always longs for. What really worth thinking about is the meaning of this unfair trial.

  I think Gerardo plays the consciousness in the film, you can detect it from the scene where all of the three are standing over a cliff. Gerardo is angry in deed but he doesn’t lose his mind to push the doctor in order to ease his anger. The truth is, during the entire movie, Gerardo never stop finding the truth but he just never does so in a violent way. What Gerardo’s consciousness reflects is that the core of democracy lies in just and law. Unlike the primitive societies, democracy and law enable us the power to justify ourselves and also punish the evil. Being the middle man between Miranda and Paulina, Gerardo never biases either one of them.

  When this trial ends in the morning, its unfairness doesn’t end with it as well. Supposed that Miranda didn’t rape Paulina at all, he will be haunted by this painful night ever since just as Paulina did. Death and the maiden expresses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 and cruelty by turning Paulina into a dictator and Doc. Miranda the victim. When one possesses the power, he can do whatever he want to do to others, and so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dictatorship, the existence of law become much more important. As what Gerardo himself said in the movie “killing doesn’t end it for the either side”, violence and cruelty is useless, democracy is what really be needed. However, to build up a completely fair and just system is difficult, like Gerardo’s effort trying to get Paulina listen to him.

  In a democracy, a midnight knock can be friendly. That day may come, and in that day, unfair trail like the one in this movie will exist no more.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五):《不道德的审判》:冷战之后的小格局化极权反思

  你必须真实的展现暴力。若不真实的展现他们,是不道德具有伤害性的,若不使人们感到不适,那它们就都是猥亵的

  ——————罗曼波兰斯基

  对于“奥斯卡”评委而言这部摄制于1994年的《不道德的审判》并不够“主旋律”不够“学院派”,并不能像日后的《钢琴家》般入他们的眼。对于笔者而言,它亦没有波兰斯基早期作品《唐人街》般处处弥漫的黑暗气质,那种“这里是唐人街”的无奈。但是,它仍旧值得讨论,更值得著文以反思。一种对政治与暴力的再次审视及深度反思。

  “暴风雪山庄”(或称“孤岛模式”)是一种悬疑片上的情节俗套之一,它将主人公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狭小环境之内,通过多起连环杀人案进行剧情推动,凶手一般都在这几个人中间,每个人都有嫌疑的群像式描写,这之中有着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开山之作《无人生还。也同样不乏国内一些导演的庸俗跟风之作例如张番番的《密室》系列,甚至最近上映的昆丁新作《八恶人》的后半段,都借用了这样的结构。同样地,波兰斯基借鉴了这样的结构,将人物限定在了逼仄而狭小的环境之内,断绝了外界的交往。可是他却并不要这种群像一般的形式,他不喜欢让观众玩“谁是凶手”的大脑博弈游戏,而是将演员限定在了三个人,使剧情更为一气呵成。如他的名言【本文序】所说,他在影片中通过一种不安的形式,展现了“真实的暴力”

  它未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当处于影片的大半,我们在为这种爽快的以暴治暴而感到痛快时,仿佛丝毫不亚于当初弗里茨朗的《M就是凶手》中结尾民众的私设公堂对于凶手的审判那样【大概波兰斯基也应是有所借鉴】。舒伯特的管弦乐《死神与少女》古典感极强,导演用这样的音乐配上女主角的“暴虐”,一种变态的美感油然而生,又令人不寒而栗。可波兰斯基毕竟是波兰斯基,他没有像其他导演那样急着将这个观点深化或者推翻,而是打破了线性时间叙事顺序,颇耐人寻味地留给观众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它的开场无疑是气势宏大而非同寻常的,它以舒伯特《死神与少女》开场,也同样以此结尾,翻滚的浪涛、雨夜同样增强了影片的黑色气氛,无疑是暗示人物的厄运。收音机播放的新闻,奠定了影片的内核;政治与权力反思。而它将女主的丈夫当选委员会主席与马戏团的猴子演出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更是影片的彩蛋,形成一种恣肆的讽刺。难道这两者不很像吗?纵观历史,这历史没有善恶是非之分,无非是相互欺诈,是关于政权的争夺,是场荒唐的杂耍。

  影片的结尾,网络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米兰达的确是数年前QJ女主波利那的凶手,因为他在结尾把一切的细节都承认了,也并非如其他人所言:最终女主波利那原谅了他,而开头结尾的音乐会,发生在这之后。实际上,即使他是真的从心底里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无非是“波利那”利用了严刑逼供,使他从心底里误认为自己15年前做了这些,导演又给了一个很隐晦的线索暗示他结尾跳江自杀。这是1小时38分钟左右的一个米兰达视角的主观镜头,并随之向前推位。如果反复将这一小段播放的话就可以看出,脚明显的离开了地面,坠了下去,而与其说他是畏罪自杀,不如说他受尽了波利那的折磨并深信不疑,自己是个罪人,欲为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赎罪。去年上映的国产电影《烈日灼心》之中,同样借用了一个类似的主观段落镜头:结尾高虎饰演的陈比觉跳下悬崖那一段,明显是对于波兰斯基的一个致敬。不同于波兰斯基的隐晦,曹保平为了照顾大多数观众,他加上了老陈的旁白,紧接着镜头推位后迅速下移,坠入深渊。显得更为直白一些。

  在那场音乐会,波利那瞥见了米兰达,那么这一段顺理成章地便是发生在影片整个事件之前,那么,女主角对于那个“QJ她的凶手”的印象未尝不会因为这件事情混为一谈?会不会因为听到了同样的音乐而将感觉搞混?毕竟在当时被逮捕时应当处于一种极度惶恐的状态,对于某个人的印象很可能模糊。况且,众所周知:一部合格的”叙事电影”是不会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情节【当然,某些实验性电影除外,因为它们有时需要通过这些来营造一种荒诞感来反映这个世界的荒诞与不真实本质,广义上来讲,它们仍旧是为电影服务】,更何况波兰斯基那样的大师乎?

  再者说,如果真的一切都是事先串通好的,当初事发时并非如他所说在西班牙行医,那么为什么他要停下来帮波利那的先生杰拉德换轮胎,他怎能没意识到他是15年前的抵抗组织首领?然后还好心特地回来一趟送来轮胎,自投罗网地找上门来?倘若说他是想承认当初的罪行而渴求宽恕,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上来向波利那认罪呢?

  当波利那在米兰达的车上发现了舒伯特《死神与少女》的磁带时,她的冲动代替了理性,尽管一切巧合不能支持“他是凶手”这一证据,她的丈夫是律师,那么法律的一些推断方法她想必是懂一些的。她有可能也知道米兰达不是,但是,她所需要的,不是找到某个具体的强奸了她的“某人”。而是想要凭借杀掉一个人,满足15年前被强权压抑下的暴力与复仇欲望。

  似乎无人比西格妮•韦弗更能胜任女主人公波利那这一形象,这位曾经在《异形》系列中担任主角并曾经一个人单挑异形怪物的“雷普利”。几乎没有任何女性化的意味,正与影片中波利那若合一契,那是一种被强权政治异化的,磨灭了温柔、活泼等女性与生俱来性格的恐怖变种。【或许这样说略有不妥,见谅】

  影片摄制于1994年,虽然一开始的定场镜头说明了它是发生在一个极权统治过后的某个虚构的南美国家,但是,几乎所有观众都会与刚刚于1991解体的苏联政权相联系起来,自然,极权主义会有一定的优点,例如效率高等缘由。可是,就真应该为了效率而灭绝人性,将“人”异化为无情的冷酷机器吗?不道德的,不是审判,更不是女主人公【相反,她是最大的受害者】,那是什么?多言无益,想必每个人都应有自认为正确的答案。

  teven Raymond Lynch

  丙申年庚寅月 己巳日于京师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六):一个爱情故事

  片子看完之后也没细想,实在是个黑得压抑的故事,对我来说也只是消费一下它的黑色,悬疑惊悚以及罗曼·波兰斯基的阴冷。之后看了些同样压抑的影评,却让我又回味起这个故事。

  米兰达医生真的是那个施虐者吗?

  看到的影评里清一色的认为医生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当律师得知医生在巴萨罗那的事情,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冲向这场审判最后的刑场——海边的时候,医生却跪下了,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自己的罪行,为什么?医生是跪下了,先说的是“谢天谢地”,他觉得在证据和律师面前,自己的命可算是保住了,自己是清白的,可是,女人毁了他最后的希望。女人说,“你是早有准备,不是吗?他早就安排好了”,阴谋论作为谎言的集大成者,女人选择相信它。接着,绑在医生眼前的布带被解了下来,医生面对着悬崖、海浪和永远阴沉的天空,跪着转过身,在女人的连声质问后,终于吐露了心声。那么,医生真的是那个施虐者吗?如果说医生有什么人性的畸变,我更觉得是在死亡面前,一个无罪的普通人不得不放下尊严和清白,承认自己是一个恶人以求保住性命(多黑色)。

  米兰达医生是否是那个施虐者重要吗或者说这场不道德的审判的结果重要吗?

  这种电影趣味之一就是它会随着时间线不断抛出一些信息,在保持悬念的同时修正着观众对于故事的预期。这部电影里,现在回味起来,却是在开场不久后女人和律师丈夫的几段对话里就定下了整个故事的调子。

  电影开场是激浪、荒草、闪电、阴雨天、广播、停电的小屋以及一个好像有点紧张、举止甚至有些怪异的女人。看到了远方车的灯光,女人熄了所有的灯,拿着枪窥伺着窗外的动静。下车的人是女人的丈夫,律师杰拉多,他说,“我原计划准时回来的,对不起”。女人的神经质表现是否是因为丈夫的晚归?

  接下来的场景里律师忙着吃晚餐,女人则坐在一盏灯前,她小声说,“别发火”,然后若有所思地开始询问律师开会的事情。律师却似乎没听到,依旧自说自话地讲着车坏了的遭遇。这之后两人对话里的间离,律师不时地扯开话题,直到女人倒掉了律师的晚餐。这一幕最终以律师甜蜜的誓言和一场性爱结束,它明晰了故事的背景(简单点说就是动荡之后),更关键的是它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女人的不安,夫妻的间离以及女人对男人的爱。她说,“我要,我要让你成功,让你充实,我真希望我们像乡下的傻夫妻一样生活,我想收养一个小孩,好好疼他,我漂亮的男孩,我漂亮的、漂亮的男孩”。

  所以,女人开场时的神经质是因为丈夫的晚归,更是因为女人心底的不安,尤其在这样一个雨夜,她还得知丈夫即将担任新委员会的主席,危险可能随时降临在他们身边。

  后面的故事,女人偷走了医生的车,绑架了医生,也揭开了一个疑团,为什么女人会如此不安。这里,值得体会的是律师丈夫的态度。他无视了女人的不安,选择和深夜来访的医生侃侃而谈;他举着酒杯,骂道,“该死的女人”,“我觉得轻松了不少”,“罪恶感”;他声称自己是个律师,质疑女人究竟怎么了;他对女人真正受到的折磨知之甚少 (女人在这里说,“如果我告诉你的话,它就会一直影响我们,我们就不能好好生活了”,多么伟大!);他知道了女人的痛苦,也只是动嘴说说,“我明白,我明白,我明白你的感受,但即使他是有罪的……”;真正让他紧迫起来的是总统的来电,他意识到这件事情如果不尽快解决,自己将声誉不保,终于舍掉了律师的身份,劝服医生作伪证。

  这时候,又有一个重磅的信息弹砸了下来,女人问律师,“你爱她吗”,律师说,“天啊,我们没时间了,警察就要来了……”,女人问,“你和她做爱了多少次”,女人说,“不,我只是要事实,不要转移话题……”。原来,两个月不见女人,律师就有了新的恋人,再联想之前律师酒醉时说的“guilt“,这真是黑得太惨烈了,女人的神经质,分明是来自于对这个懦弱律师丈夫的不信任却难以抽离的爱。之后,律师又用一句轻飘飘的情话就止住了女人的诘问。

  最后,在医生承认罪行之后,律师面对着医生和悬崖说,”我做不到“,女人帮医生解了手上绑着的绳子,转身离开。米兰达医生是否真的是那个施虐者还重要吗,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极度不安和绝望的女人在得知丈夫和自己又将陷入危险境地之后一夜的疯狂,她拼了命想证明一个深夜突然造访的医生就是当初的施虐者,可能只是为了告诉自己要放下那段伤心事,罪犯已经找到了,可以安心了。

  对我来说,看这部电影,也只是想消费一下它的黑色,悬疑惊悚以及罗曼·波兰斯基的阴冷,女人的心理像极了某国的姿态,司法公正在独裁政府面前真是无力,还有诸多可能的政治隐喻。但现在,当我郑重其事的回味了一遍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它想说的可能只是一个不安绝望女人对一个懦弱男人的爱情故事,当这个男人持续忽视她的不安并执意要当委员会主席时,回忆如潮水般袭来,她爆发了。

  站在这样的角度上,电影的英文名 Death and the Maiden 显然比 不道德的审判 的中文译名更有深意。

  最近看到的,推荐俩视频:

  (一)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2_12/10/20023342_0.shtml#6467378-tsina-1-73630-c61ed62311c3e83ee6c7315bfe5cdbfe

  (二)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2_12/11/20053447_0.shtml#6467378-tsina-1-83250-c61ed62311c3e83ee6c7315bfe5cdbfe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七):受难往事罪与罚

  受难使人完整。引用弗洛伊德的话:“成年的病态源自于儿时的刺激。”如果把“儿时”改成“过往”,不仅对于影片主人公波利娜,还是波兰斯基自己,都是一种致命的贴合。

  波兰斯基的卓尔不群在于,无论是多少人性、历史、当今局势、尘封政治的主题都不会给人大而不当的慌乱感,主题的宏大向来都有以小见大的纵深放大性。电影的“演出性”不重,似乎导演人工藻饰的痕迹可以被情绪与气氛的内在掌控掖合的匿影藏形。无论是二战创痛的平静克制(钢琴师)、政治丑闻的臭名昭著(影子写手)、两性较量的三人行(水中刀)、惊波逆转的缜密叙事(唐人街)、情与欲的水乳交融(苦月亮),还是这一部包含了以上特征的《不道德的审判》,波兰斯基都在用“不去劈头盖脸责难,不去口诛笔伐批判”的中立态度继续那些宏大主题,再捎上一段段仅属于特定年代的故事,剩下的边角料,可以技术性的归功与他对光影色彩的情绪性把握。

  影片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不道德的审判,一个叫死亡与少女。前者的“审判意识”更加贴合集权统治下的“白色恐怖”地带,时代感与思想向度应运而生;后者更加贴近女主角波利娜的“遇难史”,似乎“少女”与“死亡”以一次秘密警察逮捕后的屈辱史为结界,决定了波利娜往后人生注定因为一次屈辱的受审而审判他人。

  影片开始,狂风暴雨和海浪滚滚的自然表征就预示了一种不安和阴鸷的基调,女主角的家被安置在偏远的海边小屋里,木制的家具环境,逼仄的空间维度,给人一种画地为牢的封闭感。开篇的环境建置后紧接着是人物身份和关系的建置,女主角的性格有些神经质,通过她和她即将担任国家治理委员会主席的丈夫杰拉多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她只是因为丈夫拒绝和她谈论有关总统任命的事就倒掉丈夫的饭菜。当然看到后来观众会明白波利娜是在水深火热的年代里是怎样保护丈夫、遭受屈辱以及屈辱后丈夫的背叛,一切在电影开头没有开宗明义,却让观众感觉到女主角性格的诡谲和经历的不寻常。紧接着是医生米兰达给丈夫送备用轮胎时,在屋里睡觉的波利娜辨别出米兰达的声音,断定他就是当年强暴她多次的禽兽,她打昏并捆绑了米兰达,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性审判。

  这个审判应该是最摄人心魄的过程,由始至终都有几对根深蒂固的博弈:一个是直觉和法律的博弈,一个是爱情与责任的博弈,一个是民主与集权的博弈。波利娜凭借声音、气味、《死亡与少女》的磁带断定米兰达就是当年对自己施暴的罪魁祸首,而丈夫杰拉多则认为这一切不过是波利娜惶惶不可终日的敏感臆想,不足以给米兰达定罪,同时由这个直觉和法律的博弈引发了爱情与责任的博弈,原来二者的婚姻建立在一个责任的偿还上,杰拉多作为律师早年是学生运动的发起者,波利娜是她的恋人和信息传递员,波利娜在被秘密警察逮捕时受尽折磨依然咬紧牙关,没有供出杰拉多。在她饱受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回去时,却发现杰拉多与其他女子交欢。这些事杰拉多在审判的过程中才真相大白。可能波利娜和杰拉多婚姻的稳健一大部分在于杰拉多因为亏欠和责任而甘心忍受妻子乖戾的脾气和神经质,这样看来二者的婚姻实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民主与极权的博弈在于丈夫杰拉多这个中间人物的摇摆性,他一方面想要帮助米兰达逃离审判,这考虑到米兰达要是死在波利娜手中,自己安全治理委员会主席的位子也会无疾而终。另一方面,她又同情妻子曾经的遭遇,希望妻子能够在一次审判中将多年的压抑喷薄而出,释放方能怅然。可是丈夫作为昨日的民主运动发起者,今日的律师,明日的委员会主席,这个民主自由代言人却在一场与极权时期的审判别无二致的另一场审判里充当了最懦弱无力的一环,这对如今法律至上和民主至上的社会和时代而言,都是一剂辛辣又含蓄的讽刺。

  审判的过程看似平静却险象环生,米兰达曾试图用“不在场的证据”为自己开脱,却因为误说出“当年捆绑她的不是绳子是电线”更加坚定了波利娜对于凶手的毋庸置疑。她只要求米兰达认罪,米兰达却再三斡旋。这使波利娜深感气愤,直到她把米兰达带到海边准备推他到海里的时候,米兰达才用一反常态的平静暴露了自己罄竹难书的罪行:“一开始我也想抵制,但慢慢的就喜欢上了那种感觉,我可以随意支配她们,玩弄他们,她们不但不能反抗,还要感谢我,我喜欢在强光之下赤裸着身体强奸她们,我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米兰达的判若两人让人性的复杂性须眉尽露,波利娜在这时反而异常平静,她等到了真正的审判结果。而女主角,我想起鲁迅说“敢于趴在敌人尸体痛哭之人,方为真脊梁。”关于她最后的放生,不管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受难后自我交待的必要形式。有了这个必要形式,最后“故人”相见同听《死亡与少女》的场景,才可以让观众一边看他们的秘而不宣,一边为兴师动众后的平淡结局触目惊心。

  关于这个电影的审判,三个人物,两男一女(水中刀的记忆不咏自来);紧凑的情节设置;大量封闭式场景的空间调度;集权暴政下的白色恐怖;民主革命的疯狂镇压;秘密警察的大肆猖獗;人性逆转的冲突矛盾。波兰斯基极尽可能的在人性反差上给予不置可否的态度,但是却因为各种政治历史的主动开路,让大家对米兰达的人性转变失去了大刀阔斧的批骂之风,似乎他的人格污点也因历史污点给人们对于时代前提更多的理性考量。毕竟,较之电影前大半部分米兰达的义正言辞,他最后的“内心剖白”为提亮剧情层次和揭示人性复杂起了动人的功效。循序渐进的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性”的金科玉律。  

  这可能就是波兰斯基眼中的罪与罚。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八):不道德的审判,求不来的正义

  一个巧合造成的一出好戏,三个人的角色转换非常耐人寻味。妻子既是受害人(原告)又是审判者(法官),医生变成了嫌疑人(被告),而丈夫则是原告至亲和被告辩护律师的矛盾体。

  这样的设定无疑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也是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当程序正义无法保障时,实体正义还能达到吗?或者说,为了追求实体正义,可以舍弃程序正义吗?妻子仅凭医生的声音和一盘磁带就确定了医生凶手的身份,她的审判对于现代司法程序来说无疑是一个讽刺。为什么她要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医生伤害了她吗?

  医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那个年代国家机器权力的一个化身:虚伪,凶恶,惨无人道。被医生折磨的妻子,就像那些被权力凌驾的无辜之人。在妻子的眼中,医生和秘密警察一样,是那个时代的毒瘤。妻子对医生的痛恨,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痛恨。这也是为什么妻子对于丈夫的任职怒不可遏,她想要的是医生的认罪、是那个时代的忏悔,而现代司法没有办法给她这样的交代(影片的开始从妻子和丈夫的谈话中可得出),她只能自己找回心中的正义。但是这是唯一的途径吗?这能成为这个审判的理由吗?如果医生是无辜的,谁又来为他负责呢?看完电影有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力感。不道德的审判,求不来的正义。

  :剧本和演员都很赞,近期看过最好的电影(之前看过导演的杀戮,还是心水这一部啊)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九):語詞䆺判

  在一個小小的房間里,人們開始圍繞一些語詞大聲叫喚;group A搖旗吶喊,滿目紅血絲;group B與group A怒目而視,惡語相向;group C說一些無關緊要不著邊際的空話;group invisible在心里對上述3隊鄙視不下千萬遍,可在人群中卻只露了個模糊的頭;你當然得看見你所珍視的一些被無情地納入到語詞的站隊中(否則便會被自動歸入到group invisible中去),A,B,C,invisible統統要求你站隊,而你先是隱隱地感到不安,繼而動搖,像是被拉上選擇的絞刑臺。

  如果是在老小孩的故事里,你正以普魯斯特式的回憶重現與A,B,C,invisible類似的滑稽罪行;然而處在現實里,閃避的結果無疑是不存在的,你只能渴求進入魔劇院,經歷一切,犯一個真誠的錯誤,再由我們可愛的薩克斯演奏師宣判“被當場取笑一次”,眾人鼓掌......游戲結束

  通過女人面向死亡,如同與蛇對視。

  《不道德的审判》观后感(十):两个受害者,一个受益者。

  当我们看到花明的时候,却是柳暗的开始。原来峰回路转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也可能转过弯就是一扇封死的门。

  米兰达在读自己的罪案陈述时,一直在用左手挡着自己的脸,起初我是以为他很难过宝莱尔的遭遇,又很不忍在一个如此悲惨的女人面前揭起她的伤疤。直到最后,米兰达在真正的忏悔自己的罪恶时,我才明白米兰达用手挡住的是自己曾经放下的罪恶,不敢面对的是他自己。当一个人受伤太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会出现虚幻,她会出现妄想,她会对随便的一个人出现敌意。所以电影的起初,我和格拉达一样坚信米兰达是无辜的,宝莱尔是疯了。这里,我们一定要赞一下米兰达的演技真的很高,如果米兰达是现实中的人,那一定要颁给他一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因为,我们都被他的真诚的无辜给骗了。好吧,还有宝莱尔突然的莫名其妙的疯狂。这都了米兰达一个借口去证明自己是无辜的。人类的惯性思维有时就是坏事儿,就好比两个学生在打架,无论挑起争端的是谁,错误都一定会被惯性的冠到那个骂的最激烈打得最狠的学生头上。

  装无辜,虽然很贱,但又有何不可。至少保护了自己。(跑题了)

  格拉达到底是个怎样的角色定位?懦弱吗?可是他毕竟在米兰达打了宝莱尔一拳后,愤怒的数倍偿还给了米兰达。或者他不够爱宝莱尔?还是他更爱自己?他可以在宝莱尔消失一个月后就躺在了别的女人身旁,原因是他认为宝莱尔死了。这就是他的i love you。好廉价!这足以证明他的爱掺了三聚氰胺吧。我很想知道,在他得知米兰达是真凶以后,为什么在他已经怒吼着要把米兰达推下悬崖的时候停了下来?他说他做不到。做不到是因为不想杀人还是因为想到了自己的事业。

  哦,宝莱尔,可怜的宝莱尔,你到底爱了他什么?

  我甚至可以原谅米兰达犯下的错误,却无法原谅格拉达的自私。毕竟在那种泯灭人性的地方,即使是个圣人也会变得扭曲失去人性。可是,格拉达呢,他有什么理由让我去原谅他的自私给宝莱尔带来的伤害呢?

  扭曲的米兰达,爱错的宝莱尔,自私的格拉达。

  两个受害者,一个受益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