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10篇

2017-12-28 21:2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10篇

  《莫扎特和鲸鱼》是一部由彼特·纳斯执导,乔什·哈奈特 / 拉达·米切尔 / 盖瑞·科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一):我不想孤独一人

  莫扎特与鲸鱼这部电影是讲了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的两个人相恋的故事。其实这部电影中并不止两个人,男主人公唐纳德,是一个阿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小组的组长,里面有各种各样阿斯伯格症患者,当然他本身也是这样的人,阿斯伯格症候群综合症,是一种影响人的社会关系但于人的智力并没有多大影响的精神疾病,他们有点像自闭症患者那样生活自己世界,而且他们对数字形象等等的记忆力高于常人,但是他们对所记忆的没有感情,显得古怪麻木,时常有怪异惊人的举动。他们可以从事一些工作,比如唐纳德有时就是出租车司机,最后他甚至进了一所学院里面做职员,但他还是一个对数字非常敏感的人,看到数字就不自觉地想着拆分合并计算,而且非常注重惯常秩序,女主人公把他陈旧多年的东西扔掉时他大发雷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是小组新来的成员,她大胆,独立,有才华,有个性,她的出现使得唐纳德对她一见钟情。他们迅速陷入爱河,但是从本质上说,两个人又完全一样,这在他们在化妆舞会上扮演的角色上就可以说明,唐纳德扮演了鲸鱼,因为他说过“我这一生都像是身处世外看着游行的队伍,但是如果我是一只鲸鱼我就身在游行当中了”,唐纳德非常向往和平常人一样有朋友,他不愿意孤独,所以他创办了这个小组,因为只有和他有同样病症的人才能接受他,而他是小组的中心,是他们的灵魂,小组中不论是年轻的总想着在公告栏等着父母来接的女孩,还是胖嘟嘟的突然会一阵阵发出大笑的中年妇女,还是不断背着历史上的新闻头发凌乱的男子,都跟着他走,不管去哪里。而他在正常人面前,总是想掩盖住自己的缺陷,表现出很正常的样子。而伊莎贝尔扮演的莫扎特,却是才华横溢,大胆表现自己心中感情,不屑于伪装自己的人。他们在一起时经常吵架,而分开又互相想念,最终几经波折,还是圆满的大团圆结局

  其实这部电影故事情节真没有什么,但是演员演技蛮好的,几乎所有演员都说过类似想演一个大反派,或者精神病患者这样的,我想大概总演正常人演着演着也会没劲吧,这次就到了考验他们演技的时候啦,其实我觉得伊莎贝尔演得不太好,因为没有感觉出来她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好像就是比较愣,而且比较容易情绪化发脾气,她的病大多数都从她对自己往事的描述中来,真的不太像,而其它的演员都非常非常的好,尤其是男主人公,一着急就会看着数字联想的样子,很独特,也尽情地表现出他的痛苦,越不想那样就越那样,还有总说父母会到公告栏接她的女孩也蛮有特色的,导演应该再想几个好点子表现这种病症的特异性

  如果不是最后那个大团圆结局我可能就会把这部电影删除掉的,因为前面的争吵并不是那么的有意思,但是最后大家都欢聚一堂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他们每个人都有某种意义上的孤独症,他们在一起吃饭欢聚的时候不能像正常的社交一样有那么多礼仪和谈吐,但是他们的内心中是如此渴望拥有朋友,在一个团体中彼此温暖着,这就是为什么在那个等父母接的女孩的父亲得了白血病时,总是发出大笑的女人突然哭了,他们的内心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深,只是被外表貌似的冷漠所掩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即使是如他们这样“身处世外的鲸鱼”,也能回到游行的队伍中去,和同伴自由自在的在一起。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二):莫扎特和鲸鱼

  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懦弱自私,不擅长表达,面对压力擅长放弃逃避,总以为这样就能改变一切,让所有让人不满足的现状消失,但是每次却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莫扎特与鲸鱼>是一部很可爱的电影,里面是一对自闭症恋人的爱情,背景音乐每一首都好听.其实,每个人都有弱点,两个人在一起然后找到最适合的相处方式,了解对方不喜欢的,喜欢的,讨厌的,厌恶的,会不开心的,这真是一个神奇过程.喜欢一个人就会为对方牵肠挂肚,这一开始并不是个都快乐的过程,偶尔些陌生的情绪会有些不知所措还会有惶恐,最害怕那种付出得不到回应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该死的自尊,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就是对那该死的自尊最大的打击,然后就会担心,曾经有个我一直鼓不起勇气见的女生,因为我怕见到她让她失望,在有一次我发我的相片给她看的时候,她回我不要这样,然后,我就再也不发短信给她了,我就是这么个容易受到打击又骄傲到要死的人,死要面子受罪,但是,又容易心软我想写作很多时候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谈恋爱是一个充满勇气才能继续的事,因为我们不得不时刻有改变,时刻面对新的要处理的情绪和感受,每个精神上与正常人不一样的人只是把每个人的情绪扩大了,因为各种化学物质的分泌,导致有些人不能那么好地控制改变对每个人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特别是内心不自信的人,总是在想,改变会不会不好,会不会不值得,人喜欢坚持自我,来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这是每个人活着的一生都想做到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喜欢上理解自己的人,或者对于自己来说有那么点不同的人,因为那个人在某个瞬间打动了心底某个地方.我们的缺点变得不那么可怕,最近好想辞职,做个面包店的小职员,晚上下班回家做菜喂猫,散个步,洗个澡,躺床上看书看到睡着,如果旁边有喜欢的人一起,那就更好。从小就被书是个不求上进的人,看来我这一生是做不了什么有权有利的名人了。但是啊,现实总是残酷的,想得到什么必须得付出更多,加油吧,加油吧~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三):用类型片的手法做一部非常规的电影

  关于自闭症的电影,有讲亲情的(雨人、海洋天堂)、有讲友情的(玛丽和马克思)、有讲自强不息励志的(自闭历程)、也有讲纯爱小清新的(Adam),而这部讲述两个自闭症者之间爱情的电影,无疑如它的名字一样,是最独特的。莫扎特与鲸鱼,都是与世格格不入的生物,但是却碰到了一起,可以说导演尝试这种题材很大胆。

  实际上这种类型的电影很容易拍得很文艺,但是导演却按类型片的方式去拍,给人的观影感受如同喝着红酒兑牛奶,很难说好喝不好喝,但就是味道很怪。他们一见钟情,彼此喜欢对方,然后第一次约会(动物园),第二次约会(游乐园),然后上床,然后感情出现危机(收拾房间),然后弥合(男主道歉),更加亲密(同居),然后更大的危机(请老板回家吃饭)、再次弥合之后是最大的危机(求婚),然后是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叙事结构。

  对于自闭症者的爱情,他们一见钟情的原因表白的方式、求婚的方式都如此的与众不同,以致让人时常感到难以融入剧情中。电影其实就是用来表达情绪的,或含蓄或直接,而自闭症者表达情绪却又是最拧巴的,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表达感情时又是用最直接的方式。

  只能说这时也不很拧巴的电影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四):并不是无法沟通,只是没有找到对的公式

  曾经看到过一个形象的视频,说的是Asperger的患者

  会把所有别人的情感都公式化,总结成一个个表达式

  比如说哭泣=悲伤的平方,暴力=愤怒+悲伤

  他们也把这些总结出得公式用在自己的人际交往

  结果处处碰壁,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感情,性格是不可预测的

  在莫扎特与鲸鱼里,两个总结公式的数学家走到了一起

  他们熟悉对方的公式,自己的那一套也用的来

  男主用数字,女主用画画和古典音乐

  还有其他人,比如说弹钢琴的黑人,熟悉历史年代的胖女人,对气象学颇有研究的瘦子

  这些人对某件事物的obsession,就可以看做情感公式的输入输出

  男主和女主本来在公式的世界活得好好的

  但是他们差点忘记了他们生活在需要钱的世界

  经历了争吵和冷战之后,他们也调整者自己的公式

  故事简单美好

  纯粹的爱情,没有什么冗杂

  Aspergers的患者,却拥有最纯真梦想,最基本的执着

  他们热爱生活,他们渴慕爱情,他们也在努力

  这就是这个电影想表达的

  另外里面的音乐真的不错

  It's the sound,就是男主女主搬进新家的音乐

  还有一首就是整个小组去公园玩的时候的背景音乐,都很有feel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五):有特色但功力仍显不足

  以非正常人的恋爱作为题材,构思有新颖之处。也有几个比较精彩的片断,如男主在车库里转悠,借车牌数字来排遣忧伤,比较有味道,另外男主带上司回家吃饭的一节也比较精彩,结尾前男主找到女主倾诉衷情的一幕也算不错。

  记得哪里看过一段话,说一个人如果说是要分手,但两天没联系又忍不住要去找另外一个,就说明有真正的爱情存在。就此而言,影片对爱情的刻画是到位的。

  结尾明显画蛇添足,好像低估了观众的理解力。如果是以结尾前男主找到女主,两人相拥的镜头作为结尾,我以为就会收得恰到好处,比较有余味。

  男主和女主第一次上床的镜头也处理得缺乏想象力,有点落入俗套。

  虽然导演在刻画情感方面也下了点功夫,也有精雕细刻之笔,但总的来看,感觉还是缺少一点“力度”。同样是以非正常人的恋爱为题材,本片似乎不如葛民辉导演,王家卫监制的《初缠恋后的二人世界》想象力丰富感染力强,也缺乏后者对爱情的思考深度。

  当然,感觉虽然有不足,但比起商业气息很浓的爱情片如《云中漫步》之类,本片还是有些特色,手法也不算太油,所以评4星。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六):好的恋爱是互相拯救

  一位影友说,这是给正常人受众看的电影,对真正的自闭症和艾斯伯格的角色都做了许多调整。我深表同意。更进一步地,其实他们和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同,在情感上,在精神世界,在对爱的寻求和期许上,以及对友谊、伙伴的爱,在每个人身上能找到。

  讲实话,除了一些行为上的怪癖之外,男女主角并有什么病。他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是很健全的人,情绪丰富,情感细腻,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对社会责任心和融入感。如果说有自闭症或者艾斯伯格症状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怪癖——多数人都孤独,宅男宅女甚至孤僻;这里的爱情故事,其实是剥离了很多社会因素,简化了整个环境,在抽丝剥茧给我们讲一个单纯的故事。

  在我看来,两个人身上都充满了魅力

  如果你是一个魅力时尚的女生,又有某种精神障碍,你会在第一次参与聚会的时候,会把自己14岁时遭到强奸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么?伊莎贝尔会,而且是自嘲地方式大声地在开放的公众场合讲出来了。她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像她一样成长勇敢去dating,从后面的态度看,她应该是告诉女同伴们保护好自己,同时“sex is terrific”,不要失去信心。她很会聊天。爱笑,会变被动为主动,会夸奖鲸鱼服很酷,会索吻,甚至会对木讷胆怯的男主猝不及防地提出sex的要求。。。

  男主除了不敢直视谈话对象,应对变化吃力之外,也是有着很多的亮点——数字天才,大伙儿的精神领袖,活动组织者,矛盾调停者,在集体中俨然扮演者一个大家长;长相帅气,与女主一样,爱心爆棚,养最容易拉屎的鸟做宠物,洗碗做饭居家好男人。。。。

  In fact,他们的矛盾,其实都是增进相互认知和了解的磨合,多数是碰撞,虽然中间的波折甚至危及到了生命,但是无可否认,他们确实在互相拯救。见面时就觉得对方很登对,然后互相充满了吸引;有爱心,对宠物无缝接管;一个音乐和绘画充满了天赋,另一个对数字敏感精通;一个充满了鬼点子,另一个木讷而依赖。。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亲密关系,是有灵犀的,甚至有超乎对方的自我认知之上的先声关怀——女主帮男主的job联络和新家设计,男主对女主对稳定男女亲密关系的害怕(其实应该确实有渴望和需要),以及双方虽然在保持自我(虽然引发了矛盾)为对方所做的努力,其实都是对对方的一种拯救

  发生感情,是感性驱动的互相激活;经营感情,是充满创造性的生活改造。而好的感情,是保持着幸福追求自然演变,是拯救对方拯救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命,需要生机,需要营养;而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于思想。喜欢就去做,想爱就去爱;不喜欢就死开。如果灵犀相通,谁都分不开。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七):两个孤独的灵魂也期待更美的可能

  为乔什哈奈特看的电影。

  之前在《珍珠港》微皱眉头的样子完完全全秒杀了我,看完《莫扎特和鲸鱼》,原来他还有演技。

  一个对数字有强迫症,一个害怕金属撞击的声音。其实类似这样的东西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存在,只是他们比我们更敏感。

  小时候也特别害怕金属撞击的声音,那是噩梦,是无可奈何的噩梦。唐纳德一旦受刺激想要摆脱时都会一直甩手,我对这个动作印象深刻,像是身处汪洋大海,抓不到救命稻草的无力感。

  唐纳德请上司到家吃饭之后,两人大吵。伊莎贝尔对他说:“我们不一样,你想要变得正常,出色的工作能力,美丽端庄的妻子……”伊莎贝尔难道不想正常的生活吗?只是多次发病后过度绝望罢了。与其踮起脚够着所谓的“正常”,不如安安稳稳地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这样会不会好过一些,没有奢望,便没有失望。

  当唐纳德向伊莎贝尔求婚后,她选择自杀,亦是因为未来茫茫未知给予她过大的压力。他们相爱,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得了未来。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残忍的现实,而是茫然的未来。两个孤独的灵魂拼凑成圆是幸或不幸,是彼此拯救还是彼此折磨,但愿爱能给他们力量,毕竟他们从来都比我们经受得更多。

  孤独地不仅仅是唐纳德和伊莎贝尔,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看不见的灵魂。

  《莫扎特和鲸鱼》观后感(八):理解与包容

  有句话说,每一个有缺陷的孩子都是上帝给的礼物。

  《莫扎特与鲸鱼》这部电影里讲述的是一群患有艾斯博格症候群的病人,在Donald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为的是大家不再孤独,不再孤单。他们就像社会的边缘人一样,渴望融入社会,渴望正常的人际交往,但却总是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因为无法洞悉别人的心情,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被社会误解,甚至排斥。

  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天才,都有各自擅长的的方面:像Donald擅长数学,Izzy有着惊人的绝对音高,有些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这些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与能力。

  好庆幸自己学习了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特殊的孩子非常需要教育者特别多的耐心,也更需要教育者更多的教育技巧,特殊教育任重而道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