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控方证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控方证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10 21: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控方证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控方证人》是一部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泰隆·鲍华 / 玛琳·黛德丽 / 查尔斯·劳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控方证人》观后感(一):《控方证人》与《战狼2》

  我的第一部黑白电影

  这是一部1957年以情景剧改编的律师故事的电影。那时候画面个人的刻画好像不是那么的突显,对影片中的人物长相也没有多少记忆,画面立面的人物众多,比较清晰的画面就是在当证人时特写才能有让我记住。通过电影了解到那个年代英国社会样子有钱人已经可以坐上小汽车,住着楼房,抽着雪茄。好像那个时候外国人抽烟的人也是那么多,甚至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还在抽烟。让我想到了我小时90年代,那时候好像抽烟的人无处不在,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肆无忌惮的抽烟,在去奶奶家的车里面,在餐馆,人们见面首先要递上去一支香烟。随着社会的进步好像是汽车、火车上面先开始禁止吸烟的,之后逐步扩大。看来人类进步的道路不通地区走的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前后的问题

  影片的场景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律师事务所、还有法庭上面,故事的叙述基本都是靠语言来描述,让观众自己脑海中想想。就好像辩护律师韦菲爵士,在做陈述的时候说的那样,将问题抛出来,到底事实的真像是什么请评审团们自己决定,而不是由律师来给定论一样。也许西方的价值观就是让每个人自主的判断,而不像我国这种告诉你统一标准价值观。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思想需要统一,而且在不停的做的原因吧。

  故事情节在最后到达了高潮,原本辩护的被告钻了法律的空子,他是一个真正杀人的罪犯,他的老婆爱他,并策划了整个骗局,骗了所有的人,因为她知道辩护律师韦菲爵士肯定会将她那撒谎的那一面展现给评审团的,可以说是高智商。这部剧的经典也许就是在最后的那5分钟,官司赢了,当事人欢呼雀跃,被告老婆被人唾弃,这都是一般的剧情,可突然对话中律师发现原来之前所有的判断与推测都是假的,都不是现实,而是当人事说的假话,老婆为了保护当事人而进行的演出。观众从对她那仇恨情绪中一下变成同情。而剧情又发生变化,当人事喜欢别的女人准备抛弃他的老婆。她老婆伤心的用刀子杀死当事人,人们对她的从同情的情绪中又变为怜悯。 辩护律师韦菲爵士也说并不是杀人,而是处决!

  美国的电影、电视剧为什么人们喜欢看,就是因为剧情往往是你意向不到的结果,经常会让你大跌眼镜,原本的事情只需要稍微的变化整个故事情节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也许就是整个美国好莱坞、电视剧的魅力所在。 现在国内的连续剧你看过一半就肯定能推断接下来的结果,吸引观众全部靠明星的脸,无限极的透支明星。为什么最近电影《战狼2》可以大卖,一是刺激到人们对于祖国那爱国的情怀,从1830年之后中国一直在西方列强下弯腰存活,一切都要考虑西方列强的利益。影片将祖国现在的强大展现给世人面前,刺激了全部国人的心。第二就是剧情不错吧(还没有看,暂且估计)。

  《控方证人》观后感(二):【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不会有好律师】——《控方证人》

  对于这部声名在外的《控方证人》,有人把它当法律片看,有人把它当悬疑片看,还有人把它当爱情片、喜剧片看,但不论怎样,都得承认这是部好片。

  可能是女人的第六感或者是法律人的逻辑敏感结局并不出乎我的意料,情节的跌宕起伏也在我的宏观想象范畴里。

  这部各种元素混杂的电影,显然混杂得很成功,像重庆干锅一样美味过瘾。但是,就像一个人,你觉得他各方面都不错,但惟独没有特别出色让你完全折服的地方,这部电影也是。

  其实,我看完电影的内心澎湃完全是我自身原因,再过几个月,我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了,虽然我曾几度在这个路口徘徊。

  我是看着TVB警匪律政剧长大的,我读的是法律专业,我好逞一时口舌之快,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会成为一个激情澎湃的律师。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所热衷的这一切,一旦成为我为谋生计的凭证,一切都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我从来都不情愿做律师,我不希望把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挂在嘴边,我不希望我为了生计弯下腰放弃法律人的尊严。但是,在这个春末夏初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推翻了我之前所有的认定,我决心认真学习做一名律师,并且,在这个秋末,我将获得我日日顾盼的东西,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倘若世上没有坏人,也不会有好律师。所有人内心的天枰都可以偏向好人,惟独法律人不可以。我很期待自己的刑事辩护,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很远的。

  《控方证人》观后感(三):一个小人物的性格描绘。

  私以为得那个护士的演技极其精彩。透过一个小小的护士和男主人公的互动,意外地刻画出男女关系中一个尖锐矛盾一个女人体恤入微的照顾,对男人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温柔却致命的枷锁。其实站在女人角度来看,她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履行“义务”的需要,对自己爱的人,就要拼命付出,拼命给予,一分钟都不能停,一分钟都不能耽误,殊不知,说得过分一点,这样的行为有些自私——因为她只顾忌了自己单方面的付出的快感,却没有照顾男人真正的需要。而越是没有真正得到满足,越是被错位的温柔太过包紧,男人反倒越想逃脱。所以如此看来,在爱情和生活中,女人更多的是沉浸在爱情本身,而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给予对方需要的爱。也许她们的思维是:如何爱不管、怎样爱不管,只要爱了,就对了!但是这样的爱有时候更会令人窒息。在感情世界中,我想无论男女都会犯这样的毛病,也都应该自省共勉。不过,作为悬疑片,如此结局还是让人回味悠长!

  《控方证人》观后感(四):欢乐剧透

  看着很欢乐的一部悬疑片。剧情方面,如果是经常看这类影片的观众,大概从克里斯丁走上证人席的那一刻就能猜到她这是要曲线救国。原因有二:首先片名《控方证人》,克里斯丁出庭作证之前我还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片名,她明明应该做辩放证人才对。直到法庭下控方传唤她,加之之前埋下的伏笔,爵士说不会让她出庭做证人。我们应该能猜到结局应该会有反转。第二点就是动机问题。一部合格的悬疑片,肯定要交代一个合理的动机。套用一句非常玛丽苏的台词那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克里斯丁到底是爱沃尔还是恨沃尔呢?在我看来肯定是爱的。克里斯丁在舞厅表演,被观众扯烂裤子,只有沃尔出来帮他,并带她逃离苦难之地开始新的生活。法庭上,克里斯丁坚称自己是前夫的妻子,并要求用前夫的名字称呼自己,而对于前夫影片几乎没有任何交代,她对于前夫应该是没有感情的,这点证词就足以引起怀疑。我们也几乎找不到克里斯丁为什么要做控方证人,做出对自己丈夫不利证言的动机。

  猜到第一个反转,再来看看第二个反转,这也是这部电影精彩的地方。嫌犯只有一个,那么结局无非只有两种,杀了人或者没杀。那么为什么结局揭晓的那一刻还是能震惊到我们大多数人呢?这和导演之前埋下的种种伏笔有关。沃尔一开始高分通过爵士的眼镜片测试,使的爵士相信他是好人,加之鲍华那英俊而富有正义感的扮相,观众更加倾向于相信他不是凶手。之后在舞厅把食物全拿给克里斯丁,还压坏了屋顶,我们更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老实人会是凶手。可以说在答案揭晓之前,鲍华的演技几乎完美的欺骗了观众。稍微有点可疑的地方就是爵士告诉他富婆把遗产留给他的时候表现的有点过于惊讶,还有在法庭上对于去旅游局咨询出国游的解释过于牵强。这也是影片非常关键的一条线,爵士贴出照片本来要找目击者,然而却引出黑发女,成功造就了第三个反转。在猜出克里斯丁故意做伪证救自己的丈夫之后,我们开始猜测沃尔到底是凶手吗?如果是凶手,我们进一步猜测,妻子知道丈夫是凶手吗?黑发女的出现,观众本来已经相信了法庭上沃尔的解释,等到最后结局揭晓,妻子不顾一切的救丈夫,丈夫却早已变心利用了妻子。我们觉得都被欺骗了,回头来看却发现导演都有伏笔。预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不就是一个悬疑片应该做到的吗?

  当然本片也有BUG,最大的BUG就是:黛德丽无论演技,气质,颜值都完爆小三,鲍华怎么会看上她呢?

  《控方证人》观后感(五):这部电影有六次大反转,却处处隐藏着女人的爱情

  放假在家没事儿翻爱奇艺电影的高分榜,发现一个没听过的电影,《控方证人》,还是黑白的,但评分却出奇的高,竟然9.5分,堪比《肖申克的救赎》,于是起了好奇心。

  故事通篇下来以德高望重的律师威尔弗里德为主线,深爱丈夫的女人克莉丝汀为暗线,讲述了一例杀人案件。杀人案件并不离奇,但剧情的几次反转逐渐揭露出的爱情故事却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次 大律师的判断

  杀人案件的所有证据和证人无一不确凿的指向沃尔,女人的丈夫,因为觊觎富婆的8万英镑遗产而起歹心的英俊男人,他唯一的证词只有克莉丝汀不具备说服力的证词,故事似乎简单明了。但幸运的是,沃尔的表现赢得了著名刑事律师威尔弗里德的信任,通过眼镜实验和对沃尔的观察,经验老道的律师相信凶手另有其人。这是剧情的第一次反转,毫无疑问,接下来会有一场精彩的辩护。

  第二次 克莉丝汀初现

  但是,克莉丝汀的出现打破了大律师的猜想,没有预想中的哭哭啼啼和语无伦次,不请自来的她一身职业套装与齐耳短发清爽干练,也引起了大律师的兴趣。与女人的交谈让大律师隐隐觉得女人的说辞会对沃尔不利,机警的他决定不让克莉丝汀参加辩护。后来才知道,这看似是大律师自主的选择,其实却是克莉丝汀的第一步棋。我不了解当时的辩护是什么模式,根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同一位证人只能参加正方或反方其中一方的辩护,而克莉丝汀很清楚妻子的说辞不足以构成有力的证据,于是她出奇制胜,抢先一步布了一局连环棋。

  唯一的证人不能参加辩护,大律师决定单枪匹马争取最后的胜利,这是剧情的第二次反转。

  第三次 意想不到的控方证人

  接下来法庭上几乎就是大律师的地盘了,他凭借缜密的逻辑,出色的口才和适时的提问,一一击败了警官,老女佣和对方律师的说辞。正义的天平又偏向沃尔一方了。

  如果不是第三位证人克莉丝汀的出现。

  对方请出的第三位证人居然是克莉丝汀。一位不为丈夫求情反而指控其有罪的妻子。她言辞确凿,逻辑清晰的表述了丈夫是如何犯罪并且请求她帮助的过程。其冷静与镇定让在场的法官和观众都大惊失色。沃尔仿佛也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一般大汗淋漓

  克莉丝汀的出现又带来了新一轮的反转,犯罪的矛头重新指向了沃尔。律师整场的精彩辩护终不敌克莉丝汀的几句证词。

  第四次 神秘的女人和书信

  这次的反转纯属意外。

  一筹莫展的律师接到了陌生女人的电话声称有重要证据提供,把沃尔的性命看得比自己还重的大律师不顾护士和管家的阻拦,毫不犹豫的冲到了火车站。事实证明,律师的选择是正确的,从这个女人手里,大律师得到了克莉丝汀背着丈夫出轨并企图逃离的书信。再加上克莉丝汀本身又是重婚罪的事实,不仅她之前的证词不会再有任何的法律意义,她本人也会遭到世俗的唾弃和法律的制裁。

  此处,为故事的第四处反转。尽管第二天就要宣布判决结果,但大律师觉得自己已胜券在握

  第五次 大律师初胜

  判决当天,威尔弗里德首先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赢得了重新辩护的机会。接着他对克莉丝汀步步紧逼,巧妙的诱使克莉丝汀承认了书信是自己亲笔所写的事实。至此,真相似乎大白,一个忘恩负义,陷害丈夫的蛇蝎心肠的女人昭然若揭,克莉丝汀也终于控制不住,冷傲女神范儿的形象轰然崩塌,瞬间变得歇斯底里,泪流满面

  法官判决沃尔无罪释放,威尔弗里德打赢了这场辩护,他洋洋自得的看向手下败将克莉丝汀。

  但克莉丝汀的表现却让他心头一颤。刚才泪流满面的神色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长舒一口气的表情。大律师隐隐觉得故事仍未结束。

  至此,第五次反转结束,却紧接着进入了第六次反转,也直抵全剧的高潮。

  第六次 真相大白

  身败名裂的克莉丝汀被愤怒群众围攻根本出不了门,索性呆在法庭里不出去。她没有了沮丧心平气和的收拾起被群众弄乱的衣衫,仿佛完成了一件事一般。

  面对大律师不解与探寻的眼神,她终于道出了实情,特别是露出脸上伤疤的那个表情让大律师大惊失色。大律师有着多年来的专业与经验不但没有看出演戏的破绽,反而被眼前的女人牵着鼻子走。大律师的自尊应该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这次的反转又是克莉丝汀推动,却非常的出其不意。下面的剧情其实还有多处反转,但因为太过于连贯,所以都归于同一次。

  如果说前面的故事都是由于克莉丝汀对沃尔的爱而策划,因此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所以她可以表现得泰然处之。而小三的出现则超出了她的想象,彻底打破了克莉丝汀的爱情幻想。她也终于失去了一贯的冷静克制,变得一如陷入爱情的疯子般歇斯底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拿起刀子刺死了自己亲手拯救的男人。

  一旁的大律师目睹了整个过程,终于真相大白了。一切因爱而起,因不爱而终。但故事还未收场,大律师后面的做法是最让我觉得值得敬佩的,也是他作为专业律师的最大的闪光点。他决定为克莉丝汀辩护。在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大律师对克莉丝汀的感情从怀疑到愤怒,到藐视,又到诧异,最后到敬佩。他迅速抛开了之前被克莉丝汀牵着鼻子走的不快,反而决定抛下自己的利益为真正需要的人辩护,不管这个故事到底有没有人明白。既然他理解了,他就一定会辩护到底。专业的知识素养加上悲悯之心,大律师的形象在最后犹如画龙点睛一般,血肉丰满,令人直呼漂亮。

  如果没有最后这一笔,克莉丝汀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她虽然作为暗线,但通过她的出现带动的几次反转无疑至关重要。大律师的精彩表现其实都是在衬托克莉丝汀精湛的演技。而反过来,最后克莉丝汀失控后大律师的表现则让大律师走上了新的高度,超脱了一般的世俗境界,克莉丝汀又反过来成就了大律师。这二人相互衬托,共同上演了一部佳作。

  《控方证人》观后感(六):悬疑电影,就这一部

  如果你没看过《控方证人》,那么抱歉,我想你从未看过悬疑电影。

  ——题记

  ▲1957年《控方证人》电影海报

  《控方证人》观后感(七):人生如戏,全看演技

  一个律政类电影,作为法律系毕业的我,这类片子我看过太多。但是这部我真的很喜欢,大力的推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我很喜欢,悬疑推理是我锻炼脑细胞的常读之物。不得不说-----这次的改编真的很棒。

  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名年老的富有的寡妇被杀,沃尔先生在寡妇死前曾与她亲密接触,所有证据都指向沃尔先生,所以他被逮捕成为嫌疑犯。沃尔先生找到了伦敦著名刑事案件大律师韦菲爵士为他辩护,韦菲爵士大病刚愈,身体还有很多不适,出于对案件的好奇,还是接下了这件案子。但沃尔先生老婆的所作所为让人大跌眼镜。而故事的最后,峰回路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往情深、深谋远略、足智多谋、演技精湛的女人。沃尔先生得以无罪释放,却终究逃脱不到上天的制裁。

  情节简述至此,大家看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被Bill Wilder添枝加叶之后呢,情节发展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处处峰回路转,精巧连连。比如:

  一、穿针引线、表演精彩的护士

  原著中没有护士一角。Bill Wilder为强化影片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才特意安插了这个角色。大律师扮演者劳顿真实生活的妻子,英国女演员艾尔莎兰卡斯特,一如既往的展示了她与喜剧领域的出色才华。而她与劳顿之间的对手戏,由于两人真实的夫妻身份而使得表演更加精彩,喜剧效果也更为强烈。

  二、关键事物-----雪茄的引入

  律师从医院搬回家中静养,有一位多嘴好事但是尽忠职守的护士随行。律师很讨厌这个护士,但又无计可施。到家后,精明的护士没收了律师藏在拐杖内的雪茄。此时,助理律师领被告上门。本来不准备接受凶杀案件的大律师,偶然发现助理律师口袋里有两支雪茄,所以改变了主意。以听案件陈述为由,把他拉到书房想抽上几口。可不巧俩人都没有火柴,不得以把等在门外的被告也叫了进来。他没有火,柴但有打火机。于是救了大律师一命。似乎是作为报答,他坐下听了案情的缘由始末。

  三、关键事物-----帽子的引入

  被告的讲述:一日,他路过一家服饰店,正巧看见一位太太(死者)在挑帽子。她试带一顶时碰巧眼光扫到伫立商店橱窗外的被告。被告对她摇了摇头,表示不喜欢这顶帽子。于是这位太太换了一顶高帽,被告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位太太跑出来和他寒暄几句,然后两人作别。数周后,一家电影院里,被告正在看电影,这位太太进来坐在被告的正前方的前排空位上,此时她正带着那顶被告为她选择的高帽。可高帽遮住了被告的视线。他探头到前排,刚要埋怨,突然认出了对方,于是俩人兴奋地交谈起来……

  四、跌宕起伏的被告夫人

  被告的夫人造访了大律师,从她提供出来的证词来看,被告似乎确实有罪。大律师马上指出:她是被告的妻子,不能作与被告不利的证词。可对方的回应更加令人震惊:其实二人并不是夫妻关系!接着被告夫人在法庭上的证词推翻了之前她全部的说法,指控被告有罪。然后陌生女人提供的信件再次翻转案情,证明被告夫人撒谎。临近结尾时,她自己又再次反转种种说法,说出真实的过程和真正的凶手。可结局,被告又再一次反转。让人大跌眼镜!

  整个电影简直是赤裸裸的智商碾压。

  很多的细节让人惊叹比利怀特的巧妙心思。

  大律师的扮演者是英国老牌明星查尔斯劳顿是本片的核心人物。影片后半程的庭审重头戏几乎完全被其主导。此角色,自大,张狂,不通情理。但同时却具有出色律师所必备素质:观察敏锐、思维缜密。

  比如:在表现其办案风格时加入了一个视觉噱头:与涉案当事人交谈,他总爱掏出单边眼镜端详审视对手。镜片借屋外阳光反射,直闪对方面部。照大律师话说:通过观察被晃者的瞬时反应,他可以判断出对方是否在讲真话。

  比如:在刻画大律师的戏中,还有一处关于药片的细节很有意思。庭审期间,每当他人发言,他就在桌上摆弄二十几个药片,摆成不同的形状。当镜头再回法庭,他桌上的药片只剩不到原来的一半。后来一个镜头,药片只剩下四五片。由于前情已表:护士要求他每隔半个小时必须吃一次药。所以此组镜头其实是在暗示观众庭审持续了多长时间……一种似乎是“以物会意”的纯电影的表现手法,也许复杂晦涩了点儿,不过倒也有趣。

  《控方证人》观后感(八):没有悬念~

  熟悉阿婆推理小说风格的人看到黛德丽出场作证的时就应该能猜到是怎样一个故事了。阿婆小说里女人为了心爱的男人作伪证骗倒了所有人的情节还是比较经常出现的。记不得哪一步小说里面,情人为了情夫的妻子谋划骗局,差点骗到了大侦探波洛。其实影片有很多暗示,比如黛德丽去找爵士的时候,一开始两人的对话明明黛德丽用激将法诱使爵士为谋杀案辩护,大家应该还记得开始的时候爵士因为身体原因是不打算亲自出马的,但是黛德丽成功的做到了。但是后来她的表现又很奇怪,说了一堆让人奇怪的话,目的只有一个——让自负的爵士厌恶自己而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去为丈夫辩护。从这里我开始怀疑这个女人的真实动机。爵士的自负是导致他失误的重大原因,比如他的眼镜测试,从眼镜测试开始他就相信男主(不记得名字了)是无辜的,另一名律师曾问过一句重要的台词:“你给他(指男主)做过眼镜测试了?”可见爵士的测试屡试不爽,因此他从未怀疑过有可能会有一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可以成功的骗过他。另一个重要暗示也发生在这一场,黛德丽说丈夫对付女人很有一套,如果陪审团全部都是女人的话丈夫一定可以无罪释放。这一句台词跟后面男主在被传唤时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那么煽情诚恳的呼唤,那么切斯底里的无辜和泪水,以及到死到临头还是对妻子情深不毁的感情,非常之夸张,做戏的成分太明显,联系一下法庭上观众们的表现和愤慨,很容易的就知道这个男人在装腔作势博得同情。而黛德丽在法庭上说了那么一堆恶毒的指控话语,除了为丈夫造势也别无说法。这是一个绝顶厉害的演员和一个为爱而痴狂的妻子以及一个先入为主的自负的律师之间的故事。如果爵士不那么自信,能够仔细的想一想,为什么一个女人千方百计的诱使自己帮丈夫辩护,又在最后关头反咬一口这么一个明显的bug,也许。。。。男主绝对是比他妻子更厉害的演员,奸诈,虚伪,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人们面对一个傻乎乎的老实人即将被卷入麻烦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要伸出手去帮助,而男主把这个形象塑造的入木三分,骗过了爵士和所有的人。对于不熟悉阿婆手法的人来说,影片足够精彩,但对于看到一半猜到结局的人来说,后半场就是一直在每个演员的表现中寻找提示性表情的过程了,比如黛德丽被爵士戳穿时有些过火的表现,比如此时仍然做出一副痴情人样的男主,后半段就是一个不断验证猜想的过程,略无聊。私以为阿婆的巅峰还是东方快车谋杀案。

  《控方证人》观后感(九):如果没有那么胖,可以戴上那个镜片儿吗~

  这是我一边看,一边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哈哈,恕我无知,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那么胖,那个镜片儿真的可以卡在眼睛上吗?

  我是先看了12怒汉,才看这一部的,然后只能感慨,请让现在的编剧自杀100次谢罪,好吗?

  其实在最开始,律师先生用镜片儿反射嫌疑人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人正常吗?如果是我,我就会挡住眼睛,这才合理吧。不过因为我先看了12怒汉,所以我就直接代入嫌疑人无罪。看完之后,我才惊觉,在那个时候,就是为了透露这个人的不正常吧。只有心里笃定了要如何去赢的信任,所以才要装成傻白甜and正气凛然。

  那个镜片儿才是主角吧。最后反射那把刀的时候,简直太帅。

  杀了他?不,她处决了他。

  开心。我可以看到这样一部好片子,洗洗脑子,洗洗眼睛。

  《控方证人》观后感(十):只是一点观后感

  当庭审结束,克里斯汀与威尔弗莱德爵士进行了对下对白:

  “——你说过,陪审团不会相信一个深爱丈夫的妻子提供的不在场证明,不管她如何赌咒发誓说他是无辜的都没用,你的话给了我灵感。

  ——什么灵感?

  ——灵感就是:我不该为我丈夫作证,而应该为控方作证。我应该赌咒发誓说伦纳德是有罪的,然后由你来揭露说我一个骗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相信伦纳德是无辜的。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一切,威尔弗莱德爵士。”

  这段对白可谓是抖下了全剧最大的一个包袱,揭开了最终的悬念。角色急骤地对换,善恶真假虚实才完整的呈现出来。不过有一点我没有想明白:既然克里斯汀是受威尔弗莱德爵士所言才想到这个扭转乾坤的主意,那么为何在她第一次与威尔弗莱德爵士会面时就有了她并非沃尔太太的谎言呢?彼时的她应该已经拿定主意要做控方的证人,而非是受威尔弗莱德爵士所言启发。

  不过抛开这小小的纰漏不谈,控方证人的确不失为一部上乘佳作。

  在观看控方证人时,其实我们都是陪审员,只不过我们掌握的信息比片中的陪审员还要多出一些,不过这多出的信息也都在导演的精心把控之中。在法官宣告沃尔先生无罪之前,在克里斯汀听到判决露出如释负重的神情之前,在克里斯汀向威尔弗莱德爵士袒露一切之前,有多少人察觉到了真相呢?

  也许有洞察力极强的人察觉到了,不过大多数的观众都会像片中的陪审团一样,会相信证人席上那个神色寡淡的女人是个谎话连篇的感情骗子,而被告席上的沃尔是个值得同情的无辜男人,然后投出无罪的判决。

  我并无苛责陪审团的意思,陪审团的判决是在所得信息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情感与理智,作出的合理的判决。这世界的诸多真相都会被刻意的隐藏,眼见未必为实,耳闻不见得是真,我们会在假象的蒙蔽下做出选择,谁也不是上帝,谁也无法还原真相,悲观地讲,我们永远也无法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也不能使正义获得绝对的伸张。这或许就是生而为人的局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