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生》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生》的观后感10篇

2018-01-13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生》的观后感10篇

  《三生》是一部由张震 / 郑雨盛 / 吴镇宇执导,石锦航 / 王欣元 / 崔珍鎬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生》观后感(一):第一个故事——橘子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宿命观点,吴镇宇作为演员倒是颇让人惊艳,角色一旦转换成导演,就未免有点让人味同嚼蜡。很可惜,橘子这个故事,无非是关于救赎的讨论。社会底层的清洁工因不小心将好车刮了道痕,争执间错手杀了富豪女,为了逃避追捕而浪迹天涯。这不是浪漫主义故事,更多的是已经注定的结局,一来归于法网恢恢、二来归于天网恢恢。吴导应该也是佛教徒,片子里不难看出有那么点轮回的意味:一个终结代表另一个开始。杀人犯和流浪汉的相遇,也算同命相连,都在社会的边缘生活,毫无希望可以说。但是流浪汉因为杀人犯的一个橘子而笑逐颜开、杀人犯因为美少女的一个女子如释重负,以物来贯彻始终,牵强一些,多了个执。吴导大可以大刀阔斧的来一场破罐子破摔的“厮杀”,毕竟在逃杀人犯被抓后等待的必然是罪上加罪,于其说教来劝导倒不如不靠外物来救赎——一场自我救赎,成佛之前就入魔,多好。骗子中间还穿插了吴镇宇自己客串的富豪男,被杀人犯打劫的小片段。杀人犯拿着脏钱,肆意挥霍,背景音乐是崔健的“一无所有”,这倒是很切题和实在,非我所有为我所用思想在这里倒表现淋漓尽致。还忘了说全片出现的一个胖大姐,我真心不知道她存在意义,橘子买贵了她吐槽、买便宜了也吐槽,总之就是一个充满了嗔恚的角色,可能吴导只是为了讽刺而讽刺,如果这样,胖大姐倒是可怜的落了俗套,也难逃累赘的窠臼。毕竟最后,杀人犯算是以自我救赎完成了灵魂解脱,被抓前的一幕,也是为了煽情而煽情,一旦为了说事而说事,难免变成笑料。杀人犯留下的字条,感谢美少女的善良,完成了自我解脱的高级进化,还附带五万元的举报奖励——权当抵橘子钱和善良的报酬。导演发心为善,入了贪门,想太多又不想说。

  《三生》观后感(二):三生-三个男人内心片段

  三个不算特别短的短片,窥见的不是三生,而是三个老男人的内心世界吧。

  《橘子》,亡命天涯的男人极度饥饿,狼狈,仓皇,胆怯但并非凶恶,是他的弱让女孩心生怜悯,赠了几个新鲜橘子,男人继续逃窜,受了流浪汉的恩惠,两个卑微如野草的人有了惺惺相惜情感,流浪汉接过那个橙色的橘子时的手舞足蹈特别让我动容。寻常之物对于他来讲是如此的稀世珍宝。我似乎已经失去了物质兴趣,得到或者不得到,需要或者不需要,不再有孩童时对毛绒玩具那般的渴望感。

  饰演男人的成泰燊是个蛮好的演员。吴镇宇则把自己的浮夸架在了那个类似暴发户的角色上,一口港台腔,很出戏。犹记得<朱丽叶与梁山伯>里,才是他正常用心表演,他最近几年接二连三地演烂片,也许只是谋生而已,入戏太深容易累,都这把年纪了,不如混混赚个钱。若以演员的要求看待他,未免太让人失望和可惜了。

  橘子里面有两种女人,一是单纯善良美好拯救者,一是碎嘴市侩的小妇人,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吴导内心女人的样子

  《杀手与老人》他日日跟着他,健身房,街道咖啡馆。他和他一样的缓慢,我甚至觉得,当他在以和他一样的方式生活过后,他就完成了对他的理解一个男人对另一个衰老的男人的理解,以及实现了对自己终将衰老的状态的一个准备

  杀手是优雅的,交响乐,牛肉配红酒,阅读艺术。暴力美学,这是我想起的一次名词。

  《三生》观后感(三):This Moment Is Immortal

  ——走向死亡终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我们仍应积极的面对,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态度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演员是幸福的,笼统地说,作为一名电影人是幸福的,因为在其与他人同等的生命历程中,他们却能体验人生百态,感受并饰演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这是幸福的。

  因为我一直很喜欢郑宇成,嗯,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叫他,怀旧情绪在作祟,一直喜欢他忧郁眼神迷人笑容,他并不年轻,但我正是喜欢他眼神中的沧桑和忧郁,这可能与年龄阅历无关,而是与生俱来的,注定是这样的人,注定我又青睐于他。

  这部电影中,杀手与老人,the killer and the older,其实是不搭边的两种社会角色,第一种以功能划分,第二种以年龄划分,但本质上却永远孤独的代名词,至少在这点上,他们取得了共鸣。在我看来,两人身上有着沉淀般的默契感,电影用杀手的视觉世界勾画了老人的生活轨迹可笑的是,原本健身房和老人必然就是不能共存的两种形态,可是老人竟然每天都会前去并驻留,但他只是在看着别人运动,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折磨。

  电影片段中有几处至今映在我脑海里,一处是对老人行动迟缓脚步无力的拉长,奇怪的是,我没有向他人说的那样觉得冗长拖拉,而是被带入了,就那么像杀手一样,看着老人缓慢的行走,感受着衰老这种不可抗力所具有的魔力,第二处是老人和杀手都在洗澡时给的背影刻画,谁曾想这个世界永恒的法则,皮肤与肌肉的松弛衰老注定,杀手多年以后也将会成为老人。

  当然如果提出几处我的想法,在卖花那里,如果我是老人,我会把花折断,因为它是那样生机盎然,展现生命的活力,我会很讨厌他,甚至虐杀他,但是毕竟我依然年轻,可能如果真的是到了老人本人那个年岁的时候,我能做的可能和他一样,淡然的只是欣赏它的美,当然我同导演一样,都不是那个老人,此情此景,内心之感除了老人自己谁能考究呢,这可能正是生命的不同却妄想不约而同的尝试,嗯,电影就是这样。

  杀手也在衰老,眼睛变花,头发变白,这都是必然的,结尾处杀手将车停在了公路上坡处,只身下车看见远处太阳的升起,眼睛伴着日出逐渐变大,明亮有神,阳光出来了,真好,只有太阳是不朽的,日出日落,无限循环的过程,给与了他生命的希望,他从生命衰老的悲哀挣扎出来,所以镜头切到了他继续在镜子一丝不苟的梳发,这表明了一种态度,活着的时候就应好好活着并珍惜,即使走向死亡终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我们仍应积极的面对,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态度。

  可是事实又是太阳总有一天也终会寿终正寝,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只有时间是永恒的,可是在宇宙面前,时间不过是一枚小丑,有什么是永恒的呢,我也想知道,或许此刻即永恒。

  2014年10月21日

  于寝室,天气转凉,内心坚固

  《三生》观后感(四):只看了《橘子》

  1.虽然我是张辛苑脑残粉,但是还是要说,橘子部分可能用文字的方式会更打动我,拍出来的感觉怎么怪怪的呢,两场给橘子的戏都很一般,第一场的特写过火了,总给人一种有圣母来袭尔等接驾的巨大光圈缭绕感,第二场的对白太干了。还有那个大姐简直不知所谓,仿佛为了跑龙套而跑龙套。

  2美瞳真的是会遮戏的,眼神是表现内心戏的重要出口,脸部动作过大来刻意表现真的很虚假。

  3老嗲嗲感慨喝酒吃肉吃水果的时候,有一种肖申克的救赎在阳光下的屋顶喝啤酒的感觉

  4抢劫和花天酒地的那几段是来搞笑的吗。

  5敢作敢当,我就是辛苑脑残粉,后面两段没看。

  《三生》观后感(五):“橘心”善念! 请为他人奉送一枚《橘子》!

  非常喜欢吴镇宇导演的《三生- 橘子》!

  吴导演不炫技不卖弄,他用最真诚朴实的电影语言讲述故事、表达思想、抒发情怀

  细品《橘子》令人感悟颇深!

  橘子金灿灿的色彩与阴暗卑俗的社会现实构成强烈对比,拍摄地选在深圳也极富寓意!

  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了“世界之窗”,但人们兴奋地迎接繁华与荣景之时,却不经意地关上了自己心灵的那扇(善)窗!

  “逃犯”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饥饿、困顿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孩童们的笑脸、老乞丐的终(衷)言,让人顿悟,生与死 原来都是那样鲜活;善与恶 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水果摊妹为饥肠辘辘的“逃犯” 无偿送上的是“橘子”,而捧于手中的 是小姑娘晶莹美丽的“善心”、是人间纯真动人的“温情”。“橘子” 唤醒了“逃犯”心底善的良知,使其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导演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拷问着人性

  “饥饿”如逃犯的我们,是得到的太少,还是想要的太多?“困顿”如逃犯的我们,是做错的太多,还是承担的太少?“迷茫”如逃犯的我们,是向外看的太多,还是向内看得太少?

  “橘子”是“逃犯”人生观质变的媒介!

  “橘子”是善良、是光明、是美好、是希望的象征!

  “善”是本能,不要将其尘封于心底!

  “善”是天性,不要将其淹没于秉习!(秉性、习性)

  “善”其实可以很简单,在为其拂去尘埃,在将其浮于天际之时,我们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橘心”善念!

  请为他人奉送一枚《橘子》!

  《三生》观后感(六):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Movie

  香港國際電影節打卡

  03/30 <三生>

  8點45的電影,7點半就出了門。一路上看著天文臺把雷暴警告提到黃雨、紅雨,最後直接發了黑雨。下車後站在天橋上,除了過海的巴士和零星幾輛的士,街上一個人也沒有。第一次看如此冷清的西隧感覺有些微妙。突然覺得要是有天把我的經歷也寫成故事或許也不會太壞,起碼可以當做多個國家城市治安的良好宣傳。等走到九龍站的時候,純黑的牛仔褲已經變成了豹紋。

  之前沒來過圓方看電影,影廳比文娛中心小很多所以屏幕也顯得很大,座椅靠背軟到我一直擔心萬一待會兒一激動直接倒在後排觀眾的腿上怎麼辦,嗯,還好沒有什麼讓人激動的事情發生,只是沒想到在這麼舒服的環境下我竟然這麼不舒服地看完了這場電影。

  我承認我對<三生>有著本不該有的預期和假定:比如哥仨都相對話少還有點小深沉所以講故事的風格可能也略沉鬱,比如他們分別演過AB、CD和EF,所以拍出來的人物可能也是這一類型的,比如姜文前兩天正好說了句能編能演對導演來說很是重要。

  lt;橘子> by 吳鎮宇

  我沒想到吳鎮宇的鏡頭會那麼乖。真的很乖。以至於每次人物特寫出現的時候我都會不自覺的在屏幕上比出一個九宮格,真巧,他們的臉每次都出現在交點上。不過他確實還是有在作出嘗試的。逃犯踉蹌走過熱鬧的街市人群時,鏡頭的角度奇特地定位在了他的耳後,我猜導演是想要讓觀眾跟著他的步伐,但那不自然的角度就像是在被人押解著行走一樣。如果有人說這種效果是考慮到劇情的刻意為之,那絕對是種過度解讀。

  當我迫切地需要在逃犯那一雙絕望恐懼而又迷茫無助的雙眼佔刺激我全部的視覺空間時,得到的只是一個站在屏幕右側三分之一處的半身畫面;當那個無助的身影靠在樹下一邊流淚一邊把整個橘子塞到嘴裡迫切地咀嚼甘甜的汁水的時候,我多想鏡頭拉近些再拉近些,我想看看他忙亂剝著桔子皮的粗糙的手指,我想看看他指縫指縫裡無暇清潔掉的污垢,我想看看那橘子的汁水在他指尖溢出在他嘴角流過的痕跡。但我得到的只有屏幕正中央的一個由甚至是俯拍角度的全身鏡頭。你看,當我都意識到應該怎樣才能打動我自己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任何讓我感到哪怕是一絲感動的可能性了。

  不過我是在影片結尾,鏡頭對準在女主角眼神空洞的美瞳時,才忍不住罵出那句”你真不是在逗我嗎”。

  字幕最後告訴我這是發生在北方一座城市的真實的故事。那如果是為了拍攝方便把它放在深圳我覺得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逃犯走過鄧小平改革開放宣傳畫的鏡頭真的讓我淩亂得不知道說什麼,生活在“世界之窗”的人們反而關上了心靈之門?而那個一副市井小民心態買水果的大媽我相信本不存在於原本的事件當中,如果她只是為了襯托對比女主的善良而被設計存在的,那我真的希望不如把這些時間用來更用心地刻畫下逃犯的人物形象

  我覺得我像是在看一則公益廣告,而不是有人在給我講述一段或許曾經感動過他的故事。尤其兩首突兀的背景音樂已經壓過了故事本身,配樂難道不該是為了烘托氣氛才存在于電影之中的嗎?但影片結尾歌聲響起的時候,為什麼只能感到一種更加掉價的遺憾呢。

  其實文字裡之所以透著不滿,只是遺憾他們浪費了一個這麼好的故事罷了…

  lt;殺手與老人> by 鄭雨盛

  電影節的樂趣在於嘉年華似的熱鬧。與多樣的選擇同時出現的是多重的比較。<殺手與老人>在<橘子>之後出現,就已經賺到了基本的好感,起碼配樂一出來就讓我從剛才的難以置信中鬆了口氣。

  那些言語中充滿智慧,思維矯捷用詞巧妙的角色固有其魅力。但更鍾情于那些不怎麼說話的角色,或者是一個角色不說話的時候。“他在想什麼”“他為什麼會這種表情” “他接下來要做什麼”,臺詞的空白簡直是在給人心裡加上了無數的問號。對角色的好奇比對劇情發展的好奇更讓我覺得過癮,情緒已經附著在人物身上,進而思維也會被牽制著。

  故事本身用一句話就能講完,但“慢”反而是這部片最大的優點。殺手可能比他人更加熟悉死亡吧,所以他只是跟著老人的生活節奏,所以他推空針頭里的致命藥水。但老人最終還是會死的,不管兒子是否毫無人性,不管殺手是否帶著同情。

  沒結尾也好,至少不會過於爛尾。

  lt;尺蠖> by 張震

  事先沒做過功課,所以在結尾之前並不知道電影的名字。當影片最後,“尺蠖”二字伴著幾支一蜷一蜷移動著的毛蟲一起出現在畫面上時好像給出了一個最佳形容詞。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用顏色描述出了你記憶里的一種氣味,用文字描繪出了一段旋律,用旋律彈奏出了一幅畫面。

  家庭的建立為人父母的身份之於自己最大的意義是那份責任感帶來的人生動力。人總需要點兒什麼動力吧,來帶你離開那些頹廢放縱與沉迷。所以人們會慶倖小女孩的微笑將他喚醒,他關掉風扇推開妻子的房門,在床邊靜靜地把孩子抱緊。

  但我寧願相信結尾處,風扇再次轉起,生活一切依舊,沉迷於遊戲抽離於生活,尺蠖一般的苟且人生。畢竟人性,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還好,張震沒有給出一個封死我想像空間的標準式Happy Ending。

  都是出色的演員,也謝謝讓我了解到你們看世界的視角,這是我能對這三位導演做出的最好的評價。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movie”,其實都是好故事。這是我能對這部電影做出的最好的評價。

  《三生》观后感(七):第一个故事。当我们的心灵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谁来给我们这只橘子?

  刚咬着牙看完了《天注定》的第一个故事,就在这时遇到了《三生》。看完《橘子》就忍不住想说几句。

  单从电影的拍摄角度来看,作为新手导演的吴镇宇确实没有很高明,从结构构架、剧情铺设、镜头表现,甚至小细节处的硬伤,都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但是,或许因为前面有贾樟柯的大作垫着的原因,我爱这个故事。比起看完四分之一的《天注定》郁闷了两天,见谁都想吵架的情形,《橘子》给我心灵感触更显得难得。同样彰显着社会的阴暗面,却是截然不同的能量在传递。

  “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你的橘子拯救了我。”

  关键时刻,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当人走到了绝境,一点温暖和一点冰寒可以造成怎样天差地别的结果? 一个橘子可以救赎一个人,那么一个故事呢?

  当一个人的灵魂在绝望中凝望着这个世界,那么,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伸出的这只手,是给了他一个橘子,还是给了他一记耳光?

  或许,大家都觉得,那记耳光更真实。

  但我想问的是,当我们的心灵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谁来给我们这只橘子?

  也许,更可悲的是,我们并不想要这只橘子,我们只想要那一记耳光,因为这样,我们将更觉得自己黑暗得有理,并且让内心的怨恨继续下去。

  《三生》观后感(八):嗯,果然我是没看懂

  三个导演,韩国的那个忘了是谁,另外两个是吴镇宇和张震,吴镇宇拍的那个比较有逻辑,逃犯,流浪街头,受尽折磨,救济他的老伙伴挂了,因为卖水果的善良少女给的一个橘子而轰然悔悟,在水果摊前主动被抓,让少女拿到了那5万悬赏...张震拍的比较没有逻辑,失业男,每天打游戏,大概是专业电竞赚钱,忽略了老婆女儿,某一天和女儿外出,然后,便是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对女儿老婆之类的...扼,其实这剧情我是猜的,应该讲的是这个意思吧,原谅我实在没有看懂,但是我认出了男主角是五月天的石头...韩国那个更加看不懂,大概就是讲一个杀手,要杀死一个老人,却总是下不了手,后来在下手之前,老人老死了,杀手抹去老人最后的眼泪,出去的时候,同伴说,你是特意的吧,让他自然死,双倍价钱,然后杀手驾着车走去看日出...嗯,果然我是没看懂...

  《三生》观后感(九):第二个故事——殺手與老人

  有些事终究没有答案

  从头至尾,我真的没看懂导演要表达的。韩国杀手倒是逼格很高,牛排配红酒,阅读有专门的位置,音乐只听交响乐,工具放的一丝不苟,从头到脚的打扮一丝不苟,连制作毒药的桌子都一尘不染。作为杀手如果是处女座,那么雇主倒是开心的,中间人不免头疼了,杀人也要极尽完美可不太好。杀人不是艺术,再怎么演绎也是一场暴力的表演,归不到美学的范畴。杀手的对象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不得不说,老人步行的速度慢到令人发指,如果这边电影是一步文艺片,那么导演倒是骨子里也渗透着文艺的汁。

  片子一开场你就应经感受到画面和配乐,不过看到结尾你也难以发现贯穿故事整体的意境,要么导演打了个机锋:懂了就懂了、不懂就算了。要么导演就只是拍了条片子,随便看看就罢了。你非要这么多解读,我就觉得见仁见智了。

  《三生》观后感(十):三生对峙

  影片想表达的东西过于深刻,我还不能参透。我只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橘子》中因杀人而流亡,最终在大街上被人关心和施恩,决定放弃流亡自首。在被抓时,报答了自己的恩人。

  《老人与杀人》,为什么一个职业杀人不肯杀死老人,影片勉强解释为是老人儿子要杀,可是顺序是因为杀人迟迟不肯下手,杀人的代理人说出了雇主是老人儿子。影片中有一段自己在看书的时候眼睛很模糊,在老人安眠后自己驱车在山谷间的夕阳或者日出也很模糊。是想表达自己后悔还是对新生生命的不重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