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亡实验》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死亡实验》影评10篇

2018-01-16 21:1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亡实验》影评10篇

  《死亡实验》是一部由Paul Scheuring执导,艾德里安·布洛迪 / 福里斯特·惠特克 / 凯姆·吉甘戴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实验》影评(一):你会不会不知不觉的突然的想装个逼

  与电影完全无关

  看这电影的时候突然想起,有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右边坐了一个男子,看起来好像第一次出差外地,听到把手机关机的提示时,很认真的把手机关机收起来了。 但是我当时比较中二,刚刚做完一篇关于飞机能不能开手机的雅思阅读(不知道有没人做过,结论就是科学家认为在飞机开手机对飞机没影响),所以我并没有理会。

  这时候,我右手边的年轻男子很认真的对我说,要把手机关机啊,态度并不是很好。中二的我并没有理会,接着他便一直盯着我看,盯着我看。。。 但是我当然装作看不见啊。。。 我还觉得很好玩,然后他终于忍不住又说手机要关机。 我把手机关了以后,发现左边的大叔在两腿之间偷偷发信息! 就是那种上课玩手机的姿势你懂吗!! 手机夹在两腿之间怕被我右边的正义哥哥发现。

  然后我拍了拍哥哥的肩膀,他没理我,我再拍拍,他不耐烦看我一眼,我跟他打打眼色指了指大叔,然后,哥哥特么脸都绿了,马上扭头看着窗外,我当时真的快要被他那正义凛然的脸爽死了哈哈哈哈 之后飞机灯关了之后很多座位都亮起的手机的光。。。 我又捅了捅旁边的大哥。。。 这位大哥便一直目光凝视窗外风景直到下飞机。。。

  现在想起来自己确实很不懂事,但是自己是真的很讨厌那种热爱教育别人的人,实在忍不住。。。并且想到也就是在飞机上这位大哥才会如此热爱维护秩序。。。

  我想不一样环境真的是会激发人内心本来没有的欲望,那种想要控制别人的欲望

  《死亡实验》影评(二):人性

  电影的开始伴随自然动物弱肉强食猎杀的原始场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人类的一步步进化,走向食物链的顶端,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用知识武装头脑,弱肉强食依旧,暴力猎杀归为进步外的不和谐

  如果正义都可以得到声讨与伸张,那么这样的游戏规则似乎是合理的,不然,做出忍让就可以让社会进步吗?不过是绝对权力带来的弊端。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自卑懦弱的人一旦体会到绝对权利带来的快感,变得比其他人更疯狂的滥用权威。

  谁能想象得到贪婪,欲望让人变得糟践人命,把从坠地开始就被教化的游戏规则抛到脑后,反抗、暴力、以强制弱这都是掩盖下人的本性

  此片看的血脉喷张~~~~

  : Adrien Brody标准文艺青年模样~

  《死亡实验》影评(三):板凳还是三条腿的好

  狱警boss在生活中似乎是一个很弱的人,逆来顺受,四十多岁一事无成,还要被老妈嫌弃,标准废柴男叔。作为一个在面试时似乎唯一一个西装革履的人,他说话和善,很亲切地和特拉维斯客套,这就与实验过程中的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这就变成了一个表述loser突然变成king时内心凶残的膨胀的故事,生活中的loser总会有很多没有由来的愤怒

  所以说电影这种戏剧化的冲突虽然增加了精彩性,但弱化了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人并非性本善。人进化至今,产生了宗教礼仪,有了人伦常情,这都束缚了人类本身的动物性,即占有欲望和权力崇拜。人内心都会有一个声音:我想要我想得到。如果一旦这种欲望可以无限度满足而不受束缚,那就无异于决堤的洪水奔腾得可以把一切埋没了。

  狱警boss可能是在所有人中最弱的,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角色,从开始的树立权威到要求每一个人臣服,再到自己窜改规则,从语言暴力升级到行为暴力,本应束缚他的红灯久久不亮,这是失控的开始。再上升到国家层面,为什么一个集权国家无法长久?当一个二元化国家对立的两方极度不平等,任何一方的行为都能导致这种对峙的加剧,量变积累成质变,最终国家撕裂,弱者再重新书写规则。为什么说三权分立好,同样的原因,增加了监督的一方,三方都有制约,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某某党似乎对三权分立十分的排斥,大学时期上各种课都让我觉得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是一个很巧妙的政治制度,虽然做起事来效率不高,但用好过一个强硬不受限制的无限政府吧。

  《死亡实验》影评(四):《死亡实验》——关于人性的讨论

  本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专门的测试挑选了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作为本次的实验者。他们被分为两组,分别穿上狱卒和犯人的服装,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为了使实验更加真实,狱卒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利,而犯人则被要求戴上手铐脚镣。实验一开始,受试者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然而到了第六天,情况已经变得无法控制,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变得残暴不仁,一些犯人已经心理崩溃,最终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在第六天停止。

  一次实验,两套制服,是什么让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一次众人皆知的实验中暴露人性最丑恶一面?又或者,人性,真的无法接受考验

  诸多权威资料都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而环境的突变,却会让这种可能性表现的更为突出。举个例子,法国国民公会中那些最残暴的成员竟然都是那些平常表现最为温和的人。当环境正常的时候,他们是一些合法的公民或是善良官员。而当环境突变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邪恶和残暴,就连他们自己可能都无法相信,等到暴虐过后,他们又恢复了此前的那种善良和谨小慎微中去,成为了最老实最温顺的民众,拿破仑就是在他们之中找到了最为恭顺的臣民的。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在短短六天内,人的性情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并非他们本身一定是残暴的,而是魔鬼本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当周围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它便会冲出来打破最后的心理防线。

  “与恶龙凝视良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死亡实验》影评(五):忽视的一个问题

  片中参加测试的人,大都是社会的低层,很多人经济能力很差,都是为了14000美金而来,本身这个测试就缺乏理论性,如果真的想测试人性,那就应该有各个阶层的人参与进来,比如不同身份的人,教师医生,律师,学生,力工,屠夫,警察……当然做为本片,主要是翻拍原版。感觉剧情还是有点牵强,一个篮球竟然能把人打成那样,而且从开始就暴动,觉得有点夸张,他们都是为了赚钱,大家都是同一个目的,即使是素质不高的人群,至少是应该先把钱赚到再说吧。当然人性不可测。

  《死亡实验》影评(六):不敢想象自己潜藏着多少人性的恶

  在电影开头,从播放动物之间的相互血腥厮杀,到人类之间的杀戮。但作为安安静静看片的观众,始终觉得杀戮这样残暴的事情是少数,所以也就自动忽略这样的压抑的一段。

  紧接着,片中一男子问男主角,"人比猴高级吗“。男主角和我们一样,当然是觉得猴与我们怎可同日而语。之后,被高额佣金招募而来的大伙前赴实验的场地。二十多个人,被分成看守的狱警和被看押的囚徒组织此实验的科学家其实是有预谋的,他事先通过心理,察觉出每个月都要女人的人,一直被骂鸡屎的人,他们的内心应该都有潜在的暴力因素。那这样的一些人扮演狱警,而特别善良温顺等等的这些人,最后是不是会委屈求全?还是揭竿而起?让这些人扮演囚徒显然也是早就精心设计好的。实验的流程也很简单,两周时间,双方各自扮演看守与被看守的身份,同时遵守五项规则。这五项规则类似参照监狱的生活管理制度,并且保证不会使用暴力进行伤害

  实验开始了,数小时内两方相安无事,囚犯打打球,和狱警说说笑,氛围很好,大家预计马上就可以开心的拿到实验费。不过,就在这第一天囚犯打篮球的过程中,一名囚犯不小心将篮球砸到了狱警脸上,有了个伤口出了血。事情从这儿开始转折了,狱警中有人建议给砸伤狱警的人一点惩罚,不过由于砸伤狱警的囚犯不屑于理睬狱警,演变为对所有囚徒的惩罚。事后,囚徒感觉受到压制,而狱警的自我感觉开始膨胀。这就是恶的开始。紧接着第二天,囚犯不愿吃像狗屎一样的菜,不过此时狱警已经有了权威的自我膨胀,命令囚犯吃。此时囚犯开始挑衅,将菜扔到了打饭的狱警身上,并开始各种叫嚣。狱警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却又因为规则里的不许使用暴力而无法报复。此时,在家一直被叫鸡屎的怯弱黑人狱警,给其他人出主意:他曾经加入一个兄弟会,和这里的情况差不多。尽管不可以使用暴力,但是可以侮辱他们。(笔者后来感慨,果然应了那句话,人一旦聚集起来,就会形成弱肉强食)于是,报复开始了,他们趁囚徒睡觉,带着灭火剂到囚室,对着囚徒的脸狠狠的喷,喷得他们难受得睁不开眼。同时将带头闹事的男主,用手铐铐在铁栅栏上。这样的报复,并没有引来实验组织者的阻止,于是狱警们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权威心理。演变至后来,狱警愈加的肆无忌惮,原本怯弱的黑人狱警从控制囚徒中获得了快感而一发不可收,成了狱警里的最残暴的头头。最后,囚徒被折磨死了一个,因此而激怒了他们,他们不堪忍受,以暴制暴,将狱警暴打了一顿,在差点又要出人命的时候,实验组织者拉了红色警报,宣告实验终结,一瞬间大家又恢复了原来的身份。镜头关注着拿到了钱的实验者们,不再是狱警的黑人又变成了怯弱的模样。”人比猴子高级吗“再一次询问男主角,男主角再也不能肯定了。

  曾经听过在看守场所当管教的朋友讲过,年轻毕业后刚工作的时候,跟着师傅管理这些羁押人员,一开始对这些人感觉无法管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但在一次批评违纪人员后,感受到了一种权威感,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在这里就是管理者。不过,事后,大家总结,这对双方都不好,对被看守人员是一种人性的压制,一种委曲求全,一直奴性。对看守人员,同样会造成心理的扭曲,养成这样的内心膨胀,如何和社会上的其他人打交道,又如何与自己的家人相处。多的是命令式的权威,缺少了交流、沟通与妥协退让。

  到底是监狱这种矫正的形式错误的?还是我们运用的管理教育手段有问题?问题在哪?大的环境下,监狱是有存在的必要,那在管理模式上呢?应该摆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角度吗,可以设想为真心的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帮助他们赶走行为上的不端。

  而生活中又到处有规则,那也是存在强与弱的关系。以强欺弱,还是互帮互助呢。会有人拿着所谓的规则来要挟卡制别人,那作为弱者是要委曲求全,身上的怯弱与奴性被激发,去讨好去谄媚,还是清晰看清一切,跳出这样的规则呢?大智若愚,时常自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死亡实验》影评(七):死亡实验有感

  这是一部有深度的电影,首先主角和那些参与实验者的人被提出要被剥夺人生权利时还是没有一个人退出。呵呵,为钱真能买走人的尊严感到可悲。

  其次,当这些实验者被分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时,双方的地位思维方式以及利益团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来和主角一起参与招聘时认识的黑人可能成为朋友一类的吧。可是当双方的利益集团发生变化,压迫和反抗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在钱和自己统治着地位的驱使下,一个本来有信仰的人居然可以一点一点的残忍暴虐的去压迫他人。

  第三,真正的领导者一定是心灵上的强者而且还要是个有爱和善良的人。这样才能团结人心

  最后就角色而论,贾斯特斯•冯•多纳伊演的黑人的确是个值得人类去挖掘和深究的。一开始犯人把球不小心撞到一名狱警嘴巴的时候,黑人觉得应该小事化了,不想惹事生非,他还没有进入自己统治者的角色。当第二次食堂事件之后,黑人开始慢慢的给自己树立威信,并在一次成功的镇压之后居然得到了身心强大满足。随后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残暴与压迫,但最后过于强硬的压迫导致了犯人最后的暴乱,也直接导致了红灯的亮起。其实无论是狱警还是犯人为了不亮红灯这个大目标都在试着团结协作。狱警为了不亮红灯必须遵守自己利益集团的5条铁规,而由于一开始过度的给予了犯人自由导致了犯人违背了他们的游戏规则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利益集团,因此狱警们采取了制度合理范围内的暴力----即”10个俯卧撑“。随后摩擦不断,以暴制暴,不能做到互相理解和协作。但不同的利益集团必然存在摩擦,这也是人类现实社会中存在但又不得而解的千古难题。当游戏结束,狱警和犯人们走出铁门的看到外面世界的一刹那,他们又变成了同一个利益集团,就没有了之前不断的争斗。

  简单写写,还有好多就不深挖了,太累。。。人的自身本来就是矛盾的,就像我现在写影评一样。煩~~~

  《死亡实验》影评(八):单纯说电影 不讨论心理学

  片子的开头以混乱的形式疯狂插入无数个镜头

  其中有和谐的也有血腥的 有大自然的也有社会的

  加上片头的介绍 开端一共只用了8分钟

  不知道是片子的问题还是什么

  我要手动去调节音量 因为有时角色说话太小声真的听不到

  忽然大声的时候 又有种吓人的感觉

  那个心理实验教授声称的 绝对安全

  剖露了学者为了研究 做着不安全的实验

  他们在摄像头后面看着一切

  却偏偏要等到一切到达了不可收拾的局面才放过他们这群被实验的人

  用人命去换取研究专利

  这是我们历史老师推介的

  他跟我们介绍的时候说 这部片子讲的就是权力的泛滥

  其实在狱警里面不乏有良知的人

  而在犯人里面也不算全部都是善良的人

  男主角其实挺有思想的

  但为了钱 为了生活 他不得冒险

  当中的所有人都是为了钱

  (但男主角说的那句 解脱 感觉有点深度)

  也就为了钱 那几个比较凶暴的狱警不希望亮起红灯

  也可以说成为了更好地扮演

  其实这也隐含了为了钱 而又恰好有权力的人 就会利用权力去获取钱

  相对于狱警 犯人可以算成一个被害人了

  他们没有任何的权力 一切只有服从

  但实际的他们又并不是犯人 理所当然地无法忍受屈辱

  狱警又不能无所作为地

  所以一切的不和谐就爆发了

  又因为他们都是有各自的生活和不同的思想的成年人

  不再是小学生

  所以那种放纵和不喜欢约束也是正常的

  即使他们能规规矩矩地

  但有些狱警还是不能从角色中自拔

  这就是本性

  当然影片中不仅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同时也展示了人性的善良

  对于同伴的患难 无论是犯人还是狱警 都有人愿意去帮助

  他们宁愿不要钱 也不想自己成为一个狂魔

  那个虚构的 飞人

  大概也是那个胖子的理想

  就是成为一名会飞的人

  自由的人

  这部片里有正义 有残杀

  也讲述着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最终大家都看到自己恶魔的一面

  在红灯亮起 铁闸打开的那刻

  外界的光明覆盖了内里的黑暗

  他们都沉默了

  整部片都沉默了

  揭开话题的就是那句:你认为人类比猴子高等吗

  辛辣的讽刺

  其实 影片里面发生的场景在现实也不是不会发生

  狱警打人侮辱人也许已经是监狱的潜规则

  《死亡实验》影评(九):黑人狱警非常符合葛优说的中国人喜欢洗脚

  葛优在非诚勿扰里说洗脚:你知道是什么人愿意在这一间屋半间炕里作威作福找那种把自己捧在手心里的感觉吗?是穷人。恨自己穷过的人,翻身了最想干的是什么,就是变本加厉的使唤人,咱们中国倒退三十年都是穷人,所以洗脚这个行业在咱们中国特别有市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在创业板上市跻身世界五百强。

  黑人狱警,在实验前做的调查,他妈妈把什么骨摔坏了,他需要钱。实验员问他,你和妈妈住一起吗? 他很无奈的默认了。在一个狱警被篮球砸伤后,黑人狱警说他之前加入兄弟会,被老的会员羞辱过。当他第一次羞辱77号后他感受到了快感,从他在厕所的表情可以看到,他很享受这个快感。典型的葛优说的翻身了,他最想干什么,之前被人羞辱过,现在就是变本加厉的羞辱别人!

  刚进监狱,他和77号分成了2拨,发衣服的时候,他还对77号说sorry。那时候他还是和77号一样都是实验人员,扮演的角色还没有代入,等角色逐步代入后,他完全沉迷于他自己的角色。他从一开始罚犯人做俯卧撑开始,一点一点越过自己的底线,而红灯给他最好的借口,每次他加大羞辱的尺度都可以以红灯没亮为理由。沉迷于羞辱犯人,完全无法抽身,最后犯人反抗了,他还依然认为自己是这个监狱的老大。直到一刀扎在77号手上,他完全从之前的角色中抽身了,现实生活中他是个社会下层的穷人,从没用刀子捅过人,甚至是个胆小怕事的家伙,那一刀下去他不再是狱警,他的扮演的角色完全崩塌了,所以他毫无反抗的被77号打。

  说的有点乱,完全不知道怎么结尾,就是看着一个好人在封闭的空间中一点一点沉沦成恶魔,不得不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恶魔只是没有释放。

  《死亡实验》影评(十):津巴多如果看到他的斯坦福实验被改成这样估计会气死了

  人性是什么,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最常见的,性格决定命运啊,人性本善本恶论啊之类,以天性,性格,某些内在不变的因素解释人们的生活境遇乃至思想行为。另一种是不那么常见的,以环境,条件,反过来解释人的思想行为,所谓人性大致相同,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差别,也本无善恶。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往往是因为境遇的不同。比如,若问到有一个人在地上看到十块钱会如何做?一般人的问法是,这个人性格如何?是大方是小气?是自私自利否?而少部分人的问法是,周围有别人否?是否有失主在寻找?津巴多的斯坦福实验就是将这第二种论点,也就是situationism在现实中放大。人们被完全随机的分为两组,狱警或囚犯,在半封闭的模拟环境中,人们竟然完全呈现出了适应各自角色的行为和性情。这是该实验的本意。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基本传承这一脉想法,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大多数所谓性格分类无法准确预测人的行为,环境条件才是稳定的预测因素。我们都是人而已,两个人本性之间的差别未必比两只蚂蚁的大。

  不知道是智力的欠缺,人生观的过于幼稚,还是完全没有耐心去了解心理学实验的目的和结论,这部电影的拍摄完全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性格决定论。好的,坏的,都是个人行为,环境只是将其放大极端化了。这样的翻拍注定是失败的,而且会将错误的观念进一步加强传达出去,甚至会使人听说津巴多实验时和这部烂片联系起来误解本身的意义。。。这位导演,你是不是心理学家们的仇人派来报复的?!?!

  有空我再说说关于situationism。不唐了。导演我恨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