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邮差》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邮差》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17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邮差》经典观后感10篇

  《邮差》是一部由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凯文·科斯特纳 / 奥莉维亚·威廉姆斯 / 威尔·帕顿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邮差》观后感(一):传递信仰,传递希望

  电视放的,没看见开头,那天有空看全一边。

  觉得还不错啊,为什么得了个金酸梅,不值得我晚睡看吗

  2013年,世界经过了一次全面战争,原有的一切社会秩序和一切现代化设施都不复存在人们生活在孤立的环境中。在美国北部一个小镇,人们被一个凶残的暴君统治着。一个流浪者发现了一辆废车,他开始了邮差生涯,并取得了小镇人的信任。最后他带动大家和暴君作斗争,并获得了久别的自由

  2013年,其时地球已被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变成一片荒原。一些小国或者说小村镇散布在现在的美国土地上,一个流浪汉被统治者投进了纳粹式的集中营。从集中营里逃出后,这位人称“莎士比亚”的流浪汉意外地发现一包过期邮件和一身邮递员的制服,为了糊口,他开始来往于各城镇之间,谎称整个国家的公共服务系统正在重建,而自己是邮递员。出乎意料地,居民们收到信后欣喜若狂并接受了他的谎言,很快,第二,第三个邮递员在他的影响诞生了……“莎士比亚”陪同女子Abby隐居了一段时日,等他重新出现时,他发现社会上已经有了一群邮递员队伍,并且奉自己为精神领袖。他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角色,并带领大家与极权统治者展开斗争,夺回失落的美国梦……

  《邮差》观后感(二):信仰和恐惧的战争

  《邮差》讲的是信仰和恐惧的战争。

  相对而言。

  信仰于恶肯定是件坏事,但于善却又不同

  恐惧于恶未必是件坏事,但于善却又不同。

  电影里的最有功者,肯定不是那个莎士比亚,而是追随他的黑人小孩

  若不是他的坚持,莎士比亚早在温柔乡中溺死了。

  而当然,黑人小男孩自我是没有什么号召力的,要是他在大众面前振臂一呼,是个人都会把他当作小P孩。

  所以,他很聪明,利用了莎士比亚的欺骗所带来的偶然的善意

  可以这么说,这是人创造神的模式

  当了神的人,完全蒙在鼓里。稀里糊涂就被人赶鸭子上了架。

  好在莎士比亚还算个好人,要是他是个野心家,或者就是个贪婪的坏蛋,那怎么办?

  你看黑人二把手,几乎把敌人的法则倒背如流,他举枪的样子,完全就是另一个魔鬼。

  如果就这么按他的意思处决了敌人,那接下来的战争将永无止息。

  一个魔鬼将利用信仰代替另一个魔鬼。这事情就没结局了。

  所以偶然加偶然,成就了这件事情。

  让莎士比亚成了一不朽。

  面对邪恶,谁都会恐惧,用枪顶着你的脑袋,你不怕?

  有恐惧,就会求全。我退一步,我能苟活,我进一步,就没命了。

  莎士比亚这样说,没了命的邮递员能送出几封信?

  但的邪恶自来是得寸进尺的。懦弱的人们以为,他们会止步,但自来他们就没停下过。

  没了命的邮递员的确没法送信了,但是有了命,就干脆当不成邮递员了,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也没法送信了。

  人们之间的联系,那种幸福和希望,都无法再建立。这跟你有命无命已经没关系了,因为只有一个结果。

  所以只能反抗,而且是把有命换无命的勇气拿出来那样勇敢的反抗。

  恐惧于善,善就不会有出路。人们在开始不会明白,但总有一天,邪恶的贪得无厌会让他们明白,而不得不拿起武器。

  人们就会建立起自己的信仰,把恐惧转移给魔鬼,让魔鬼自以为是的信仰见鬼去吧。

  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他与生俱来就是向往,和平和自由的。

  《邮差》观后感(三):邮差 The Postman

  1. This postman brings hope to those desperate people.

  2. 片中的Abby长得蛮对我味的,笑起来很好看,还有点像Rebecca Hall。但是一看演员Olivia Williams的其他照片也就…… Abby这个名字让我想起另一个我认识的Abby,照片比本人好看的Abby……

  3. Shakespeare剧本台词英文念起来真的很带感啊,以后一定要现场看一场莎翁剧。

  4. 最后那一枪告诉我们,狗始终可能会咬人,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忠心——that's human nature,动物本性。不过那个将军是该死,我喜欢过分解读……

  5. 最后的决斗方式,和得胜的大结局太过理想化了,除此之外这种末世中的希望真的很动人。一个谎言带来了希望,因为这份希望不可辜负,所以一定要将这个谎言变成全力兑现的承诺

  6. 这部电影里面的爱国主义深感没有必要……正义公平自由什么都可以拿来说,非要拿出United State of America来压人看得我这种天朝公民对此缺乏认同感啊。

  7. Kevin Costner对这种荒废末世的很有偏爱啊,未来水世界的背景设定就跟这差不多

  8. 觉得要加强观众共鸣,更煽情一些的话,一个是结局可以是happy ending但是不要这么happy,二是爱国主义不要多次强调,三是不要设定最后Abby和postman好上(总觉得道义上过不去似的)

  9. 金酸莓给了这部电影5个奖?虽然这部电影是有很多不成熟地方,但是金酸莓评评暮光这样的电影就算了,能不哗众取宠不?

  《邮差》观后感(四):脆弱的剧本剧情 撑不起宏大主题 失望

  不经意发现竟然有部《邮差》,号称《未来水世界》姊妹篇,《未》片我是给5星的,所以满怀期待找来看,结果大失所望

  该片总的印象是,主题凝重大气,剧情太弱,细节硬伤太多,全片无法将观众带入那个破碎的,期待新生机的战后未来世界。

  先说主题。本片背景是未来、战后,残存的人们反击暴君重建文明。这种题材,末世和新世,新奇又深邃,拍好了容易出精品。类似的好片挺多的,《艾利之书》、《我是传奇》、《黑客帝国》、《未来水世界》。个人看法,豆瓣给《邮差》7分以上还很多人说低了,那么《未》片至少得8.5以上甚至9分,与《未》片相比,《邮差》可以说很失败,票房惨败也说明这一点。

  剧情。

  本片剧情很弱,完全不能支撑厚重主题。出于对这类影片的期待,看开头时我已情不自禁地主动进入那个新世界,环境恶劣人口锐减,文明几乎被摧毁,幸存者散居各地以原始方式生存,犯罪横行,军阀割据,无法无天,人们在灾后(战后)绝望地活着。看着看着,我发现竟然被片子给“带出来”了,完全没了末世的感觉,似乎背景放到18世纪、16世纪也可以,没任何差别。3个小时的片子,演出了90分钟的内容,开头是战后的未来片,中间是不知所云故事片,后面似乎又变成青春励志片。剧本太弱,拖拖拉拉平淡无奇,把一个新奇又苍茫的新世界,给俗化成了西部小镇。在这个无聊平台上,演员怎么演也无趣。

  如果能强化剧本内容会好很多。主角设计成因战争而失业的邮差,在战后偶然递送信件,勾起了昔日平静生活的回忆,也带给收信人新的希望,于是自发地重操旧业,也赖以糊口。在前面这些部分重点是交代环境,吸引观众进入那荒凉而绝望的新世界。邮差送信,逐渐吸引了一些旧邮差和年轻人加入,随着邮政逐渐恢复,人们开始关注失散的亲人,关注这个破碎的世界。而一些立志于重建国家的人也依赖邮政系统运送物资、传递信息了解世界。人们重建家园的希望逐渐被点燃,新的邮政系统的使用范围和影响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引起了军阀的关注。野心又暴力的军阀依靠掠夺散居的人们而生存,起初对邮差的活动并不在意,后来意识到一个正在团结起来且快速恢复生机的新世界可能脱离他的控制。欺压、威胁未果,战争终于爆发了。人民和邮差们的装备显著逊于军阀军队,但人民对重建家园的希望已被燃起,依靠简陋的装备和斗志对抗军阀。经历大小小的麻雀战、袭扰战、破袭战,(甚至地雷战地道战,哈哈),终于击败军阀,赢得自由。而且必须表现出邮政系统在战争中的作用,比如比军阀更快速高效地运输物资,传递情报等情节。这样的“邮差”才真的成为重建新世界的主角,而不是打酱油的。

  人物

  本片人物多,但3小时的情节里,没能刻画出一个鲜明的形象,坏人、儿童、平民、“邮差”没能表现出身份个性,似乎都是打酱油的。不客气地讲,除了女主角粉嫩的身体,我记不住任何角色,包括凯文。

  细节。

  本片另一败笔是细节硬伤太多,写些备忘。

  1,片中所有人都不劳动,片头交代环境已经极度恶化,估计草都快不长了,但通片看不到人干活,也不知道吃喝都怎么来的,反倒是到处都有闲工夫唱歌跳舞,甚至还有夜夜放电影的,电怎么来的?汽油、子弹呢?这些都是消耗品,需要不断补给或随时供应的。个人觉得这种片子,对物资、粮食等的来源、使用、争夺,应该加重笔墨才真实。这个问题上,《未来水世界》处理的就非常好,很多内容都用来讲食物、淡水、土、物资怎么来的,怎么用的。在文明毁灭的世界里,人的活动迫不得已都得为了生存而努力,甚至战斗

  2,在荒蛮的世界里,流浪汉随身带化验器具。有残存的器具不奇怪,但能长期都有吗?走到哪里都能验水安全并形成习惯

  3,丈夫腮腺炎,所以妻子不怀孕需要借种。可能有点医学道理?不过不太懂。

  4,借种就借种吧,又调情又激情的,太假。

  5,丈夫因反抗而被杀,妻子被掳走,逃跑以后,跟平常没什么差别,吃喝睡觉说话做事都没差别,还跟凯文逗闷子。这种细节处理很粗糙。

  6,死在车里的邮差已成骷髅,但衣帽、信件都完好。更神奇的是,凯文能在车里找到柴火,并在车里点燃,香甜温暖地睡一晚。

  7,凯文被镇长用枪指着找信件,动作明显做作。

  8,军阀和士兵们,扛着凶残、暴力的名号,其实也没干啥坏事,只有军阀象征性地杀了两个人。

  9,黑人男孩宣誓时,跟凯文两人都做作。一个装神圣,一个装傻。

  10,凯文中枪,自称射穿了胃,这种情况必须做大手术,但不知怎么就好了,可能是爱情力量

  11,凯文挑败军阀,军阀的兵不是反手帮着杀军阀,就是乖乖听话支持和平

  12,年轻人加入邮政而神圣,甚至为了送信都不怕牺牲,真实么?青春励志煽情偶像剧。

  13,军阀可以任意抢劫财物甚至抢人杀人,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收缴平民的武器,以至于片尾平民能够武装出一只部队

  14,女主读信给孩子爸爸会尽快赶回来说爱你,然后就发现男主站在门口,说“信太慢了,我亲自回来说。” 倒是挺戏剧化挺浪漫的,这种水平的情节还是少用为好。

  《邮差》观后感(五):没有天生的英雄,人民选择了你,你责无旁贷

  低估的影片,豆瓣评分只有7.1分。其实就本片质量内涵来说,不亚于《肖申克的救赎》。很多人给分低,很多人说科斯特纳的代表作是《保镖》《与狼共舞》,是因为没看懂本片。如同《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本片我也看过多遍,没有厌倦之感。对于剧情片来说,叙事、节奏是最重要的,从电影技术上讲,本片细致、精致、流畅,没什么硬伤,只有7.1分其实是侮辱了豆瓣们。

  影片类型不知道为什么设置了科幻类型,其实它没有一点科幻因素,按我们的说法应该是架空未来背景。影片讲述2013年,文明被战争破坏倒退,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某片土地被崇尚暴力的人统治,平民心惊胆战,苟且度日。片中文明程度相当于19世纪末的美国,地点类似美国西海岸广袤土地,人们仍旧以马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已经有汽车、电报。

  主人公是个流浪者,逃难者,他撒谎欺骗,冒用他人身份,骗取信任和感情,只为糊口。就连他与后来妻子的开始,也仅仅因为一对不孕夫妻的请求,他只是何乐而不为的一次性爱罢了。可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混混,混社会勉强度日,没有什么使命感责任感,只有求生的本能。因缘际会,因为他的谎言,他被英雄了,最终成为领袖;因为成人之美,不孕丈夫死后他抗起了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寻获一个家庭和爱情。当一个人身上承载了太多他人的希望,当一个人没有泯灭所有的良知,不自觉的,这个人心里的英雄的种子就会发芽,长成一棵大树,庇护身边的人。

  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人们处于历史洪流中,就不可避免的必须扮演角色,be or not to be,必须选择道路,前进还是逃走,必须承担责任,否则会失去自我。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人民选择了你,你责无旁贷。一言以蔽之,时势造英雄。

  《邮差》观后感(六):2013终极神差——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啊,荒诞、架空?好吧,这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但是它用了3个小时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英雄救世的故事——即使那里有种种的巧合。如果以值不值得去电影院看来衡量一部电影的话,那我会说值得,因为3个小时啊,什么电影能让你去电影院坐三个小时啊;如果以题材、演员、效果等来衡量的话,那么不值得,因为3个小时你完全可以看一部更好的电影或者做点其它有意义的事。

  开头的时候,会迷惑为什么2013年世界却变得大不一样了?像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一个孤独的行者,当然,后来故事的背景一点点清晰,但是还是会怀疑。一系列的巧合促成了最后的故事:首先,主人公——哦,不好意思,从头到尾都没有男一号剧中的名字,就连最后的塑像上也只是写了the postman——阴差阳错的成了军队的一员,所以他才能在最后以八项条例向军队的头儿挑战;然后,the postman误打误撞碰上一辆废弃的美国邮车,然后成为一名邮差骗吃骗喝;战争最终能得以结束,我认为Ford是很重要的,他让邮差的精神发扬光大,当然凭借一群热情高涨但却不明现实的年轻人去挑战军队领导并取得胜利,那就太扯了。

  The postman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不在乎任何事,没有任何信仰”,甚至是懒惰和一直逃避的人,他不喜欢战争,他只是想找到西方的某处圣地,安静的生活。可是,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天赋”的人,他不知不觉改变了Ford、改变了镇长、使人们燃起希望,而他做这一切“就像点燃自己口袋里的蜡烛一样”不经意。当然最终他乘着缆车,迎着阳光和呼啸的风——“和平时期我们彬彬有礼,当战争来临,我们就要收起温和,鼓起勇气为和平和自由战斗”。Constantine里也有相似的情节“你不信仰,不代表它就不在那”。有信仰是令人崇敬的,更重要的是在死时依然坚持那信仰。

  女主角Abby开枪射击那段超帅的说,这是个什么女人啊,温良恭俭,但是面对端着枪得男人又毫无惧色,还会外科手术!更重要的是,她爱就爱得彻底,相信自己这辈子只爱这一个人——当然命运给了她变化,这另说。

  遗憾的是没有什么经典台词。

  《邮差》观后感(七):邮差

  四星半。

  开头有点拖沓,但是中间很精彩。尤其喜欢他在军营里不甘心的反抗。从桥上跳下去的那一幕真的很感动。

  也许他觉得自己可以活下来,但也有很大的概率会死去。

  但,不自由,毋宁死。如果没有自由,也没有自由的希望,生存的意义何在呢?

  至于爱情,我觉得剧情处理的也很好。从一开始的纯生理吸引,到后面的真爱。女孩子也不是娇弱的待保护形象,让我很欣慰。

  最后的结局有点拔高意义的感觉,不过老将军干掉伯利恒的一瞬间还是让我觉得很解恨。。我看电影就是黑白分明,好人好报坏人该死啊。。。

  看过很多科幻灾难片。边看边在脑子里回忆三尖树之夜,可能是我看的第一部科幻灾难小说。印象特别深刻。

  很喜欢这种末日启示录形式的电影。

  《邮差》观后感(八):看了很多影评,没有看到想要的,就自己写一下吧。

  我怎么看到了宗教寓意??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邮差,起初只是主角为了骗吃骗喝编造的谎言。但是后来发现这个谎言能够激起人们对生活的希望,能憧憬未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就让这个谎言继续下去,造福万世?

  谁能告诉我,世上到底有没有上帝,耶稣当时宣讲的是不是真理?有人说得清,佛陀的请求施舍和主角的骗吃骗喝是不是有相同的初衷。

  但是都无所谓,如果一个思想,一个信念能让人活的有意义,有价值,那你就去接受它吧,因为它可以让你不再是行尸走肉。

  你要证实这个宗教的真伪是吧?那你要付出代价,也许会是你的生命,就像那些死去的年轻邮差。但即便是到死,你也没有得到真相。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都是满怀着抱负含笑而去。就像共产党员。对了,共产主义也是让人着魔的思想。世上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真伪,却能让人为它至死不渝。

  对后对决的时候,主角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两都是大骗子”。

  如果我是主角的追随者,如果我不幸听到他说的真相,那我会选择继续行骗下去,继续让大家相信,这世上确实有 XX。

  这世上可以没有政府,没有法律,但一定不能让人民失去信念,信仰

  。

  这里结合我国国情谈一谈。当前世风日下,放眼九州,上有贪官,下有奸商。从出卖国家利益到出卖个人良心,从笑贫不笑娼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们缺的什么?难道真的要用宗教来约束人心?未必有效。

  千江有水千江月,但是每个月亮都一样吗?请原谅我的无知!

  《邮差》观后感(九):大规模长久系统保存文明成果的方法

  断断续续看完了四部“Mad-Max”,这个四部曲据说开创了废土(wasteland)反乌托邦科幻片新题材,这类科幻片我非常喜欢,印象最深的是“邮差”,讲一个打印机销售员在社会秩序崩溃、人口锐减之后篡夺了一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把原来的老大阉割了变成自己忠心的奴仆,主角不愿意服从而四处逃窜,冒充邮差四处送信,组织反抗……

  三国演义其实也是讲述一个社会崩溃之后,各种武装力量相互残杀的故事,这样的乱世争斗消灭了全社会90%以上的人口……杜甫的《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社会秩序崩溃之后,如何重建文明?如何防止日益细分的高科技失传?如何避免社会堕入漫长的野蛮的原始状态?如何选择最佳的技术恢复发展路径?这是我长久以来特别感兴趣的主题,这也是外星改造殖民题材经常提及的。

  现有的信息保存技术越来越复杂、脆弱、依赖特定软硬件,比如DVD光盘、U盘都需要特定设备才能读取,而且多数在数十年到数百年内会失效,保存期限很短;所谓云计算,存储在云端的信息依赖特定公司的服务器软硬件系统和文件格式,更加脆弱,一旦电网系统被摧毁就无法取回。如果文明崩溃、城市毁灭,储存在这些本地或云端设备中的海量知识都无法被利用。

  越原始的信息技术,反而有更久远的保存期。原始部落的壁画、石刻可以保存数百万年;古代的碑文历经千年而依然可被识别;古代竹简、草纸或丝绸书籍存在古墓当中也可以保存千年;CD-R光盘的平均寿命只有300多年;磁带寿命可能数十年……

  我觉得应该有政府或超级富豪意识到人类文明的这种脆弱性,然后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设计出某种大规模长久系统保存文明成果的方法。

  这样存储整个文明的数据库应该是分成若干层级的,每一个层级需要使用不同技术复杂度的存储方式,而且要建立相应的使用引导知识(相当于钥匙),并且需要考虑冗余。

  我们不能认为未来该文明巨库的开启者与我们使用相同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多语言图文对照的碑文或壁刻体系,类似破解楔形文字所利用到的对照本可以让后世的学者得以利用图形以及已知语言文字的单词和语法破解一种未知文字。我们需要使用激光雕刻技术将这些涉及到常用词汇的对照文本、各语种字典都雕刻在惰性金属薄板、岩洞内壁、石板上,复制成百上千套,系统密封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地质不活跃区域。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品供民间收藏、消费,这样可以复制出更多版本,就更不容易失传了。

  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体系化梳理,弄清楚各种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样可以摸索出重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恢复的先后顺序,比如冶铁技术取决于铜的冶炼,冶铁需要更高的炉温,需要可以容纳高温铁水的容器,还需要制造高温的鼓风机、烧炭技术。最初级的技术应该以碑文、金片、石板形式激光雕刻发行,供民间收藏。务必让后世沦为原始部落的后代子孙们可以通过发现和解读碑文上的资料制造出各种工具,进而可以一步步引导去发现储存在其他信息存储密度更大的介质上的更大知识库,比如通过解读岩洞壁画上的信息,得知某些石板图书的储存地点,解读石板上的信息除了制造出一些初级工具之外,还可以知道类似纸质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和位置索引,通过纸质图书馆的知识,可以大规模制造工业社会级别的机械工具,比如自行车、汽车、飞机、电脑。当制造出电脑之后,又可以开始解读存储在黄金介质DVD光盘上的数字化知识巨库,进而可以制造太空飞船、核动力设施、DNA遗传工程设备。当制造出遗传工程设备之后,又可以引导后世子孙去深海某些区域提取某种淤泥,淤泥中世代繁衍的某些细菌染色体的冗余DNA中存储了更加庞大的知识……

  ……这个项目可以单独做个网站,然后召集全球所有认可这个项目价值的人们共同努力……

  首发地址:http://xueqiu.com/3167081651/65267969

  《邮差》观后感(十):Hope, Live free or die.

  “Blow,wind.Come,wrack.

  At least we'll die with the harness off our back.”

  影片讲述的是2013年

  没错儿 就是今年

  战后的世界

  正如辐射里那句经典的开头“War,war never change..”

  旅行者 和他的骡子

  他帮它刷牙 还一路吐槽过来

  不禁让我想到了汤姆汉克斯在荒岛余生里的样子

  前五十分钟 我给三星

  真心拖沓 拖沓到让我忍不住去看总时长 02:57:47

  O~C'mon!

  女主角太特麽美了

  Olivia Williams

  吃惊地发现她原来演过The Six Sense 威利斯的老婆

  她是那种无论脸儿还是皮肤都很完美的人 不像是美国人

  查了下真是英国人

  一小时后 六星

  他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现象

  当那个姑娘像救世主一样出现

  我愈来愈发觉 这是一部婚姻剧

  妻子如何激励丈夫

  如何在需要进一步的时候替他一脚

  如何在他最虚弱的时候拉他一把

  “Did I ever tell you how I got to be a postman? I don't know if you'd laugh or cry.”

  他在这一时刻升华

  The Don said, you shall act lika man.

  Yes, he is The man, The Postman.

  影片到这里已经完全显露

  本质即是破茧蜕变

  正如一开始说的

  你还不是一个战士

  但是你会变成一个战士!

  配乐太特麽牛逼了

  注意他们的吻,他们只吻过两次,这很重要,太重要了。

  而所要的全部 也不过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