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百分百》的影评10篇
《草莓百分百》是一部由张内咸执导,王辰昊 / 任祉妍 / 敦婧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莓百分百》影评(一):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南,北,西,东。我们遇到的那些女孩。
今天刚看完。先吐槽一下,刚开始我觉得挺不错的。对于独立电影来说,它已经不错了。但是。后来越看越觉得失望,最后那一段明显可以掐掉。西野走了之后就没必要再拍了。尼玛导演难道把结尾拍成那样是想告诉我们,屌丝永远不要靠近女神?(西野更贴近于女神吧。东凌完全没有原著漫画里的味道,所以尼玛导演你选女主角的时候能不能靠点谱。)女神都是高帅富的?再说了,淳平跟东凌在阳台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尼玛啊!偏要在后面加那么一段扯淡的玩意。我擦,难道没那一段电影就不完整了?淳平在海滩时候已经做出选择了好不?如果他不爱西野,他抱她做社么?尼玛你别跟我说是为了安慰。那时候放手的话就代表结束,拥抱的话就代表在一起你懂吗导演。难道你以为男主角都应该想你一样拖拖拉拉的?后面那一段真特么狗血你知道吗?看过原著的也知道最后西野跟淳平在一起了。我擦,你特么把电影改成什么飞机了?哎,两小时我看完了,前面1个半小时都很不错。后面不知道你还拍什么?
下面说说为什么我还觉得这部电影不错。其实他对原著的更改我就不说了。因为是漫画改编,所以说它比《青春期》更真实,我就不敢恭维。南宫代表了一种青涩,可能会是年少时期遇到的第一类女孩的概括。时而乖张,时而安静,时而搞怪。但,她代表了最初。也许我们的初恋对象就是那样子的吧。北月代表了一种偏执,单纯,一种少年到青年的蜕变。她幼稚中带着一些执著,傻傻的样子很可爱,但这也注定了她不可能一辈子陪着你。要么是她慢慢改变,要么是你慢慢改变,变得接受不了她。不过,某些时候你想到她,你会笑,会发自内心的开心。也可能会流泪。就像想到南宫一样。而西野则是一种叛逆的代表,她离成熟不远,但也跟很多青年一样,还有梦想,而且很有个性。她们还在为了爱情而努力,并没有向社会妥协。可能会有人觉得她们的私生活比较凌乱,但我觉得为了爱,不犯法。那么做点出格的事没有什么。而且成年人的事,大家都懂吧。看得出来她一开始只是为了那一刻的感觉还有想与东凌竞争才跟淳平在一起的。但是因为拍电影的过程,她爱上了那个小子。并且想跟他一起很久很久。我觉得这是南,北,西,东里面最喜欢的角色。最后来说说东吧,她很安静,比西野更加成熟一些。因为她没有那些冲动的行为,但是这也是为什么她没有西野更出彩的原因。她的青春不能说不精彩,但她爱淳平这一点我觉得有点牵强,好感是有的,只不过她略微有些成熟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冲动的跟淳平表白。后来他选择了学长(整个电影最狗血的剧情)。
最后,我看到有人说,西野跟淳平注定会在一起,因为太阳是东起西落的。哈哈。但是这个说法还是挺有意思的。你们也有一个难忘的夏天吗?
《草莓百分百》影评(二):絮絮叨叨致我们的青春岁月
过生日的那天晚上,作为一个24岁的女人,和另外一个25岁的女人,来到南京长白街的那家找了很久的咖啡馆。为了看这么一部冠以青春名义的电影。
我承认我是被那部预告片所吸引。如同去年的迷笛宣传片一样,召唤着我“来吧,来吧”
周围基本都是年轻人,大学生之类的。我们也有回到大学时代的感觉。
电影的拼接痕迹有点明显,我阅片不多还是在开头明显地回想起了莉莉周的画面。片子风格在向日系靠,当然也有彭浩翔的影子,但是绝对免不了的还是中国大陆本土摇滚迷茫山寨之风。
从头到尾弥漫的日和中配语气,让我脑子里面经常会跳出来校内上的那些相册的名字“大学生是一个神一样存在的团体”。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日和,不过我是觉得用的有点量多,您也不怕侧漏了啊亲!
电影的开头弥漫了浓浓的sex气息,是不是青春期的冲动仅仅限于生理?还是青春期简单透明的,也只有生理可以拿来探索一下,其他都毫无思考的难度。
哎,男性啊男性,你们要表达的青春大多数属于你们那个性别吧。
好吧,世界啊世界,你的名字是不是叫男性?
导演想说的话太多,想表达的意思太多,太贪心,太放不下,于是这部电影就在最后显得十分拖沓,说教。随时我觉得戛然而止都很好的地方,都还有另外的结局在娓娓道来。
果然在这点上很青春,我们都贪心,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觉得为什么要放弃,都觉得这就是我要说的全部,我都告诉你,至于你觉得好不好,我不管,反正我说完了。
这是一部喜剧片,里面会有很多笑点。
但是我好像真的还不能免俗,会有感动,真的有,隐藏在那些笑点之内。只是有时候还没有好好感动,就被下一个笑点所融化。
恩,比冯小刚好,唐山大地震如此催泪,只记得狠狠哭,却忘记去感动。
这才是青春啊。
你们那些说青春残酷的人们啊,怕是没有经过更残酷的青春后期以及中年期吧?
要不五月天那好好的五个大男人,为什么明明已经是中年团还非要唱着后青春期的诗啊。
青春多么美好啊。
你说青春是什么?我觉得没有什么。
他们要踏踏实实去生活,没空去思考这么空泛这么装逼的问题。
其实青春本来就是生活一部分,为什么非要弄的那么另类,那么独立于生活呢?
好像过了青春期,我们的生活就结束了,我们就要向现实妥协了之类。都什么和什么啊。好像离开了那个年纪,我们就无法疯狂无法追逐梦想了一样。
凭什么我们的人生要被那样的几年所禁锢啊!?凭什么过了青春期我们就都老了啊!?老你妹啊!
什么叫做青春就应该什么都不做啊。那样你真是过了青春就什么都没有了,一辈子怀念那什么都不做还有人养的日子吧。
我觉得青春的时候爱国爱党也很浪漫啊
想起小时候去书店看书一看一下午
和老师各种顶嘴
偷偷或者不偷偷在阳台上看着学长打篮球发花痴
跟好朋友吵架再哭着和好。
不是一定要留奇怪发型,抽烟喝酒逃课,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放弃所有,个性十足才是所谓青春。
我们不是艺术家,我们没有那样的青春。
请不要就这么否定我们平淡却不平庸,美好而不激烈的美丽的青春时光。
说了很多,我觉得这个片子还是不错的。
至少让我有话要讲,至少让我看完了,至少让我怀念起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还有,原来女人都比男人勇敢,知道追求自己所要的。原来男人都不喜欢做选择,都不敢面对。
我很释然。电影里面5个女人我都爱。
《草莓百分百》影评(三):引子用完就扔了?
引用昆明某位豆友看完片子之后的总结“就好像写八百字作文,最后写不够字数凑字一样!”
我在影片看完交流环节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其实这部电影,可以在淳平拍完纪录片的时候就结束,淳平站在投影仪前面的之后的所有镜头都可以不要。”
也许是因为我站着看完影片的吧。我觉得片子实在是太长了。什么的样的地方是该留下的,什么样的地方是该剪了的,似乎因为是自己动手剪的原因,确然舍不得狠心一刀刀的割。但是当通过“草莓内裤”聚集了三个男生、四个女生之后,“草莓内裤”的用意何在?从他们做车出发拍片开始看起,你绝对不会联想到“草莓内裤”,甚至更别说“草莓百分百”这个名字了。看到张内咸的名字,自然我联系到的首先就是《待业青年》,如此这般,不如让“草莓内裤”做为一个很单纯的印子,不要有爱情、暧昧、搞基、非搞基、萝莉与蜀黍之类的其它线索了。就让观众单单纯纯的看一部类似《待业青年》的一人一句访谈类纪录片是如何做到的。这让更简单,也更容易扣紧主题来说事儿。
“青春”成了一个更大的“借口”。对不起,我本不想用“借口”这个词,但是我似乎想不到其他词汇来形容。容我先如此说一下。一行七人,拍一部名叫《荷尔蒙》的纪录片。关于《荷尔蒙》这个主题切入点很好——“青春”。于是出现了各种名人、非名人对青春的了解,对象选的也非常好,极具代表性。但是,就我的理解,影片里被采访的人说了两种概念上的“青春”。之一,就是青春这段岁月;另一,就是青春这个态度。看过一部叫《张博士》的纪录片,片子里的张博士年过半百,但还是有关于“苏联老大哥”的坚持、要去当俄语翻译的梦想,并不断努力,这就是拥有青春时候的该有的态度,这是一种青春,类似某人说的“青春就是昏睡”。什么又是关于时间的青春呢,就像片子里有个顺了一个他女朋友特喜欢的坠子,然后突然给他女朋友带上的伙子(貌似是个名人,不好意思,我不认识还请指教),那就是关于青春那段时间的东西。我觉得吧,在这一段关于“青春”、“时光机”的对话里这两个概念被混淆在一起、东一句西一句的,说服力和表现力就不强了,甚至还有点凌乱。“时光机”提出,颇有种强力插入的感觉,挺牵强的。
当然,在这一段也有许多我很喜欢的地方,比如音乐和风景的搭配,仿佛是听着Mark Knopfler入睡后的一个美梦,非常舒服。
当“fin”第一次亮起的时候,我觉得影片也该一起结束了吧。为什么不让因为“草莓内裤”结交在一起的年轻人永远的在观众的脑海里快乐下去呢?为什么还要把本身的美好岁月用如此拖沓的手法破坏下去呢?如果是想借最后一段走回最初的关于“草莓”的主题,那这样的目的最重也没有达成,反而画蛇添足的来了一段“什么叫好电影”“DV能不能拍出好电影”的大讨论环节。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创作歌手说过一句话“艺术是主观的”。艺术必须是主观的,不能理解你想法的人永远不会觉得你的作品有什么可取的。比如我现在,我就没有理解导演的想法是什么,也不知道导演在说什么。关于淳平的作品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作品用得着花如此大的力气去讨论吗?参与了整部影片制作的人视影片为亲生骨肉,有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即长的丑,又满身是缺点吗?至于“DV能不能拍电影”这个话题,似乎就更容易回答了,用不着花后面那么长的时间来论述吧。就好比,你证明你是某学校学生一样,出示学生证就可以了,何必还把上课用的书、平时用的作业本、和同学发的关于学习的短信拿出来一样一样给别人看呢?
最后再啰嗦啰嗦演员吧。关于独立的剧情片选角一般选下来都比商业大制作好。前两天看CCTV6一个片子首映,上来了四五个男演员,其中除了一个打扮特潮以外,其他几个人长的几乎一样,这样的审美是会被唾弃的。马龙白兰度、约翰尼德普之所以会被推崇不就是因为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与众不同么?关于《草莓百分百》,选角很有意思,三个男生,各有特色,性格分明;四个女生就不得不说说了,西野确实是个美女,也确实像她自己在片中说的“我不会演电影”,看得出她在努力,但是她确实不太会演;东凌就算了吧,从头到尾我没有在她身上感觉到任何东西,诚然,她确实很漂亮(说起东凌,还得说说东凌最后的结局,很狗血,也确实很现实,不嫁给这么一个大牌她怎么出书?这确实是男人和女人的些许不同);北月这个角色我觉得存在性不是那么大,但是演北月这个姑娘确实很不错,那股有和没有的劲儿出来了,也确实是笑点之一;南宫,真挺萝莉的但是装扮也确实表现了她不萝莉的内心。
但是到最后,我都没觉得片子和“草莓”有什么关系,如果“草莓”是个象征,恕我眼拙,我也没看出来象征着什么。至于“操妹”也只是一个笑点吧,可是这样的笑点在笑过之后也没留下什么。所以得出一个结论,把引子用完就可以扔了?
《草莓百分百》影评(四):宅男的梦想
豆瓣的电影评分靠谱吗?常看到《豆瓣评分八分以上的电影列表》这样的帖子,无聊。就像电影里问的,你觉得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有人喜欢就是好电影。有多少人喜欢才算是好电影?就你一个人喜欢算好电影吗?
你喜欢的就是好电影,你为什么要去管别人说什么,你为什么要去管别人给这部电影打了多少分?
我喜欢这部电影。
我要拍一部电影!淳平在讲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我到底想要干什么?
一群人开始闹闹腾腾的拍电影,镜头晃来晃去,在每个人脸上停顿,各种燥的,傻逼的,无聊的,安静的,狂热的表情。
青春是什么?我最认同的是,青春就是折腾。
最疯狂?我自己也不知道。虽然总是说趁着还年轻要去做点疯狂的事,但是还是没有什么疯狂的小事做成了。
多少毕业生走的时候大喊,再见了我的青春!他们毫无例外的认为大学的结束意味着青春的终结。可是你还燥着你就青春呢。
这其实是个有关宅男的梦想的故事,各种美妞儿爱上一个宅男,跟着他一起燥,后来他的青春里留下了一个可以用光盘记载的梦想。
快点去写论文吧混蛋!
《草莓百分百》影评(五):青春你肿么了!
看过原著再看改编电影的人伤不起啊有木有!!!电影和原著完全不搭啊有木有!!!借了原著的壳表达的是另一个idea有木有!!!
电影的前75分钟太欢乐太淫荡太令人浮想联翩有木有!!!淳平的超级狗屎运太令人眼红了有木有!!!四个美女以身相许有木有!!![当然要是能再美点就好了]。。还有那对伪gay!!!其实他们就是一对吧有木有!!!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拍电影追寻青春有木有!!!宅男萝莉网络词汇以及男主无比日和的台词以及伪AV的桥段真是让人身临其境难以自拔有木有!!!第二个预告片其实是精华啊有木有!!!淫荡却点到即止撩人啊有木有!!!
紧接着剧情急转直下啊有木有!!!那么好的电影却没有获奖啊!!!男主靠发传单为生啊!!!北月陪人唱歌很三陪啊!!!南宫真的变成了猫啊!!!西野居然不回来了!!!东绫成了大作家但是居然是被包养的啊!!!淳平你爱上了被包养的女人啊!!!太狗血了有木有!!!说好的大团圆呢!!!作为一个俗人,看到结局我是如此的怀念原著的大团圆啊有木有!!!东绫虽然也是大作家但是木有被包养啊!!!西野虽然去了法国但是学成归来啊!!!北月虽然打工但是很有尊严的自给自足啊!!!南宫木有变成猫啊!!!是人啊!!!人啊!!!最后,淳平爱的是西野啊!!!西野啊!!!美丽可爱穿着草莓小内裤手艺很好的西野啊!!!而且他们在一起了啊!!!现实如此残酷就不能在电影中让大家美好一次圆梦一次么!!!难道青春就是肿么悲剧么!!!
于是电影的另一条线索出来了啊!!!青春到底是神马啊!!!虽然有那么多的人回答,但我还是不知道青春是什么啊!!!作为一个一路循规蹈矩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生活中既是强迫症又是偏执狂,充满了各种纠结各种顾虑各种条条框框,过去的几年我什么都没干啊!!!完全荒废了有木有!!!不是那些有着梦想有着目标努力奋斗的类型啊!!!也不是那种疯狂热爱学习,成就学霸地位的啊!!!和校园风云人物,各种大奖小奖拿到手软的完全无缘啊!!!也木有通宵达旦打着游戏在虚拟世界追求成就的啊!!!更没机会风花雪月花前月下在毕业之前说分手或者不分手啊!!!!我都干了什么啊!!!为神马混着混着日子就过来了啊!!!今天买电影票时突然发现再过一年连学生证都没的用了!!!我肿么突然变老了啊!!!太伤感了有木有!!!毕业季神马的最讨厌了!!!
.s. 回到学校发现二牛在列“大四要干的N件疯狂事”。。其实我们的青春就剩一年可以疯狂了有木有!!!。。。。[如果明年这时候看见有人在食堂买30个牛肉饼,在十大歌手比赛唱爱情买卖,用手电筒照情侣,在宿舍楼下喝醉了吵架,不用说,你是我们学校的]
《草莓百分百》影评(六):36分09秒,我已经快要有想死的冲动
看完第7分钟的时候我问自己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草莓百分百么。
真的没法连贯看,断断续续现在看到36分的时候我真的有砸电脑的冲动,怪不得张内咸捏着这电影不肯放出来呢,感情是太差劲了没脸给人看吧。
我了个去,连俳句都出来了,请问你是在模仿小丸子的爷爷吗?!
没看过原著没有发言权,但是好歹你丫是一部中国的片子,请考虑中国观众的感受好吗?另外,导演您真的不懂二次元和三次元的世界造型是完全不能照搬的吗?还有,请问这么丑的男主角为何这么多女人爱?还还有,这些女演员都是被你潜规则过的吗?怎么能一个比一个丑呢?
还有,请问你的咆哮体是在模仿日和吗?
一个满口都是网络用语的男女主角怎么能让人这么觉得不自然,我鸡皮疙瘩都开始暴雪般掉满地了好吗?
我他妈的就想说,一个非主流的男主角如何拯救另外四个非主流的女主角?
真的,一部所谓的电影能够业余成这个样子让我非常汗颜。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都能比你强上百倍好吗?不要说广告,就是很多大学生电影都能够完爆你了。你这充其量叫票友的自娱自乐品。
演员的演技一级差。那个什么东凌的港台腔恶心不死人。剧情毫无逻辑头绪。逆光什么的请不要再出现了好吗?!岩井俊二的逆光我已经看逆了!!现在日本新出的小清新出现这种画面我都无力承受,你一中国电影,真的是。我擦了个擦!!!
一开头就给人莉莉周的感觉,画面也好,镜头切换也好,什么乱七八糟的全都太日系了。
请问这是一个蹩脚影视学院大四学生勉强赶工出来的一部充满模仿气息的毕业作品吗?
当真无法了解导演的底气何在。
我在这里向所有人不推荐这部片子,如果你们存心找烂片那我拦不住你们。
最后结论就是,那段关于青春是什么的预告片确实不错,但是片子,还是省省吧!!!
---------------------------分割线--------------------------------------------------
后来勉强看完这片子,总之就是很烂,反正上面也说了,本来不打算说什么了。然后今天看了评论吧,有人说我是傻逼。我觉着特可疑。怎么说呢,影迷各有所好很能理解,一个片子不同的人看打分可能天差地别,但是您一句没有理由的傻逼让我起了八卦你的情绪。我看了下面那个在别处的ID,貌似是草莓的工作人员之类的吧。
那么我只能说我现在不单对这个片子很失望,我对这个片子的工作人员同样失望,我想以后这些人再出作品我是绝对不会去看了。你把作品当孩子护着,觉得它很可爱,无可厚非。你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大可以摊开来和我讲,毕竟我也是一个业余观影者,不是专门搞创作的,也不是学电影的。但是您这种无法接受任何批评的态度实在让我觉得很可笑并且很可怜。
这个在别处的主页有唯一一篇文章,里面写道:豆瓣有一群傻逼专门注册了一堆小号来刷草莓的低分。说实话我觉得草莓在豆瓣的评分并不低,我甚至怀疑这个分这么高是刷出来的,这个低分不知道从何而来。另外,草莓的影响力还未大到让人空到注册小号来给你刷低分吧?
我很敬业地看了现有的59篇影评,看到不少评分低的影评下面有被人辱骂之类的话,我是否可以怀疑是你们创作人员及亲朋好友在一众护短?
真的,说实话,现在这个片子如果走到这个地步,我真的觉得不单单是制作上的失败,其他方面一样很失败。
关于全片最后的评论依旧是,采访那段很多人的回答很真实,也确实很感人。但是其他的剧情七拼八凑,实在是很扯淡。
《草莓百分百》影评(七):对待独立电影我们要有批判的包容心。
昨天一个人跑去看了《草莓百分百》。显然我对这部独立电影的期待完全来自那两个版本的预告片。整个片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剧本有些松散,人物关系的搭建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这样人物之间的感情推动剧情有点勉强。电影整体的节奏把握的也不是很到位。但是我知道做电影不容易,尤其是做独立电影。这点导演是值得让人尊敬的。我们对待独立电影要有一颗批判的包容心。哪怕再差的电影,也会在某个场景或者某个场景给我们带来感动。其实故事最后的那段感情收场,让我心里还是挺难过的。人生真的充满了太多的突如其来和不期而遇把我们变得措手不及了。人生难道真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与错过吗。
电影中的插曲是gala的《young for you》结尾曲是刺猬乐队的《白日蓝梦》。两首歌我很喜欢很喜欢。电影中很多场景都是在秦皇岛取景的。看到秦皇岛的海备感亲切。两首歌和海直接把我带进了无尽的黑暗与回忆中。我怀念那些从我生活中出现了又消失的人。我们曾拥有的欢愉如今变成了一场空洞的孤寂。我的青春留在了那片大海的蓝色中。
电影没有好与坏。就如电影中的那句台词一样,只要你用心拍了就足够了。也许我们都需要成长,浮华总会散去。沉淀的东西才会变得更加真实。只要你我在某一瞬间被打动就好了。
《草莓百分百》影评(八):这是一部亮点很多的电影,却混乱不堪
青春就是用富余的时间,屏蔽掉所有社会责任,跟朋友一起去雕塑生活。没有过这种体会的人又怎么能感受到呢?但对于社会中的人,必须是可以利人的,只有这样,其它人才会利己。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规则。
“青春”和“成熟”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硬是搓揉起来,必定混乱。就如同电影所表现的一样:”现实“与”电影“不停的转换、青春者与成熟者回答的不断交替出现、以及”导演“多次提到的”就像在做梦一样“的美妙生活与”北月打工后生病的场景“的穿插。
如果屏蔽掉关心你的人,仅仅作为一个人来说,生存下来只需要食物、朋友和一点点不至于让你放弃生命的快乐。也就是说,在这两个世界你都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背课文吗?你还会选择高考吗?你还会选择朝九晚五吗?
人类社会的建立,确保了人类的安全、生活品质。但同样葬送了选择的权力。不可选择的“义务”教育、不可选择的“毕业出路”。我记得当年大四,每当父母问起我:“考研、出国、找工作、考公务员、自己创业,你想选哪样?“。我都会极力平复内心的震动,即使这样,还是能听到内心深处传来一丝声音:”为什么要在这些里面选?我想要的只是”食物、朋友和一点点不至于让我放弃生命的快乐。“
但,我在其中选择了,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
进入到社会后,我们得到了食物,得到了新的朋友,得到了让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那点快乐。我们慢慢学会了它复杂的游戏规则,慢慢抹掉了内心里迈向另一个世界的种子,慢慢地,我们成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我们偶尔听到别人在谈论另一个世界的人。我们可能会说:”SB“。
然而,如果当时,选择的另一个世界呢?电影中的那个小圈子,是不是能够一直这么下去?另一个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场景?想知道的话可以看看张内咸的另一部电影《社会青年》。
回头来再看看这部电影的诸多亮点。
1、最后一段中”导演“与”小说家“在天台的对立。
两个怀有梦想的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嫁给了”小心眼学长“,成了现实中的小说家,另一个放弃了梦想,做起了”婚姻摄影“,而谈话间仍然很在乎”电影“。这就是”青春世界”的两条不同出路:一条是:”让梦想成为现实,牺牲自己喜爱的,为别人的喜好去写小说“,另一条是:“把青春埋在心里,接受现实”。
2、”导演“同学对”电影是不是可以只拍给一个人看?“这个问题的思考。
“电影是不是可以只拍个一个人看?”这个问题问出了“青春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本质区别。做事的时候是不是只有“利人的”才是有价值的?当从小就被接受了这条准则的“导演”,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想当的是社会世界中的导演,在两个月的寻梦之旅中,拍摄了自己最想拍的电影,做了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虽然最后他的失败了,没有成为社会世界中的导演,但在拍摄过程中,他的内心慢慢踏入了“青春”的世界。对于这个问题,在刚刚失败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但在电影的最后“老友聚餐”一幕中,他的回答是肯定的,镜头特写故意给到了“东凌”,同时“导演”的头和眼神都是冲着“东凌”,显然他虽然不在拍电影,但是他觉得有必要把他的答案要送到东凌的心中。片中男主人公的内心从“社会世界”中,真正踏入了“青春世界”。他不再拍电影,但他却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而这时,另一个人“东凌”,却截然相反。
3、草莓内裤的主人
片中女主角们都有可能是草莓内裤的女主角。但是最后没有揭晓答案。但是从天台对话中可以猜测。草莓内裤的主人是东凌。然而在“单杠”表白之后,就不是了。这样的话,其实在电影中,每个女人都有一条草莓内裤,主人是谁,而在于喜欢她的男人,只要这个男人喜欢这个女人,她就穿着一条草莓内裤。草莓内裤在整个电影中都只是一个象征着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时候的那种感觉的符号而已。而最后表白的,只有一个人,所以东凌说:“如果现在你问我,我还是会说不是。”
4、“一定要是大团圆的结局”的北月
北月在电影中其实戏份不多,但的确是最令人怜悯的人了。“口是心非”、“看到悲剧就哭”、“打工筹经费”,最后一句“一定要是大团圆的结局”。如果注意到的话,很容易会被感动吧。
混乱不堪:
整部电影只有120分钟,演员、摄影、道具、场景都没有跟上,再加上导演的稚嫩,电影中很难找到一条主线,各个场景的切换也很生硬,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只有是混乱不堪。再加上很多地方还存在含糊不清,前后矛盾的问题。整部电影如果第一次看。让人很混乱,很痛苦。导演的专业功力的确差了很大一截。
另一方面,两种相互排斥的世界观在导演的手中不停地搓揉着,让我的回忆伴随着内心里坚守的现实不停的旋绕、交叉、分裂。更加地混乱不堪,很难得到一个稳定的平衡。
不管怎么样,电影还是能够表达一些我想要看到的东西,我觉得很喜欢。这就够了。既然是大众点评不是专家推荐,那就只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就好,不喜欢的就打一星去吧·~哈哈
《草莓百分百》影评(九):青春,就是把爱变成一种信仰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勃起的生殖器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让伤感双鱼座哭泣的话题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疯狂的追一个女孩,疯狂的喜欢一个男孩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爱上不对的人,在不对的时间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各种操
花花姐说:
青春就是找个男的撩骚,还不想让人上。青春就是天天想当婊子,没事还想立点牌坊。青春就是想谈朋友,又想一个人。。青春就是想有很多的钱,然后养点小白脸。
我的青春是什么呢
于我,青春就是明着暗恋你的那八九年
无论你是三十岁的大叔,还是大肚圆圆不忍睹
你永远是我的少年
你留给我的青春,是用几个纸盒箱都装不下的小开本漫画,是大大头得SNOOPY和放在床头的多拉A梦,是看到白衬衫吉他男的怦然心动,是为了《北京卡通》《漫友》《卡通王》的省吃俭用,是告诉自己不能哭、天气不好心情也要好的固执念头。
你留给我的青春,是“我要到南方我要到南方”不可阻挡的逃离,是一个人背着包走在路上不回头一直的微笑,是想追随你的脚步但又决定活出自己人生的矛盾。
你留给我的青春,是我一直折腾下去的动力。
《草莓百分百》影评(十):青春就是在还不需要承担太多东西的时候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天上午收拾铺盖卷最后一次从学校滚回家。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之后的感觉就跟被学校上了四年最后终于射出来了一样,只有疲软和空洞。
看到别人分享的这部片子,是标题吸引了我,乱七八糟一长串人名的客串演出。点开一看才知道完全是坑爹啊,这片子跟那些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这样一部片子,拍摄粗糙,对白突兀,几乎没有任何逻辑的场景拼接。就跟我的大学一样,几乎找不到优点。但是那里面的东西就有一种莫名的真实感和存在感。无法否认。
电影是什么?青春是什么?有没有时光机?这些永远没有定义的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构成了一幕幕的日子。
梦想和为之而做的努力,那个执着而自信的瞬间最能打动人,哪怕真的什么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