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经典影评10篇

2018-01-22 20:3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经典影评10篇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是一部由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执导,加里·奥德曼 / 科林·费尔斯 / 汤姆·哈迪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一):看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看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粗略地记录一下记住的东西,主要是记忆一下对主角的刻画,

  没思路很乱,有时间整理。

  来看看怎么安排个人物的,奥德曼饰演的斯曼雷,出场就是一语不发,老总突然宣布他要一

  起退休,明显是没有打过招呼的,他只是扭头看看能看出惊讶,但还是微微点头,在与老总相

  视无语后独自回到家中。

  继续出场,冬泳,一个老特工没有其他的嗜好,良好生活习惯,洁身自律。起床,看了看镜

  中凌乱头发自己,换了眼镜,(心里上确实准备好要换一种生活了。)门上塞了东西,屋桌

  上有他妻子什么微笑的字条还是信,没看清。(现在还不能看出什么,看到后来就能联系起来)

  再次出场,是被任务汽车内把彼得弄得狼狈不堪的蜜蜂,被他轻轻地开窗放出了。(由此,

  斯曼雷的形象第一次白描出来,冷静,自律,城府,内心深邃。)

  圣诞舞会是不断的插叙进来的,通篇看完可以感觉的那里边安排了很多情节和人物关系,这只

  记录主角的,第一次出现舞会,斯曼雷对他妻子说圣诞快乐眼神温柔,目不转睛,与平常

  别迥异还有嘴角的微笑,比尔在镜头虚化后,与斯曼雷交集。

  在那个被辞退的女特工家中,女特工说到他妻子的时候,斯曼雷突然抬高了语调,用问题打断

  了她的话,(这里第一次交代,他和妻子之间似乎发生过什么,他的妻子是他心中不能触碰的

  底线,也为后边埋下了伏笔)。以至于再次回忆的圣诞晚宴上,当你看到斯曼雷在寻找,然后

  发现窗外有什么的时候突然有些迟缓的脚步和痴呆的镜头时,就会想到,是不是他看到他妻子

  怎么了(结果果然是,对于一个城府极深的老头来说,什么事在他眼里都不过眼,唯有心底

  深,最柔软的东西才能让他如此反应,这在前边交代),也不得不说奥德曼出色表演,让人

  物的性格体现的完整合一。

  在面对,在群人在老总面前争得面红耳赤以及老总发怒时候,彼得怒打塔尔时,依然一语不发

  ,极为冷静。在明知道艾琳娜已经被杀,却在要求克林拿救出艾琳娜作为他工作的要求时,说

  了句,一定尽力。(老狐狸)

  在与塔尔的对话时候,刻意描写塔尔说话时候手不知道放哪,最后压在了腿下,(一个老特工

  的狡猾与尖刻,头脑敏锐,言语犀利)

  在他最后回家的时候,与开头是一个镜头是同样的机位,不同的是这次在远端虚化的有个女人

  的影子,而斯曼雷看到了,有些不敢相信,好像有点站不稳,手扶了一下扶梯的把手,这对于

  一个身心依旧强壮的人来说很难见到。(再次说明了他妻子在他心中的位置

  乱七八糟先记下这么多,快忘了,其他先不记了。

  片子拍的还比较精,比如后来斯曼雷提到的打火机片头就出现过等等,有不少类似的交代镜头,

  细节调度到位。顺便说一句,影片结尾处的歌曲好听,好像用略带诙谐的语调娓娓道出的一

  无奈而又悲伤故事一般,挺符合片子的意思,整个片子谈不上引人入胜,还算耐看,演员

  位的表演和叙事的处理出色,不乱。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二):阴谋?还是平淡

  在看完整个电影后我整整思索了十分正左右,终于我还是觉得其实乔治其实就是卡拉。

  1.如果你仔细体会,你就会发现乔治其实很爱自己的妻子,很爱那种,他不会就这么把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所给的信物就这样给一个陌生人,反而当他作为卡尔出现的时候时刻不离那个火机,我觉得是作为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需要爱人力量

  2.Mark Strong 中枪的时候他看见了卡尔的火机,而那个时候乔治却正好出差。刚好不在局子里。巧合?

  3.Colin Firth 一直以为是他勾引了乔治的媳妇,其实我觉得是乔治为了国家儿做的苦肉计,影片最后,乔治回家的时候他媳妇在家等他,那一刻其实应该表达的挺明白的了。

  4.有一幕乔治喝醉了,和“福尔摩斯”谈话,我觉得那一幕最能直接表白表现出他和卡尔其实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说所有的一切 都是“乞丐”的阴谋 锅匠啊 裁缝啊 士兵啊 穷人啊都被乞丐玩了 完了之后还不知道。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三):故去的年代

  这部电影,适合原著迷们,设成静音、摘掉眼镜,模糊的去远眺一下色调和场景感受一下节奏,在脑海中具象出书中的营造的环境气氛,然后——关掉播放器去看书!

  一旦分清了影片中谁是谁听他们说说话,这个美好的肥皂泡,就破灭了。

  对于非原著迷,

  如果你想看间谍题材的动作/阴谋大片,还是去找碟中谍吧;

  如果你想看普通斗志间谍片,密码风云啊蛇啊之类的都可以;

  如果你想看⋯⋯本格的间谍片,而且不怕动脑子,那这片子适合你了!

  这本书是我小学时候,在爷爷家书柜里翻到的。

  那时候的人名翻译,还带着浓重的时代特点——中文化经典的“郝思嘉”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但是对着叶普溪这种仿佛修道之人,实在有一点点出戏。

  爷爷有很多间谍小说理论方面的书。埃及的,苏联的,英美的⋯⋯带着猎奇心理,我几乎读完了全部。即使在那个时候,这本书也是很独特的。

  虽然十岁的年纪,对这种偏于平淡的叙事风格是比较缺乏耐心的。

  十五岁时候再读,二十五岁时候再读,感觉都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它比其他很“炫”的充满技巧风险、香车美女等等的间谍故事,充满着难得的真实是的,真实。它能让你相信,这真的是曾经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故事。

  所以这部电影。。。作为书迷,我真的感到悲哀

  它唯一的好,就是忠实再现了书中那种书页泛黄、陈年凋敝、平缓淡然中却暗藏紧张阴险的气氛,压抑无奈的气氛。

  可是!!可是!!!所有人的选角都太。。。。别说不符合我的想象了 ,甚至不符合书中的描述!!最后十秒钟,让我最后的容忍变成了0。。。不可以,不可以把smiley变成如此老谋深算的角色!!!他不是这样的!!故事不是这样的!!编剧莫非以为这样才能体现间谍系统内部的权利倾轧勾心斗角吗??可smiley不是这样的人!!老总不是这样的话人!!如果是的话,他们当初决不会落到一个郁郁而终一个扫地出门的下场!!这种选角这种改编,只会让人觉得错乱。。。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局的设置、演变,是有主动或被动牵涉其中的每个人所影响的。无论其影响力大小。每一个微小的改动,都可能整体逻辑带来沉重打击!!

  唉。。。半星给演员,半星给整体节奏控制,半星给摄影,半星给道具 。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四):伟大的致敬,失意的沉沦

  我首先要为我看到前二十分钟睡着了而抱歉。。。我竟然睡着了!!!

  真的是五体投地俯首帖耳的致敬于这个没有高潮却处处高潮的经典之作。我只能说,这个英伦老班底深深的撼动了我的内心啊!!!这种震颤感让我现在真心想要为了自己前面睡着而猛抽耳光几次!!!

  归言而论,平淡的演绎的确很出心理的纠葛,在故事的叙述和伏笔的设置上,也都非常的让人赞叹。至于LQQ极力赞赏的那种细节的描绘,我只能说这种英伦的传统充斥了一种令人疯狂的膜拜。这部电影表面打破了那种印象中的谍影戏,没有惊艳,没有敏捷。但是,其中暗含的敏捷与惊艳,恰是目前个人看过的所有牒戏中最为震撼人心的,那是一种脑袋上的冲撞。

  如果说故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就是时间的安排上我一直混乱着,或许是智商欠了些。。。怎么样都觉得史迈利是神一样的存在啊,破案骁勇啊,且待有人给个解释。。。而且这部戏中的史迈利给人的前后感略显违和,那种老婆红杏出墙的失落感和最后微笑掌权的掌声起之间有种恍然失真的伪英雄气。。。而看到一半就猜到科林是地鼠,是否给我的判断带上了不一样的色调。。。有些凌乱,不知道是不是想的偏了。。。

  想要去看看原著和1979版的片子,可能会对这部的感觉有所改变,或是产生新的想法

  总之,震撼与失意感一直围绕在心里,但是,如果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想要睡了,奉劝坚持一下,连贯的思考可能产生更为惊叹的效果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五):未看过原著的激情理解 --- 一盘始于1955年的大棋

  1. Smiley基情畅想在心底,但囿于时代社会因素不能正视/理解自己。所以虽然与Ann一直无法搞好关系,却又不清楚根本问题出在哪里,感情生活很苦恼

  2. Smiley有感于自己所服务的体制有缺陷辛苦卖命的价值无法体现,事业忧伤 (01:14:20);

  3. 55年 遇到视死如归之Karla,事业精神上被其震撼。Karla也乃基情中人(01:13:14)通过耐心聆听Smiley的倾诉,指明其情感真谛。Smiley事业感情双双得到解放,被成功反策反,并送上定情信物LIGHTER ALL MY LOVE;

  4. 老CONTROL初步怀疑Smiley是mole,派出Jim赴匈调查。Karla Smiley 联手搞砸此事,老CONTROL被迫下台,为Smiley当头扫清第一步;

  5. 老CONTROL此时已认定Smiley就是mole, 但苦无实证,为防后患于是强拉Smiley一起退休;

  6. Smiley对此措手不及,于是先迅速干掉老CONTROL(没看原著这会觉得他死的非常突兀), 再通过Karla做套迷惑副部长,将其重新推回调查组;

  7. 一步一步,在Karla 一盘盘小棋的配合下(包括故意暴露小mole),Smiley先强逼新宠 PETE抛弃旧爱,再做掉野心勃勃的一众青年马戏团员。最终感情事业双丰收。一盘下了20年的大棋,对真爱的理解和追求,使真正的MOLE成为唯我独尊的CONTROL。从此东西一家,基情似大海 la Mer…..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六):英雄的血肉之躯,化身在一名孩童的身上

  eter在“The London House”里念得那首诗,出处为Felicia Hemans的《Casabiaca》,全诗如下:

  The boy stood on the burning deck

  Whence all but he had fled;

  The flame that lit the battle's wreck

  hone round him o'er the dead.

  Yet beautiful and bright he stood,

  As born to rule the storm;

  A creature of heroic blood,

  A proud, though child-like form.

  The flames rolled on–he would not go

  Without his Father's word;

  That father, faint in death below,

  His voice no longer heard.

  He called aloud–'say, Father, say

  If yet my task is done?'

  He knew not that the chieftain lay

  Unconscious of his son.

  'Speak, father!' once again he cried,

  'If I may yet be gone!'

  And but the booming shots replied,

  And fast the flames rolled on.

  Upon his brow he felt their breath,

  And in his waving hair,

  And looked from that lone post of death

  In still yet brave despair.

  And shouted but once more aloud,

  'My father! must I stay?'

  While o'er him fast, through sail and shroud,

  The wreathing fires made way.

  They wrapt the ship in splendour wild,

  They caught the flag on high,

  And streamed above the gallant child,

  Like banners in the sky.

  There came a burst of thunder sound–

  The boy–oh! where was he?

  Ask of the winds that far around

  With fragments strewed the sea!–

  With mast, and helm, and pennon fair,

  That well had borne their part–

  ut the noblest thing which perished there

  Was that young faithful heart.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七):素斋……

  最近大爱英国闷骚剧,仔细的品位每一个角色,全神贯注的盯着每一个细节,如果一场桑拿浴,或者一次久违的斋戒。没有什么你死我活的强烈感情冲击,但是最后还是为那些隐忍的细节泪流满面。

  可惜的是,没有人可以来倾听我这次斋戒后的身心愉悦,周围的朋友都被好莱坞的大餐灌满了肠胃,他们不愿意也很难来和我一起享用这顿美味的素斋,他们觉得青菜豆腐太清淡,用舌蕾来品位每一个味道的细节太过费神。但是我却深陷在其中不能自拔……

  这部剧我看来两边,第一次使用看好莱坞大戏的心态去看的,从头到尾愣是没搞明白他们在干什么……突然醒悟这不是一次爆米花游戏,所以挑选了一个无人打扰的安静日子里又看了一遍,这次完全沉浸其中了,直到康伯巴奇不由自主的微笑,欧德曼缓缓的坐上老总的位子,我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握在一起而且全都是汗。

  喜欢这个片子,不过却不得不承认这是部费神的电影,想要去找原著看了~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八):其实更北欧风范

  深沉,廖阔,忧思,象北欧交响乐。其实是不是好电影,从第一个出现的画面,甚至片头、字幕就可以看出来了。如同自《色戒》第一个摇出的俯瞰镜头,就可以亲眼看着30年代全上海的骚气借尸还魂。《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拉开的第一个城市全景已经很震人了。

  警匪/间谍片有几个位阶,第一个等级是写胜负,007粗算这类。给大众看的噱头和精神迷梦。第二个等级是看智商,好一些的看社会、看人性。97年美国的《洛城机密》算这种。第三个位阶则不止以上,它给我们的东西超出常识。

  在我看来《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它风格更接近于美国80年代电影经典《美国往事》。它的基本框架是一个找寻内奸的故事,与看过的间谍、心战片相似。过程、结果也殊途同归。只是不一样的是,它写心战、写输赢,但意韵远在输赢之外。加里·奥德曼、约翰·赫特、马克·斯特朗、科

  林·费尔斯,是每听一个就会让我爆发一次心脏病的名字。他们是补锅上的锡、是衣服上的铜扣子,是那种最好早死、不然越老越成精的那种生物。but, 我要作的不是花痴,而是想说,这几位在一起,不是保证了一场心战的智商程度,而是这些叠加的人生所产生的非常信息。

  时间比东西方要长,比三个帝国的兴衰长。在一场当今世界胜负已经非常明确的信仰之间产生思索和交换这是一个杰出艺术家的眼光。同时,这些都不重要。电影的幅度令人吃惊,几世的灰烬和轮回,个人的灵魂和信仰,在越行越深的诘问面前,没有答案。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九):一个人的探戈【转】

  想看《锅匠》足足等了半年,一半为了Gary Oldman,一半为了痴迷许久的间谍故事。我不是007的忠实粉丝,深知美女加高科技武器的情况下,间谍不过是个为审美体验增加口味的调料,倒不如叫军情六处历险记。《锅匠》还原了我对间谍的幻想,貌不惊人却与生俱来的神经质,当然,间谍都是孤独的。

  勒卡雷的小说读来并没有电影那么环环相扣的惊险,相较于间谍的题材,仿佛是过于安静沉稳,内里似乎被一种大英帝国的末世感笼罩,倒像伦敦愁云不散死气沉沉的天。电影对原著的忠实到了一种至少很感动我的地步,不止是情节而更多在镜头已经近乎苛刻的把文字的画面感真实再现在成为观众的读者眼前,那种日不落的光辉不再、渐渐在历史潮涌下蜷缩于舞台阴影中的一隅,悲乎其中的沧桑。不过小说娓娓道来的圆场更像一个透过Smiley的视角冷静观察下的群戏,电影,毋庸置疑,Smiley得是主角,自然不能再向导游一样领着观众转悠,于是群像之下的个人气质成为《锅匠》太过成功的一笔。

  miley和Guillam看似一主一仆,拜老将Gary和新秀Benedict的功力绝对可以称得上挑大梁的表演。在没有枪火四溅的火爆场面情况下,Guillam偷文件的段落可以算一场有惊无险的动作戏了,原著亦然。之前曾说选择间谍就是选择孤独,Smiley和Guillam不过是因为“地鼠”而绑在一起执行任务的两个间谍,这种孤独感在Guillam盗文件前Smiley的嘱咐里便可见一斑。Smiley告诉他,你必须一个人完成这件事,一旦失手,不要说出我的名字。这应该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间谍超出情感理智范围的信任,没了这份孤独,也难成就“孤胆英雄”式的潇洒背影。

  miley应该算《锅匠》里最孤独的间谍。没有之一。鞍前马后再所不辞换来还是老总的不信任,相比之下,风流妻子的出轨已然不算什么。即便自己被列在怀疑名单之中对挖出“地鼠”的热情从来不减,我不想上纲上线说Smiley忠于他的组织如何,既然成为间谍,忍受孤独与不信任就是本能。“本能”二字到让我忽然忆起小说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有时候,背叛是一种本能。《锅匠》里称得起“背叛”的家伙不少,Jim Prideaux,Bill Hayden,甚至Smiley那不着调的老婆Ann,但反过来想,这背叛是站在哪一方的立场?“地鼠”为俄国卖命,混入圆场为的是潜伏,何为敌我,站在旁观利益双方的角度总是说不那么清楚吧。电影还有一段煽情的处理,昔日圆场女王翻出Jim和Hayden同窗时的照片,狐朋狗友一样的勾肩搭背笑得一脸灿烂,同是剑桥才子,一脚踏进圆场,不过是走上一条回不得头的不归路。谓之本能的,背叛也好、孤独也罢,最大的本能还是生存。

  圣诞舞会的桥段小说里是决计没有的,纯属导演神来之笔。即使没看过小说,但凡有看电影经验的观众必然能明白这一笔用意何在。平静之下暗藏杀机,心照不宣的各怀鬼胎,甚至在谜底揭开,圆场大伤元气时再闪回舞会的镜头,不管有没有“地鼠”,昔日算不上朋友的同僚还能坐在一起喝喝酒跳跳舞的时光仿佛真有那么点可贵的温情,才更觉对于孤独惯了的间谍们而言,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感情这东西实在太奢侈了吧。自己一直对间谍片十分偏爱,其实看的并不完全是有多惊险的故事,作为间谍的他们身体里那股近乎变态的克制力太值得我们这些一辈子和情报事业搭不上边的普通人谓之敬畏。应了那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看这部电影总觉得脑子里有某种舞步在盘旋,排除到最后剩下的只有探戈。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探戈跳不起来,就像间谍,人心没了相背,也就自然不需要间谍做事情。探戈和间谍共通之处便在这种唇齿相依的间离感,脸贴得越紧,心离得越远。三步一回头的警觉,或许从双手相握的刹那就已经明白了舞伴的身份,却还要貌合神离的跳完这只曲子,等着舞步收煞时的掌声雷动。间谍就是那么变态,明明危险到你死我活,却还贪恋在一束追光里多踩出几个漂亮的步法,跳着这一个人的探戈,有种致命的美丽。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影评(十):间谍故事的本质原来是政治

  对本片的期望是相当大的,而期望的关键就在于一改疯子本色的奥德曼和内敛而挥洒自如的科林·费斯。再加上一众老人家的娴熟演技,可以说不能不精彩。

  本片头绪众多,没看过原著的童鞋可能会以为内对一些细节的忽略而影响对剧情的理解。我也没看过原著,看完了一遍后又拖着进度条到前面温习了一些情节,终于是弄懂了整个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在此不再赘述。

  其实就英国影片来说,本片倒无与众不同之处,依旧是内敛、忧郁、剧情波澜不惊而又暗流涌动。不过若以间谍片的角度来看,倒是让以往在碟中谍、007、谍影重重等好莱坞动作大片洗礼过的观众觉得颇为不同。看完影片,不禁让人大悟,原来间谍这职业并非那么酷、那么帅,一帮老头子的圆桌会议才是前方“马仔”们的牵线人。

  洗尽铅华,褪去虚幻的灿烂,间谍世界居然是如此的冷峻、灰暗和勾心斗角。其实这并非哗众取宠,更并非故作另类,因为,间谍的本质,乃是政治的延伸,越接近本质,也就越靠近政治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