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恋花》的影评10篇
《孤恋花》是一部由曹瑞原执导,袁咏仪 / 李心洁 / 萧淑慎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恋花》影评(一):缓 慢
着4个夜晚的不眠不休,我看完了这套《孤恋花》。
倘若不是看到了最后,我险些迷醉在老上海优雅的旗袍和挑剔的品位中。我看沈云芳(袁咏仪 饰)的机敏与大气,看她不经意的风情,——那才是高级的女人,聪明,率真,调情都上得台面。立时觉得自己象是个偷了妈妈的高跟鞋出来穿的小孩子,完全不得要领。最初喜欢袁咏仪是因为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很直率爽朗,看了这部戏才知道她却原来业已修炼成精,只不过那些热播的烂片坏了她的名头。不单单是她,这部戏里的演员个个撑得住台面,象模象样的。五宝(李心洁 饰)是天真哀怨的,三郎(庹宗华 饰)虽稍显老态,可那旧式的文人气质却恰如其分,娟娟(萧淑慎 饰)则任性决绝的,就连里面的黑社会小喽罗都一口上海脏话。看这个,才知道什么叫拼戏,这一场演技的较量,真是精彩的很。难得的是,竟然就这样一直较量了16集。
有太多的场景令我难以忘怀,有太多的场景令我潸然泪下。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剧,这才是我心目中电视剧应有的品质,我实在难以相信是台湾生产制造的,他们不是只盛产滥情弱智青春剧和台式生活烂片吗?(当然目前内地也好不到哪里去,95%的编剧都在低估观众的智商,90%的服装造型不负责任,85%的配音一律香港普通话。)
我不知道还有谁能这样缓慢而仔细地去讲述一个故事了,这该是一部长长的电影。这种缓慢呈现出优美的节奏,并不令人厌烦。我想导演一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刻薄如我也未在细节上挑出毛病,这种满足让人享受(PS:有时候也很享受看烂片的感觉,演员好笑,道具太假,对白白痴,服装恶俗,情节毫无逻辑,……演技太差,还不是搞笑片,这样的电视剧最适合当作搞笑片来看)。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演一幕夜归的场景时,清冷的夜,云芳和五宝吃完夜宵后慢慢踱回家,细碎地说着话,有个骑单车的人越过她们,拐入旁侧的小巷。我想大概99%的导演都不会刻意安排一个与故事不相干的陌生人路过,可是真实的夜确实会发生这样的事。而在这样的情境中,清脆的自行车的声音就象一个巧妙的音符划破夜的静谧,却更显得这是一个自然的夜晚。
我爱看云芳与五宝坐在船上,阳光白闪闪地洒在她们肩膀;我爱看云芳站在桥头默默地掉眼泪,过一会又从小包里掏出个手绢包,一层层剥开,问五宝:你,要不要吃云片糕?
我爱看这绝美的双姝身着各色各样的高衩旗袍,梳起当时流行的发式,戴上蕾丝边的手套,在舞池翩翩;
我爱看云芳欲言又止,微微抖动的嘴唇;五宝内心剧烈的挣扎,把心爱的人送上安全的航船,自己却哭着离开;
我爱看那不可一世作恶多端的混蛋柯老雄,也会浪漫到骑着机车带着娟娟驶过一片白色的芦花……
这些画面都美的让人窒息。还有李心洁翻唱的周璇与白光的老歌,让人注意到她的好嗓子。回味那些老歌,旋律和歌词都那么有格调,如今这些东西都哪去了呢?
看过电影之后又去找白先勇的小说来看,没想到竟然是那么薄薄的一个故事,编剧先生真的是太牛了。别说补充了这么多的情节(五宝的故事基本上都是重新编写加入的),单就那些上海本地骂人的花样和对当时政局的评价,就让人不由得钦佩他的细致入微。
音乐的班底是陈小霞的,她厚实的声线象是大提琴,虽然我不喜欢,却值得留恋。剧中的配乐和选歌都完成的无可挑剔。
看这个剧,就知道那个时候的人,就该穿那样的衣服,梳那样的头,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吃那样的东西,住那样的房子。
样样都尽力去做,让人看的出来的真材实料,才是值得推敲的好剧。
因为缓慢,所以精致。
这样的节奏是值得期许的。或许,生活本应如此的,一切太匆匆,就什么都留不住。
曹瑞原先拍“孽子”,后拍“孤恋花”。后者电视、电影两个版本,据说电影的比电视的更简洁,没有那么多枝蔓,感情更浓烈。
看了一会电视的版本,很有电影的味道,殊不知原来就是当电影拍的。演员都有些年纪了。白先勇起的名字并不别致,还有些俗,男的林三郎、柯老雄,女的叫五宝、云芳、娟娟、丽君、心梅、凤娟。
袁咏仪胖了,昏暗的灯光下,旗袍上开一朵朵的郁金香,那么整齐鲜艳,脸上却素,表情也很收敛。云芳从上海的舞国皇后跑到TW做酒国英雌,再好的风光都过去了。几乎有些应景。不知道为什么,她笑起来是,中年女子的那种味道。她是1990年港姐冠军兼最上镜小姐,那时候她就算空白,也是挺漂亮的,年轻时是圆润而甜美的长相,美人只要不受太大折腾,还是能美下去。
庹宗华,脸永远那么瘦,穿身白衣服,是落拓的文艺青年的样子。一会儿说台语,一会说国语。永远愁眉紧锁。我喜欢他清癯的模样。
萧淑慎听说以前是酒店公主,可是倒真像娟娟,细腰一捻,一脸倦白,涂两个眼圈,声音细细颓颓的,懒挞挞地坐凳子上,娟娟是吸毒的酒家女,找个演惯偶像剧,话都说不利索、却面容娇丽一对精光四射大眼睛的姑娘,怕是不行。
还有高捷,比小说里的柯老雄好多了,至少是一个五官周正的跑单帮混黑道的,涂满发蜡的大背头,浓眉深目宽脸。如果找一个丑男人,会有人相信娟娟像被抽了魂一样跟他,每次弄得七痨五伤,手上扎满针眼回来。虽然也是狎客跟小姐的关系,小说里柯老雄对娟娟只是虐打、灌鸦片膏;电视里处理得正常少许,比如有人在走道上寻仇,他就带上娟娟逃走了,后来好像还躲到小旅馆。
李心洁的五宝,开头已经死了,生得端秀,有点苦,怯生生的。萧和李“都是三角脸、短下巴、高高的颧骨、眼塘子微微下坑,……飘落的薄命相”。
电视里林三郎看到骨灰坛子,痛哭失声。
混男人堆的姑娘们,死的死,疯的疯,只有云芳老六,老是老了,还继续混下去。
小说的开头
“林三郎,眨巴着他那一双烂得快要瞎了的眼睛,拉起他那架十分破旧、十分凄哑的手风琴,在替娟娟伴奏。
娟娟是在唱那支《孤恋花》。她歪着头,仰起面,闭上眼睛,眉头蹙得紧紧的,
头发统统跌到了一边肩上去,用着细颤颤的声音在唱,也不知是在唱给谁听:
月斜西月斜西 真情思君君不知——
青春囗谁人爱 变成落叶相思栽——
小说结尾,娟娟恨极了柯老雄,瘦白的身子骑在他黑壮的身子上,手里面熨斗一下下砸下去,鲜血四溅,被送了疯人院。后来,云芳和林三郎去看她,她一脸憨痴被人架走了,知道她再也不会被放出来。
“三郎,唱你那支《孤恋花》来听。”
“好的,总司令。”
林三郎清了一清喉咙,尖起他的假嗓子,学着那些酒家女,细细地哼起他那首《孤恋花》来:
春春囗谁人爱
变成落叶相思栽—— ”
陈小霞的音乐,和片子很贴合,怀旧而悲伤。
萧淑慎闽南语的“暗夜路灯”,李心洁的“蔷薇蔷薇处处开”,都是细嗓唱出来,低低地怨艾,手风琴这样简单的乐器衬着,浮生恋的,都是没有结果的感情。
片尾是陈自己唱的“暗夜”,低回惆怅。
《孤恋花》影评(三):雲芳命苦,五寶不幸,娟娟可憐
一路看一路駡五寶。難得有人這樣深深的愛著自己,她又不是不知道,還去搭上其他人?雖說愛情身不由己,但這樣情深意重的愛,又豈是三郎所能給的?(縱然我同意三郎真心深愛著五寶。)但是雲芳的做法,又真的是為所愛的人好、開心嗎?或者終究只是自私。
五寶留下的決定,只是出於情義而非愛情。對我來說,留得住一個人的身而留不住心,又有何用呢?究且,看著自己愛的人為著他人而流淚又好受嗎?但是五寶也是愛雲芳的,但是那是感激之情、姊妹之情。
三郎有春子這樣的好女人等著,愛的卻依然只有多年前的那個五寶,不就是證明愛是多麼的身不由己嗎?
三郎的發表會那幕實在是一個非常巧妙的安排。雲芳抱著五寶的骨灰,聽著三郎唱著他為五寶所寫的歌,一個在台上唱,一個在台下聽,想著的是同一個人。而這個人,其實也就在台下,雖然離開了兩人,但她留下的記憶,是這樣的栩栩如生。
當雲芳把自己心愛的女人,交到那女人心愛的男人手上的時候,一個是將從未得到但卻最愛的交給人,一個是終於得到相愛的人卻發現殘酷的事實。兩人的遭遇都令人心酸。但當一個人能夠將自己所愛的人這樣交給第二個人,你知道,她真的很愛她...... 三郎終於明白當年五寶所下的決定,迎來的卻是他不想聽見的消息......
柯老雄看上娟娟,照娟娟的說法,都是命呀...... 苦的卻又是雲芳。為什麼雲芳的命那麼苦呢......像雲芳所說,這真是冤孽呀......
當三郎落難的時候,也不禁佩服雲芳可對住自己的情敵,因著對五寶的愛去關心、照顧三郎。當其他人議論三郎的時候,她會為三郎站出來。
我也頗驚訝多年後會再碰見表嫂,而她也還是和小宋在一起。小宋多年都這麼愛護她,就算他們的生活在物質上不是富足,但他們實在幸福。
很慶幸雲芳和三郎能夠成為互相關心的好友,他們因愛著同一個女人而結怨,卻也因著這個女人,成為難得的知己,互相了解、扶持。我想五寶也會慶幸他們這樣的結果。
燒紙錢一幕,當娟娟穿著五寶的衣服走出來那一刻,I teared up. 那個雲芳深愛的女人仿彿回來了。
我對雲芳讓柯老雄住在家中,讓他跟娟娟在任何地方 xx 有另一種看法。那並不是純綷因為毒,而是因為她經歷過五寶之死,不想自己再自私,想讓娟娟自己「快樂」。可惜,這次她錯了。結果,她只是令自己加上更多的愧疚。
雲芳命苦,五寶不幸,娟娟可憐。可是終究到底,死掉的五寶已不再在地上受苦,瘋掉的娟娟也不再理解人間痛苦。其實,受最多苦的是雲芳,她是那個沒有人寫孤戀花給她的真正孤戀花。最後剩下的,就只有雲芳和三郎,回憶在過去,而其實也沒有將來。
《孤恋花》影评(四):弱水三千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孤恋花>.白先勇先生的原著.看原著小说时.并不觉得十分好.但电视真的是精品.这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之前只是很喜欢他<孽子>里所营造的感情.在悲愤来临之前使人毫无预感.
许多作者在写作通常会犯下毛病,在前文中就已将后文的感情基调带出.因比谁都知道故事的结局,所以无法控制.
阿姐让许秘书去拿五宝的卖身契约.许秘书问,你为她做了这么多.值得吗?他爱她已久,只是不忍心看她忍受她本不应忍受的痛苦.阿姐说,值得.你不懂的.
他是真的不懂.不懂这世间造人会把所有的伟岸和决绝给了一个外表孱弱的女人,
更不懂这世间的感情竟可以只为一人.而至死.也许除了她自己,没有人懂.
很多年以后,物是人非.面对着已经变老的许秘书.云芳阿姐说.我爱的,一直都是五宝.是女人.
托妮莫里森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中,beloved勾引母亲的情人保罗.保罗对她说.她那么爱你,你不应该这样,beloved说,她爱很多人,可是我只爱她一个.
再多的故事,结局也都是一样.beloved最终消失了,五宝也消失了.活着的人依旧.
失去了爱的人,所有的风景都是此时,所有的彼时,都是道不完的风景.
《孤恋花》影评(五):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
那样的流年乱世,一句人言可畏都能害人丢了命。。。 五宝太美好,那般的风华,袅袅婷婷一颦一笑字字句句唱出的都是云芳对她的感情,云芳的欢颜只为她绽放。。。
五宝是支缠粘着泥泞含苞待放的花儿,我见犹怜,云芳只是想为她洗去那些泥泞,为她画眉为她装扮为她拥有一个家。可但凡是花朵不可能不经历开放,更加不可能躲过凋零。五宝的绽开是云芳左右不了的,五宝的凋谢更是云芳挽救不了的。。
云芳每晚摇摆在七彩霓殇中时眼神却无一刻不流连在五宝那嘤嘤道出“梦中的情人。。”的那副明眸皓齿中。。一度绽放的五宝不明白,天真的认为她能够出淤泥不染,却不知没有那淤泥她又何从生的如此娇艳,刹那芳华。。五宝让云芳心里的赤地下起雨。。
林少爷是突兀的,从那封一句台语一句日语的家书开始。。
林少爷同样突兀的一头栽进王子与灰姑娘的童话,愚昧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是个少爷,这样乱世怎么可能有公主王子,漫天烽火中他又何德何能带走他心爱姑娘?一切从开始就是泡影。
而且这个林少活脱脱非生活在着世间的人一样,我是不明白人怎么能够把番帮外族的思想习惯当成乡愁似的东西来感怀到热泪盈眶,艺术是无国界,我一样欣赏喜欢,但是我理解不了那种打心理的思念,这得是多强的奴性啊?!?还有那些从上海颠沛到台湾的人对上海一个列强瓜分的殖民地制造出来的歌舞升平的怀念。。可见当时台湾有多不济。
五宝对云芳不是没有感情,即便是恩情,林少爷日后必定会邂逅其他女子,而云芳已经为自己付出了一切,云芳这一生除了自己便没有人可以再依偎了。佛前一生一世的誓言是林少爷不懂的。
”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那个假戏真作的调查员小宋到是一语道出真谛来。所以云芳把娟娟当作五宝,还让她叫自己啊姐,买房子一起吃住,这个给娟娟的家填补了自己心里被五宝挖空的洞。娟娟不是五宝,五宝有梦想,再卑微也怀着希望,可是娟娟什么都没有,娟娟没有五宝那样怀着梦想时眼神里流露出的光芒和歌声里的似水的柔情。五宝是个苦命的女人,娟娟却连人都当不了,注定堕入魔道。
不知道导演让萧淑慎来演娟娟是不是讽刺她。。看着黑社会老大吸毒天真的问对方是不是生病了要打针。。。萧淑慎也确实没有李心洁那天生好底子,自己后天又来毁,那一脑门的抬头纹,那塌陷的下眼,到真适合了这角色,本色出演就行了。 不象李心洁,张艾嘉说她是知道珍惜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很难老去。
《孤恋花》影评(六):年华似水 蓦然回首 仅存苍凉
动荡的年月,注定了会有不安的躁动、无奈的分离、悲剧的人生。
也许习惯了爱的不完全,也许只是寻求一个慰藉。
云芳:
一个贤淑的名字,似乎本在小家碧玉,却陪伴以蝴蝶般随风飘摇的生命。
上海 - 十里洋场的风花雪月,在灯红酒绿中寻寻觅觅,看遍了人事变迁,也看透了男人心,在孤寂中摇弋。直到那天,五宝出现,她的生命方才有了火焰。是她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她是那么爱她,全心意的,即使她不能还她同样的情意。然,五宝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死在身边,最终她似乎是选择了阿姐,但真正的爱呢?却不对等。无助,在逃难的人群中,又有谁会在意这样的一对呢?告别,终究人是要去的……
台湾 - 似乎又是注定。娟娟,一个唱着台湾小调,有着令人怜悯的眼神的女孩。心中仿佛有了另一番重生的悸动 ,不顾一切的追逐它。是五宝在心中一直没有死去,未完的旋律还要继续。倾尽所有,想换来一份安宁,在这个混乱纷扰的尘世中去保护娟娟。只是,她的翅膀已经不能再为娟娟挡住更多的风雨。……事也终究要过去,一个本就虚无的结局。
五宝:
出场是惹人怜爱的,弱小,需要保护。当她被阿姐表白时,眼中不知所措,身体却没拒绝。本以为就这样相互依偎,在乱世中寻得平静。因为另一个人,一切都改变了。想要把所有的感情维系,但阿姐、三郎,她无从抉择。离开了,以为认定了,却又再回来。恩大于情,即使爱的不能完全。人总是怕没有自由,但有了选择,也许更是一种悲哀?
五宝死了,画了这段情缘的句号。死在了一个会用一生爱她的人身旁,大概也是一种幸福吧?
娟娟:
电影对她的背景说的不详,没有字幕的闽南语对白,也有点让我不知其所云。但透过之后她的经历,可以猜测她定是另有一番无奈的。
娟娟是悲苦的,当她以宿命的姿态,随波逐流于这个红尘滚滚的尘世间时,飘零,欺骗,凌辱……似乎一切不幸都会降临在她身上,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世事蚕蚀,吞没。同时她又是幸运的,阿姐的宠爱和纵容毕竟使她得到过了温暖。倔强的生命最终敌不过宿命,凄惨的结局,是一种控诉,更是一种不甘。
三郎:
第一眼的情缘,二十年的纠缠。
从见到五宝的那一瞬间,三郎就认定了是这一生的挚爱。无奈天意弄人,相爱却不能相守。五宝不想背叛,又不想舍情,在反复中,她选择回到了阿姐身边。三郎继续流浪,漂泊沧桑的灵魂,追寻一首首动人的乐曲,掩饰忧郁的内在情感。最后,三人间的恩恩怨怨,随五宝的死去,也随岁月的变迁,一同消散。留下的,也只是那首《孤恋花》。
附:导演的话 :
《孤恋花》把一个时代、一个人的生命情调在这个故事里完整的呈现,让人体会到生命里面是有脆弱的,人在动荡的时局里头是渺小的,面对生命,我们应该更谦卑。
结束。
——《孤恋花》观后
孤恋花 -《杨三郎纪念专辑》
作词:周添旺 作曲:杨三郎
风微微风微微孤单闷闷在池边
水莲花满满是静静等待露水滴
啊┅┅啊┅┅阮是思念郎君伊
暗思想无讲起要讲惊兄心怀疑
月光暝月光暝夜夜思君到深更
人消瘦无元气为君唱出断肠诗
啊┅┅啊┅┅蝴蝶弄花也有时
孤单阮薄命花亲像琼花无一暝
月斜西月斜西真情思君君不知
青春丛谁人害变成落叶相思栽
啊┅┅啊┅┅追想郎君的情爱
献笑容暗悲哀期待阳春花再开
《孤恋花》影评(七):月色如昔 惟有人不见
白先勇先生的小说被改编成剧集或电影后都无比地旖旎。
游园惊梦是,永远的尹雪艳是,孤恋花也是。
从前看到孤恋花这篇时并不觉得分明地好,然而被曹瑞原拍出来,配上旧上海那香艳的小曲,台湾那卡西的小调和日本歌谣竟也能隔着时间的帷幕嗅出浓浓的三四十年代的味道。
十里洋场从来不缺少风花雪月,它的华丽开场,夜上浓妆,人人眼里都看的分明,人人心里都倾慕的紧。风华流转,光耀夺目也只是一刹,一个背转身,时代变迁,美人迟暮,流连顾盼都黯淡,空余那场繁华的布景高悬心中更显得凄凉和忧伤。
我常常想,云芳是真的爱五宝吗?
她的爱这样沉重,不动声色间覆盖在五宝的心上,让五宝原本几欲投奔的爱人,她歌声的舞台以及南国的光明都瞬间失色,让她的坚持无论如何都困难重重。
云芳最终以委身一个不爱的男人换得五宝的自由这样大的恩情让五宝的心念和脚步彻底停顿。五宝因为这样而永远地留在了战乱中的上海。
云芳在台湾的东云阁遇到娟娟,她好象看到当初的五宝,让她内心沉淀的念想因着眼前娟娟干净的眉眼,唱着台湾小调的细巧声音而瞬间激活。她收留照顾娟娟,她让她和五宝一样称她“阿姐”。
娟娟吸毒,她可以为她买毒品,可以为她委屈自己,甚至只是为了留娟娟在自己身边而纵容她的毒瘾。她說:只要你不離開阿姐,阿姐受點委屈也沒什麽。
娟娟因为这样而止步年华,她的这一年没有等来好因缘,等来的却是鲜血疯癫的白虎煞。
这部关于同性爱的剧集并不如从前其他的一些纯粹。
这份爱带着也许并不自知的内心小小算计,云芳这个女人几乎沉湎于这种付出的获得中无可自拔。她爱人的方式像慢性毒药,一点一点侵蚀进对方的身体。
然而这样的爱纵使再多付出,再多沉溺,在彼时彼地都是那般无望。
因为她的无望,看客眼里心里便更生几分伤感惆怅。
五宝死去,娟娟疯了,时代的声音渐渐安静下来。
老去的云芳搀扶着目盲的林三郎走在乡间小路上,南国的风里芦苇摇摆,孤恋花的歌声幽幽飘荡。
月斜西月斜西 真情思君君不知——
青春囗谁人爱 变成落叶相思栽——
他们终于老去,不再有炽爱,不再有激愤,他们终于能够在歌声里俯视从前山一般高大而无法跨越的悲凉。
仿佛可以听到,在旧上海的弄堂里,夜风幽幽,黄包车上的五宝挥舞着绢头,笑声歌声镶嵌在30年代的月色和秋风里,无比温暖,无比动听。
《孤恋花》影评(八):不是白先勇,只是曹瑞原
1. 影象:曹瑞原
“以后我们住在一起,你别这样叫我了,你叫我阿姊吧。”
“阿姊。”
娟娟是第二个这样称呼她的女孩。当她为娟娟描眉、看娟娟穿上自己的旗袍、听娟娟唱着《夜来香》时,五宝,就又站在了她的面前。那天她端着五宝的骨灰去见林三郎,他们两人都泣不成声。曾经他们一次又一次较量,同样尽力地争夺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而如今她死了,他们却像读懂了自己的对手,林三郎终于知道为何“云芳姐”死死抓住五宝不放,她也终于明白,自己曾告诫五宝说“没一个好东西”的男人里面,也有三郎这样的至情至性的好人。只是,五宝已经不在了。
“阿姊,这是命。”娟娟总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有时候,她觉得娟娟和五宝很像,可是仔细看看,又不知道像在哪里。不过再仔细想想,娟娟和五宝又是相像的,至少她们同样天真。五宝的天真,在于她不懂事,娟娟的天真在于,她以为她懂事了。我也想知道,她对五宝和娟娟,到底爱哪个更多一些,但我难以判断。我看到她有很多热情,都已经在与有关五宝的人和事间的拉扯之中耗尽了。她身上曾经耀眼的光,早已经在离开上海之后褪去。她曾许给五宝的两人同住的房子,到买下的时候,另一位主人也换作了娟娟。当五宝即使同她拥抱过亲吻过、都还只当她是“阿姊”,而去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无法抑制地表达了她的痛苦、她的愤怒还有她的爱;而娟娟同样不明白她的感情、也只当她是“阿姊”的时候,她却只剩下微微一笑。
娟娟在算命的时候会问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结婚,会兴奋地猜测对方是什么样的男人。她在一旁忍着不说什么。娟娟说:“什么叫赎一个小清倌人回来养?小清倌人是什么?是不是小白脸?这主意不错啊,等我们赚大钱的时候,我们也来养一个小白脸,一三五归你,二四六归我……”对这些话,她也只报以一笑。有些东西已经没了。娟娟在她身边,更像某段故事的延续,那个年轻的女孩,苦命的三角脸,瘦瘦的身子,细细的歌声,唱歌时皱着的眉头……但五宝唱歌的时候,却不是像娟娟那样皱着眉的,五宝总是微笑着唱歌,把每首歌都唱得那么美好,她的眼中闪现着光芒。
——和林三郎分别过后,五宝就病了,然后死在逃难途中。在临终之际你是否怨恨过我,怪我拆散你和他?或者你想告诉我,这是你自己的决定、以及你应当自己承担的后果?曾经他差一点就带你离开,永远离开我,你跟着他上了去台湾的轮船,可你还是回来了。你丢下他,和我一起留在这乱世。你和我一起回忆当我们还幸福的时候,我捡你回来的第二天你打给我的洗脸水,我们在夜晚回家路上坐车穿过街市,夜色里只有你的歌声,你叫我“阿姊”,你穿上我的衣服,你让我为你收拾打扮,你小小的身体被我搂在怀中。当你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我也像这样抱着你,然后我们停下来,我失去了方向,我问身边每一个人,谁能救救五宝,可他们只匆匆赶路。于是,你就变成了小小的一坛骨灰,陪着我从上海逃到台湾,最后,我把你还给了林三郎。如果我是现在的我,我大概会成全你们、让你跟着他走吧。曾经,我也年轻过,尽管我那时我已比很多女人老成许多,我仍以为,只要我爱你,保护你,你就永远都是我的。
——五宝死了。这么多年来我都为她牵挂,也为她写歌,只希望这样美好的一个女孩总会获得幸福,只希望即使再不能同她在一起,当我有缘与她重逢时,也还能看见她脸上孩子般的笑容。可我见到的,却是她的骨灰。当云芳姊把骨灰给我,我跌跌撞撞地回去,只觉得一瞬间一切都没有了。台湾是故乡,也是异乡,都不如上海了,就连这个站在我面前让我教她唱歌的女孩子(她叫娟娟。可惜我没能教五宝唱),也这样缺乏天资。每当我听到那些在上海时常听的歌,我就想起五宝站在台上的身影。她眼里的亮光照亮她自己,也照亮了我。她是我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孩。我的眼睛越来越差,已经快要失明了,可我还是总能够清楚地看见她的脸,看见她带着笑意,站在我的面前。
——娟娟疯了,杀了人,她曾说同这个男人的纠葛“是命”,但也许是注定,她终于杀了他。娟娟被养在疯人院里,已经认不出云芳和林三郎,云芳把娟娟的衣服交给嬷嬷,站了一会儿,就同林三郎一道离开。画面停留在由山路返回的云芳和林三郎慢慢走着的背影上,他们竟像是已无力慨叹命运多舛,造化伤人。
2. 文字:白先勇
《孤恋花》,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电视剧。电影剪得比较乱,可不知为什么,给我的感觉更好些。我原以为——当唢呐的乐音奏出的时候,——这一作品能够做到小说原作那样的凄怆。
曹瑞原拍了两部电视剧,原作都是白先勇,左手《孽子》,右手《孤恋花》。曹瑞原的《孽子》还能算是白先勇的《孽子》,可曹瑞原的《孤恋花》已不是白先勇的《孤恋花》。电视剧版《孽子》沉痛尚在,《孤恋花》却拍得太过浪漫了些。某几类情节美但太多,陈小霞的配乐也美但太多。
白先勇的云芳老六,原只是上海万春楼的一个酒女;曹瑞原的云芳却成了百乐门的舞国皇后,管照舞厅的小姑娘时就像金大班,与男人周旋时又成了尹雪艳。小说里的云芳不像电视剧里连大老板都难一亲芳泽,而是人人得以染指,所以不会为了替五宝凑够赎身的钱而把自己“卖”给一个男人,更不会向对自己说出侮辱之言的陌生女人坦陈心底的秘密。
白先勇的五宝,也只是万春楼的一个酒女,她爱云芳,带着同病相怜的情分,她和云芳唱戏,“总爱配一出《再生缘》”,一个唱孟丽君,一个唱苏映雪,她也不相信男人,只愿有一天逃离苦海,同云芳一起住一栋房子,无忧无扰地生活;曹瑞原的五宝,却成了百乐门里只唱歌不陪酒的歌手,单纯得连台湾是哪里都不知道的小女孩,只能唱《夜上海》、唱《蔷薇蔷薇处处开》,两人的《再生缘》,只变作随着音乐相对起舞。小说里的五宝是自杀的,要变鬼去找寻那个她痛恨却又摆脱不掉的男人,她“倒毙在华三的烟榻上,嘴巴糊满了鸦片膏子”,小说里的五宝和娟娟,有时真像得仿佛是同一个人;电视剧里的五宝,却到死都保持着纯洁,并且还爱上了一个男人,林三郎。
白先勇的林三郎是个乐师,从生到老待在台湾,他曾爱过一个叫白玉楼的酒女,后来“那个酒女发羊痫风跌到淡水河里淹死了,他就为她写下了这首《孤恋花》”,他教五月花的酒女唱这首歌,然后眨巴着他烂得快要瞎掉的眼睛,捧起手风琴给她们伴奏;曹瑞原的林三郎也是个音乐人,他生在台湾,留学日本,来到内地,又逃难回台湾,一个富家公子,再潦倒也不至太潦倒,困难的时期有电台工资可拿,更困难时才在东云阁作乐师,他一生只爱五宝,人到中年了,还有能力为逝去的人与事而哭。
林三郎和五宝,是电视剧里对小说改动最大的两个主要人物,或许正因为这两个人被改编了,情节才得以推进(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孤恋花》是不应该被拍成电视剧的,如果拍成了,势必面目全非),可也正因为他们两人的被改编、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多个角色的被改编(尤其是柯老雄,这样一个在原作中被作为人最丑恶、凶残、丧失道德的一面而写出的人物,在电视剧里竟然中庸到了带着自己的女人亡命天涯的地步)和更多额外角色的出现(林三郎的哥嫂、春子、秦家保等亲友,五宝的亲人,王老板许秘书等一干人物),电视剧完全变味了,剖开来看甚至成了一段永远流行的多角恋情(当然,任何套路,也都有可能会开出打动人心的花来),比起原作,档次下降太多,失去了那一抹撼动人心的凄怆。
在电视剧的结尾,云芳也像小说结尾一样,对林三郎说“三郎,唱你那支《孤恋花》来听”。于是,小说里的林三郎“清了一清喉咙,尖起他的假嗓子”,不无寂寞地唱道:
月斜西 月斜西,真情思君君不知
青春枞 谁人爱,变成落叶相思栽
……
《孤恋花》影评(九):不要看罢
记得白先勇曹瑞原的『孽子』。
【音乐】:
给『孽子』片子配乐的范宗沛真是不错,大提琴拉出了中国二胡式的惊艳与缠绵。
『孤恋花』堪比『孽子』姊妹篇,电影版音乐转用手风琴表现,这种乐器很神奇:欢快中总似隐藏悲伤,像深谙悲剧本性的人们享用酒神的狂欢盛宴一样,大半时间含蓄而闷骚,高潮时爆发,让人无法彻底参透却充满迷韵。
【剧情】:
无论再风华,到最后太悲哀。
就像有影评说白老师总是不给人幸福的结局——像『孽子』,像『寂寞的十七岁』。
白老师听到这句话,一定云淡风清一笑而过,树都倒了,也不在乎旁的人拾几片残叶漫天遥想了。
我看这片时看得心力憔悴,简直像萧淑慎饰演的娟娟,受折磨到痛苦,电影版本更是如此。
因此,建议:片子不是不好,不过还是不要看了也罢。
【推荐】:
Love My Life
清澈的幸福。无论直,弯,BI,TRANS。
和『孤恋花』比起来,一个明亮,一个残酷。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62319/
《孤恋花》影评(十):不得不为《孤恋花》平反:这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乱世出英雄,但乱世里更多的却是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或悲或喜,亦敌亦友,终究也只能屈服于命运的枷锁,艰难的将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继续下去,什么梦想,什么抱负,在此时此刻,亦是显得苍白无力。他们所拥有的,只有一场场鲜红的爱恨情仇。
沈云芳,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动人,随便一个凝固的镜头,气质都是那样的非凡。就是这样一个在欢场拥有着至高地位的舞国皇后,有着无数男人为之神魂颠倒,而她,却偏偏只爱女人。
柳五宝,贫苦家庭的弃女,在一个被追债的晚上,邂逅了沈云芳,她亲切地称呼云芳为“阿姐”。命运的交织从这场邂逅开始,云芳遇到了生命里最爱的女人,五宝遇到了她生命中最大的贵人。云芳疼爱五宝,每当她们四目相投时,云芳阿姐闪着光的眼睛里总是透着满满的爱意。在春风沉醉的那个晚上,伴随着云芳与五宝缠绵的吻,本以为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会踏上正轨,然而三郎的出现,却使这一切变成了幻影。
林三郎,性格正直,但正直中却更多的是软弱。在上海的舞厅,他爱上了五宝,他尽自己所能帮助五宝,想尽办法逗五宝开心,为她写歌,为她演奏。然而这些,尽尽是追女生所用的微不足道的浪漫戏码,和云芳的爱比起来,显得异常的单薄无力。同样知道五宝被追债,三郎所能做的,除了安慰还是安慰,而云芳,独自将所有的痛苦承担下来,斡旋于上海各种有头有脸的人物之间,只为了为五宝赎下自由身。云芳或许是自私的,因为自己对五宝付出了这么多,就理所应当地认为五宝应该留在她身边,陪伴她一生一世,却忘了问问五宝的心,是否真正属于她。
五宝爱三郎,毋庸置疑,她不是不懂得感恩,也不是不懂得阿姐的心,只是,她确确实实是一个异性恋者,像情窦初开的小女孩,爱上了俊朗而有才华的三郎,她,没有错,爱上一个人,都没有错。虽然最后,五宝遵守对阿姐的诺言回到了阿姐身边,但她的心,已经不属于阿姐,并且随着随之而来的战乱,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许秘书,一个文弱书生,隐藏着对云芳秘密的爱情,他所能做的,只能在远处默默地凝视云芳,从语言到行动上,都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十年辗转,从上海到台北,诸多小人物的命运又巧遇般的再次重逢。云芳找到了三郎,将五宝交给了她至爱的三郎,小宋和表嫂结了婚,过着平淡如水的普通家庭的生活,许秘书随着军官岳父逃到了台北,靠着岳父支持,当起了没地位的小老板。乱世已去,大家似乎都过着看似不错的生活,然而娟娟的出现却打破了这脆弱的小幸福。
云芳再一次为女人沉沦,这次不是五宝,而是让她想起五宝的娟娟。娟娟的遭遇比五宝凄惨,她所得到的,远不及五宝,甚至连阿姐的爱,也不及五宝得到的多,甚至,她根本没有得到过,因为,从一开始,她就只是五宝的替身。阿姐爱她,只是因为阿姐依旧爱五宝,当五宝的身躯已经化为一罐骨灰,阿姐也只能在娟娟身上寻找安慰,完成她对五宝未尽的爱。这样的阿姐真令人心疼,我不愿意再看见你一个人落寞地伫立在某处,愁眉不展地吸着烟,我不愿意再看见你转身流泪,你的哀伤,你的愁容,揪动着我的心弦,你的痛苦,源自于你太坚强,你的坚强强过了剧中所有可以被称作是“好人”的男人,包括林三郎、许秘书、小宋和那个九爷。当柯老雄拿出枪指着你的时候,你没有一丝的畏惧,当林三郎自欺欺人地安慰你说娟娟不会有事的时候,你忙前忙后,到处托关系找人帮忙。可是,最后换来的结果,却不是你和娟娟的长相厮守,难道,又是你做错了吗?并不是的,如果说五宝的死是因为你自私的将她占有,让她失去了逃亡台湾的机会,那么娟娟的疯掉,却不是你的错。即使乱世不在,但命运之手却依旧有一股强大的力在推动着无法主宰命运之人缓步渐移着,这一切,都是命。
云芳注定不属于任何一个男人,当她当着许秘书夫妻说出,“我喜欢的是女人,是女人”的时候,其他人的爱恨情仇都为之失色,整个世界只为你动容。但,她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女人,所谓命运的枷锁,在她决定爱女人那一刻就已经缚上了,任凭何等的努力也只是徒劳,她想要得到的到最后都变成了失去。
所以,她的后半生也只能和三郎相依为命,他们互相扶持,了解对方,支持对方,因为,他们都深爱着同一个女人。
:个人认为这是台湾所拍的影片中比较有水准的一部电视剧,从旧上海的取景到演员的演技到导演的功底再到整部电视剧的配乐,都是相当好的,在脑残偶像剧盛行的年代,有这样一部有背景,有深度的台片,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孤恋花》并不只是单纯的女同影片,她有一定的历史时代背景,有着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冲突,有着台湾人民的归属与认可问题,有着各种人物辗转时空的爱恨情仇。导演和编剧,将这些融合得很好,演员也将这些演得很到位,《孤恋花》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与之相比,曹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孽子》和同类型题材的《逆女》就稍显逊色了。《孤恋花》豆瓣评分不是特别高,可能很多观众还是喜欢好结局吧,而《孤恋花》显得太过凄惨,让人不忍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