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乒乓》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乒乓》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1 12:26: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乒乓》经典观后感10篇

  《乒乓》是一部由汤浅政明执导,片山福十郎 / 内山昂辉 / 咲野俊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运动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乒乓》观后感(一):乒乓

  昨天熬夜补完了《乒乓》,现在心里还有点不能平静,感觉好久没看一部动漫看得这样的酣畅淋漓了,不得不说,我真的很喜欢这部作品,我认为它是完全值得打五星的。但最开始我对这部动漫是很不看好的,因为想到日本体育番的一般套路,觉得《乒乓》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再则,作为中国人,对乒乓可是有着极高的自尊心的,要是《乒乓》像大多日本运动神番一样,尽是些日本高中生们以各种神技能秒天秒地的东西,那看着可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尴尬了,所以当时别说对它有期待了,预想之后会被黑出翔来也不奇怪。然而事实证明我错了,因为它火起来了,虽是小范围,但得到的评价却是很高的,于是我去看了关于它的安利视频,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然后惊奇发现它的监督居然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汤浅政明,顿时对这部作品就有了巨大的改观,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没去看,不知心里是有疙瘩还是怎样,想看但就是没看,一直到昨天,我才真正打开了《乒乓》的视频。

  不管是在画风上,剧情上,表现力方面,还是人物塑造上,它都没让我失望,甚至可以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想到从最开始的不看好到高期望,它居然没让我期待落空。感觉我说太多倒显得苍白,不去看看是体会不到《乒乓》的巨大魅力的。

  《乒乓》观后感(二):忽然想起,还没好好地道别

  我是在知乎看到这个问题才去看的。

  我从6岁练到现在有14个年头了,刚刚退役,对乒乓球依然怀着难以割舍的、爱恨交织的感情。自看完《乒乓》后,忽然想起自己还没和它好好的道别,其实也是一直割舍不下,再怎么说也和它交往了14年啊,虽然它不太爱我。

  这部动漫让我从头反思了自己的乒乓生涯,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我小时候也纠结过到底打世界杯冠军还是世乒赛冠军。小时候在省里算是比较突出的,拿过省第一,父亲和教练都觉得我有这个天赋,就把我送到外地接受专业训练。每年只有过年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亲戚朋友们都围着转,婶婶说:“以后打世界冠军可别忘了我们啊。”姑姑说:“来签个名,以后打世界冠军就值钱了。”大伯说:“以后出名了,给我厂子做代言!”那时心里觉得倍儿自豪,也真觉得自己能达到世界冠军。还拿束塑料花,穿着孔令辉同款短袖,踩着凳子,给家人们表演上领奖台的样子。

  多么美好的憧憬啊,在那一刻好像梦想已然照进了现实。但也就止步于“好像”了。参加了几次全国比赛,见了高山,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省第一也就值个“呵呵”。不过没关系,我可以练,我以为我练的足够多就可以超越他们。但事实上,有些人根本就不是给你超越的,他们是上天的恩宠,是乒乓球的亲生子,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养子和侄子。

  而我至多也就是被它撇过一眼的路人。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可是那时年龄也大了,虽然也有机会进XX队,但我不想离开我的老教练,就没去,当时就想保持这样训练肯定行。可再后来...就没有再后来了,不说了我写日记上吧。。。

  说回漫画

  这部漫画是我们所有乒乓球运动员的缩影。大致分为四个类型,有天赋又努力的,有天赋不努力的,没天赋很努力的,没天赋不努力的,我所有的队友都能从动漫中找到对应的角色。比如我吧,输完球后去海边的二蛋,面对强大对手时内心的无力感和输球一霎的彷徨,刻画的不能再真实了。

  “明明也很努力,明明比他练球时间长,为什么还是输,为什么还差这么远。”

  “唉,就这样吧,或许我根本不适合打球,去看看海吧,恩,看看海。”

  苦苦挣扎以后难以言喻的失落,太有共鸣了,那时心里一点也不激动,认命了。话说我真的有去看海,而且在那之后我也半年没有再打球,后来想通了才再次拿起球拍,想通是什么意思呢,就像恶魔一样接受自己并非有“才能”,总有你无法超越的人。他们为了乒乓球而生,注定要站在世界的顶端,就像星野,球场就是他们的大海,随意遨游。

  我认同 @Lawrence Li的说法,天赋比努力重要。但我不认同这是这部影片所传递出来得价值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世界冠军也好,球馆教练也罢,本质上都相同,都只是世界上的某一个职业。钱啊、名声啊、荣誉啊、尊严啊,都是超出乒乓球之外的东西,这才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你热切的追求某个事物,而它又让你感到深深的疲惫与痛苦时,那一定是走错了路。恶魔嫉妒星野的一切,他打的是嫉妒。龙一练球时从没笑过,他在打家人的尊严。孔文革因犯错被调整,他打的是忿恨。星野没觉悟之前,打的是自负。你会发现没人在打乒乓球,都在打虚妄,不自觉的就陷入到里面。

  直到失败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我只是想打球啊。于是,有人放下了球,有人捡起了球。

  无所谓天赋,时刻认清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像我等天资平庸之徒,凭着努力达到自己的上限,就够了。修改

  《乒乓》观后感(三):论“才能与努力哪个更有用”

  有段时间一句话在知乎火了起来,进而迅速烧遍几乎所有的SNS:你的努力还远远不到能比拼天赋的地步——好像是这么个说法,原话记不清了。那次被一个朋友看到了,她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却没多说什么加以反驳。以我对她的了解,大概是因为这句话低劣得不值一哂。可我偏偏却很是同意。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漫画,里面提到了一个概念,叫“武士的血统”。即是说,一个出身平凡的人跟一个武术世家的人相比,即便两个人都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那他们两个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出身平凡的人最多只能到99%的地步,最后那百分之一永远突破不了,而武术世家的人就没有这个限制,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达到最高层的水准。换句话说,武术世家的人拥有成为绝世高手的所有条件,只要他自己愿意,肯付出,就能做得到。而出身平凡的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才能就像是个容器,努力就是往里面灌水,可以一直灌下去,可最后到底能装多少,其实还是容器说了算。”我最后这样总结道。

  她听了后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我当时也没听出来她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而其实,有关“才能”和“努力”这两者的纠葛从我们所有人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那个时候,周围所有声音(没有“几乎”)都在不停地跟我们强调:

  人可以不聪明,但绝不能不努力!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那个“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概念还没诞生的年代,这些话被循环重复利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个主题后来与中国特色的二元论思维完美契合,最终总结出所向披靡的那句话:

  “如果你成绩不好,一定是你没努力。如果你努力了,成绩就一定会好。”

  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在无数的打击中怀疑着自己的努力,熬夜,刷题,拼时间,后来的学习甚至就变成了一个“比惨”的过程。和现在的那些选秀无比地相似。

  高中毕业以前我也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可身边却有着太多太多努力不得的现实,逼着我去反思这句话的真伪性。

  有次,我问了清华物理男这个问题——这货23岁就在《Nature》上发了文章,所以有绝对的资格来回答。他想了想说:

  “如果仅仅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话,那‘成功’未免也太简单了。”

  当时的感觉,我不知道是该说醍醐灌顶还是三观尽毁。

  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充满了槽点,可没有哪个是比强调“努力比才能重要”更害人的了。因为它把本来应该是受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不负责任地只归因于一点,逃避问题,懒于思考,用结果来评价过程,看上去是在不断地夸大、妖魔化“努力”的效用,可实际上,它正是在不停地否认着人的努力。

  哦,对了,多年后俞敏洪老师还提出了那番“小草大树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烦透了这般说辞,后来甚至到了只要任何一部作品胆敢表现出“才能比努力更重要”这个主题——或者仅仅作为观点在作品里提到时,我都至少会觉得它是诚恳的,用心的。

  而《乒乓》讲述的,就是一个跟“努力”与“才能”有关的故事。在这个如今仍然不停地鼓吹着“努力”的巨大作用的大环境下,它的出现,着实难能可贵。

  一上来震惊全场的肯定是它的画风,刚出来的时候甚至被嘲讽说这大概是二十一世纪最省钱的动画。其实,它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漫画原作——松本大洋多年以来都一直都以诡异却鲜明的视觉风格著称。初看时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可投入进去却发现,这种画风正是一种独特的表现力,它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要表达的东西,与原作相辅相成,独树一帜。

  这个故事里,有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者,有天资平庸却无比努力者,还有更多的人,是在这两个极端表现之间。有的人相对才能多一些,有的人相对努力多一些。每个人都同样渴望着胜利,并为此付出努力。

  这部动画也是我和那个朋友一起追的,看到第六集左右时我跟她分享感受,在表达了对这部动画的喜欢之余,也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她大多数都同意,只有一点反对:

  你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其实这部动画的主角,不是笑爷,而是阿扁。

  我错愕。说,不可能吧。

  她摇了摇头,神色正经,只说:你继续看就知道了。

  直到看了第八集,我才明白尽管我用了我能想到的一切辞藻去称赞它,结果还是低估了她。

  你见过那部作品的男主角,到倒数第四集才真正显露身份吗?

  而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个用来反衬主角的男二。

  一般来说,除了情感类,运动类和热血战斗类漫画一个最会被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作品里人物水平的排名。谁最强,谁第二,谁跟谁差不多,谁在什么情况下获胜的概率会大一些。通常,在这种排名里,除了主角之外每个人物的顺位都是固定的——主角当然是个不断升级然后走向巅峰的路子了。而在《乒乓》里,前两集里给出的人物排名和最后简直是截然相反的。

  值得欣喜的是,11集的故事结束后,每个人都看清了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坦然地接受了它,走向自己应有的归宿,和自己与世界都能做到好好相处。基本算得上是一个Happy Ending。

  在这个天才如云的动画里,我最喜欢的,却是一个普通人。

  他连名字都没有,只出场过三次。和这番里的其他普通人不同,他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界限,从来没有给自己订下过任何不切实际的目标。去参加比赛,也只想着能赢上两场,不那么丢人就好了。

  谁知道,他碰上的是笑爷。

  刚刚觉醒的怪兽。

  一场下来,笑爷就打得他云游四海,反思人生。

  若是平常,肯定会被这种主角爆虐喽啰的场面激起热血,毕竟实力差距大到可以“教你做人”地步的也不多见。可当时我却觉得无限悲凉,大概是因为相比起那些威风凛凛的天才,这个普通人更能让我这个loser成功代入。

  在看到自己的所有努力居然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后,他远走他方,去了很多地方,企图用这种传说中的方法达到“寻找自我”的目的。转了一年,未果,回来后,他重新走进比赛场馆,看到昔日的对手如今变得更加凶残。突然间,泪流满面,因为最后他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仍然是乒乓。

  他终于明白,喜欢一件事并不是要把它做到极致,并不是要利用它去换取一些功利上的成就,只要能一直做着它,就足够快乐幸福了。

  我很喜欢这个人物,也有点嫉妒他。因为他在不断的试错后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这其实是种运气,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都得不出这个题目的答案。

  而相比之下,更多的人,都无法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放过自己,去找一件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做,比什么都重要。

  像阿扁那样,他是这部动画里才能最高的人,可我却觉得,他最大的才能体现在,他不为任何人打球,只为自己开心。他是真心地喜欢着乒乓。

  就像OP里所唱的:

  “怎能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消失!

  不论何时!无论何时!我只想知道让自己惬意的事情!”

  大概人生就是如此。

  《乒乓》观后感(四):八集心疼PECO,谈谈汤浅的“天赋”与我理解原作的“天赋”不同

  http://tieba.baidu.com/p/3075461043

  动画的PECO有点类似于帮助配角心理成长的感觉,不管是笑匠还是孔爷,他的主角感其实并不重,但伴随原作主线的发展又必须是他崛起,所以动画的他看似像个开挂主角,更像是衬托真主角们内心一步步成长的故事,汤浅对于他的心理描写相当少,一些行为逻辑也和原作性格有出入。

  老实说,汤浅理解原作的“天赋”和我理解原作的“天赋”有差别。

  主角是作为漫画情绪带入的第一人,笑匠可以说是原作最开始的第一人称,他有惊人的天赋,也被自己社团的老师小泉发现了,作为传统漫画的话大概是笑匠越战越勇,幼驯染的PECO也在一次失败中不再打乒乓,在背后微笑着一直支持笑匠,但原作却在中盘给了PECO一次逆转,视角的调换,从“打游戏”和“跳河”开始整个故事的情绪萦绕在这个角色上面。

  笑匠的崛起也成为了他思考“天赋”这个名词的开始,那句“就算飞的在高也不可能飞到月亮上去把”可惜被动画恶魔和他的自说自话给搅变味了,这句话在原作里其实是对自己曾经的“自信”感感到无比的质疑。

  之前看到有帖子说他和三井有点像,在执着和对自己的自信受挫的表现上确实有相似之处。

  对于他崛起,其实并没有像动画那么一帆风顺,一开始就被人认可有“天赋”。

  整观他的天赋和笑匠不同,和另外三个人都不太同,这也是松本厉害的地方,用五个人表现了五种普通人都有过的青春。

  笑匠,虽然拥有天赋,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性格,他对乒乓其实没那么爱,但他骨子里的性格,他对教练的温柔,也让他搞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变成了之后的机器人。(动画改成幼年就这么自闭)

  孔爷,(他和恶魔算是漫画里除PECO以外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原作戏份不多,对他的刻画却相当让人深刻,每次地心理描写都是想念家乡,每一次最深刻的镜头都是抬头仰望飞机的去向,他心理素质真的不算好,因为他顶着回国出人头地的压力,老实说很多人觉得孔爷就是自己,但实际孔爷一直比任何人都要心如明镜,他知道自己该有的位置,这点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地方。

  恶魔,他才是真正的努力型,他没有孔那份自始自终都清醒的认识,他笨拙地辛勤耕耘,渴望被人认可,典型的笨鸟先飞的人,如果不是笑爷那句绝望的话,他还会一直这样下去,现实扇耳光得挺疼的,但他醒了“也有不会飞的鸟”,他的去处是普通人拥有的最大幸福,故事最后给他的是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风间:他应该属于动画里的那个被大家崇拜的“孔爷”,他和孔一样都是承载着各种包袱,下面的崇拜,上面的期待,一个人撑起的队伍,他是海王的中心人物,这样的压力以至于他打乒乓都觉得是痛苦,每次看到他在厕所里都会让我想到考名校的苦逼高考生ORZ,动画把他的压力具体化,加了更多的压力给他承受。

  孔爷有回国和留学压力,风间有着由上至下的压力,恶魔有着希望被人认可的期待,笑爷迷茫地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只有那个爱做英雄白日梦的家伙是最纯粹的“爱乒乓”。

  【不管是压力还是动力都来源于他对乒乓的“爱”】

  【“这个孩子像生来就是为了打乒乓似得”】(大致意思)

  我至始至终都觉得松本对他的天赋定义是对乒乓的“爱”和“热情”,孔爷风间恶魔都没有他那份有点点偏执般的“爱”,而他的天赋也与笑匠也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关系,这也是松本说的想塑造两人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

  可惜动画给出的天赋不是“爱”,是开挂,连升级戏份都没有好好给,简直像是跳级。

  【松本在后面刻意的让PECO见人就喊“我爱你”,也是想传达这份执着的“爱”是他最难能可贵的天赋。】

  动画里的PECO少了那份纯粹和偏执,有的就是套路性的照搬原作情节走,和原创出来卖卖萌的情节,删掉了人物该有的血性和魅力。

  “天赋”这个词也变得越来越平面化,该赋予的象征性完全没了。

  才能到底是什么,动画说的才能很狭义,我所理解原作的才能是“对喜好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后天真正不能训练出来的。

  我很心酸PECO,论塑造力还不如玛丽苏女神,升级也没好好让他升,就直接跳级跟反派似的,本该具有的人格魅力搅得OOC成什么了。

  《乒乓》观后感(五):ping-pong动画版的一些杂感

  个人很喜欢松本大洋和汤浅政明,所以看到松本大洋原作,汤浅政明导演的ping-pong预告片的时候,也是兴奋了一把。

  现在就动画版的第一集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些杂感。

  1.第一集开头阿扁扮成英雄的风格很汤浅政明,特别是阿扁腰中间那个轮转起来的时候, 看了《兽爪》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这种风格。

  2.在人设方面,也很遵从原作,特别是松本大洋的“眼睛”“脸”还有“嘴唇(只是阿扁的脸好像在去十堂看孔文革的电车那段里真的有点扁)

  3.整体上感觉月本对阿扁没有漫画里那样的有那么点冷淡 比如说阿扁在吃炼奶的时候 漫画里这里还有个月本侧眼特写+小心得糖尿病

  4.在打乒乓时采用了原作漫画的多图并置,把乒乓球手的反应速度以及乒乓球这过程本身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表示看到这一点很兴奋~

  5.场景也很松本大洋,配色跟松本大洋还有一部漫画《sunny》的场景很像,比如电车要过来时候亮起来的警示灯之类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汤浅政明的风格-真实或者写实与动画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月本去田村桌球社找阿扁的时候,等车的背景,还有车窗外的背景。

  6.在构图方面也跟原著很像,比如新生被罚跑之后一段,小泉跟Mr.大田说让他们也知道一下中国不光只有拉面和饺子这一段,有一个大景小人的长镜头(原作这里是不光只有熊猫和拉面) 因为这样也保住了原作特有的气氛。

  7.还有就是月本和阿扁在打球的时候视角从月本和阿扁移到孔文革那一个长镜头(有风) 在漫画中是没有风和视角用长镜头转换的 这也是导演个人的一些东西 恩~~~~~~

  8.还有就是声优,其他人的声音都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就是阿扁在我的感觉中应该再稚嫩点,但是毕竟高中生也是合理的吧,小泉的英文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不错,动画里有比较重的日式口音,而且速度也比较慢 要是英文的速度能再快点就好了,特别是 “山外有人”那一段。文革的声优很让人惊讶,找了个中国人,我原本还在想孔文革说蹩脚的中国话的样子 结果出来的~ 诶哟 这口音~也算惊喜了。

  对pingpong第一集大致也就这么点杂感吧,跟大家分享一下,在bilibili吧也发过一篇同样,楼下还有人说当心喷子开婊,想想豆瓣环境还相对不错,所以再这里再发一次~

  《乒乓》观后感(六):[强力剧透]ep6 notes

  从ep6才开始的边看边写的鸡血notes

  1.动画把"机器人"和"英雄"的关系说得异常直白呢...

  quot;机器人其实有一颗温柔的心"

  quot;暴走的机器人只有英雄才能拯救"

  quot;觉醒吧英雄"

  然后这个时候镜头还要特意转到"沦陷英雄“身上。

  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追加释义。

  2.每次阿笑变身机器人的BGM超---带感(躺

  3.每次海王一班人马出来时打鼓一样制造压迫感的BGM也.....

  4.孔的声优没换吧日文感觉说得比中文好听(啥

  5.又给文嘎加戏份了呀..!妈妈的云吞;-;这孩子真乖....满满都是平凡人最执着的感情,柔软温润,和大家对乒乓热血激昂的爱反差太大。文嘎退一步来说,没办法占有乒乓也依然有享受的东西。孔文革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他心中始终留下的除乒乓以外无法割舍的那一部分。

  6.是西红柿炒蛋,红烧肉和清汤啊;-;我已经可以闻到香味了

  (漫画里根本就没有妈妈...!不仅如此漫画里对孔的描写几乎是在他选择留下然后对话框由双变单以后就戛然而止了...希望动画把大家全都丰满起来

  7.其实我很想知道孔唱的是什么以及歌词_(:3 不会仅仅是圣诞有关的歌吧

  8.呜啊看到牵手以为阿龙也.....真心不记得漫画里有雀斑妹这个角色的OJL后来落寞的雀斑妹没等到牵手的人,回去发现阿龙果然还在练习。阿龙的不死心有点悲壮意味啊怎回事呢

  打个比喻。

  大家出生的时候掉了一块心,所以心里有个大洞。只有找到与生俱掉的那块心,才能填满那个洞。所以整本漫画都带有浓重的宿命论气息,天赋掌管决定权,要么放弃要么痛苦挣扎。

  孔是阿妈,是家乡的馄饨。我觉得孔是第一个填满洞的人。

  阿龙每次比赛都要去厕所。我觉得阿龙是坚强地挣扎的人,他不敢相信自己,他害怕失败也害怕没有人能把他打败。因为他需要通过结果来证明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人,又担心结果的说服力不够强。因为天赋本来就不是二元对立的,小学时老妈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差不多的意思。所以阿龙非常在意月本。

  恶魔早早知道自己的局限,挣扎但没有阿龙隐忍,放弃的痛苦撕心裂肺,斗殴退社,读者全都看在眼里。很真实的一个人,最后娶了老婆奔小康去了。

  阿笑呢?我觉得阿笑是漫画里最超现实的人物,简直是为了阿扁才存在的。他天赋异禀,如果甘愿让乒乓和心合为一体的话就是活生生的人了。但是他并不乐意这样做,所以只能是冷血的机器人,徒有能力没有热情。漫画里最后他并没有去打职业乒乓。我觉得他心中的洞只有阿扁能填满。只有英雄能拯救机器人。阿扁填满了心,阿笑就填满了心。

  而这时候该觉醒的英雄正在尝试巧克力和甜食

  9.哈哈哈海边君也在迷茫啊,阿扁你不是一个人(喂根本两回事)

  动画加戏份的海边君越来越可爱了,这么单纯的人和自己真有点像。梦想折翼就走另一条路去找海,海边好像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就去找山。可是自己其实连山是怎样的都不知道。阿扁是用甜食来逃避,海边君找女朋友逃避。梦在哪里破碎就赶紧离开那个地方。以为逃避问题就能实现梦想实在是太可笑了不是吗,迷茫中的海边君又打算去海外了(笑)

  10.你不是比谁都喜欢乒乓球吗!

  这句话在月本一个人吹灭蜡烛的时候闪出来

  11.差点忘了还有这一出...!恶魔回到童年经常去的乒乓球馆,练习"连小孩都打不过"的蹩脚削球,说是"不想留下遗憾"。实际上谁都知道他是不甘心。

  quot;也有不会飞的鸟"。能当一只鸟就好。虐恋OJL(喂你够了

  12.又是关于恶魔

  quot;我想要你的才能!!战术,球拍,姿势...全都是模仿你的!!

  quot;但是没法变成你。"

  不会飞的鸟,英雄会带你飞

  13.沉水扁那部分的直升机的含义是?!

  14.hhhhhhhhhhhhhhhhhhh恶魔化身萌海豚了笑尿^qqqqqqqqqqqqqqqqqq^

  15.内...内山.............我不喜欢不帅气的阿扁....吗...(妈呀血槽空

  16.觉醒后今次的ED都变得阳光灿烂起来了;-;

  -----完------

  (实在是太啰嗦)

  --------------

  坑好久还有人看._.?继续阅读请左转分集短评~(鞠躬

  《乒乓》观后感(七):哈哈哈 汤浅政明这个老男孩

  证明自己的冲动,夺奖的荣誉,他人的希望,金钱的诱惑,当深入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浮于表面的东西都会带来痛苦;抛开一切一切外来的虚假与虚荣,只有运动所带来的内心的快乐才是源泉啊!不过这是要深入到一种境界才会有的体会。 不止是运动,科学,音乐,电影等等,一切深入进去的东西都会带来类似的痛苦,和痛苦表面下快乐的本质。不忘初心,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炫丽癫狂的画风,就像以火为翅的蝴蝶一头扎进冰水里,发出愉悦的滋滋声,在升腾的水气里,映射出整个宇宙。

  《乒乓》观后感(八):You are my hero. Mr. TSUKIMOTO.

  动画漫画都看过之后

  对于这次的动画化非常满足

  不改变原作内涵的基础上,还加了一些与时俱进的细节

  毕竟这漫画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作品了

  至于结局

  看之前本想着那场比赛谁赢谁输都无所谓了,胜负在这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意义

  可看过结局再来想这场胜负,却是非peco赢不可了

  eco赢,这结局是升华

  mile赢,这结局是烂尾

  世上蠢货有很多种,同样天才也有很多种

  胜负也许可以论出英雄,但决论不出天才来

  有适合站在顶点看风景的天才,也有害怕站在顶点的天才

  有因为自己的才能而不断变强成长并享受这一切的天才

  也有因为恐惧自己的才能甚至濒临崩溃边缘的天才

  eco属于前者,而smile属于后者

  月本诚(smile),星野裕(peco)

  一个月亮,一个星星,名字里面大有玄机,也暗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星星虽小(从地球上看小,其实人家说不定很大),但是会闪耀,有动态的感觉

  而月亮则一直静静待在那里,好像在默默守护着什么

  没错,守护着自己心里的hero

  表面上peco是smile的hero,其实smile也是peco的hero

  或者说smile让peco成为了真正的hero

  当这个hero还是半吊子水平止步不前的时候,smile的hero消失了

  所以smile开始变得越来越robot化,变得没有感情

  但smile坚信有一天hero会回来,hero也知道smile在等着他回来

  当hero真的回来的时候,不断重复的那句「僕の血が鉄の味がする」,也就是在说,smile脱离robot状态,开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了

  mile只是需要peco这样一个hero,带他走出内心封闭的世界

  就像小时候peco带着他一起打乒乓球,他开始会笑了

  长大了也一样,smile希望peco这样的hero能一直闪闪发光,让自己看到希望

  并不是自己也要成为hero,这不符合smile的性格(典型的INTJ吧)

  小的时候,peco第一次告诉smile人类的身体里流着红色的血液

  说:我身体里流着这样的血液,你也一样。大家身体里都流着这种有铁锈味儿的东西。

  也就是告诉smile,你也是一个正常的人,不是异类,更不是robot

  eco把smile拉回了正常人类的边缘

  从此smile开始有了真正跟人类的繋がり,有血有肉,开始有了感情表现——也就是笑,所以被人叫做smile

  所以片子里在不停重复他们小时候的那段对话——

  mile说:我也能打得像peco那样好吗?

  eco回答:能啊,我会教你的。

  这一方面是说,smile只有在跟peco打球的时候才能真正表现得像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类

  另一方面也暗示,smile需要有peco这样的hero永远都在那里闪闪发光,好让自己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存在和意义,但smile不曾想过要自己去当一个hero

  把一生的赌注都押在某个东西(つまり乒乓球)上面,这种生活style不适合smile

  就好像独木桥走到黑,没有退路,没有可操控性,实在太不优雅

  而我们INTJ的smile属于飘在半空俯视众生的姿态,怎么允许自己走向那样的人生

  凡庸が好き、凡庸でいい、勝利なんか出世なんか名声なんか富みなんか、全部どうでもいいや!

  You are my hero. Mr. TSUKIMOTO.

  《乒乓》观后感(九):乒乓球

  其实也没什么太多要说的,只是觉得简评肯定写不下,就写个评论吧,没什么认真的。

  好动画,画工赞。衣褶什么的有点描照片的感觉,动作很真实,怀疑可能是逐帧描视频的方法,千万别喷我,我也不了解动画工业,当然日本动漫对于高速运动规律的研究到达这种程度也是有可能的,令人惊叹。

  日本还真是了不起,乒乓作为中国国球,竟然让日本拍了这种热血动画,不过也不新鲜,阿奎罗球衣上不也还是写的kun(大空翼)么,阿根廷的足球比日本还是强了不少。没有民族主义的意思,很喜欢孔文革这个人物。而且不仅仅是动画,乒乓球运动装备日本也是世界上绝对前列,蝴蝶的拍子,美津浓的鞋。每次提起蝴蝶拍就会想起04年除夕得知姑姑给我买了蝴蝶马祖诺夫板以后激动跳起来头磕门框缝了三针的事情。。

  不过毕竟日本乒乓水平有限,这动画里提到的技术层面的东西太少了,激发起青少年打乒乓球热忱不仅仅是叫三声英雄参上那么简单嘛,现实里会被被嘲笑为中二的,虽然动画里很燃,这里减了一星。

  动画里阿扁使用了直拍横打的技术,弹幕里说时代背景是九十年代,粗略查了一下松本大洋乒乓漫画好像是两千年前后的吧,那也并不冲突,(说不认真写也是假)又查了一下直拍横打的诞生,80年代就存在了,95年刘国梁在国际大赛上开始使用,小时候看乒乓球还不懂这些。直拍横打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感谢王皓,初中的时候跟小伙伴看着电视上乒乓比赛直播打电话研究王皓的动作,在学校或者小区小公园付诸实战,逐渐摸索成熟。另外探索高调前冲侧拐三种弧圈球,长胶正胶的削球,发球接发球对搓,这般回忆滋味挺甜,如果动漫能激发起我们这一代人关于这些的共鸣就好了。

  笑爷的削中带攻有点朱世赫的意思,阿扁像不会直拍横打的柳承敏?风间那种力量变态让我想起以前希腊的格林卡。当然这些人物的原型并不是我说的这三个人这一代的球手了,不过动画中人物还是以性格为主导界定的而不是技术特点,比如佐久间,有点网球王子里做苦瓜汁那位,博学非天赋型,那他打球的特点呢,好像有点模糊。如果做成像施拉格那种有妖气的逆向旋转呢,马琳这种老妖精也很有特色啊,设计成很强很怪的酱油反派也行,还有孔文革,总觉得有点像王励勤,技术全面性格偏软?

  说来说去还是在乒乓球本身技术上说的比较少,(不过看弹幕也是醉了,有人正胶反胶还没分清楚呢)人物的突飞猛进是靠体能训练?是靠精神上的顿悟?在现实中不太现实。这动漫要是能晚些年出来就好了,小球变大球,发球抛球16厘米无遮挡这种规则的诞生想必也改变了不少球手的命运吧。

  我的乒乓时代到高中就基本结束了,中国一家独大看着也没啥意思了,慢慢就淡出不关注了,看部动画唤起一点曾经的乒乓梦也挺好的。

  《乒乓》观后感(十):好好好,除了叫好不知道还能干啥

  真想打六星,大爱,音乐一绝,光看65首的曲目数量就很大手笔了,而且很喜欢agraph配合动画主题用一些非乐器的素材,OST碟现在在日网上都没见卖了,真辣么热手?!这次agraph为声之形作的OST也很期待,采用了把录音器材放到钢琴内部录音的手法。另外汤浅政明一个人把11集的分镜、脚本全包了,整体风格统一到没话说,融合漫画分镜的手法挺耳目一新,原作松本大洋的漫画分镜也很了不得。再说内容,人物塑造是真的好,而且第一次看到日本动画里不是全世界都说日语啦,孔文革全程大段大段的中国话,虽然孔文革这名字起的真是……叫人一言难尽。虽然这是运动番吧,但我觉得其实没讲多少跟乒乓有关的东西,重点也不在乒乓上,比赛与其说是在斗球不如说是在斗心理,结尾也比较现实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