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旦夕之间》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世界旦夕之间》的影评10篇

2018-02-07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旦夕之间》的影评10篇

  《世界旦夕之间》是一部由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执导,克劳斯·洛维奇 / 芭芭拉·瓦伦汀 / 古特·拉姆普雷切特主演的一部科幻 / 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一):世界旦夕之间

  想着就头大!还是孔夫子智慧,想不透干脆就不去想它。

  接着昨天看完了下。好的科幻片一定要讲出一个自圆其说故事,有人说科幻不是主流,俺说科幻才是主流。宗教故事哪个不是科幻?有理论框架,有幻想彼岸,就可以认为是科幻了。人所以为人,总要超拔一点,总要仰望一下天空系统自身有自己的自主性,并最终洞察自己的宿命,却无法改变。这个时候是不就是奴隶反抗主人的时候,是机器人反叛发明者,是虚拟世界的程序反叛工程师?

  在整个考试系统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走别的路径了,比如出国留学,但是国内的话,基本上没有比高考更好的出路了。还能怎么办恩》即使香港,也要高考成绩。但是整个系统是可怕的,让人非常厌烦的。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二):真假问题的科幻思考

  在计算机模拟技术诞生之后,关于真假的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思考的不再是短暂的毁灭和永恒存在之间的关系,不是上帝和世界,不是轮回解脱,不是死亡和永生,而是真假,是后面那个工程师,那个虚拟世界的端口。创世纪,黑客帝国,异次元世界,都是。

  以前的人还会思考动物世界和人的世界,鬼神世界,天堂世界和人间世界的区分,天上世界是掌管人间世界的。三个世界的划分。

  还有一种划分方法,那就是东方世界,西方世界,中东世界等文明的划分,这样就无所谓真假,而只是区分而已。各个世界不过是平行宇宙之间的关系,他们来自于同一个祖先

  但是还有一种方式,比如超能英雄普通人,他们是拥有异能的人,外星人,或者怪兽,来到地球世界,是两个世界的人。这也延伸到现在的极乐世界,第九区这样的电影。

  潜意识的世界,幻想的世界,超现实的世界和内心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区分,两者交叉在一起,弗洛伊德是肇始者。

  所为这些讨论的是真假,其实讨论的是自由与否,是不是被控制,被阴谋控制,被误以为是自由,是不是深陷游戏之中。网民,这个身份,也可以算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恋爱,网上交友,网上论坛和社区,网上开店,网上游戏,商务活动,网上讨论,这一切都是虚拟身份的人参与的,重要的不是他们是谁,而是她们谈了什么。如果一群人在那儿谈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即使他们就是普通的职员,也很可怕。如果是一群外星人,却在谈论显示的事情,那也无所谓。今年的奥斯卡热门《她》就是如此。

  系统自身有自己的自主性,并最终洞察自己的宿命,却无法改变。这个时候是不就是奴隶反抗主人的时候,是机器人反叛发明者,是虚拟世界的程序反叛工程师?

  在整个考试系统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走别的路径了,比如出国留学,但是国内的话,基本上没有比高考更好的出路了。还能怎么办恩》即使去香港,也要高考成绩。但是整个系统是可怕的,让人非常厌烦的。

  那么真实生活如此可怕,为什么大家不能发动起义呢?大家陶醉在电影世界里,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可怕。一方面虚幻中的英雄主义,一方面是现实中的猥琐可怕。

  你担忧吃喝,我担忧工作,你再担忧世界的真实与虚幻,还有的人担忧别的,总之每个人都陷入一个欲望之网里,谁也无法逃出这个世界世界,只不过类型不一样层次不一样而已,但是从本质上,最后一切都归于虚妄,无论担忧什么,都没有结局,都是徒劳,在奋斗路程上,得到的不过是些更大的谜团,人人都在忧虑,忧虑无解。小到所有人的衣食,大到所有人的真假与否,都没有永恒的解答。各种欲望之网的人却互相歧视,互相贬低,促进人去奋斗,去努力改编自己的欲望类型。问题在于这些欲望都是如何植入人的内心的呢?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三):二次元世界的灰色地带(法斯宾德-世界旦夕之间)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nowballPanpa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8952692/

  正式版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四):在真与假之间彷徨

  每一次看科幻片,尤其是80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科幻电影,都会想到那时候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电影,科幻片的精髓从来都不是特效,剧情片、动作片、战争片都会耍玩的东西,科幻电影并不应该以此为嘘头,科幻的精髓应该在想象。我之所以喜欢科幻电影,一是科学性,二则是思想性。

  扯了几句咱们可以回到这个电影了,剧情之处不用累述,相信看过此片的都看过黑客帝国,应该很多也了解第十三层,这个片子就是这两部电影的脚本。从电影本身而言,第十三层的意味要比黑客帝国更深一些,但是黑客帝国的剧情、设定和手法显然要比第十三层高,但是如果和世界旦夕之间比就未免相差了。这部电影从我的感觉出发并不缺少科幻感,片段性的电子背景音,现代风格的室内装饰,随处可见镜子导演无处不在引导观众去相信控制论这一设定。这些设计风格显然是刻意显示出超前的,这比那些机器人满天飞但是设计风格止步不前的科幻片不知高出多少,科技的进步必须引领文化革命,在设计方面的转化更是难以想象的,就如同计算机革命之后匆忙出现的后现代风格、波普风格,纷纷走向现代派的反向。

  对于控制论的思想,这种假定被理解为原作者或导演对于心理野心满足,倒不如说是对现实世界的戏耍,在失望漫天遍野的时候告诉大家,我不是我,你不是你,我做的不是我想做的,你想做的都是母体在搞怪。如果这种说法可以说通的话,那么这个故事的存在便有了更深的可预见性。如果仅仅处于构建世界或是被巨大未知物控制的考量,那么导演应该会注重操作者的描述,也就是对神的阐述,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导演关注的是个体本身,将所有观众带入其中,并包裹以存在即合理的外壳,那么这种想法刚好符合所有人的口味

  这种控制论该是冷战阴影下衍生出的东西,如果计算机革命不是随着冷战来临的话,那么现今的发展该是另外一种架构。如果缺乏足够的东西来警示,恐怕一种极限发展的科技革命会带来思想与文化的全面崩溃,就像三体中的毁灭,好在导演们已经将最坏的打算告诉了所有人,你不是你,你是个棋子,你是我自编自写的程序,你是我上厕所的时候刷手机看的true man,既然这样,那就这样吧。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五):村上春树的电影

  一直想把新德国电影给看完,但人生总是琐事累累,目前只对文德斯有所涉猎,法斯宾德,我来得太晚太晚。

  电影的重点当时来说或许是对控制论的刻画多一些,但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三个半小时结束,感动我的是爱。产生共鸣的爱从来都不属于个体,它是人类共有的对美好品质的爱护和审美。伊娃对弗雷多的营救展现了导演的人文关怀结局完满。

  这种是我一直爱着的德国电影,德语,德国,其中的女人男人。它满足了我几乎所有的幻想,无时无刻的巴洛克古典,冷静克制的色调,仪式感的镜头优雅至极。当德语从女人口中不紧不慢,若有所思地说出,充满了动作,眼神情绪。。它呈现了一种场景,在其间,缓慢欣赏,没有一丝疲惫

  准备吃支烟,散个步,其他就留给自己回味了。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六):幻想和欲望的冲突永无止尽 论法斯宾得[世界旦夕之间]

  初次知道此片是在CC介绍里看见它的海报,两个圆环相交之间困住一个在奔跑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奔跑的方向是和边缘相反的平面,永远离不开这个圈。而片名世界旦夕之间的含义更是值得深思,旦夕的词义是在时间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在电影里的隐喻是说明留给主角找到真相的时间不多,在找到之时也就是主角命陨之时。

  法斯宾德在为电视台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已经拍过了很多知名的电影作品声名鹊起。他明白在当时媒体不甚发达的年代,想要成名唯有透过电视的媒介,而在当时的德国电视仅仅只有2个频道,在电视频道上播放即成了让一个电影人迅速为人所知的方法。令人不解的事情是,在德国以外的国家,法斯宾德的作品收到的好评远远高于本国,也许是因为在德国这样严谨的国家,一个人的出生很大程度限制一个人的发展,法斯宾德的崛起如果是发生在中国,他必然是一个不法之徒走上正道之类,堪称话题性的励志范本。

  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眼中德国的未来,科技的进化和控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化,政府的一个部门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并取得了进展,但项目的发起人沃尔墨却在成果发布之前精神恍惚离奇死亡,他的助手斯蒂勒获命成为研究所的新负责人,但沃尔墨离奇死亡的原因引起了斯蒂勒的怀疑,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斯蒂勒发现了最终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直接导向沃尔墨的死因,世界的意义危在旦夕

  电影充满了表现主义的各种手法,镜子象征人格的背离和分裂,空间象征着世界的封闭与权利绝对控制,法斯宾德塑造了2个英雄形象,沃尔墨在明白世界的真相之后留下伏笔,希望后来者能够打破枷锁从容赴死,而斯蒂勒最后肉体在中层世界死亡,他的死作为一种象征被隐喻为强权的控制下人的反抗虽然失败,但人的意志和爱可以拯救一切,所以斯蒂勒在另一个象征上层世界里醒过来,被锁在一个没有阳光房间里,斯蒂勒最后看见了阳光并和伊娃相拥。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斯蒂勒终于逃出虚幻的世界,回到真实世界。在这里伊娃穿上了象征温暖的橘红色长裙,斯蒂勒穿着温暖的毛衣,象征安全。但他们始终没有走出房间,这是法斯宾德高明的地方,他并没有直接告知观众,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上层世界。他留下了一个希望,而这个希望不一定是对人有益处的,而是人所需要的。

  这部电影,在1978年电视台放映过2次之后,从此消失在人们记忆里,睽违40年后,法斯宾德基金会聘请修复公司将此片做全新数码修复后重新登上大荧幕,完成法斯宾德生前未曾实现的夙愿,日后许多科幻电影或多或少都有“世界旦夕之间”的影子,【黑客帝国】里的电话亭,【成为约翰马科维奇】里的思维控制,【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里的记忆消除等等。

  它给不了你好莱坞的特效,它给不了你情节紧凑的刺激,更可能让你昏昏欲睡,以现在观众的眼光来看,世界旦夕之间作为一部软科幻电影,一无是处。但如果你愿意理解导演的意图,明白构思的巧妙布局,细心研究人物的情绪变动,你会发现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佳作。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七):关于片中女性角色的一点想法

  剧情、配乐、拍摄手法很多人都讲过了,倒是片中女性角色的设定很有趣呢。作为一名女性,在影片的前180分钟我的内心都在疑问为什么片中的女性角色都是如此单薄和无趣,像是男权社会下的附属品,具有诸如丰乳肥臀时刻献媚的典型特质(笑……)。

  从最后几分钟eva的描述可以看出,上层世界的斯蒂勒是个狂妄自大的人,我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直男癌”这种特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斯蒂勒设定的第二层世界里女性角色的附属品感了。

  但唯一一个eva,来自上层世界的、不需要依附于第二层世界的斯蒂勒的存在,她的形象是独立的,不需要依附男人的,她的爱也是看起来最真实的。不过模拟世界里,其他人的情感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这种哲学问题我还是不深究了……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八):虚拟世界,何谓解脱

  看这部电影的前两天,我第一次去玩了VR游戏。尽管游戏的分辨率远远比不上现实世界,但人类倾向于将视线范围内遍布的事情视为真实。电脑游戏之所以虚假,是因为旁边就有真实世界做对比。在视觉上失去对比,无论向何处看去都是游戏画面的时候,还是容易当真。 电影里说,对于电子人物来说,电子世界就是真实,我想那是因为他在概念实际上都没有其他世界做对比的缘故。就像柏拉图山洞里那些哥们儿。

  我喜欢主人公发现自己世界是虚拟的之后,在疯人院工作人员来抓他时,慢腾腾地穿好衬衫西装,对女伴说,说不定束缚衣也很适合我。这种不在乎和幽默感近乎于出离心,是出离者应有的态度。上层世界能够通过代码或者别的什么手段主宰下层世界,下层世界通过自毁,或者不在乎获得自由,可以,这很存在主义。 比起电影里主人公通过思维置换成功进入上层/现实世界的结局,我更喜欢之前主人公和某人对话中对世界的定义:“向上有无数层,向下也有无数层。”因此便没有所谓的“绝对真实”世界。均是层层虚拟之物。层层虚拟中能达到那一层,单看有没有系统突发漏洞导致你怀疑人生,上层世界的人爱上你跟你说出真相帮你搞什么思维置换。

  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什么是存在,什么是不存在?这都是些难解的哲学问题。真实和虚拟的词义太宽泛了,什么是绝对真实?如果自我意识必须依靠物质而存在(无论是肉身还是电脑),那么肉身死亡,数据删除之后,是否可以说,无论真实或虚拟的存在,都将终结于真实的不存在?如果所谓的真实世界以肉身存在的人类和电脑里以电信号存在的模拟人格最终都同享一样性质的不存在,是否可以说,他们的存在的性质也都是一样的。如果自我意识不依赖于肉身,那么同样也不会依赖于电脑,那么我们终究杀不死任何人,包括电子人。无论那种假设,区分真实和虚拟都意义不大,说到底,只是存在或不存在而已。

  另一方面,上层世界制造并控制下层世界,就像安珀和它的影子世界,就像我和RPG里我玩的角色。因此称为“真实”。那么如电影中名为爱因斯坦的联络模块,在试图逃出虚拟世界的一刻,就已经和上层世界的哥们拥有同等程度的真实或这不真实,通过思维置换夺取上层世界操作员的肉体,无论成败,都抹杀不了这种真实。他不能自主生死,上层世界研究员,和看电影的我就能自主生死吗?自我存在即对自我认知,绝对的真实是绝对的自由,不被制造,不受控制。

  真实自我的隐含意义是永恒存在、独立、自主。上帝、阿特曼。这决定了真实不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先天的性质。想象我只是某个分辨率更高的模拟人生中被某玩家捏出来的角色。我的睡眠只是玩家下线,而某天玩家删掉角色,我将永远不存在。这与我本身永恒存在、独立、自主一样,都是无法证实或证伪的假设。甚至亲历死亡之后再次转生,也完全符合任何一种假设,或者玩家重置了游戏,或者我是永恒的存在。这种未知就是轮回游戏的主要悬疑和魅力,谁知道证悟不是一种更高层的虚拟境界?

  说到底,只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真实还是虚幻?”而是“受控制的短暂存在,还是独立自主的永恒存在?”

  我不知道答案,但根据以上假设,受控制的短暂存在无法发现问题的答案,独立自主的永恒存在一开始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不知道答案本身就让我知道了答案——我必定是受控制的短暂存在。 然而,事情没这么简单。《宝性论》提出了几个著名的不可思议的矛盾,其中一个格外不可思议——“独立自主的永恒存在为什么会受短暂虚幻的烦恼干扰,忘记了自己是独立自主的永恒存在?”,它的原文是一个美丽的比喻——“永恒的太阳为什么会被短暂乌云遮蔽?”。无论这个矛盾如何理解,都暗示了“受控制的短暂存在,还是独立自主的永恒存在?”,根本不能用上文的简单逻辑下定论。

  也许比起哲学分析,我更喜欢浪漫地去想,我此刻存在,就永远存在,我此刻知道自己,就永远知道。存在是知道自己。甚至连”我“,”此刻“,“永恒”,”时间“都只是虚幻,唯一真实的是这种知道。一旦这不仅是一种浪漫的想法,而成为一种现量所见的确证,即使我是模拟人生中的虚拟人物,也将获得解脱。

  《世界旦夕之间》影评(九):预谋逃逸

  预谋逃逸

  [世界旦夕之间]是法斯宾德唯一一部科幻题材的作品,连同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与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这三位导演都在用科幻的外壳包装自己的故事。塔可夫斯基高度的内省力只会把科幻当做回忆、宗教与情感的呼唤媒介,戈达尔则是用E=MC^2的公式以及戏虐式的音画分离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而法斯宾德,通过对影片故事和形式的内化,营造出一个严苛的“世界规则”,并企图为自己预谋逃逸的目标找到出口。

  该片改编自伽洛耶于1964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重模拟》,21世纪名声大噪的科幻系列电影《黑客帝国》明显受到该小说“多重现实”概念的启发。相比《黑客帝国》将激动人心的慢镜头躲子弹镜头与微言大义的科幻哲学糅合拿捏还张弛有度的节奏感,1973年的《世界旦夕之间》既没有CG特效的追车与枪战,也没有赛博朋克式的英雄男主,200多分钟(该片是法斯宾德为西德电视台制作的16mm规格的电影,分上下两部)的故事大都只是男主角喝酒、谈话、疯癫的举动。不过,一旦你适应了法斯宾德悠闲独特的70年代非典型科幻风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整个叙事的节奏感。没有蒸汽朋克和高楼大厦,科幻世界中现实与虚幻的视觉隐喻仅用无处不在的镜子进行诠释。超级计算机存放的研究所摆满了完全镜像墙,伊娃和斯蒂勒最后摊牌时甚至象征性的出现了一个对应三层现实比喻的三面镜。摄影机经常进行着一种无人称的自主性运动,往往人物没动,摄影机却已经对角色进行了360度的环绕拍摄或平移,这种不寻常的场面调度是法斯宾德一以贯之的特色,除却戏剧舞台效果的考虑,更是法斯宾德电影价值观的形式化,现实个体的困顿与阻碍往往通过不知名的主观摄影机镜头的运动得以逃逸。此外,法斯宾德其实并没有完全整饬出一套独立的科幻电影类型,影片中很多小细节恰恰呼应了之前的一些科幻作品:斯蒂勒在临时记者招待会与记者谈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时,蓝色多瑙河的背景音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86年的《2001太空漫游》,斯蒂勒逃难时遇到的陌生人正是《阿尔法城》的主角埃迪•康斯坦丁。

  法斯宾德拍摄这部科幻电影,在乎的不是眩晕的未来气氛的营造,而是想用未来复古主义的风格讲述他关于自我感知与逃离的表达:未来世界通过创造名叫斯莫莱克戎的超级计算机运算系统来模拟和预测人类行为,由此来规避不合理的社会进程,了解正确的社会需求与发展。在斯莫莱克戎系统创造的“模拟真实”里,每一个“身份单元”都像人一样思考、生活并相互关联,但相对于男主角斯蒂勒所代表的上一层的“现实”,“身份单元”只是完整的因果链的机械程序。越强大的集权,越会声称自己的不在场,并把责任推给上一层的强制执行,最后斯蒂勒发现斯莫莱克戎系统之上还有一个“真实世界”统治着他所处世界的运行秩序。

  电影并没有把叙事精力集中到主人公对阴谋论的层层剥离,并以此形成一种解开真相的完整感。他把大量的篇幅花费在主人公斯蒂勒对自我真实性的探究和反思上。如果欲望之下、意识之初只是盲目的媒介模拟,那“自我”的构建就只是一个模拟意识的副产品,对象的主体性瞬间崩塌的。众所周知,法斯宾德其人其作品最急切强调的就是对感知与情感的探究,爱比死更冷、恐惧吞噬灵魂等等电影标题直观显示出他对经验认知的依赖性,残忍、自恋、渴望爱,混合了本能与个人经验的复杂情绪才是他生活存在的证明。而在[世界旦夕之间]里,斯莫莱克戎系统以及更上一层的“现实世界”首先就否定了“身份单元”意识主体的真实性,而本身就不存在的具有不确定性与悬疑性的身体就更不能成为真实性的依据。从意识到身体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故事的走向陷入虚空,然而,法斯宾德偏偏想用身体感知下的经验情感为斯蒂勒以及自己寻找出入,预谋逃逸。

  影片中,斯蒂勒虽然对所处世界的真实性愈加怀疑,但他一直在用身体经验的感知谋求真实的存在,他许多无意识重复的小动作贯穿在影片之中。他喜欢在坐下办公椅的瞬间转上几圈,对上级进行质询的时候,甚至会和上级一起转椅,这种忍俊不禁的行为不断出现在故事的各个角落,它并没有推动叙事的功能,只是斯蒂勒的个人救赎,法斯宾德想用一种隐性的无意识行动企图逃离这个虚假真实的仿真单元。当斯蒂勒发现伊娃就是上层世界的联系人时,他直言自己悉听尊便只想结束这场噩梦,但同时又向伊娃借烟,明知道自己明早就会被枪杀,还接受了伊娃的情爱邀请。春宵过后,代表意识主体真实性的伊娃劝阻斯蒂勒不要去研究所送死,斯蒂勒却抛弃了这个上层真实的解救,站在汽车顶上慷慨陈词,毅然赴死,这里的死是斯蒂勒预谋逃逸的结果,也是法斯宾德预谋逃逸的想象。斯蒂勒不确定伊娃的上层力量能否真正带动他的意识主体的可确定性与真实性,他宁愿用自己身体的感知去求得无法预知的结局;法斯宾德在现实世界同样如此,抽烟喝酒做爱样样不少,他不断对自己的身体发动永无止境的攻击,他不相信意识主体的理性救赎,他怀有的非理性信念让他自信自己的身体能忍受各种摧残和虐待,他是在用身体写作的人,身体经验的感知在他看来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依据。电影最后用一组垂直剪辑交代了斯蒂勒的结局,在第二层世界里死去的斯蒂勒已经被上层监控者带领到第三层现实世界,身体的死亡却带来了意识主体最后的归赴真实,这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逃逸手段,其次,这也是对法斯宾德未来结局的一个寓言。1982年6月10日的凌晨,法斯宾德嘴里叼着一根香烟躺在公寓床上,早已气绝身亡。法斯宾德知道自己过量服用毒品、安眠药与兴奋剂的行为等同于慢性自杀,但是他依旧这样做下去,大概这就是他所预谋的逃逸路线,只是我们并不能像电影一样知道最后的他会归赴到哪个现实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