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达摩祖师》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达摩祖师》经典影评10篇

2018-02-13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达摩祖师》经典影评10篇

  《达摩祖师》是一部由袁振洋执导,尔冬升 / 樊少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摩祖师》影评(一):你最好能先去找一个令你明白的人

  看完《达摩祖师传》几有感触,略作记录

  1、对你来说,这是一个陌生地方。告诉你,你知道也等于不知道。我看你,还是随遇而安吧。

  感悟:诚如很多人的宗教体验,以及实修的景态。若非亲身体验,难有个中可知。这不是逻辑哲学,靠推理归纳类比筛选等理性思维可解。

  2、在你眼中,所见的都是虚幻景象。在我看来,什么都没有。

  感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漫卷红尘,修持到一定阶段,很多高人都曾经有讲过此间为“虚拟的幻象”的体验。说到底,自己当下的诸多执着,不是不知道此间梦幻的这条道理,而是不曾有证悟“此间梦幻”的实际修持体验。故而,这个世界切实来说,自己还是实相的多,虚幻的少。所谓的虚拟的幻象,更多地还是书本上的“理论”。

  3、宝珠之光,只能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智慧之光,最为宝贵

  感悟:禅宗,在佛教属于偏智慧修持的法门。

  4、过去的已成事实,将来也没什么可想。

  感悟:立于当下,定在当下。过去、当下、将来,皆同时存在于当下的一念,仅此一念,所以有三者的区别

  5、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感悟:此生做人,所为何来?我们不可能无缘无故来到这个世界,本也无我,因缘聚散。所谓“我”,不过是诸些因缘聚散的载体而已。

  6、稳固的自修室:佛道修行在心中。

  感悟:强大内心、足够强烈的愿力,我觉得这两条是修行能有所得的必要条件

  7、普通人随缘而变,得道者随缘不变。

  感悟:缘来缘去,那个能感知世界的“心”,一直在那里。致虚极守静笃。我也还没找到那个“心”。

  8、磨瓦岂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要知道佛并无一定的形态。只知道打坐,不知道为什么打坐?这样只在表面上下工夫,徒然浪费时间。要从心而修。一切由心而生。

  感悟:太多的时候,“心”不知道去了哪里。所谓功夫不上身,修持多年无效验,大抵是做了无用功。

  9、梁武帝:你知道自己是谁么?

  达摩大师:不知道。

  感悟:不被“我”所累,自己还在这个阶段。

  10、修道之人必遇魔障,佛心坚定才能冲破。

  感悟:修行之人,依我当下的体悟,一份功夫,一份身体的体验,一份理念上的觉知。这条路,没有捷径,一步一个脚印

  11、一切皆空,何来痛苦

  感悟:一切皆空(此间乃虚拟的幻象),此般悟还没悟到,至于后面“何来痛苦”,实无可言。

  12、面壁九年,神游各界。

  感悟:修持未到此功夫。

  13、神光:我虽致力求道,但总有不安之时。

  达摩祖师:你向我求法,为何不先省悟自己。

  感悟:为什么要修行(道/佛),这个问题要切实地省悟,说实话,自己这点做的不到位。平日里,多有不安的时候,不曾认真深刻反省。总的来说,修行的信念不坚定,求法也无甚决心

  大道至简,抱神守一。道门之清静,释家之空寂,儒学之诚心正意。践行不足,省悟不力,惭愧

  《达摩祖师》影评(二):南无

  还是大二的时候,上某讲课沉闷的老师的后现代哲学,学期结束,放这么一部片子来看,虽然有些不知所谓,但却是歪打正着。

  此片虽然制作不够精细,有些细节也略显搞笑,开篇与烂俗武打片并无不同,除了达摩大师年轻时候还满帅的比较令人敬佩以外却也无话。但总体来说,影片气氛却是把握不错,尤其是惠可大和尚雪地求法,背景音乐令我有种奇特的介入感。没有犹豫,没有彷徨,只有一颗贞定的向道之心,不可转移。弃执绝非懦弱,只是一尘不染的果决。

  求佛向道,巧言无可凭信,见道固然可喜,体道,证道,才是神髓。

  ------------------------------

  突然想起来,就重看了一遍,却还是感慨神光和尚(即后禅宗二祖慧可)在龙法寺的段落,老和尚或未臻于大彻大悟却能循循善诱导人向善,一片菩萨心能容能解,父慈子孝薪火相传,真有中土佛门家风。

  当然,这一切恩怨情仇业报因果都在雪夜随断臂而“断”。

  《达摩祖师》影评(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台词摘抄。

  开片启:达摩祖师传转录时,曾取得版权所有权人口头同意。若有侵权请不吝告知,并将此流通功德,回向给本片制作者,出资者,版权所有者,流通者与传播者,阿弥陀佛

  化解仇恨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原谅他们,你为报仇多杀一个人,多生一份罪业。如果还执迷不悟,将来必堕地狱。这样吧,你先把仇恨抛开,我替你超度,你才可以有机会到西方极乐国修行,免受轮回之苦。

  说有也行,说没有也行。若一心向善,便没有地狱。如果作恶多端,地狱之门便因此而开。若作恶多端,西方极乐国离你十万八千里。若一心行善,西方极乐国就在你眼前。心想罪业来忏悔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智慧之光,不但能照明人得内心,更可辨别是非

  佛道修行在心中。

  (出家剃发)

  第一刀,断除一切烦恼。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愿度一切众生

  你凌空而至,动作如飞。究竟是正是邪?

  郡王若能辨别正邪,便不会排斥佛法。

  看你似是能言善辩

  我虽不懂太多,却可解你心中疑惑

  什么是佛?

  见性是佛。

  性在何处?

  性在作用

  若作用何处出现

  若现于世,当有其八。

  何谓其八?

  在胎为生,处世为人,在眼若见,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足,在足奔行。欲见时欲如微尘讯息,识者知是佛,不知者唤作惊魂。郡王可有所领悟?!%%%若未有,贫僧肯死于郡王面前。

  一切随缘。

  不变随变,随缘不变。

  污泥能生莲,也是好泥土

  没好没坏,因人而异

  你现在是手握成拳,还是拳握成手呢?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没有先后两者都对,要视乎造化而定。

  大师之言,一切随缘不要执着,普通人随缘即变,得道者随缘不变。

  说来说去,模棱两可。我不明白。

  你最好能先去找一个另你明白的人。

  说了半天,我看那个人就是你。

  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大师,你也算是了悟了的人,那么我问你,人死后往何处去?

  不知道。

  你也有不知道!

  因为我还没有死。

  ……

  (静室)

  大师在做什么呢?

  你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坐禅成佛!

  我磨瓦成镜。

  磨瓦岂能成镜?

  既然瓦不能磨成镜,那坐禅岂能成佛呢!

  那怎样才能成佛?

  要知道佛并无一定的形态,而禅也非坐或卧。你们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为何打坐,这样便永远不见大道。

  那怎么样做才能见大道呢!

  从根本上修。

  什么是根本呢?

  心为根本。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一切善恶,皆从心生。如果连这个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突然浪费时间。

  (菜地,师傅在摘菜)

  徒儿仍不时做恶梦,请师父能解徒儿解脱之法。

  我不是说过吗,昨日种种昨日死。你多年一些经文,今日种种今日生。

  但徒儿每天念了不少经文啊。

  那就要再继续专心念下去。

  徒儿每次念经都是诚信求悔的。

  那就不对了。念经时要心无所求。

  今日成为鸟,也是因果循环所致。你心中不要存有怨恨。我为你受三界皈依,他日做人好修行,去把!

  我只可以射一只,不过我射的那只一千万的众生就可以得到安详

  那只是谁?

  就是你。

  我不杀生,还有别人呀!

  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可将刀割自身。

  若自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的事。

  你既然说一切皆空,那何来痛苦?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

  师兄弟们,你们身体虚弱,在我离开之前将传授你们一些锻炼筋骨之法,以收强身健体之效。武功和文字都是一样,有动态和静态的一面。其实,我们日常生活表现,如吃饭,睡觉也不离开这个范围。你们欲想参悟禅机,只要用心观察,一举手一投足也有其禅意存在。

  (千圣寺)

  我即将西返天竺,你们把自己的心得说来听听。

  文字在于开明佛法真谛,不可执著文字,但也不可舍离文字,始能得到之受用。

  你只得到我的皮而已!

  据我了解,好像庆喜见了阿弥佛国,一见之后便了悟真相豁然开朗,便不需再见。

  你所体会比道副多些,但只能得到我的肉!

  地水火风皆是空,眼见耳闻鼻嗅舌嚼身受也非实有。而我所见却无一法存在。

  你也只是得到我的骨而已!

  慧可你呢?

  (慧可跪拜而无言)

  就是这样,你总算得到我的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慧可,我现将衣钵传给你作为传法信物,你就是禅宗二祖。在我过世二百年之后,衣钵传至六祖,便不需要再传。因为在那个时候禅宗法门,已传遍各地。不过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轻视执迷不悟的人。任何人都可在一念之差,都会弃恶从善。这四卷《楞伽经》是佛祖的最高法要,可以用来开悟世人。现在一并交给你,你听着:

  我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祖师》影评(四):千江有水千江月

  申明:本人一不信教,因为不懂;二不说教,因为不配。但对世间一切真善美者,常怀感恩恭敬之心。为此拙文,只求自明心境;如有不当,还请仁者垂慈。

  三年前第一次观影,就被其中传奇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佛教文化深深吸引了。当时只觉得祖师神功盖世、境界超凡,大有看武侠片的豪迈和看传记片的沧桑

  朝花夕拾,今日再看却如拨云见日,涕泗横流后顿觉心中无比畅快。片中祖师每个故事、每句对白,无不饱含智慧、给人启发。春行愚钝,时至今日才静下心来体味。于是发愿,要将本片经典场景逐一记录,整理一番感悟。

  千江有水千江月。少年无知,非要标新立异求一个境界;哪知千江有水,何须攀梯摘月?皓月当空,何曾阴晴圆缺?以此为题最好不过。

  【场景一】

  三王子青年达摩)在梦中跌落到一片大雾弥漫的森林,行到深处只见一位老者端坐。三王子:老伯,请问这是什么地方?老者:对你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地方,就算告诉你,你知道也等于不知道。三王子:你才不知道呢!这里是我的国土,将来我还要在这里继承王位!老者:你目前对自己的处境都不能把握,将来的事你能肯定吗?我看你还是随遇而安吧。三王子:不知道雾什么时候才能散?老者:在你眼中所见的都是虚幻的景象,在我看来什么都没有。三王子:老伯,你在这里做什么?老者:在等你呀。三王子:等我?我都不认识你。老者:可是我认识你。三王子:那有什么稀奇,谁都知道我是三王子。老者:我不但知道你是三王子,还知道你的过去和将来。三王子:将来?你刚才不是说过不能肯定吗?老者:但是我能肯定你的一切。三王子:好,远的不用说,今天我会发生什么事?老者:必遇凶险,九死一生。三王子:那然后呢?老者:跟我一样,一坐九年。三王子:你竟敢对我胡言乱语!你到底是谁?老者:我就是你。三王子:是我?老者消失不见。

  〖评:这是寓意颇深的一段开场。庄周梦蝶,蝶梦庄周,世人常言一觉初醒,岂知人生亦如梦幻…化胎之前,入土之后,身体发肤皆非我有,何谈荣华富贵…人生如幻,事实无常,何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奈何世人以虚幻为真、妄我为我,追名逐利、劳苦不堪,本我现前、反而不识,此非有眼不识泰山?〗

  《达摩祖师》影评(五):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

  简直是一大迟来的惊喜。原来在那些香港商业片横流的时候,也产生过这样一朵清新的花。

  以前学建筑时,懵懂轻狂年纪,打着增加修养的旗号,看了一些哲学类的书,其中最多是禅宗。那时怀着目的,竟也看出几分新奇,为那些字字珠玑的禅语和瞬间明意却不可道的禅机。

  那种心境没回心里已经很久了,虽然并不曾忘却。碌碌的生活这样那样,怕是明日里又照旧的凡俗了去,很久没能够这样抽出身来,在旁边冷静的看看自心自性。哪怕只有那样一小刻,也是很好的。

  神光的第一位师傅教导说:“释道儒本是一家!哪有分别?最重要的是心安理得,不要太执着。”片中达摩在东渡之前,手中执一卷《易经》,这么亲切。我想任何参透之人,无论佛家道家儒家,对万物万般都是一样的心思吧。像南怀谨,也是各类旁通。各种向善的境界都应是这样共同且唯一的。(都有静坐辟谷的爱好)

  最感动是达摩传衣钵给慧可的那段交待:

  quot;在我过世二百年之后,衣钵传至六祖便不需要再传。因为在那个时候禅宗法门已传遍各地。不过,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所以你不可轻视执迷不悟的人,任何人在一念之间都会 弃恶从善。"

  看得真准,且去除功利.争夺.门派。禅宗已在很多人心里,自会生长流传,再刻意弘扬反而相去更远。即使有些淡忘,也并不责怪。始终在那里,随时可以去。

  看完片后于是去禅宗小组逛了逛。有人问:北京哪里有地方坐禅呢?有人答:什么地方不可以坐禅的?排除一下?.也有人答:不用找,楼主屁股下边就是!。。看,禅的智慧有人知。或者:悟理的人多而说理的人少?因为,悟者无需说无可说,不悟者不知说不来说...

  樊少皇,我一直只知道他演些武打言情类的形像。在这片里,立雪.断臂,配上那样的音乐,真有点悲悯动情。

  片中当然也有些败笔,像是感化盗贼那一幕没必要电光火石这么夸张吧。

  短短一个片,再去掉些武打和言情,仍有很多禅宗公案在里边,很多事理...这样的片越多越好。

  《达摩祖师》影评(六):修行先修心 不求不争不怨——《达摩祖师》电影回顾

  达摩,天竺人,禅宗二十八代佛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土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

  在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环境下,每天在自我安逸中混沌,心随着外界天旋地转,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波涛汹涌,天堂地狱一天两头跑N次。那么,这个时候的我到底是谁呢?

  达摩祖师原是南印度国的三王子,后来遇到未来开悟的自己和经过般若多罗法师的指点,为了认识自己,看破名利,决心拜师潜佛。从古至今,能有几人放得下唾手可得的优裕舒适生活,而选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生活呢?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优裕的生活,只是当你奔波在生活的一成不变的轨道中,可曾想过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足迹,是否上一刻如笼中之鸟般艰苦、难熬、临近绝望,下一刻又是心花怒放到九霄云外。请别徘徊在无间的轮回般生活中,达摩祖师以放下荣华富贵的行动来表决心,达摩祖师的弟子惠可以断臂的决心来求法,那我们呢?

  起初师父要达摩祖师自盖自修室以表求佛之心,但这过程中不断有考验,盖了又坏坏了又盖,后来悟到佛在自己的心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自修。拖延、借口、懒惰、疲惫、厌倦往往披着“我做不到”的华衣出现,当迷迷糊糊走向前时,新的磨难也同时尾随,在抱怨自己为何会这么倒霉悲惨的时候,能否想到这一切都是自己所选择的结果呢?可喜的是,成就总是以磨难的形式出现,假如能够抓住时机,做到在磨难中没有怨气,心安理得的看着自己内心的变化,看着外面世界的无常幻变,那么逆境反而是顺境。

  六十七年后正逢南北朝民不潦生、战争频繁之际,达摩来到了震旦(中国)弘法,当地僧人对达摩不穿鞋、不带经书、无声讲经等行为不理解,故意毁谤抵触达摩,达摩反而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来传法,点醒无明的众生,同时也在其中挑选适合的嫡传弟子。很多人流行说“随缘”,对于修行的人来说,这里的随缘不等于放弃努力与偷懒的借口,而是从根本上下功夫,心为根本!达摩祖师告诫众生:罪从心生,还从心灭,一切善恶,皆从心生。如果连这个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费时间。这个心又是什么呢?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的后山面壁九年,在这当中有人怀疑尝试要让他分心,甚至拿针戳入身,梁武帝也派人要强行与之带回,但他都不为所动,后来圣名远播,许多善男信女都来拜拜,香火鼎盛。智慧是什么?你看智慧的慧字下面一个心灵的心,上面加个扫帚反向清扫,将获得生活事业的双丰收。但是谁能清扫自己的心灵?当天花乱坠的杂念如天边烟云层出不穷的时候,如何守住这清净的心呢?

  达摩祖师用九年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世人:定能生慧。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原来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和性,而这个性字又是竖心旁的心字边加一个生命的生——心生的。心能生一切,心也能灭一切,从哪儿生就从哪儿灭。静观其则变——事情可以观,人可以观;可以观自己,可以观他人,可以观挫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让我们开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