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族的形式》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家族的形式》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3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族的形式》经典观后感10篇

  《家族形式》是一部由平野俊一执导,香取慎吾 / 上野树里 / 水原希子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一):一个人一座城

  1.

  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好的日剧。

  有笑点又有思考,用轻松的形式探讨严肃话题以小见大地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家”的格局,很好地发挥了影视剧的作用意义。相比最近正播的《家庭秘密》还在纠结于猜忌,出轨,更年期,啃老,争夺财产这些永垂不朽的话题,粗暴地扔给观众一堆情感垃圾,这部日剧简直好了十万八千里。

  对于积极相亲期待成家的婚活者、自我否定的单亲妈妈、尚在磨合期的小夫妻、几十年风雨同舟老伴、曾有家庭却没能维系的失意者、还有自得其乐单身男女们,家族的形式,涉及方方面面。外部环境,尤其是经济萧条带来的福利保障生活方式上的代际差距,两代人如何化解观念上的隔阂,发生意外后夫妻双方如何调整,自己尚未安生立命又如何守护家人婚姻这种制度存在的意义,婚礼仪式是否必要等等。有关当代社会中个人如何与社会、与朋友同事同学邻居、与亲人、与自己相处

  2.

  因为和男女主角处在同样的阶段,所以会比较关注他们的犹疑和思考。

  如果一个人享受独自一人的时光,过得自得其乐,且可以此为常态,这样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伴侣?即使有了伴侣又为什么要登记结婚?领了证为什么要办仪式?婚后住一起还需要保留个人空间吗?

  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男主的观念转变。很认同他在最后一集求婚时说的:如果要在一起生活的话,得感觉非这个人不可才行。以后可能就遇不到这样合得来的人了,如果错过就太可惜了。于是想想,虽然一个人能过得很好,但两个人一起可能也不错

  遇到了这样的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于是想要在一起。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关心自己亲友负责。这是再好不过的结局,因为也符合社会角色的期许。缘分天注定,可遇不可求。得运者幸,待运者众。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而结婚,有的等待着自己认可的人出现,一边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压力

  以上大略的两种做法也就回答了接下来的几个问题。

  婚姻这一纸文书的形式让两个人的情感关系和相处模式得以合理化合法化。有了婚姻,他人的看法和社会的认可这些皆可畅通无阻。没有这个名分,那些便是重重阻碍。若撇开向亲友宣布自己已婚,收获别人祝福礼物喜悦,以及给自己的人生浓墨重彩地制造一份回忆因素,举行婚礼多少也是出于需要给别人交代的无奈,所以不得不投入时间精力准备这样一场表演,好让人认可自己完成了角色任务吧。

  3.

  一个人建起了一座城来保护自己,隔开外界的滋扰,防备他人的入侵。能够做到的人本身一定十分独立自主,始终根据自己的节奏行进。虽说在自我照料方面足够坚强自信,但在和他人的相处中却会不知所措,对他人的接近产生逃避和抵触,对他人袒露的心事不知作何反应。所以在人前要强颜欢笑把自己包在铠甲里,一个人的时候还要死守着壁垒,立入禁止。一方面是对别人不麻烦不妨碍,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当大介看到自己收藏的那只没有脚的高脚啤酒杯被打碎而大发雷霆的时候,阳三说“这有什么,有形的东西都会碎的”。而那些有生命的东西,看似已经枯死的盆栽,在自我否定和追求理想挣扎女人,想补偿对子女关爱父亲,还有在社会上打拼为自己的生活赚取保障的上班族,却比看起来坚韧许多。

  和人打交道要比爱好、收藏、运动这些复杂得多,不确定性也大。闲暇时来杯啤酒,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坚持运动能保持健康拥有良好的体态线条,十分简单直白。与人相处却不一定付出就有回报,自己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寒暄交际,可能会有失望痛苦,会被欺骗,还会被抛弃。那为什么可能有背叛还愿意交朋友,为什么可能会一拍两散还要结婚?因为与人相处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对方回应,相互的磨合,是种更为平等鲜活奇妙体验

  于是当大介愿意把自己的城门开出一条缝时,他发现其他人的自由出入其实没那么困扰,反而让自己感觉有些欣喜。原来他人入侵并不是进入城堡的唯一形式,还可以是拜访做客聚会,甚至可以在保留个人空间的前提下同住。有形的东西因为有了人气而变得鲜活,更加牢固。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二):家族的形式

  从开始被独居题材吸引 巴不得一口气看完 到独居渐渐不成立陷入自我审视的怪圈没法轻松的看下去 不让自己去想两者的取舍 质疑更让我觉得开心的生活方式 这本身也不是那么简单我想变成什么样子就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停顿了一阵才继续

  男主几乎所有的忧与乐都交给自己 精确到分秒的日常作息 下班后运动健身 健康的饮食 在自己看重的生活品质上丝毫不让步 公路物品放置的位置酒杯 收藏的啤酒每一件都是珍宝是缩小了的整个世界 依赖满足来源于高标准物质所承载的内涵兴趣爱好 一个幸福感来源于此的人其实无所谓孤独 每个人都会孤独我相信这样生活方式孤独感并不会高于其他人 每天的热情都在自己喜欢事情上燃烧 一种别人看来过于自律的状态按步调运转是真的会感到兴奋的 但这种让我能产生共鸣比较亢奋心情并没延续多久 这种看来稳定的状态在他人介入的时候就开始溃散 连同自己又陷入了自我怀疑 面对真实存在却又一面否认的状态 确实很崩溃 不知不觉就变得严肃起来 剧情还是循序渐进的 从朋友同事只是话语上的质疑到家人介入生活 每一个发问都是一次撼动 男主生硬的捍卫自我所构筑的城堡赶走那个霸占领土的敌人 是有攻击性的战士 对于享受独居的人群居无法平衡就像毒瘤一点点摄走生命的养分 打乱生活节奏 看到七八集就有点无法继续追下去 细节上的刻画太用心 像一面镜子看到某些自己 感到自己理想的生活可能是不存在的失落 与家人定义幸福的分歧 自我歉疚 种种 让人不那么平静 情绪是流动的 与人相处温暖冲突也是流动的 在置气个人空间被剥夺的同时人际关系复合而来柔软的一面唤醒内心开始接受 只是喜欢独居的人本能里还是会反抗 毕竟更加想靠近理想的生活状态 作为观众不经意间就会鼻头发酸 渐渐会觉得独处与群居不再那么矛盾

  最后男主表达 (即便习惯了家人 我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 我自己照顾自己 自己享受自己的爱好 经历了那么多 现在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一个人是最好的 虽然这么说 但两个人三个人一起 或许也是可以的 )对于独居者来说 在体会到家的温情 陪伴变成习惯 安于群居生活时 内心依然还是会觉得一个人是理想的状态 剧末能体会到这种感受与生活并不抵触 跟合适的人相处被侵占的感觉应该没有那么强烈 亦或是互补细化了矛盾。

  2016.05.20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三):与自己,与家人,与他人

  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地看过日剧,上一部还是《Legal High》。

  短短十集,从39岁不婚男大介的老爹出现,再以老爹的葬礼结束,讲完了与自己,与家人,与他人的关系。怎么形容呢,看这部剧的感受,就像喝一杯清茶,平淡有味,缓慢悠长。

  我是赞同大介“一个人的城堡”论的。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做饭,一个人运动,一个人骑车,给自己买精致的鞋履,收藏个人喜好的藏品,认真装饰自己的家,连电视机的摆放都要计较到一毫米之差。回到家关上门就可以深吸一口气,伸个懒腰,好好享受自己的世界。我认为一个人能够享受独处,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啊。

  但是乡下来的老爹破坏了大介的完美城堡,他在大介的公寓里烧烤,在公寓里养鱼,在客厅毫不客气地吃纳豆拌饭和鸡蛋拌饭,带来大介素未谋面的弟弟浩太,让大介生气抓狂无可奈何。但老爹会担心大介独身太久没有人陪伴,会积极帮大介介绍朋友组织聚会,会以大介过世的母亲为例告诉大介两个人一起生活的必要性。最让我动容的是如下的一段话:

  “但是理想再好也无济于事,所谓家庭,不可能事事称心,即使如此,开心的时候想和你分享,难过的时候也想陪在你身边。”

  女主叶菜子的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啊,我之所以会劝女儿结婚,是因为还是美好的回忆比较多。从夫妻二人到生下叶菜子变成三个人,然后是四个人,比起不快,幸福的回忆多得多,因为会一直留在心里。”

  反观我自己,此次与爸妈去旅行的路上也不是没有矛盾,我会惹父母生气,说出一些让他们伤心的话,做出一些他们不认同的事情。我也会觉得他们对我严苛,指责多过肯定,会觉得他们某些行为,生活习惯与自己不同。会生气,会吵架,会憋着气互相不理睬。但是呢,毕竟还是一家人,即使生着气,老妈还是会满脸冷漠地掏出十块钱给我去买香芋饼充饥;即使被嫌弃得千里万里,我还是会厚着脸皮去勾老妈的胳膊;即使老爸总是被嘲笑啤酒肚太大,体脂超标,但吃水果的时候,我和老妈还是会给他最大的那一个,点菜的时候也会为他多点一道下酒菜。

  由此联想到一位叔叔给我留下的命题:“为什么他90后的儿子会想出国,对爸妈的养老问题并不如他期待的那样关心?”

  当时他提问时,我一时语塞并未答出,现在我想可以说出我的想法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或者,仅仅就我而言,作为一个90后独生子,生活中并未经历大风大浪贫穷困苦,高考后外地求学,远离父母,独自生活,看过一些风景,也经历过一些人与事。与父母生活的环境,受到的教育自然有别。我对生老病死理解,对亲情友情爱情认识,自然也与父母不同。我所认为的老有所依,儿有所养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刻陪伴互相依偎,我会更期待理解与尊重——即使我与你不同,但是我会努力理解去接受,我不会去奢望改变你什么,但是潜移默化中,彼此都会有积极的变化。也许我不能时刻侍奉在父母膝前,但只要家人身体有恙或是有需求之时,我定会排除万难回到你身边。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对父母,他们也许没有见识过大城市旖旎风光,但是他们思想开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老妈每天收听《罗辑思维》,老爸喜欢研究新鲜玩意儿,这些都是我的骄傲。生活环境的不同,年岁的大小,自然会造成种种差异,会有很多矛盾、摩擦,但是理解与尊重基础之上的有效沟通才是表达爱意的最佳方式吧。

  剧中还谈及了与他人的关系,与朋友,与伴侣。我最赞同的一段话是:“不会察言观色有什么关系呢?觉得你奇怪的人本来就和你合不来,我不会在工作之余和那样的人接触,因为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不是一个擅长察言观色的人,但是本能告诉我,我不可能喜欢所有人,也不可能被所有人都喜欢,太过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会让自己活得又苦又累,喜欢我我喜欢的,就多接触,那些看不惯我的,就远离吧。你可以笑我这样是一种逃避,可是没有人能够做到让人人喜欢你,不是吗?这几日在家读鲁迅,他写道:“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若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理睬。”话虽偏激了一点,但道理一样的吧。

  至于与伴侣,剧中坚持独身主义的大介与叶菜子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因为相似价值观,因为惺惺相惜的缘分,也因为彼此对自由与空间的尊重。昨日与友人聊天,我说我一直都相信两个人在一起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每天腻在一起。自然,时刻相伴也是很甜蜜的,两个人手牵着手在大雾弥漫的马路上散步是我充满少女心的幻想。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成年人,工作之余看书写字逛街看剧,时常也要与三五好友聚会谈天,周游世界。两个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填补时间上的空虚,而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后世界更加精彩,以及在沮丧难过玻璃心的时候可以互相取暖,彼此鼓励,携手前进。以后会有小孩,会有家庭摩擦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但这又回归到之前所说的理解与尊重上去了。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暖心的剧。很喜欢男女主的衣着打扮,也有我喜欢的水原希子,但她在剧中的扮相不如在《失恋巧克力职人》中的好看,颇为遗憾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四):闲时见面,忙时忘却

  因为喜欢长野树里才看的日剧《家庭的形式》。这是第二部完整看完的日剧,第一部也是长野树里的《好朋友》。其实总是会反感演员在不同剧目中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性格、样貌、经历。因为喜欢一个演员只是因为喜欢她在某部剧里早就被设定好的表现,是一样什么样的人呢?脑海总会浮现她在剧中讨人喜欢的样子。

  演员不像作家,可以顺着他的笔法和思想在每本作品中找到相似的感觉,不会失望也不至于意外,毕竟知道同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主观上是变化不大的。演员确实像水一般,被倒进不同的容器里就呈现不一样的状态,喜欢的是装在玻璃杯里那澄澈的水样,怎么下一秒就到院前大缸里静止。

  长野树里在这两部剧里的角色是天差地别的,只是好奇她能再装到什么样的容器里,点开一集来看,就这么毫无防备的掉进日剧界。

  《家庭的形式》里男女主角在30-40岁里过的生活就是我现在计划着、努力着的生活。不是和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而是买下单身公寓,努力工作存钱养老,每天健康饮食,坚持锻炼,做好日程规划,有条不紊地过好独居生活。尽量减少与其他人联系,避免人际上的麻烦事,不参与聚餐,不轻易交谈,独自享受生活。

  大介每天早起榨一杯水果汁看一会书后去上班。晚上下班后要先去健身室跑步,按照计划每天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晚餐不吃碳水化合物,固定去一家酒吧喝一杯啤酒,回家睡觉。周末骑公路自行车后,去寺庙冥想。周而复始,终于找到了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照着计划让独居充满活力。还贷20年,终于买下了一套单身公寓,有一座自己的城池,做万众寂寞的国主,主宰着不结婚的独居人生。

  叶菜子则是工作狂,买下单身公寓,因不能生育而离婚后,发出再不结婚的誓言。兢兢业业的女强人,严于律己也对他人苛刻。在公司里呼风唤雨,雷厉风行,温柔藏在眼角。每天独来独往,周末在家给不同的公司、餐厅写投诉信来缓解压力。她的独居生活尽管比大介相比较为贫乏,却依旧有自己的节奏和自由。

  可惜,这部剧只有开头部分展示两个冷淡人的城池生活,那种唯我独尊,怡然自得的理想生活。其他剧集都集中表现如何对抗、驱逐他人踏入自己的城池,批评以爱的名义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大介的父亲和后妈的儿子,叶菜子的妈妈。

  看到了许多与中国父母相似的问题和顽固思想,一些行为刺激了处女座强迫症的主角们,也刺激了以独居生活为奋斗目标的我。比如未经同意私自带着别人的孩子入住自己家,在走廊上烤鱼聚餐,邀请同事和老友聚会到三等半夜,贸然抬进一架大钢琴开始教邻居小孩。行为可恶到连观众我都义愤填膺,如果是我的城池遭到这般侵略,必定是要誓死捍卫。曾经几晚父母带着三姑六婆来我这说别人家的八卦不走,我在旁边是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站起来抗议,又畏惧于礼仪和尊幼,只敢弱声提及两次“明天上班要早起”,好不容易送走不速之客,内心一块石头落地。大介和叶菜子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剧情发展到后面,定然是以真善美告终,这是一部没有坏人的剧,每个人都背着善良和爱的负担在生活,做出种种改变,甚至改变了主角。我差点以为这部剧本意是在刺激、鼓励日本民众结婚生子。

  如果我的独居生活被这些人野蛮又理直气壮的破坏,定会气的吃不下饭。奈何我们主角是温柔的人,事事都忍让着,正如这么多年的息事宁人性格,不跟太多人产生联系,不轻易坦白和表露心声,但是厌烦的事一定要直言不讳。不喜欢家庭、不喜欢孩子、不想要结婚都要直言不讳地表达出来,即使是在有幸福小家庭的当事人面前。

  大介“结婚生子就是在浪费自己的金钱和生命。”

  我居然点头称是!

  “人和人为什么要产生联系呢?明明会带来很多麻烦呀。”

  每天见面的同事十几年不变,每天的行程和每周的计划已经内定。中途突然有人邀请聚餐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呀。每一件事都要提前安排好,波及正常生活程序的更要提前一周预约好。怎么可以忍受中途突然的更变?即使是最简单的临时调课,我也一副勉强为难的样子想要拒绝掉。这般自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呀。

  “只是聚餐嘛为什么要这么介意呢?反正你也不用做什么。”

  这些愚蠢的人怎么会明白奢求安静度过晚上的我每天有多少事做呢?每一天话费太多时间在开口闭口,在点头微笑,难道不应该珍惜所剩无几的安静的私人时光吗?坐在阁楼上喝珍藏的啤酒,打开电脑写一封投诉信,你们觉得微不足道的事,一天不做也不会丢失生命的事,恰恰构成独居者的生活,绵延成生命。

  对男女主角那气到跳脚的反应真是再理解不过。

  人与人,大概还是要遵循距离产生美,宽容别人也宽容一段关系,可以做到闲时见面,忙时忘却。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五):本季最佳就是它了!不婚主义的价值观冲撞~

  要说本季小元我最喜欢的一部日剧,非这部《家族的形式》莫属了!(有字幕组也译为《家庭的模样》)虽然还有最后一集没播出,但不管结局怎样也已经不会动摇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首先,看了几集以后,发现男主的形象跟该剧角色设定实在太吻合了,我甚至想不出还有哪个男演员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连香取慎吾自己也认为简直就是在演他自己。

  男主大介虽然是个快40岁的单身汉,但他却发自内心的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我还有我自己,我来照顾我自己,我和自己分享兴趣,我家里有我自己就够了。现在不是一个人好吗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才好呢!”

  经过长年努力,男主如愿买下了一套高档单身公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城堡”。被自己喜爱的物件包围,挥霍只属于自己的时间,通过与自己的相处就可以治愈一切;他也很爱惜自己,每天喝有机蔬果汁,独自做健身,下班后品啤酒,周末去骑自行车~

  而女主角叶菜子则住在男主角的楼上,由上野树里饰演一个32岁离过婚的女人,并且没有再结婚的打算,她在工作中是女强人,平时喜欢给自己使用过的产品、用过餐的餐厅进行“爱的点(差)评”。。。这样的她,虽然受到了有公主病的同事鄙视,但女主的的回应则是:“真可怜,只有结婚一条路可走的人。”

  “人为什么喜欢结群呢?本来人就已经属于社会和国家这样的团体了啊,聚集在一起就会受到各种压榨,就像被国家压榨,需要交税一样,一旦从属于家庭这个群体之后,我的时间和金钱就会被压榨,我可不想那样。”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原本平静又有规律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了“闯入者”,他们各自的爹和妈要搬过来一起住了。。。

  男主的爸爸跟一个年轻女人再婚,还带上了新妻子的儿子一起过来;女主的妈妈也是不请自来,已经60岁的她说人生才刚要开始呢……囧

  两代人住在一起肯定就有价值观不合的冲撞,其中一个父母普遍的共同点就是希望儿女赶紧结婚,毕竟结婚才是“人生正事”。于是,两个原本就不打算结婚的男女主角,因为共同的遭遇简直在一起互相抱怨,简直就是遇到了知音。

  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不打算结婚,很满意一个人的生活,虽然经常会被身边的人“逼婚”,但他觉得结婚才是人生不幸的开始;

  你身边肯定也有更多这样的人:人生目标就是找到另一半,走入婚姻殿堂,如果别人大龄还单身着,就用可怜或奇怪的眼光去看待。

  两边的人看对方都觉得不幸福,典型的“现代单身主义”和“传统结婚主义”价值观冲撞。

  这部剧的主线剧情,其实就是讲两个外冷内热的男女主角,如何越走越近,如何重新学会和身边的亲人相处,如何逐渐懂得家族的意义。但在小元我看来,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其实是,故事里每个不同角色之间价值观的冲突。不仅是儿女和父母辈的价值观冲撞,还有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男女主角和他们同事之间,各种关于婚姻、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互相碰撞和感化,还各自都很有道理!

  而该剧的其他角色,也都各自具备社会代表性,有着不同的故事~

  总之,这是一部节奏刚好,治愈温馨的家庭剧,基本上每集都有一两个不刻意煽情的泪点,背景音乐也特别好听(网易云音乐搜索“家族的形式”就能找到)。《家族的形式》给了每一个成年人重新审视与父母、他人以及社会相处方式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拥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坚持传统观念结婚生子重视家庭的人不应该被看不起,而崇尚不婚主义的独身者也不应该受到指责与嘲笑,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幸福,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尝试理解对方才是家庭该有的模样。

  本文原创首发自微信公众号“发现四次元”,这个公众号经常会推荐很多好看的电视电影资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关注下~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六):只是另一种可能

  春季正在追《我不是不能结婚,是不结婚》(相比《我选择了不结婚》,更喜欢直译的名字)刚看了两集,就感受到了编剧为现今日本持续走低的结婚率和生育率真是操碎了心。在这么霸气的名字下,依然是一副苦口婆心劝嫁的真面目。不禁又让我想起上一季大热的《家族的形式》。

  得益于各大营销号,《家族的形式》里关于单身的各种金句在微博上频频出现,虽然没像和尚和废柴一样变成了社交语言,但依然足以刷爆我那本没有几个日剧饭的朋友圈。没有霸道和尚、也没有温柔主任,它依然能博得这样的关注,我想,还是因为大家的生活状态都在不同程度地进化,对剧中人设不同程度地感同身受吧。

  男主角大介,今年39岁。布置家具以厘米为单位,进公司第一件事要把门口的文具摆放整齐,运动完掐点半小时后喝啤酒,刷牙用siri设置好两分钟倒计时,周身闪烁着生活小能手的光辉。认真地工作、认真地生活、认真地爱自己。

  女主角叶菜子,年纪轻轻开始投资,买了单身公寓。工作上高效不拖泥带水,生活上虽然没有大介那么自律,但也是把自己照顾的不能再好。

  这样的两个人,住在楼上楼下,就像我们和我们的邻居一样,按照正常地发展轨迹,最密切的接触也就是电梯里相遇的点头微笑,除此之外,再无交集。但是因为两位主角父母的入住,他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大介父亲带着继子一声不吭地住进大介家时,大介的反应被很多人质疑,怎么能对自己的父亲这么说话,怎么能对亲人这么冷漠。但是我打从心底理解他,每次休假回老家,不出一个星期我就想回去。我也曾不满自己怎么能这么寡情,家里的热络怎么不出一个星期就厌倦。最后我终于承认,没错,我就是这样了,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待着,守护我一个人的空间比什么都重要。但这并不说明我不爱我的家人,可能我的爱,带有一点克制,带有一点冷漠,在无数个和自己相处的时间里,造就了这样一个我。

  叶菜子的妈妈为了逃离无聊的退休生活,寄住在叶菜子家。热心的妈妈们总是闲不住,教周围邻居弹钢琴,和楼下的住家打成一片。

  大介爸爸做了熏鱼叫叶菜子的妈妈,叶菜子妈妈烤了点心分给楼下邻居,两家组织了聚会召集了邻居同事。远亲近邻的和谐景象打乱了两人原本的生活。矛盾穿插其中,改变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两种生活状态被完完全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种,大介和菜叶子父辈们的生活:亲戚邻里相互走动,坚信感情是在彼此羁绊中衍生的。人终究还是要在家庭中找到意义,责任、家庭是生活不能越过的一页。

  另一种,大介和叶菜子原本的生活:规律、健康、少社交、重独处、有计划、有品质。人和人的关系是麻烦的根源,守护自己的爱好,守护自己的城堡,了解自己,与自己的习惯生活。

  剧中两代人的冲突,无非是两种生活状态的不断碰撞。最后一集,大介在葬礼上的表白,标志着两个人还是向第一种生活方式倾斜了。

  我不想去评价两个状态孰优孰劣,我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把两种状态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它提供了在家庭以外的,另一种可能。

  马东在《奇葩说》里面说过一段话,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以为自己是在一条船上,而忘记我们其实一直身处在一条流动的河上。

  “人是群居动物”、“世俗的力量温暖而又强大”、“没结婚没孩子的人生不完整” 这些都是我从小接受的普世价值观。一夫一妻制的当下回首一夫多妻的从前觉得不可思议,可能若干年后的人们,回看现在的我们,也会觉得很微妙吧。很多时候心理的变化领先于形式很多,变化发生地不留痕迹,当我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无法回头。

  大介和叶菜子第一次促膝谈天时就曾说道:“父母们总觉得我们是差劲的一代,可是我们认真地工作,老年后的各种保险也都有准备,我们一直都在脚踏实地生活啊。”是啊,我们一直在脚踏实地地生活啊。白天努力工作,养活自己并且活地体面;晚上与自己的爱好相处,为自己而活也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渴望家庭的人请尽全力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并好好维护,喜欢独居的人们也要为自己努力给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谢这部剧,虽然编剧以一百公里的时速飞驰在劝婚的路上,但它依然为我们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不满结局的朋友们也不要郁闷啦,毕竟大介和叶菜子依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不同楼层,姓氏并列出现在门牌上,忙时忙自己的,闲时一起喝啤酒,这应该也是属于过渡时期最舒服的一种可能了吧。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七):对我而言烂尾了

  前面非常好看,因为非常贴合本单身狗这方面的择偶观念,分秒都想表示点头同意如你所说。

  但后面几集我就开始快进了,可能还是因为不爽吧,虽然这里两方的父母最后都得到了子女的感谢,但不禁想现实中究竟会这样吗,如果我的父母因为觉得“为我好”而破坏了我计划多年,辛辛苦苦铸就的梦想生活,“为我好”而带一个不咋认识的小孩一起住,还要我照顾,然后强迫拉我进入他觉得该进的社交圈。

  我可能会绝望的在属于自己的家中离家出走。

  对这部剧失望的原因可能就是它不能贯彻一开始的理念而是最终仍是宣扬了结婚最棒理论吧(虽然这多少也预料到了),折衷方法就是男女主依然没有住在一起,拥有了足够的私人空间。单身狗希望能看到一部一个人活着也能很快乐的剧啊。

  到底不结婚为什么会和人格不健全划上等号?人类最开始的结合单纯是因为繁衍和本能啊?要和不健全划上等号也是无性需求而不是不结婚吧,黑人问号脸。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八):“芥菜党”的胜利真是编剧打了自己的脸吗?

  今年第一个季度,SMAP才经历过轰动一时的解散危机,年纪最小的成员香取慎吾就在刚度过39岁生日之际,凭着TBS的《家族的形式》被中国网友刷成网红。

  剧中,香取慎吾饰演的男主角永里大介,独居于自己购下的单身公寓,有条不紊地享受着独身生活的所有乐趣。突然有一天,父亲带着继子闯入了男主角的领地,侵蚀着他的生活,在父子兄弟间不乏温情的摩擦中,男主角不得不修改自己对的生活定义,最终心甘情愿却又别别扭扭地加入了已婚队伍。

  至此,一定会有人感到讽刺,因为香取慎吾(包括饰演女主角熊谷叶菜子的上野树里)被刷成网红的原因恰恰是他们的角色在最初几集剧中的独身宣言,那些标注着台词的剧中画面,被制作成长微博,经大量地转发。对于男女主角来说,“不给任何人添麻烦,也不伤害任何人”的生活方式是自由自主的选择,也并没有旁人所想象的空虚寂寞——“去健身房吧,锻炼身体去,你做100个深蹲试试,那些孤单寂寞的矫情就全没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表面透露出个人主义的潇洒,背后却隐藏着这个时代的无奈。

  “人为什么喜欢结群呢?本来就已经属于社会和国家这样的团体了啊,聚集在一起就会受到各种压榨,就像被国家压榨需要交税一样,一旦从属于家庭这个群体之后,我的时间和金钱就会被压榨,我可不想那样。”

  “我们这一代人,跟你们这一代人不一样,根本指望不上退休金,所以我们没有树立起轻松享受人生的价值观。”

  以上两段台词出现的画面,同样夹杂在被大量转发的长微博中,可见无论是男女主角,还是观众网友,都明白这种独身生活的选择并非那么自然而然。何况,在选择独居生活前,他们各自也并非没有进行婚恋的尝试。如果说,以一夫一妻制的异性恋婚姻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是通过缔结共同社会契约而建构的现代主权国家对于个体的压榨,那么男女主角的独身生活,表面上看,似乎是某种微弱却不乏有效的反叛,可实际上,仍然无法摆脱现代性对于日常生活的敲诈。除了永无止境的工作,男女主角的生活乐趣来自于设施精良的健身房、公路跑车、出售各种酒精饮料的西式酒吧。当骑着公路跑车在郊外兜风时,男主角表面嘲笑着大妈们拥抱大树吸收天地灵气的迷信作风,却待大妈们离开自己上前偷偷拥抱起了大树,并为此窃喜。此情此景分明印证着现代生活方式对人无孔不入地规训,而对这一切短暂又彻底的颠覆,竟能带来如此纯真的喜悦。因此,可以说,核心家庭与独身不婚不过是现代性的一体两面,属于作为范畴的现代性的内部冲突。

  因此,当有人指责编剧打脸,竟让坚持独身的男女主角最终走到了一起,其实是没有看出来,剧中的主要矛盾反而不是来自于独身与婚姻的对立,而是传统与现代的两代人所代表的两种家庭观念的对立,这在剧名上便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该剧的中文名字“家族的形式”,由日文原名“家族ノカタチ”翻译而来,这里只有家族用表意的汉字表示,而“形式”的原词“カタチ”本是汉字“形”的训读假名,这里却刻意以只表音不表意的片假名来代替汉字。对于剧名的用字,当然可以有其他的解释,但在阅读剧名时很难不感到“家族”二字是被着重强调的。在现代日文中,“家族”可以解释为家族,也可以解释为家人、家庭。也许中文“家族的形式”是误译(不可否认,同时存在着“家庭的模样”这一译法),但就汉字的直观性来讲,“家族”本身是有别于“家庭”的。“家族”指向传统的(颇富前现代意味的)宗族亲属集团,而“家庭”则指向均质化的现代社会生活单位,即核心家庭。可以说,剧集是有着“家族”与“家庭”之别的自觉的。

  男女主角感受到威胁,开始于他们的父母从乡下进驻他们的公寓。男主角的父亲带着继子和乡下的生活习惯,占据了男主角的公寓,甚至开始积极地社交,反客为主地在儿子的公寓招待客人和主办聚会。与男主角配合健身效果的饮食习惯不同,父亲的餐饮以和式为主。男主角的父亲与女主角的母亲一拍即合,成了朋友,也将楼上楼下不相往来的两户人家变为了真正的街坊邻里。这样的街坊邻里,互相帮助,也互添麻烦,彼此依存,由此生出传统乡间邻里的社群感。

  一父一母打破了都市单身公寓中住户关系的常态,也将“家庭”改变为“家族”。在前半部剧中,男主角的继母一直是一个捉摸不定的谜样人物,男主角对于父亲的再婚更是不明就里。当谜底揭开,再去回味男主角的父亲与再婚妻子的相处模式,滴滴点点中——男主的父亲抚养继子、答应资助再婚妻子念护士学校、与再婚妻子时而见面却并不限制其自由、独自隐忍着病痛与寂寞等——似乎散发着《枕草子》、《源氏物语》中所描述的平安时期男女相处模式的古典韵味。

  而正如父亲所点出的,大自然生生不息,逝去者会化为养分,滋养着生者。因绝症而逝去的父亲,也如养分般,滋养了男女主角,男主角终于在父亲葬礼结束时向女主角求婚。纵使男女主角婚后生活在两间公寓中,看似保留了私人空间,但男主解禁了被其称为“城堡”并禁止任何人进入的阁楼,继母、弟弟以及女主的母亲,乃至同事及家属,间或往来居住于两间公寓中,俨热一派旧式大家族景象。这实则是将狭小的核心家庭空间出让给宽阔的家族空间,呈现出超越私人空间的一种替代性空间形态。同样,都市公寓住户间如乡间邻里般的社群感也获得了更为多样性的表达,原本各不相干的都市人,却共同经历了婚礼、葬礼等仪式的洗礼,形成充满凝聚力的集体。

  因此,男女主角由不婚变为已婚,一众期望着“芥菜”角色配对终成眷属的观众网友赢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编剧打了自己的脸,这样的展开与结局正是剧集为现代生活困境提出的富有反现代意味的解决方案。在全剧暖色柔光的映衬下,不同代际人间的摩擦与磨合,也许或多或少能触碰到现代都市居民疲惫又脆弱的玻璃心,为其增添一份韧性。当然,男主角的父亲也并非一直如此,正如男主角充满怨念的回忆所显示,父亲也曾像男主角一样,并不是一个顾家和喜爱与人交际的人。他的转变或许归因于已故前妻遗书的刺激,或许归因于病魔缠身命不久矣的绝望。大概编剧也同他一样,目睹着抑或亲自挣扎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性陷阱,于绝望中召唤出可贵的想象力,以大众媒介为武器,尽管难免被各种意识形态涂抹、收编,仍不失精妙地将微弱的反抗尽可能地散布开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家的讨论,一向是日本影视作品相当执着的主题,在小津安二郎的时代,在《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中,即被反复搬演。如果说,半个世纪以前,小津以传统家族受到核心家庭的冲击而渐趋瓦解这个侧面刻画出战后日本势不可挡的现代化进程;那么在当代日本,当乡村也不再秉行与城市相异的价值观念,不仅传统家族全面崩溃,甚至核心家庭也遭遇危机,《家族的形式》这部剧,就不得不逆流而上,在前现代的空间想象中为现代/后现社会寻找救赎了。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九):婚姻的N种形态

  也许你感觉不到,你周围就有N种婚姻的形态。有人被骗婚,像佐佐木,有的老夫少妻,一看就让人难以相信是真爱,像阳三和惠,有人懵懵懂懂就在一起了,没有把婚姻和人生当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来思考,像入江夫妇,有人中老年危机,像熊妈妈,当然,也有人选择了放弃,像熊和和弥,有N种婚姻,你可能站在了某个战队,但是最好不要轻易评判别人,正如中间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断定别人的人生是否幸福,这本身就很傲慢。”

  永里两父子一开始就强烈对比,一个一大把年纪了,还在追求婚姻,在继续相信——即便对方是显而易见的骗子;一个早早放弃了婚姻、后代,我想这个反差里面很容易忽视的是一个人的影响:过世的永里妈妈,在永里看来,妈妈是那个辛辛苦苦照顾了全家一辈子,却没有被温柔对待的女人,而自己,既然可以照顾好自己,为什么还需要结婚呢?而阳三呢,真真切切的被爱一生,未能回报,老伴就早早离开,大概希望的是能够把自己应该给老伴的温柔交到另一个人身上吧,所以,遇到惠的时候,他选择了相信和付出,这其实是一种寄托。所以,无怪乎永里第一次理解父亲是在看到母亲的信件时,那时候他总算明白,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付出,而是在付出的过程中,享受了来自家庭的幸福感,这也是得到。

  再到邻里、同事关系,上一代的人如同永里和茂叔叔那一群人,一把年纪了还能聚在一起傻乐,可是看看永里周围,虽然文明、互不侵犯,可是却少了很多人情味,以至于阳三的介入最后被形容为一个“奇葩”事件,但是需不需要呢?永里和浩太说的那段话虽然很书面,可是很打动我:“可能你认为交朋友和去学校都是没有意义的,不是这样的。大家都会成为你心灵的养分。树木之所以在春天长出新芽,就是因为冬天飘落的枯叶归根,成为了土壤的养分。因此,无论多么辛苦,多么悲伤,你坚持不懈的努力都会化作心灵的养分,留下好的结果。”太多人关注物质,可是有多少人想到,我们更需要心灵的养分呢?

  阳三走了,留下的心灵养分滋养了永里,让两个本来对婚姻,对家庭毫无期待的人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自然的相处、自然的相爱产生婚姻的需求,而不是年龄。

  《家族的形式》观后感(十):每人举个宝盖头 你们都是猪么?

  刚刚看过前几P 剧情可以简略描述成父母变着法的催婚 考虑到日本少子化的趋势 这部剧happyend的可能性简直是太高了 结合前几天国内因为催婚被逼跳楼的那位姑娘的经历 不紧一阵寒战 看来真的是要详细考虑结婚的目的是什么了

  男主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城堡”却被父亲闯入 原本计划完美的生活支离破碎 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女主也是类似的经历并且是被母亲催着和前夫复合 理由居然是广大相亲红娘张口就来毫不走心的“我看他不错 是真心的”

  那么万一呢 万一不是真心的呢?万一不合适呢?万一真的一个人生活会比两个人幸福呢?

  那么结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知道啊

  本剧和同时上映的《直美与加奈子》一起观赏有助消化吸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