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2个温柔的日本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12个温柔的日本人》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3 21: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2个温柔的日本人》经典观后感10篇

  《12个温柔的日本人》是一部由中原俊执导,盐见三省 / 相岛一之 / 上田耕一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一):固执己见的日本人

  这版真正想说的是固执己见,每个人都在固执己见,说谎,误导,不肯接受,胡搅蛮缠观点被驳倒了依然坚持,不在乎一条生命,只想让别人承认自己的话是对的

  生活中恰恰是如此的,没几个人是讲理的,所有的争论最后都会一笑而过,温柔两个字恐怕是讽刺吧这电影不是讨论司法而是讽刺东方化的人情,每个人用和蔼可亲掩饰自己的独断专行

  这版加入了女性,女性是感性的,而且这版老年人也有好几个,很多角色都很喜感,糊涂完全不懂得推理,场景不是理性的,是感性的,就像真正的生活一样,不讲道理,只看心情

  跟日本人和中国人讲理都不太合适

  东方人最有礼貌,也最独裁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二):10多年前在卫视中文台看过这个片子

  一直听说过《12怒汉》,一直把它当做《12罗汉》之类的片子没有看过。最近看了,总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在某个周末下午卫视中文台(凤凰台前身)播出的一个片子,上网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我看的那部没有看到头也没有看到尾并很可能永远不知道叫什么的片子叫做12个温柔的日本人。

  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那部片子的剧情和7、8个人物

  故事讲得是一个男人在高速旁被压死,旁边有他的前妻。12个陪审团要对他前妻做出判决。

  坚持有罪:1人,像个小职员,有点龅牙(下面叫龅牙)

  坚持无罪:3人,计票员(应该是主持陪审团的,还是叫计票员得了),老阿姨和一个屌丝

  摇摆的:2人(只记得2人了),一个是成功人士,五十岁左右,不是社长也是常务之类(叫他社长吧),还有一个是精英人士

  打酱油的:2个,一个是年轻少妇还有一个是酒鬼。

  我开始看的时候就看见龅牙站在画板前,很可怜样子,最后有人说还是听听他的意见,他就陈述了,只记得,他认为被害人的前妻和被害人在酒馆见面后,被被害人追打,没有跑回家,却往高速公路旁跑很可疑,而且有证据证明被害人前妻应该知道高速公路那个时候会常常有卡车经过等等。

  疑问证据1:高速路旁经过的妇女听到前妻对被害人说:“你要死。”一般发怒会说“我杀了你。”说“你要死。”这种奇怪的句式,很有可能有杀意。

  疑问证据2:当时天暗了卡车开着大灯,前妻被追打时,不可能看不到前面的车灯,却还把被害人往公路上推,即便前妻被追打捂着头,可卡车司机还鸣笛了,不可能听不见。

  反正当时我是被说服了,认为被害人前妻有很强的杀人嫌疑。

  最后,疑问证据3:提到了被害人前妻在离开家曾经打过电话定了一个披萨后,社长断定,前妻离开家时是有杀意的,因为一个小孩吃不了那么大一个披萨,前妻认为被害人死后她会有一段时间没法照顾孩子,才定的披萨。

  于是,只有3个人投票时认为前妻无罪,大家开始了逐个击破。计票员,曾经做过陪审员,并判人有罪,那个罪人死刑,他又很强的负罪感,不愿意再判人有罪,在大家的劝说下,同意弃权;屌丝,和被害人是同乡(尽管两人互不相识),他和被害人差不多大,学历等都差不多,差不多同时来到东京讨生活,多年了他还一无所有,被害人却有那么漂亮妻子儿子却还不珍惜,他认为被害人完全活该,说完后,说他这票弃权离开会议室了。

  可是,无论谁劝说,那个老阿姨就是无罪。龅牙亲自上了,老阿姨对龅牙的话居然是:“你说的我都明白。”“想出这样杀人计划的人太可怕了。”“你这么可怕,我怎么还能相信你的意见。”(话的大意如此,当时看到这,想法是搞笑。不过多年以后看到《法兰柴丝事件》时,我莫名就想到这个场景,也许有阅历的人对事物判断总是那么的奇妙吧。)

  事情到这就僵住了,眼看陪审团就要住下接着讨论了。这时精英人士发话了,大家认为前妻有杀意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披萨,可是有没有可能前妻根本打算跟被害人吃饭,她定了披萨是打算见完面回家和儿子一道吃披萨呢?于是大家打算看看披萨到底多大,年轻少妇开始兴致勃勃的挑选披萨去了。

  这时针对证据1、2,也有人又看法了。

  证据1,前妻在自动售货亭买过水,妇女听到的“你要死。”很可能是“你要水。”并有人提出妇女的听力是有问题的,法官叫她坐下,她却蹲下。

  证据2,卡车司机有可能没有鸣笛,因为妇女的证词没有提到,而且在高速开卡车的司机有可能出现睡着的情况

  最后,当计票员问大家还有什么感到疑问的时候,酒鬼说了一个疑问就是他对被害人是否喝醉感到疑问,那家酒店他也常去,酒并不好喝,比较好的是XX菜,这时屌丝加了句还有XX菜。所以一般人不会在那个酒店喝多少酒,更不会喝醉,这时前妻不往家跑的原因似乎也浮现出来,被害人是清醒的。

  看到这我就没看了,当时一直想知道的结果的故事,居然,那么不经意的又知道了。

  以上,全是我还没有重看凭着记忆打出来的,10多年过去了,我还能记得这么清楚这个电影应该给4星,还有1星,12个陪审员我不是只记住了8个吗?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三):小感慨

  看美版《十二怒汉》是两年前的事了,以为是黑白电影所以压抑,今天看了日版,才察觉原来是气氛紧张简单来说,优点细节处理很好,内容丰富不足是人物形象刻画不够鲜明

  这部剧是反转再反转,第一次反转到中间时候,我在思考三姑会怎么写那个公司领导被说服的过程,但开始了第二次反转。这个反转,把剧情推向高潮说实话直到这个时候,才感觉到吸引人,因为前半部分与美版的思路差异不大。

  牙医、眼镜男等人的形象从头至尾都很饱满,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公司领导这个角色。剧里三个女人可能不大招人喜欢,但都各有特色:一个胆怯懦弱,一个立场容易动摇,一个态度散漫。在b站上看的时候开着弹幕,很多人喜欢站在上帝视角看待这12个陪审员,表现得非常烦躁,其实那些放大的缺点也正是我们自己的。而观众这样的情绪,也从侧面反映了演员的演技。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四):10多年前在卫视中文台看过这个片子

  一直听说过《12怒汉》,一直把它当做《12罗汉》之类的片子没有看过。最近看了,总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在某个周末下午卫视中文台(凤凰台前身)播出的一个片子,上网查了一

  下才发现原来我看的那部没有看到头也没有看到尾并很可能永远不知道叫什么的片子叫做12个温柔的日本人。

  直到现在我还能回忆起那部片子的剧情和7、8个人物。

  故事讲得是一个男人在高速旁被压死,旁边有他的前妻。12个陪审团要对他前妻做出判决。

  坚持有罪:1人,像个小职员,有点龅牙(下面叫龅牙)

  坚持无罪:3人,计票员(应该是主持陪审团的,还是叫计票员得了),老阿姨和一个屌丝

  摇摆的:2人(只记得2人了),一个是成功人士,五十岁左右,不是社长也是常务之类(叫他社长吧),还有一个是精英人士

  打酱油的:2个,一个是年轻少妇还有一个是酒鬼。

  我开始看的时候就看见龅牙站在画板前,很可怜的样子,最后有人说还是听听他的意见,他就陈述了,只记得,他认为被害人的前妻和被害人在酒馆见面后,被被害人追打,没有

  跑回家,却往高速公路旁跑很可疑,而且有证据证明被害人前妻应该知道高速公路那个时候会常常有卡车经过等等。

  疑问证据1:高速路旁经过的妇女听到前妻对被害人说:“你要死。”一般发怒会说“我杀了你。”说“你要死。”这种奇怪的句式,很有可能有杀意。

  疑问证据2:当时天暗了卡车开着大灯,前妻被追打时,不可能看不到前面的车灯,却还把被害人往公路上推,即便前妻被追打捂着头,可卡车司机还鸣笛了,不可能听不见。

  反正当时我是被说服了,认为被害人前妻有很强的杀人嫌疑。

  最后,疑问证据3:提到了被害人前妻在离开家钱曾经打过电话定了一个披萨后,社长断定,前妻离开家时是有杀意的,因为一个小孩吃不了那么大一个披萨,前妻认为被害人死后

  她会有一段时间没法照顾孩子,才定的披萨。

  于是,只有3个人投票时认为前妻无罪,大家开始了逐个击破。计票员,曾经做过陪审员,并判人有罪,那个罪人死刑,他又很强的负罪感,不愿意再判人有罪,在大家的劝说下,

  同意弃权;屌丝,和被害人是同乡(尽管两人互不相识),他和被害人差不多大,学历等都差不多,差不多同时来到东京讨生活,多年了他还一无所有,被害人却有那么漂亮的妻

  子和儿子却还不珍惜,他认为被害人完全活该,说完后,说他这票弃权离开会议室了。可是,无论谁劝说,那个老阿姨就是无罪。龅牙亲自上了,老阿姨对龅牙的话居然是:“你

  说的我都明白。”“想出这样杀人计划的人太可怕了。”“你这么可怕,我怎么还能相信你的意见。”(话的大意如此,当时看到这,想法是搞笑。不过多年以后看到《法兰柴丝

  事件》时,我莫名就想到这个场景,也许有阅历的人对事物的判断总是那么的奇妙吧。)

  事情到这就僵住了,眼看陪审团就要住下接着讨论了。这时精英人士发话了,大家认为前妻有杀意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披萨,可是有没有可能前妻根本不打算跟被害人吃饭,她

  定了披萨是打算见完面回家和儿子一道吃披萨呢?于是大家打算看看披萨到底多大,年轻少妇开始兴致勃勃的挑选披萨去了。

  这时针对证据1、2,也有人又看法了。

  证据1,前妻在自动售货亭买过水,妇女听到的“你要死。”很可能是“你要水。”并有人提出妇女的听力是有问题的,法官叫她坐下,她却蹲下。

  证据2,卡车司机有可能没有鸣笛,因为妇女的证词没有提到,而且在高速开卡车的司机有可能出现睡着的情况。

  最后,当计票员问大家还有什么感到疑问的时候,酒鬼说了一个疑问就是他对被害人是否喝醉感到疑问,那家酒店他也常去,酒并不好喝,比较好的是XX菜,这时屌丝加了句还有

  XX菜。所以一般人不会在那个酒店喝多少酒,更不会喝醉,这时前妻不往家跑的原因似乎也浮现出来,被害人是清醒的。

  看到这我就没看了,当时一直想知道的结果的故事,居然,那么不经意的又知道了。

  以上,全是我还没有重看凭着记忆打出来的,10多年过去了,我还能记得这么清楚这个电影应该给4星,还有1星,12个陪审员我不是只记住了8个吗?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五):没有超越原版,但展示了另一种普通人风情

  没有超越原版,但展示了另一种普通人风情(?

  站观影养成的坏习惯开弹幕,结尾处有刷力压原版的,个人觉得这就有点吹了……

  原版的剧本拥有绝对超越的逻辑性。相对于原版,日版最大的缺陷大概就是缺乏这种"逻辑性"带来的"爽快感"。推理和人物立场转变大多是情感性的,暧昧的,所以很多弹幕说:看着很莫名焦躁。缺少原版发现漏洞、一锤定音关键东西。"也许没有喝醉"、"是因为害羞吧"、"大概是……",关键性的该讲证据的部分充满主观臆测,再加上塑造的形象又十足的"老派日本人"——虽然我是这么认为的,但也要顾及大家感受,我还是优柔不决。再加上转折突兀的随意跳反,一会"无罪"、一会"有罪",而且跳反理由也是难以一锤定音,所以缺少原版get某个关键点的"爽快感",直到结尾我的观影感受还是"嘛……怎么港呢……"

  但这也是日版改编的成功之处(?实在想不出别的更适合的词= = 因为日本人就是这样嘛,因为人类就是这样的嘛。举棋不定的,随大流的,优柔寡断

  原版塑造的是一个大系统,一个智慧勇气并存的8号推动了经验修养并存的9号再推动着…号,人性光辉推动着12陪审员也推动着观众,一气呵成地把"无罪"往前推进。所以人物其实是脸谱化的,智慧、勇气、道德、理性……并存的人们一路摧枯拉朽横扫顽固、无知偏见…,这还不核心价值观么?0.0

  而日版塑造的个人性质的小环境,人物更贴近日本人或者说普通人,以为是8号实际是最顽固的那个眼镜男,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报复"别居中的妻子。以为是代表顽固的光棍男,其实从始至终还真是偏见又顽固,但最终还真被他压中了"无罪'(很有趣吧~个人觉得最出彩的是摇摆不定老太太,磨磨唧唧,畏畏缩缩地让人烦躁,但众人无策的时候却能找到推理突破口,关键时刻也坚定不妥协,看到眼镜男扣子掉了会展现母爱光辉给他补扣子,补起刀来也是令人拍手叫好,多有趣,这才是普通人啊。

  普通人哪有那么多逻辑,又不是夏洛克,你看他们推理毫无逻辑,那是他们提出了"点"你顺着思考下去,这样的场合,你是否能提出来?普通人哪有那么坚定,你听辩论的时候难道没有觉得这边有道理那边也有道理,摇摆不定?原版是普通人看他们演,带入自己好像我也如此聪明,以少胜多真愉快。日版是把普通人放进去演,既有智慧也有偏见,既有自己的坚持又容易摇摆不定,会在群体中从众又要提醒自己独立思考……

  日版展示的是另一种风情,属于普通人的风情。但人物转折实在生硬,三谷真不算一流导演。总之,推荐一看。(觉得自己特别聪明的就别看了,免得讲出什么民族主义的玩意来。顺便能别在这系列里各种别的版本刷《十二公民》了吗……QAQ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六):还是有几个亮点的

  原本打算草草地看一下的。

  看开头时,发现只是简单地把原作中父子关系改成夫妻关系,十一人认为有罪改成无罪,浅野和之也不够man,而且找不到字幕,单靠生听有点辛苦。

  但是拉到后面的时候,发现结尾居然是大家说服了浅野和之,十二人通过无罪。我估摸着,中间应该是经历了一番拉锯战,于是拉回去继续看。

  看看着,发现三谷幸喜还是改出了亮点的:

  1.在层层渐进逐渐高潮的最后添加了大逆转,爽爆。

  原版最后的是,最后一个坚持有罪的固执老头被说服,剧情达到高潮,大家改判无罪,愉快地和谐地离开。

  三谷幸喜一开始将有无罪的关系调转,让浅野和之一人来说服大家被告有罪,这个设定初让我觉得略拙劣而且冷漠,但出乎意料的,最后关键的物证使得案情全盘重来,反而证明了被告的无罪,浅野和之变成了最后一个坚持有罪的固执家伙,固执家伙被大家最后一击,彻底认输,大家改判无罪,愉快和谐地离开。

  2.这个大逆转相当重要,本来前面“不要因为可怜被告就认为被告无罪”的真理太过冷漠,而最后被告的无罪让人感觉世间仍有温情在。

  3.人物的角色还是相当鲜明,尤其是增加了女性陪审员之后,阴阳结合地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为丰富了。

  但是,缺点还是相当明显的:

  1.场景过多过宽敞,原作中的场景只有会议厅,厕所。而此作中,镜头离开会议厅太多,丧失了原作的那种环境的逼仄感。

  2.笑料真得需要么?笑料的加入,明显削弱了人物的鲜明性格特色。

  3.情节Bug还是有的啊,虽然原作中也有勉强的bug,但是作为翻拍就不应该了。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七):舞台剧版的12个温柔的日本人

  三谷幸喜从美国经典黑白电影《十二怒汉》改编过来的,因为对美版电影印象分非常高所以到处搜日本版,结果证明要在这个反日情绪高涨的年代搜出温柔的日本人来简直是痴心妄想,谷歌下翻三页无果之后决定赌一下三谷的名气,于是赌赢了~(≧▽≦)/~

  方便后来者添加土豆链接: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208259/

  美版讲述的是一个贫民窟长大的少年被认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两个证人的证词都对他非常不利,最后由陪审团决定他是否有罪。12个陪审团员开始11个认为少年有罪,只有1个认为不能太过轻率下结论,而不断提出自己的reasonable doubt,最后成功说服其他11个人。其实一直辩论到最后他们都没有办法证明少年无罪,只是找出了很多疑点。而这部宣扬主旋律的电影之所以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也仅仅是因为人家的主旋律很人性化:“在不能证明一个人有罪前,他都是无罪的。”这跟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差别大的连扶额的心情都没了。

  于是当我知道它有日本版的时候异常兴奋,作为一个同人大国,我很期待他们会在原著的基础上作出什么样的改编。1991版的电影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估计是找不到的了,最后找到的是2006年的舞台剧生中继版。

  最开始是三谷幸喜的一个简短的SPEECH,内容包括作为主角的生濑胜久前几天舞台剧到一半从舞台上消失到厕所里去便便,短短一分钟之内顺利回归并且没有忘记冲走便便,到他要求电视台要转播就做现场转播以便观众更好地感受舞台剧的氛围,以及虽然是生中继也别期待会有任何意外发生,因为所有的演员都是最棒的。

  我一开始听他说这段话的时候还没啥感觉,等我看完整场舞台剧就彻底理解了它的涵义。出演的12个演员——包括我很喜欢的生濑胜久和小日向文世,第一次以俳优身份出现在我眼前的山寺宏一,以及其他人——确实是最棒的,2个小时的完美演出彻底改变了我对舞台剧的看法。当然最强的还是三谷幸喜,虽说有美版的基调打底,但是能改编到这个程度确实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日版舞台剧一开始走的就是和美版完全相反的路线,一个女子因为受不了前夫的纠缠而在扭打中把他推向了行驶中的汽车导致他身亡,同样是2个证人——路过的大妈和开车的司机——都证明女子是有意把前夫推出去的,所以是过度防卫杀人。而陪审团开始的意见是判无罪,理由是正当防卫,而唯一的异论者生濑则认为杀人就是杀人,不能因为被告长得漂亮楚楚可怜就判她无罪,于是一直游说其他人进行讨论,慢慢地证明女子不仅是过度防卫,还存在预谋杀人的可能性。天平逐渐向有罪倾斜,但是一直到11比1的时候,一个完全没有自己主见的男人依然不肯投下有罪一票,大家继续讨论的结果,发现之前被认为有罪的证据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恰恰证明了女子的无罪,于是最后所有人都被说服,以无罪告终。

  ***以下是剧透分隔线,只看了一遍不保证没有听力或者记忆上的错误***

  在一开始11个人认为无罪的里面,大部分人只是因为被告很可怜而下了“她不可能是故意”的主观判断,只有2个人的理由比较特殊,一个是小日向,觉得关键就在于杀意的证明,能证明有杀意就是防卫过度要判有罪,没有杀意就是正当防卫应该是无罪。一个是江口洋介,认为防卫过度就算判刑也肯定会缓刑,结果就等于无罪,那何必还要绕那么远的路,现在直接无罪不就结了。

  于是焦点一直就在杀意的证明上,有几个关键的证据证明被告是故意把被害人推出去的。

  1 司机的证词,说他看到被告把被害人推了出来,而之前他有鸣笛,不存在被告不知道有车开过来的可能。

  2 路过的大妈的证词,说她看到双方扭打,被告对着被害人说了一句“去死”。

  3 在被告和被害人发生争执之后,被告人没有跑回离开争执地点很近的家,而是往反方向的大马路跑,那条大马路晚上没人没灯车又多,是个绝佳的杀人地点。

  4 被告以前是专门跑长跑的,体力充足,有很多机会可以甩开被害人,但她却故意把被害人一路引导到了大马路边。

  5 被告在出门前打电话给孩子订了一个匹萨,说明她一开始就有要很晚才回家的准备,怕孩子给饿着了。

  匹萨成了最要的证据,因为它让防卫过度变成了蓄意杀人,于是江口的理由就不成立了。但在第二次逆转中又恰恰是这个匹萨成了反面证据。

  1 一个小孩子不可能一个人吃下那么大一块匹萨,所以被告订匹萨的想法有可能只是想回来和孩子一起吃。

  2 被告没有往自己家方向跑,有可能是因为那里有一个斜坡。

  3 被告在跑到大马路边时给被害人买了一瓶姜汁,所以大妈听到的“去死”(シンジャエ)有可能只是“姜汁”(ジンジャーエールー)的谐音。

  4 大妈说她看到双方扭打之后就没有继续看,而是赶路了,等到她再往事发现场看时,被害人已经被车轧死了。而司机则说他在开过去之前有鸣笛。这两个证词是互相矛盾的。在人突然听到很响的声音时,第一反应肯定是回头看发生了什么事,而大妈没有回头证明司机没有鸣笛,那被告则有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有车开了过来。

  日版的结局和美版一样,提出的全都是reasonable doubt,没有证明被告无罪,而是无法证明她确实有罪,所以无罪释放。虽然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但已经没有人是因为可怜被告而做出无罪的判决了。

  和美版非常明确的主线相比,日版的改编是更加复杂的。对陪审意义的重新认定,对12个陪审团员的性格刻画,从无罪到有罪再到无罪的两大逆转,插科打诨吐嘈,有着和美版一样的深度但是增加了大量的笑料,让整场的氛围柔和明亮起来。

  果然是三谷一贯的风格。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八):对比讨论下中日版对于美版的改编

  先看了中国版,再看了日版,最后看了原作美版《十二怒汉》。唯一没看的就是俄版。

  因为最先看《十二公民》所以觉得觉得很棒,本人非常喜欢社会向关于人性和案件的题材,所以看日本的作品比较多,国版能出现有深度又有剧情的电影,非常惊喜和感动。可是再看了日版《12个温柔的日本人》,我觉得同样是改编,日版还是要出色很多。

  首先日版在剧情上不仅换了一个更加能使辩论复杂的案子,不仅局限于有罪和无罪,而更深入挖掘四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多角色都在辩论中改变自己的投票,两次巨大转折跌宕起伏非常出彩。改变案子的好处还在于更加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这点比国版要强很多。国版因为时代的不同和被告人地位设定的改变,套用原作的证据和驳斥论据的理由,导致有很多漏洞和不合理。比如忽略了当下的美瞳流行,即使对剧情推动没有很大影响,但直接用原作力对于近视眼的台词确实太生硬了。

  更重要的是关于侦破案件,没有提摄像头的存在,也没有提到指纹。不能理解为什么不提指纹,如果跟原作一样没有指纹,这就是驳斥有罪的最好证据。因为吵架数小时后再回到生父家杀人这是预谋杀人,被告人抹去指纹而不是直接拿走凶器,这很不合理。另外在为数不多改变的不在场证明,在家开party但因为心情不好而反锁房门导致客人没有看到他,这比起原作的看电影记不起演员要牵强太多,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改。此外,日版最为可贵的是打破了原作第一个提出异议的人就是正解,没有人是绝对正义和正确的,每个人在最终得出结论前都是因为个人的性格和曾经的经历而有偏见和自私的投票。国版虽然在这点上没有改变原作,但在最后给出了八号的职业,我个人觉得这足够解释了他在辩论中的立场和观点。从这点来看,中日两版的侧重点还是不太相同的。国版更加想要反应社会和解释国人不熟悉的陪审团制度。

  关于人物塑造,说真看原版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了,我的注意力有下降并且我对美国中老年人的脸有点脸盲,因此我实在无法从人物造型上看出每人的性格,反观中日版,我认为在这点上做更好。虽然国版和原版一样都是十二位中老年男性,但角色更加鲜明丰满了他们的形象,并且很好的结合了我国的国民性和当下的三观。他们的性格和经历也很流畅的推动力剧情,但可惜的是因为和原作过于相似,导致角色推动剧情的作用和本质特点上没什么突破。相比之下日版却很有突破,首先有三位女性,这让我很意外,毕竟日本是众所周知的男权社会,更别提是90年代初。三位女性有着和男性完全不同的性格特点,也对辩论的发展有着有别于男性特别的影响。除了性别的改变,其他角色也与原作不太相似,但是我觉得有些角色的性格刻画不那么稳定,比如第十二号在开始点饮料的时候到初期投票都是个非常很有领导欲的人,但到了中后期就完全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了,这点很可惜。

  这三部电影我觉得都是佳作,首先美版是神作毋庸置疑。中日版的改编,我个人觉得日版更出色,因为有较大的改动,在案件上更加复杂和合理,作为改编作品是绝对的佳作。但因为最先看了国版,震撼力最大。并且虽然改变较少但除了一些案件逻辑和细节,特别是人物刻画所对于的人性和真理的讨论,真心很不错了。希望如果下次改编,能改动更大一些。当然更希望国版能出现这种题材的原创佳作。

  《12个温柔的日本人》观后感(九):12位陪审员的职业和年龄

  陪審員1号:塩見三省 陪審員長。40歳の女子高校体育教師。 陪审员长。女子高中的体育老师,40岁。 陪審員2号:相島一之 28歳の精密機械製造会社従業員。「話し合いがしたい」と言って被告の有罪を主張し始める。妻と別居している。 机密仪器制造公司的员工,28岁。说“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第一个主张被告有罪的人。跟妻子分居中。 陪審員3号:上田耕一 49歳の喫茶店店主。 真面目な議論や会議が苦手な甘党でアル中の中年男。 咖啡馆老板,49岁。不喜欢认真的讨论和会议,喜欢吃甜,喜欢喝酒的中年男人。 陪審員4号:二瓶鮫一 61歳の元信用金庫職員。 被告は無罪という意見を終始一貫して変えなかった唯一の人物。 信用社(银行)职员,61岁。唯一的一位自始至终主张被告无罪的陪审员。 陪審員5号:中村まり子 37歳の商事会社庶務係。 公判の内容も全てメモしているというメモ魔。 商行总务(杂务),37岁。各种记笔记,记下了所有的审判内容。 陪審員6号:大河内浩 34歳の医薬品会社セールスマン。早く仕事に戻りたいらしく、審議も上の空である。 医药品公司的销售员,34岁。想快点回去工作,讨论什么的根本不在意。 陪審員7号:梶原善 32歳の職人。 べらんめえ口調で気性が激しく、被害者を非難する。独身。 手工艺者、手工艺人,32岁。说一口东京话,情绪起伏大,批判被害人,单身。 陪審員8号:山下容莉枝 29歳の主婦。 5歳の息子がおり陪審員の中では被告に近い境遇。付和雷同しやすい。 家庭主妇,29岁。有5岁的儿子,在众陪审员中最接近被告的处境,容易附和别人。 陪審員9号:村松克己 51歳の開業歯科医。議論好きな自信家で、議論のために有罪説を展開する。 牙医,51岁。喜欢辩论,很自信,为了将讨论持续下去,主张有罪。 陪審員10号:林美智子 50歳のクリーニング店経営者。 気弱だが純真。 洗衣店老板,50岁。软弱,纯真。 陪審員11号:豊川悦司 年齢不詳の役者男。 最初は議論に全く参加しなかったが、中盤で「自分は弁護士」だと言って有罪説を論駁しはじめる。 演员,年龄不详。一开始完全没有参加讨论,从中途开始称自己是律师,辩驳有罪说。 陪審員12号:加藤善博 30歳の大手スーパー課長補佐。 仕切りたがり。 某超市大公司的科长助理,30岁,总想试图主持会议。 (出自 日本维基百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