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属精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金属精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14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属精神》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金属精神》是一部由萨沙·杰瓦西 执导,Steve 'Lips' Kudlow / Robb Reiner / Kevin Gooch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属精神》观后感(一):Anvil! The Story of You and Me

  纪录片作为一种电影类型,近年来其实已经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个算勉强合格的乐迷,我也看过一些音乐方面的纪录片。它们给我的感觉始终是“记录”为主。我仅能凭对他们记录的内容本身的热情维系对片子本身的兴趣。我为什么现在会拎出这一部来和诸位分享。因为其他的,如果您不是真好这口,可能片子看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都看不完。而这一部表达的,却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发出共鸣的。

  一开始我们看到乐队成员生活落魄。不过这种“落魄”并不完全物质的。他们有着简单的基本的工作,有正常家庭,靠付出体力劳动,能支撑基本的生活开支。而且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相信这种身份也并不算太丢人。他们的“落魄”多半还是在精神上的。这让我想起电影《穿条纹睡衣男孩》中的一段:

  二战时期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院子玩耍受了伤,周围没有大人在场,除了一个被安排整天削土豆的犹太仆人。那个年长的仆人把孩子抱回屋子包扎好,坐下继续削土豆。有些担心的孩子问他:为什么不需要医院?你又不是医生。那仆人半低着头,表情复杂的说:Yes, I am. 孩子说:不是,你是个削土豆的。仆人说:我是个职业医生,在……我来这之前。孩子想了想,说:如果你是个医生,你一定是个非常棒的医生。仆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我相信那笑容里有一部分是对孩子的包容和喜爱。更多的,是来自在当时对他来说很稀少的尊严欣慰

  因为历史原因,犹太医生沦为阶下囚去给人削土豆,只能偶然的从一个天真的孩子身上得到宽慰。我们片中的金属英雄们呢?干着再普通不过的工作,只能从朋友以及当地一些少量的忠实粉丝身上,从数量规模都很有限的演出机会中,得到宽慰和满足。(这其中还包括他们自己生日时叫上一帮人搞的派对。)相对他们的本事,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犹太人的遭遇似乎毋庸置疑的“全是他人的错”。可这几位呢?我不敢在此下任何定论。就像片中的一个故事。乐队靠一个有些经纪能力人脉关系的歌迷在欧洲进行过一次小型巡演。因为不熟悉市区交通,没有按时赶到布拉格的一个酒吧进行演出。不仅演出的时候台下观众已经所剩无几,演出完之后,酒吧老板居然不给酬劳。理由是他们迟到了太久,客人都走光了。Lips却坚持说,我们劳动了,就该有报酬。你要不给钱也应该在我们上台表演之前就说好。就在他们争吵,脾气不好的Lips甚至开始动手的时候(语言交流不通畅的问题更是火上浇油),一个之前台下的观众参与了进来。他给了乐队成员他的名片,用英语告诉他们他是律师。他劝了Lips他们几句。Lips火气没消,不依不挠地说,我们应该获得与我们的能力相匹配的报酬。这时这位片中的小角色居然说了几句触动人心的话。他说,你们这样的能力,至少应该在一千人面前演出,而不是在今晚这样的小酒吧里。你根本就不该上这个舞台。收拾一下自己的面子吧!(原话里用的是reputation,我觉得就理解成面子更合适)Lips被说的有点愣,就有些赌气了:一直都是这样,二十年前就这样了。二十年来一直这样。律师接着说,那你就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了!

  纪录片最神奇的点就在这儿。生活的真实经历居然像小说情节、电影的桥段一样发生了。酒吧里几个醉汉(那种场合,不喝酒的看起来也跟喝了酒差不多)吐出的真言居然像写好的台词一样直指人心。而上面说的段子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多少失意不得志的人都会抱怨同样的话,而他们又经常得到同样类似的奉劝。可是,即使按照奉劝者想的那样重新去审视一遍自己的过去,真的又能找出问题的症结吗?就算找出了,就真的会对以后有帮助吗?

  回到家乡的Anvil经过巡演没有拿到一分钱。只能对热心帮助他们组织巡演的那位歌迷表示衷心的感激,虽然在巡演途中他们也发生了很多不愉快大叔失望之余,想再尝试别的途径,便把新录制的小样发给了远在英国的老朋友“CT”。CT是一位成功制作人,曾经为他们的早期专辑做过录音。CT很看好他们的新歌,但决定录制新专辑,也是Anvil的第十三张专辑,需要乐队自己再筹集一万三千英镑。

  Lips回到家乡后为了多挣钱,尝试在一个乐迷的电话促销公司工作。最终他一共去了三次,加起来一共工作了八个小时,一份业绩也没有。听着Lips用那副主唱的沙哑嗓音打着促销电话,真是心酸。好不容易姐姐的资助,以及乐队每个成员及他们的家人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新专辑录好了。找公司发行又成了问题。因为没有经纪人,这些事都需要Lips和Robb自己去一家家跑。下面这样的场景我们一定很熟悉:公司的前台小姐面对着你的殷勤,也非常有礼貌结果你手上递过去的对你来说很重要材料,被塞到桌子下面那一堆她或许根本处理不完的材料里。同时她跟你说:我保证老板会拿到您的材料的。即便回到加拿大,两位大叔有机会见到了EMI的较高层的人员。那位老练的白领,在听了CD的一首歌不到一分钟之后,就把音响关了。对两位说了些不着边际,让人捉摸不透的话,打发两位回家等邮件了。

  那种在苦心等来的邮件看到不幸消息的感觉实在糟透了。看到结尾惯有的“Good luck to your future"之类的客套话又真是无奈郁闷。不善言语的Robb一边修着自家的开关一边抱怨着:我恨这个唱片产业。那些人根本不会花什么时间去听你的东西。在那一堆别人送去的作品里,被他挑中就跟中彩票一样。

  这就是商业。商业就带来竞争。竞争就意味着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而成功的秘诀并不一定和我们想的一样。

  而片中除了这些,又时常有真挚亲情友情,在心酸之余给人带来感动温暖。对这几位不走寻常路的大叔,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与妻子儿女的关系,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支持和理解。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录唱片的资金就是Lips的姐姐主动借的,而在当时,谁都知道录这张唱片是属于押上老本一赌输赢的行为。没人能指望这钱就一定能还上。

  Lips 和 Robb之间从十几岁就开始的友情,也一样让厌恶这个”基情“四射的年代的我感到一些欣慰(我讨厌的是很多人把”基情“当八卦一样胡乱讲)。两人有各自的家庭,但两人身边谁都知道,这俩人比亲兄弟还亲。Robb始终佩戴着一副十三岁时做珠宝匠的父亲送他的项链。这副项链只离开过他几次,都是因为和Lips打架时被扯掉了。后来又修好重新戴上。在录制第十三张专辑时,两人又因为不满对方的工作质量而发生了一次严重矛盾。气头上的Lips甚至说要去找个新鼓手取代Robb。但他在向Robb道歉时说了:我知道我有些情绪化。可当我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我乱发脾气的时候,我又能得到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因为在最亲密的人面前,你永远不用担心会失去什么。

  最终,第十三张专辑没有找到公司发行,他们自己把制作好的一千张CD以一张1.5加元的价格直接卖给想要的歌迷。Lips坚持认为,卖一千张还是一千万张,并不影响他对自己的这个作品的看法。在他看来这就是张伟大的唱片。

  片子的最后,Anvil的第十三张专辑在歌迷中还是获得了一定影响力。乐队获得机会到日本参加一个大型的演出。面对台下如潮涌动的疯狂金属乐迷们,他们演出了当年的招牌曲目”Metal on Metal"。然而,现场每一个狂热的歌迷,又如何能知道那些幕后的故事呢?如何能知道乐队在这样一个困境下,得知能来这里演出是多么的欣喜若狂?如何能得知,在得知自己被安排在第一个出场(上午十一点多)时,他们多么担心可能出现的冷场?一个个独立生命,此时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被串联在一起。彼时,甲可能带着耳机坐在大学教室里蔑视着讲台上的老师,乙可能换上西装乖乖去忍受早已厌倦的职场生活,丙可能仗着年轻资本依然寻欢作乐夜夜笙歌,丁可能已摸爬滚打多年,只会默默地看看那些曾经的自己。

  而我们的金属英雄们呢?片子发布是在2008年,片尾的字幕里说到他们正在为第十四张专辑写歌。而现在在维基百科上资料显示第十四张专辑已经发了。对于这个我之前一无所知的乐队,目前我也不了解他们的近况。我当然祝愿这些不轻易屈服于生活的大叔们有好的回报。可是,如果他们真的达到了自己期望知名度,获得公众认可和可观的唱片销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他们还是他们吗?很多我们这些眼巴巴的乐迷,抑或普通人,要找的与其说是一种成功,不如说是一种失败,以及失败带来的愤怒。似乎要在别人身上找到与自己类似的情况。然后很多人一起给它取个什么什么“精神”的名儿。自己以后就有了精神寄托了。

  可能是这篇短评写的时间太长(我从十一点半一直写到现在快两点),写到这里我忽然感到一种生命过程迷离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一个乐队有着这么多故事,以及好几个人以及他们的家庭的苦乐哀愁。那这还仅仅是05年到08年短短两三年时间的事。一个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你我不知道的。我们每个人自己,又有多少东西是要永远独自承担,直到随着肉体带进泥土的呢?一个有名艺术家,成了传奇,有无数后人日夜去研究,也无法完全摸透。何况大多数不善表达又不受关注的凡人呢?

  此时,我们看完了一段Anvil的传奇。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类似的“Anvil”存在呢?想到每个人都可能有的平庸,都可能有的“落魄”,想到我之前提出的问题:究竟“全是他人的错”,还是“想想自己吧”,想到每个人都赖以生存的那些感情,我觉得这部片子好就好在,拍的是一个乐队,讲的却是所有人的故事。而我怕我此时想写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篇影片观后感了。我想说的,是在镜头之外的无数人,也一样要完成的相同使命。一个不能靠喊几句“××精神”就完成的使命。一个需要长时间的隐忍和坚守,默默的努力来完成的使命。

  而且最终,少数的成功者会有机会走进镜头。而大多数的平庸者或失败者,要留在镜头外忍受毕生的孤寂。这里面可能有你,也可能有我。

  《金属精神》观后感(二):不喜欢“摇滚乐题材”的电影,这部除外

  前几天看了部摇滚题材的片子,Get Him to the Greek,这片子不难看,挺好玩的,但是看完以后,我觉得有点……怎么说呢,生气

  说实在的,我一直不太喜欢所谓的“摇滚乐题材”的电影、漫画甚至是书。曾几何时我是中二+纯白的时候超喜欢看,但是现在不喜欢了,因为实在太假,很多人大概根本搞不清楚摇滚乐和摇滚乐手——比如像《伤花怒放》这本搞笑之极的书——甚至,往大了说,对唱片业界的运作和行业规则什么的一窍不通就来涉及这个题材,搞摇滚的在这一类的电影/书/漫画里,不是乱搞女人(OR男人),就是毒品+酒,要么就是闲的要命的整天谈情说爱的像NANA那种,要么就是加上无聊政治标马赛克签,吹的天花乱坠,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假,的,让,人,想,生,气。

  Anvil这部早就下好了在硬盘里,一直没空看,大概是由于我看了上面那个片子很生气,所以决定找部好片来看一下调节心情,在某网站是评为年度摇滚DVD第一名的候选片,自然有一定水准。

  看了后我深受感动……我想说这个片子才是真实的描绘了摇滚乐手的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他们的努力,他们会遇到的困境。他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种种约束,不可能无法无天,怎么可能会有像 Get Him to the Greek里那种所谓的“摇滚明星”呢?不管干什么经纪人都不闻不问(好吧看片子时我觉得他压根就没有经纪人……笑死人了),演唱会随便找个理由晚点,忽悠同行的工作人员,演出之前不SOUNDCHECK,如果真有这种人,他不可能在这个业界混下去,腕儿再大也不能,或者,举个特殊例子,你腕儿大到AXL ROSE那个程度,演出老迟到,不SOUNDCHECK,忽悠人,但是你还能发片,还有傻/逼粉丝,个么你就是行业里的傻/逼代表,多少年也没一张作品出来,是个人都能骂你,人人都以像你为耻。

  我不否认The Story of Anvil有煽情的成分在,但问题是,那些煽情的或者说是戏剧性的桥段,在这个行业里都是真实存在的,导演只是把他们统筹在一起,所以能成一部电影,他们真正真实的生活是绝对没有这么戏剧性的。玩音乐的平常最多在干吗?那就是排练,无休无止的,枯燥的排练,但是我看过的不管哪一部电影也好漫画也好,好比NANA那样的,里面的“音乐人”好像都不需要排练和练习的,随便来个演出就是成功的不行,平时闲的不行,谈谈恋爱,搞搞帅哥美女和毒品,怪不得现在是个人就想搞乐队当明星,什么中国达人秀那么火,摇滚明星尼玛的也太好当了。

  摇滚明星也好,什么其他明星也好,他们只是顶着明星的光环,实际上他们——老实说,也是一打工的——他们为谁打工?那就是唱片公司,唱片公司是他们的领导,一旦签了卖身契——合同,就得给他们卖命干活,资本主义世界的老板们和经纪人们是不会让他们闲着的,他们是没空像某些作品里那些“音乐人”们那么闲的,谈个小恋爱搞个小暧昧,没事旅个行,他们的行程表会排的满到不能再满,腕儿越大,越是没空,因为经纪人和公司要从他们身上榨取剩余价值,会安排一场接一场的演出,会不停的上电视,会去各地签售见粉丝,忙的连回家的时间都没,还有时间干别的?欧美主流唱片公司的流程就是,发片——发完片 TOUR宣传新片——TOUR结束发下一张新片,如此循环,不然你以为欧美大碗乐队为嘛要2-3年才发一张新片,不是他们写歌时间长,录歌时间长(BTW,进棚录音是按照时间算钱的,租借录音棚超级贵,时间越长成本自然也越高,一般快的都是1-2个月就搞定一张,像AXL那样一张CD能搞10多年的他就是一傻/逼不解释),而是因为TOUR,也就是巡演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腕儿大的乐队一般都是全球巡演,从美洲到欧洲到亚洲,这一巡回就和马戏团似的,夸张的在外面几年都有可能,连家都没时间回,演出的频率又高,通常是一个城市演完了马上就转到下个城市,每天的作息是通常睡到中午,醒了以后踩场地,SOUNDCHECK,晚上演出,就这样每周要保证有3-4场,就和上班出差一样,你觉得他们还有时间到处玩?还有精力到处玩?还有所谓的“闲暇时间”?

  真的,某些作品你们不要美化(妖魔化)“摇滚音乐人”这个职业了。

  至于 “摇滚音乐人”是不是像某些作品里说的那么有米,那么挥金如土, The Story of Anvil 里LIPS说,99%的乐队是白干活的,演出/发片后没有工钱拿,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别人不说,自家OZZY老头子的苦逼过去,我还算是了解的,是的,要有什么有什么,乐器,车子也有,房子也有,但是就是现金不会给你,以各种理由不给,而且必须要不停干活,不然会有黑社会给你好果子吃,娱乐圈本质就是黑社会一点都不假……早几年美国编剧罢工用下巴颏想估计是差不多的情况,钱永远是被“公司”的人赚走大头。

  ……好久没长篇大论了,看来我实在忍受某些作品太久,点了好几次NANA的名,其实我并不讨厌这漫画,其实我挺喜欢看的,如果以言情漫画的角度来讲,只是一扯到乐队什么我就受不鸟;然后那个 Get Him to the Greek,这片子描写摇滚明星只有一点我觉得挺真实的,就是那个男猪和毒品的关系,该演员据说以前也是瘾君子而且我觉得编剧肯定参考过很多JUNKIE 的BIO什么的才写的出那种台词,至于其他的……还是算了吧OTZ,假的能让我生气到写这么长一篇东西可见有多假。

  那么继续回过来说Anvil这个片子,Anvil乐队的主唱/吉他手LIPS,和鼓手ROBB,这两人真的是可爱啊,从14岁就认识了,因为都喜欢摇滚就组了乐队,LIPS性格开朗的不行,嘴角一直挂着笑容,ROBB则稳重,成熟,是性格互补的一对死党,也是乐队的奠基人。

  80年代也出过几张好片,红过一阵子,后来慢慢的, AnviL就走下坡路了,之后一直混的很惨,拍纪录片的时候,LIPS的工作是给小孩子做午饭什么的,ROBB是做室内装潢,音乐其实只能说是他们的副业。其实90年代GRUNGE风行的时候,很多METAL乐队就这么嗝屁了,包括大名鼎鼎的WHITE LION乐队的吉他手VITO,也被人八卦几年前看见他在NY开出租神马的,等等这类人真的很多……能活到现在的重金属乐队,都是真正的腕儿,中游的和不怎么出名的已经被大浪淘沙,ANVIL就是里面一个。

  可是就算如此ANVIL对音乐的执着还是那么强烈,他们还是没有放弃,虽然已经50岁了还保有20多岁时对音乐的热血态度!片子里有好几个我的泪点:

  1 在捷克的一个破烂小酒吧演出,完了后酒吧老板不给钱,为了那么点钱(片尾字幕的时候有说是100欧元)LIPS差点和老板打起来,这是片子里不多的他没有露出笑容的时候。

  2 乐队成员在欧洲的一个小机场里睡觉;赶火车结果没买到票,脸上那失望的表情,一边的捷克经纪人操着烂到家的英语在打电话求爹爹拜奶奶。

  3 采访LIPS的姐姐,采访ROBB的妻子,两位女士的话,很感人,LIPS的姐姐对弟弟的事业非常支持,为了做CD,要1万欧元,LIPS拿不出来甚至都想抵押房子了,最后姐姐借给他;ROBB的妻子一看就是……让我很想awww的类型啊,从衣服打扮什么就看的出来,当年估计是老公的粉丝,说她自己对 80S那个时代HAIR METAL到现在还保有梦想,与我心有戚戚><

  4在欧洲那个不成功的TOUR里 ,某几场观众连10个人都不到,但ANVIL还是认真的演出><

  总之,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看了,以后找机会再多看几遍吧。

  《金属精神》观后感(三):this's dedication

  听anvil还是初中第一次看《重型音乐》的时候,记得有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加拿大重型音乐的一支“大拿”,《metal on metal》也被我和《peace sells》还有《south of heaven》一起奉为心中的经典。

  但是真正了解anvil,却是看完这部叫人心酸的纪录片后。

  音乐界的名声明显的和他们现实中的处境不相符合,lars ulrich和slash做的开场白足以看见他们的专业地位。

  可是和后者动辄几套豪宅家财万贯相比,anvil的两个主创简直就是弄堂里的大叔。

  也是,同时期的乐队各个早就摇滚明星了十多年了,怎么这哥俩还是这么寒酸呢。

  lars说:哎我觉得还是怪他们的加拿大风格吧。。。

  这什么屁话,竟然还是出自一个丹麦佬的嘴。

  就算听起来没有任何逻辑,可也是唯一的解释了。

  关于电影本身我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看的是总是让我想到另一支乐队thin lizzy。想起他们10年后的dedication。

  由于思想文化交融的越来越普及,摇滚乐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灵肉相离。

  “a hymn to the human spirit,it's a matter of attitude。”

  《金属精神》观后感(四):音乐这东西。

  最近看了许多选秀,再看了这部电影,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些人,站在舞台上说音乐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是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的让观众热血沸腾,再补上两首口水歌,观众买碟买书,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而这些人,站在舞台下,直言不讳,粉丝是我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我们什么也不是,一点都不热血,一点都不激情,回到家有的配送食物,有的干其他杂务,一点不像个明星样子。

  那些人不可耻,只是为了多赚点,这些人也不多伟大,只是想让更多人认可音乐。只不过那些人是Money Maker,这些人是Music Maker。

  影片的结尾,那两千个观众,还不如中国任意一个三流歌手演唱会的人多,但却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因为他们的音乐得到了认可,在音乐上他们是成功的,尽管嘴上说,要赚更多。而相反,那些嘴上说要发扬音乐的,全是口水歌专家。

  《金属精神》观后感(五):梦想的坚持

  梦想不只属于年轻人,梦想没有年龄界限,坚持做一件事一做就是30年真心不容易,关键你还不知道他有没有回报。

  也挺羡慕主唱和鼓手这种友情,这种有着同样追求,不离不弃的好搭档。

  鼓手打扮的有点像黑胡子。对于摇滚那摇头晃脑的嗑药般精神还不是很理解,还不能很好的体会死亡金属的含义。

  觉得唯一不足是主要在讲人的故事,没有多讲他音乐的故事,该多介绍下他们的歌嘛。我还是比较喜欢《once》《sugar man》之类的音乐传记电影。所以对里面的音乐也念念不忘。最后的那段音乐还是不错的。

  外国风光真好,真想体会那地广人稀的味道。各国的风情人物。

  有个问题在看小糖人时就想,这部电影或是小糖人里的人和其中的故事是真还是假?是真事还是演员?

  《金属精神》观后感(六):这不是一部有关摇滚的纪录片,这是一个有关童话的纪录片

  纪录片比电影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在伟大的事情发生之前打开了摄影机。

  一个光线有点迷幻的下午,摄影师抓拍到了LIPS接听来自遥远日本的邀请电话的那个瞬间,抓拍到了那个瞬间LIPS的脸。于是一个伟大的纪录片终于诞生了。

  那时候,画面之下的背景音乐不是重金属。而是柔软且充满温情的。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不是一部有关重金属的纪录片。

  无论是主角LIPS还是本片。都与重金属这个词有很大距离。其实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关于一个人如何生存的。只不过他恰巧发生在一个重金属乐队身上。

  妈的,现在的纪录片越来越像电影,电影越来越像纪录片。在影片后半段当ANVIL再次来到日本演出之前,去庙里参观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多机位、多角度、大运动、蒙太奇这些在纪录片中很难看到的东西。靠,摆拍。

  没办法,我们都需要商业一点,需要适合观众口味的手法。坚持自我的时代已经被终结了。现在是妥协和融合的时代。不是么?连最坚持自由市场的美国人也不得不将他们的保险公司国有化。时代在变、音乐在变、甚至连毒品都在变。

  在影片结尾的高潮部分,在舞台上上,LIPS站在麦克风前,唱起30年前的“METAL ON METAL”时,怒目圆睁,逆光打在脸上显得血肉横飞。依旧很Heavy。似乎84年的那场演出就发生在上个周四。摇滚乐的核永远只在现场。

  那个表情再次诉说了一个童话:坚持不懈,总有收获。多年来,这个童话像圣诞老人的故事一样,诱惑着我们。OK,我们不要揭穿他,让他继续。

  《金属精神》观后感(七):Hey!请问你还有梦想吗?

  梦想一词,给人类赋予了多少含义?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节点和事件,多多少少都跟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一部分人死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一部分人活在坚持梦想途中,一部分人实现了梦想,另一部分放弃了梦想。你呢?请问你还有梦想吗?

  自从李安导演的《少年PI》上映后,“梦想”这词不断被提及,一度成为热门词汇的榜首!李安为梦想坚持了二十多年,从一贫如洗到现在的终于功成名就!这个励志故事激励了多少年轻的心!

  看完《金属精神》,满满的感动和兴奋。未灭的梦想又再度熊熊燃起,问问自己,梦想还在吗?自己又付出了多少努力去实现梦想?

  两个五十多岁的Anvil乐队创始人,从十六七岁组乐队至今,坚持了三十几年!终于被世界摇滚爱好者看到,被认可,实现了金属摇滚梦!这一路漫长的坚持,克服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挫折和困难,为梦想流过的泪和汗也只有坚持梦想的人自己才知道!

  梦想从来都不是一条道路平坦的大道,它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荫间小径,走这条路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血汗泪,这也应证了中国的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有梦想的人,请务必坚持!不管这一路披荆斩棘需要付出多少,只要通往自己一直向往的目标,那么在路上遇到的一切是那么的值得!

  快乐得做梦,因为快乐,坚持梦想才会变得有意义有动力!

  祝坚持梦想的人!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金属精神》观后感(八):少年心气,知天命

  lt;Anvil! The Story of Anvil>的核心人物Robb和Lips十几岁的时候就在一起玩乐团,在80年代早期也做出过如metal on metal这样的经典专辑,但——二十几岁时他们尚能和Metallica、Bon Jovi、白蛇一起演出,等他们五十岁了,却靠从事儿童送餐等工作来维持乐团的开支,欧洲巡演销路惨淡,部分场次只有十几个观众,还要为了100欧元的报酬寻死觅活…Anvil就去寻求建议,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该做的都做了,巡演了三十多年,却每况愈下?看到这里我莫名地想起了自己读高三时难过得天天哭、跑去家教中心乱投医的经历,深有感触…

  Anvil面临的首要问题自然是他们的shit management,其次就是像Lars老师点评的那样,他们没能进入“下一个层次”。实话说,个人感觉(我就随便瞎掰两句,麻烦持不同意见的网友不要太较真…)他们后来四处推销的那张新砖并不是特别出色,就是一张随处可见的、迅速被遗忘的套路化作品,意识仍然停留在八十年代头几年,唱片公司的婉拒也不是不能理解。不过我想这不能成为他们沦落至如此境况的理由,要知道这世上有太多弹得唱得都乱七八糟、却红得令人匪夷所思的乐团,乃至成为了写手笔下的光芒万丈的“摇滚之神”…

  个中原因大概是很复杂,他们的运气也确实很差,我不敢乱做评论,但想来或许和他们的性格脱不了干系:单纯和善,没有攻击性和领袖魅力,狂暴的金属形象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片中有个片段是他们80年代上了一档意图抨击摇滚乐为当代青少年带来不良道德影响的电视节目,当主持人以戏谑的口吻朗读他们的歌词、台下的卫道士观众们露出厌恶的表情时,Anvil仍然笑得平和与坦诚。他们用假阳具弹琴也好、写一些毫无文采的露骨歌词也罢,无论看上去多么怒气冲冲,骨子里却是纯良的本分人,那些衣冠楚楚的位高权重者,哪个不比他们更“有害”?

  但想在风起云涌的摇滚界生存,缺乏魄力或者毋宁说缺乏阴险怎么行? 单拿Rolling Stones举例子:Ronnie Wood在Rolling Stones的作品几乎都被署名为“Jagger/Richards”,Keith Richards手握Mick Taylor的生杀大权、随心所欲地对他的solo段大行剪刀手,Mick Taylor离队以后Stones更毫不犹疑地在再版唱片上把他的照片全部拿下…而Anvil呢?在很多乐团都会对经理人大发雷霆乃至大打出手的情况下,他们甚至还在安慰她,而且最终还让她幸福了…

  整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Lips的眼神,虽然他已经是个有妻室的五十岁男人、基本一直处在人生的低潮,眼神却意外的清澈,笑的时候嘴角一直咧到耳根,依然是一张灿烂万分的娃娃脸。看到后面明白了:他找了一份电话推销员的工作、想凑做新唱片的钱,但他根本做不到把他们垃圾一样的商品吹捧上天,是老实巴交的大好人,全无五十岁男子惯常的虚伪与老辣。看汽车大师的这篇花絮介绍,便可感受到他们是怎样一群可爱的人。

  在本片中友情发言的Lars老师曾经说过:“当你选择了摇滚乐,你就选择了永远年轻。”曾几何时许多乐迷都为此深深感动,他们自以为摇滚乐能使他们永远保有一颗热血少年心,让他们家徒四壁时仍能满面春风——而毫无摇滚意识和革命精神的愚昧小市民们,注定会被浑浊的社会同化并被国家机器彻底碾碎。光阴飞逝,时过境迁,奸商嘴脸的Lars老师在拍卖行里讨论着千万美元级别的生意,乘着私人飞机飞来飞去,为个Napster暴跳如雷,鼓技日益苍老远不复当年风采,成了个大腹便便的衣冠禽兽。很多曾经为他们的过度商业化捶胸顿足的老乐迷终于也意识到了:“咦,到头来,我还是成为了无聊的成年人。”于是双方握手言和:一把年纪了何必再那样愤世嫉俗,喊出来的口号就像放出去的屁,兜里的票子才要紧,咱们终于又能惺惺相惜了。

  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Anvil,这些我们这个年代少有的执着而单纯的勇士有多么了不起。虽然音乐不足以谋生,他们也没有考虑过音乐以外的生活方式。Mickey Rourke的《摔跤手》里面有句台词大意是说80年代多么好,有那么多酷极了的金属乐团,直到“科本那个娘娘腔把一切都破坏了”(cobain is a pussy)。我感觉之所以说科本是“娘娘腔”,应该是因为他的音乐中颓废消极的内容比较多,整体上九十年代的音乐风格就是偏向顾影自怜,不似八十年代那样乐观而霸气——而Anvil尤其是Lips,便算是八十年代的绝佳代表,他的坚强与乐观着实很动人

  很多人十几岁的时候都做过摇滚明星的梦,绝大多数当年就没有任何行动,有一些人拿起了吉他或者鼓棒尝试着做了些音乐,还有一些有了自己的乐团,出了一两张无人问津的唱片——然后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忘记了一切也被一切忘记,并谆谆教诲后辈:“还是去过普通人的生活吧!”你当然可以说他们混成这样是由于自身能力欠缺,他们五十岁了要借姐姐的钱来发唱片,他们没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很有可能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但他们勇敢地走下去了,何况患难见真情,某种意义上讲,当Lips抱着Robb吸着鼻子说“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在一起”时,当Lips的小孩说“我爸爸是玩乐团的,他很酷”时,当Lips的家人对他那看上去似乎日益遥不可及的摇滚明星梦想表示支持时…我感到他大概比那个带着没有什么Roses也没有什么Guns,搞着永不准时并时刻有可能罢演,成为业界集体嘘声的目标的Axl Rose还要幸福一些。

  就像Slash在本片中所说的那样,“巡演了三十年的乐团,有Stones,The Who,再数下来,就是Anvil了。”这句话说得我泪眼模糊,要知道在这三十年中,他们越发潦倒却从未想过回头,支撑他们的不是亿万歌迷,不是万贯家财,不是埋伏在巡演大巴周围随时等着脱裤子的骨肉皮,只是最单纯的、对摇滚乐的热爱。当他们顶着生活的重压与周围人的不理解埋首于最初的执着,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种真正的伟大!

  当然不是说人人都应当打破头发毒誓做摇滚明星、让一家人都穷困潦倒仍然执迷不悟,毕竟这个世界自有其运转的规则,吉星只能高照在一小撮人的头顶上。不难想象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像Anvil这样艰难挣扎的乐团,每段历史都是一把辛酸泪,当昔日的偶像早已散发着一身铜臭与我们渐行渐远,草根英雄Anvil仍然和我们在一起。人不可避免地要长大、要苍老、要走向各自的平凡人生,可不管情况怎么糟、即便我无法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奋斗,也希望自己能像Anvil们那样,爱家人和朋友,忠于自己的内心,并且永远不抛弃最初的少年心气。

  THE END

  ,电影上映以后Anvil终于受到了他们应得的关注,Rock Band录制了他们的歌曲,巡演也有条不紊地展开了。祝贺他们梦想成真!

  呃…再PS一下,我对产业完全不了解,所以…看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不一边做session乐手一边玩乐团呢?果然是因为他们身处加拿大吗…

  .

  《金属精神》观后感(九):Rock star的生活不是cool,是真诚与感人

  Goes far beyond writing a good so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ong. It has to do with the matter of attitude. What you are willing to settle for, who you are willing to work with, and having a good time with my life, enjoy my life. That’s the most expensive thing in life and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life is your relationships, the people that you know, the places you’ve been and the experiences you’ve had.

  《金属精神》观后感(十):Shibuya

  §

  影片中的背景音乐温和舒畅,充满希望感。但那背景音乐又依附于整个影像的内容,不可分开评论。不过单独听来,还是片尾二位沧桑主角,在拥挤且又温暖繁华的东京街头坦然笑容之景象,占据大部分听觉图像……

  为摇滚乐队的纪录片编配背景音乐,不仅是影像与听觉互相交叉衬托的难度,更是成熟的影像本体语言与深刻理解此语言的作者性格流露……

  听一耳朵:https://www.box.com/s/2kcjldkekvlafppbxqm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