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哭泣的游戏》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10篇

2018-02-21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10篇

  《哭泣的游戏》是一部由尼尔·乔丹执导,福里斯特·惠特克 / 米兰达·理查森 / 斯蒂芬·瑞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一):是男人真的不行

  吉米的固执

  是迪尔的男人身吗

  不是

  而是幻灭

  在政治背景

  连感情都变得苍白无力

  艾迪的女友

  对于他而言是如同信仰般的存在

  所以他来到并试图与之交往

  但是性别出现的不是时候

  就在他以为自己深深爱上这个女孩的时候

  却经历了幻灭一般的瞬间

  女神的消失让他没有办法再去面对自己曾经杀害过或者间接杀害过那个俘虏的罪过

  而迪尔的感情也让他觉得不安

  那是一份亏欠

  也是一根硬生生卡在心底的刺

  怎么也拔不掉

  后来坏人们的出现给了吉米认清楚他的感情机会

  但是这个时候爱情已经走远了

  剩下的只是责任与不得不完成的守护

  不是男人不行了

  而是

  爱情不行了

  套用本片结尾的那句话

  对不起,这是我的本能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二):两部不能称之为GAY片的GAY片。

  记得还在LEICESTER读书的时候,ANNA问我,如何定义“同性恋电影”。因为,在同性恋电影评论界,的确也没有对它的明确定义。不过在我看来,不管怎么说这两部电影都称不上“同性恋电影”。

  尽管在《THE CRYING GAME》里,有身为男人而又是迷人女人的Dil,以及Fergus对她的爱与误会;尽管在《MAURICE》里有Clive与Maurice有一段似爱非爱,似友情又非友情的感情,以及Scudder与Maurice之间的性爱等等,都不能说明这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因为,《THE CRYING GAME》里的主题是爱尔兰共和军的故事,以及对和平人性思考;在《MAURICE》里,不要说同性爱,在影片中,就连爱本身都是不明确的。Clive与Maurice么?他们的爱始终没有确立过,始终被压抑着,扭曲着,忧郁着,最后消亡。而Scudder与Maurice么?我不确定那里更多的是被压抑的性或爱……

  同性恋电影么?在我看来是以同性恋人物中心,以同性恋生活为主题,以同性恋题材为思考的电影。

  抛开题材不谈,《THE CRYING GAME》似乎可以看作是两部被因果联系在一起的电影的结合体。前半部的主题是爱尔兰的战争主题,核心在对战犯的怜悯心与人性刨析,后一半是Fergus在不知情下,对女人扮相的Dil的爱情,最后将两部电影结合在一起的是重新出现的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狂热而没有理智的刺杀活动。当然,如同任何与战争有关的主题一样,其间不免死亡。

  《MAURICE》的拍摄地点在剑桥,我们看到那些学习先进知识贵族年轻人们对性的扭曲或释放,也同时看到那座美丽城市里如睡美人城堡一样被神秘甚至崇高化的学校。虽然在英国一段时间,虽然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最就近的剑桥我却没有去。在这里有我的私心——剑桥本来就和其他学校一样,是做学生的人去的,而不是做游客的人去。

  可是,我不得不说,这部拍摄于1987年并且作为Hugh Grant担演的第一部影片,的确展现了剑桥最具魅力一面,城堡建筑草坪、和剑河荡舟,导演James Ivory没有辜负了剑桥这个拍摄地点,虽然影片不是走唯美路线,但是镜头角度与慢摇间尽是英国舒适美景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三):男体女貌~

  看的时候忍不住就和<蝴蝶君>里的尊龙做比较,这些男扮女装的姑娘们其实长得并不怎样,但是格外地有魅力.他们是敞开的,毫不吝啬地散发出魅力,作出开放地姿态,好象在说:"来吧,你可以得到我."...真正的女性倒很少表现出这样的姿态,似乎更倾向欲拒还迎,设下若有若无的屏障。也许这就是区别了?

  其他的话倒没有什么可说的,男主角参与恐怖活动是因为不愿家乡被英国占领,而放掉被绑架的士兵,则是天性使然。说到底是一个“善良的人如何在理想现实之间挣扎”的故事,然而人性中的冲突,全在影片后半段的香艳旖旎中冲淡了。

  设置了这么一个男体女貌的人物,究竟是亮点还是败笔呢?很难说。毕竟,去掉了这个设定,渲染人性的笔触虽然会集中到一起,但整个影片难免湮没在无数同类的“人性纠结论”的影片中,未必值得拿出来一看。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四):哭泣的游戏

  一个好片子,耐人寻味

  叫它什么“美国十大同性恋”影片其实不太恰当。同性恋情并不是导演刻意要表现的,对于弗格斯,遭遇它是意外,也是命运

  相对同为北爱尔兰共和军组织中的成员,弗格斯缺少决绝和刚烈的“革命斗志”,内心对杀戮和战争感到迷失无奈。看守乔迪,产生恻隐之心好感和友情,只是发现自己、正视现实的开始,隐隐中不可回避不能改变的,是“It's Nature”,是内心真正的愿望期待的生活。弗格斯的演员气质普通而又亲和,和迪尔在酒吧里的几场戏互动得很好:主角在被另一个人强烈的吸引,看上去毫不夸张,你却真实感觉得到...这就是国内影片的“爱情场面”常常怎么也做不到的。

  迪尔是个有易性癖的同性恋,被死去的乔迪思念和爱慕,在弗格斯出现以后,两人互相产生爱意。这个演员真是迷人,无论做女人妆的柔媚还是剪短头发后清秀小男生状,都并不让人觉得变扭和恶心,虽然暴露真身的镜头真是够震撼(我和影片里的弗格斯一样,几乎一下子出现了生理上的不适!)...所有的痴情坚强脆弱敏感寂寞,还有泪水也许不止是女人的专利?不过都是等待爱情、索要希望的“可怜人”...管是他还是她呢?印象深刻一幕:迪尔拿着枪在房间里走动,对被绑在床上挣扎的弗格斯说(也是自言自语):...我喜欢对我好的人;再对我好点,我就是你的了...别打迪尔,她就会感动;对她好,她便永远是你的...

  加德是弗格斯共和军的女友,对组织忠诚狂热,这演员也表演得很好,阶段层次感很强。一出场勾引乔迪的场面,有种粗俗诱人的美;看守乔迪时尽管穿着随意,可是洗脱脂粉的女革命者气质加上不俗的五官挺是动人;最后出场,象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的OFFICE女性,逼迫组织弗格斯进行恐怖暗杀活动,企图心过强的女人,面目透露出的狰狞之气让人感到怪戾和不适...

  影片色彩并不特别惨烈,连死在坦克下的乔迪在弗格斯梦中也总是会意地笑着的...结尾,弗格斯坐牢,迪尔探望并等待...弗格斯讲起了蝎子和青蛙的故事...让人感觉温情和希望,因为活着,因为知道“It's Nature”,因为迪尔的真心之爱吧?

  看到有个人评论说这样的结尾和影片的现实风格不协调,我倒不觉得。过去也常认为,悲剧才最有力量,现在不这么看了。真正的生活往往是,大团圆和太悲惨都是稀罕的,有痛苦也有希望才是大多数人生本来的面目。还有个评论,认为弗格斯在知道迪尔的真实性别后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愧疚责任感,并不是爱情。其实谁知道呢?导演没说以后,但经过这一切后,我们不能决定弗格斯的心,他自己知道!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五):一个人的哭泣游戏

  1、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和电影本身究竟是什么关系

  片名直接取自歌名〈哭泣游戏〉(或者相反,歌名取自片名?),是否就意味着,如同歌曲所哀怨表达的[Boy George雌雄莫辨的声音,听起来虽然不太舒服,但近乎呜咽的怨诉带出来的低沉悲怆氛围,还是能令人凝神动容的],整部电影又是一部爱情电影,讲述初逢的激情,热恋的狂野,以致逐渐的疏离,冷漠分手分手时绵延数日的哭声……似乎是一个因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陈俗旧套,只不过,把游戏的主角从一贯伦理正确异性恋变为了同性恋,因而多了些异色刺激

  难怪多年来,该片一直被冠名同性恋电影,且列为各种“十大”之一。

  难道仅止于此?那么丰富内涵被简化、还原为一个性身份认同的微观政治问题

  这会不会同样是一个阴谋?特定意识形态为了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恶意扭曲?

  2、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在影片中找到证据,来证明在爱尔兰共和军战士弗格斯和异装癖迪尔之间,到底有没有所谓的爱情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否被定义为爱情?是一方移情式的一厢情愿,还是彼此投入的共燃?

  逃兵弗格斯改头换面来到伦敦[他为什么要背叛民族解放事业?],找到了其牺牲品乔迪所托付照顾的迪尔,这也许不仅仅是完成一个承诺,没那么纯粹,在看到照片的瞬间,一种女色的性诱惑已经悄然作用,甚至成为他奔赴伦敦及之后行为动机,虽然这动机也许被遮蔽,不被清晰意识到。

  接下来就是俗套的英雄救美故事。骑士传奇套路,在上千年的叙事传统里,都起着作用,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弗格斯把迪尔从戴维的暴力下解救出来,并取代了他的位置,开始了和迪尔的交往。骑士英勇地解救了落难的公主,以其英俊勇敢赢得了芳心。这个不新鲜

  然后,爱情要深入发展了,在极度世俗化的现代,要原封不动地保持那种纯洁的、完全排斥肉体,将肉身的接触延宕到无穷远的骑士爱情,毕竟有点匪夷所思,所以,要顺理成章安排一场床戏。

  一个惯常的高潮似乎不出意料地顺利进行。但是,高潮嘎然而止,并急转直下:脱去衣服裸裎相见的迪尔,竟然悬挂着一个男性生殖器!弗格斯刹那间僵化了,难以置信与厌恶堆满了他的脸,他猛然跑到卫生间呕吐起来。最后,毫不拖泥带水地走出。

  接下来,便是纠缠与拒绝的循环,弗格斯越来越明确地表明了异性恋身份,对同性关系的厌恶与拒斥不见丝毫的软化与妥协。[这个片子,很大程度上也可说是反同性恋的]

  也许,两个人就这么走向陌生人的关系。

  但是,阴影总要笼罩上来,改变平淡的命运。组织找到了叛徒弗格斯,要求他进行又一次的暗杀行动,并以他的“女友”迪尔作为要挟。

  弗格斯想尽办法来保护迪尔,最后,承担了迪尔杀人的罪过,被判入狱10年。

  他为什么要那么做?难道,真的如迪尔所说的,一个男人肯为一个女人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这就是最伟大的爱情

  真的是这样吗?是出于个别的、特殊个体间的爱情吗?

  3、

  那么,在迪尔探监的时候,他为什么要拒绝她对他的亲密称呼?为什么在迪尔夸张地呼喊“我的爱,我生命的光”之际,要冷静地制止他?为什么在迪尔的抒情主义泛滥,将他的自觉牺牲浪漫化为伟大爱情时,要坚决地加以否认?

  不,这不是由于爱情,不是出自爱情,爱情只涉及一个唯一的他者。

  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什么驱使着他那么做?非如此不可?

  影片的线索其实很明显:在结尾,弗格斯再次重复了开头乔迪所说的那个蝎子和青蛙的故事:蝎子请求青蛙背它过河,行至中央时,蝎子忍不住蜇了青蛙,因为,它说:这是我的本性(it's my nature)。

  那么,这就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影片,有关普遍的、永恒的人性,这才是它真正的用意所在

  这种人性,就当然和基督教背景相联,不管是天主教还是新教,共同的〈新约〉经典,无不在强调耶稣的伟大人性—神性,其核心便是“爱”,爱成为个人最高的伦理价值和伦理要求。

  所以,心内潜藏的善(爱与仁慈),总要适时出现并支配人的行为——它作为普遍的和最高的伦理价值,总要突破有限历史时间与地域空间限制,成为人高贵动机。

  而且,爱的伦理学,就如黑格尔所说,不仅仅是一个康德的实践理性行为,它同时还是一种自然情感,是在情感指引下的理性行为,从而将理性与情感的分立有效克服。这样,主体便成为一个受激情和理性引导和支配的主体,自觉地直接地遵循先验的定然命令:你必须爱人!而不管所爱的经验对象道德属性究竟为何,即使他是一个“污秽”的同性恋!

  这个,就是弗格斯的本性,他之所以放任乔迪逃跑而不忍开枪,他之所以克服厌恶保护迪尔,并为他承担所有罪责,无不是出于这种普遍的、永恒的善良意志——我们还可以解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他为什么要背叛民族独立事业?因为民族间的仇恨杀戮和战争,与他本真的内在人性相冲突,他逐渐对之厌恶怀疑并最终否定。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即使弗格斯真的去进行刺杀任务,这个任务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所以,导演要借助弗格斯之口,坚决否定这只是出于私人间的爱情,不,爱情太过于渺小有限,根本不能突出普遍人性、至高之善的崇高。所以,必须安排弗格斯对同性恋的绝对不认同,迪尔的同性恋身份,在此就成为一个进行心灵净化和还原的契机:令人作呕的同性关系,恰好否定了弗格斯对迪尔的情欲迷醉,排除了建立一种爱情关系的可能,肉欲的杂质因而被排除,弗格斯被逐渐还原为一个纯粹的先验实践理性主体:他充盈着“爱”的意向,而不管意向的对象之具体经验属性。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个意向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人类总体,是个等待任何具体对象来填充的空位,迪尔刚好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出现,他只是样本之一,绝不可能是唯一。因此,强调唯一性和独占性的爱情,便是对这种崇高的极端主体性的窄化乃至歪曲。

  [可是,这个世界往往有太多的一厢情愿的误读,硬要强作解人地把电影还原为同性恋寻求承认的政治主张,是一种什么样的偏执意志在引导着他们?]

  但是,这种跨越地域与民族乃至性别的普遍伦理,又何尝不代表了导演乃至整部电影的意识形态呢?

  爱与和平,真正的基督精神,本真的人性,深厚的人道主义,为什么只对那些受压迫和侮辱的被殖民民族宣讲,为他们树立并宣扬一个至高的价值标准,诱使他们据之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在罪感的羞愧冲击下自觉放弃反抗行为,而不对殖民政权的邪恶与不义加以指责?即,它为什么只单方面否定和取消民族主义?对英国自身的殖民政策连捎带的提及都没有?它根本回避了民族战争暴力的起源与实质,只是一个宗教普遍主义旗帜下的抽象价值否定。

  它只是一部英国人拍的英国语境下的主流电影。

  没有意识形态中立的纯净文本。

  4、

  那么,谁在玩哭泣游戏?

  从头到尾,都只有迪尔一个人。

  都是他在移情式地幻觉和自欺,因为,只要有人对他好,他也就对他好,并把这种友爱关系简化为唯一的一种关系:爱情。

  这是他的狭隘和固执。

  而且,这种固执,被变形地表现为女性对男性无条件的依恋与执着、服从和牺牲,以一种苦行主义来宣扬爱情的深沉与坚贞,就如片尾男声所唱的那首歌。

  迪尔何尝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牺牲品,或者,是影片想象出来的一个牺牲类型,彻底的爱情至上主义者。

  这与其说是对女性爱情观的赞美,不如说是一个恶毒的嘲笑,因为,这种被想象出来的女性形象,在情感和智力的深度上,都远远不如男性,她们只能停留在污秽的身体和肤浅的情感层面,不能客观地判断世界,更不能上升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所以,她们被设定为传奇中身陷险境的阴性弱者,注定要等待一个阳刚男性来依靠和引导。

  她们的意义在于,以其低劣使被拯救成为必须,并反衬男性拯救者纯粹实践理性的崇高。

  她们的命运必被编织为一部被动的被拯救史。

  The crying game       Boy George

  *I know all there is to know about the crying game

  I've had my share of the crying game

  First there are kisses, then there are sighs

  And then, before you know where you are

  You're saying goodbye

  omeday soon I'm gonna tell the moon

  About the crying game

  And if he knows, maybe he'll explain

  Why there are heartaches, why there are tears

  And what to do to stop feeling blue

  When love disappears (*)

  Don't want no more of the crying game

  Don't want no more of the crying game...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六):“本性善良”的两端

  对于《哭泣游戏》这个影片名字,在自己观赏第一遍的时候,只能大概而模糊地界定“哭泣”也许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背景基调是沉重而悲壮的:厚重的政治时代背景、绑架枪杀、不可避免的死亡流血、略显不堪的爱情真相、失去自由的男主角……而“游戏”的意味,不甚了然。 “游戏”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会被理解成“玩闹、不认真、游戏人生”这样的一种态度,于是对这个从“game”翻译过来的词语自然而然地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而这样的解释当然与电影的整个基调是不相符合的。回到“game”这个英文单词本身,“game”的后缀自然而然地将会提到“规则”,在西方,任何一场“游戏”都会有严格的一套规则,虽然西方极力标榜个人主义,但是在遵守“游戏规则”方面,他们从来不含糊。而对于影片的主角——福克,在这场政治和性爱的游戏中,他所遵守的规则即他的本性(Nature)——善良。

  “本性善良”的一端是福克博得了被俘士兵乔迪的好感和信任和黛儿的倾心和爱慕,但是另一端却无一例外地以惨剧收场——乔迪认定福克不会从背后开枪于是兵行险着,却被迎面而来的英军坦克误幢而死;福克替黛儿顶下杀人的罪名被捕入狱。这一切,似乎都成了“善良”惹的祸——福克的这两个游戏都玩得不好。

  但是,我想,“善良”是否有错以及“善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之下是否合适,不应该是这部电影之后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回到那个牵引这部电影主题的“青蛙与蝎子”的寓言故事,或者我可以简单而笼统地概括为这个人类社会就是由像青蛙一样以及像蝎子一样的芸芸众生组成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就取决于哪一类类型的人占了大多数。乱世中人人自危而求自保而不及,于是“蝎子们”纷纷寻求过河的方法以保太平。但是总有那么些本性“青蛙”的人在这个时代中显得与众不同而可爱。福克这只青蛙给了乔迪人生中最后的希望和温暖,给了黛儿信任和安慰。而其他更多的如福克这样的“青蛙们”就是那个时期社会的希望、光源,让我们觉得这个糟糕的社会,总可以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去。

  虽然最后的结局不够圆满,但是导演尼尔乔丹对结局一幕的安排还是让我觉得足够美好:蜂拥而入的探视者中,黛儿身姿婀娜,面带微笑,手提食盒,朝弗格斯挥手。弗格斯露出一丝苦笑。黛儿说:“我数着日子,还有2334天。”福克说:“不,是2335天。”面对黛儿的痴情,福克抬出从乔迪那里趸来的那则关于青蛙和蝎子的寓言……

  (另外觉得,电影开篇的歌曲以及它的同名插曲非常好听。)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七):哭泣游戏:人性回归

  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每个文本都是一种政治幻想,电影作为一种文本格式也不例外,饱含着无意识的政治投射。由出生于爱尔兰的导演尼尔•乔丹执导拍摄的《哭泣游戏》正是这样的一个文本典范,《哭泣游戏》这部在爱尔兰共和军游击活动的外衣下探讨人性话题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承载了导演尼尔•乔丹的纯真理想;导演试图通过这个同性恋情的故事将人性在恐怖组织和活动中被挤压扭曲,如何回归本真,达到自我救赎进行阐述。

  当大多数人在观看这部电影并将其列入同性恋电影的范畴时,乐此不疲的谈论导演关于异装癖秘密的设计时,已经从形式上抛弃了它深厚的内在意义和艺术价值,未免要抱怨他们一句取其糟粕,唾之精华,暴殄天物。

  困顿中的求索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一种政治动物,一语道破人生在世谁都无法逃脱政治阴影的秘密,显然哭泣的游戏中将这观点直接升华。爱尔兰这个美丽与动荡交织在一起的国度需要有英雄式的人物出现进行拯救,于是费格斯一批义士们充当了这个角色。但影片从一开始渲染的低下绑架手段中已然揭示爱尔兰共和军早已是穷途末路,到后来的暗杀、挟持等手段齐齐上阵时这个组织更是落草为寇,与恐怖组织毫无二致。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时刻可以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去集体刻薄爱尔兰共和军这个失败组织的。

  这种图穷匕见式的困顿不见得为每个失败者所接受,于是在阵营中形成了对立,一方是以费格斯为代表的勇于承认失败醒悟者,一方是以朱迪为代表孤注一掷的偏执狂。故而不同的价值追求造就了电影中不同的结局—醒悟者的存活,偏执狂的灭亡。

  自觉的意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费格斯存活也并非偶然,这跟他本人的性格密切相关,他是一个道德自觉者。良心未泯的他性格软弱,无力,多少有些墙头草的味道,只能盲从的跟随他人,也让他理所当然成为了组织中的小士卒,而非领袖人物;在面对不休的人质时没有暴徒的丝毫戾气,反而选择了倾听,这种在乱世中仍坚守尊重个体和生命固然是难能可贵的,但不符合他应有的战争逻辑。此刻的他明显的身份与性格开始出现背离,从这我们也不难推断他参与共和军很有可能是迫不得已跟政治苟合,暂时屏蔽自己真正的价值观,而这也注定了终究会觉醒。

  费格斯觉醒的过程中,黑人俘虏乔迪显然胜任了心理医生一职,乔迪与外表不符的话语让人感到震惊。费格斯也就在他喋喋不休的睿智言辞中被催眠,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组织产生了怀疑乃至背叛,激发出真正的自我。乔迪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两者共处的三天里,在他死后的无数日子里,他的身影及神态不断的出现在费格斯的幻想之中,为费格斯在面对情感的困惑时平添了信心。

  忏悔 救赎 牺牲

  当费格斯以另一种身份的出现在伦敦街头时,从表面意义上看,他脱离了恐怖组织的阴影,完成了他的自我转变;而实质上则意味着他重新审视了自身,进行自我救赎。如果说乔迪是扮演了费格斯发现自我的心理治疗师的角色,那么迪欧则是他实现自我救赎的感知者。

  首先在基督教义中,忏悔是必不可少的,在影片中则转化成为上述中的醒悟。费格斯远没有必要探望一个黑人俘虏的爱侣,不可否认他或许只是为了个人的好奇心,但冒着被逮捕的危险也要完成自己的承诺,未免有些犯傻。但如果将此行看做是他跟自己罪恶灵魂的对话,通过完成对朋友的承诺,减轻负疚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忏悔?

  其次在基于爱情的救赎,随着费格斯与迪欧关系的加深,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尤其是在费格斯而言,迪欧的秘密曾经让他感到恶心,可他仍旧无法拒绝这段错位的爱情。而爱在他后来的行为中成为他完成自我救赎的一个巨大因素。当旧时的伙伴找上门来并以迪欧相威胁时,他一方面答应伙伴要求,另一方面私下为迪欧改头换面,这些都是基于爱情完成的自我救赎。

  第三牺牲精神将救赎心里推向极致,电影的结尾无疑将费格斯救赎的心理推向了制高点,想必此时的费格斯对上苍是感激万分的,自己平安脱离了旧日伙伴的纠缠,爱人也保全了性命,此时夫复何求?纵然承担全部的罪责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只有坚信 才能得救

  塔可夫斯基说只有坚信,才能得救。在费格斯而言,坚定自我信念已经让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永生和救赎。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八):从典雅爱情到《臭名昭著的游戏》

  尼尔乔丹的《臭名昭著的游戏 》能够获得超常的和出人意料的成功,关键或许是它在典雅爱情这个主题上表达的最后变体。让我们回忆下故事梗概:福格斯,一个爱尔兰共和军成员,看守着一个被俘的英国黑人士兵,并同他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那个士兵请求福格斯,如果他被杀害,请福格斯去看望他的女朋友迪尔——伦敦郊区的一个理发师,给她带去最后的问候。那位士兵死后,福格斯从IRA开了小差,迁移到伦敦,找到一份瓦工工作并拜访那个士兵的女朋友,一个漂亮的黑人妇女。他爱上了她,但是她同他保持着一种暧昧的嘲讽的高贵的距离。最后,她向他的进攻屈服了,但是在他们上床之前,她离开了一小会儿,回来后穿了一件透明的睡衣。当像她的身体投去贪婪一瞥的时候,福格斯突然发现了她的阴茎——“她”是一个易装癖者。大呕之下,他粗暴地推开了她。一阵颤动和大哭之后,她告诉他,她以为他一直知道事情的真相(在他对她的迷恋中,男主人公——也包括公众——都没有注意到大量的透露秘密的细节,包括他们经常约会的酒吧是异装癖聚会的地方)。这个失败的性遭遇的情节被构造成弗洛伊德所引用的作为拜物教原始创伤的情节的精确颠倒:孩子凝视的眼光顺着女性裸体器官向下滑动,在一个期望看到某物(一具阳具)的地方什么也没有看到,因此震惊。

  在这个痛苦的发现之后,俩人的关系颠倒了:现在的问题是迪尔疯狂的爱上了福格斯,尽管她知道她的爱是不可能的。她从一个反复无常的嘲弄者和至高无上的贵夫人变成了一个处于绝望之爱中脆弱的、感性的男仆之可怜形象。正是仅仅在这个点上,真正的爱情出现了,这种爱就像一个严格拉康意义上的隐喻:我们见证了崇高的时刻,被爱者伸出她的手“回报爱情”而变成爱人者。这个时刻标明爱情的“奇迹” 、“真实域答案”的要素;同样地,它或许使我们把握了拉康在坚持主体自身拥有“真实域答案”的地位这一点时所考虑的东西。也就是说,直到被爱者具有对象地位这种颠倒而止:由于某种“在他之中超越于他”且他意识不到的东西,他被人爱上了。

  “我真正的陷入恋爱中,不是简单的被他者身上的肖像画所迷惑,而是把他者、所爱对象的体验为脆弱的和迷失的,体验为缺乏“它”,并且我的爱因幸免于这个迷失而依然存在。为了不忽视这个颠倒的地方,我们必须特别地注意:尽管我们现在用两个恋爱的主体替代了爱者和被爱者的二元性,但是不对城依然存在,因为它是对象自身,它似乎通过自身的主体化而承认了它的缺失。神秘的、迷幻的、难以捉摸的爱的对象暴露了它的僵局,因此获得了另一个主题的身份。

  因此,回到《臭名昭著的游戏》:迪尔现在准备为福格斯做任何事情,并且他越来越被她绝对的、无条件的爱感动和着迷,以至于他克服了自己的厌恶而不断安慰她。最后,当IRA再一次试图使他卷入一场恐怖行动时,他甚至为迪尔牺牲自己,把迪尔所犯的一次杀人责任承担下来。电影的最后一幕发生在监狱中,她来看望他,重新打扮成一个诱人的女人,以至于吸引了看望室中每一个人的眼光。虽然福格斯不得不忍受超过4000天的牢狱生活——他们把它们加在一起,她甜蜜地保证等他并定期来看他......外在的障碍——看望室中的玻璃隔离物阻止了任何身体的接触——在这里正好等于典雅爱情中的障碍,它使对象不可接近;因此它说明了这种爱绝对的、无条件的特点,尽管它根本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尽管他们的爱情永远不会圆满地实现,因为他是一个”坦诚的“异性恋,而她则是一个同性恋异装癖。

  在其剧本的序言中,导演乔丹指出:

  ”故事以一种幸福结束。我说是一种幸福,因为它包括了一个牢房的隔离和更深刻的种族、民族和性别身份的隔离。但是对于恋人们来说,正是这种分离对他们的力量的反讽使他们发出微笑。因为或许因为我们的分离而存在着一种希望。“

  对微笑留有余地的分离——无法超越的障碍——难道不是典雅爱情最为简洁的机制么?在此我们拥有的是一种”不可能“的爱情,它绝对不会圆满,它仅能够实现为一种伪装的景观——这种景观试图迷惑观众的凝视,或者实现为一种被无限推迟的期望;正是就其不仅超越了阶级、宗教和种族障碍,而且超越了性别异向和性别身份这个最终障碍来说,这种爱情是绝对的。电影的悖论并且同时它的不可抵抗的魅力正在这里:完全不是把异性恋作为一种男性压迫的产物而加以谴责 ,正好导致了这样的环境,在其中,爱情在今天维持自身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特点。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九):仅仅是Gay片么?

  刚进学校那会儿,我住在学校宿舍里,学校每个周未都有免费的投影看。都是不错的片子,我都是一个不拉地看,有一个周未,就很BH的放了这个传说中的Gay片。

  一般是和室友一起去的,反正就去了,也不知道放的什么,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是个什么片子。看着看着就雷到了,片子里好像也有一些比较出位的镜头,不过好像人人都坚持下来了,也没什么人退场。

  回来的时候我室友说,好恶心。。。他们为什么放这个同性恋电影!

  我说这个不是同性恋电影吧。我室友说,为什么不是?!根本就是拉。

  于是我们就说起同性恋这回事。我对同性恋没什么恶感。虽说这应该是一篇影评。但是做为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可能会写很多和电影无关的事情。

  于是我和室友说,我们以前高中有个外教,在课上和我们说同性恋的事,他说美国LA是同性恋的大本营,然后说中国的大本营是在这儿嘛?我们立马大声反对。然后他又和我们说吸毒的事,说你朋友要是吸毒了,你要马上和他断绝关系,你根本不可能把他拉回来,不然你也会吸毒的。

  然后我们问美国中学生最喜欢什么,他说,性,毒品和洒精。

  后来又扯到李安的同恋性片,我室友说,喜宴我能接受,就是两个男的KISS一个镜头。这个我受不了...

  ~~~~~~~~~~~~~~~~~~~~~~~~~~~~~~~~~~~~~~~~~~~~~~~~~~~~~~~~~~~~~~

  回到电影本身,这个电影我是几年前看的,一些细节可能不太清楚了,可是我个人认为,这个根本不是一个Gay片,只是通过Gay来说一种感情。

  至始至终我都不觉得片中描绘的是爱情。片中的重点是男主角。他参加了北爱共和军。这种恐怖分子给人的印象恐怕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机器吧。

  但是片子一开始就用异常的方式描绘了男方角的异常柔软的一面。他们组织抓了一个人质,准备要是英国政府不放人的话,就把他处死。

  这个黑人人质是由男主来看管的,有一个细节,他想撒尿,本来规定不能让他出去的,男主经不住请求,同意了,他们来到室外,人质的手给拷住了,人质说老兄帮帮忙,男主踌蹰了一会,他既不能帮他打开手拷,又不忍不让他小解,于是他亲自帮人质把裤链拉开了,然后帮他把XX拉出来,转身,等他拉完尿,又重复一次这些动作。

  你能想象么?如果这个不是电影,能想像有这样好心的人么?而他竟然是一个北爱共和党人。而这个人质是一个黑人,一个来自北爱党人的对立面的被扣押的人质。而且片子里当时的环境是,他们一抓到人质,整个地方就被政府定包围了。每个人都不知道是生是死,头顶就是政府的直升机在盘旋。。。

  人质通过这个细节和男主成了生死之交,他知道自已命不久矣,于是托男主在他死后照顾他女友. 他知道他是一个值得交托的人.

  再后来政府强攻,人质被处死, 男主的一些战友也死了, 男主逃了出来, 去找人质生前的女友了.

  ~~~~~~~~~~~~~~~~~~~~~~~~~~~~~~~~~~~~~~~~~~~~~~~~~~~~~~~~~~~

  让人吃惊的是,这个女友原来是个男人, 长得像个秀丽的女子. 原以为他是女人的男主隐隐喜欢上他, 可是后来发现他是个男人,恶心的呕吐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对"女友"的照顾, 后来由于政治的原因,连累到这个女友. 他千方百计的掩护他, 甚至最后不惜代替他坐牢.

  正是因为影片一直强调男主他是"直"的, 不是gay的,他对"女友"的所做所为才显示出人性的力量. 如果他的所为只是出于男女或同志之间的爱,这只是一部爱情片.

  但是片中很多细节都不停地强调善的力量, 他对人质的善, 为了他的承诺, 去找到并照顾一个和他毫不相关的人. 知道他是男人而不是美丽的MM后, 也没有放弃自已的承诺. 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处表现了男主做为一个人散发出来的善的光辉.

  ~~~~~~~~~~~~~~~~~~~~~~~~~~~~~~~~~~~~~~~~~~~~~~~~~~~~~~~~~~~~

  但这不是那种高大全的故事, 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异常真实地再现了人性的美. 如果说一些优秀的战争片表现了人类极端的恶. 这部片子从一个小故事表现了人性的美.

  也许这就是电影的力量,给人讲一个故事, 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这部片子里的善非常美, 让我不忍心再去看第二次.

  一个字Impressive!

  《哭泣的游戏》观后感(十):优越感作祟的意识形态文本

  尽管对《哭泣游戏》中存在无可否认的对人性的刻画,但依然淋漓地体现出了从种族主义出发的优越感。虽然那个讲述着“天性”与等待的结局看似充满温情与希望,也不过是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进行的施舍。不管是针对北爱共和军的成员或者那些在社会底层为生活所驱驰的人们,导演都没有从意识形态哪怕中立的视角去塑造,更甚者,将影片的男主角之一——本来陷于北爱自由运动中的异性恋者——与异族恋相联结,其本身便是由白人优越感乔装而成。通篇对情爱关系的突出,将政治权利压在潜文本层次,在所谓诗学与政治之间把玩,是典型西方殖民书写的公式。

  在故事层面上,影片着力塑造的主体—-共和军成员弗格斯——实际上是周旋于两个“男人”:乔迪与异装癖者迪尔之间,更确切地说,他是通过其中一个——乔迪唤起了他心底对美好安和生活的怀念——而找到了另一个——“每个男人都渴望”的迪尔。然而,通过调情与相互勾引,一旦弗格斯与“她”之间出于本能而建立起一种情愫时,尤其是当他发现迪尔其实有着与自己一样的身体构造以后,弗格斯——这个北爱尔兰的自由战士/伦理世界一贯正确的白种人/自认性取向正常的异性恋者,作为白人的优越感与使命感便伴随生理反应油然而生。此时的他,堂而皇之的回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之上:他不仅不必再对如梦魇一般的乔迪感到愧疚,不再是一个爱上黑人男性,尤其这个男性还是其朋友的爱人的异族恋者,反而摇身一变成为拯救者:作为一个正常的,有着为民族奋斗的崇高理想的白人男性,他需要以拒绝的姿态来维护自己的正统,继而帮助迪尔这只迷途的羔羊回到上帝的身边。于是,洗刷了离轨者嫌疑的弗格斯,至多是作为被诱惑者的形象,暗合了白人世界中对于自身误入“歧途”所作的内心宽恕。而真正离轨者的形象,便不可避免的落在了迪尔身上。

  戴锦华老师说过,在当代西方社会,正是作为少数人群体的同行恋者充当了世俗道德与意识形态的被唾弃者和离轨者,成为压低的耳语、富于暗示的目光中传递的肮脏的秘密。此处迪尔的形象,成为了一个执著的反叛,甚至带有着几分疯狂。而这一切的动机,指向的却是人类最为纯粹美好情感——爱。无论是对死去的乔迪,还是所谓的“吉米”。值得注意的是,迪尔的这份爱其实是建立在一种安全感的缺乏之上的,是其男儿身对父权的膜拜,“你对迪尔好,迪尔就是你的"。

  根据福柯的说法,任何社会都存在一种处于边缘、颠覆位置而同时又具有折射社会文化功能的 “异类空间”。这个空间虽游离于主流价值观之外,却能够投射出人类文明表面繁盛之外的另类内容,也能勾画出人类生活的生死信仰、文化艺术、历史观念、政治权力、法制思想等内容。因此,存在于发廊、同性恋酒吧这些异类空间之中的迪尔,便是影片离轨者的最佳人选。正是这些离轨者的存在,才能使卫道士们得以确立自己的纯洁与神圣。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虽然最后弗格斯不再抗拒与迪尔的感情,但弗格斯从头至尾都没有接受过同性恋者这一定语降临在自己头上。与之相对的,迪尔显然是被放置在一个受摆布者的地位上,为了挚爱可以做出任何牺牲,不论是外形的颠覆乃至生命。所以,尽管该片名义上名列“十大同性恋影片”,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同性恋题材。而弗格斯为迪尔所做出的牺牲,一则可以看作是出于对乔迪的死的亏欠,从乔迪身上传承了对迪尔的感情,二则则可视为对自己的救赎。何况爱尔兰是欧洲最保守的天主教国家,“爱”即为其神旨的所在。导演在描述福格斯对迪尔的爱,亦可看作美化与掩饰其优越感被窥见。

  我们甚至可以试着剥去结尾处温情主义的外衣。尤为明显的是,虽然这个颇为浪漫的场景感动了不少观者,但它的地点的选择却在监狱——并非自由的海阔天空,而是弗格斯所抗争政权的冰冷的国家机器。于是这份表面的温情,也便成了虚妄。那个所谓的天性,只是一个注意力转移的手段。此时英国绅士们可以舒一口气了,北爱共和军/陷入异族恋与同性恋的迷途羔羊已经被政府投入了监狱,而迪尔的社会身份,随着对弗格斯的爱与坚持,也一并入了监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