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黑暗扫描仪》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黑暗扫描仪》的影评10篇

2018-02-20 20: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黑暗扫描仪》的影评10篇

  《黑暗扫描仪》是一部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基努·里维斯 / 小罗伯特·唐尼 / Casey Chapman主演的一部动画 / 犯罪 / 剧情 / 悬疑 / 科幻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暗扫描仪》影评(一):严肃电影

  《日出,日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万众期待的新片,也是大帅哥基努李维在《黑客帝国》之后最受关注的一个作品。之前基努李维以电影中的胡须造型出现被狗仔队拍到时,媒体还谣传他事业不顺以至生活邋遢,闹了无知笑话

  小说作者著名科幻作家Philip K. Dick,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的简直多到不计其数,《银翼杀手》,《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全是,全是,全是!82年已经去世了,作品却在继续被翻拍。

  本片之前最受关注的部分是全片动画渲染的制作手段,我对原著故事一无所知,还猜想这样做是为了节省制作成本结果发现我错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本身需要大特效的地方几乎没有,导演这样做的结果是反而大大地增加了制作成本,因为连日常小物,事无巨细厨房厕所家具书籍一草一木都要一一重新画过,其实非常费钱。本片后期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动画公司人员看到最后一场戏是远望到天边的玉米地时,据说是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这是让人费解的部分,动画的效果确有传统美国漫画的风味,但这似乎也不是必要之举,和影片主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理查德·林克莱特到底怎么想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另外,这也不是一部典型的科幻片,故事的设定时间是7年以后,所以剧中人也堂而皇之开着化油器的老车,如果你想从中找到科幻猎奇和新鲜事物,结果是会很失望的。

  如果说典型,本片还是一部典型的理查德·林克莱特式影片:沉郁,思辩,对话很多,有一点批判性。

  所谓的扫描仪,是对政府粗暴入侵公民生活的谴责。片中花絮有一段Philip K. Dick的讲话,对你理解这个电影会有很大帮助。作为一个柏克莱运动的亲身经历者,Philip K. Dick对毒品,对人生,对政府的看法,其实都深刻烙印在了这部影片当中。

  知识分子就是强啊,在这样一个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肤浅国度里,毕竟还有着Philip K. Dick这样清醒并嘲弄地看着红尘精英分子。美国政府的伪善伪自由,早被他们看穿,并在作品中予以鞭挞。而且他并没有为此丧失热爱生命热爱亲朋的赤子之心,多么可贵

  影片最后的玉米地,是感动终于来临的时刻。字幕之前一长串Philip K. Dick朋友名字,令人倍感沉重,这都是些因为吸毒被永远剥夺了大脑甚至生命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认识一个伟大的朋友,他们的名字谁还会提到呢?

  《黑暗扫描仪》影评(二):感受

  一部很酷的真人动画片。之前看过此法制作的画面只不过作为片头片尾或是穿插其间,做成海报的似乎更多。其实下载这部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简介影评统统没看,只是冲着基努里维斯的大名去的,甚至直到影片播放十分钟之久,我还天真地以为这只不过是花哨的片头而已,总会有真人出来的,要不岂不白白抹煞掉基努的俊朗外形,于是,30分钟过去了,60分钟过去了,100分钟过去了,都是动画!

  剧情很晦涩,有些地方甚至是模糊不清的,鸡零狗碎的对话让我想起《低俗小说》的风格,即对话本身是对剧情无表意作用的(当然这只是第一遍观看时的想法,第二遍才发现对语言把握是理解剧情的关键),对于基努李维斯的身份到最后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凿的解释,到底是一个卧底警察还是一个内线毒贩,也许这本身便是影片的精神内核——毒品给人们的精神造成的混乱错觉,好像影片终了,字幕里长长的因毒瘾而死的朋友的名单,剧情的含混和人物身份的模糊都在说明着一个问题,就是毒品对人精神的腐蚀。

  发现基努李维斯扮演这种“模糊不清”的人物已经轻车熟路,这无疑拓宽了他的戏路或者说难以对他接手的电影加以归类,前几天还看了他的《触不到的恋人》(美版),再次回想在《骇客帝国》中扮演耶稣基督式的人类拯救者,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俨然概括了《生死时速》以后大部分影片的风格。当我第一次了解到《骇客帝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仅仅惊爆视听那么简单时,其中的哲学思辨、美学原理以及宗教深意往往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作为一个对《圣经》和基督教知之甚少中国观众是无法自主地理解大多数西方影片的源起和精髓,好像西方人难以参透中国文学一样

  《黑暗扫描仪》影评(三):光明扫描仪

  我想我应该看懂了。

  黑暗扫描仪其实不是扫描黑暗,而是扫描光明,扫描还有哪些人还清醒着,然后,最直接的是抓起来,间接一点是慢慢麻痹你,比如像男猪脚那样,最后囚禁起来“劳改”,这时候已经不怕你知道真相了。

  哦,马尔高德。如果联想品牌电脑现实社会,有点不寒而栗

  独特的“油画”风格我想只是为了突出一点,你不是旁观者,你也是one of them (其中的一员)。换句话说,你早就已经被“洗脑”了。

  影片最后没有反抗嘶喊挣扎呐喊等表现,而只是列举了几个“受害”人,是一种无奈,还是想唤醒人们?

  我想我也无能为力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黑暗扫描仪》影评(四):看不懂。。。挺闷

  首先这片的故事是什么?是不是说警局或者政府怀疑NEW PATH公司就是D物质源头,然后派了基努里维斯混到一群吸毒小混混中当卧底,结果染上了毒瘾还精神失常了。然后被送进NP戒毒所继续卧底?

  然后罗伯特唐尼在片中是一个案件的关键人物还是就是个神经兮兮的吸毒小混混?片中一些情节诸如里维斯一行去圣地亚哥然后汽车故障抛锚是要表达什么?或者说是联系上下文的伏笔还是只是在描绘吸毒者的无聊生活?跟里维斯上床的女孩为何变脸?是说里维斯的感官认知出了问题?但为何在监视器中以及在仪器上做检查女孩依然会变脸?

  最后片子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吸毒者的迷惘颓废现代人压抑,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毒品的危害?虽然片尾打出了仿佛是在点题的专著作者的字幕,但实在没懂这片子也引不起什么共鸣深思。不过片子效果确实很炫。

  《黑暗扫描仪》影评(五):坚持到最后也没看懂

  开头还是很震撼

  幻觉中的虫子

  真人模拟成动画

  好像王菲的那个《天空》的mv的效果

  但这个效果我以为只有片头,然后就会恢复正常,没想到全片如此

  看得真累

  开到一半才确认男主角是基努里维斯

  看完以后又看介绍才知道女主角是诺薇娜赖德

  真的没看懂

  似乎是讲毒品上瘾的事

  其中还包含了监控,全息模拟等

  搞不清楚男主角的身份和任务

  似乎全是骗局,幻觉,圈套

  那个总在变幻的衣服有什么作用呢?

  我还以为它能随时模拟成另外一个人,好进行伪装呢

  它这么变来变去的,还不如直接套个面具

  结尾的农场

  表示平静的生活吗?

  劳动才能拯救人类?

  我怎么总觉得那个农场接待基努的人别有深意呢

  难道是另一场骗局或另一个圈套?

  《黑暗扫描仪》影评(六):darkly means obscure

  A Scanner Darkly 是今年不少CGI 发烧友必看的作品之一, 五年前的 Walking Life就已经是最好的广告.

  和其他几部根据Philip K. Dick (菲利浦·K·迪克)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 (Minority Report, Total Recall 等等) 不同的是, 本片幕后制作采用了所谓的”rotoscoping”技术, 即通过电脑插值计算把真人拍摄的片断加工成类似油画的效果, 这比单纯真人拍摄和传统动画的成本都要高得多 — 首席动画师Lance Myers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整部电影一共耗费了50个动画制作人员共一年半的功夫. 有时我会想, 如此大费周章究竟是为什么? 也许只是炫耀新技术, 或是其他更特别原因. 幸运的是这种超现实的风格和故事中的光学迷彩和嗑药等情节配合得颇为完美.

  Keanu Reeves在片中饰演的是一个边缘人, 拥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 调查毒品案的秘密特工Fred, 和一个生活有点潦倒终日混在几个猪朋狗友之间的普通白领Bob Arctor. 凭藉着最尖端的光学迷彩技术, 他的特工身份并不为上司以外的人所了解. 然而因为工作的关系, 他在不知不觉中和调查对象一样染上了毒瘾, 毒品”物质D”的副作用让他出现幻觉和人格分裂. 每日凝视着监视器中自己的另一半, 他再也分不清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 甚至他再也找不到以前的自己.

  What does a scanner see?

  Into the head?

  Into the heart?

  Does it see into me?

  Clearly? Or darkly?

  故事中包含了许多哲学讨论, 在没有找到原始剧本之前我决定先暂时搁下不谈.

  可是, 我很怀疑电影名称”A Scanner Darkly”和短语”Through a Glass Darkly”是否有什么隐喻上的关联 - 后者的大意是: 也许我们当今无法看清楚自身, 但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总会变得清晰可见. 女主角Donna在故事近尾段时送男友(Bob Arctor/Fred) 强制戒毒时曾说过”You’ll see the way you saw before”, 也许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罢? 还有那个亦正亦邪的神秘组织 “New Path”, 无论这个名称指的是”远离毒品的新生活”还是”救赎之路”, 看来都是反讽居多.

  谢幕时响起的配乐竟然是Thom Yorke的Black Swan,

  整张碟中我最爱的单曲

  也许我不应该太意外, 这首歌是故事最好的尾注

  eople get crushed like biscuit crumbs

  And laid down in the bed you made

  You have tried your best to please everyone

  ut it just isn’t happening

  o, it just isn’t happening

  And it’s fucked up, fucked up

  And this is fucked up, fucked up

  This your blind spot, blind spot

  It should be obvious, but it’s not.

  ut it isn’t, but it isn’t

  ( 原文出自本人的blog, 略经修改.)

  http://susser-tod.net/blog/2006/07/19/nzff06-5-a-scanner-darkly/

  《黑暗扫描仪》影评(七):严重剧透,慎看

  影片真的是只有最后的十几分钟剧情才开始反转,之前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诉说主角日常的生活还有越来越严重的精神崩溃。

  以下是一些解析,当然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也很多没理解透,看的网站总是弹出来一些小广告,反复得出现也让我越来越没有耐心,前面一个多小时相互之间的对话都需要费心思去理解,然后一直在等待高潮出现,真的是直到了最后的几分钟才知道这一整部的电影说的是什么。

  毒品越来越泛滥也越来越无法控制,特别是是一种新型的毒品D..因此很多的戒毒所就出现了。

  卧底警察bob为了引出最大的毒品供应商,平时就接触一些瘾君子,也为了更好的掩饰自己的卧底身份,所以不得不服用毒品。当然跟他关系非常暧昧的丹娜,(忘记什么名字了,大概就是这个吧。)也就是我们的女主角(男主一直以为可以通过她得知最大的毒品供应者)可是她真实的身份其实是男主的顶头上司。

  当然在不断的接触中,男主是真的爱上了女主。后来男主在测试的时候问医生怎么能够得到丹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心理医生暗示他说,送她蓝色的小花(注意,这是本片最大的伏笔了!)

  而这一大串的设计只是为了让BOB接触D毒品,然后让他上瘾,并且成为一个废人,然后送去戒毒所,因为警方早就怀疑戒毒所就是真正的幕后黑者,但是它不受警方的监控,而且工人都是一些受毒品的侵害无药可救的废人,所以警方需要送人进去里面揭露这个巨大的阴谋,然后捣毁它。

  代价就是你成为废人,然后进去里面。

  能不能完成任务完全就是看运气了。

  当然男主角是真的精神崩溃了、。

  最后就是男主终于到了农场,然后地上真的长满了蓝色的小花。

  男主偷偷藏起了一朵,为了献给朋友。

  我突然想到,这就跟最大的电脑杀毒软件其实就是最大的病毒制造者是一个道理吧。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写的很乱,将就着看吧。

  《黑暗扫描仪》影评(八):有点商业

  当片子开始一个男子幻觉群虫在身上乱爬时,我能由衷的体会到那种痛苦。有一次我也老感觉无数小虫在背上爬弄得我麻痒难当,我要好用力的告诉自己这个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只是我的脑子被fucked up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确实能够理解当今LSD不再流行的原因,有一个bad trip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尤其比如你trip到自己被淹死的时候……

  不过我还是想磕LSD啊,扯远了……

  先看过《waking life》所以对这片子的动画效果并没有太大的震撼。比较震撼的倒是这片子居然启动大明星不少,而且没有Ethan Hawke,不像Richard Linklater的作风啊。在我迄今看过的Linklater作品之中这一部是最没有他风格的——比如说,这部片子居然有情节!而且对话的比重和思维的火花在这部片中大幅度下降,简直有点近乎商业。

  当然不是我说我觉得这部片子不好。鉴于本人对Linklater的热爱他的每一部片子就算再不咋样我也好像觉得超出平均水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片子的主要看点是编剧,也就是原作,因而很遗憾的没有看到太多Linklater的闪光点(他的导演还是很不错的,我一直很喜欢他的独立电影风格,但是我更喜欢他自编自导)。相对他在《Tape》里面几乎照搬波兰斯基来说,这一部虽然比较商业,也缺乏原创精神和新意,但也算是比较成熟的。

  《黑暗扫描仪》影评(九):A Scanner Darkly,过分忠实原著

  《A Scanner Darkly》,基努·李维斯,维诺娜·赖德,主演。

  忠实原著到了家,过了头的电影。

  花了很大本钱整的动画渲染技术,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潜力。

  说实话,比较失望。迪克原著本来就有一股子不太正常的结构,不太顺流的风格,不太鲜明的人物,不太单纯的心理描写。

  电影一股脑全继承了下来。

  这对迪克的爱好者并不公平。因为,我们希望导演能从影像的角度重述这个故事,而不是重复这个故事。

  虽然形似,却不能神似,这是改编电影的悲哀。

  动作场面欠奉,笑料不多,人物性格散漫,这些都还不是这部电影的致命伤。

  致命伤在于,导演没有自己的思路,所有光芒都被迪克的原著所笼罩。更要命的是,如果观众没有看过原著,大概连这份光芒也无法领会。

  我们看了电影,除了欣赏到李维斯之外,并没有获得更多的东西。

  相比之下,《Blade Runner》的改编,就显得弥足珍贵,没有后来大部分迪克电影在结构上大变动,还抓住了原著的精髓,并且在迪克本人的指导下进行了针对电影的改造。

  《A Scanner Darkly》本有可能成为经典,但是很可惜,对技术的过分追求,以及放不开手脚对原著进行改动,让它注定平庸。

  这让我开始反思作为改编剧本编剧的职责。如何在忠实原著,和挖掘内涵上达到平衡,非常难。特别是面对迪克此类作品,原著涉及的层面特别广,很容易让人想统统拿下,原著的镜头感特别强,很容易让人想直接照搬。

  但是不行,观众不买帐。读者也要叫苦。

  所以还是干脆大改特改,往娱乐的方向改,比较好一些,让大家图个乐子。总比跟着郁闷,继续一头雾水要好。

  其实最怀恨的是,电影结束之后,开始了一段截取自迪克原著后续的文字,他的死去的朋友列表,云云,然后祝他们在天堂里快乐,但是换个方式云云。

  ALLSHIT。

  这篇后序的精华部分,明明在前面:

  “某些人,因为他们所做的事而完全被惩罚的人们,这就是一部关于他们的小说。他们希望生活过得幸福,但是他们却像孩子们那样在街上玩耍,他们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同伴死去——车子压过去,残废了,被杀了——但是他们却不顾一切地继续玩着。……吸毒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决定,就像决定要闯到一辆飞奔的汽车前面,那是比死无疑!你可以称它不是病,但一定是决定上的错误。当一大帮人开始吸毒时,这就成了社会的错误,一种生活方式的错误。在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中,他们的格言是“及时行乐吧,因为明天你就要死去!”但是死亡几乎同时也在靠近,而幸福却只剩下了回忆。这只是普通人存在方式的一种加速。……如果世上真有“罪恶”,那“罪恶”就是人们想永远快乐并且因为这个想法受到惩罚。……”

  我想,如果编剧能把这些震撼人心的话巧妙的融入到电影中,而不是把原著中作者在臆想状态下写的那些废话作为台词的话。

  会更好看。

  @陈灼

  《黑暗扫描仪》影评(十):属于那~种类型的电影

  作为RADIOHEAD粉丝,冲着RADIOHEAD和桶木腰,奋不顾身的冲向这部电影。

  在看电影之前,特地把电影拉到最后看看最后的SOUNDTRACK介绍。

  一看全是桶木腰新专辑THE ERASER和radiohead一首EP里的歌,高兴坏了。

  然后兴然开始从头看起。

  但看了一个多小时,还感觉云山雾罩的。。。直到看完还是这个感觉。

  哦,对了回到前面那个话题,在影片正片期间,基本没有出现桶木腰或者RADIOHEAD的歌。

  原来,所谓的SOUNDTRACK里面的歌全是出现在最后蹦字幕的时候的,汗,幸亏我电影完了看字幕的好习惯,所以并不觉得很闷。

  再把话题回到电影本身。

  这两天又把PHILIP K. DICK的另一部小说改电影的BLADE RUNNER下载来看了一下。

  这回没有云山雾罩,但两部电影还是有一样的感觉,看的时候,你知道自己不会喜欢这部电影,但你照旧觉得它很牛。你还没看完就会开始动摇,这样一部你不喜欢但却很牛的电影,该不该去买一张碟子,或者就让这个AVI文件长时间的躺在你的电脑里,占用着700多M的空间。

  有很多这样的电影,无疑,A Scanner Darkly也是属于那~种类型的电影。

  另外,在想,如果是学生时代,我会再把这部电影(BLADE RUNNER)看一遍,没准,它就会从一部很牛但我不喜欢的电影变成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但毕竟不是学生了,一部很牛的电影最终能不能成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还有那么重要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