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屁孩日记》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小屁孩日记》影评10篇

2018-02-21 20: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屁孩日记》影评10篇

  《小屁孩日记》是一部由托尔·弗洛伊德桑尔执导,扎克瑞·戈登 / 科洛·莫瑞兹 / 罗伯特·卡普荣主演的一部喜剧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屁孩日记》影评(一):Be Youself.

  本是一部喜剧电影,关于小孩子关于友情。但是这部电影,我却不能单纯的将它作为喜剧电影,因为我从电影中看到了我的影子

  Greg和Rowley的友谊让我羡慕。特别是Rowley,一个呆萌的小胖子,从来不计较好朋友如何对待自己,即使Greg如此的自负,永远觉得Rowley没有自己不行,自己是他的头,希望他一切都听从自己,可是Rowley呢?从不为此心烦,从不介意。很喜欢Rowley,他不是一个自私孩子,也从来不希望成为校园风云人物,只希望能够be himself。当然,在此并不是批判Greg,毕竟他也只是个孩子,拥有孩子的天性,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看到后来,一直一直以为剧情就会这么平平淡淡的演下去,他们俩都成为了校园的风云人物,可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友谊竟然破裂了。他们再也不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玩,这些都让我有深刻感触,因为我曾经也有过,还好最后他们和好了,这是为他们感到幸运地方,然而我,却不那么幸运。

  我和她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好到让我觉得再也离不开她,我们的友谊会一直到永远。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她再也不像从前那么对我,我们不再一起吃饭,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玩,一切都变了,变得那么陌生,让我措手不及,让我开始想从前的快乐时光难道都只是一场梦吗?我吃不好,睡不好,那时的成绩也不如从前,每天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也像Greg一样主动过,可是迎来的却是热脸贴冷屁股。不知道该说自己执着还是固执,我依旧放不下这段友谊,但却不会再表现出来了。我在她面前就当不认识她,而且装得很开心很快乐,想要让她知道,缺了她我依旧可以过得很快乐,我还是从前那个我。在乎她的事实,只有我自己知道。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我们俩也这样继续着。直到毕业……

  毕业后我重新加了她的QQ,很认真的问了她为什么,因为这个遗憾,这根刺,不可能从我的心里拔出,不管我装得多么快乐,我还是忘不了。她也告诉我了,说来好笑,却只是因为一个误会,我们却再也不能回到从前。现在的我们,形同陌路。不管怎样,还是感谢她,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我永远会记得她曾是我最好的朋友。不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我们,或许有缘无分吧!

  所以,我很羡慕Rowley和Greg,他们能回到从前那么好,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这部电影之所以感动我的地方,就在此吧!

  e youself,只要做好自己,一定会感动他人,交到真心的朋友!

  《小屁孩日记》影评(二):早熟美式教条故事

  同样是根据畅销儿童故事书改编的电影,《小屁孩日记》堪称美国版的《小淘气尼古拉》。不过从中我也发现了美国小孩和法国小孩的区别,或者说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区别。

  同样是一个个短篇故事串起来的故事书和电影,《小淘气尼古拉》处处体现作者童心未泯和充满灵感想象力,故事里充满了纯洁童真美好的时光,Nicolas、Clotaire、Geoffroy等等一个个鲜活生动形象跃然纸上屏幕上,令人不能忘怀。而《小屁孩日记》同样是学校里孩子的故事,尽管引用了原著漫画生动的画风穿插其间,却处处充满了美国式的自大和乖戾,不知道原著故事书是怎样,反正电影里无处不在的便是功利心十分强大孩子们的争夺和冲突,而主角Greg可谓是虚荣、自私、乖戾、自大、自我为中心、挑剔等等恶劣性格的集大成者,尽管饰演主角的演员Zachary Gordon长的也不错,但是我完全对这个角色喜欢不起来。话说如果我生在美国,估计童年时光就是在角落默默无闻的度过吧...

  我想这种文化差异也是美国有那么多“小帅哥美女”却没有多少“萌正太萌萝莉”的原因。也许你要说本片最后Greg还是悔过归正了,大家重归于好团圆结局了,我正想说本片编剧的问题也是人物形象失衡的重要原因。同样是从一大堆短篇故事组成的电影,《小淘气尼古拉》尽管也能明显地看到一个一个段子,但是全片有尼古拉害怕未降生的弟弟夺走属于自己的宠爱这一线索串联包装,使得整体的连贯性还是非常好;而《小屁孩日记》就完全没做到这点,单纯的短篇故事堆砌,不仅没有线索,甚至连人物性格的发展都是突兀的,胖子Rowley一直是倒霉蛋,摔断了手就骤然成为母性大发的女同学(初一学生啊)的关心焦点,从此蒸蒸日上、星途坦荡了;而Greg从头到尾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在最后的绝境突然觉醒归正,让人有在逆境中被迫和Rowley结盟的感觉;Greg的哥哥在前半部分表现如此强劲,把Greg打击体无完肤,却突然在Greg的一次反击之后销声匿迹;在《和莎莫的500天》和《海扁王》中有闪亮表现的萝莉 Chloë Moretz,在本片中饰演的高年级女生,似乎是一个先知类型的人物,我总以为她要对主角产生显著的影响,没想直到最后她也是出来点评一番就走了,彻彻底底的打了酱油。这些都是编剧没有好好的组织改编故事书的责任

  说了这么多,貌似已经批得一无是处。其实整个电影质量还是可以的,让我们看看不宁静的美国孩子的童年,身处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担心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度过完全不一样的时光。

  总之一是美国文化的问题,二是编剧的责任,尽管一些故事挺有意思,那段假唱的高音挺好听,但本片讲的还是十分自大的美国式价值观早熟友情故事。可以当做质量合格的校园电影看,但缺少了童真,缺少了感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小屁孩日记》影评(三):real friend

  没看之前,以为是描写一个小男孩平凡到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的故事,看到最后才发现是叙述两个小盆友之间的故事。上了初中之后,grag一开始很迷茫,找不到自己的路。(和我现在刚进大学状况差不多)他想认识更多的人,想和小学不同,他希望能长大,希望有一番作为(他拒绝加入校报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以后会经常上报)。他发现进了学校之后并不是如他所愿,他似乎处处碰壁。但是幸运的是,他还有一个小伙伴和他一起,他认为Rowley比他活得更糟糕,Rowley不能没有他。实际上他是在找寻一种心灵保护伞,不能忍受孤独和排斥的是他自己。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和Grag有点像,身边有很好的朋友,自己觉得他人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朋友们都很善良,很单纯,真心地为自己付出。然而我们自己心里可能往往先考虑到自己,甚至对朋友一些愚蠢行为感到很不屑,甚至厌恶和他们在一起,通常这些想法是不会在朋友的脑海涌现。而当我们各行其道时,因为像Rowley这样的童鞋的真诚与善良,他们总会吸引到身边的人,周围的人会很乐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这时Grag 才发现自己没有了Rowley 不行,于是开始后悔自己以前做错的事。虽然发现我和Grag有相似的地方,但在看他的行为时,在有些地方我也觉得他过分了,不知道我平时对待朋友是否也出现了如此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在最后,ROWLEY碰了被诅咒的奶酪时,grag毫不犹豫的保护了自己的朋友,我相信如果是我,也会奋不顾身的。我自己看到这一幕时感触挺大的,其他人对这部影片反应似乎不太喜欢,但是我看到了很真实的学校生活,孩子们之间的复杂感情和单纯的纠纷,都能通过彼此间深藏的友爱可以解决

  《小屁孩日记》影评(四):如果你是那个自以为是,却多弄巧成拙的小孩

  先看的第二部,然后才找到的第一部。相比以讨论家庭关系与两代人共同沟通成长主题,第一部的这部时光回放却更刺中我的内心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好电影的标准,不难理解这部电影四星以上与三星以下大致五五分,刨除喜欢高逼格动辄喜欢在豆瓣玩movie maker视角的砖家们,更多人是为整部影片不拖泥带水地看完后,留给自己的情感共鸣打分。

  这部片子打动了我,因为这个小屁孩身上反射出的是如今已经二十多岁的我,对那个年纪的自己的一次回顾,为影片中的情节与人物设计暗暗捏了把汗:不会有人知道这就是我的那段打着成熟智慧的旗帜,公然狗血与滑稽的年少时吧?

  年少,这个多泛泛在古文与矫情的梗概,却是那段十二三四岁的时光最恰当的代号。刚完成求学第一阶段,开始迈入都是一群半大不大,个人意识开始觉醒,有强烈集体、圈层倾向又对个体与集体的界限格外敏感,反映在情绪不稳,与家长出现冲突,对周遭开始怀疑,又因缺乏经济能力不得不选择克制,尽管在意你的成年人忍耐着你表现得已经非常频繁的爆发与暴躁。升学压力还没有到来,虽然考试已经有了难度却还可以凭小聪明应付得来,过剩的荷尔蒙与爆发生长的四肢让我们想尝试从未有过的尝试,不仅是说那些不靠谱不在调上的事,更是那种渴望挣脱,渴求被承认的情绪和心愿

  那个小伙伴,记得吗,你觉得他比你幼稚,他需要你的存在,他的大小纰漏让你切实为他担忧以后他要怎么办。你和他有共同的一些喜好,甚至连这个都没有,有的是共同喜欢的人,共同遭遇挫折,哪怕是共同的回家的一段路。你总是劝自己对他的期望不要太高,他就是那样,你还告诉自己要对其迁就,哪怕误了你一些事,你也觉得,自己恩威并施,几天冷战然后求和就好像他任你操纵,然后重归于好。可这个人好像陪了你很久很久,也许现在你还在和他联系

  那个好人,记得吗,连朋友都对身处囫囵中的你口出不逊的时候,是他的偶然出现,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轻易地洞穿了你脆弱温柔,他是如此雪中送炭不同寻常,他像是看的那些影视作品里那个让你望穿秋水的默契江湖侠侣一般地存在。他存在了那么一瞬,然后奇怪地,你们平行线般地再无交集,哪怕那时离得不远,甚至时常碰面。

  那个讨厌的人,记得吗,他就像你讨厌他一样讨厌你,你觉得他事事跟你过不去,有坏事降临在你身上你头几个假想的施害者就有他,不管是不是合乎道理,推得逻辑。有时候不得已打个招呼,你都觉得你是天大的让步,还要摆出一副大方不在意的模样,然后再看看他若无其事目中无人样子,你还是回到你的受害者心态中继续画圈圈诅咒他。好像现在你们也有联系,甚至高中甚至大学的时候偶然间峰回路转,当年一点鸡毛蒜皮小事俩人心照不宣春风化雨握手言和,甚至情意更亲昵。

  那个人,记得吗。有几夜为他失眠的那个人,你欲盖弥彰,欲掩还宣,在矛盾中为他动情为他彳亍为他着想,又实实在在给人家添了好多甜蜜的困扰的那个人。现在还能想起他长什么样吗?笑了吗?

  那个人,记得吗,你也是这么些那个人,都在那段年少时光中,你还记得吗?

  所以,如果没体会过扮演“那个人”,这部电影的共鸣程度不够的,也许被昆汀戏弄,被科恩嘲讽,被影评们唬得团团转是好电影。还记得年少时的自己和那时你喜欢看的东西吗?

  《小屁孩日记》影评(五):Diary of a Wimpy Kid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第一天升入初中的格雷·郝夫利(扎克瑞·戈登 Zachary Gordon 饰)忐忑不安,拼命想要突出表现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 Devon Bostick 饰)给了他一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的忠告,他的好朋友罗利·杰佛森(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饰)却不以为然,继续沿用小学时那一套穿戴、用语、态度,让格雷十分头疼。格雷拒绝了女孩安琪(科洛·莫瑞兹 Chloe Moretz 饰)加入校报的邀请,拉着罗利加入了校安全巡逻队。在逃避万圣节得罪的三个小混混时格雷犯了错误,却又缺乏勇气承认,听任罗利替自己背了黑锅。后续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糟,格雷在学校的受欢迎度直线掉落,就连他与罗利的友谊都岌岌可危……©豆瓣

  《小屁孩日记》影评(六):the one or the other

  第一篇影评,只是看了《小屁孩日记》才有了写些什么的念头题目是我最近一直想的问题。。。也算是心里有了一些个共鸣吧

  曾经,想去模仿一个很受欢迎的同学,学习笑容,她的语气,她的一言一行,甚至,想要变成她。也像Greg那样,注意自己说的每句话,害怕别人反感,害怕别人会讨厌自己,也想尽一切的办法去适应,去加入一个整体,可是,脸上是笑着的,心里,真的很累。这部片子让我笑了很多次,但是同时,想起来却也很伤。做不回的自己,比学别人更累。。。心情不是很好,想看部喜剧,看了《虎口脱险》,看了《超级大坏蛋》看了《小屁孩日记》一天看了三部,可是还是很沉重,不想说话,不想有表情。。。有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也许,只是我抛弃了自己吧。讨厌自己的心里状态,讨厌心里的一些想法。to be myself,can I?

  《小屁孩日记》影评(七):要珍惜什么,又要看淡什么呢

  电影的名字叫“小屁孩日记”,主角也是一群初中的小屁孩,但是我看了之后还是会想到自己。这部电影里格雷简直都没碰上过好事,他一直想要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可是事情总是不按预期发展。

  他被一个蛮横的丫头欺负,摔跤课上也打不过她;他感觉自己画漫画很好,可是最后得奖的是他的好朋友罗利的作品,而他一直对那个“我的妈呀”系列漫画很鄙视;他和罗利玩的时候还把他的胳膊弄伤了,这导致班里的同学都关心罗利,于是他很不爽;他参加了学校的治安巡逻队,可是一天送一群小孩回家时出了问题,他为了逃避惩罚把责任推给罗利,导致二人友谊破裂;他很擅长唱歌,报名参加话剧队之类的社团,本来可以演主角,可是那个蛮横的丫头家里有背景,于是演了主角,格雷只好演大树。如此种种的遭遇之后,虽然他在最后舍身帮助罗利而恢复了二人的友谊,然而其他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他没有实现目标,还是很平凡,甚至有些不受欢迎(有关前面没提到的千年奶酪情节),而整个剧情到此结束。

  这种有些搞笑的儿童电影,结尾不是皆大欢喜,而是如此的平淡,而且夹杂着观众(我)的一些失落,实在是让我费解。可是,真的什么事情都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吗?幼稚的我以前真的是这么想的,或者说,一直希望如此。

  大学之前,我一直在学习,目标和理想也就是学习好,所幸虽然道路曲折可是目标总是顺利实现,我所经历的失败还是太少。可是大学之后呢,不但在学习上比不上很多人,而且在社会工作、人脉资源等等方面都是与人相差甚远。各种事情上的挫折以及因为对比产生的压力在不断的困扰着我。有一天,我又在想这个电影的结尾,于是想到,可能这种不圆满的结尾可能才更现实,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要有失败,要有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在这些事情后,我们要反思,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争先,都要自己得利。不要轻易因为一件事情的失败就无限低落与愤恨;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的态度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心情,要先了解自己,判断这么做是否值得。要珍惜应该珍惜的,看淡那些浮于表面的。正如格雷,罗利是他真正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是不可失去的,自己犯了错误,就要弥补,得到了这份友情,就会很快乐;而外界的看法,所谓欢迎程度排名,还有那个野蛮丫头,都是浮云,都是浮云。于是在结尾,格雷又被那个野蛮的丫头羞辱了之后,他只是和罗利相视一笑,而我的心情,也从当初的不解与愤恨转为淡然。

  知道该珍惜什么,知道该看淡什么,心中少一些冲动与莫名的恨意,多一些感恩来体会生活,这也许就是观后感吧。这可能和此剧本身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差别,不过这部电影映照到我的内心,呈现的就是这些了。

  《小屁孩日记》影评(八):从Greg身上看自己

  看diary of a wimpy child时抱着娱乐的态度,没想到这部关于友情的电影让我从中看到了自己。

  当看到Greg总是让Rowly汽车而自己扔橄榄球时,我不禁哑然失笑。这不就是那个曾经的我吗?在一群朋友中总要当指挥者,朋友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当虾兵蟹将。

  也许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长大了的我再也不是那个朋友圈中的中心,开始不免有失落感,更多的却是回忆童年那段当老大的时光。

  当看到Greg让Rowly按自己的意愿穿衣服,觉得他说play而不是hang out丢人时,当他不想和母亲一起去参加舞会而丢掉邀请卡,当他祈求母亲不要当众跳舞,当弟弟当着众人叫他Buddy,他喊同学Buddy,看到这些青少年心中的那点小自尊,你是否想到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尊,可我们不能为了那点面子,而失去友情甚至亲情。

  还有美国的Halloween看上去真的很好玩,trick or treat ,希望自己也能亲身经历一次。

  还有那首童谣,Greg and Rowly sitting in a tree,K-I-S-S-I-N-G,fist comes love ,好吧后面的我记不下来,也没查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反正我觉得貌似美国每部由儿童主演的电影都会出现这首歌,想怦然心动,小女孩。。。。。。

  weet heart, he is your best friend .And sometimes,when somebody's worth it ,you just have to put your self out there.

  《小屁孩日记》影评(九):小屁孩日记:奶酪定律

  (写于2010-11-01)

  操场上一块显得格外不协调的奶酪引起了一位小帅哥与小胖墩的注意,同时也带出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奶酪传说。在学校里,它没被人碰过,也不知道是谁扔的,一直待在操场上被腐烂,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无意间碰了这块积聚了神秘魔力的奶酪,瞬间就变成了被定义为积邪恶力量于一身的怪物。

  所有人都避而远之,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传播开来,一个接一个直到传给一个德国留学生才得以平息了这场荒谬可笑的奶酪风潮。而影片《小屁孩日记》就以以上的奶酪定律为蓝本对鬼灵精怪自私自大的小屁孩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人小鬼大脑袋里装满了无数个鬼点子,自命清高的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越高一筹,争强好胜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爱出风头又高傲自大外加超级自恋的小屁孩格雷格,有一对不理解自己的父母,一个比巫师还要邪恶一百倍的老哥与一个利用年幼无知而博取父母怜爱的弟弟,只好把所有的心思倾注在学校里,抱着能一举成名的希望开始了中学之旅。

  为了能变成万众瞩目的明星,格雷格耍出了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招数,同时还闹出了不少的笑话,结果不但没有成为万人迷反而还被打入了冷宫,如同原本自信满满会成为人民英雄的蝙蝠侠,在不断地逞英雄中变成了让人耻笑与孤立的小丑,美梦与现实逐渐背道而驰。

  在家里一直扮演着背黑锅的角色,格雷格想要证明自己得到认可完全可以理解,但当这种意愿是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或是依靠耍小聪明不劳而获的时候,往往只会事与愿违。为了成为“班级宠儿”格雷格上摔跤课,不但被瘦弱看似不堪一击的眼镜怪异男福莱格里打了个落花流水,后来侥幸利用铁板增重后还惨败于眼中钉的石榴裙下并登上了报纸的版面。

  加入安全巡逻队后,为了躲避在万圣节惹毛的那群小子,格雷格胡编乱造让小朋友跳进大坑,被发现后还把罪名嫁祸给好朋友罗利,最后弄了个人名两空。还把憨厚单纯的罗利当成人肉靶子。嘲笑他的漫画,却在有意无意间助罗利登上了人气王的宝座,自己却变成了一只让人不屑一顾的小蚂蚁。格雷格为了凸显才艺参演舞台剧却变成了一场闹剧,为了气罗利,格雷格只好虚伪的与福莱格里交朋友却弄得自己狼狈不堪。一路下来偷鸡不成反倒是蚀了数次把米。

  操场上那块日积月累不断在腐烂的奶酪仿佛就是格雷格的真实写照,两者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在学校里,格雷格越是绞尽脑汁急功近利的想出名,就越被人疏离排挤,直到最后的孤独无依。格雷格就像是一道需要运用奶酪定律才能解答的谜题,两者相辅相成。就在格雷格的好友体系即将瓦解的时候,罗利在强迫之下吃下了那块奶酪,同学们知道后个个都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与罗利同甘共苦分忧解难,他就是格雷格。

  在罗利感到最无助与最伤心的时候,格雷格毫不犹豫说是自己吃了那块奶酪,成为众人所隔离的新一任对象,不过格雷格并没有因此垂头丧气,反而是更加开心。虽然最终格雷格并没有成为什么光彩夺目受众人追捧的明星,但通过这片让人敬而远之的奶酪却重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而那块令人闻风丧胆的奶酪也一样,虽然一直被众人举止千里之外,不过最后还是有一个小帅哥与一个小胖墩接受了它,并重新定位了它存在的意义。一切都皆大欢喜。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常想自个的入学时光跟这些孩子比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剥夺了俺能拥有美好儿时回忆的权利。片中的孩子们依照着边学边玩即成才的原理茁壮而快乐自由的在挫折中成长,而俺只能被约束着无奈的呆在学校里从枯燥的文字与教导中生硬的获知人生的道理。这两种天壤之别的认知模式与渠道现在也只能用“奶酪定律”与“微积分定律”来形容了。

  导演并没有把这样一部儿童电影拍得很幼稚,而是让与片中小孩一样的同龄人可以感受到更多生活的乐趣与道理的同时,使大人们看过后也能感同身受。小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鬼点子与贯穿人一生的真理相结合,汇成一盘合乎众人口味的美味大餐,既能感受到回归童真的那份快乐与单纯,还能从中感受到一些珍贵的人生启示,是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

  从影片中孩子们可能会很单纯的体会到人不可以骄傲自大,要脚踏实地不要想着凡事能一步登天,而大人们从中感受到的也许是不惜一切追名逐利后的惨痛代价。但归根结底最能引发众人共鸣的还是在人的任何一个阶段,名与利的重要性都远不及那份让人内心备感温暖的友情。

  《小屁孩日记》影评(十):大人真蠢

  格雷格的妈妈致力于破坏格雷格兄弟俩的关系,虽然这与她的初衷相反。

  她的初衷是想让她这俩儿子和谐共处,她声称兄弟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有一天,你们会是对方孩子的叔叔”,为此她还煞介事地成立了奖惩制度,如能和平共处,则奖,反之则惩。

  接下来,这位母亲却干了一系列的蠢事。这些蠢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意。如你所知,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各有各的聪明,蠢货各有各的蠢。话虽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个蠢人的时候,有时会产生一种烦躁的亲切感,因为你发现,你身边往往也有这样的人物,或者干脆你自己就是。

  格雷格的哥哥罗德里克趁父母外出,在家里举行狂欢派对,要格雷格替他保密。父母回来后还是发现马脚,质问格雷格,格雷格憋不住,泄了密。格雷格泄密会有什么后果?稍用心和稍有脑的家长,都知道,这会让格雷格他哥恨死他。可他妈居然怒气冲冲就要去找罗德里克对质。

  她被格雷格的哀求阻止了,格雷格说:“如果你去问罗德里克,他就会知道我告密,以后我的孩子可能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了解罗德里克叔叔了。”他妈妈一听,咦,这话怎么那么耳熟?噢,想起来了,这是她自己的原话。总不该前几天她还要求他兄弟俩相亲相爱,这会儿就让他俩互相残杀吧?想了想,只好先忍忍,这事不追究了。

  但她没忍多久,就憋不住出卖了格雷格。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她对大儿子罗德里克太愤怒了,不得不身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揭穿了他。她携同她的同事,——家庭教育上的同事,——孩子他爹,一起毁掉罗德里克的梦想——以教育罗德里克的名义。不用说,罗德里克恨死了格雷格,格雷格自然“生不如死”。

  实话说,看电影的时候,我很烦躁,因我深知天下多下父母,以爱为名义,置子女于“生不如死”的状况而不自知。“爱”这个说法好像万能药,仿佛有它为前提,一切冷暴力、一切疏忽、一切强权、一切愚蠢……皆可被原谅。终于,格雷格靠他10岁少年的本能意识到,不能指望父母了,要咸鱼翻身,改变被压迫的命运,只能靠自己。他以10岁的智慧决定了,用善意去换回罗德里克的善意:帮罗德里克重新实现梦想,在“达人秀”上参加摇滚乐队的演出。他成功了。这里面体现出来的规律基本可以概括为:年纪越大的人越蠢。哥哥罗德里克比格雷格蠢,妈妈又比罗德里克更蠢。

  当然,我说的蠢,不是那种寻常意义的蠢,你懂的。在“寻常意义”上,他妈妈不蠢,相反,还是一个文化人,一个有身份证的人,至为讽刺的,是她的职业:她专在报上写家庭教育方面的专栏。

  或者可以把“蠢”这个词,替换成“没诚意”。越来越觉得,很多时候,智慧不过就是一种诚意。

  电影的尾声,格雷格的妈妈突然被格雷格对他哥的善意感动了、点醒了,或者说,刺激了,她居然做出了与自己一直以来教母形象大相径庭的举措:在台上给罗德里克的乐队伴舞。你知道,一个母亲,需要有多开明,才能这么丢下架子,当众给青春期的儿子的摇滚乐队疯疯颠颠伴舞。导演的原意大概是想说明:这个妈妈与孩子达成了理解和和谐。但是,一个原根本没有用心理解过孩子的母亲,一个有优越感的固执的母亲,能与孩子达成“瞬间理解”吗?这又不是科幻片!导演大叔啊,请遵循一下人物的性格发展好不好?

  电影总是那么不现实。电影里的人总能在影片结束前达成理解,电影里的人也总能在影片结束前被感化,真是太偷懒了,用刚才说过的词说,太没诚意了。生活有这么容易吗?这样拍电影,是骗小孩吗?不对,事实上,小孩往往比大人聪明,应该说:这样拍电影,骗大人吗?可是,那些看似愚蠢的家长,他们其实比猴还精,他们不用骗,他们只选择他们需要的去相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