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经典影评10篇
《负重前行》是一部由Ben Howling / Yolanda Ramke执导,Andy Rodoreda / Ruth Venn / Yolanda Ramke主演的一部惊悚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负重前行》影评(一):《Cargo》观后感
观看过《Cargo》后,感触很多。故事中的父亲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他也让我想到了我的父亲。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但还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父亲总是在我们最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站在我们身后做我们最最坚实的后盾。所以更不用提当我们的世界出现丧尸,只有寥寥几个人类存活下来了,父亲更是我们的保护伞了。我没有丝毫动摇的相信天下所有的父亲都不会在面对尸潮时会抛下自己的孩子。就算父亲不小心被丧尸抓了,变成丧尸了,他也会趁清醒的时候做好完备的准备,以防他失去意识,去吃自己的孩子。短片中的父亲将孩子绑在身后之后,将捡来的肉用棍子支在前方来吸引变成丧尸的自己向前走。父亲,多么亲切的词语,虽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叫的最多的是母亲,但我们心底始终有父亲这座可以依靠的大山。
《负重前行》影评(二):《负重前行》有感
这部电影虽为短片,但处理的非常棒,去掉无用的镜头,完全省略了父亲与母亲争斗的过程,可每个观众都自行脑补了。虽然没有镜头表现,但我们仿佛都亲眼看到父亲拼命与母亲争斗救出了孩子,这就是导演高深之处。 是生存还是毁灭,完全取决于这个男人,这也是显示个人本质的时刻。冷静果断在他的身上完全彰显出来,父亲的责任感坚定了他的信心。在频临死亡的时刻他唯一想到的是让孩子确保安全,能够遇上一个好人收留他。于是行动开始了,他把捡来的动物内脏包裹好,挂在肩上木棒的前端,并且绑住自己的双手,这样就算变成僵尸也会一直前行并不会伤到孩子。他的身体已经变成了一种工具,就像背负希望的诺亚方舟前行不止,直到有人看到身上的气球用子弹把他击倒。 ”My name is Rosie“这是父亲留给孩子最后而且唯一的东西,也许罗西长大后,那些救他的人们会告诉她:有一个男人,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长相我们已经印象模糊了,但他爱你,直到死时他仍在爱你,他就是你的父亲。父爱是伟大的,只是不轻易的表现出来,当你最需要的时候,他会站出来为你挡风遮雨。 这位父亲虽然没能幸存,却利用自己的本能和聪慧达到了最终目的——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相信看了此片,“父爱如山”这句话是那么地深入人心~
《负重前行》影评(三):负重前行。以沉默显张力。
胆小如我,从来不看丧尸类电影,包括很红的行尸走肉。被吸引是因为只有7分钟,很好奇,要怎么通过几分钟来提供强大的父爱的张力。整个短片没有一句对白,只有丧尸的嘶吼、婴儿的啼哭、父亲的呼吸以及悲伤的配乐,而恰恰是应了一句父爱无声吧。正如短片没有一场过于激烈的打斗、没有一场悲愤的恸哭,对妻子的逝去,是剪下妻子贴画的浓浓哀伤,对发现自己已要变异,是沉着冷静与即将泯灭人性的自己的对抗。哪怕即将变异,都为小宝宝找到玩具逗他开心,而气球又不仅仅是为了逗宝宝开心,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哪怕是一枪毙命。最深沉的爱透过一个陌生女子一点点揭开,即将变成丧尸的父亲,用最伟大的亲情击败了泯灭的人性。宝宝绑在身后是为了让自己不要发现,绑在竹杆前的内脏是为了让变成丧尸的自己不断向前,为宝宝找到生存的希望,用皮带捆死的双手,是为了减少攻击力。托着腿地不断前行,听到宝宝声音的那个回头,瞬间打动内心。正如那个小小的气球,所有的一切,那么舒缓地道来,随着哀伤的音乐一点点平静地述说,这便是沉默的父爱。
《负重前行》影评(四):《CARGO》观后感
这一周看了《CARGO》这部短片,我感慨万千。片中的父亲为了孩子用肉挂在自己身前,
防止孩子受伤,而孩子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正和一个吸血鬼在一起。父爱如山,如山般厚重,敦实。或许父爱并没有母爱那样细腻那样无微不至,但父爱同母爱一样可以牺牲,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小时候并不懂这种父爱,和父亲总有一定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理解父亲的用意
父爱不如母爱那样体贴入微,随处可见,他一般是埋在心底,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出来;他的严厉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他会欣然一笑。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 ;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负重前行》影评(五):为爱前行
一直是不敢看丧尸题材的胆小鬼,冲着父爱如山的宣传字眼壮的胆子。
短片没对白,只有些表现细节的音效和略悲伤的配乐。讲述了一个被丧尸妻子咬伤的父亲, 在自己有意识的最后3小时,把孩子送往安全区以存活的故事。
个人觉得短片2个地方的表情让人很揪心,前部分有个男主角抱着孩子亲吻的表情特写,把内心的挣扎感和惊魂未定都体现出来了,中间有个跌倒在地猛抓草的镜头,是人性和兽性的抗争。末尾以安全区某女的视角,把镜头切到装腐肉的蓝袋子、木棍、捆绑双手的皮带,让观众回想方才已经变丧尸眼的男主角踉跄前行的镜头,是男主角为保护孩子的举措,背在背上是为了不让自己发现,用木棍挂肉是为了让自己往前走,绑手是为了减少攻击性(这话多余了),渐渐的就把气氛烘上来了。小BABY的一声哭闹,引得某女返回。揭开婴儿袋的一刹那,看到BABY天真的小脸,不好意思,戳中泪点。
片尾把男主角埋了是歌颂父爱的意思吧。至于走到安全区气球挡在脸前面我表示水平太有限不能理解。反正不影响感情基调。
《负重前行》影评(六):负重前行读后感
《CARGO》,一部时长仅仅七分钟的短片,却堪称澳洲短片电影节佳作。其借助当下火热的丧尸题材,讲述了被丧尸妻子咬伤的丈夫努力保护自己背上的婴儿的故事。
当我看完这部短小的影片,回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要不是在这样一个极端的背景这样一个苛刻的条件,又怎么能够将那些习惯于隐匿在平凡生活中的爱激发出来?那些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那些早已熔铸于我们性格的完善之中,那些从未言表却又真实存在的爱与关怀终于在这样绝望的场景刺激下毫无掩饰地激荡出来。
“MYNAMEISROSIE”
如此纯粹,如此真诚。无论意识是否存在,我对你的爱从未离开;无论生命是否衰败,我对你的爱从未离开。
猛然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负重前行》影评(七):《负重前行》——父爱前行
片中父亲护送孩子的过程中,父亲的机智着实令人钦佩。主要体现在他冷静的分析了处境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在逃跑的过程中也不时透露出父亲对孩子无法自禁的温情。
在我们的人生中父母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们把我们带领到这个世界,并把我们护送到每一个成长阶段,然而每一次与我们挥手作别,距离都会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是因为我们越走越快,而他们却越来越慢了。相比小时候那样的离不开他们,长大后的我们似乎很少腾出时间陪伴他们。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袋子,用来装我们一路上觉得重要的东西,但它的容量是有限的。那么当学业,社交,爱情等等,那么多的东西被塞进袋子之后,我们又不得不从袋子里取出些什么,会是亲情吗?
《负重前行》影评(八):观后感
人们往往热衷于赞颂母爱的伟大,而影片在短短7分钟内就告诉我们,父爱也一样伟大。
虽然被归类为惊悚片,但它其实是带有丧尸元素的温情片。丧尸是没有人性的,没有自主意识,一旦被转变,人就已经失去自我了。正因为丧尸的无情邪恶,在其对立下,人类之间深切真挚的感情才更显珍贵。我敬佩影片中那位父亲的智慧,在发现自己感染之后,仍能理智地规划,为了让即将尸变的自己持续前行,把内脏挂在前面;为了不让别的丧尸或者是尸变的自己伤害孩子,找玩具、系气球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孩子就有希望到达安全区,也许可以躲过一劫了。他所负的重,是不得不杀害自己妻子的罪恶,是自己也要面临尸变、走向死亡的绝望,但他仍要前行,因为背上还承载了最后的希望:那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整部影片甚至没有一句台词,只需要些细节刻画就能让我们都看懂,再配上悲伤音乐的渲染,就能让我们都感动。人类感情本就不需要太多语言,从来都是行动证明一切,父爱更是无言。
《负重前行》影评(九):观《cargo》有感
丧尸类型电影在近些年的电影市场中属于很火爆的题材之一,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类电影视觉效果和故事背景的观赏性很强,但是不止如此,其背后蕴含的有关人类自身发展及灾难前的人性等等东西更能引发思考。 《cargo》是一个七分钟左右的丧尸题材的微电影。男主人公在妻子变成丧尸,又发现自己被感染的情况下,为自己还是婴儿的孩子做了很多能够存活下去的事情,最后变成丧尸,用自己的死亡换来自己孩子的生命。丧尸是毫无头脑,只知道杀寥与感染,他们已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变成丧尸的父亲为了不伤害孩子,在自己前方挂了一袋生肉,并绑住自己的双手。当时,我还在想为什么父亲不在变成丧尸前离开孩子,呢?这样对自己的孩子不是更加安全吗?但是,在深入一想发现,那么小的孩子被抛弃,就等于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一直跟着自己,才有可能遇到未被感染的人类,从而活下来。这就是人类的情感,这就是亲情。当丧尸成为这个世界严重的灾难时,人类会遭受到各种道德以及人性的考验,幸存者可能会陷入孤独黑暗与恐惧甚至是自相残杀,在这个时候看到人类情感的表达,确是如此的震撼,积极的情感在那一刻真的能驱走恐惧,黑暗,孤独。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任何题材的影片都会突出情感表达的原因吧。
《负重前行》影评(十):父爱
影片中的父亲是个伟大的父亲,他在危险中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而是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在得知自己即将丧尸化之后也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坚定的背起自己的孩子寻找生的希望。他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自己去伤害孩子,或许最后自己已经失去了人类的意识,但是本能驱使他不停的前进,或许为了孩子,他一直在与丧尸化作斗争,直到最后倒下的那一刻。我不知道异种人有没有意识,或许只有本能的驱使,或许有他们自己的生存体系,但人类与丧尸化失去人类意识作斗争是非常伟大且艰难的。在影片的最后,人类发现了那个孩子,然后把那个父亲安葬了起来,或许他们也被这个不可思议的毅力震撼,被这样不可思议的父爱震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