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氏451度》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华氏451度》经典影评10篇

2018-02-27 21: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氏451度》经典影评10篇

  《华氏451度》是一部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奥斯卡·威内尔 / 朱莉·克里斯蒂 / 西里尔·库萨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氏451度》影评(一):新浪潮科幻之《华氏451》:人格化的书籍暧昧化的态度

  打分:76/100,★★★★。

  《华氏451》是新浪潮“电影手册派”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于1966年创作的长片。这部电影略显特别:导演本人是法国人,原著小说作者雷·布拉德伯里是美国人,而电影又是由英国公司出品。同时,它还是特吕弗的第一部彩色片。

  本片描绘了一个书籍受到禁止的反乌托邦社会,消防员在片中以清查并焚毁一切书籍为职责故事则围绕一个名叫蒙塔格的消防员展开,讲述了他从焚书到读书到爱书并最终脱逃的历程

  就电影本身而言,《华氏451》并不属于特吕弗最优秀的那批作品,但依然有颇为值得玩味的地方,以下主要说两点。至于电影与原著在剧情细节思想内涵上的异同,本文不作阐述。

  首先是对书籍的人格化表现

  《华氏451度》影评(二):无形者无敌

  没有永远铁板一块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差异决定了在表面统一和同色中,必然存在分歧。压制的落后简单的专制的粗暴的痛苦的,都必定是人们躲避不及的,他们会寻找个体的精神出路,除非这个人只有肉体没有灵魂,只为满足物质需求而填塞,没有精神的追求而延展。

  这是我看《华氏451》的观感。

  促成消防员莫塔格的转变,是与克拉丽丝的交往。克拉丽丝和莫塔格从轻轨下来后,克拉丽丝问莫塔格是否看过自己烧毁的那些书,莫塔格回答没有,并说了三个原因,分别是:看书是被禁止的,没兴趣,有更好的事情做。而更好的事情是什么呢?

  接下来,他和妻子琳达观看了一段可以互动的对话,琳达非常欣喜自己的反应,觉得自己有演员天赋,因为电幕里的人对她的回答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可那是什么样的问题呢?那是不断重复的郑重的仿佛重大考验的具有荣誉色彩类似1+1等于2的问题。她是那样的迟钝,却得到那样的肯定阅读书籍不一定变得开放聪明、反应迅捷,却可以使人们情绪波动、思考、问为什么。正是连贯的“为什么”揭示了本质,照亮了被隐蔽的事实,使更多人聪明起来、计较起来。

  不断偷书回家的莫塔格,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世界,不愿回头,因为现实是如此简单乏味没有乐趣。消防员实质上是思想警察,背弃了自己现实职业的莫塔格,沉溺在自我精神世界的小乐趣中,使他进入更宏大场景体会到现实的悲哀的,是那个自焚的女人

  她的自焚无疑给莫塔格带来巨大的冲击——人竟然可以为了虚无的精神追求如此无畏、如此捐躯——而没有精神追求,人和猪有什么分别呢?自焚也让莫塔格彻底看清了消防员制造的悲剧,对人们的伤害。很多人不了解自己做的事是怎样的卑污,就在于他们没有直观地面对自己制造的恶果的苦难,没有细想那些意见是否有道理,只看到了人们反对他们,没有想人们为什么反对他们。

  警官说小说没有价值,在电影里,莫塔格给出了自己不同想法:每本书背后都是一个人。是啊,每本书都凝聚着一个人的思考、行动,他的——生、老、病、死,她的——酸、甜、苦、辣。

  用焚书坑儒式的方法来钳制思想、谋求人们的绝对平等,似乎是世界通行的做法,统治者希图以此将现实置于苍白简单平等无异议之中,但存在了总归是存在的,书籍只是媒介,思想与文化的传承在于意见的交锋、融合、传扬。那是种远远超出冷酷坚硬现实的软性覆盖,岂是专制、封杀、查禁所能杀灭的?如果每个人的头脑中还有自己的私欲,那么让他(她)成为公有的某种物件就是不可能达成的痴心妄想。让那些不同自由存在、彼此攻讦,难道不是个简单快意的处理方式吗?而现实常常把百家争鸣搞成百家峥嵘。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事情距离自己遥远,但是具有悠久焚书坑儒传统国家限制出版物与焚毁图书有什么差别呢?其实秦朝并不是中国,但是我们习惯上把历史惊天动地的事按在自己头上,即便这事并不光彩

  这部影片主旨出现在克拉丽丝家被突查后,其邻居若无其事地对莫塔格说明了一个现象喜欢看书的人家没有电视——他们有自己的信息来源,不再接受单级信息源的操弄,而不看书的人家都有天线,都看中央台。

  当局一方面焚烧图书、抓捕看书的人,一方面用红色宣传车和莫塔格“被杀”恐吓民众。包括警官对莫塔格说的“加强团体精神、组织娱乐”,“让他们继续忙着,也让他们开心,那是问题所在”。这些所有呈现了纳粹的特征

  影片结尾是很牛叉的写意。一群被现实放逐的人们生活在自己的伊甸园里,尽管环境艰苦,但是他们可以从容地按照小说中的人物命名自己、虚拟自己的生活,而不必担心打压和人身安全,这算是对现实的嘲讽与反抗吧。一个叔叔在去世前教侄子背诵下来一篇小说,正说明了思想是看不见、抓不住、打不压、杀不灭的观念传承,它附着在图书上,图书只是媒介——它形式上的存灭并不重要的。

  我一直收藏着《读书的艺术封面的话,放在这里作为结尾我想是合适的——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他的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自己这个身体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

  http://www.heisixiang.net/nothing-to-be-caught-such-as-thought-over-fahrenheit-451-is-powerful/

  《华氏451度》影评(三):魅力更多来自原著小说

  很喜欢,想法很好,尤其是最后Book People的意象实在让人动容,但整体感觉电影的魅力更多来自原著小说,电影本身反而显得平板了一些。没看过小说,只是主观感觉。尤其最后Montag烧死消防队长的时候,我觉得实在太过了,其实都一样受害者嘛。但看了一篇原著小说的评论才有了新发现,以下是引文:

  “让我迫不及待要提及的是另一个人物:消防队长毕缇。要是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小说中出现的最大反派。在开始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曾经沧海的老手,后来逐渐显露出猎犬一样嗅觉,原本属下的思想问题他一个消防队长是不用操心的,但是小说里的消防队长大概都是特务头子一类的职务,因此他的眼神永远是那么诡秘。他几乎在第一时间内就洞察了蒙泰戈的思想变化,并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在后来此人露出了他的狰狞之处。当蒙泰戈向邻居暴露了私藏的书籍之后,蒙泰戈的妻子因为恐惧告发了丈夫意识混乱的蒙泰戈随着消防队又一次出发,然而这次的目标却是他自己的房子及书。毕缇要让蒙泰戈亲手点火,要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因为书籍而被焚毁,然后将他送往当局。这何其残忍。如果这样事情就结束了,那么消防队长这个人物可谓以一贯之,成为小说中的经典反派就是板上钉钉,然而这个人在这里出现了奇怪的反复。蒙泰戈手上的喷火枪是毕缇给他的,屋子化为灰烬之后,又迟迟不逮捕蒙泰戈,而是站在他对面和他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直到蒙泰戈走过神来,很本能地对其扣动了火舌。蒙泰戈在后来的逃亡途中顿悟:队长大概是要自杀。这不由得使人回想起毕缇先前对蒙泰戈作的那些思想工作,他说的那些话,他那些观点,这证明他早就开始暗自思考了。甚至也可能,他早就开始私藏书籍并偷偷阅读过很多了。不管他有多么大的说服力(蒙泰戈就害怕他的说服力,视为蛊惑),毕缇最后的行为表明,可能是书籍获胜了。”

  (出处: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6-8-17/1396549.shtml)

  回过头来想,不太记得电影里是不是有小说中那样关于队长自杀意图的伏笔了,再看一遍。

  《华氏451度》影评(四):现在就是未来世界

  在未来世界,书籍被认为是禁书。消防员不是灭火,而是纵火烧书。

  但仍然有一部分人读书,成为一部“书籍”。他们为了书籍的传承,逃离正常社会来到深山野林。老一辈的口述年轻一辈,就是为了在黑暗时代,书籍不会灭亡,等到再被印刷的那一天。

  而我们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未来世界”,没有人烧书,但我们却可以看到一家家书店的倒闭。我们不会见书色变,但也很少会去翻开这本书。电影中的人们因为强制规定所以不去读书,现在的我们因为科技带来的世界太精彩而放下了书。书籍这种温水煮青蛙一般的死法,比强制性的烧书还要可怕

  但就像电影中仍有人在读书,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读书。即使纸质书籍的作用功能大多可以被替代,它始终是文明的载体,是我们智慧的结晶;所以即使书籍不能给我们带来荣华富贵、带来权力地位,甚至有时候读书会让人“愁眉苦脸”。我笃定它会一直存在。不管多么黑暗的时代,都会有人在读“书”。

  《华氏451度》影评(五):书籍与病态

  由于没看过原作,虽然电影版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新浪潮3巨将之一的特吕弗,但仍极有可能产生了转译的误读,“语言一开口便撒谎”,何况二度转译成电影?我关心的是一个突然在今天的观看中得到的新的突发想象,不仅是单纯凭空的想象,而是派生的想象——从电影中叙述的故事模型派生的一点思考:书籍与疾病

  如Evgenli Bauer的默片The dying Swan所说的, “A sardonic critic into popular obsession with death and its morbid tendencies include dreamlike sequence"。这一默片中表现得对死亡和哥特式病态幻想形象会让我们21世纪人类感到无比熟悉,我们不正是在无数故作忧郁努力悲伤青春不良导向中成长一代吗?难道我们真的有如此多的悲伤,的确能谱写哥特式的天鹅挽歌么?

  正如对死亡文化的特殊爱好一样,对书籍的特殊癖好也是我们人类文化社会里的一个常见现象。我们对今天的那些书痴、书呆子有着大量的认识,为什么人竟会如此热爱书籍?对书籍的热爱与对死亡的热爱有没有类似的起源上的共同特征(如果不敢说他们本身有着共性的话)?

  简单说一下电影的情况:消防员Montage开始背书吸引,开始违背自己的职业。最后他逃到了他红颜知己(也是一个抗拒社会压力秘密造反派,这类女性形象几乎成了所有反乌托邦文学必要)告诉他的野外山林,那里有许多逃离迫害的人,他们热爱书,于是背诵着各种书,为了让他们不至失传……一代一代背着书,而且每个人专门背自己的那本(父传子、叔传侄)。

  这里则是一个让人恐惧的另一番景象,丝毫不能引起人对书籍的好感,以至于我觉得特吕弗是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制造一个反对文本的景象:书籍竟然如此、果真、的确这么病态,让人不自觉地愿意去继承书籍,去背诵,哪怕根本理解,哪怕是世袭的背诵他们。一个叔叔在死前,仍要教他的侄子背君主论,而小孩子也傻呵呵地接受了这个规矩——虽然他们是社会迫害的受难者,但是他们也自成体系地形成了自己的规范:必须背书,把书籍传承下去。

  这样的景象不得不让人想起另一种恐怖政权,它并不比那个要消灭所有书籍的社会更和蔼,相反,他以知识名义要让所有的成员受苦,而他们却以为这是他们的十字架……这样的文明是卢梭所感到战栗的,他必然要从日内瓦冰冷的坟头里再写一次《艾米尔》。

  Fahrenheit451的问题是普遍的,尤其在知识万岁的教育之下的当今专业化社会里,fahrenheit451几乎同时博得了所有小资、小知识分子、小左派的无限青睐和赞赏,然而并没有多少人对这本书所原本想传达的旨意感到恶心。Homo Clausus, 封闭的石像人,正是所谓的爱书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不知道生命的本质形态是他们所厌恶的庸俗和赤裸,然而封闭人并不是自己使自己封闭的,如果他们能这样做,那么封闭人的自在完全是可能的了,很可惜,封闭人的自恋也不得不通过整个文化来生产出来。专业分工并没有在预想中为人们带来社会团结,而是在行动上的团结之上,将个人孤立到工具性客体上——书也完全成为工具性客体。而且这个对象不但没有像黑格尔(也许只是福山眼中的黑格尔,whatever)预料的那样,它没有成为奴隶从中发现自我力量并以此反抗主人被动性来源,而是完全将奴隶变成更低级的主人-奴隶,因为奴隶此刻不是在和另一个主体交往,而是一个工具,奴隶的自我意识不可能脱离工具性。

  书籍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在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文化中,都不能让人避免成为更低级的奴隶,这些封闭的奴隶一时间失去了创造力、爱、肉体、信仰、基督、意志,而成为了历史和抽象的虚无主义者。也许只有一种东西能让他们不成为虚无主义者,那就是对书籍的病态信仰,在Fahrenheit 451里,这些奴隶必须用背书的方式强迫自己继承“知识是高贵的”这一虚假意识形态,他们并不比“知识是致命的”这一意识形态更深刻。

  于是,Fahrenheit451里的反面角色(消防队长,被主人公Montage杀掉,也更能反映出一个爱书的人能如此病态地不顾具体人性而杀死一个个体,仅仅因为他们的意识形态是对立的)反倒让人更加觉得有其深意。他在一次焚书前对主人公Montage说:“书里什么都没有,真的。看这些小说,里面的人都不存在,但是却让读书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不开心,让他们想过一种根本不可能的生活。哲学,比小说更差劲,他总说:我是正确的,其他人都是白痴,总在说着同一件事情,这个世纪它在说决定论,下个世纪一下又变成自由意志,只是流行而已,就像裙子款式的流行一样。回忆录,日记,只不过是作者有了一点写字的冲动,他们写了一两本书以后,由于空虚、想与众不同,就开始写回忆录……”。由于原作不可避免的价值倾向,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幼稚和偏激,但是完全不妨碍另一种更高的解读:书籍是对人的病态异化。

  《华氏451度》影评(六):万物皆可烧

  华氏451,纸质印刷品燃烧的温度。在雷·布拉伯利的同名小说里,也是自由燃烧的点。

  楚浮改编的这部小说里,未来的某个年代,消防员们不再灭火,而是发现书本,将他们付诸以火,因为书本带给人烦恼。不读书的人们只看电视,看图片,会不记得很多事情。消防员Mantog在一次行动后,遇到Clarisse,一个酷似他妻子的女孩(同一个人主演),被问到你看过那些被你烧的书么?绝对的好公民Mantog当然不会去做被禁止的事情,可在遇到Clarisse时,他已经被点燃。

  我发现不以楚浮为偶像是件正确的事情,这部片子的力量,在我看来,完全属于布拉伯利。华氏451,它让我想起奥威尔的1984,在两者的世界里,自由都不属于大众。

  但电影最后Book People的存在,让我们看见,自由终将燃烧,烧掉一切控制。

  《华氏451度》影评(七):遗憾

  啊,爱人,愿我们

  彼此真诚!因为世界虽然

  在我们面前展开如梦幻的国度,

  那么多彩、美丽而新鲜,

  实际上却没有欢乐,没有爱和光明,

  没有肯定,没有和平,没有对痛苦的救助;

  我们犹如身处黑暗笼罩的旷野,

  斗争和逃跑交织成一片混乱与惊怖,

  无知的军队在黑夜中互相冲突。

  ——摘自《华氏451》(重庆出版社)

  这首在电影里也出现的诗,其实是全剧的注脚。基本上说清楚了故事内容。

  坦白说,小说比电影牛逼多了。毕竟人的脑袋里面可以天马行空,可是电影技术可不能由着人胡来。所以看完了这部电影,我郁闷ING。

  首先,楚弗把刚满17岁小女孩克拉丽丝改成了20岁,这样戏更有冲突性了——女演员都是一个人嘛,可是克拉丽丝略带少女综合症的性格就完全改变了,变成了坚强的“反恐怖斗士”。她原本的奇思妙想变成了预言先知似的启蒙老师(她在剧中真的是小学老师,被开除的那种),比原书下了个层次……

  其次,技术限制了思想表达。最主要的不满意是书的最后高潮部分蒙泰戈跑路惊险迭起命悬一线,在影片中变成了轻描淡写。男主角找到了BOOK PEOPLE也太简单了,导演逗我们玩儿呢。特别是来自《巴斯克维尔猎犬》意向的巨大敏捷的机器猎狗都没有出现——我哭~~~

  再次,淡化了绝望的爱情。书中最后蒙泰戈在城市灭亡时猛然想起了他和妻子初次见面的地方,其实是男主角找回了心。影片中就不明不白的和他老婆分开了,反正不差,身边还有个一模一样的克拉丽丝。而且他老婆很神奇的在出走的衣箱里也装了本书——着就匪夷所思了,她是怕啊还是不怕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其实导演说的和原作者说的不是一回事儿。不过改编么,导演喜欢怎样就怎样吧。不管怎么说,茫茫白雪中行走着的书人们还是给了影片一个大升华,着实能感动人。

  《华氏451度》影评(八):不讀書的城市

  Fahrenheit 451,恰好是書會被燒成灰的溫度。有一群叫做Fireman的人,工作不是滅火,而是搜書、然後焚書,以及逮捕看書的人。所以這個城市不讀書,不印書,只讀圖、看同一個電視台。居住在那裡的人吃各種藥片,藥片的名字也只有“紅色6號”之類。

  Montag的職業便是fireman,擅長焚書。直到被人問:你有沒有看過你所燒的書?他才開始嘗試去偷偷藏起書閱讀。妻子卻受不了,而舉報了他。

  Montag說,他要把書藏進每一個fireman的家中,然後舉報他們。如此一來,System will kill itself。可,他的藏書被妻子舉報了,只能逃到遙遠的小村。那裡的人自覺地燒書,用背書的形式記住。

  每一個人的都是一本書,他們等有一天書籍可以被出版,就背下來。口口相傳。

  《华氏451度》影评(九):读书越多越反动——观《华氏451度》【转】

  非本人写的,看到这篇评论不错就转了上来。

  当年写论文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这么一篇文章:《华氏451.2度,互联网在燃烧吗?》这是攻击网络新闻审查的。后来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来源于一本非常有名的电影:《华氏451度》,我于是找来看了一下。

  这是一部类似政治寓言的电影,所以自然很对我的胃口。故事发生在一个不知道时代和地域的城市,这显然是为了暗示一种普遍性。主人公莫塔格供职于该市的消防队——他们的工作不是扑火,而是纵火——四处查找市民藏匿的书籍,然后焚烧掉。而“华氏451度”,正是纸质印刷品的燃点。

  这支消防队实际上进行一种“使文盲化”的头脑灭火工作,但是这些消防队员本身往往阅书甚多,尤其是他们的队长,对文学、历史、哲学都有不俗的造诣。但是他却极其反对市民拥有图书并阅读它们,理由是那些虚构的情节会让市民陷于幸福的憧憬,然后因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沮丧。换言之,市民应该只看到现状,并满足于现状。再换言之,市民只应该获得以他为代表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不容易受毒害的人所给予的信息。这种论调,我们是多么的熟悉啊。

  莫塔格是这列僵尸组成的刽子手队伍中能够独立思考的一个,并且他也不是那么凶残。他在每天上下班搭乘的列车上结识了住在他家附近的克拉丽思,这位美丽又大方的女孩多次向他表达了看书给人带来的愉悦,这最终促使莫塔格开始截留查抄到的书本,并在深夜悄悄翻阅。莫塔格的变化引起了他妻子的极度不安,她担心因私藏书本引发的灭顶之灾,所以她希望莫塔格作出决断,“要么选择我,要么选择书。”

  然而莫塔格已经被书深深吸引了,不久之前一位老太太在被查到私藏书籍时以身殉书的壮烈举动让他更加坚定了对书籍的热爱。这让他的妻子最终选择了举报。

  又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莫塔格惊恐的发现车子竟然停在了自己家门口,队长诡异的笑容预示了不安。妻子早已离他而去,绝望的莫塔格夺过了焚书用的火焰喷射器,指向了队长和同事,然后仓惶逃窜。

  克拉丽思又出现了,原来她是地下秘密读书会的一员。在她的帮助下,莫塔格逃到了他们中间。这个读书会对抗消防队洗脑的办法就是把书背下来,藏在脑子里。所以他们介绍自己的时候,名字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莫塔格就在这样的团体中生活了下来,并且,他也开始了把自己变成一本书的行动。这个团体人数并不很多,能背出的书籍也很有限,但是他们不论冬夏,却在虔诚的进行这此类艰苦卓绝的工程,影片到此嘎然而止,只把无尽的猜测留给了观众。

  谈到焚书,我国是富有经验和荣耀的。秦始皇拍拍闹勺,就烧了很多书,当时的读书人除了偷偷把竹简砌到墙里,也选择了背诵这个艰苦的办法。再过了两千年,我们的红太阳也发出了远高于华氏451度的热力,而此时蹲在牛棚里的马寅初连嗑牙都会被举报为“仇恨共产主义”,想要找本书边看边背实在是不可能了。

  我相信在《华氏451度》中,书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意义的对象罢了。在独裁与专制的时代,统治者豢养的消防队的职责,是扑灭人民头脑中任何能激起聪慧与斗志的因素,然后才能从他们身上获得顺从与依赖。最后请看这么一张影片截图,当莫塔格烧死了消防队长并逃脱之后不久,他在地下读书会的电视机里就看到了官方发布的已经成功击毙莫塔格的录像,正义又一次战胜了邪恶,老百姓们山呼万岁。

  写到这里,怎么能不想起主席的名言呢,“读书越多越反动!”看来真的有点道理。

  2006-5-23

  《华氏451度》影评(十):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书呆子

  本来只存在于书中的社会,被搬到荧幕上,托导演的努力,还算不错的。

  有的人会问,他们选择成为那一本书,变成bookman,是否同意作者的想法,才去背的。这点完全可以从片中找到答案。比如傲慢与偏见两兄弟,比如男主可以烧掉其他的书,但是一定要保留那一本爱伦 坡的书,最后并开始背诵。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那个人。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在世时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其作品形式精致、语言优美、内容多样,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进而也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依赖写作谋生的知名美国作家,从而导致贫困潦倒。

  为了纪念这个人,还特地拍了一部美剧,《杀手信徒》。

  一个消防队的未来之星,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前途,抛弃妻子,甚至企图dian fu社会zhi du?因为他遇到了知音——爱伦 坡。男主角其实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主流社会领袖的条件,如果能够保持正常的思维,而不是被遇到知音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完全可以潜移默化改变社会风气。然而他的知音确实那个人。所以他选择了更冒险的做法,以为消灭了准备退休的消防队队长,就能改变制度。然而他错了,他甚至看到了自己的灭亡。他有很好的想法,但是需要有人指引的时候,没有一本书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像需要一个人告诉他,不是简单的保存书,而是要把书记在心里,变成一本书。

  最后,他成了一个合格的书呆子;他本可以改变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