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何去何从》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何去何从》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01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何去何从》经典观后感10篇

  《何去何从》是一部由关晶执导,中泉英雄 / 漆子美 / 李婳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去何从》观后感(一):扭曲的价值观

  看完所谓的预告和简介,我真是服了中国导演了。

  这种所谓的价值观,我倒是可以改下:

  比如一个女性被人强奸了,结果某人对被害的女性说,强奸是对人性的摧残,在强奸面前既没有胜利失败,只有强奸者与被害者的毁灭与伤害,所以,要求其被害女性要宽恕强奸犯。。告诉被害者假如她告发那个强奸者,那么强奸者就会被抓起来坐牢,你知道这样会毁灭一个家庭嘛?会毁掉一个人一生嘛?

  也许只是年少无知冲动,或者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看黄书啦,黄色电影了,或者就是因为社会的性压抑啦,他没有工作有钱小姐啦,哪怕就是有意的,但是只要他表示悔改,你就应该原谅他。

  原谅加害者,以显示你的仁慈心胸。。

  被害者追究加害者只是增加双方仇恨,只是两者互相伤害而已。。。。

  凡是宣扬这种观点的,大家最好离开他远点,避免此人被雷劈的时候,有波及。

  这种原本就是被害者或者被害者的后代,却当自己是第三方中立的装圣母,要求被害者原谅加害者,找各种理由推卸加害者的责任,这种人除了是加害者的另一种含义的同伙之外,就是在吃被害者的人血馒头

  而这个导演就是在吃3500万冤魂的人血馒头。。

  我只能说,拍这种片子宣扬这种观点的导演,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看看苍天饶过谁。。看看韩国的《鬼乡》再看看这部片子。

  我只能说,导演,去年买了个表。。。。

  《何去何从》观后感(二):《何去何从》:人性摧残下的生无可恋

  没有经过战争的一代人如何呈现战争?战争对人性有怎样的摧残?《何去何从》,一部从人性角度揭露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造成的戕害,警告世人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战争里,到处明枪暗箭,躲都躲不及,但是影片中的女一号樱子、女二号凤莲、男一号石桥都是主动求死。缘何?

  女一号樱子选择了割腕自杀。作为男一号石桥的妻子,在影片中戏份很少也没有一句台词,所有的情绪都通过眼神表情肢体语言方式,都是情绪饱满内心戏。樱子的经历变换起伏很大,从恋爱的甜蜜新婚喜悦,到后来沦为慰安妇的麻木,到在慰安棚里见到自己丈夫痛苦,再到挣扎后的选择死忙,她诠释了一位战争中的普通平民妻子的痛苦。对丈夫的思念支撑她跑到中国,没想到被自己的“帝国”骗做慰安妇,每天遭受自己日本同胞的非人蹂躏,后来的确是见到了丈夫,但见到之日便是生命结束之时。爱而不得,在爱的人面前尊严尽失。纵然他不嫌不弃,我何以心安?爱何以继续?无爱便无生。

  女二号凤莲逮着机会就抓着刺刀刺向自己的咽喉。凤莲,山旺的妻子,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救了石桥,但他不知石桥就是捅了自己丈夫一刀的“日本子”,在丈夫逃回家里见到石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之时,她都将信将疑。在村子被日本兵洗礼中,她的丈夫被杀死在她面前,她和其他村妇被拉到日本兵营做慰安妇。当石桥想来想放她一条生路时,她却没有活下去的信心,目中无神地求死:“杀了我!杀了我!”抓住刺刀刺向自己的咽喉,一了百了。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善良单纯,她干净世界让战争打得七荤八素,超出了她承受的范围男人死了、家没了,赖活不如好死,有气节的传统妇人怎能苟且于世?

  男一号石桥刺杀自己。石桥君,由主演《南京!南京!》的中泉英雄扮演,是演技魅力兼具的日本演员。战争前,他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日本美术老师,刚刚和娇媚的未婚妻举行了婚礼,就被召入伍来到中国。一心想坚持活下来回日本和心爱的妻子团聚,求生之心让他受伤后换上了中国伤亡士兵衣服,被凤莲所救,得到悉心照顾,并被全村人尊为“英雄”。但当山旺回村他的身份就揭开,被善良老村长放了一条生路,回到兵营一直忍受羞辱,因为他有活下去的信念,有战后回国和妻子团聚的念想。因公务去给慰安妇送慰安袋,看到了慰安棚里衣不蔽体的爱妻,一个男人精神防线被几近击垮,他一直隐忍活下来的那条线似乎断了,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他去跪求原来的朋友现在的上司他的妻子送回国内。男儿膝下有黄金,他为心上人下跪。却没想到妻子已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来祭奠他们回不去的过去。丧妻之痛让他只能靠醉酒苟且,无意发现了慰安棚里的救命恩人凤莲。本想去解救她,却助她去了天堂

  哀大莫过于心死,他心爱的女人死了,救他的恩人也死了,这两个善良的女人都在罪恶的慰安棚被糟践,酒壮英雄胆让他奋而开杀,他从慰安棚杀到日本兵营,像一头疯了的野兽,他再也不用战战兢兢地活着,再也不想对旁边人低眉顺眼,从不敢刺向山旺、到杀红了眼大开杀戒,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了。战争意义何在?我们将何去何从?他茫然,更无望了。在他刺向自己的时候甚至没有去想一下他从未谋面的女儿,不是没有父爱,入伍前他还摸着妻子的腹部:“不管男孩女孩,只要健康。”的确是无情的战争,已然使其人格分裂到不正常状态

  影片底色是19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整个影片色调陈旧,但是有兵营里以刀枪为代表的冷色调和村庄里大红棉袄为代表的暖色调。是基于《满州出征日记》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但有很多巧合之处,比如石桥就是刺伤山旺的人、他又被山旺的妻子救了、又被派去送慰安袋、在慰安棚发现了妻子、发现了恩人等等,关导介绍:“事情都是真实的,只是为了艺术表现力,设置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大概就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体现,让表现手法上更有厚重感,给观众的心灵视觉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震撼

  ------转自长发披肩的茶花女

  《何去何从》观后感(三):浮生若梦,何去何从?

  一个在日本过得安逸自在气质非凡的男画家,刚刚娶到了心爱的美丽的妻子,却在新婚燕尔的时候被迫“效力”天皇,知道自己做了父亲后马上离开妻子和宝宝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抢杀掠夺成了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新工作,石桥先生内心无比痛苦,无时无刻不思念远方的太太。在这种杀戮工作不适被淘汰的过程中,对生的本能渴求和对太太的牵挂使石桥换上中国人的衣服,选择逃生,遇见了一群好心的唐山村民,并逐渐产生感情,而这个时候又面临村民的不信任,再次回归鬼子队伍,而这次他却再不是那个可以上战场的士兵,这一切对于石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梦。

  大特写交代人物,全景交代环境。整个影片中规中矩,虽然选择了全新的视角铸造故事,但拍摄方式和手段却是中规中矩,颇有模仿第五代导演构图的风范。大特写把石桥、凤莲、花儿以及村民们表达的尤其契合环境,皴红了的脸、带些灰尘皮肤,但眼睛却透着一股水灵灵的清澈,把人物最本真的外在形象表达的惟妙惟俏。对凤莲家整个院子以及村子环境的全景交代,让人觉得这就是最让人感觉踏实舒服的农村。色彩上,凤莲和花儿的大红花棉袄,在灰漆漆的村民里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种美让人感到清澈干净,让人不自觉卸下防备。院子里棕黑色桌子,青灰色墙壁还挂着黄澄澄的玉米,没错,这就是生活,那个时候最朴实无辜的村民的生活。

  故事是一个让人无比佩服的好故事,独特的视角让人不自觉称赞叫好。上半段石桥在村子里的故事着实令人惊喜,始终给观众藏着一个秘密戏剧矛盾冲突点一直压着压着压着,让观众打破一种预设再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故事情境,使观众情绪一直驻扎在这种打破重建再打破的环境,最后“哦,对!就是这样。”的快感循环中。随着文本呈现叙述故事的时间推进,真相渐渐被表达出来,石桥再次回到鬼子队伍,一系列摧毁观众三观,引发同情意想不到一件又一件发生,不自觉让人开始对这种语言所牵引,观众的固有思维模式控制,待故事发展到一个高潮刚刚舒缓另一个高潮孑然而起的时候,观众不自觉开始怀疑文本的真实性,这个时候故事开始让观众感觉有点扯,被燃起的感动同情等一系列感性行为似乎成了导演催化观众感情的招数,太夸张的高潮部分跌宕起伏,让人感觉有点像坐了好几次过山车,激动刺激背后是些许想要发呕的冲动。

  视角的独特性和小成本商业本质要求这种电影走实验电影的路子,市场电影节获奖的营销方式确实顺应了产业趋势,但对于国内市场来讲,立意这么独特人情味这么浓厚的艺术片排片量少得可怜的确令人遗憾和心疼,虽然获得奖项,但在国内院线以及对国内观众的影响力过于微小,一个最该让中国人去感受体会的电影没有起到更大的作用,除了惋惜没有别的词来形容自己对这件事的低落情绪。但是国外的电影节对此类题材极为感兴趣,拍摄方式又这么“中国”,这确实让人感到些许欣慰。还是那句话,故事立意已经徘徊于主旋律抗日电影之外了,相异于同类话题主流的商业和记录片,如果在这种故事下以一种新的视听语法或新的类型出现,是不是会更好?

  浮生若梦,何去何从?石桥先生在逼迫下成为一个杀人狂后,更不知道自己该走向哪里。

  《何去何从》观后感(四):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小成本电影《何去何从》是由关晶执导的一部反战题材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冀东地区悲情故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画家石桥贤太郎,新婚不久被迫应征参加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一心想活下来的他在一次惨烈战斗中受了重伤,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穿上了中国阵亡士兵的衣服,被村民凤莲所救并被村民们当成抗日英雄悉心照料,百般敬佩。石桥为了能活下去只好装作哑巴待在村子里。日子天天过去,石桥对善良的村民们渐渐产生了感情。然而好景不长,从日军手下逃出来的凤莲的男人认出了石桥,导致他身份暴露。当他逃回到日本军营后,日本军官却称他为帝国的耻辱,他为了再见到自己的妻子,每天都忍受着其他日本兵的羞辱,后来,在亲眼见证自己的妻子和恩人凤莲自杀后,他在战争面前也彻底迷失了人生,到底该如何选择,他该何去何从?

  影片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具有悲剧命运女子,她们都与石桥有着密切联系。第一个悲剧是石桥的妻子樱子。为了能见到丈夫而被骗到中国做随军慰问妇,偶然发现了她的石桥几近崩溃,然而心如死灰的樱子再无颜面对丈夫,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时的大俯拍镜头展现出石桥内心的第一次绝望。新婚时的甜蜜,分开时的不舍,做慰安妇时的麻木,以及重逢后的崩溃等,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刻画地入木三分。另一个悲剧女子则是石桥的恩人凤莲。凤莲亲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和村民们被日军杀害,自己也遭到日军的侮辱,于是当石桥想要救她出去时,绝望的她觉得自己没有再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毅然决然的抓住刺刀刺向自己的咽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凤莲的死亡也是直接导致石桥精神崩溃的爆发点,他像疯了一样挥舞着匕首大开杀戒,但在少佐的一声吼叫中,石桥似乎清醒了过来——自己明明是个日本人,却为了中国人在杀害自己的同胞。可是,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影片作为一部反战题材,并不同于以往抗日影片的固有模式,而是选择以侵略者的视角去看待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反而更能引发观众对人性,战争的思考。影片的结尾处石桥在痛苦的折磨中选择自杀,进一步升华了反战的主题。所以石桥更是悲剧的。战争的残酷并没有磨灭他善良的人性,然而这种善良却把他束缚在了“何去何从”的枷锁中,逃脱不了这个枷锁,便只能以死亡的方式来解脱。影片以此种方式结尾,也未免不能不算做一个能让观众反思历史,正视现实的方式吧!

  《何去何从》观后感(五):《何去何从》:不一样的战争视角,不一样的人性彷徨(图)

  看了电影《何去何从》,我有些话不得不说。

  对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的痛恨是融入血液深入骨髓的。那一行行血泪史更是难以忘却:1937年7月7日,日寇于北平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其实,日本侵略者早在1895年之前已对我们虎视眈眈,那场甲午海战惨烈震惊中外。对于侵华,在卢沟桥事变之前,他们就开始摩拳擦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与1935年的“华北事变”,无不揭露着他们的狼子野心!依然是1937年,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于是中国人民打响了“淞沪会战”。依然是1937年,太原会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抗战的首次重大胜利的代价也是极为沉重的,忻口之战就有10万将士壮烈殉国啊!依然是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

  据统计,从1937—1945年8月15日的8年里,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5620多亿美元。然而,在日本侵略者投降时,中国人民却免除了日军的战争赔偿,我们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但我们更同情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

  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我们拍过太多的抗战电影和抗战连续剧。这些连续剧和电影都是差不多的风格,鬼子是恶毒而泯灭人性的,中国人是宁死不屈战无不胜的。今天我去电影院刚看了一部由关晶执导,中泉英雄、漆子美、李婳、王曦等人主演的反战题材影片《何去何从》。这部电影的全新视角让我的内心承受了不小的震撼力。一部来自日本兵的反思——影片借由一个普通日本士兵的视角还原讲述了当年那段历史往事,让我们无不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

  有一个画面,我印象深刻——冷冽灰色,火药烟雾缭绕,烽火不绝,尘埃连天,让我也仿佛置身于战事现场,底部布满长且锋利的尖刀……这时主人公以蜷缩的姿态伴随着散落的石块,正往下不断坠落,似乎下一秒就要被尖锐的刺刀刺死!这样的强烈视觉冲击配合悲情的情节让我们整场电影都处在紧皱眉头的压力感之下,整个放映厅都是鸦雀无声的。《何去何从》的故事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冀东地区,他本是美术老师,刚和自己的爱妻结婚,但被迫应征入伍。在一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全军覆没,只有一心想活下来的石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换上中国士兵的衣服,被一个中国村妇当成哑巴战争英雄救活。后来,石桥回到日本兵营,被当成是皇军的耻辱。石桥的妻子被骗来当慰安妇,两人无意碰面后妻子自杀,石桥近乎崩溃。最后,救他的村民被日本兵血洗,救他的村妇遭受凌辱,解救无果的石桥精神恍惚,和同类拼杀,最后自杀。

  《何去何从》观后感(六):《何去何从》:错位迷途路,以血铭记史

  战争满足过,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只是处于战争金字塔尖的永远只是少数派,当芸芸众生被历史洪流裹挟进战争之中,他们的命运就已经开始身不由己,最终何去何从成为未解之谜,恰如身处错位历史中的错位者石桥贤太郎。

  《何去何从》的扑面袭来,不期然,却热烈,不冷静,却深刻……从上世纪30年代侵华日本兵石桥记录的《满洲出征日记》走出来,还原一段发生在冀东地区的悲情历史,战争的错位引发个体的错位,进而引发群体的错位,最终将人性的错位送上一条未卜之路。

  《何去何从》观后感(七):《何去何从》:战争,从来都是强者的自警

  在天气阴冷、北风凛冽的日子里观看电影《何去何从》,心情份外沉重。战火纷飞的年代,枪林弹雨、血性杀戮令人绝望;更让人绝望的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让人们所有美好的希望全部破灭,甚至丧失人心和人性,变成行尸走肉甚至是战争血刃,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何去何从》观后感(八):一个演鬼子的日本人在中国走红是一种文化畸形

  这个电影很好笑,主要因为一句话,“影片改编于真实日本士兵遗留日记”。你当老纸三岁小孩呢,只不过由几段文字然后添油加醋YY出来的抗日神剧罢了。鬼子被招安成为八路打鬼子的事历史上不是没有,在杨勇将军烽火战梁山的年代,就曾经有日本炮兵被俘虏臣服来协助抗日。但本片的BUG满满,处处把观众当傻子,实在不能忍!

  国产抗日神剧每每打着反思战争与人性的旗号大卖狗血,不独无法让人反思,反让人自我麻醉,以为我们强大无敌,“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最近看了德国的反思二战影片《我们的父辈》,就更觉得国内这些炮制抗日神剧的人都是打着爱国的旗号发国难财的渣渣,战争真来了,很难相信这些人不会成为卖国贼。

  一个演鬼子的日本人在中国走红是一种文化畸形。是可悲又可笑的事情。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原因不言自明。

  《何去何从》观后感(九):《何去何从》:不一样的战争视角,不一样的人性彷徨(图)

  看了电影《何去何从》,我有些话不得不说。

  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我们拍过太多的抗战电影和抗战连续剧。这些连续剧和电影都是差不多的风格,鬼子是恶毒而泯灭人性的,中国人是宁死不屈战无不胜的。今天我去电影院刚看了一部由关晶执导,中泉英雄、漆子美、李婳、王曦等人主演的反战题材影片《何去何从》。这部电影的全新视角让我的内心承受了不小的震撼力。一部来自日本兵的反思——影片借由一个普通日本士兵的视角还原讲述了当年那段历史往事,让我们无不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

  有一个画面,我印象深刻——冷冽灰色,火药烟雾缭绕,烽火不绝,尘埃连天,让我也仿佛置身于战事现场,底部布满长且锋利的尖刀……这时主人公以蜷缩的姿态伴随着散落的石块,正往下不断坠落,似乎下一秒就要被尖锐的刺刀刺死!这样的强烈视觉冲击配合悲情的情节让我们整场电影都处在紧皱眉头的压力感之下,整个放映厅都是鸦雀无声的。《何去何从》的故事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冀东地区,他本是美术老师,刚和自己的爱妻结婚,但被迫应征入伍。在一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全军覆没,只有一心想活下来的石桥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换上中国士兵的衣服,被一个中国村妇当成哑巴战争英雄救活。后来,石桥回到日本兵营,被当成是皇军的耻辱。石桥的妻子被骗来当慰安妇,两人无意碰面后妻子自杀,石桥近乎崩溃。最后,救他的村民被日本兵血洗,救他的村妇遭受凌辱,解救无果的石桥精神恍惚,和同类拼杀,最后自杀。

  lt;图片1>

  《何去何从》取材自一本真实的“日本兵日记”,河北迁西发现了当年侵华日军石桥于昭和七至八年即(1932年-1933年)写的《满洲出征日记》。以侵略方普通士兵的日记为真实素材拍摄的这部《何去何从》是如此的独一无二,独特视角下呈现的独特故事也是发人深省的,今天看了,我对这场战争有了些更深刻的认识。难怪,在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何去何从》作为优秀反战影片入围联合国教科文费里尼奖,这也是中国本土电影第一次入围费里尼奖。战争,对受侵略方是悲情,对于侵略方也是悲情。中国人对于侵略者是抗战到底,对于其人民却不计前嫌——我们免除了日军的战争赔偿。

  作为一部反战影片,《何去何从》不同于以往抗日影片的固有模式,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我在《何去何从》里看见了一个日本普通士兵的错愕、恐惧、痛苦、挣扎、麻木和绝望……看完影片后,我不由得深深陷入了对人性与战争的反思。没有战争,我们才能享受幸福生活,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关于中日战争,我看过姜文的《鬼子来了》和陆川的《南京!南京!》,都不错,10月28日后,应该加上关晶的《何去何从》,因为也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