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相亲狂》影评10篇
《我为相亲狂》是一部由韩晶执导,韩雪 / 杜海涛 / 李佳航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为相亲狂》影评(一):剩男,剩女,还有什么是不能剩余的?
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小段时间里,我几乎都未就电影之事和电影本身发言,一来不少影片实在连批评都懒得去批评,省得被利用为什么对冲口碑或逆向营销等,再则更想多点时间花在可以留下的文字上面。看完点映场《我为相亲狂》后,仍不住还是借题发挥下,看得出,导演韩晶很用心去完成这部电影,尽管影片谈不上是鸿篇巨制,却是轻松酣畅,温情而不失清新。
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教育的国人从来都缺少优雅,但确确实实从来不缺少的是见惯不怪和习惯性麻木。从新媒体爆出PM2.5不断爆表的记录,已经让中国大城市的人群从最先陷入的恐慌到逐渐的习以为常;无数引发民众众议并愤怒的新闻事件们纷纷以烂尾的方式继续更新的时候,大家继续愤怒于最新的情绪发酵和以往较早前的发生;有个例外的是,剩男剩女的话题大约从新世纪初开始被讨论一直持续到当下各种相亲节目,从被关注程度而言,这一话题似乎从未过剩或烂尾。
我曾多次在各种文章中提及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依据马氏的理论,情感和归属属于第三层次,正常来说,《我为相亲狂》影片关注剩男剩女的需求理应属于这一层次,纵观国情并往深了去思考的话,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当下的剩男剩女其实只应隶属于生理需求这一初层次的需求层面。我们习惯于集体无意识之短暂狂欢或愤怒之后,大多数人继续浑浑噩噩,百无聊赖陷入生存的无限压力之中,即便是想正常的说出真话和表达理性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表达渠道上被和谐,除了少许的人一直在奔走疾呼之外,生存和生理的需求仍然是这块土地上耗费了人们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乃至心智的主因。
一个看起来阳光健硕的兄弟常对身边朋友说自己内心很忧伤,大家总不以为然,但我相信他,他是一个有为的良知青年,他同样被界定在剩男范畴,他希望能够在明年之内要解决个人婚事,尽管他未来的女朋友或伴侣现在还不知道身处何方。他的压力除了来自父母外,社会本身对于此类话题的讨论也常常令非常清晰清醒之人不经意陷入这个巨大的怪圈中。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不能也不应怪任何一个普通人。
我一直认为,电影本身是多元的,电影既可以是超越生活的,也可以接地完整融入生活;电影既可以记录这个时代的忧伤和喜悦,同样可以带给人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可能。电影既可以在云端或殿堂,还可以调侃和讽刺创作者所反对的一切…只有多元的表达才会从侧面证实这是一个健康的时代。
《我为相亲狂》这样的影片,在喜剧的外表下,其实是有表达的电影,最少我愿意这样去理解,轻松观影之后令我陷入无限的思考,还有什么是可以剩余的?(郎启波/文)
《我为相亲狂》影评(二):《我为相亲狂》:相亲无难事,只怕有情人
随着“双11(11月11日)”的日渐临近,电影市场中的“脱光系”“治愈系”等爱情片也纷涌而至,意图制造《失恋33天》的成功模式,力求在票房、口碑上赚得盆满钵满。即将于11月1日正式公映的《我为相亲狂》,就将率先在明天打响“电影脱光档”的第一枪。
由韩雪、杜海涛、谢依霖(台湾hold住姐)领衔主演的爆笑爱情喜剧《我为相亲狂》,以“寻找真爱,努力脱光”为主题,以白富美与高富帅、极致抠门的屌丝男与极尽搞怪的奇葩女汉子、生涩男与羞涩女这三对恋人的相亲经历为主题,上演了一连串的令人啼笑皆非且又不乏温情感动的小故事。一段段离谱甚至有些离奇的相亲故事却暗示出一个浅显的道理——相亲无难事,只怕有情人。有情人相遇,最终终成眷属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一般人眼里,在这个时代,相亲一度被80后90后看作是被逼无奈的“恐怖事件”。他们大多是被爸爸妈妈说逼着去相亲的,有的是为了爸爸妈妈去相亲的。由于目的并不是奔着真爱去的,所以过程自然是乏味、枯燥、甚至恐怖的。而新闻报道中的一些恐怖相亲事,也让诸多90后80后“谈相亲色变”,大有“相亲猛于虎”的感觉。但《我为相亲狂》则另辟蹊径,剑走偏锋,为观众打造了一顿丰盛且颇有营养价值、参考价值的欢乐无比的相亲盛宴。
片中,韩雪扮演一位公司老总级高管,不苟言笑,令人难以接近,更被员工成为“白骨精”。就这样一个挑剔到甚至有些变态的“冷美人”,她的相亲结果不难知道。但最终降服她的竟然是她的冤家兼下属,一个实打实的富二代。究其原因,还是“以情动人”。杜海涛、谢依霖出演的则是一对“不二不相识”的奇葩男女。杜海涛人品极好、善良体贴,但极为抠门,当她遭遇虚荣心超强,花钱关于大手大脚且喜欢被人宠着、捧着的hold住姐时,颇具喜剧效果化学反应一个接一个,笑的人前俯后仰,逗得人乐不可支,结果自然也就成了欢天喜地的一对“二”。宅男与腐女有一段未曾谋面的情感经历,她是网络小说家,但自卑、封闭。他是被妈咪疼爱的孩纸,什么事情都由妈咪张罗,相亲也不例外。公交车中,他(她)俩短信、QQ聊得很high,虽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终于,当两人在相亲现场相遇时,也就完全不顾家长大人的面,携手狂奔起来...
光棍节时分,急于脱光的男男女女看一部《我为相亲狂》是非常应景也非常必要的。相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是有心人,只要是有情人,相亲也能为脱光男女带来好机缘。其实,《我为相亲狂》并不是只适合单身男女看,对那些有过相亲经历的已婚过来人来说,观影该片,既可以回味自己的相亲有趣事儿,也能映照一下现在的婚姻生活。即使是那些未曾有过相亲经历的自由恋爱男女,也能从中品味、体会到爱的幸福与快乐。
《我为相亲狂》影评(三):感觉挺搞笑的,也很现实
《我为相亲狂》感觉挺搞笑的,也很现实。我也曾是奔跑在相亲道路上的骚年。有一个片段对我的触动很大:白晶晶父母代替她去相亲,见面后赵帅父子为了考验对方,装作破产了。白晶晶父母在听到他们有钱和落魄的反差极大,最后居然落荒而逃。但真实的相亲也是这样的,我见识过的多数相亲的女的都是,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问家庭背景、房产,基本没有好好聊聊,看是不是合得来的再进一步了解的。早年我相亲的时候也责怪现在这种相亲风气不好,现在我觉得可以理解了,甚至觉得对于女孩子,先搞清楚对方的财力更重要,因为那是一生的保障了。闯荡这么多年,才看清楚现实,爱情和生活的确是两码事啊!我也很提倡童军的“抠门”。以前相亲的时候我是很大方的,总归想给对方留个好印象。但次数多了,发现“有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就会考虑投资与回报率。就像童军说的,半个厕所的钱哪!虽然我现在的老婆不是相亲认识的,但在相亲的过程中我还是学习到很多的。我也很推荐大家去看《我为相亲狂》,看一看,笑一笑,想一想,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爱情,什么样的生活。
《我为相亲狂》影评(四):相亲娱乐中的反相亲理论
很难想像,一百多年前的媒婆是怎样从事这项艰难伟大的任务的,她们是否像我们在各种古典剧中所展现的那样穿梭于各类门庭之间。历史翻过之后我们便再也难以感受到当初的气氛,即使到现在我们也很难想像父母一辈是如何仅通过见一面就定下亲事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或许,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没有多少道理可讲,既然大家都这样生活,那我们从了就是。
不知道当下的相亲盛况是始自什么时候,只是它确实是当下关系无数单身男女的头等事业。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们的传统中结婚生子本身就是一项人生的大事业,在重视科举功名胜过一切的年代里它也能与之齐名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幅双喜临门的对联。在我们这个时代,虽然未必如之前隆重,但无论如何也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尤其是当你而立之年还孑然一身时,更是亲朋好友的中心话题。
由韩晶执导,韩雪、杜海涛、Hold住姐谢依霖、李佳航、冯铭潮等联袂主演的电影《我为相亲狂》所讲述的就是这场现代相亲潮流下的娱乐故事。就最根本的动因来说,相亲是为了结婚,双方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然而,婚姻毕竟不只是两个男女凑在一起就能完成的事情,人总需要些感情的铺垫。
然而,相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亲即使不是一种难堪也至少并不是件自然的事情。《我为相亲狂》一开始就展示了各种相亲的奇葩事例,本来严肃的事情其实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娱乐精神。我们希望结婚,但情感的需要却让我们在不由自主地拒绝相亲这种形式,于是各种相亲就成为一种走秀。
其实,《我为相亲狂》中所展现出来的恰恰是不同于这种形式上相亲的故事,对于江小鱼(李佳航)和米雪(范祎琳)来说,他们已经在网络中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现实的相见只是这种网络情感交流的结果。而对于赵帅(冯铭潮)和白晶晶(韩雪)而言,他们更在是富家公子的某一次猎艳未遂后的死缠烂打,跟相亲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其中或许只有童军(杜海涛)与啾啾(HOLD住姐)之间算是与相亲有关系,但前提也是童军事先对啾啾有了足够的了解。
对于三对男女来说,他们之间的结合都或多或少事先早有感情的诱因或铺垫,但是对于现实中的男女来说就未必有如此多的幸运与巧合。总是在陌生人之间苦苦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然后又不得不在不同的地点变换着相亲的对象。就如江小鱼所说,相亲只是母亲给我的一个工作,至于是谁并不重要。
相亲是各种条件的PK,其中基本没有感情的纠结,大家都是拿着明面的牌来接对方的龙。然而,《我为相亲狂》虽然在一片热闹的相亲范围中进行,但其实它所指示的却一直是男女双方的情感。或许,从这个意义来说它不够现实化,但拒绝现实的平庸本来就电影的一种理想,《我为相亲狂》就是在这样一片媚俗的氛围中叙述着自己的情感理想。
《我为相亲狂》影评(五):光棍节去看
和小伙伴光棍节那天一起去看的《我为相亲狂》!大家都是单身呀,哎!说起来真不公平,那么多的节日,都是为成双成对的人准备的,什么情人节啦,白色情人节啦……以至于现在每月的十四号,都称作“情人节”。我们这种活了二十来年都不知道情人节是个什么玩意儿的人可怎么破啊!!!是要我们集体悬梁自尽吗!!!(⊙_⊙)? TTTTTTATTTTTT 好在这两年,不知道哪条光棍发明了11.11这种绝逼孤独的节日,替我们扳回一局,出了口恶气!不过~光棍之间能干吗呢!嗨,其实也是一样地过……甚至比平时的心情还要凄凉……那天刚逛过人民公园相亲角,和小伙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憧憬”着我们的前景……走着走着就就看到了来福士大屏幕上《我为相亲狂》的预告片,于是我俩就执手相望泪眼冲进电影院了。哎,虽然是喜剧片,但看完以后,我觉得更沮丧了。想到自己再过俩月就25岁了,还整天和小伙伴打得火热,老妈却成天说要帮偶介绍朋友。。。真不知道大学那几年干嘛去了!当年是谁叫我们不要早恋的!!!也没人告诉我上了工作岗位找对象就更难了!!!不公平啊!!!!!!!哭。。
《我为相亲狂》影评(六):全民相亲是社会退步
“自由恋爱”的发明,一方面打破了权威阶层对配偶选择的控制,更深层面则是让人类恢复动物的求偶本能,但自由恋爱在中国的发展并不顺遂,先是心理枷锁的拆除,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对婚姻的天然垄断,垄断被打破,像是裸身从屏障中出走,让上一代有被忤逆的不安全与不适感,而下一代从小养成的道德观,依然让男女心存戒备;之后是严打期间的官方干预,恋爱成了耍流氓,全民以抓破鞋为最大生活乐趣,自此对亲密有了阴影和恐惧;再后来改革开放,感情日渐受到物质诱惑,谈着谈着就谈成了一笔交易;科技的发展则改变人类交流模式,嘴和表情不再是唯一表达方式,说不出口的话转成文字,距离也被打破,陌生人有了迅速亲近的可能。
《我为相亲狂》则是对当下全民相亲现象的一种直观写照,大规模的相亲行为让自由恋爱进退失据退,也让全民的情感进入“病态”发展状况,影片正是通过相亲这种行为,展示世相百态,也窥视众生于当下的价值与情感生态。影片中出场的人物也颇具时代色彩,冷傲白富美与玩世高富帅,极品抠门王与奇葩脱线女,木讷技术宅与基腐女文青,在分配好的身份与剧情下,演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战争。
所以影片中的人物都是处于“战斗”状态之中,行为举止,言谈思维,都有着脱离常规的荒诞,反观各类不断涌现的相亲节目,很难想象一个民族经过多年对自由恋爱的努力后,反而消灭掉正确的恋爱观和正常的恋爱环境。最早的消灭应该是来自对“早恋”的打压,“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打压和阻拦的方式让其有了罪恶感,这个只在中国内地出现的词汇,毁掉所有最初美好,而那些在子女年幼时打压过的父母,大部分成了后来督促子女相亲的人群。教育恐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一代只能从上一代的婚姻里找观感,没有经验可循,多年后,遍体鳞伤,是摸着石头过河留下的教训,于是在感情里,失去了耐性与平和心态,变成一个不会爱或再也不会爱的人。
影片也在做反思——从自由恋爱再到全民相亲,无疑是社会的退步,当事人都在做违背意志的事情,或屈从长辈意志或迫于环境无奈。更是人类本能的退步,因为恋爱技能在经济规则中消亡——山林荒野中的禽兽,虎狼熊狮猩猩孔雀鸳鸯天鹅,都有自己表达爱情的方式,但国人恋爱总是被环境干预,难成体系风格,更容易误入歧途——听说法国有浪漫就开始鲜花红酒,看到美国的开放就直接去开房,学的只有表象,骨子里毕竟没有精气神儿,现在重回相亲这一毫无技术含量的运动,是彻底走上了绝路。
影片是在相亲这条绝路上找出路的,相亲变成手段,重要的是相处的过程,于是,乍相逢的男女不但要自己去处理情感归宿问题,也让参与进来的父母们,在操了闲心之后,悄然退却,最终迎来大团圆的欢喜结局。当然,这只是故事的一厢情愿,现实中,多少人还在为下一次约会考虑着装,或者考虑如何委婉拒绝的借口。
《我为相亲狂》影评(七):很有诚意的电影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前其实是抱着吐槽的心情的,但是看完了之后,我想说虽然这部电影真的真的很普通,可以用俗套,平淡没有曲折,流水账,奇怪的光影效果等等形容词,但是它是一部很有诚意的爱情小品,特别是片尾曲,我一听就愣住了因为洛天依的声音太有标志性了,不能说歌有多精彩但里面有几句歌词直接击中了我的心脏。
当然大家不会冲着几分钟片尾曲去看,但是让人想吐槽的杜海涛我看他的时候完全拜托了快乐大本营的即视感,这真的很难得在参演的所有的影视作品里面这个现在唯一一个我看了不想笑,也没有感觉到他谐星气质的片子,而hold姐则更像一个普通的范二大学生。偏重有俗套没有狗血,其实我是冲着张益达去的但是在这部片子中他并没有出彩,反而我最喜欢的是杜海涛和HOLD姐那对。其实我在片子中没有看到任何的所谓中心思想和价值观。但是我就像看爱情小品文一样很平静很闲适的观赏完了这部没有曲折不精彩没有高潮的片子。这让我很开心,不管哪个从80年代就开始被一直提出的所谓什么慢下来的理念在电影有没有体现,但是看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慢下来了,它确实减缓了我心中的压力和郁闷。
希望有人也和我的感觉一样。
《我为相亲狂》影评(八):追了好久的电影呢
《我为相亲狂》这部电影我追了好久吖,从电影开拍到宣传到上映,一直紧追不舍,全是为了俺的益达——佳航。看完总算没失望吖!几个月来的心愿总算了却了!佳航太帅了吖!扮基友的那段看得我笑死了,回家还反复看了好几遍呢!还有后面的上海夜景那里,就是跟韩雪说“慢城计划”那段,太MAN了吧!!真是便宜了韩雪啊~~(偷笑)不过真心觉得他和韩雪不般配,韩雪在这部片子里太女强人啦,佳航像个上海小男人似的(不是地域攻击,亲们勿喷)。杜海涛和HOLD住姐有点逗!他们俩倒真能撮合一下!而且平时似乎也都是丑角吧。有点志同道合、物以类聚的赶脚的说!
《我为相亲狂》影评(九):快餐时代的爱情童话
诚然,当下这个时代,于爱情而言,或许是最无情的时代。高度发达的网际网络,以及过度开放的民风,正在逐渐吞噬爱情滋生所必须的土壤。都市里精神空虚的红男绿女们,一方面为各种题材、类型的爱情故事奉献着廉价的眼泪与感动,另一方面却轻率地处理着与自身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感情。在这种极度悖论的环境之下,相亲成为人们解决爱情与婚姻最快捷,而又敷衍的办法。一切条件都被明码标价,成为爱情双方相互挑选的依据。
所以,千万不要被《我为相亲狂》这个带有反讽意味的名字欺骗,这部电影想要反映的其实是完全拒绝相亲的一群人,怎样被逼无奈地走上相亲道路,并最终在这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相亲过程中,终于找到自己真爱的过程。因为是女性导演的关系,整部电影带有一种奇怪的梦幻色彩,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却萌生出一种非常不现实的童话质感,却并不幼稚,反而显得颇为真诚。
影片中一共有三对主要人物,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以及性格标签,兜兜转转在相亲的道路之上,有过不期而遇,擦身而过,最终还能走到一起,这其中有缘分使然,也有某些宿命的必然性,比如性格互补和精诚所至等等。当然,编剧在处理这几人身份特征上,用了时下流行的贴标签方式,尽可能的让观众在第一眼看到角色时,就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杜海涛的抠门经适男与HOLD住姐谢依霖的百变戏剧女,韩雪的白骨精女强人与李佳航的搞怪富二代之间,都有这种能够形成强烈反差效果存在的气场。当然,作为一部偏爱情童话的偶像电影来说,不必苛求细节上的完美,只要在各种眼花缭乱而饶有趣味的小桥段堆砌之下,这几对男女最终都不出所料的走到了一起,这才是所谓偶像电影的关键所在。
必须要说,来自台湾的HOLD住姐谢依霖有种天生的喜感,从台湾综艺节目中锻炼而出的夸张演绎方式,使得她的每一个角色都带有自己的特殊标签。幸好这种标签是讨喜的,而且非常适合《我为相亲狂》这部电影。作为一名戏剧社社长,把相亲当做观察生活,体验角色的手法的她,在片中有许多令人捧腹不已的百变造型,地铁闪约一段戏里,她一人分饰五角,而且每一种角色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笑点,确实非常可爱。反倒是杜海涛,为了跟她配戏,刻意收敛了自己的表演风格,相对沉稳地演出了一位抠门男,两人之间的火花还算刻意。
尽管,在这个泛爱的快餐时代,人们有太多方式找到慰藉一时的身体伴侣,但是对于爱情,人们已经缺乏想象力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于是为了解决人类繁衍生息的责任,相亲应运而生。但是《我为相亲狂》这部电影,却以一种夸张化的喜剧手法,细致描摹出诸多相亲之中的趣事,最终想要表达的,依然是女导演对于爱情不死心的童话梦想,这梦想很小,但是很真实!
《我为相亲狂》影评(十):认定你 真好
这是一部一搭手就知道很烂的片子,但是居然让甘之如饴地看完了。或许,我单方面的觉得这个世界冷漠,而一点点温情,就打动了我。
作为一个资深剩女,我不知道我这个岁数还没有正经谈一段恋爱算不算正常,我只是觉得世界这么防备,想卸去伪装死心塌地地就跟一个人走,好难。
先来说说小杜,他这种计较的男人在我等眼里怕是永远也扶不上墙的烂泥,每天钻在省钱的世界里,看起来永远也长不高。(而相亲世界里这种理论似乎是男生的圣经,我就遇见过天天聊扣扣,连电话也舍不得打一个的极品。。。)但是他的一句“我愿意为了你倾家荡产”也着实打动人。什么是爱情,除了你,我谁也看不见,就是爱情。
谈谈我的大爱小龙虾,他最近走反串貌似有点上瘾哈。他们的故事我思考了两个问题。一,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是因为什么呢?好像,除了“漂亮”这个答案,没有别的了。美好的爱情又是怎么开始的呢?我不知道,貌似是,你长得还不错,又有些许有趣的地方。而一个男孩,阳光,开朗,打篮球,不喝酒,就足以让人喜欢。而爱情,就这么简单,这么随便么?随便一个我这种条件的人,都可以和你开始,是么?你还不错,我还能跟你凑合?二,女孩的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想,大约是从“安全感”开始的。我信你足够爱我,我信你能给我美好的未来。小龙虾的成功,我认为,就是征服,不是温情攻势,是。。。智慧的吸引。对你好会变,喜欢你会变,但是闪闪发光的男人,他就像橱窗里那件永远买不到的晚礼服,永远吸引着你。
再来说说这俩网友成功约会的,他们手牵手奔跑在阳光里的那一幕着实挺感人的。不过我实在是不相信精神恋爱这回事,文字后面,可以隐藏的东西,太多了。而且电影里也没讲他们怎么就聊得那么欢。这很重要,好伐?你猜猜他们是怎么聊着聊着就撞出火花啦?怎么聊着聊着就爱上了一个根本虚构的人呢?电影里唯一提到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耽美”,哦NO,我不要脑补,我还是相信一见钟情这件不靠谱的事吧!
思维很乱,也很浅显,这只是一个被相亲折磨疯了的人产生的小小共鸣,只是一个没有见过“爱”的人的痴痴傻话。总而言之,认定你,真好。我爱你,不管你有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