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花甲男孩转大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花甲男孩转大人》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11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花甲男孩转大人》经典观后感10篇

  《花甲男孩大人》是一部由瞿友宁 / 李青蓉执导,卢广仲 / 龙劭华 / 康晋荣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一):一部好剧 能让我们反思如何更好地生活

  我觉得好棒 。很喜欢阿伟,可能我就对这种大大咧咧的女生特别好感。虽然雅婷也很可爱,但就是喜欢不起来。。花甲脾气好,善良,就是胸无大志。我感觉和现在很多大学生状态一样,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从事的行业。好在最后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情。真羡慕他能有阿伟陪伴,也许善良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剧的前一部分都在表现这几个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了家产而撕逼的样子让我感觉好真实。其实是老二老三一直在吵,毫不相让。老大人挺好的,就是太窝囊。老四一直沉浸在丧子之痛无法自拔。转折点就是老二叫阿明播放他和老三分家产的视频,阿明误放了阿嫲的生日视频,当放到阿嫲的最后一个心愿,大家都被触动了。阿嫲的心愿不过是希望每个人过得幸福快乐。大家从那时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反思,老大开始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爱情(那个史黛西太好了);老二不再去追逐名利,开始认真地生活;老三。。搞忘他做什么了;老四开了一家自己的咖啡厅,脸上开始有笑容。最后包括花明花亮,,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

  瞿友宁还是适合拍这种暖暖的电视剧。喜欢。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二):想到几个无关的问题

  这是一部情感非常真实的剧,在一口气看完目前的三集后,想到一些无关的问题。

  1.以前看过的关于大陆农村老人妇女自杀的调查,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小伙子请丧假回家给父亲葬礼,但是回家后父亲并没有立即去世,最后假快结束了,他气的问父亲怎么还不死,父亲一气之下上吊自杀。其实我更想说现在的规章制度把人压的好死

  2.我不是很懂这家人为什么不带老人去医院,就一直在门厅放着等老人断气,医院有设备可以试一下,抢救一下。

  3.我觉得老人这么严重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什么不留在身边陪她呢?老大还去卖槟榔当娘娘,老二还去竞选,还为儿子操办婚礼,老三呢平时不回来,回来了也没有多陪陪妈妈,老四更是别提,走不出来。

  4.我觉得这么严肃的事情,还有谈恋爱啊各种情节,很不合适

  5.弹幕里很多人不喜欢老二,其实他最好。他出钱为妈妈请保姆,其他人有吗?老大窝囊还打老婆,老三没出息连家也不回,老四一直沉浸在丧子之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是真正顾到妈妈的,不是老二吗?如果没有老二,这几个人真是手足无措群龙无首

  6.这部剧的主题放在讨论废柴男主的成长,基调比较欢快,人设也不错,老人有钱乐观善良(希望最后她会醒过来),孩子们还算孝顺。如果在大陆拍,估计要拍成人悲剧了。想想奶奶,作为农民没有什么积蓄,老了只能靠孩子,最后躺在床上听孩子们打架,真是可怜。所以人啊,年轻时要好好工作努力攒养老钱。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三):跟著花甲一路轉大人

  首先,我跟花甲一樣是個台灣南部人,在台北工作。看這劇特別有感,大家庭裡的撕逼跟和解一直是流動不停的,不是像世間情那樣總在勾心鬥角,也不是大時代劇裡會有什麼使命感,只是有一些自私卻仍記得守護家人、朋友人物。這些角色,隨便取一個片段都像極身邊誰誰誰家裡的誰誰誰。

  戲正好在外婆剛過世的時候開播,告別式的時候我跟阿甲一樣都是那個負責對外婆說一段話的人,那天我沒哭,外婆過世當下因為正在工作我只讓自己哭了幾分鐘。該宣洩的眼淚,都在看這劇的時候一集接著一集落下。

  最喜歡蔡振南一路跟著台灣濱琦步(竟忘了她本名XDD),一直到路邊按摩的那場戲。那是演員、場景和導演三者合力完成的靈光,沒有對白卻道盡了一切。

  十足十的台灣味,好溫柔的敘事啊,好愛。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四):一部貼近生活的電視劇

  「阿嬤你這一口氣,把全家吹的東倒西歪」

  花甲在告別式的一句話點出整部戲的核心

  雖然我沒有看過每個系列的植劇場

  但我覺得這是我最愛的一部

  一開始並不知道是什麼內容只是好多人在推

  等他全部播畢後預告都沒看就點開來看了

  播不到半小時我就因為阿嬤搭救護車回來那幕哭的泣不成聲

  可能是因為一直讓我想起我阿公吧

  一個大家庭

  因為阿嬤的喪禮(最後一口氣?)

  將大家全部重新聚在一起

  所有隱藏在深處的家庭問題也浮上檯面

  其實戲裡需要轉大人的不只是花甲

  每個戲裡的男人都是個大男孩

  大哥、二哥、三哥、四哥、花甲、花明、花亮

  都只是被逼迫成為大人成為爸爸

  但他們都還沒準備好

  我想整部戲點出台灣傳統思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男孩子要堅強要養家不能流淚

  但為什麼他們不能脆弱

  所以劇中每個鄭家的男子遇到問題就是逃避

  反倒是劇中的女性一個比一個堅強

  最後阿瑋說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其實每個人都住著一個男生的靈魂和女生的靈魂」

  男生也可以脆弱的

  沒有脆弱的機會他們要怎麼處理自己的悲傷自己的情緒

  四叔和四嫂的關係給我投下蠻大震撼

  到後來我反而開始想四叔會這樣花詢的死佔多少% 四嫂出軌佔多少%

  關於貼標籤這件事也是本劇常常出現的

  花明就是流氓做什麼都不被認可

  花亮是模範生不能犯錯什麼事也不可能會是他做的

  事實是

  偷錢偷吃的也會是花亮

  刺青帶鼻環的光頭比誰都成熟穩重懂事

  穿著中性的阿瑋是喜歡男生的

  短短7集的劇

  卻完整的將整個家族故事呈現出來

  比起以往演30幾集還抓不到重點不知道在演什麼的劇

  這部讓我看到彷彿日劇的精華

  他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 特別的角色設定

  演得是每個人身邊都會發生的事

  說的是身邊叔叔阿姨們都會講的話

  有時候不太喜歡看台劇

  是因為台劇台詞總是寫的很彆扭

  一些不口語化的台詞硬從演員嘴裡說出來

  聽了也莫名的很尷尬

  花甲男孩不一樣

  裡面有很多 幹拎老師、殺小、沒路用...

  說起來粗魯,卻是最貼近我們周遭的詞彙

  雖然有幾幕崩潰的戲剪的很突兀醞釀不夠

  年輕演員講的有些生澀

  但老演員的演技實在會讓人起雞皮疙瘩

  看著蔡振南、龍劭華、柯叔元哭

  好像能體會他們深切悲痛似的我也跟著好難過

  尤其是柯叔元眼睛泛淚的愁容

  讓我真的很想抱抱他安慰

  龍劭華在車上跟花亮吵架完的那個眼神戲真的是經典

  蔡振南則是整部戲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彷彿光輝就是他他就是光輝

  沒有提到康康因為他太定型實在讓我好出戲哈哈

  新生代演員的表現也挺亮眼

  我從來不知道盧廣仲這麼醜,不是啦~這麼會演戲,越看越像本色出演

  尤其是他哭的好自然好像真的是他的阿嬤

  比起一鏡到底的吵架戲,7分鐘的告別更讓我驚豔

  我是從頭哭到尾彷彿也一起參加了一姐的喪禮

  唯一比較讓我出戲的就是他跟雅婷的愛情戲片段吧哈

  也或者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喜歡雅婷

  我沒有特別喜歡雅婷

  她的演法讓我覺得有點...尷尬?

  或者是雅婷本身面相的問題我不清楚

  也有可能是這個角色設定我不愛吧

  阿瑋嚴正嵐的演技讓我感覺很舒服

  但如果後面他不要帶假髮就更完美了哈哈

  tt上看到很多人認為阿瑋出現在他們家很突兀

  但我反而覺得藉由阿瑋這個外人去看這整家的故事很有趣

  花亮的崩潰戲沒辦法讓我投入感情有點生硬

  花明演的很好我覺得他瞪大眼睛跟別人嗆聲時真的會一度讓我認為他本身就是地方上兄弟哈哈

  沒提到的人沒有太多感覺

  姐姐跟光頭愛情雖然動人但著墨太少有點可惜

  不過這部戲的重點本來就不在這所以不會扣分

  用太空人離開的梗我很喜歡

  整部戲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阿春

  阿春阮安妮好像是第一次演電視劇

  最後她跟阿嬤告別那幕簡直哭瞎我

  雖然是外籍看護

  比起其他阿嬤真正的親人

  反倒是阿春對阿嬤的情感更讓人感覺到真心誠意毫無雜念

  這點阮安妮把他表現的好好

  也難怪阿嬤醒來唯一想找的就是阿春

  阿春說的一句話很好笑:「阿嬤做人成功,卻好像總是教不好自己的兒子」

  哈哈哈哈哈沒錯,一姐的兒子到底都發生什麼事?

  第二個喜歡的角色就是姑姑

  雖然是小妹卻比任何哥哥都成熟懂事

  但後面突然換一個男友我實在?? 一口氣打好多

  大概就是這樣了

  超推的一部劇

  可能因為阿公去年才離開讓我更有感觸吧哈哈

  只能說喪禮把整個家族聚在一起那麼多天

  真的很微妙

  期待新生代演員未來在戲劇這塊都能展露頭角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五):这应该算台湾本土剧的逆袭吧

  说到台湾本土剧,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意难忘》或者《再见阿郎》,从爷爷辈演到孙子辈的裹脚布剧情动辄几百集,绝症、车祸、失忆各种狗血元素一个不少,儿时被央视八套支配的恐惧又涌上心头。

  《花甲男孩转大人》却是另一种风格

  男主角郑花甲是个众人眼中的loser,考大学考了n年才考上,读了n年还没有毕业,而花甲的阿嬷一直鼓励他,支持他,亲情对于二十八岁的郑花甲来说,是心中最大的牵挂不幸的是,某天花甲突然接到阿嬷病危通知电话,花甲与好友阿玮连忙南下赶回老家,整个郑家的人都忙里忙外准备丧事。不可思议的是,就在阿嬷拿掉呼吸器之后,居然出现了神迹,

  阿嬷迟迟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回天乏术,却又不肯往生,这在迷信的乡村里是件大事。五个兄妹相互指责,各个像青春期没有顺利转大人的模样,越吵越大声,整个家崩裂倾颓,眼看就要瓦解。

  送死者往生的仪式,互相比拼谁家孩子更优秀小心机,兄弟之间排班照顾老人的讨论,隔着屏幕都能嗅到乡土气息人情味,细腻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多兄弟姐妹的大家族里终日吵吵嚷嚷,也热热闹闹,也恰巧像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生活。花甲的父亲虽为阿嬷的长子,却没什么本事,和花甲一样都是众人眼里的loser,花甲的二叔非常有能力,是郑家的主心骨,每次听到他的大哥对他说“你做决定就好”时,他对大哥的嫌弃显而易见。花甲的三叔跑到越南做生意,四叔陷入丧子之痛迟迟无法走出,姑妈是个大龄剩女,整日被闲言碎语所困。这么多人物,因为阿嬷的病危集聚在了一起,每个人分到的戏份是有限的,难能可贵的是,导演翟友宁却将人物群像拍的非常棒,每个人的性格都立体真实。

  翟友宁的名字对于大陆观众应该不陌生,他的《恶作剧之吻》系列,《我可能不会爱你》都曾引进过大陆,收视与口碑都很亮眼。不得不说他选角的眼光是很独到的,花甲的扮演者卢广仲是个创作歌手,不帅,但是气质异常符合花甲淳朴温暖的感觉;长得很小t的女主角阿玮是由南拳妈妈的成员严正岚演出。Ps. 平时非常安静秀气的严正岚将这么man的阿玮演出的活灵活现,有点厉害哦。

  人物群像式的塑造,小市井大温情的主题,让人又哭又笑的情节,极具本土风情的基调,说这部剧是台湾的《请回答1988》一点也不为过。诚然,没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花甲男孩转大人》与之相比模糊了时间,失却了一定的厚重感,但在同样真挚的情感面前,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六):复杂的家族与沉痛的转大

  很久没看台剧(含闽南语的),也很久没回家了,常年在外生活我有时候都快忘记那些家乡东西了,但是不可否认心里是念着的。

  我不知道外地人能不能理解这种闽南语系(闽南,台湾,新加坡,部分东南亚)独特的家族制度。兄弟姐妹娶妻生子各自为家,大家都为自己的家考虑,难免有各种利益冲突和纷争。尤其是住在同村亲戚更是日常不断的争吵和相看两厌。以前我总以为大家还保持联系仅仅是为了顾面子勉力维系一种家和万事兴假象。直到有一年我伯父意外早逝,我爸突然召集所有人拍大合照,我才突然领悟到那种血缘背后的感情。直到有一年我那发誓跟表哥老死不相往来的堂哥路遇表哥被人打,立刻冲上去救他搞得两个人都被送派出所,我才突然领悟到那种很矛盾的亲戚关系

  我对婚姻的恐惧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家族亲戚之间复杂的关系影响。闽南的宗族制度意味着我背后那个庞大的家族是永远无法抛弃的,我害怕对方无法理解这种莫名其妙的家族制度,也害怕跟外人暴露这种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和规矩面对他们难以置信目光。去年我爸生病卧床的时候,同事问我“你回来上班谁照顾你爸?”当我告诉他们是我叔伯家的子孙轮流来我家照顾的时候,他们都露出惊恐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宗族和规矩。

  所以一开始被安利这个剧的时候有点排斥,但开始看了反而觉得亲切,里面的每个人在我身边在我家都有。你很难一语概括他们的关系,今天相亲相爱明天又相互算计的事情层出不穷。这种关系赤裸裸地呈现给了观众,没有戏剧化的表现,也没有模式化的标签,就是你生活中很真实的那帮亲戚。就像剧中花慧说的那样明明很讨厌却“不知道该怎么恨”。

  其实这种剧的重点还是在loser和成长上面。只是我觉得和大陆那些不堪入目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这剧对于家族和亲情的展现更加自然真实和贴近生活。

  “转大”是小时候常常听到的一个词。在青春期十几岁的时候,路上遇到各种熟人都会问我爸妈“啊转大未”。这里指的是生理上的二次发育。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和成长呢?没有确切的年龄,没有准确的征兆。剧中有一段对话发生在他们重温童年烤番薯的时候,雅婷说“我们都长大了”,花甲却说“我们长大了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并没有。转大,什么年龄层都可能发生。一辈子的模仿生因为一次裁员而开始堕落的花亮没长大,他那气派威风声望高的爹为了小时候到底谁抢谁女朋友和自己的弟弟相互干谯,同样是没长大。

  我一直觉得转大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因为成长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被迫去面对一些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死亡,挫折,磨难和曾经破裂的亲友关系。

  但转大同样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家庭和社会不允许你是彼得潘,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嗯。这是一个我会二刷的剧目。

  ——————

  柯叔元还是演这种符合自己年龄层的大叔比较有魅力!超爱柯叔元!

  对卢广仲路人转粉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七):也许我也是长不大的阿甲——花甲男孩转大人

  大概这部剧讨论最多的其实是死亡吧,一名将死未亡之人的家庭情感剧。

  开始很不解为什么阿嬷可以躺这么多天,不用送医院或者什么,后来也就将这个当作是剧情设定般理所当然。

  阿嬷还没有走,大家还是奔丧,走又不走的状态开始迷信是否还有未完成的心愿又或者没有做好什么工作,状态一直没有变化,又担心是否会影响孙子辈结婚,撞在一起就不吉利了,之前的财产去了哪里等等貌似很现实的问题。但是,阿嫲呢,好多事情在她周边发生,她就静静的躺在那里。

  感叹真是一部人间剧,闽南话的基本语境真真也是让我想起那些年接触的邻里乡亲的闲聊闲语。对呀,其实放在哪里,说起事来,还是乡语最带感。而我在各种街坊邻居的闲聊中,也常常能听到“类似”事件。

  如果从阿嫲的角度看,啊,真是一群不孝的儿孙。如果阿嫲一口气不在了,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就不在了。

  兄弟姐妹从小一起长大,长大后各自成家,各有各的家务事。阿嫲呢,其实过得很开心吧。有“NASA”工作的儿子,也有“国外”读书的孙子。

  阿甲,也就是阿嫲口中说的孙子,其实是一名考试连连挂科几年,迟迟无法毕业的大学生,好在自己生性乐观,也算是无忧无虑,那么他呢?是否在阿嬷的一系列事情成长为大人了呢?

  家里老爸、二叔、三叔、四叔、小姑以及兄弟姐妹系列事件中,是否了解一点所谓的“与亲戚相处之道”了呢?

  在和阿玮相处的过程之中,是否多知道了一点男女相处呢?

  阿甲,你离成为大人还差得远呢!

  人啊,有情感,不免复杂,除去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还是希望有利的对于自己多一点。即使老辈躺在床上生死未卜,先开始讨论起财产分配。哎呀,你说这多么不近人情,兄弟姐妹多了,各怀心思,还真是不好说的一件事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概就是一种感情的复合存在。一旦这个人不在了,那么储存着这个人一生伴随的记忆,情感也都随之消失了,那些完成的未完成的,将要做的没能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消失了,好悲伤。

  我可能也像长不大的阿甲,在家庭的事件中,一旦碰到,大概是最快成长的一种方式。

  从男孩到大人,这个过程也算是一种修行。

  苦乐哀喜,总感觉离大人还很遥远。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八):阿嬷心中二三事,花甲男孩转大人。

  如果说「荼靡」是杨丞琳的新专辑MV, 那「花甲男孩转大人」就是卢广仲式BGM里的日常生活。

  知道这部剧是在金曲颁奖典礼前一天中午, 在雅虎看了方大同和卢广仲的「佼心食堂」直播, 粉丝一直让导播问大同是不是要封麦转幕后, 而卢广仲被cue最多的是,新歌「鱼仔」和什么时候才能露额头, 他回答在「花甲」里就有露。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九):我喜欢这样子带着温情的思考。

  我喜欢卢广仲,喜欢他的随性,喜欢他的特别,也喜欢他的歌。记得他唱【100种生活】,很寂寞好困惑不想掉进深深漩涡,自己脆弱但不敢说。

  我喜欢植剧场,当中包括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原著改编。它们的FB介绍写着:“這是一場溫柔的戲劇革命。回歸初衷、寫好的故事,導出真實人性,展開新局,打造前所未見的戲劇計畫。”我觉得它们有做到。用平淡的、生活化的节奏和诉说。不经意地提出对人性、各种冲突的疑问和质疑。

  其次,我更喜欢每一季最后十来分钟的值日生周记拍摄花絮,更贴近拍摄的初衷和画面呈现的诠释。被称为台湾优质戏剧,原因应该是在目前这个亚洲戏剧市场,认真地探讨社会问题,用舞台剧的演绎方式,这是创新的,前所没有的。

  最后,分享一下《花甲男孩转大人》编剧杨碧莹在片尾的评论:《花甲男孩》这本书有很接台湾地气的感觉。很有生命力。从单一视角拉出整个家族的状况。接受真正的自己就是长大的开始。大家族的题材,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世代的交替等等。有一个东西我希望观众能看到的是,这几个角色,不管年轻人也好,或是爸爸那一辈的也好,大家都处在一个比较迷航的,生命迷航的状态。现在社会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很容易导航、开车,或是找到一个目的地,或者可以在FB找到失散多年的亲友,可是为什么我们的路却越走越迷航?怎么来的也有点忘记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迷航的状态,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梦想。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把试考好,读书读好,其它就再说。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也就不会有一个明确的梦想。

  过去关于家,家族、家乡,一切有关于“家”的的这个思考的一个题目,也会有一个新的变化。老宅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里面更宽阔地看待自己的生命,接纳自己。

  《花甲男孩转大人》观后感(十):我觉得这么接地气的片子,应该有必要重开一个贴来讨论下里面的那些地气

  看这部戏!你要了解民俗,特别是闽南广东直至台湾,都是古汉民间礼俗依然有所延续保留的地区!毕竟么,真正的汉人都南迁了,北方被游牧给同化了,很多古汉民间礼俗也都消失殆尽了!现在很多北方的朋友来南方都很疑惑你们家里还敬奉着土地公公关帝爷呀,每当初一15都要烧金拜拜!

  遇到家里长辈母亲慈制父亲严制的,如果和儿孙的喜事相遇,都要赶在长辈过世前赶紧把喜事给操办完毕,这叫冲喜!要不然就得等到守孝3年后才能在举办这类喜事的!

  家中若有亲人客死他乡的话,尸体是不能在运回本村来做后事的,就和本片一样如果阿嚒最后是在医院断的气,那只能把灵堂设在医院或者火葬场安息堂这类公众地方,这是落叶不归根的一种避讳,所以要赶在最后一口气前赶紧搬回到本家祖宅邸大厅里安放,且头要朝外,等往生断气后 才能把头朝内。

  其实片里有很多被奉为封建迷信的事情,其实那都是民俗,也都是本片最接地气的地方,佔童、煞气、等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