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压路机和小提琴》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压路机和小提琴》的影评10篇

2018-03-12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压路机和小提琴》的影评10篇

  《压路机和小提琴》是一部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伊戈尔·福姆琴科 / 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 / 玛丽娜·阿朱别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一):童年幻梦与灰影巨兽

  《压路机与小提琴》能见到的都是暖暖的色调,沙谢红棕色闪耀的发丝,镜中路人持的红气球,瑟黎卡满是油污的工装都是温热的灰蓝,状似莫斯科午后休憩的红场。 光越亮之处,黑影也愈盛。沙谢在影片放映初始,参与小提琴考试前,出家门都要待到玩闹的其他穷苦孩子散去,才从楼梯黑影中走出来。七岁的孩子难以理解艺术,即使学了两年记住的恐怕也是母亲要求严厉一板一眼的乐谱,给萍水相逢小女孩的红苹果与考试路上镜面反射的天空,也只是暂时挣脱苦闷孤单束缚,为童年逼仄的天空放下转瞬即逝流星。 与瑟黎卡的相识十分自然男孩机械特有的渴望,与修压路机的压路机工人瑟黎卡传递扳手缔结的友情迅速升温。大人瑟黎卡不介意与小不点交往,一同买面包鼓励他呵斥欺负弱小的大孩子,拆建筑的挖掘机与铁球映在沙谢的眼中,暴雨里他也能酣畅淋漓恣意地哭,摆脱束缚天性的提琴练习,摆脱贫苦孩子对自己的孤立,沙谢是个能喝着大罐牛奶羞怯地邀请瑟黎卡看《夏伯阳》的,为工人瑟黎卡演奏的小机灵。 最终,约定都没能达成。母亲得知沙谢与压路工人交流后,富裕人家的矜傲没让她正面讥讽工人阶级,而是以旁敲侧击的态度小男孩锁在屋里。传递信息的纸飞机也没到瑟黎卡手中,工人答应了红头巾姑娘的邀约,但他仍一步三回头,望那不会赴约的忘年友人。 下午的相遇是沙谢人生普通意义非凡的一次相遇,天性使他们迅速建立纯美的友谊,阶级又让他们迅速分离。就因为阶层不同,今后只能成为双方过客意识形态像是灰影巨兽吞噬着最单纯人际交往肉体,不同的人生体验与受教育水平不妨害之间的交往,双方的乐意却只能屈从于不可抗力外国,塔科夫斯基的处女作与他之后所有的作品都不同,又有联系,影片中表达阴影光芒总是夹杂忧伤,但仍泛起浅浅光晕。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二):倘若要表现微风,莫如去拍水面上的涟漪

  塔科夫斯基大师在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作品。

  塔科夫斯基的电影长于用象征,凸现精神信仰。《压路机与小提琴》,一个压路机司机与一个小提琴琴童的短暂友谊,取的是日常生活场景,或许和当时学生导演所受的物力局限有关,他后来的七部影片都是关于战争历史梦境、科幻、异国、末日,像这部影片规规矩矩拍一个莫斯科假日的正午与午后,显然是个异数。后人将他的电影创作称为“七部半”,也许亦含此意,这只算“半部”。

  映像的艺术。法国电影大师布列松有箴言:“倘若要表现微风,莫如去拍水面上的涟漪。”映像物中的倒影,似乎比真实原物更有魅力、更具意义。小提琴琴童通过镜子反射观察大千世界已经是经典镜头,另一个更重要的映像媒介——水,是塔科夫斯基电影中的主角,午后的暴雨必不可少广场的积水宛如列维坦画笔下湖面,倒映出雨后的晴空;中心场景,琴童在积水的窄弄里为新朋友——压路机司机演奏一曲,水光涟漪映射在墙面和人物上,几乎宛如圣像的光晕。水光,让这个中心场景猛然从日常生活上升至超凡脱俗层面,正如片名中名物的对置,观众才领悟这是一个象征。

  在中心场景中,音乐响着,时间停滞。当音乐结束,人物回到日常生活,矛盾局限随之而来,两人约定去看场老电影――《夏伯杨》,可琴童被母亲关在家中,压路机司机受红头巾姑娘的诱惑,双双爽约,短暂的友谊告终。人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如此困难,只有艺术才是完美沟通的媒介,艺术就是一个倒影,一个近在眼前、而又不可企及的映像。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三):同为牡羊座

  倘若单独盛开一朵爱情之花在法国乡村溪水或高地里,暂且说得过去。而在广漠而辽远的俄罗斯,朔风吹落了花瓣只剩得劲草。这些劲草渺小容易被人割除、被遗忘生命在俄罗斯土地上一如劲草,是倔强、孤单、渺小而又悲伤的。

  在老塔的电影里,爱情的生存太不容易了。无论是在《压路机与小提琴》,还是《伊万的童年》,爱情都是惊鸿一瞥。应该看到老塔常常把成年男人和男孩的爱情影像重叠乃至重复。苹果成为了他表达性启蒙的代名词。《压路机》中苹果吸引了小姑娘目光,然而转瞬,琴童的手法得不到流畅的表达,饱满的苹果也被啃得只剩下了核儿。《伊万》的苹果在雷电交加的负片中出场,每一个镜头小姑娘的表情都不同,有甜美恬静、质疑、敌视,老塔想表达的类似穆旦《诗八首》中的爱情过程。关于成人的爱情,《压路机》中是姑娘直接的性暗示与急切的“偶遇”,工人压根儿就不想约会,《伊万》白桦林里的调情即使成功,也游离于影片情节之外,只构成了与苹果的对应,没料到,这个蒙太奇手法却成为了经典。

  海子的诗歌月光》里说,“今夜美丽的月光/你看多好/照着月光/饮水和盐的马,和声音。”海子也有脍炙人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海子的诗歌形容《伊万》最后,悠闲的马儿吃着富足的苹果,老塔用幻想构想了一幅画《吃苹果和面向大海的马》,这幅画传达的意思就是:从明天起,我想做一个幸福的人。老塔自己在《雕刻时光》里说,“人类生活中有某些层面只有用才能忠实地表达。” 老塔也是牡羊座,同为牡羊座能了解牡羊座对于梦境的迷恋与钟爱。

  然而,爱情不过是想去吃的那个苹果与想去邂逅的那个人,而生活中有成长、友谊、艺术,也有自然的颤动。生活远比爱情现实

  压路机和小提琴是互通的,就像是工人和琴童一样,他们是一个整体,一样可以用来吸引异性、一样需要好好呵护、要与他们天天相伴,才能创造价值能歌善舞的俄罗斯人没有把艺术殿堂化,面包牛奶与小提琴一样令人感动讲究平凡生活中的人性故事

  对于小琴童,他曾有两扇门。一是学提琴之门,阻隔了他与由苹果认识的小姑娘友谊的进一步发展。且不发挥这只修长又饱满苹果的内涵,琴童和小姑娘本可以成为《两小无猜》的现实版,但法国人长于幻想,俄罗斯人笃于实在。二是阳台之门。妈妈回家检查儿子的音乐功课,发觉儿子用脏兮兮的手拉琴,亏待了艺术。琴童用琴谱叠成的飞机鸿雁传书。而工人却消失在水洼造成的阴影之外的铁门中了。我们总以为铁门以外会有一个爱情故事。可是很明显,这种期待粗俗了。

  对于工人,他帮助成为了小压路车手的琴童在同龄人中重拾信心。这暗示了那个时代流行,是工人阶级与破旧立新的现代化大建设。不是王蒙小说提到的用拖拉机象征现代化的姚斯佳,而是具有人情味的:比如姑娘的性暗示“我找几个人帮你修吧。”,比如琴童的愤怒,听到工人说他不是工人阶级时,他愤怒地把面包掷地。这暗示了一种社会风尚。其他,如雨天众人围观建设中的苏联。

  老塔善于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挖掘灵性的瞬间。如坚硬的大面包,车间演奏提琴时水洼中压路车的倒影,妈妈煮好的牛奶。琴童在空旷的车间里,用回声测试最好的共鸣方位,随即流淌出最美妙的音乐。琴童和工人的对话也十分风趣,工人看着小巧的提琴问“这值多少钱?”琴童说,“这只是一半。只要60个卢布。五年后就可以买大的了。”工人把小提琴放在健硕的手臂上,令人忍俊不禁,果然很小。所有这些都明确指向生活精神。

  生活精神很容易找到。如对于食物的态度,《回归——爸不得爱你》、《压路机与小提琴》、《伊万的童年》中,出行前的大餐、路边餐馆、车间里的牛奶与面包,不允许孩子浪费食物,虔诚地对待食物。也比如对于人格的建立,以“打架”为例。《小偷》和《压路车》中的男人都教会男孩如何去打架,学会保护自己,生存下去,才是真谛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四):牢笼与蓝天

  大师之处女作

  镜子中的影像 破碎但美丽

  大锤推倒建筑

  大雨倾盆

  积水

  萨沙从口袋掏出苹果

  见女孩儿颇有爱意

  赠予给她

  心不在焉导致考试成绩不合格

  驾驶推土机的威武

  萨沙和瑟黎卡促膝交谈涉及战争的话题

  隐隐的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和憎恶

  萨沙被瑟黎卡赞为音乐家萨沙愤然将面包摔到地上

  瑟黎卡“面包是天上掉下来的么?随随便便就能有的么,捡起来!”

  暗喻能学小提琴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你应该珍惜

  两人结成忘年交

  萨沙代表牢笼,瑟黎卡代表蓝天

  萨沙被母亲关在屋内不能赴约

  瑟黎卡最终也没有捡到那只飞机字条

  和早已对他有意的女孩去看柴巴艾夫

  二者之对立

  自由二字隐含在片中

  当大锤一点一点摧毁建筑

  此时大雨是滂沱的

  最终轰然侵塌

  明亮随之而来

  雨也停了

  人们终于冲破了束缚

  迎来光明

  萨沙最终没能走出牢笼

  也不知是否能成为小提琴家

  可对自由的向往那是情真意切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五):纯真梦想

  lt;压路机与小提琴>是塔科夫斯基比较早期的电影,情节不复杂,技巧运用相当纯熟,风格浪漫温暖

  七岁的萨夏依偎着母亲生活在经济条件不错家庭学习小提琴两年,但是与周围的邻居相处得很不好,直到偶然遇见的一个修路工人,他的世界开始发生微妙改变

  此刻的塔科夫斯基是一个善意理想主义者,他化身为萨夏,这很附合孩子的天性,孩子是最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一脚踏在现实中,一面沉迷于他理想中的世界之中。现实是由经济层面的差异引发了彼此的矛盾,即精神层面的深深隔阂,邻居们对萨夏的戏弄既暴露出他们对他的憎恶,也掩饰不住对之的羡慕,实际上无论哪一方都陷入了各自的矛盾和孤独之中。即便小小的爱情的插曲,也无法改善他的阴郁的世界,电影长长的停留在这一段爱情上,萨夏从女教师那儿失落的走出来,小女孩却仍然熟视无睹的沉浸在幸福之中,萨夏从她身边黯然的经过,是的,他们的世界永远不会交织在一起。它暗示着感情对于一个人的庞大复杂的精神世界作用实质上是极卑微的,投靠感情仍然会坠入失败命运

  但是修路工人的出现成为了萨夏人生的转折点,他从未有过享受着一个陌生人对他的温情,当小提琴再次响起的时候,我被他的第一次的悠扬的琴声深深打动,它饱含着萨夏对修路工人的无限感激和对自己的未来的无限向往,这对于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多么难以遇见的援救。解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可行办法,只有首先排开世俗观念,诸如身份地位之类的差别,才可能发生平等有效的精神世界的对话,人的天性是需要依赖和被信任的。

  总体来讲,这是一部比较中规中矩的电影,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导演对某些小道具和场景的特写很有嚼头,比如那只萨夏送给小女友的苹果的一直跟踪,蕴含着非常丰富情感深意

  XXXXXXXXXXXX

  这部片子只有英文字幕,有个别单词虽然面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它的中文意思。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六):童真与阶级

  其实塔尔科夫斯基并不是我钟情的导演,原因只是当年嫌疑装小资的一本书名,叫作雕刻时光。而我向来自诩同小资划清界限:我是个有思想的愤青。咳咳。

  我喜欢东西风格是粗砺或尖锐的,前者如在心脏区域打磨的砂纸,钝而持续的痛;后者如耶稣受难记里面的两个钉子,一下子就能翻出血与骨。

  所以初看塔尔科夫斯基,觉得很是清新隽永。特别是这一部《压路机和小提琴》,导演的处女作,也是大师在莫斯科电影学院毕业时的作品。仅有40余分钟,相较于后作,情节也是相当的简单:并没有太多的象征和信仰,只是讲述一个家境富裕的七岁提琴男孩同年轻的压路工人之间的友谊故事。很多人都会觉得大师作品一定是艰深晦涩所以退避三舍,但大多数却都并非如此。特别是这部相当朴素的作品,整体都是暖色调,演员表情的每个细节都相当到位,手法非常细腻,运用多面镜子来表现路人细节动作等等,更是让人觉得身心愉悦情绪完全被调动。这就是影像的魅力。

  只是我想在电影之外说一些题外话。

  在1960年的苏联,无产阶级身份是一种荣耀

  男孩萨沙一出家门就看出来同其他孩子的相异:别人踢毽子追逐打闹,他则拎把提琴躲在楼道的阴影里,等到有大人下来的时候才敢明目张胆地出去。即便是这样,还是会被其他孩子视为异类群起攻之。原来自从人之初,就已经会对同自己不那么一样的人或事产生排斥情绪了。萨沙的年龄,怕是会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产生自卑的吧。没有朋友感到孤独和被排斥,格外小心翼翼;需要朋友,特别是那些在他的生活圈子里面看起来“正常”的朋友,也就是社会主流成员的无产阶级朋友。而这,在孩子之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他去参加提琴考试,排在前面的小男孩同他母亲的穿着看来也相当考究。坐在旁边的漂亮小女孩并不是来参加考试,艳羡音乐却没有机会进行学习,只得坐在门外谛听和膜拜。音乐艺术,是隔离这两个阶层的所谓美的品位——艺术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这一族谱当中最最年幼最受宠爱的弟弟。

  女孩见到拿乐器的萨沙,笑容羞赧。有意思的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成年男女之间互生情愫的反应,而是对于艺术对于阶层逾越的悖论。萨沙塞给女孩的苹果象征了对艺术追求的鼓励和阶层逾越的理解和宽恕:那个年代和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类似,只有富裕阶层才能吃得起苹果,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抗拒的。而阶层尊严也在女孩吃掉苹果后把核仍然摆回萨沙坐过的椅子上——接受馈赠,但并非出于本心——之处表现。

  萨沙的考试发挥得很糟糕,跟他因与众不同无人认同而产生的自卑感有着莫大的关系。直到后来他与压路工人(名字相当不好翻译,我不懂俄语,略去)交上朋友之后,他的演奏才真正地在心灵上回归自由。

  男孩对机械都是本能地抱有好感的。所以同压路工人交上朋友的萨沙获得了别的孩子的羡慕和嫉妒,甚至在萨沙开压路机的时候,有个年龄稍大的孩子骑着自行车同他比酷。结果显而易见:萨沙重新赢得了在孩子中的骄傲。来自压路工的友谊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不再是躲着其他孩子的那个小可怜了,甚至还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呢!

  在压路工的同事夸奖他是个不错的工人,压路工无意却抗拒地说了句“他不是工人阶级”的时候,萨沙将手里拿着的面包丢在地上,结果又遭到浪费粮食的训斥将面包捡起。他不想失去这份友谊。两人一起吃硬得切不动的面包,喝工地上的瓶装牛奶,之后萨沙的演奏发挥到极致,根本听不出这出自一个年方七岁仅学了两年琴的孩子之手。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压路工也不例外地会被感召。萨沙得到认可,很开心。约压路工晚上一起去看电影《恰巴耶夫》。

  但回到家,母亲不让他出去见来路不明的人,这是仅属于富裕阶级的戒备之心。压路工在苦等之后,遇到佯装邂逅的一直暗恋他的姑娘(刚刚换下沾了泥的高跟鞋),两人一起去看那部电影。

  在进门之前,压路工还是在频频回望,等待着萨沙的出现。

  结尾处。白天,萨沙没有拿小提琴,追上压路机,消失在画面里面。背后是一群鸽子(自由的愿望)和黑色的沥青(无奈的现实?)。

  我能够从中看出来人之于艺术的博爱,并且基于此而散发的友善和宽恕。我愿相信,环境的限定并不能禁锢人的内心。

  或许我这篇东西只是自己想当然的拔高,但也正是因为后人的这些引申和思索,大师才能焕发出持久永恒的魅力。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七):Каток и скрипка

  还是tarkovskij,处女作《压路机与小提琴》 下午 五点

  大师的处女作颇为童趣(感觉不像处女作),但是一代大师的风范隐隐约约已经在这部不到50分钟的短片得到了体现,纵观塔氏作品,这应该是大师最容易理解的一部作品吧

  一个学小提琴的孩子和一个工人之间的友谊,看似简单,可仔细品味倒是可以发现很多的东西,小提琴是精神世界(有认为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压路机是物质(也可以想为工人阶级),两者真的能并肩坐在一起吗,sashua是一个纯真的孩子,可以把他当做理想主义的化身,而理想主义永远得不到现实的认可,阶级、经济地位的差别都杀死了理想主义,唯一能得到平等只是存在于意象中的理想平等和沟通,有太多的阻力和沟壑,而各自之间都有自己的世界,这种友谊犹如昙花一现,而在人类广博的内心宇宙之中,爱情.友情.理想与愤怒,所有的情绪波动只是渺小的,在以后的作品中,塔把这些元素越挖越深,让人窒息。影片中一直缺失着父亲这个角色,而工人的出现,可以说是有意的接替了父亲这个角色,从他们的对话和言行,我感到的父子之情强于友情,物质是精神之父?或许吧,我猜不透。塔氏的作品注重于探讨人类的内心,深刻而内省,对于人类灵魂进化,无异于一部启示录,尼采的存在主义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郁的发掘人性一直给塔氏很大的影响;什么叫大片??这才是真正的大片!!

  伏案 沉思 再次思考什么叫做电影。。。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八):诗意的表达

  诗意的表达

  ——观《小提琴与压路机》

  影片《小提琴与压路机》讲述了出身于小资家庭的孩子沙谢,自小学习小提琴,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与排挤。有一日他下了音乐课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工人开着压路机在劳作,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也使他认识了年轻的工人瑟里卡。瑟里卡教他开压路机,教他勇敢,而沙谢亦对他产生了亦父亦兄的感情。影片的高潮出现在沙谢为瑟里卡拉起小提琴的时刻,瑟里卡被这琴声深深陶醉了。而后两人约定去看电影,却因沙谢母亲的阻止不能成行。沙谢只能在想象中与瑟里卡相会。

  我愿意相信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对是塔可夫斯基童年的影射。影片中诗意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的不仅仅是瑟里卡,更是塔可夫斯基本人。

  片中的孩子沙谢看世界的眼光总带着几分诗意,如玻璃里映出的五光十色的世界,那即是孩子看到的,也是塔可夫斯基看到的。而摆脱了节拍器的束缚,有了精神的寄托,孩子便能拉出充满诗意的琴声,正如摆脱了世俗束缚的他能拍出充满诗意的电影一样,那种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是如出一辙的。

  影片中充满了大师诗意的表达与孩子的童趣。如小男孩得了低分走出琴师那一段,导演运用一个长镜头,先拍小女孩怯怯地看这他的画面,在小女孩的目送中,沙谢垂头丧气地走出了琴师,此时镜头聚焦在凳子上的苹果核上,原来先前小女孩为矜持不好意思收下苹果,却在沙谢进去后将苹果吃光了。这一小小细节既充满诗意又令人忍俊不禁。

  同时,影片的诗意也体现在大师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上。在小男孩拉琴走神的时刻大师没有拍他空洞的眼神,而是拍摄了一杯毫无关系的水。他用沙谢的主观视角观察那杯水,镜头从清晰转为模糊,又在老师打断的时候重转清晰,表示小男孩已回过神来。这一段展示得舒缓而充满美感,令我想起自己走神的时刻真如那镜头展示的一样,眼前一片模糊。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使电影的节奏便得极其舒缓。大量的空镜头,为观众大量留白,给了人思索的空间。如镜头多次出现地面上水潭的水面反映出的景象,这种反复出现的景物与细节给了观众思考的余地,又为影片塑造了诗意的氛围。

  片中最抒情的段落出现在小男孩为瑟里卡拉琴一段。刚下过雨,虽然太阳出来了,但地上仍有大块的积水。小男孩在阳光下,在积水的反光中拉着琴。镜头缓慢移动,小男孩充满感情地演奏着,瑟里卡闭目认真地聆听着,舒缓的小提琴声响起,乌黑的街角墙上却有粼粼的水光,亦幻亦真。一滴水滴落水潭里,涟漪散后,红色的压路机的影子转而清晰,而琴声仍在响。这一幕浪漫而充满诗意,令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那琴声中。

  同样,影片中诗意地反映了导演对艺术的敬畏,如瑟里卡的大手虔诚地捧着小提琴的时候;顽皮的孩子们看到小提琴的那一刻因敬畏而不去破坏;在水面的反光中仰拍小男孩拉琴时的景象……导演将艺术放在了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在他心目中,艺术是能让任何人心生敬畏的,纵使有些理想化,但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导演那崇高的情操。

  这部影片拍于1960年,那个时代的苏联政治局势及其紧张。但阶级间的紧张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塔可夫斯基诗意的创作。在影片中,他用压路机与小提琴这两个象征诗意地表达了他理想中的阶级关系。影片中,瑟里卡和沙谢来自不同的阶级,互相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瑟里卡如父亲般引导着沙谢,而沙谢与这亦父亦友的、来自不同阶级的男人在小提琴声中产生了共鸣。这一幕诗意地象征着塔可夫斯基心目中和谐的阶级,他认为任何对立在艺术中都是可以融合的。

  然而这毕竟不是现实。于是瑟里卡终究还是没有等到沙谢,沙谢的纸飞机终究还是没有飞到瑟里卡手中,正如现实中客观环境不允许这两个阶级的融合。塔可夫斯基没有直接地说出这一点,而是利用母亲这一形象,含蓄地表达了出来。现实的残酷与艺术的诗意总是对立的,然而他却又不甘于此。塔可夫斯基在电影结尾借小男孩的幻想营造了一个浪漫而诗意的结尾,影片最后,镜头代替小男孩奔下了楼梯,他跑过广场,终是赶上了压路机,与瑟里卡一道开着压路机远去。

  这是一部诗化了的电影,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总能给予我们一种灵魂的享受而非视觉的享受,那诗性的叙事、舒缓的节奏中却富有内在的激情与张力。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九):引我渡越世界,恰似那一缕倒影

  他垂头丧气地走出了音乐教室,泛白苍茫的天空下,周围穷孩子的嬉戏打闹与他毫无干系。你是慷慨的,你让他结识了一位善良的无产阶级工人,你让他教他开压路机,惹得旁边小孩发妒。

  你在你的世界中自然而又自由,而我则像一个偷窥者,除了深深的折服那片光影,也赞叹生命是如此之的留恋。

  他给了他一瓶无产阶级牛奶,犹如后来的《镜子》中,小男孩捧的一罐童年的牛奶,影像可以向无限延伸,并且引导至绝对。每处的场景,都有水气弥漫,地上的倒影,蜿蜒至景深处。他自豪地向周围人介绍,“他是拉小提琴的,不是工人阶级。”另一个他,拉小提琴的那位生气了,他扔掉了手中坚硬的面包,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污水,水迹一直延伸至远方。

  你在我身后说,影像既不容分割又无从捉摸,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知觉意识以及其所欲呈现的真实世界。

  1960年代的苏联,无产阶级占有绝对的地位,片中的压路机工人善良、淳朴,他用粗糙有力的大手,轻轻触碰那把精致的小提琴,对会拉小提琴的小男孩充满敬佩。小男孩说了共鸣理论,找到了一个下脚处,拉出了超越他年龄水平的钢琴曲子,与他之前在音乐教师的表现判若两人,有一迸发的激情,令人振奋,那双蓝得犹如心底一汪湖水的眸子,一开一合,灵光乍现,我爱那双眸。我也喜欢压路机工人的眼神,以及嘴角浅浅的酒窝。突然感到莫名心痛,这个国家,影响了我国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昔日王国,如今踪迹难觅。现在圣彼得堡求学的f,读影视专业,不知道她最近可好,希望影像的持久魅力仍使她信仰如初。

  雨势如注,庞大的推土机吊锤,击倒了破旧的厂房,他把衣服给了年幼的他躲雨,他们和人群一起注视着建筑物倒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所见,我看到的是他的微笑,期间短暂的时间,他们失散,而后相聚,那道分隔彼此的堡垒也被击倒,友谊跨越阶级。当年拍摄时,正值28岁青壮年时期的你,真正想说的,又是什么呢?对于大师之作妄加揣测,我惴惴不安。

  愿我在盲目中,瞥见真理的灵光。若我在那个年代,看过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我定也会血脉喷张,投身理想主义热潮。然而,时光逝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随谈仍旧存在世界上,但这其中的距离和隔阂,已没有人愿意积极向上地探讨,这个世界,太多假象,太多谎言,只有拥有绝对权力的人,才有说话权。暴力无处不在。

  你从28岁始,在苏联拍片,50岁因肺癌病逝巴黎,22载光阴,投身电影事业。2部短片,7部长片,部部都受到推崇,这样的大师,在一个个远离,伯格曼、安东尼奥尼、黑泽明、小川绅介……《魔灯》、《蛤蟆的油》、《雕刻时光》、《理想主义的困惑》……大师不光留下了影像,还给了我们书籍安慰,双重的精神食粮,忧伤的小愤青们借此填满饥渴的灵魂。只是,纯粹的理想主义精神已经湮灭,这是这个时代的优胜劣汰,还是个大大的遗憾?小愤青们空有热忱,现实不得不让他们做出让步。

  小男孩与压路机工人相约去看电影。小男孩正欲出门,权威出现---他的母亲,一身素衣,她扣留了他,他出不了门,可他正在等着他。小男孩写下字条,折成飞机,扔下去,不巧的是,压路机工人正好转身离去。后来,他与他的女同事---装作偶遇的女青年,一起去看了电影。

  事事发展事与愿违,但我们循着真理,或许就可以找到出路。

  结尾,小男孩从画面一角,跑向画面对角,漂亮的斜构图俯拍,大地是平整服帖的黑色沥青,压抑、专政。不过,小男孩还是奔向了压路机工人,以后,他的琴盒还会依旧安放在压路机的后备箱中吗?

  这最后两个镜头,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即使如今事事看透,一切的一切,我仍愿意相信,那都是美好的。

  你引着我,渡越了半个世纪的旅途,那对注视的眸子,一直都在,行刑前的伊万,伫立在钟前的波利斯卡,不都是如此么。

  (小峰影评分析课期末作业)

  《压路机和小提琴》影评(十):污一臉 · 忘年交 · 父與子 · ?

  塔可夫斯基處女作。

  影片很短(40min),餘韻很長(不可計量)。

  鐘立風說“這是一部純樸而高貴的電影。”

  要我說:“這是一部純粹又難得的電影。”

  ①污一臉

  我用“英雄救美”來形容兩人的初次相遇,是不是有點污(好吧不止污一點)。

  他拿著小提琴走過樓道,被別的小朋友戲謔為“音樂家”,搶了他的小提琴傳來傳去,這時候,他,瑟黎卡,那個壓路機司機,出現了。

  他替他將所有流言和傷害擋在身後,這不是英雄救美是什麼?!

  還有,約個電影也羞澀得如此可愛。

  沙 榭:你看過《柴巴艾夫》嗎?

  瑟黎卡:看過,怎麼了?

  沙 榭(隨手拿起旁邊的瓶子做掩飾):也沒什麼啦,馬路對面有家電影院。

  瑟黎卡:要去看看?

  沙 榭(放下瓶子,興奮地睜大眼睛):好啊!我們7點在門口見,可別遲到噢。

  瑟黎卡:7點準時。

  沙 榭:7點準時。

  (沙榭於是開始緊張又興奮地為了晚上的碰面換衣服)

  要把這看作一個愛情故事,那也是個俗套的愛情故事。

  ——家人阻撓,小三橫出。

  總之,這是個沒有後續的故事。

  不知道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唯一確定的是,它不會如你所願大團圓,說白了,發展下去,它就是一部虐黑劇。

  最好別yy,不然哭瞎你雙眼。

  ②忘年交

  最普遍地來看,這是一個最普通的故事。

  一個7歲小男孩和一個28歲男青年的友情故事。

  他拉小提琴,以後是音樂家;他開壓路機,是工人階級。

  不在一個世界生活的兩個人成為了半天的朋友。

  讓我們舉杯,為這1960年代的友誼碰杯。

  雖說是忘年交,但他也並不完全把他當孩子。

  譬如他放心地讓他一個人開壓路機,譬如他和他像哥們一樣去吃飯。

  他們甚至還談到了戰爭。

  沙 榭:你見過戰爭嗎?

  瑟黎卡:什麼?

  沙 榭:你見過戰爭嗎?

  瑟黎卡:有啊。

  沙 榭:很可怕吧?一定很可怕。

  瑟黎卡:那是像你那麼大的時候,

  沙 榭:我知道的,

  瑟黎卡:你什麼都知道(笑)

  他們像朋友一樣討論小提琴,討論音樂。

  瑟黎卡:哇,這麼精緻啊!很貴吧?

  沙 榭:只要60盧布,因為只有一半。

  瑟黎卡:看起來不像一半啊。

  沙 榭:我是說一半大,是為小孩子做的。當我的手像你的一樣長的時候,家人就會買真的小提琴給我,大概還要5年吧。

  瑟黎卡:一半(笑),你學多久了?

  沙 榭:2年。

  瑟黎卡:現在幾歲?

  沙 榭:7歲。

  瑟黎卡:7歲?學到什麼時候才是小提琴家啊?

  沙 榭:老師說要花一輩子的時間。

  瑟黎卡:我想你要從小就得適應了。

  ……

  音樂瞬間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啊。

  沙榭在專業小提琴老師面前頻頻出錯,在瑟黎卡面前卻超水準發揮。

  ③父與子

  影片中,沒有出現沙榭的父親形象。

  瑟黎卡的出現,似乎彌補了這個空缺。

  他和他在路上走過,看見一小孩被稍大的小孩欺負,沙榭不住地往回看。

  瑟黎卡:就是這樣的。

  沙 榭:去救他吧。

  瑟黎卡:你自己去。

  沙 榭:那你呢?

  瑟黎卡:總不能二打一吧?

  沙 榭:但我要拿著這東西(瓶子)。

  瑟黎卡:我來拿。等下跟上我。

  走了。

  沙 榭:喂,別欺負弱小。

  XXXX:你說什麼?

  沙 榭:放開他,要打我跟你打。

  XXXX:你試試看吧。

  轉身卻要走的樣子。

  XXXX:喂,你去哪?過來呀。

  於是,手插褲袋的沙榭同手同腳地跟他走進了小黑屋。

  那一幕,看得我忍俊不禁。

  ……

  他好像生瑟黎卡的氣了。

  瑟黎卡:沒什麼好怕的,我也被打過好幾次。

  沙 榭(不服氣):我才不怕呢!我狠狠地還手了。

  omebody:真不賴的工人嘛。

  瑟黎卡:他不是工人階級。是個音樂家。

  沙 榭:你剛才說什麼?

  瑟黎卡:音樂家。說你不是工人階級,而是有藝術家情調。

  沙榭生氣地扭頭走了,走了幾步,又折返,將手中的長麵包用力地扔在了瑟黎卡面前。

  瑟黎卡:回來。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麵包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隨隨便便就能有的嗎?撿起來。如果別人把你的小提琴扔在地上你會怎麼想?

  說完就撿起麵包走了,沙榭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屁顛屁顛地跟在他後面。......兩人又重歸於好了。

  ......

  他的小提琴老師對他嚴格,他的母親對他嚴格,他不一樣。他用他的言行影響著他。像個父親一樣。

  ④?

  那些我沒看懂的細節:

  蘋果和那女孩有何寓意?

  爲什麽搗蛋孩子打開沙榭留在壓路機上的小提琴後原封不動地蓋上了蓋子?(他們是不是其實羡慕他,所以欺負他,因爲他不一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