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艺术家》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艺术家》的影评10篇

2018-03-14 20:09: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艺术家》的影评10篇

  《艺术家》是一部由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执导,让·杜雅尔丹 / 贝热尼丝·贝乔 / 约翰·古德曼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家》影评(一):艺术家?大明星

  关于电影片名,有说它就不该叫《艺术家》(The Artist)。就像今时今日,如果哪个国内电影明星被称作艺术家或者德艺双馨,那基本是调侃,再不然就是挖苦讽刺。诚实来讲,影片要是改叫《演员》(The Actor)或《大明星》(The Big Star),似乎更符合故事内容。台湾人更夸张,索性往前面加一个大,《大艺术家》。多个大字广告效果就来了,堪比大片、大电影。 那演员明星和艺术家之间到底有何区别?我想,这就是《艺术家》的命门所在。放当时来看,拍电影的恐怕都不是什么艺术家。更何况主人公乔治没落不谈,他还导了一部失败作品。艺术的分门别类中,电影一直是位居最末。原因不外诞生时间短,再者它融合了很多项艺术的表现手法,占了其他艺术的大便宜。最早的电影是魔术杂耍,后面慢慢纳入商业放映,进而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剪辑、蒙太奇。所以,《艺术家》把电影演员抬升为“艺术家”,那更多是站在了后世人观点上。别的不管,先就把致敬的旗杆杵在那了。 《艺术家》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到1932年间,那也是电影从默片(无声片)转向有声片的关键阶段。1927年,有记录在案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了,它以难以置信速度把电影工业撕成两半。如同电影诞生后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推动这一次变革的原因仍是技术,音轨录制和电影拍摄可以分离开来。很显然,有声片的成功不在默片大导演和大明星的预料当中。就连默片败下阵来的速度,那也远比黑白电影败给彩色电影的速度要来得快。不仅好莱坞如此,以当时另一电影大国德国为例,1928年有声片所占比例仅为7%,到了1929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86%。 有声片的出现不仅淘汰了一堆默片明星,就像《艺术家》里的乔治,当时连在戏院演奏的乐队和辩士(讲解电影剧情的人员)也失了业。对于这一变革的惨烈,黑泽明在自传里就有提及:大批辩士冲入影院,捣毁导致他们失业的声音设备。由于压力,他的哥哥(辩士组织负责人)更是选择了自杀。因而,如果有人认为乔治的落魄反应过于夸张,那么,他们当真不知道默片时代的薄暮之歌,更不理解这一改变曾经深深影响过那么多的人。 好在惨烈归惨烈,如果《艺术家》往惨烈的方向走,它一定会被奥斯卡打入冷宫。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擅拍喜剧,这一回借得默片的壳,套上一个通俗浪漫爱情剧的壳,弄得皆大欢喜满堂彩,当真是没啥难度。电影主线是一个默片男星的没落,另一边是有声女星的崛起。两人不断对位,内心情感的反差、地位境况的强调。说到底了就跟跷跷板游戏一样,不管谁上谁下,他们玩的都是同一个游戏(电影)。《艺术家》没有把他们的关系做成最俗气和大路货的男欢女爱,比如插段床戏。更多时候,两人好像若即若离,却又被电影的魔力给吸引着。好比在电影院里,她看他的电影,他看她的电影,互相欣赏好事者当然可以进一步阐释,这也是现代人眼中默片和有声片的依赖关系。尽管取代了默片,但有声片一直“深爱”着默片,始终没有忘本。 除去明星光环和显而易见的影史关系,《艺术家》更是一部立足于电影本身的片子。众多的戏中戏(乔治演的片子大多有出处)、片场拍摄(选角、NG和实拍)、幕后制片人(他们对金钱利益有着灵敏嗅觉)甚至是看电影的普通观众,他们都再三出现。就单说乔治,导演在他身上安放了有趣细节设置。和妻子感情有如死水,对方恳求他说话交流结果他就是不说。包括那个噩梦和打趣小狗,观众都开始纳闷,他为什么不说话。或许,声音不好是一个原因,但对当时的大牌明星来说,要他们开口说话,那就有如小丑表演,损害了他们业已树立好的形象同时可以看到,默片时代的明星更重视肢体语言,略带浮夸更好。饰演乔治的让·杜雅尔丹本是肌肉型男,他在片中的形象,静有克拉克·盖博的影子,动起来又沾染了吉恩·凯利的风采。当然,后两者都是有声片时代的明星。类似看上去很和谐实际上却又跳脱的细节,《艺术家》里还有很多处。它所引用和致敬的对象(包括电影配乐),经常不在1927年到1932年的时间范畴。事情到最后就变得清晰起来了,《艺术家》真的不是一部默片,它只是拿默片说事。 好在,即便说了这么多,甭管搬用了《公民凯恩》还是影射了《一个明星的诞生》,它们都阻碍不了普通观众的理解,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观赏体验。因为即便《艺术家》致敬了一大堆的片子,它更像是丢给影评人和老先生看的,讨个巧罢了。对多数人来说, 它只会被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待——一部看上去有些不一样的爱情片。已不多见、被等同为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字数长短不限、可以妙用的字幕卡,旧式画幅比和动作稍快的诙谐人物,当这些东西和一部爱情片发生关系,那么,《艺术家》至少是讨喜的,活跃气氛,不用商量。对吧?没有3D,不是飞机撞轮船的大场面。这样的年头,已经很少见了。去年奥斯卡推结巴国王,今年索性来个哑巴影帝,谁敢说不可能呢? 总而言之,面对《艺术家》,那绝没有凭吊默片般的肃穆沉痛,再者,它也没有承担讲述经典爱情故事义务必要。围绕《艺术家》的争议都出在姿态高低上,如果你觉得哈扎纳维希乌斯摆出了高姿态,用糖衣炮弹去迷惑了美国人,那么《艺术家》恐怕会是变质的味道。如果你熟知好莱坞和奥斯卡的游戏法则,那么再看法国人鼓捣的《艺术家》,或许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更何况,谁说入围奥斯卡拿了奖就名垂青史,其实未必。不见戛纳时候,《艺术家》还是给竞赛单元打替补。影史多少事,到最后,若能跟那条活泼有爱的小狗一样,都付笑谈中。我想,这便足够了。【国际先驱导报】

  《艺术家》影评(二):“诶?怎么没有声音了?”

  有一张明天过期的电影券,打起精神才一个人出门看电影。

  公车上一路在报道徐峥的泰囧,如何的上座,如何的红透大ZG.

  对噢,才在某处看到电影几个"方"因分红问题对簿公堂,果然是赚了钱吧.

  到了电影院,考虑到票不要钱所以我慷慨地加入了爆米花大众.

  换票前,售票妹子叮嘱我:"是英语的噢."

  quot;恩,是的."

  来之前也没做啥调查,看片头还原度真高,像老片.

  开始了,居然是默片形式,不得不想起<雨中曲>.

  看了半拉,嘿,还真像.

  男主胡子分明是盖博叔的造型,女主俺不太爱.

  小狗很可爱,白雪现实版也就这样子吧.

  到了结局男主回到烧掉的房子里,女主找来,两人无言相拥,没有背景乐.

  这一幕沉默太长,周围一位小姐哼起了小曲儿.再过了一会儿,背后传来一大姐迷惑的问题:

  quot;诶?怎么没有声音了?"

  没错,真的没有声音呢姐姐..

  好在不一会歌舞片登场,全片海皮结束~

  末了我只想吐槽售票的妹妹:English?Oh, babe, i don't think it matters.

  《艺术家》影评(三):时代变革下的尊严与爱情。

  尊严是什么?

  乔治的骄傲,是他独领风骚的默片时代。是他坐怀不乱的幽默化解,是他久经沙场之后,在怀揣着汹涌爱慕的米勒脸上轻轻一笔。那样的乔治,举止自信洋溢,谈吐中款款有礼。我相信任何一个米勒,都会情不自禁的,深陷他的魅力

  如果这个默片时代可以万寿无疆,乔治可以守着他的引以为豪继续光芒万丈。可世事往往不尽人意世界发展的快速步伐催促着好莱坞向新的革新马不停蹄。有声电影作为新时代的宠儿,用它声色俱佳的表达向只能依靠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诠释无声的魅力提出了巨大挑战。米勒赶上了新时代的列班车,随有声电影的迅速普及一夜成名,而为了坚守他的骄傲,乔治拒绝交出声音来承认默片时代的陨落,他倾其所有与这个时代打赌,却因势单力薄而逆转不回,社会前进发展的固有规律

  起初,他们因为妙不可言默契惺惺相惜,却因身份、地位、家庭而止步于此;继而,上天又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们互相调换彼此的地位。这一边,曾经大红大紫的默片明星黯然失色,另一边,年轻貌美的米勒五光十色,他们未说出口的爱意不减,,却因双方都未能调整好这突如其来转变,唯有用笨拙努力固执的骄傲抗衡着,在他们所代表不同时代利益下紧紧的抓紧彼此。

  并不是所有诚恳的爱意,都会被顺利的领悟和接纳。而一个男人最不能接受的,大抵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被自己心爱的人的光芒所烫伤,特别是那个聚光灯下,从来追寻的就是自己的身影。他逃跑,远离,他奋不顾身的想飞奔回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却被路上光怪陆离的声音所嘲讽,所刺激,他声嘶力竭,却做不出任何反击。那一刻,他终于肯承认自己的苍白。Lonely Star。孤星。

  在乔治饮枪自尽的一瞬,砰的一声让我闭上了双眼。再睁开时,我看见窗下停得歪歪扭扭的小汽车,甚至车前的保险杆都被撞得七零八落,而米勒大口喘着气站在乔治的面前。是这个女人,在片场几近威胁任性,只为保留,属于他的位置;是这个女人,不动声色的拍下了所有与他相关的收藏品,不愿他人亵渎他的独一无二。就算落没如他,就算闪耀如她。他终于脱下坚硬的外壳,接纳她炽热关怀。她教他生有可恋,她教他放下自以为的骄傲。用他们相互吸引的默契,重返舞台,开创属于他们,共同的时代。

  在这里,我想我终于能找到,何为尊严的意义念念不忘昔日的辉煌,坚守着非黑即白的绝对,是被放大的自卑。把自己置身于后退无路的境地当中,缄默对待时代的审判,是放弃挣扎的自欺。真正的自尊,是在物是人非中处惊不变,是顺势者昌的趁胜追击,亦是逆势而为的回头不晚。只有在内心里肯定这个时代发展的规律,是不随任何人而转移的物质存在,你才能站稳自己的位置,就算浪沙滔天,历久弥新

  《艺术家》影评(四):星光梦里人,回首百年身

  一朝天子一朝臣,时代汇成大潮,无论英雄鼠辈,都无可避免地被卷入洪流,这一点上,一切拥有欲望生灵概莫能外,除非你已然做到它强任它强,清风拂山岗,它狂任它狂,明月照大江。但生而为人,能如此出世者毕竟是少数,皮囊虽臭气熏天,却是那些也许伟大也许崇高灵魂不得不暂居之地,不管你死了以后,思想与才学如何流芳万世,金枪不倒,也耐不住口腹之欲,男女之情,更要处心积虑,不断用损耗执念灵性方式满足它,维系它,比如,这个小小可怜、小小悲情的艺术家。

  《艺术家》是一部形式大过内容的片子,影片想反映的,更多是有声片到对白片的转换之间,就在那个二三年间,影人内部所呈现的不同反映方式。当伟大的哑巴开始发声,有的人为未来的无限可能感到欢呼雀跃,有的人却为了捍卫活动影像的尊严而大声疾呼,(前者当如巴赞,后者当如卓别林)。当然,如果真要如此反映,势必是大量台词,大量史诗般的镜头要出来,走的路子自然成了传记片的一套,不如此般复古默片四两拨千斤——既保证了故事性,又独具了开创性,并且还以义无反顾的姿态向影史致敬,即便在商业性强烈主导的奥斯卡,得奖也不是什么意外。

  男女演员的表演、置景、音响都做到十足,除了镜头的剪辑比较现代以外,基本保留了原汁原味历史化呈现。对于剧情,当然不能苛求,因为默片的叙事因为手段所限,注定不能跟有声片特效片等比肩而立。以卢米埃尔兄弟伊始,默片作为活动视像特定阶段的一种暂留形式,本身并不具备特定的意义,它只是存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终将被替代。

  影片中的乔治先生与米勒小姐代表着守旧与革新的两股力量,映射到今日,也容易从其中看到艺术片与商业片之间似乎不可弥合的鸿沟。但电影从1895年那个地下咖啡馆的放映起,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商业色彩完全摒弃商业,永远以个人为中心作者电影终将被时间谢绝,像废弃的二八自行车一样,被远远地扔进垃圾堆。艺术并不意味着崇高,商业也绝不代言卑贱世俗,电影只有好与不好或者非常不好之分,却绝无艺术商业之别,那些所谓艺术的片子往往是肤浅者们藉以上位的利器,讲不好故事玩弄意识流的做法其实与投机取巧无异。阿城说,商业片是画牛,而艺术片是画鬼,牛大家都见过,所以想画得所有人满意终究不易,而鬼都存在于别人的臆想之中,所以只要画得大概其,相比商业,赢得的宽容度显然要高上一筹。

  影片最终在乔治跃动之后的喘息声中祭出导演的一声cut,沉默二十多年的人们开始发声,从此,电影开始走上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普屏到宽屏到3D,历史一步步的走来,观众一批批地老去,而那些艺术家也就随着这些观众,在这些不断的变化之中,回忆着光辉岁月,几度垂死挣扎欲力挽狂澜,却总是手上无力,惆怅余恨,于是,便只好看新人们前赴后继,然后仅仅拽住他们的衣服后摆,从无边的羡慕中,挤出一丝看似大度的笑容。

  《艺术家》影评(五):男人的自尊与时代的更替

  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时代的进步,无论此时你有多么光鲜,那也只是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所赐予你的临时许可。

  这个男人,经历了对于男人来说最痛苦的人生,从风流潇洒的万人迷,到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被人夺走一切的穷鬼。看着当年因为自己而出名的女人已经接替了自己的位置,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的被践踏。男人的自尊,此时是那么凄凉而壮烈。但好在,那个女人心怀感恩,不,可以说她爱他。最终他那如坚冰般的自尊被爱情的温暖融化了,他接受了一切,接受了时代更迭这个现实,并且投入了新的时代,投入了新的生活。作为一个男人,他是即悲惨又幸运的。

  喜欢喜剧结尾的默片,令人有站起来鼓掌的冲动。这就是默片与古典艺术相同的特质吧,令人深深投入其中。片中说,有声电影不严肃,现在想想,有声这个媒介,确实给了电影不严肃的机会。

  《艺术家》影评(六):致Peppy Miller小姐的一封信

  亲爱的Miller小姐,

  我不是你的影迷,因为无从欣赏你的电影。但我是你生活的影迷,我看过你和George Valentin先生的故事。那真是个美丽的,感动人心的故事!

  虽然一开始,我并不怎么喜欢你。你只不过是千百万个想要演戏出名的好莱坞年轻姑娘们中的一员。尤其你在拿着和Valentin先生偶然情况下的合照到处炫耀的时候,我想,这真不是个淑女。

  后来,我想,我错了。你本就不是个淑女,你是个呼吸着好莱坞空气长大的乐观而快乐的女孩儿。你的大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笑着大嘴让人感觉很幸福,还有那些略显滑稽但令人眼花撩乱的舞步。我想,你是个淳朴的好姑娘。在你抱着衣服着迷的时候,我想,你实在是可爱的!

  当Valentin先生为你点上性感的唇边痣的时候,你就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东西。一颗痣,以及一双在背后默默关注的眼睛。

  你的成功,是Valentin先生事业的末日。你青云直上,他便江河日下。看着他的窘迫,潦倒,绝望,你掉落的那滴眼泪深深打动了我。我知道,你想说声谢谢;但却变成了采访时候说成的“新旧异位”的讽刺;我知道,你想帮他度过经济窘境,但只能假借他人之手施以援助。

  他是个太骄傲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你不会爱上他吧?他太骄傲,太倔强。他从没对你说过什么甜言蜜语,但在火场,他唯一护着的是与你第一次拍电影时候的底片。对了,那次的电影,第20场,你们到底NG了几次?我记得有一次,他就带着你这么跳着舞,忘了换舞伴;还有一次,你们刚一转身看到彼此,就笑了场。。。。

  当你疯狂地开着车驶向他家的时候,我真的急哭了。我想告诉你,他想自杀!那些庸俗的人们用无情的语言深深地伤害了一个骄傲倔强的人的心。他要自杀!!快!快!快去救他!!即使小狗在旁边也不管用的!你要快!!

  真的高兴,你赶到了。真的高兴,他在最后时刻醒悟了。是你的爱,你的倔强,你的善良,感动了他,拯救了他。看到你们相拥的那一刻,全场寂静无声。其实,此时是无声胜有声,你说呢?(笑)

  最后,我想说,你们的踢踏舞跳得真棒!还有,我终于在最后听到了Valentin先生的声音。尽管只是短短一句话,声音很好听呀!但我明白,他是不屑于将自己的声音搬上银幕的。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的脸,他的表情,以及手脚,就是一出出精彩绝伦的戏!

  在我的时代,电影是科技的奴隶。我们靠各种声效,搞出了一出又一出闹剧。没人想过,会有人愿意买11美元的电影票,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看上100分钟的无声电影。可是,你知道吗,今天的电影院,人满为患。当你们的故事演完的时候,现场的人掌声是如此热烈!这正是Valentin先生希望的,不是吗?没有声音的电影,也能演绎出奇迹般的伟大作品?

  Miller小姐,你真是个好姑娘!希望你和Valentin先生永远幸福下去。

  你的不知名的朋友

  《艺术家》影评(七):最后亦是最初

  复古总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梗,他可以是一个老梗,但是也是一个新派的做法。

  当你在活色生香的芸芸众片中偶尔把目光放在一部黑白片子上,你一定认为这是一部特别的片子,进而觉得这是一部特别好的片子。就好像现代人吃多了山珍海味后总认为大鱼大肉的是下里巴人,吃素的才是高贵冷艳一样,唯好其新鲜耳。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懂得用黑白手法来作卖点,万彩丛中一点黑白,绝对的吸引眼球。

  但是,“默片”,是对有声电影发明之前所有电影的统称。电影诞生之后,由于电影声音技术的局限,早期电影是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的电影。看?默片的出现是因为声音技术的局限,当这一局限被消除后,人们对于有声电影应当是喜闻乐见的啊,就好比手机之于传呼机,数码相机之于胶片机,win7之于winXP一样,这造成我无法理解不到片中男主誓死捍卫默片尊严的行为,特别是你的声音其实是那么的迷人!!!

  男主角有着William Clark Gable,Gregory Peck的美国绅士形象,那八字胡勾人得很,但他也如那个年代的绅士一样是个朝三暮四郎,妻子还在家独守空闺他就出去勾搭小女星,一受到打击就一蹶不振,颓废异常,又好面子宁愿吞枪也不要女人帮,让人爱不起来。噢,别抱怨,这可是那个时代流行的做派。

  女主角眼睛奇大扑闪扑闪的煞是可爱。可惜患有过度活跃症,而且特喜爱到处放电抛生榄,还常勾搭富家子弟,还称呼其为“toys”,实质不就是观音兵吗?噢,这在那个时代也是流行的做派。

  片子当中的女权主义色彩颇盛,谁说女子不如男?后来这米勒姑娘不就想把乔治先生包养起来麽?只可惜乔治太好面子,不领这个情反而气走了。默片时代可不流行这套,就是赫本也要给绅士拿拖鞋——《窈窕淑女》。不行了,这让我想起了段娉婷与唐怀玉。说起来《生死桥》也是一个关于有声电影取缔默片的故事啊,但是复杂多了,比这部片子耗脑子。可惜电视剧拍得不怎么样,演员丑得一比那啥。

  最值得鼓掌的是形象设计师们,里面的服装实在华丽精巧,堪配奥斯卡最佳服装的殊荣。男主角开始风光无限的时候他穿着这么精细的三件头,而落拓时居然让他穿着大一码的衣服让他看起来更落拓。女主角开始是清纯简单的,后来富贵了,皮草就不要命地穿了。最喜的反而是司机先生的那一套双排扣直身风衣配马靴,太帅了像个侠士,特别是把傲娇男主抱回寓所的一幕,帅到我也想去订造一套。

  情节方面,真的没有太上心,除了那只狗倒是挺出彩的,还英勇救主多次,主人停步他就坐着,太萌了,其他的就是觉得累,大部分时间是听着一个人嘴动了几下,然后居然不给台词,真的要靠挤眉弄眼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于是看后感是,我爱有声电影!我也爱彩色电影,因为好想看看女主角华丽的服饰的配色是怎样的,黑白的太偷懒了亲!

  《艺术家》对我来说,比其他片子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像其他台词电影一样可以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看,它不发出声音,因此需要人时时刻刻紧盯屏幕。多出些这样的电影也好,也好帮大家改改一心二用的浮躁毛病。

  完毕,看hugo去也。

  《艺术家》影评(八):致敬默片 ——关于《艺术家》

  记得初看《艺术家》是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影片结束的时候正好日落,当时我只觉得自己的心突然变得很拥挤,男主角乔治在新旧交替中的自我挣扎、女主角佩比的青春活力、小狗的聪明可爱都让人难忘,但在我心里留下最为深重的印记的,却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尽管《艺术家》是以喜剧结尾的。今夜再看《艺术家》,虽然我的理性更多了些,但仍觉得这部伪默片信息量过大,失落感依旧的我一时不知从何写起。

  其实电影的剧情是略显俗套的——当红演员在时代交替中事业逐渐走下坡路同时人生也走向自我的挣扎和灭亡,年轻演员顺时代潮流而上,最后老演员在年轻演员的帮助下走出泥潭重获新生。但想到这是用默片的形式来表现的,我便也不难理解剧情简单的原因——默片自身的局限性不允许过于复杂的情节。

  情节的简单无法掩盖它自身的光芒,因为它,我好好体验了一番“良苦用心”的含义。

  情节设置上,不难看到向经典影片的致敬,比如金凯利边唱《雨中曲》边跳舞的《雨中曲》,同样是无声与有声的挣扎,《雨中曲》画面色彩鲜艳,站在有声的角度来思考,而《艺术家》则是站在无声的角度来思考;比如影片最后有众人嘲笑主角的镜头的《最卑贱的人》,在《艺术家》中,沉默的乔治被两张大嘴夹击,这与《最卑贱的人》中一张张嘲笑的面孔如出一辙,虽无声,却让我们感受到在一片嘲笑指责中的压力与痛苦;比如那只聪明伶俐的小狗和《丁丁历险记》中的白雪有得一比;还有在我看来最为经典的致敬,导演通过早餐时乔治和他妻子两人表情的不同穿插着女主角佩比在演员表上的位置不断上升来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和他妻子的关系不断恶化,同时佩比的事业逐步走向辉煌。这一过程不过几分钟却非常有内容,这恰与《公民凯恩》中凯恩夫妇俩在早餐时谈话内容由表达爱意到互相看不顺眼最后无言以对的情节相仿。在这一段中,我还看到了《艺术家》导演的一点小心思,那就是乔治妻子后面有分别代表了乔治和他妻子的人物雕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挨在一起的两个雕像隔得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乔治妻子的雕像,这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除了向经典的致敬,还有《艺术家》自己的亮点,难忘有声时代悄悄来临时乔治做的那个梦:生活中所有的声音都被清晰地听到了,唯独乔治自己开口也不能说话了,最后羽毛缓缓飘落在地上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堪称神来之笔。这一声巨响是砸在乔治和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它残忍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还有一个场景,那是春风得意的佩比站在楼梯上,落寞的乔治站在楼梯下,两人对话,乔治仿佛还是那个大明星而佩比好像也还是初涉影坛的新人,可是什么都变了。我想那是我失落的原因之一,我常觉得在人生中许多的悲哀中,壮士暮年、美人迟暮是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我想乔治就属于这样一种悲哀,不是他到了老年,而是他所热爱的默片事业似乎正在被时光淘汰,走向暮年。

  布景道具上,观众观影的有交响乐团的剧院显示了那个时代电影不如现在这般平民,《Variety》杂志、金融危机更是直接表明了那个时代离我们有多远,特别是对《variety》杂志的还原,使影片二三十年代的时代感很强。

  至于演员演技,喜剧演员出身的让•杜雅尔丹演技没话说,尤其在更加考验演技的无声片中,他的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都发挥得很好,他站在楼梯下抬头看佩比时表情的微妙变化非常精妙(演员本身脸是比较大的,但黑白片很好地修饰了他的脸,这也是黑白片的魔力所在吧);但我认为女主角表演稍显夸张。

  影片以乔治的沉浮为主线,但乔治的感情线也同样可圈可点。在我看来,离开乔治的妻子可能爱他但未见得懂他,我看到她对乔治发火后又后悔地掩面,可是最后还是转身离开了,这两个动作里,前者是爱后者是不留恋。佩比则称得上是乔治的知音、爱人,他们都是对演艺事业无比热爱的人,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戏戳中我的泪点,特别是坐在车里的佩比看着乔治走过大街时,失神的乔治险被车撞,佩比在车里默默留下了眼泪,而此时,大街上的影院正在上映《lonely star》,我想这就是真爱。

  还是继续说说我的失落感吧,在乔治和佩比背对背吃饭的那场戏中失落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佩比对着记者们说老人该为新人让道了,乔治坐着听了很久,此时画面中左边是沉默不语右边是谈笑风生,左边是近乎静止右边是摇曳生姿,接着乔治终于站起身来——“为新人让道”,然后衣着光鲜的佩比陷入无比尴尬的境地。当光彩不再,任何人恐怕都会被失落淹没,乔治自己拍摄的《爱之泪》中男主角陷入泥沙而亡,这恰如他的心境——陷入泥沙,不能自拔。

  还有佩比在雨夜拜访乔治的时候,佩比想解释想鼓励,可乔治不想再多听她说,最后把她“撵”走了,坐在汽车里的佩比流下的那一滴滴眼泪我想就叫做“懂你”,最后《爱之泪》的海报在雨中被一次次踩踏,每一脚可能早就在乔治心里踏过无数次,揉碎了他所剩无几的骄傲。然而他始终是骄傲的,他典当了西服换钱,会与典当行老板讨价还价却不忘临走留下小费。

  可惜时代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乔治的骄傲属于默片的年代,当大火将胶片付之一炬,骄傲也只剩下残渣。当他和佩比重新站在一起跳起踢踏时,一切关于默片的回忆就真的只能是回忆了。当现在进行时变成一般过去时甚至是过去完成时,谁人不失落不心痛呢?

  致敬默片年代的人,“艺术家”这个名字高过“演员”或者“艺人”,通过乔治、佩比,我看到了真正把电影和生活融在一起的人,反观现在的演艺圈,可能《艺术家》更是向相比当今而更为纯洁的表演和艺术致敬;致敬默片年代,这是电影前进过程中培植的一朵安静的奇葩,可能它和有声片相比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毕竟它带给过无数人无数感动,但毕竟,此时无声胜有声。

  《艺术家》影评(九):缅怀旧梦

  当前世界电影正迎来逐步深入的3D技术革命,但是其影响尚不能与当年有声电影对默片构成的致命冲击同日而语:曾经夸张的舞台化表演被淡忘了,只做表情不会发声的演员被淡忘了,有关默片的很多都被淡忘了。《艺术家》不是第一部反映那场变革的电影,却在今年适时地勾起了人们的怀旧情绪。

  《艺术家》作为本年度最热影片之一,在戛纳电影节和金球奖上大放异彩,并作为最有希望的种子之一获得本届奥斯卡多项提名。不过尽管《艺术家》用黑白默片的外衣包装自身,它使用的却大多是现代的表现方式——这使其在缅怀过往的同时,能够更贴合如今时代的审美。因此准确地说,《艺术家》应该算作一部现代的“非典型”默片。

  影片的叙事脉络遵循了表现那次变革的典型方式。《艺术家》带有许多非默片的色彩,哈扎纳维希乌斯认为这种崇拜与敬意有助于重新塑造默片的浪漫。例如,故事脉络与人物设计等参照怀尔德的《日落大道》和韦尔曼的《一个明星的诞生》;片尾高潮部分的配乐来自希区柯克的《迷魂记》(Vertigo);部分镜头和剪辑效仿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结局突然表现的那种美好和圆满像极了《芝加哥》;更不必提穿插其中的各种声响为理解故事提供的方便。

  但正如导演所说,《艺术家》仍然是写给默片的一封情书。为了更好地传达默片情结,它的很多情节设计都用最明白的处理方式来对故事进行铺陈:乔治和佩皮在楼梯上相遇时,前者在下台阶,而后者在上台阶,个中寓意显而易见;从不同人的嘴里不断重复说出的双关词“说话”,是在影射有声替代无声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潦倒的乔治将水洒在桌面反射出的影子上,仿佛他的过往恰似镜花水月。

  当然,就像结尾处乔治放下高傲与自大,对有声电影做出妥协并重获新生那样,《艺术家》并非真的试图把我们化身为默片时代的观众,而是用那些加入的现代风格的剪辑与配音等痕迹来暗示:这是电影技术空前繁盛的全新时代里对默片的一次缅怀,而非劝诫当代电影去“回归”——或许它要表达的意思正是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回归,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和演化并非个人的和悲剧的,而是历史的和进步的。这样看来,电影并不需要回归,如果这个回归的含义仅仅停留在技术的范畴上;因为真正能够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是可以超越时间而获得永恒的电影艺术精神。

  虽然默片时代远去了,但其孕育的艺术并未消逝。《艺术家》里的一个小细节是乔治告诉佩皮演员需要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在她脸上点的一颗痣。追求与众不同、寻求自我超越的艺术精神并不会过时,就如同乔治本人,永远都是那个大艺术家。

  ■《艺术家》是缅怀一个电影时代的旧梦,但乔治的经历无疑是特殊的:在历史上的那次变革中,并非所有旧时的明星都能如乔治一般真正放下曾有的孤傲,有声电影在他们看来是背离电影本质的艺术形式。于是多数默片明星在选择摈弃有声片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和默片一样被湮没的命运。从这个角度说,《艺术家》结尾的转折似乎过于理想化,至少不那么具有历史的典型性;但它却让这部非典型默片在缅怀旧梦的同时,传扬永不过时的艺术精神,编织一场怎么也做不完的好梦——这场好梦属于乔治,属于佩皮,属于每一个崇尚电影精神的人。

  《艺术家》影评(十):小清新的反驳

  被问及喜欢什么电影?嘟囔半天,说欧美片。

  回家看《艺术家》,女主对男主高富帅一见钟情,眼神火光电石地遮不住风骚,在镜子上用口红写下“thank you”、拿起男主的西服上衣蹭啊蹭摸呀摸情难自已,还有两人拍片数次NG从相视而笑到凝视到对方心里去——这还不叫小清新!难道叫纯爱么?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历史性变革,成就了一段伟大的爱情。类似的太多,国内如《云水谣》、《樱桃树之恋》,甚至《唐山大地震》都拿出一个小家小户的清新镜子照啊照。国外如《面纱》、《英国病人》,伟大的爱情终要是战胜不朽的了。而我,终要是大声回答一句:我爱小清新。

  小清新是俗套,可快节奏的无缝剪辑滥用之后不也是俗套?美剧里角色一个个挂掉,一场场床戏,厌得像催眠,难道不是俗套?回到小清新的老时代,回到小清新的经典,一个眼神抖动,眼泪就自然渗出眼角,像条件反射一样自然。谁说我早已麻木,或者挑剔,谁说我早已过了小清新的年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