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尔法城》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阿尔法城》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14 20: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尔法城》经典观后感10篇

  《阿尔法城》是一部由让-吕克·戈达尔执导,埃迪·康斯坦丁 / 安娜·卡里娜 / 阿基姆·坦米罗夫主演的一部悬疑 / 科幻 / 剧情 / 爱情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尔法城》观后感(一):戈达尔的预言

  每个人对于城市都有不同定义,而阿尔伐城却是一座出人意表的机械之城,当技术统治一切,技术开创一切,技术代表一切的时候,人的感性思维看起来格外多余和不应景。

  沉默之城:

  阿尔伐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种歌舞升平情感压抑带来的必然是城市生命力的衰亡,生命完整组成部分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的结合,而在本片中,我们能够看见以及感受到的仅仅是理性思考罢了。为什么要摒弃感性思考,是本片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统治者总是希望被统治者耳聋,眼瞎,身残,脑残,这样在管理起来比较方便。阿尔伐城对于死刑犯的定义很特别妻子去世的时候留下眼泪男人会被处死,因为妻子的死触动了他的感性思维;写作统治集团无法理解诗歌文章的人会被处死,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文字具有煽动性,会危及到他们的统治;谈论爱,温情这类词语的人会被处死,因为爱蕴藏着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而这也是阿尔伐城的统治者最担心地方

  逻辑之城:

  在阿尔伐城中我们随处可见用一些表情呆滞言论刻板的人,与其说他们是人,不如说,他们是机器科技统治了这个城市,所以他们要做的只是用行为来维系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生活很大一部分精彩来源人们的感性思维,在这座城市中,人不能有爱欲,不能流泪,不能悲伤,不能拥有一切情感,自然也没有创作力,所以一切都只能遵循着计算机既定下来的生活轨迹,一旦超过这个既定的法则,那么面临的就是死刑。纯逻辑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在错误逻辑的引导下,生活会正常吗?

  谨慎之城:

  之所以给阿尔伐城贴上谨慎的标签,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而在统治集团看来,这便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谨慎,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保护,既然是纯逻辑之城,那么谨慎之意也就不会存在。念小学的时候,班上会竞选班长老师这个时候就会说,小心翼翼的投下你们宝贵的一票,这关系班级的管理等等,其实无非是给自己选择一个“奸细”罢了,方便自己来统治学生。我一直喜欢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而学校就是一个大型的统治机器,在考试的时候,尤其是语文。当你在语文试卷上写出你自己的看法,而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导无关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你输了。

  《阿尔伐城》在一定的意义具有预言的性质,但是对于现实的抨击和批判依然显而易见。机器或者说科技是工业文明产物,戈达尔在本片中借助科技来批判工业文明,这在他很多电影中都可以看出,《美国制造》,《周末》等等。除此之外,对于这种机械式的统治也在批判,比如对于言论自由的禁锢,思维方式的禁锢,以及情欲的禁锢的等等。

  在电影快结尾的时候,娜塔莎在念一段诗,这个时候的光线,构图以及蒙太奇的应用和整部电影的基调完全不相符。

  纵观本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理解,第一就是对立的世界,计算机控制的世界没有人情味,但是没有战争,没有核武器。第二个就是感性和理性层面的探讨。还有比较隐晦的一点就是,工业文明对于艺术冲击,在本片中出现了保罗.艾吕雅的诗集《痛苦之都》,这正说明了,戈达尔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捍卫他心中的艺术世界。

  如果把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科幻片来看,并不算是上乘之作,除开电影中的暗示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之外,在制作上似乎有点敷衍,既然故事发生未来的世界,但是全片设计地点是没有搭建半点布景的巴黎实景拍摄,这种设计很难让观众感受到“未来”的感觉,唯一具有高科技的设计是一个转动的抽气风扇,而这个抽气风扇我家厨房也在用。可能戈达尔自己也没想拍出一部华丽丽的科幻大片,让每一个意向都具有象征意义比背景的搭建更重要

  《阿尔法城》观后感(二):戈达尔的失败

  “我们知道了1,就以为自己也知道了2,因为1加1等于2。可其实我们首先还得明白什么是’加‘。”

  戈达尔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了非逻辑性的音画分离,跳跃剪辑和负片手段等多重电影语言去试图讲一个“反抗逻辑专政”的故事。这是形式内容的同一,这是诞生于1965年的了不起的创作。

  然而,戈达尔的天真可爱之处,不在于他搞不清光年是个距离单位还是时间单位却还要拍科幻片,而在于他试图用爱与诗去对抗逻辑。

  当詹森杀死了教授,娜塔莎同整个阿尔法城一起陷入癫狂边缘时,詹森一边带着娜塔莎离开,一边试图唤醒她:

  “想想那个词——爱。”

  然后娜塔莎就真的清醒了。

  整个影院发出了一阵哄笑。

  我想,这大概就是,

  戈达尔的失败吧,

  更是,爱与诗的失败。

  《阿尔法城》观后感(三):阿尔法城观看一半时的影评

  如果你身边有喜欢保持沉默,行事作风严谨幽默感缺乏的人(尤其是理科生)那你一定能明白阿尔法城是啥性格的城市。

  影片开头就已经把阿尔法城介绍差不多了,“沉默,逻辑,安全,谨慎”。但丝毫不影响导演给你一个个“惊喜

  惊喜一 即便是个路人,也要去居民管理局登记。如果你是个健忘症患者,还有妹子来三番五次提醒你哦

  惊喜二 把人的生理需求摆在台面上,伴以亮到闪瞎的镁光灯。无论是旅馆里三流小姐主动和遇事不惊,还是在阿尔法内部的活裸体照明设备,都让人心里小小不舒服了下。电影里的性都用一种表面平静但实则极为不和谐的方式表现出来,没有刺激诱惑,又没有唯美妩媚。它就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被逻辑化然后变成数据,由城市掌管者统一提供。Oh no!

  能让观众稍有怜悯爱惜之情的恐怕只有会掉泪的女主。在她说“不,我没有流泪,因为这是禁止的”的瞬间,影片的主题和脉络已经清楚了。

  惊喜三 泳池枪击。一开始还以为是群政客在排排队正儿八经欣赏游泳比赛,后来发现是阿尔法城独有的枪击模式。罪人穿着体面地在跳水石上宣扬自己的“信仰”,然后砰的一声,就坠落水池。有的人话太多,就是砰砰砰。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刽子手不仅仅是开枪的人,还有几个水上芭蕾舞者。在把罪犯彻底溺掉之后,镜头切换到她们优雅的舞姿上。我想导演选择芭蕾实在聪明。这种优雅至极却以被"装进套子里“为代价舞蹈,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哀伤。你看那舞动的脚尖,在空中划出了一个转瞬即逝笑容

  惊喜四 背景男声。如果已经确定这就是地狱,或者人间之外的领域,那就称之为撒旦之音吧。混沌低沉,睡不着又没睡醒的状态,好像要把人拉进泥潭。倒是说了不少有意思东西。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阿尔法60的心声了。它说,我创造了自己,我也将毁灭我自己。因为我的名字绝望(我瞎编的-。-)

  这应该是作为科幻片来看的。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科幻片,上个世纪60年代的电影已经有实验性质了真不容易

  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时候,导演已经高瞻远瞩了计算机将带给人与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以及认知世界的方式,种种,只能说世界上永远不缺天才

  只不过为什么是走向规制严谨而不是放纵享乐,(这与”死于安乐“的那套媒体理论相去甚远)我想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放纵,都是被计划好了的,就好像,老鼠正在享用的甜蜜毒素,是人类经过计算后投放的。

  真是不守规矩的科幻片 : )

  《阿尔法城》观后感(四):伟大的反乌托邦电影

  反乌托邦小说以前读过几部,《1984》是前年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对集权社会的批判和对乌托邦这种缥缈虚无理想主义的嘲讽令我拍手称快。昨天看了电影大师戈达尔的电影力作“阿尔伐城”,简直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内中还集合了黑色电影、科幻电影、政治电影的各种元素,如果改写成小说,恐怕又是另一部反乌托邦的力作。

  电脑控制人的主题有无数,但是普遍娱乐性大于艺术性。人被物压迫,人性理念随着文字的逐渐消亡而模糊,集权控制的铁幕笼罩着城市,而人类的未来又被寄寓在何方?戈达尔的电影最不缺乏的就是深度,他用侦探小说式的模式来进行电影构思,侦探角色粗俗无畏典型的反英雄角色设置。超现实主义诗歌鼻祖艾吕雅的诗集〈痛苦之都〉成为整部电影的另一个寓体。摄影大师拉乌尔的镜头冷峻内敛,灰暗忧伤灯光运用,将整座灯火通明的巴黎拍摄成一座形而上的“痛苦之都”。

  电影结尾,男女主角在破坏了阿尔伐城的电脑统治之后驾车逃离,当女主角安娜嗫嚅着说出:“我……你……爱……我爱你”的结束语时,一种黑暗中的阴霾情境一扫而空,这恐怕也是戈达尔电影中,很少见的一种用爱的命题来解救落难人性的光明结尾。

  《阿尔法城》观后感(五):【影记】阿尔伐城

  ⑴最早是从村上春树的小说《天黑以后》中得知这部电影的部分始末的。影片开始时出现的男声独白低沉粗重混浊,断断续续,有一种诡异的幻灭的黑色调科幻气质。沉默,逻辑,安全,谨慎。艾云·约翰。

  ⑵约翰:“在这个黄色的城市,有离奇的事都属正常。”约翰:“她名叫碧翠丝,她说自己是个三流的性感女郎,她面上的悲哀神情令我为之一振银河中心星球,并不是都按轨道运行。”娜塔莎小姐。约翰:“她的微笑和露出的小牙,令我想起那些过时的僵尸电影,过去经常在电影院播放。”

  ⑶时不时出现在影片中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滴滴声,像闹钟坏掉的声音般令人费解。而影片的背景配乐同样彰显出戈达尔的另类口味,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影音格调,精准地配合着电影中人物古怪动作。戈达尔也会有不用音乐的时候,他甚而抽离掉同期声使声音呈现一片空白,让人误以为音响的插线是不是断开了。于是,每一格胶片都充满戈达尔的先锋而时尚影子。兀自穿插在叙事中的箭头特写、符号特写,甚而出现如“E=mc2”之类的公式,像霓虹一般闪过。“人类变为概率奴隶。”

  ⑷阿尔伐城——“这儿在亚法维拉是理想之地,技术腹地,星罗密布。”“这个社会曾经有很多艺术家,小说家,音乐家,画家,到今天,都没有了,一个都没有,就如现象。”影片中迷人的螺旋形楼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你害怕死亡吗?”“为什么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伤心?”

  ⑸混浊男声——“时间就如一个圆周,无穷无尽。下落代表过去,上升代表将来,所有的话已被说过,只要不改变他们的话的意思,没有明确指示,那些遭受痛苦的普通人需要不同种类的宗教。那些富有国家的居民怎样呢?而我们这儿,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我们完全被孤立,我们是独特的,绝对独特,字面意思是无法表达,单独一字,或者设计的细节,可以理解,但全部的意思,一旦我们知道第一点,我们相信会知道第二点,因为1加1等于2.我们忘记第一个,我们一定要知道加的意思。……人类的活动经过了几个世纪,逐渐会毁灭它们。逻辑上说,我阿尔伐60,逻辑上仅仅是消灭的意思。”

  ⑹浑浊男声——“就是所谓资本主义世界,或者共产主义世界,不怀恶意目的是向他们的人民灌输权力,或者金钱世界观,但很简单,天生野性,任何组织去策谋其所有行动。”

  ⑺男人在游泳池边被射杀前的演说。“听我说,是正常,我们看到你看不到的事实事实上,男人的本质就是爱和信心勇气温柔大方牺牲,其余的都是障碍创造性,你的盲目无知阻碍前进。”

  ⑻复杂测试中的部分几个问题。“死亡的特权是什么?”“不再死亡。”“你知道晚上表达出什么?”“诗歌。”“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我相信良心灵感。”“你对神秘原则知识有任何的差异吗?还有,和爱情有何差异?”“依我之见,爱不是神秘。”

  ⑼一本叫做《悲哀之都》的书。“我们生活在空虚歪曲的世界,回声遍布,超越时间,烦恼和抚爱。我们是接近良心,或者背离良心?”“从专制之地反射回你的目光,没有人知道匆匆一看的意思。”“失望没有翅翼,也没有爱/没有脸,他们不说/我不看他们,不对他们说/但我与我的爱和失望一样共存。”

  ⑽被删去的词语:红色胸部,哭泣,秋天之光,温柔……“你害怕什么?”“我害怕是因为我没看过那些词语,都已经明白它们的意思。”

  ⑾娜塔莎:“你的声音,你的眼睛,你的手,你的嘴唇……我们的沉默,我们的话,眉来,眼去,我们之间的微笑,为了追求知识,我们日以继夜,看来我们是不可改变,深爱所有人,深爱你一个,你默默无言保证快乐。远离,说憎恨;靠近,说心爱。抚爱使我们成长,日益增长的见闻,作为情人对话,一心一言,不经思考的话,可改变一切,漂泊的感情,在城市里漫游。匆匆一看,一句话,因为我爱你。一切活动的事物,我们要过超前的生活,一定要向着你所爱的方向前进,我向着你的方向前进,你的笑容,拥抱着我,你的臂弯揭开我的迷惘。”

  ⑿源自美国和苏联的原子弹的恐惧,从这一点亦可窥见戈达尔身上的末世情怀。“你反对我的道德,超自然,拥有简单的物质和精神,由技术人员控制。”“你的思想很怪,戈先生,几年前,在理想主义年代,可以称作崇高理想。……看看你自己,你这类人很快就会灭绝,你会变得更糟糕,直到死亡,你会成为传奇,戈先生。”这段话就像是对戈达尔一生的一种审视与写照,不由地令我想起戈达尔那句名言:“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⒀“再见,戈达尔,如此的人为恐怖社会服务,视世界如战场,技术力量,以及胜利,只是他们指令表的行为。……我走条大路,如走迪森的迷宫,哲学家迷失,同样密探的迷失。”

  ⒁影像忽而呈现出负片效果,忽而又回至正常,空气中的滴滴声不断。音乐诡异而神秘,时而振聋发聩,时而沉默如泥,充满隐晦的令人费解的气息。那些贴扶在墙上的步履不稳的游走者,他们的姿态开始反常地扭曲起来。走廊中频频闪动的灯管,预示着末世的到来。整部影像愈发陷入到不可收拾的迷雾中。

  ⒂“时间是我的河流,但我是时间,一只老虎,撕开我,但我是老虎。这是我们的不幸,世界是现实的。”“穿越太空之道,我们回家去。”约翰:“亚法维拉会像佛罗伦萨那样欢腾,像安哥拉,像东京……”亚法维拉即是所有现世的缩影,从它身上看得见所有城市的日渐迷失的影子。

  《阿尔法城》观后感(六):新浪潮科幻之《阿尔法城》:冰冷但戏谑的黑白都市

  打分:80/100,★★★★。

  《阿尔法城》是新浪潮“电影手册派”导演让-吕克·戈达尔于1965年创作的长片。这是一部纯原创的电影,相较于有成功改编作品的《堤》和有经典原著作品的《华氏451》,它在科幻电影的主流受众当中恐怕更为冷门。

  本片描绘了一座冰冷的未来都市: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全部无情无爱,一切都被超级计算机“阿尔法60”统治在“逻辑”之下。故事则围绕一个外世界(Outer Countries)密探展开,以他的角度带领观众认识阿尔法城。

  《阿尔法城》观后感(七):当戈达尔谈反乌托邦时他谈些什么

  imdb上有篇影评深得我心,引用一段

  First and foremost a spoof.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Jean-Luc Godard's *Alphaville* is to realize that it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spoof. It spoofs nearly everything it touches: science fiction; comic-books; George Orwell; Aldous Huxley; American private-eye movies; spy movies; technology in general and computers in particular; romantic love as presented in cinema. If you sit down to watch this expecting a high-minded piece of French New Wave cinema, you're going to end up being put-off.

  这个片子谈不上深度,即使以当时的年代来看,其中最被人称道的就是社幻的一面,看过1984美丽新世界之类的书的话便知道在这方面该片没有突破。就像上面那段话说的,这个片子就是看戈达尔玩trick的。

  这部片的萌点就在于硬汉操着文艺腔讲一堆make no sense的话,和长门有希操宇宙语说话有异曲同工之妙,观众一定要去从这些对话中找出什么深刻伟大的东西也请保持硬汉那么销魂的表情去做这件事。

  说来惭愧,我听说这部片是以前看《天黑以后》里提到的,似乎里面的少女说阿尔法城里人物的生存模式,以及生硬冷漠什么的,村上君也许是想借阿尔法城这个被异化的社会模型来表达对现今同样高度异化的日本国的忧虑云云,但我觉得他这么一本正经的人可能cult这部片也不会从trick这个角度。日本人总是喜欢探讨少年成长之类的东西,越老越爱谈,同样五十多岁的押井守大叔今次探讨成长的作业《空中杀手》就很让人沮丧,也许他空手道方面能交一份更好的答卷。村上君也是写少年越来越不得志了,我还没看他的新书《论跑步》,我希望这次他真的能认真谈下他这项旷日持久广为人知乃至不得不著书论述的生活习惯,并且谈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来。他去年在接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讲话说要永远站在蛋的一边,我真的不希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装蛋”这么的字面,其实我很喜欢他笔下某些少年的调调,这些调调当然不是丧失幽默感。

  《阿尔法城》观后感(八):阿尔法城

  晚上时候,没有晚饭。抬头看天的时候,星光黯淡。瞧不见月亮的影子。我回到房间,寻思着今晚要看的电影。选择自始至终都是难题,索性按倒叙排列,拉向最底部——阿尔法城。

  这部拍摄于1965年的电影,情节曲折,出人意表。让吕克.戈达尔耗了不少心血在上面。最终荣获柏林金熊奖。其实获奖倒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有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流传下来,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

  阿尔法城,是一座以“沉默,逻辑,安全,谨慎”为生活坐标的未来城市,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表情木讷,思维受到严格控制。人们早已被称为“阿尔法60”的超脑计算机统治。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人们不能有爱和欲望。不能流泪,不能伤悲,不懂得感情,没有创造力,没有思想和信仰。一切都遵循计算机的逻辑。违反者都会被枪决。

  外来世界明为记者实为特工的约翰开始了对阿尔法城的探索。他爱上了设计者的女儿娜达莎。他为这座城市感到悲哀。他教给娜达莎诗歌,让她感受爱,流泪和悲伤。约翰被捕了,要判死刑。不甘的他逃跑了。并开始反抗。最终阿尔法城在博士的死亡中开始解脱······约翰带着娜达莎离开阿尔法城。

  这座痛苦之都,活着却扭曲,没有爱,没有光,没有翅膀。没人说“为什么”没有人知道“良知”的意思。因为在妻子死时落泪的行为不符合逻辑而被判死刑。这样的绝望之城,如何不痛苦?可悲的是,城中的人感受不到痛苦。所以约翰说,你们这个垃圾场不应该叫阿尔法城,应该叫零蛋城。没有画家小说家诗人梦想家哲学家,不是零蛋是什么?

  死者的特权是不必再死

  照亮黑夜的是诗歌。

  没有诗和远方,生不如死。当娜达莎学会读诗歌的时候,她似乎是活了回来。

  有些东西无法被改变,日或夜。因此,过去揭示了未来。它将沿直线前进,然而最终回归原点。过去现在未来,三点一线。现在最为恐怖,因为它的不可逆转。因为它像铁一般坚固。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所有生命的形态。这个特性,采取任何手段都无法改变。时间就像一个无穷无尽旋转着的圆圈,下降弧线如同过去,上升弧线如同未来万物都被下了定义。存在者的语言不能改变他们表达的含义。含义亦不能更换代表它们的语言······

  未来之城,一切都已被写好。永无惊喜。永无阳光和雨露。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相比习惯于幸福安康的人,更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这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也不会跳进同一条河流。在我们之前,什么都不存在,没有人,我们孤独的存在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怕的唯一性。阿尔法城,让唯一不再是唯一。

  所有人都有编号,所有人都已被定义,所有人都不可以走未被设定的路。试想一下,如若我生活在那座城,早已被杀死许多回了。

  我喜欢娜达莎穿的毛绒绒的裙子,看着有那么一点儿与众不同的意思。我喜欢枪决犯人的那一桥段,拍的很是给力。非常之令人记忆深刻。片中时不时的仰视镜头恰到好处,而时不时跳出的字符则令我眼花头疼。

  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有多少人和住在阿尔法城里的人一样,一贫如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部值得铭记值得珍藏值得观赏的佳作。

  《阿尔法城》观后感(九):《阿尔法城(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粗糙科幻中的爱情【第15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5/alphaville-une-etrange-aventure-de.html

  阿尔法城 Alphaville, une é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1965)

  本片获得1965年第15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电影通过一个科幻故事,讲述一个计算机专制的城市生活。男主角是一名特工,奉命来到阿尔法城执行任务,即杀死或抓住设计阿尔法系统的教授。男主角先见到教授女儿,又去见了另外一名特工,但他已经沉沦。之后,在教授女儿帮助下男主角遇见教授,想要动手时被抓住,并被计算机审讯。计算机难以理解男主角的回答,就让他参观阿尔法系统,男主角趁机逃脱。回到酒店,教授女儿来见男主角,交谈中两人产生感情。很快又有人来将男主角抓住,并带到教授面前。教授在与男主角交谈时,男主角开枪打死了他。最后,男主角带着教授女儿逃离阿尔法城,前往另一个星系。

  这部电影是我这个才疏学浅的普通人无福消受的,所以片中的故事与情节以及拍摄方式都让我无法评说,也没有资格评说。只简单说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电影表现的主要内容就是专制,至于其他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了。其次,电影对白在我来看大部分没有意义,即使有意义也是哲学上的、思想上的,这些对于只想简简单单看电影的我来说太深奥——实在不想动那个脑筋。第三,电影表现形式是费解的、乏味的,而且是“反电影”的,当然与其相对应的是好莱坞传统叙事。还是那句话,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太难了,也太难看了!总之,“新浪潮”导演确实非同一般,能把电影拍得这么难懂、难看,堪称艺术电影的代表了,只是这样的电影对我来说只能是烂片。

  除了以上感觉之外,我无话可说。此外要提一下片中的影像风格,太粗糙了!竟然把科幻片拍得如此简陋,也只有欧洲的艺术电影能做到这样吧。

  演员方面同样不多说,只有Anna Karina的美貌让人留下印象。Anna Karina确实很漂亮,而且在片中那么年轻!女人还是年轻好啊。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我眼中的烂片,不管影评说得如何,电影毕竟是给大众看得,拍得那么晦涩难看,何必呢?

  Anna Karina

  Anna Karina 1

  Anna Karina 2

  序列:1037

  阿尔法城.Alphaville.1965.D5.MiniSD-TLF

  2013-05-11

  《阿尔法城》观后感(十):ou bien aimé de tous et bien aimé d'un seul.

  娜塔莎略夸张的下睫毛和裸肤色的薄嘴唇,实在难以让人专注于她的长独白;翻译成诗歌一样的独白像是高数和政治,认识却难懂,仿佛即使没有Alphaville城人手一本的圣经(会删减令人不安词语的字典)也很难懂。还好那是诗歌,计算机问来阿尔法城实行任务的男主‘是什么照亮了黑夜’,‘是诗歌’。说到爱,便好说了。

  一瞥;

  一语;

  只因我爱你,万物才生意。

  开头急促重音的配乐,难免让人紧张,科幻片中来城里出任务的特工入住酒店,怕这神秘的城随时出现暗杀。可哪里看出科幻,先锋装备呢,奇怪的汽车呢,都没有,什么鬼~陪着入住的女人,暗杀的刺客,奇异的挑逗和不流利的打斗配着舒缓的小调,嚯,这到底什么鬼啊。

  别当科幻片看,我是‘天黑以后’小分队过来看Godard大师的电影,旁白的机器的声音像是喝满汽水打嗝出来的声音,但评论有说导演说是战争中声带受损后再重建的声音,听起来还真是符合神秘怪诞。

  还能记得最初对乌托邦的描述吗?我最初的乌托邦是‘知识的传授者’所给的信仰,最初的乌托邦目的是平等,均富。像白蚁一样,人们是一个大集体,有一个代表集体的,怎么说,代表集体的组织,那样,随着年纪知识的积累了解,那种社会渐演化成集权统治或者说集权统治是和一个集体社会配套出现的;而最初的均富,也只是一个集权集团给的海市蜃楼,并不会存在。乌托邦所给的规范世界,无不违背着人类生存逻辑,而事实上人类生存又不能用逻辑来定义。

  当代社会可以了解到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宗教组织,以建立各种吸引人的小社会吸引受众,村上的‘1Q84’里的‘先驱’多多少少可以看出类似的情形。电影里的Alphaville是由被流放教授用计算机建立起有自己神秘信仰的小城,这里的人禁止悲伤,禁止相爱,禁止一切可以引起人主观思想的词句;适应者在这里遵守着规范享受着肉欲,不适应者被带到‘处决剧院’,在观影过程中被翻转的座椅处决送到尸体垃圾场,面有悔意的人便送到慢性病医院接受洗脑式治疗;电椅处决后来换成了游泳池枪决,可以观看,为妻子去世而流泪的违规者站在泳池边被枪决,尸体摔进泳池会被守候在一旁的花样游泳队员捞起,似一出平静的戏剧,萌萌哒。

  反乌托邦的作品很多,主流的有奥威尔,电影中说到的‘规劝’最初出现于中国的30年代,但有集权就会有规劝,这绝不是最初出现的时期和地点,但导演有意说中国也有他的道理。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是1965年的,1965年之后中国发生了一些事情。

  娜塔莎美丽狡黠,电影女主必备款,那件披风也是美够了,假如有番外篇,真是对教授充满了好奇。

  Eddie Constantine对我来说长得太像蟾蜍,没有不敬,但就是让人脑海里充满蟾蜍的一张脸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