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骑士》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骑士》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1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骑士》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骑士》是一部由赵婷执导,布雷迪·詹德罗 / 蒂姆·詹德罗 / 莉莉·詹德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西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骑士》观后感(一):马力克与赵婷:倒逆的镜像

  马力克:从存在主义到超验主义

  泰伦斯·马力克若不是哲学造诣最高导演,也肯定算得上最富哲学味的几位导演之一了。这样讲是因为围绕着影像哲学这个话题,我们还能想起一些其它导演,比如伯格曼、尤金·格林,贝拉·塔尔、布鲁诺·杜蒙。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尼采使哲学与小说接近,穆齐尔使小说与哲学接近,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伯格曼将电影与哲学接近。在此,所列的其它几位导演都曾学习哲学,两位甚至还在大学教授过哲学。无疑,这种背景经历赋予了我们的导演深入思考影像哲学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哲学作为文本展开在影像中(后者正是伯格曼的方式)。

  影像哲学,或哲学化的影像,是在影像中移植进哲学思索。不再借助于文本进行哲学探讨,这与通过小说展开的路径没有本质区别;而是通过影像自身进行着哲学上的思索。对影像本身的处理,即显示出导演的哲学观念。比如在贝拉·塔尔的电影中,通过构筑一种将一切固化为物的方式(创造唯物影像)潜在地表达出他的哲学观点。以此点看去,马力克肯定是其中最懂得如何通过影像来传递哲学思想路径的转变

  这条变迁的路径暗藏在他迄今所创作作品的脉络中。年轻时作为海德格尔的信徒,马力克信奉一种“存在主义”哲学,并在求学时便翻译出版了海德格尔的《论根据的本质》(1969)。在处女作《穷山恶水》中,我们能发现这种思潮的影响个人荒诞的方式(孩子气)反抗着这个“穷山恶水”的世界原始纯粹自然,在富于诗意镜头中展示出其潜在的强力。我们能见到,“存在主义”式的命题如何以“超验主义”这种最具美国本土意味的哲学方式展示出来。如果电影的主题是存在主义式的,那么马力克的影像哲学则基于某种“超验主义”。

  如果我们不曾忘记,今天我们所见的马力克并非向来如此——前者拍出了《圣杯骑士》(2015)、《时间之旅》(2016)和《歌声不绝》(2017),而后者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就为着酝酿一部佳作:《穷山恶水》(1973)、《天堂之日》(1978)和《细细的红线》(1998)——那么我们就能明白如何自《新世界》(2005)起,旧的风格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被重新发明出来:一种呓语般的画外之音加上飘忽玄虚的摄影,组合成了可被称为“影像散文诗”的东西。存在主义的坚实强力被不断地削减剔除,从而将“超验主义”的飘忽本性暴露了出来。

  如此,便形成了马力克在《生命之树》(2011)后走上的那条模式道路,我们突然为马力克每年一部电影的创作速度所震惊,想当年可能20年也等不来他的一部作品。主题变得更加宏大:爱情生死宇宙……画面也变得愈加唯美,而流于空洞运动镜头则使他的电影变为视觉的奇观,而不再有任何实质意义也就是说,影像变得越来越“超验”了,超过了我们的观看经验,却又未能创造新颖的体验

  赵婷:从超验主义到存在主义

  赵婷迄今所创作的两部电影《哥哥教我唱的歌》和《骑士》,都将目光对准了美国的少数族裔。前者是松树岭的印第安人 ,后者是低布鲁勒苏族的训马师。或许是自己身份(华裔)使然,让她能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经历感同身受。后者的拍摄计划源自于前者,是在拍摄《哥哥教我唱的歌》时碰巧遇到了一位拉科塔牛仔 ,具备政治敏感意识的张婷为其所吸引,遂产生了新的拍摄计划。

  男主角叫布莱迪,因为一次坠马事件头骨受损,可能葬送掉自己训马师的前途,而训马这个职业是他唯一能确定自己身份的事情。他为此深受困扰,并屡次尝试肉体精神遭受的双重创伤中恢复过来。在肉体上,他的右手因为神经僵化有时不听使唤,这对一位训马师来说显然是致命的;而在精神上,则来自于他的好友,一位训牛师在声誉正隆之际摔成瘫痪,这个镜像关系因此这次受伤加剧。当然,除了个体意义上的这些原因,他还需要解决外在的困难照顾弱智的妹妹和年老的父亲,那匹叫做“古斯”的马将要被父亲出售。

  在电影一开始出现在布莱迪梦中的马,以两个特写展示在观众面前:腾飞的四蹄和眼睛。这显示着训马的双重工作:能在技术上驯服一匹马仍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精神上让它信任你。从此点看,布莱迪是一位完美的训马师,电影特别刻画了多处布莱迪训马的场景,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懂得马的每个动作,知道如何通过灵性互通来获得马的信任(眼睛的对视)。这种超越现实经验的神秘能力,正是基于一种“超验主义”的哲学理念万物有灵。

  但这种潜在的设定并未让《骑士》的影像坠入“超验”的陷阱中,这个陷阱正如我们在马力克近几年的电影中所能看到的,也是《哥哥教我唱的歌》中所使用的摄影方式。在这部处女作中,空灵的镜头运动让我们想起马力克的标志性镜头,以配合一种抒情式的表达:人与自然相互契合的关系。而在《骑士》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缩减为人与马的关系,而马进一步通过训化脱离了野蛮的自然。因此,真正困扰着布莱迪的其实只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他与朋友、他与父亲、他与妹妹,这三者对他的精神造成了严重困扰。与此同时,来自自我的质疑也在加剧这种精神危机:不再能够训马的为何还要活着?(有一幕,他举起了手枪尝试自杀)

  这种探寻存在意义的问题正出于一种“存在主义”的理念,活着既然如此没有意义曾经的训马冠军与现在超市售货员的身份对比),那就只能通过抗争来获得意义——无视手疾,无视精神压力,重新走上训马之路。这正是导演赵婷在电影最后为布莱迪安排结局:再次参加训马竞赛,并得到了父亲与妹妹的鼓励。因而,我们似乎可以说赵婷的这两部电影走上了与马力克相反的道路。如果说马力克从一种存在主义的内里走上了超验主义的外皮,那么赵婷从“超验”的影像走入了“存在”的深刻探寻。从《新世界》走回《天堂之日》,《骑士》中昏黄光阴下低饱和度的画面多么像《天堂之日》中的黄昏摄影(马力克“根本不爱电影,只爱黄昏和哲学”)。

  《骑士》观后感(二):导演赵婷专访: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想要展现的命题

  本文首发于凤凰网娱乐,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ttp://ent.ifeng.com/a/20171101/42998944_0.shtml

  见到赵婷,是在平遥古城一家客栈里面。客栈古色古香,闭上眼睛,似乎都能嗅到历史气息,而由于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客栈内聚集了许多来自国外的电影人,他们在庭院里说笑,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在这里实现交融。而赵婷带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成长在北京的她很早就去了国外,她的性格中有着属于东方的古韵,而思维方式则来自西方的教育,二者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汇合与体现

  这一次,赵婷带着她的第二部长片作品《骑士》来到了平遥影展,之前此片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 “导演双周”单元,而这也是赵婷继2015年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之后,再度入围该单元。初出茅庐的两部作品就获得了这么高的赞誉,但赵婷本人却十分谦逊,她表示作品的成功更多的还是剧组工作人员辛苦努力付出,同时在采访中她也展现出了性格爽朗一面,不仅分享了许多拍摄独立电影的艰辛与经验,也并不回避提到她的家庭情况以及家人。尤其是母亲宋丹丹,此次不仅为她专程赶到平遥助阵,在平时的艺术创作中也给予了她很大的空间支持

  赵婷是宋丹丹现任丈夫赵玉吉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在她身上很容易被打上星二代的标签,不过赵婷一直力求突破自己,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摆脱掉这些标签的束缚。此次《骑士》入围平遥影展“卧虎”单元,观众映后反响热烈,纷纷给予很高的评价,就是对赵婷努力的最大认可。作为“新生代”力量的一位主力军,我专访到了赵婷,与她一起谈过去的经历,谈《骑士》的创作,谈家庭的影响,谈未来的展望。

  谈经历:处女作开拍前一天失去资金,家里被抢

  岛主:您之前在高中时候就去了英国,后来又去了美国读电影学院,还有过在纽约酒吧工作的经历,这些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都是十分艰难和独立的体验,对您的生活和之后的创作是否有影响?

  赵婷: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关于梦想挫折和一些失败的经历,是为了进入独立电影圈打基础,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做独立电影确实需要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梦想破灭的话,经常会被别人否认。我1997年的时候去的国外,那个时候国外对中国人的偏见还是很多的,我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语言不通。虽然当时很失落,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使我从一个很自大的人变得谦逊很多,我至今仍感激那段时光

  岛主: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使您想要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

  赵婷:首先是纽约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要拍长片,但当时我觉得我没法在纽约拍摄作品。因为我那时临近三十岁,十分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社会环境嘈杂,我难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我知道自己必须离开纽约,往安静的美国平原走。我当时对于美国印第安年轻人高自杀率的问题一直很关注,所以我去了那里,很快找到了第一部作品的创作灵感

  岛主:在拍摄处女作的时候肯定遇到了很多困难,能否把这段经历与想要拍摄自己作品的年轻电影人们进行分享?

  赵婷:在电影开拍的前一天,我们剧组失去了资金,当时投资电话打过来,我和摄影师感觉都要崩溃了。晚上我回家,发现家里被偷了,一些值钱的东西包括拍摄用的硬盘全都不翼而飞。我坐在那里,感觉到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之前为这部电影筹备的三年心血全都付诸东流,十分无助。我的摄影师和朋友们鼓励我,要坚持下去,当时我的演员们都愿意无偿帮助我拍摄,一些提供设备组织也给了极大的帮助。靠着仅有的十万美金,我拍成了这部作品。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到了《骑士》我只有八万美金,就可以很好地驾驭这种小成本电影了。

  谈创作:贾樟柯对电影的信念影响了我

  岛主:《骑士》的故事是根据主人公布莱迪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的,他在片中出演的就是他自己,他身上有什么特质触动到了您,下定决心要为他拍一部电影?

  赵婷:我拍完第一部长片后,就特别想拍一部关于西部牛仔的故事,并且赋予它关于年轻人和土地自然的关系这样的主题。不过当时只是想法,没想到很意外地我遇到了布莱迪,当时是在一个牧场里面,他正在驯马,我看到他的脸,觉得在镜头里面一定很好看。我去和他交流,问他马背上是什么,他的回答使我震惊了:“这个是上帝放在马背上可以让他扶住马鞍的东西”。我当时就觉得这个男孩子说话很玄妙,并想为他专门创作一部电影,但是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故事。大概过去了两年左右,布莱迪受伤了,我的电影也就是从他受伤之后开始切入。我在电影中给了他许多特写,固然有他好看的成分,大更多的还是我希望多加强一些肢体动作上的表达,减少语言,毕竟肢体表达是全世界共通的,我希望做到一种文化上的融合。

  岛主:在您的电影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泰伦斯·马力克作品的感觉,尤其是摄影风格,很多观众觉得和《通往仙境》的感觉很相近。他的作品是否有影响到您?还有哪些电影人影响到了您的创作?

  赵婷:有五位导演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一位是泰伦斯·马力克,一位是李安,一位是王家卫,一位是贾樟柯,一位是德国的维纳·赫尔佐格。我和摄影师都特别热爱马力克的电影,我们刚开拍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向马力克致敬,运用自然光来拍摄作品,和自然配合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李安导演则是对我在东西方文化交融方面有着启示作用,同时我个人觉得他的作品很客观,给了演员和剧本很多空间。而这一次平遥影展的创始人贾樟柯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早年拍《站台》的经历我觉得和我很相近,虽然我们风格不一样,但是他做独立电影的信念真的感染了我,让我更加有勇气继续走下去。

  岛主:有观众认为您在《骑士》中的表达是对美国牛仔精神以及美式英雄主义粉碎式的解构?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

  赵婷:我觉得我拍电影的时候是完全把他们还原成最普通的人来表现,而不是那种纸壳式的人物,所以我更想展现他们人性化的一面,他们在银幕上可以哭,可以笑,不要太脸谱化,作为一个男人他们也有软弱的时候,我是一个女导演,我想把更真实和贴近人性的东西完整地呈现给大家,不想再去展现一些已经老生常谈事物

  岛主:《骑士》中我发现您放弃了第一部作品中很擅长的一些女性视角的东西,比如女性角色,比如爱情,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取舍?

  赵婷:原因可能大家都想不到,那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布莱迪在生活中他有女朋友,并不希望布莱迪有爱情戏,因为她是基督教徒,十分保守,所以我在构思剧本的时候,就把爱情戏这一部分给放弃了。他的女朋友在电影中也有客串,就是给他大麻烟的那个女孩。同时生活中这群男孩大多数时间都是和父亲与兄弟在一起,要去驯牛驯马,爱情在他们的生命中很多时候都是缺失的一环,所以我也是比较客观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谈家庭:家人给予很大空间,不想被“星二代”标签束缚

  岛主: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布莱迪处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里面,虽然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就是如此,但您在创作初始的时候,是否有刻意凸显这一部分的初衷?毕竟学院派比较喜欢这样的背景设置。

  赵婷:我的第一部电影也是这样的设计,因为在印第安那个地方,百分之五十的人口都是十八岁以下,真的是难以想象,他们的成年人去其他地方打工,孩子们从小没人管。我第一部电影里面的小男孩有二十五个兄弟姐妹,再加上经历过一些挫折,真的是相依为命。这种大环境慢慢影响到了我的创作,再加上我来自一个离异家庭,所以我对他们的处境也是很有共鸣。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为他们发声。

  岛主:我们看到这次平遥影展开幕式上,您的母亲宋丹丹老师和弟弟巴图前来给您站台助阵,他们平时在您的创作和艺术上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赵婷:我的家人们真的给了我很大的空间,我觉得这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是挺难的。我希望他们能尊重我,事实上他们确实也做到了,他们鼓励我自己走自己的路,经受这些挫折,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精神上的鼓励,我觉得对我而言是最可贵的

  岛主:可能现在很多人会给您打上“星二代”的标签,您对于这个标签怎么看?是否有一种想要突破的想法?

  赵婷:其实之前在国外真的没有过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国外可能不太注重这样的身份,我在国外认识很多家境显赫的朋友他们都是自己很努力也很低调的。这次回到国内开始出现这样的疑问,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呢。我觉得还是要走自己的路,不应该被这些标签所束缚,这些只会约束到你的创作和思路,是会分心的

  谈未来:接下来可能要拍一部科幻电影!

  岛主: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是否已经开始筹备新片?

  赵婷:现在有三个本子在我手里,第一个是美国1904年发生的故事,仍然是美国西部片;第二个是在印第安拍的现代片;第三个是在中国西北部要拍的一部科幻片。

  岛主:科幻片?这个令人很意外,为什么会计划想拍一部科幻电影?

  赵婷:因为我觉得中国电影在当下与世界影片相比较的话,一直聚焦在过去式上,我是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电影带入到未来化的讨论当中去。我会仍然坚持独立和自然的风格,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会是那种科幻大片,我本人是特别希望能把这部呈现出来的。同时我还力求把东西方演员融合在一起,这是我一直致力去做的事情。

  岛主:接下来就是最后一个问题了,您对于本届平遥电影展有什么样的印象?而从事电影行业对于您而言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赵婷:我特别喜欢这种氛围,尤其是还有露天电影,真的是我特别向往的放映方式。我进到电影宫里面十分感慨,现在中国电影的空间和平台真的很宽广,我本以为整个电影节会是仿戛纳风格,没想到却有着浓浓的中国风,包括海报和建筑风格,我真的很喜欢这里,也很感激贾樟柯导演邀请我的影片来这里参展。至于电影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我可以引用李安导演的一句话:“电影不是把大家带到黑暗里,而是把大家带过黑暗,在黑暗里检验一遍,再回到阳光底下,你会明白该如何面对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人类简史》中曾提到过,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我们能讲故事,而电影无疑是现代讲故事最好的方式。所以我很幸运能从事电影工作,也期待可以带给观众们更多精彩的故事和电影。

  《骑士》观后感(三):留给你我的感动

  骑士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也一定都有过自己的梦想,不管实现与否;但不是每个人都考虑过今生一定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坚持到底;是工作也是事业,是梦想也是生计。那么如果有一天一场变故袭击了你,让你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你需要放弃自己的热爱,会怎么做?

  这便是骑士所带给我们的思考,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同样也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成就,只是平淡的生活。

  我从未养过马,也从未近距离与马接触,但我仍从影片中,感受主人公到对马的热爱,这份感情真挚而复杂。男主角因伤而胆怯,由爱而去尝试,不能在竞技场上拼命,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做与热爱相关的训马工作,可惜由于末端神经紊乱而宣告失败,我理解他为何愤而参加竞技,哪怕死在竞技场上也要一图痛快,也理解他最后走向家庭的平和。

  开场的沉闷躁动已然臻奠定了本片的基调,内心的世界更加的复杂,母亲的思念,父亲的酗酒赌博,好友的鼓励,他内心的挣扎,物质的窘迫,急需一份工作带来收入,而他又没有其他的技术,最让人动容的便是“我只是养伤,可能只做一段时间”,一份卑微的工作可以让妹妹得以饱腹,内心还期望着有一天能重回赛场。

  本片有两处泪点,一是父亲决定卖掉老马时,他默默的与老马走最后的一段路,那是与它最后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是对母亲最后的思念,如同对过去的告别。二是阿波罗伤了腿,今后再也不能驰骋在草原,他举起枪,却下不了手,最后的一声口哨一声枪声,宣告了他对马命运的安排。当马不能奔跑,就应该去牺牲,当骑士不能在赛场上呢?他反思,是为了责任而活着,从西方的牛仔精神到东方的家庭回归,骑士,让我们感受到坚持与责任,每个人都愿做一名骑士,愿为梦想勇往直前,每个人又不该做一名骑士,他充满了危险而且短暂。我们终将老去,而骑士精神永选年轻,成长是一种阵痛,这份痛将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历程,不断的舍弃与追逐,愿你勇闯天涯,愿你以梦为马,仗剑走天下,这便是《骑士》留给你我的感动。

  《骑士》观后感(四):精彩的美国片《骑士》

  平遥国际电影展“卧虎”栏目的参赛片。写牛仔竞技秀骑士的美国电影,编导竟然是个中国去美国学电影的女孩子;人物全部是牛仔们自己演自己,不仅驯马、赛马十分专业,表演也全无业余痕迹;8万美元的极低成本,就拍成了这样一部在戛纳导演双周等众多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的佳片!一切都是匪夷所思,但却是眼前的事实!导演的表达及掌控才华,毋庸置疑!

  导演赵婷的身份已经不是秘密,她从中国去英国上的高中,后到美国纽约大学学的电影。这是她的第二部长片。她是演员宋丹丹的继女。今天她的家人全都赶到现场,观看这部影片的中国首映。祝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