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食人录》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食人录》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2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食人录》经典观后感10篇

  《食人录》是一部由维瑞娜·帕拉韦尔 / 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执导,佐川一政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人录》观后感(一):远远超出猎奇的眼光

  俨然具有人类学与心理学分析深度之力作。诡异摄影运动场面调度,将观众的视野锁紧在一个窄小的空间内,有别于传统访谈式纪录片面对面的拍摄手法。不断游移的镜头神不知鬼不觉捕捉到食人魔的眼神,颤抖的手,身体局部;超级大特写精准地呈现食人魔脸部的细微表情,无论是眼泛泪光还是暗自喜悦,都能让观众窥见其复杂内心世界,而虚焦模糊画面似乎故意制造出一种不忍直视的效果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毛骨悚然的压抑气氛

  这两位导演一向喜用反传统的纪录片手法拍摄争议的题材,前作《利维坦》用一台安置在渔船上的摄影机来捕捉渔民的日常生活片段。这部新作同样在题材上耸人听闻:一个在法国触犯反人类罪行的食人魔竟然可以回到日本颐养天年!尽管避免不了一些骇人的猎奇段落(比如食人魔的漫画,以及他哥哥的血腥自残画面),然而探讨的核心内容仍没有偏离人类学与心理学的范畴。谁也无法想象镜头前这个儒雅端正的男子竟然有着血腥的癖好,在谈话中不时蹦出几句法语,并流露出对雷诺阿的崇拜,更让人觉得他与食人魔判若两人

  断断续续而陷入大段静默的谈话方式揭露出食人魔的真实性格与心理,尤其展示给哥哥看漫画的场景,简直将他内心的隐秘敏感脆弱展露无遗。他将自己变态行为归结为父母的遗传与家庭环境,而他哥哥的自残自虐嗜好也恰好印证了这种遗传学的论点。尽管哥哥有着如此不堪入目的血腥嗜好,但他性格中的羞涩感跟弟弟如出一辙。在两兄弟对话互动里更显出对弟弟的羡慕与妒忌,进一步证实人性的共通之处。

  导演选取不少两兄弟幼时天真无邪影像片段,谈话里流露出哥哥一直为弟弟的生活忧心忡忡,以及最后一个段落里女护士细心照顾半瘫痪的食人魔。这些似乎经过悉心安排的“情节”不断佐证着极为朴素观点:食人魔也是从小长大的,也有家人关爱,也有人性的一面,而最终也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人类规律

  《食人录》观后感(二):每一个变态,背后都有一个恶魔

  1.FBI Warning:本片有个别(大量)镜头会引起不适,请自行斟酌。

  2.本片系真实事件记录,不知道的可以自行了解佐川一政(さがわ いっせい)。

  3.失焦和特写镜头严重加剧这种不适。

  3.因为个人对犯罪心理和汉尼拔的偏爱,曾经浅尝则止的研究过食人癖的生理或心理机能的异变,时隔多年,简单总结一下:

  一,从生理或者说繁殖角度上来说,食人的基因的确可能遗传或跨代遗传至后代。而这种基因的“诞生由来已久,或许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体内。只不过可能由于生理排异和后天的人伦道德法律发展,换句话说,人的动物性逐渐被约束,这种基因的传递失去了意义。当然,一旦遇到饥荒或者及特殊情况,这种求生本能还是会出来。(可参考易子而食和雪崩后将情侣吃掉的案件。)

  所以兄弟两个对自己罪行的开脱,从血缘解释某种意义上是站的住脚的。

  二,心理原因。不得不再次搬出弗爷,虽然后续的心理学发展对弗爷进行了鞭挞和反击,不过我一直挺赞同那种“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关乎性”的说法

  看了很多关于变态杀人狂和连环杀人犯的案例,大致可以发现一个共通点,就是他们在童年时期遭遇亲人特别是父母的虐待。这个在心理发育期会像定时炸弹一样潜埋。在生理成熟后,会对心理进行一种反噬。那些杀人狂会因为某些敏感点,触碰到了这颗定时炸弹,而且有的一发不可收拾。

  另一方面,有种说法是食人癖是恋物癖的延伸,这种说法其实我感觉也站得住脚。毕竟人在这些变态眼里就是一个物化的特例。

  前段时间上映了一部电影《生吃》,讲述的就是一个姑娘青春觉醒后对肉的迷恋。我觉得可以从中更清楚明白一些。

  最后特别强调,写这片文章,只是看完以后需要排遣心中的恶心,不是为变态背书。即使有千般万般理由可以从外缘解释其行为,但是变态杀人还吃人这种行为就是罪大恶极

  《食人录》观后感(三):无题

  人之初性本恶,我相信有些人来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就带着一些罪恶特质。这些特质可以认为是和遗传有一定关系的,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表现为例如暴力倾向,共情能力差,没有同情心,为私利不择手段等等。并且这些人做了一些伤害他们的行为之后还不自知,这也使得他们没有愧疚感,也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修正。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这些人,免受其害。

  片中对被记录者全程使用大特写,这样的手法固然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在表现脸部肌肉动作和表情神态面具得天独厚优势。但也由于画面只局限于脸部,使得片中缺少其他的肢体动作和人物所处的背景,就少了一些人物故事的揭示,人物就显得片面不够立体。再者片中大特写经常是处于失焦的状态,如果是作者刻意为之,总感觉有装逼炫技的嫌疑。

  《食人录》观后感(四):这大概就是奇迹吧。

  对这位食人魔早有耳闻,只是没有专门了解过他。

  以佐川和他弟弟的对话内容循序渐进,拍摄方式有点特别,使用了大量失焦的镜头和局部大特写,用特殊的角度清晰地捕捉了食人魔的微笑表情。也许是为了让观众更加贴近他的内心观察吧。

  在佐川看来食人癖就像爱人之间的亲吻诸如此类欲望一样是一种原始的欲望,无法自控。

  弟弟如正常人般生活了一辈子,却是一个自虐狂。哥哥喜欢雷阿诺,喜欢迪斯尼,喜欢吃巧克力,怕死,看似如此的普通,却是一个食人魔。这时兄弟俩小时候天使可爱的录像就显得尤为讽刺。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做一个天使呢?

  在影片的最后,佐川说:我没法相信,我真的很开心,我感觉很快乐,这一定是奇迹。

  这一句大概是全片最有价值一句话了。很显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恶魔,本不该得到幸福,但如今他却活的好好的,有弟弟悉心照顾至今,有女仆温柔的爱抚,又有巧克力和巧克力面包。这一切一定是个奇迹吧。

  《食人录》观后感(五):无题

  人之初性本恶,我相信有些人来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就带着一些罪恶的特质。这些特质可以认为是和遗传有一定关系的,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表现为例如暴力倾向,共情能力差,没有同情心,为私利不择手段等等。并且这些人做了一些伤害他们的行为之后还不自知,这也使得他们没有愧疚感,也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修正。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这些人,免受其害。

  片中对被记录者全程使用大特写,这样的手法固然让人耳目一新,并且在表现脸部肌肉动作和表情神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由于画面只局限于脸部,使得片中缺少其他的肢体动作和人物所处的背景,就少了一些人物故事的揭示,人物就显得片面不够立体。再者片中大特写经常是处于失焦的状态,如果是作者刻意为之,总感觉有装逼炫技的嫌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